第二十一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合集下载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第2章消费者最优选择和需求分析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第2章消费者最优选择和需求分析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第2章消费者最优选择和需求分析消费者最优选择和需求分析是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它研究了消费者在面对有限的资源和多种选择时如何做出最优的消费决策,以及如何分析和解释消费者的需求行为。

消费者最优选择涉及消费者对不同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选择、消费决策的考虑因素以及消费者如何通过调整消费组合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需要考虑到需求的弹性、预算约束以及边际效用等方面的因素。

消费者最优选择的理论基础是效用理论。

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的目标是在给定的预算约束下,追求最大的效用满足。

效用函数是描述消费者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程度的函数,而边际效用是效用函数的导数,表示消费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消费者最优选择的原则是消费者应当使边际效用相等的条件下,将剩余的预算用于其他商品。

这个原则称为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条件。

需求分析是对消费者的需求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在需求分析中,经济学家使用需求曲线来描述消费者对商品数量的需求关系。

需求曲线是表示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函数关系。

需求曲线通常是向下倾斜的,表示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越少;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越多。

需求曲线的斜率被称为价格弹性,它表示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大于1的情况称为弹性需求,消费者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价格弹性小于1的情况称为非弹性需求,消费者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

除了价格之外,需求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替代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需求曲线的变动,从而对消费者的需求行为产生影响。

消费者最优选择和需求分析的研究对于生产者和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生产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分析消费者的需求行为来确定产品的定价和市场推广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行为来制定合理的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升。

经济学原理第二十一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经济学原理第二十一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经济学原理第二十一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在本章中你将——知道预算约束如何代表消费者可以承受的选择了解可以如何用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偏好分析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如何决定的说明消费者如何对收入变动和价格变动作出反应把价格变动的影响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把消费者选择理论运用于家庭行为的四个问题当你走进商店时,你会遇见成千上万种你可以买的物品。

当然,由于你的财力是有限的,你不能买你想买的一切。

因此,你考虑各种供销售的物品的价格,并在你的财力为既定时购买最适合你需要和合意的一组物品。

在本章中我们提出说明消费者如何作出购买什么的决策的理论。

到现在为止,在本书中我们一直用需求曲线来概括消费者决策。

正如我们在第四章到第七章所讨论的,一种物品的需求曲线反映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支付意愿。

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只对较少该物品有支付意愿,因此,需求量减少。

现在我们深人考察需求曲线背后的决策。

本章中所提出的消费者选择理论对需求提供了更全面的解释,正如第十四章的竞争企业理论对供给提供了更全面的解释一样。

第一章讨论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消费者行为理论考察了人们在作为消费者时面临的选择。

当一个消费者多购买一种物品时,他只能少买其他物品。

当他把更多时间用于闲暇并少工作时,他的收入就减少,并只能少消费。

当他把收入更多地用于现在并少储蓄时,他必然接受未来的低消费水平。

消费者选择理论考察面临这些交替关系的消费者如何作出选择,以及他们如何对环境的变动作出反应。

在提出消费者选择的基本理论之后,我们把它用于几个家庭决策问题。

特别是我们要问:◎所有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吗?◎工资如何影响劳动供给?◎利率如何影响家庭储蓄?◎穷人偏好得到现金还是实物转移支付?乍一看,这些问题似乎是毫不相关的。

但正如我们将说明的,我们可以用消费者选择理论来解决这每一个问题。

预算约束:消费者买得起什么大多数人都喜欢增加他们所消费的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度更长的假期、开更豪华的车,或者在更好的餐馆吃饭。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名词解释
1.研究的是一个人的购物习惯,通过一个人的日常购物的习惯总结
出一个规律,再将这个规律运用到其他人身上,当多个人证明有相同的购物习惯,购物心理的时候就说明这个规律是成立的,
2.消费者理论主要研究消费者行为准则与目的对可见需求的影响。

3.消费者理论研究的是消费行为规律,其重点是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理论包括:效用理论、有用性理论、需求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等一系列理论。

4.消费者理论是经济学大厦的基石,任何重要的经济学理论背后都
有消费者理论的影子。

从而,构建符合消费者行为实际情况的消费者理论,是经济学家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预算约束:消费者的购买力人们消费的之所以比他们想要的少是因为他们受到收入的约束。

预算约束线(budget constraint )是指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衡量的是消费者用一种物品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等于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一种物品与另一种物品的价格之比。

可以用纵轴距离变动除以横轴距离变动(向上量比向前量)来计算两点之间的斜率。

二、偏好:消费者的购买欲望1.用无差异曲线代表偏好(1)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表示一条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

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消费者的偏好。

如图21-1所示,无差异益线表示使消费者同样满足的比萨饼和百事可乐的组合。

由于消费者偏好更多的某种物品,因此,对较高无差异曲线(2I )上任何一点的偏好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1I )。

图21-1 消费者偏好(2)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MRS )是指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在图21-1中,边际替代率衡量了为了补偿一单位比萨饼消费的减少,消费者要得到多少单位百事可乐。

在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各点的边际替代率并不相同。

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取决于他已经消费的物品量。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束给出了消费者偏好的完整排序。

这就是说,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给任意两种物品的组合排序。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

29
Utility Theory
▪ 简朴旳两种商品旳均衡
MU1 MU 2
P1
P2
if : MU1 MU2
P1
P2
if : MU1 MU2
P1
P2
把钱用完 均衡条件
▪ M: 消费者旳收入 ▪ P1: 商品1旳价格 ▪ P2: 商品2旳价格 ▪ Q1:商品1旳数量 ▪ Q1:商品2旳数量 ▪ MU1:商品1旳边际效用 ▪ MU2 :商品2旳边际效用 ▪ λ :每元钱旳边际效用
逐渐下降。
14
货币旳边际效用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一般假定货币旳边际效用不变。 因为:一般情况下,单位商品旳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 币收入量中旳很小部分,支出旳货币旳边际效用旳变 化非常小,能够略去不计。
消费者用货币购置商品,就是用货币旳效用去互换商 品旳效用。
P1Q1P2Q2I P1Q1P2Q2IP1Q1P2Q2I P1Q1P2Q2I P1Q1P2Q2 IP1Q1P2Q2 PI1Q1P2Q125I
对于消费者,一样旳一元钱购置商品1旳边 际效用不大于商品2旳边际效用。
这么:理性消费者就会调整 这两种商品旳购置量
▪ 降低商品1, ▪ 增长商品2。
▪ 意味者:总效用会增长。
▪ 直到两种商品旳边际效用相等时,
便取得最大效用。
30
Utility Theory
MRS12
P1 P2
这么:理性消费者就会调整 这两种商品旳购置量
西最佳吃?
9
两种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效用旳大小能够用基数(1,2,3,……)来表达,能够计量并加
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旳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
– 假定人们的选择具有内在一致性
4
理性选择公理
• 连续性
– 如果A 好于 B, 那么足够 “接近” A 的状 态也一定好于B
– 用于分析人们对于收入和价格微小变化的 反应
5
效用
• 给定这些假设, 可以证明人们能够将所有 可能的状态进行排序
• 经济学家称这个排序为 效用
– 如果A 好于 B, 那么赋予 A 的效用超过赋予 B 的效用 U(A) > U(B)
• • • L/xn = U/xn - pn = 0 L/ = I - p1x1 - p2x2 - … - pnxn = 0
51
一阶条件含义
• 对于任意两种商品,
U / xi pi U / x j pj
• 这意味着在收入处于的最优配置的时候
MRS
( xi

xj)
pi pj
52
解释拉各朗日乘子
22
无差异曲线的凸性
• 假设效用函数是 效用 x y
• 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个函数取对数来简化代 数运算
U*(x,y) = ln[U(x,y)] = 0.5 ln x + 0.5 ln y
23
无差异曲线的凸性
• 因此,
U * 0.5
MRS
x U *
x 0.5
y x
y y
24
无差异曲线的凸性
• 如果效用函数是
x的数量
46
最大值的二阶条件
• 相切仅仅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除非我们假设MRS 是递减的
– 如果 MRS 是递减的, 那么无差异曲线是严格 凸的
• 如果 MRS 不是递减的, 那么我们必须检 查二阶条件以保证我们获得的是最大值。

西方经济学-第2章-消费者选择

西方经济学-第2章-消费者选择

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0 5 10 15 20 冰激凌数量 数量。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三、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三、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 含义 – 解释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
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 种商品的消边费际数替量代的率增反加映,了消在费效者用增水加 一平单不位变该的商情品况的下消,费消而费愿者意为放得弃到的1单另 外位一一种种商商品品的而消愿费意数放量弃逐的渐另减外少一。种商 品的数量,但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 增减,消费者对额外1单位商品的偏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
一、消费者均衡的决定 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三、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 一、消费者均衡的决定
一、消费者均衡的决定
• 无差异曲线簇
• 预算约束线
• 消费者均衡
– 几何表示 – 公式表示
当消费者选择在预算约束线与无差 异约切 束点条E件点下消实费现时效,用M可最R以大S1在,2化=现。PP12有收入
品的数量保持不变,此时无差异曲线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U 2如瓶装
可乐与听装可乐。
U1
Q2
边际替代率为常
当两种商品数是完全互补品时,比如
一双鞋子的左脚和右脚,单纯增加一
只鞋子并不能提升效用。
U1 U2
O
Q1
(a)
O
Q1
(b)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三节 预算约束线
一、预算约束线的含义 二、预算约束线的变动
MU TU MU Q
Q
不 际边变 效际的 用效条 是用件 消是下 费指, 者在消增一费加定者的时从一期每单内增位消加商费一品者单消 位 从 费该 增 所商 加 产品 一 生或 单 的服 位 增务 商 加的品消或效费服用中务,所的消获消费得费商的中品效所的 用 得 数增 到 量加 的 不量 效 同是 用 ,逐 增渐 加递量的减。效的用也不同,所以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重构——品牌与数量选择的两步法经济分析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重构——品牌与数量选择的两步法经济分析
5 4
维普资讯
的产 品和满 足 生 理 需 求 的 产 品 是不 同 的 , 者 强 成 本最 小化 原 则 进 行 品 牌 选 择 ; 本 身 , 者 强 调 的 却 是 附 加 在 阶段 , 前 由于 物质 资源是 稀缺 的 , 因此 消费 者 在不 同
冲突之二 : 大部 分 现代 经 济 学 的 研究 仍 然 是
在 这样一 个 隐 含的假 定 上进 行 的 , 即偏 好 的 主要 决 定 因素是人 们对食 物 、 料 、 所 和一些 消遣娱 饮 居
乐的 基本 生 理需 要 …… 在 现代 经 济生 活 中 , 食 对 物、 住房 和休 息 的基本 需 要 与 普通 人 的消 费选 择
物质 产 品上 的信息 。 而每 一个 信息都 是 由符 号构 商品 的 数 量 上 是 依 据 效 用 最 大 化 原 则进 行 选 择 成 的。 品牌 作 为 符号 的一种 , 人 们带 来 的 就是 的 。下 面我们 分两 步对此 进行 分析 。 给 心理 需求 上 的 满 足 , 这 种满 足却 是建 立 在 产 品 而 ( ) 费者品 牌选择 分 析 一 消 在选 择和 购 买 行 为 做 出之 前 , 费者 都 有 一 消
a d To n wy,2 0 0 0;P n n l r ,1 9 。 ie a d Gi mo e 9 9) @而
约束 下使 效用 最 大 化 , 用被 假定 是 商 品消 费 数 效
量 的函 数 , 在 边 际 效 用 递 减 规 律 (h a f 存 telw o
传统 的消 费者 理论 忽 视 了 品牌 选 择 , 没有 对 注 更
及其他行 为 几乎 没有 什 么 必 然 的联 系 。 人 们 的 需求 可分 为心理需 求和生 理需 求 ,满 足 心理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篇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二十一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预算约束:消费者能买得起什么(重点)
识记:①预算约束线的概念。

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的限制。

领会:①预算约束线的推导和形状。

可以用纵轴距离变动除以横轴距离变动(向上量比向前量)来计算两点之间的斜率。

(斜率由于向右下方倾斜,实际上应该是负数,在此省略)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等于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一种物品与另一种物品的价格之比。

(二)偏好:消费者想要什么(重点)
识记:①无差异曲线的概念;
一条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

②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的概念。

完全替代品:由于边际替代率不变,无差异曲线为直线的两种物品。

完全互补品: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型的两种物品。

领会:①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及其含义;
特征1.消费者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

因为消费者偏好消费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商品
2.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斜率反映了消费者愿意用商品A替换商品B的比率。

(边际替代率MRS)
3.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由于无差异曲线上各点效用相同,A=B B=C此时C应该等于A,为一条重合的曲线而不是相交的。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反映了消费者更愿意放弃他已经大量拥有的那一种物品。

②无差异曲线的两个极端例子及其含义
完全替代品(两个5毛与一个一块的组合)完全互补品(左右脚鞋子)
(三)最优化:消费者选择什么(重点)
识记:①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概念;
正常物品: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②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概念。

收入效应:当价格的某种变动时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替代效应:当价格的某种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变动到有新边际替代率的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相对价格贵的少买,贱的多买)领会:①消费者最优选择的确定;
消费者可以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是正好与预算约束线相切的那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被称为最优点。

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

②使用效用函数来描述偏好和消费者最优化选择;
MRS=
Px
Yx
(边际替代率=x价格:y价格)
MUy
MUx=(
Px
Py
x边际效用:y边际效用=x价格:y价格)Px
MUx=(x边际效用:x价格=y边际效用:y价格)MUy
Py
在最优点,用于X物品支出的每美元的边际效用等于用于Y物品支出的每美元的边际效用。

因为如果不成立的话,消费者就会减少对每美元边际效用少的物品的消费,增加每美元边际效用较多的物品的支出,来增加效用。

③收入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收入增加使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与新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新的最优点。

如果两种物品是正常物品,消费者对收入增加的反应应该是购买更多的这两种物品。

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下降都会使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而且斜率发生了变化,消费者从原来的最优点移动到新的最优点。

增加对相对价格便宜了的物品的购买,减少了对“相对价格”贵了的物品的购买量。

综合运用:①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具体含义及其区别;
用无差异曲线解释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是向更高无差异曲线移动所引起的消费变动(平移),替代效应是沿着无差异曲线变动到有不同边际替代率的一点引起的消费变动(旋转)。

②需求曲线的推导
随着该物品价格的变动,不断产生新的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最优点,把这些最优点相连就是该物品在不同价格下的需求曲线。

(四)三种应用(重点)
识记:①吉芬商品的概念。

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综合运用:①需求曲线是否必然向右下方倾斜;
不然,例如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可以向上方倾斜,所以需求定理并不完全可靠。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吉芬商品极为罕见。

②工资如何影响劳动供给;
替代效应:当工资增加时,相对与消费而言,闲暇变得更加昂贵了。

因此应该多增加消费(工作)而减少闲暇。

收入效应:当工资增加时,同样像原来一样的工作量可以赚更多的钱,用来享受更多的闲暇。

最后工资增加到底使劳动供给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哪个比较大。

③利率如何影响家庭储蓄。

当利率增加时为将来养老储蓄和现在消费做出权衡
替代效应:年老消费的成本更低了,为年老消费而减少现在消费。

收入效应:用更少的钱就可以达到养老的目的,因此现在可以消费的更多。

结果取决于收如效应和替代效应那个影响比较大。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中的关键问题有:(1)预算约束线的含义与形状;(2)无差异曲线的概念以及特征;(3)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含义;(4)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含义与区别;(5)消费者最优选择的确定;(6)使用效用函数来描述消费者最优选择
的确定;(7)收入和价格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8)需求曲线的推导;(9)解释是否需求曲线必然向右下方倾斜;(10)工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11)利率对家庭储蓄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