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思考与练习题目

《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思考与练习题目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版)》思考与练习导论一、简答论述题1.西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西方经济学一般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两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4.什么是方法论个人主义?它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是怎样体现的?它的局限性是什么?5.什么是理性行为?它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是什么?它与经济人假设是什么关系?6.演绎法与归纳法的区别是什么?7.怎样从数学上理解边际分析?怎样看待经济学的数学化?8.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西方经济学?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苹果和梨子是替代品,那么,苹果价格提高,将会导致()A.苹果的需求增加B.苹果的需求减少C.梨子的需求增加D.梨子的需求减少2.手机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手机价格上扬,将会导致手机()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需求增加D.供给量减少3.下列说法中最有可能错误的表述是?()A.需求和供给增加,均衡数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变动方向难以确定B.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一定提高,但均衡数量的变动方向无法确定C.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方向均无法确定D.需求和供给减少,均衡数量减少,但均衡价格的变动方向无法确定4.假定需求函数为Q=10-2P,则在价格P=1处需求弹性系数是()A. 0.25B. 0.5C. 1D. 1.25二、多项选择题5. 下面哪些因素变动会导致平板电脑的供给增加()A.生产技术水平提高B.平板电脑价格提高C.平板电脑价格下降D.芯片价格下降6.下面哪些因素会影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A.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的所占比重B.商品实际用途的多寡C.消费者适应新价格所需时间D.商品的可替代性7.如果依据需求的收入弹性对商品进行分类,在需求的收入弹性的符号为正号时,商品可分为( )A.正常品B.劣等品C.奢侈品D.必需品8.有关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厂商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B.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厂商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C.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而言,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无影响D.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而言,提高价格有利于厂商提高销售收入,而降低价格不利于厂商提高销售收入三、判断题9.消费者收入增加必然会导致需求量减少。

管理经济学 第一章附录-消费者选择理论

管理经济学    第一章附录-消费者选择理论

四、效用最大化
Y A

C F E U3 U2 U1 U* B X
G
D O
以此类推,可以发现 这种调整过程会持续 到E点为止。只有预算 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 的E点才是消费者均衡 点。此时,预算线的 斜率与无差异曲线的 斜率相等
四、效用最大化
Y
A
N
Y0
E
IC3
M IC2 B X0 IC1
O
X
收入既定,预算线必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
第四个假设: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 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 度逐渐下降。
解释: 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心理原因:人性。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只生一个好 ?虱子多了不咬,债多 了不愁
第四个假设: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 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 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 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 递减的。 消费者为了再多得一个单位的物品,愿意放 弃的其他物品的数量总是相继减少。
O B2 B B1 X
价格影响下的预算线移动
两种商品价格变动的情况下
X商品价格↓, Y商品价格↑ (A1B1→ A2B2) X商品价格↑, Y商品价格↓ (A2B2 → A1B1)

Y A1
A2
O
B1
B2
X
两种商品价格变动与预算线
四、效用最大化


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是消费者最偏好的商品组 合。也就是说,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是能够给 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 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任 何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用一定的收入购买商品 时,其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尽可能大的消费满 足。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在本章中你将——明白预算约束如何代表消费者能够承受的选择熟悉能够如何用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偏好分析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如何决定的说明消费者如何对收入变动与价格变动作出反应把价格变动的影响分解为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把消费者选择理论运用于家庭行为的四个问题当你走进商店时,你会遇见成千上万种你能够买的物品。

当然,由于你的财力是有限的,你不能买你想买的一切。

因此,你考虑各类供销售的物品的价格,并在你的财力为既定时购买最适合你需要与合意的一组物品。

在本章中我们提出说明消费者如何作出购买什么的决策的理论。

到现在为止,在本书中我们一直用需求曲线来概括消费者决策。

正如我们在第四章到第七章所讨论的,一种物品的需求曲线反映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支付意愿。

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只对较少该物品有支付意愿,因此,需求量减少。

现在我们深人考察需求曲线背后的决策。

本章中所提出的消费者选择理论对需求提供了更全面的解释,正如第十四章的竞争企业理论对供给提供了更全面的解释一样。

第一章讨论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消费者行为理论考察了人们在作为消费者时面临的选择。

当一个消费者多购买一种物品时,他只能少买其他物品。

当他把更多时间用于闲暇并少工作时,他的收入就减少,并只能少消费。

当他把收入更多地用于现在并少储蓄时,他必定同意未来的低消费水平。

消费者选择理论考察面临这些交替关系的消费者如何作出选择,与他们如何对环境的变动作出反应。

在提出消费者选择的基本理论之后,我们把它用于几个家庭决策问题。

特别是我们要问:◎所有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吗?◎工资如何影响劳动供给?◎利率如何影响家庭储蓄?◎穷人偏好得到现金还是实物转移支付?乍一看,这些问题大概是毫不有关的。

但正如我们将说明的,我们能够用消费者选择理论来解决这每一个问题。

预算约束:消费者买得起什么大多数人都喜欢增加他们所消费的物品的数量与质量—度更长的假期、开更豪华的车,或者者在更好的餐馆吃饭。

第三讲消费者选择理论

第三讲消费者选择理论
第三讲 消费者选择 ———需求曲线的背后
效用和偏好:消费者想要什么 预算线:消费者能要什么 最优化:消费者选择什么 应用
一、效用、偏好、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喜欢什么 1、效用相关概念 效用 总效用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图形表示 数学表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1)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完备性 传递性 反身性 非饱和性
3、收入变动与消费者选择 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低档物品
收入变动
预算线移动
新均衡
4、价格变动与消费者选择 价格变动、预算线转动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吉芬物品 需求曲线的推导
价格变动 预算线转动 新均衡
四、应用举例 1、工资与劳动供给:收入与闲暇 2、利率与家庭储蓄:年轻的消费与年老的 消费
结论 消费者理论把人们的消费心理理论化
作业:我们会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工资 收入水平越高的地区和家庭,家庭所生 孩子的数量越少。请用消费者选择理论 解释一下该现象。
2)消费者偏好的描述: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一条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 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 边际替代率: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消费者 愿意以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斜率为负 消费者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 于较低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例:某消费通过消费两种商品X和Y得到的 效用U可以表示为U=xy。(x、y分别表 示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假设 X和Y 价格分别为1元和3元,消费者有12元可 以用于它们的消费。 1、请画出该消费者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 2、画出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 3、该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消费组合是 什么?
无差异曲线形状:偏好不同的消费者,曲 线形状不同 极端的情况 完全替代品:直线 完全互补品:直角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

29
Utility Theory
▪ 简朴旳两种商品旳均衡
MU1 MU 2
P1
P2
if : MU1 MU2
P1
P2
if : MU1 MU2
P1
P2
把钱用完 均衡条件
▪ M: 消费者旳收入 ▪ P1: 商品1旳价格 ▪ P2: 商品2旳价格 ▪ Q1:商品1旳数量 ▪ Q1:商品2旳数量 ▪ MU1:商品1旳边际效用 ▪ MU2 :商品2旳边际效用 ▪ λ :每元钱旳边际效用
逐渐下降。
14
货币旳边际效用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一般假定货币旳边际效用不变。 因为:一般情况下,单位商品旳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 币收入量中旳很小部分,支出旳货币旳边际效用旳变 化非常小,能够略去不计。
消费者用货币购置商品,就是用货币旳效用去互换商 品旳效用。
P1Q1P2Q2I P1Q1P2Q2IP1Q1P2Q2I P1Q1P2Q2I P1Q1P2Q2 IP1Q1P2Q2 PI1Q1P2Q125I
对于消费者,一样旳一元钱购置商品1旳边 际效用不大于商品2旳边际效用。
这么:理性消费者就会调整 这两种商品旳购置量
▪ 降低商品1, ▪ 增长商品2。
▪ 意味者:总效用会增长。
▪ 直到两种商品旳边际效用相等时,
便取得最大效用。
30
Utility Theory
MRS12
P1 P2
这么:理性消费者就会调整 这两种商品旳购置量
西最佳吃?
9
两种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效用旳大小能够用基数(1,2,3,……)来表达,能够计量并加
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旳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
– 假定人们的选择具有内在一致性
4
理性选择公理
• 连续性
– 如果A 好于 B, 那么足够 “接近” A 的状 态也一定好于B
– 用于分析人们对于收入和价格微小变化的 反应
5
效用
• 给定这些假设, 可以证明人们能够将所有 可能的状态进行排序
• 经济学家称这个排序为 效用
– 如果A 好于 B, 那么赋予 A 的效用超过赋予 B 的效用 U(A) > U(B)
• • • L/xn = U/xn - pn = 0 L/ = I - p1x1 - p2x2 - … - pnxn = 0
51
一阶条件含义
• 对于任意两种商品,
U / xi pi U / x j pj
• 这意味着在收入处于的最优配置的时候
MRS
( xi

xj)
pi pj
52
解释拉各朗日乘子
22
无差异曲线的凸性
• 假设效用函数是 效用 x y
• 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个函数取对数来简化代 数运算
U*(x,y) = ln[U(x,y)] = 0.5 ln x + 0.5 ln y
23
无差异曲线的凸性
• 因此,
U * 0.5
MRS
x U *
x 0.5
y x
y y
24
无差异曲线的凸性
• 如果效用函数是
x的数量
46
最大值的二阶条件
• 相切仅仅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除非我们假设MRS 是递减的
– 如果 MRS 是递减的, 那么无差异曲线是严格 凸的
• 如果 MRS 不是递减的, 那么我们必须检 查二阶条件以保证我们获得的是最大值。

西方经济学之消费者选择

西方经济学之消费者选择

西方经济学之消费者选择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选择理论是研究消费者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消费决策的一门学科。

在这一理论中,经济学家致力于分析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以及其如何在市场中作出最佳的选择。

首先,消费者选择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效用。

经济学家认为,消费者追求的是最大化总效用,即在有限的预算下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这种满足感可以是物质上的,如购买商品的享受,也可以是非物质上的,如获得社交认可或满足自我价值观。

其次,为了达到最大化总效用,消费者需要做出决策,包括选择哪些产品和服务以及购买的数量。

这些决策是基于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和预算限制。

经济学家通过构建偏好函数和预算线的模型,来分析消费者在各种选择下的最优策略。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与物品价格的关系,而偏好函数则表示消费者对不同物品的喜好程度。

此外,消费者选择理论还涉及到了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的概念。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购买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时所获得的额外满足感的增量,而边际成本则是指购买这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需付出的额外成本。

经济学家认为,理性的消费者应该在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停止购买,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最后,消费者选择理论还会受到市场力量的影响。

供需关系、商家竞争、产品差异化等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例如,商品价格的变动和其他因素的变动都会导致消费者重新评估其选择。

此外,消费者还会受到广告、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产品的需求和选择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选择理论强调消费者在有限资源下的选择行为。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以及市场因素,经济学家可以预测消费者的行为,并为经济决策提供指导。

这一理论不仅对个体消费者有指导作用,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政府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启示。

消费者选择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探讨了消费者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如何做出购买决策的过程。

消费者选择理论对于理解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行为以及市场运作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消费者选择理论与需求分析

消费者选择理论与需求分析

消费者选择理论与需求分析一、引言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策略。

消费者选择理论和需求分析是研究消费者决策背后的心理和经济动力,对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探讨消费者选择理论及其对需求分析的影响。

二、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主要包括边际效用理论、比较收益理论和心理成本理论等。

边际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会在获得单位商品的满足后,考虑下一个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当边际效用递减时,消费者便会减少购买数量。

比较收益理论则认为,消费者在不同商品之间进行比较时,会根据商品的价格和效用来做出选择。

心理成本理论则强调了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消费者往往会在购买决策中,考虑到时间成本、心理成本等非经济成本。

例如,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某个品牌的手机时,可能会考虑到品牌形象、口碑等因素,而不仅仅是商品的价格和性能。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研究为企业提供了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价的参考依据。

通过深入理解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商品的价格和性能等方面,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三、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实践应用,旨在了解市场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情况。

需求分析可以通过市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以获取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和购买意愿。

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了解不同消费者群体对商品的偏好和需求差异。

需求分析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并根据需求情况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

例如,一家手机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可以针对这一群体推出价格更低、功能更实用的手机型号。

同时,需求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企业可以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从而调整产品结构和商业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四、消费者选择理论与需求分析的意义消费者选择理论和需求分析对企业的市场营销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微观经济学
N. 格里高利·曼昆
消费者选择理论
介绍
• 第一章中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 当消费者多买某种物品时,他只能买更少的其 他物品 – 工作时间更长意味着更多收入,更多消费,但 更少的闲暇时间 – 减少储蓄会增加今天的消费,却会减少未来的 消费
• 本章我们考察消费者面临这些问题如何做 出选择
消费者选择理论
600
A
C
D
150
15
300
鱼的数量
最优化:消费者选择什么
芒果的数量
在最优点,无差异 曲线的斜率等于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消费者最优化是 “考虑边际量”的 另一个例子
1200
MRS = PF/PM
鱼的边际价 值 (用芒果 来衡量)
消费者选择理论
600
A
鱼的价格 (用芒果来衡 量)
16
150
• 利率决定 年轻时消费与年老时消费的相对价格
消费者选择理论
30
应用 3: 利率与家庭储蓄
预算约束线表明利率是10%
在最优点,当期消 费与未来消费的边 际替代率等于利率
消费者选择理论
31
应用 3: 利率与家庭储蓄
在这个例子中, SE > IE, 储蓄 增加
消费者选择理论
32
应用3:利率与家庭储蓄
36
内容提要
• 消费者选择理论适用于许多情况。它可以解 释为什么需求曲线有可能向右上方倾斜,为 什么工资提高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劳动供 给量,为什么利率提高既可能增加• 消费者通过选择既在预算约束线上又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 的一点来实现最优化。在这一点上,边际替代率等于两个 物品的相对价格 • 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时,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可以分解为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 收入效应是由于价格降低使消费者状况变好而引起的消费 变动,它反映在从较低无差异曲线向较高无差异曲线的移 动上 • 替代效应是由于价格变动鼓励更多地消费变得相对便宜的 物品而引起的消费变动,它表现为沿着一条无差异曲线向 有不同斜率的点的变动上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注意:对芒果的净效应并不确定
消费者选择理论
19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原来的最优点
芒果的数 量
在A
PF下降 替代效应: 从A到B,买更 多的鱼和更少 的芒果 收入效应: 从B到C, 买更 多的这两种物
消费者选择理论
在这个例子中, 对芒果的净效 应是负的
A C B
鱼的数 量
20
Hurley对鱼的需求曲线的推导
A: 当 PF = $4, Hurley购买150条鱼 B: 当 PF = $2, Hurley购买350条鱼
芒果的数量 鱼的价格
$4
A
A
B
$2
B
DFish
150 350
150
350
鱼的数量
鱼的数量
21
应用1: 吉芬物品
• 所有的物品都遵守需求定理吗?
• 假设有两种物品:土豆和肉,其中土豆是 低档物品 • 如果土豆的价格上升,
MRS = 无差异曲 线的斜率
A
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MRS = 6
Hurley的边际替代率是 他愿意为多得到一条鱼 所愿意放弃的芒果数量 沿着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 移动,MRS不断减少
消费者选择理论
1 MRS = 2 B 1
I1
鱼的数量
11
一个极端的例子: 完全替代品
完全替代品: 无差异曲线为直线的两种物 品,有不变的 MRS 例如:5美分的(Nickel)硬币与10美分的 (Dimes)硬币 消费者总是愿意以2个5美分的硬币来交换 换1个10美分的硬币
消费者选择理论
26
应用 2:工资与劳动供给
如果SE > IE 工资增加,她的劳动供给 量也增加
消费者选择理论
27
应用 2:工资与劳动供给
如果SE < IE 工资增加,她的劳动供 给量减少
消费者选择理论
28
下述例子中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非常强:
– 在过去的100多年间,技术进步增加了劳动需求和 实际工资,而平均工作日却从每周6天减少为每周 5天
消费者选择理论 34
内容提要
• 消费者预算约束线表示在其收入与物品价格为既定时,它 可以购买的不同物品的可能组合。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等于 这些物品的相对价格 • 收入增加使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一种物品价格的变动使 预算约束线发生转动 •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代表其偏好。无差异曲线表示能使消 费者同样满足的各种物品组合。消费者对较高无差异曲线 上各点的偏好大于对较低无差异曲线上的各点 • 任何一点上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 — 消 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近互补品的无 差异曲线非常 弯曲
可口可乐 的数量
热狗的数量
最优化: 消费者选择什么
A是最优点: 预算约束线上位 于最高无差异曲 线上的一点
芒果的数量
1200
最优点是 Hurley 负担得 起的所有消费 束中最偏好的 消费束
B
Hurley偏好B胜过A, 但他买不起B Hurley买得起C和 D,但A在更高的 无差异曲线上
消费者选择理论 9
B
C
A
I1 I4
鱼的数量
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
4.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 点
相对于消费束B, Hurley在消费A时愿意 放弃更多的芒果来交换 一条鱼
芒果的数量
A 6 1 2 B 1
I1
鱼的数量
消费者选择理论
10
边际替代率
芒果的数量 边际替代率 (MRS): 消费者愿意以一种物品交换
– 替代效应:少买土豆 – 收入效应: 多买土豆
• 如果收入效应 > 替代效应, 那土豆是一种吉芬物品:价格上升引起需 求量增加的物品。
消费者选择理论 22
应用 1: 吉芬物品
消费者选择理论
23
应用 2:工资与劳动供给
预算约束线: – 表明一个人消费与闲暇的权衡取舍 – 取决于她如何分配闲暇时间和工作时间 – 1小时闲暇的相对价格是她一小时工资能购买 的消费量
芒果的数 量
C
D
消费者选择理论
4
鱼的数 量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等于:
– Hurley用芒果交换鱼的比率 – 用芒果来衡量鱼的机会成本
– 鱼的相对价格:
price of fish $4 4 mangos per fish price of mangos $1
消费者选择理论
5
偏好:消费者想要什么
300
鱼的数量
收入增加的影响
芒果的数量
收入增加使预算 约束线向外移动
如果这两种物品都 是“正常物品”, 赫雷会多买些这两 种物品
B A
鱼的数量
消费者选择理论 17
价格变动的影响
最初, PF = $4 PM = $1 如果 PF 下降到 $2 预算约束线向外移 动,Hurley会买更 多的鱼和更少的芒 果
1200 芒果的数量
原来的最 优点 新最优点
600 500
150
300 350
600
鱼的数量
消费者选择理论
18
鱼价格的下降对Hurley两种物品的最优消费有 两种效应:
– 收入效应 PF 的下降增加了Hurley收入的实际购买能力,允许 他购买更多的芒果和鱼 – 替代效应 PF 的下降使芒果相对于鱼的价格上升,会使Hurley 买更少的芒果和更多的鱼
消费者选择理论
12
另一个极端例子: 完全互补品
完全互补品: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的两种物品。
例如:左脚鞋, 右脚鞋 {7只左脚鞋, 5只右脚鞋} 等同于 {5只左脚鞋, 5只右脚鞋}
消费者选择理论
13
不那么极端的例子:近替代品与近互补品
百事可乐 的数量
近替代品的无差 异曲线不是很弯 曲
热狗面包 的数量
在现实世界中这可能发生吗???
– 当一个人获得巨额彩票奖金或继承了一笔遗产的 同时,他的工资并没有改变—因此没有替代效应 但这样的人很可能会减少工作时间,意味着有很 强的收入效应
消费者选择理论
29
应用3: 利率与家庭储蓄
• 人的一生分为两个时期:
– 时期 1: 年轻, 工作, 挣 $100,000 消费 = $100,000-储蓄量 – 时期 2: 老年, 退休 消费 = 时期1的储蓄+储蓄得到利息
消费者选择理论 8
I2 I1 I0
鱼的数量
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
3. 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芒果的数量
Hurley的无差异曲 线
如果相交 由于消费束B的两种物品的 数量都大于消费束C的两种 物品的数量,相对于 C,Hurley 会更偏好B。然 而,Hurley却是在B与C之 间无差异: 他在A与C之间无差异 (两 个消费束都在I4) 他在A与B之间无差异 (两 个消费束都在I1)
Hurley的一条无差 异曲线
B A
I1
鱼的数量
消费者选择理论 7
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
2. 消费者对较高无差异 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 无差异曲线
相对于 I1 上的每个消 费束(如消费束 A), Hurley更喜欢I2 上的每 个消费束(如消费束C)
芒果的数量
Hurley的几条无差 异曲线
D A
C
他对I1 上的每个消费束 (比如消费束 A) 的偏好 要大于I0 上的每个消 费束 (比如 D)
无差异曲线: – 表示能给她相同满意程度的消费和闲暇的“消 费束”
消费者选择理论
24
应用 2:工资与劳动供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