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浮漂用途介绍及选择

合集下载

钓鱼技巧之钓具:浮漂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钓鱼技巧之钓具:浮漂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浮漂的种类与使用方法浮漂是钓鱼最基础的工具,常见的有立漂、七星漂、卧式漂、球形漂等,尤以立漂和七星漂最常用,其中立漂是与“台钓”一起传入大陆的,而七星漂则是传统钓法沿用已久的浮漂,接下来来讨论下浮漂的种类与使用方法!一、浮漂种类1、立漂:立漂是钓鱼人使用得最多的浮漂,优点是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缺点是调漂过程比较复杂且对钓点水深有一定的要求。

2、七星漂:七星漂是传统钓的最常用的浮漂,别称蜈蚣漂、散子漂等,因通常由七颗漂豆组成而得名,尤其适合钓浅水和草洞。

3、卧式漂:卧式漂是一种椭圆形的浮漂,使用时横卧于水面并因此而得名,鱼吞食钩饵时能斜立或直立起来,特点是不怕风浪。

4、球形漂:球形漂主要有圆形和枣形两种,多用于海竿、矶竿等抛竿钓浮,尤其是浮钓鲢鳙等上层鱼时最常用,特点是浮力大。

二、漂型划分1、漂脚:浮漂(立漂)因漂脚长短不同有长脚漂和短脚漂两类,其中长脚漂的特点是翻身速度慢、动作稳定,适合钓深水、钓滑口鱼、钓慢鱼;短脚漂的特点是翻身速度快、信号较杂,适合钓浅水、钓生口鱼、钓快鱼。

2、漂身:浮漂(立漂)因漂身长短不同有长身漂和短身漂两类,其中长身漂的特点是翻身速度慢、动作稳定,适合钓鲫鱼、鲤鱼等中下层鱼类;短身漂的特点是翻身速度快、动作轻浮,适合钓鲢鱼、鳙鱼等中上层鱼类。

3、漂尾:浮漂(立漂)因漂尾长短不同有长尾漂和短尾漂两类,其中漂尾越长,钩饵到位的速度越慢,行程越长,适合用来钓行程、钓滑口鱼;漂尾越短,钩饵到位的速度越快,行程越短,适合用来钓快鱼、钓生口鱼。

三、漂型特点1、长脚长身长尾漂:长脚长身长尾漂的优点是稳定性好,有暗流或走水时也能使用,加之长脚长身长尾漂的下钝幅度较大且动作缓慢,用来野钓时往往能掩盖一些小杂鱼的虚假信号。

2、长脚长身短尾漂:长脚长身短尾漂和长脚长身长尾漂调高钓高时没什么区别,只是重心比长脚长身长尾漂低,最适合密度大且鱼口好的鱼情,此外长脚长身短尾漂也不容易乱鱼层。

3、长脚短身长尾漂:长脚短身长尾漂的优点是翻身早、行程长、灵敏度高,不适合钓快鱼或应对鱼口好的鱼情,但特别适合钓轻口鱼,例如钓鱼口慢的大鲫鱼就常到长脚短身长尾漂。

不同种类的浮漂特征及作用

不同种类的浮漂特征及作用

不同种类的浮漂特征及作用新手钓友,或者老手钓友去买浮漂,一般都是老板说什么可以就可以,而你自己去,什么都不了解,钓友是不是也是看到各种各样的漂,都感觉是一样的那?大家知道每种漂的作用吗?每种不一样的是干什么用的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

浮漂的种类①立式浮漂:最为常用的一种浮漂,形状较多,如辣椒形、纺锤形、棒形、伞形、陀螺形等,灵敏度高,深受广大钓鱼爱好者的喜爱。

②卧式浮漂:多为椭圆形,不怕风浪,使用时横卧于水面,当鱼吞饵时,它会立即斜立后直立起来,多用于风大浪高的场合。

③球形浮漂:有圆形和枣形两种,浮力较大,常用于浮钓中上层水域的鱼类。

使用海竿钓浮时多用这种浮漂。

④线浮漂:又称多体漂、七星漂、蜈蚣漂,是我国南方钓鱼人经常使用的一种浮漂,非常适合新手使用。

这种浮漂制作起来十分简单,多用禽类的翅膀羽毛梗制成,也可用圆形或椭圆形的塑料浮球串连而成。

线浮漂的灵敏度高于立式浮漂,适合在静水、草区及有礁石的水域使用。

⑤特种漂:最典型的特种漂是夜光漂,由巴尔杉材料制成,外观和普通浮漂一样,漂身内部有存放小电池的空间,依靠电池供电发光。

优质的夜光漂在鱼儿咬钩时能改变漂体或漂尾的颜色,这种电子感应漂主要用于夜钓。

浮漂的作用①传递鱼儿咬钩的信号:浮漂被称为钓鱼人的眼镜,是否有鱼咬钩,依靠浮漂传递给我们的信号就能分析得八九不离十。

浮漂的灵敏度越高,漂相就越明显,也越利于我们第一时间捕捉咬口。

鱼儿咬钩时,浮漂能呈现出不同的漂相,我们可以通过漂相判断提竿时机,这是浮漂最基本的作用。

②测量钓点的深度:在一处陌生的水域垂钓,我们不知道钓点的深度,需要用浮漂测量水深。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试水深时要上下移动浮漂,移动的原则是先深后浅,通过观察浮漂在水中的状态来判断钓点的深度。

浮漂在水中的状态基本是先横浮再斜浮,最后漂尾露出水面两三目,此时我们即可得知钓点的深度。

鱼钩钩底至浮漂的这段距离就是当前钓点的大致深度,鱼钩至漂座之间的这段钓线叫做水线,调整水线的长度其实也是找底的过程(前提条件是浮漂的浮力和鱼饵的重力相当)。

浮漂的用途种类

浮漂的用途种类

浮漂的用途种类浮漂是钓鱼者在水中放置的一种装置,用于提醒钓鱼者鱼饵是否被鱼咬住。

它是由浮漂体和浮漂线组成的。

浮漂体通常是一根细长的杆状物,可以是木头、泡沫塑料或塑料制品制成。

浮漂线是连接在浮漂体上的细线,一端连接着鱼钩,另一端固定在钓竿上。

浮漂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钓鱼需求和水域环境,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浮漂。

在这里,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浮漂类型及其用途。

1. 固定浮漂固定浮漂的浮漂体较小,常用于对付钓鱼区域水流不大的情况。

固定浮漂的优点是便于操作,不易被水流冲走,适合在湖泊、池塘等小型水域中使用。

它们通常用于浅水或者对浮漂自由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钓鱼者可以快速看到浮漂的反应,判断是否有鱼上钩。

2. 漂流浮漂漂流浮漂的浮漂体相对较大,适用于中小河流、溪流和湖泊等水域环境。

这种浮漂可以随着水流漂流,适合长距离漂移钓或者远距离投放鱼饵。

钓鱼者可以根据浮漂的漂移方向和速度来判断鱼咬钩的情况,是大多数钓鱼者在湖泊或河流中常用的一种浮漂类型。

3. 夜钓浮漂夜钓浮漂是专门为夜间钓鱼而设计的浮漂,其特点是在浮漂体上增加了荧光材料或LED灯等发光元件,以便于在夜间能够看清浮漂的位置。

夜钓浮漂在暗光或者无光环境下能够提供更好的可视性,使钓鱼者能够及时发现浮漂的变化,更好地掌握钓鱼情况。

4. 沉底浮漂沉底浮漂是一种特殊设计的浮漂,其浮漂线比普通浮漂线较长,钓鱼者可以通过调整线组长度来控制浮漂在水中的位置。

通常用于垂钓或者沉底直钓的钓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控制鱼饵的下沉深度,更容易将鱼钩投放到所需的位置。

5. 深水浮漂深水浮漂是专门用于在较深水域进行垂钓或者悬浮钓鱼的浮漂类型。

它的浮漂体比较大,可以在水中提供更好的浮力和稳定性,使得钓鱼者可以更好地控制浮漂的位置和深度。

在湖泊或者深水区域进行钓鱼时,深水浮漂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

浮漂的用途种类有很多,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浮漂类型及其用途。

钓鱼者在选择浮漂时,应根据钓鱼的环境、目标鱼种、钓鱼技巧等因素进行选择。

浮漂类型及详解

浮漂类型及详解

浮漂类型及详解
浮漂是钓鱼时使用的一种装备,主要用于判断鱼钩是否被鱼咬住。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要,浮漂的类型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浮漂类型的详细解释。

1. 水花漂:
水花漂是最常用的浮漂之一,也是最简单的一种。

它通常是由木头、泡沫或塑料制成的,形状为圆锥形或球形,可以通过一个小孔穿过鱼线。

这种浮漂适合在比较平静的水面上使用,可用于钓鱼或钓鲤鱼等大型淡水鱼。

2. 细长型浮漂:
这种浮漂通常是由塑料或木材制成的,形状类似于细长的圆柱形。

它比水花漂更容易控制,因为它的形状可以帮助你判断水流的方向和速度。

这种浮漂适用于各种淡水和咸水环境中的多种鱼类。

3. 圆型浮漂:
这种浮漂通常是由木材或塑料制成的圆形或椭圆形。

它比其他浮漂更容易使用,因为它不易受到水流的影响。

圆形浮漂适用于各种淡水和咸水环境中的多种鱼类。

4. 磁性浮漂:
磁性浮漂通常由塑料或金属制成,具有磁性。

这种浮漂可以通过磁力吸附在鱼线上,不会因为水流而移动。

这种浮漂适用于淡水和咸水环境中的多种鱼类。

5. 亚洲式浮漂:
亚洲式浮漂通常由竹子或木材制成,形状为长方形或圆形。

这种浮漂适用于淡水环境中的多种鱼类,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常见钓鱼方式。

总的来说,浮漂类型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浮漂来钓鱼。

除了以上几种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浮漂类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经验来选择。

钓鱼技巧之钓具:鱼漂的种类及用途

钓鱼技巧之钓具:鱼漂的种类及用途

鱼漂的种类及用途
鱼漂是钓鱼时鱼咬钩的讯息反应工具,通过观察鱼漂动作不但能判断鱼吃饵情况,有经验的钓者还能判断出是什么鱼吃饵,事实上鱼漂也是钓鱼收获好坏的关键因素,接下来一起来讨论下鱼漂的种类大全及用途!
一、立式鱼漂
立式鱼漂是数量最多的一类鱼漂,形状最多,如辣椒形、纺锤形、棒形、伞形、陀螺形等,使用时垂直立于水中,上部露出水面,鱼吞钩时漂或下沉或上升信息明显,使用较多,尤其是初学者、老年人和视力差者大为欢迎。

二、卧式鱼漂
卧式鱼漂多为椭圆形,使用时鱼漂横漂在水面上,鱼咬钩时鱼漂会斜立或直立起来,信息也较清晰,尤其是不怕风浪是其特点,多用于风大浪高的场合。

三、七星漂
七星漂是多个(一般为5~7个)漂粒有间隔地串接在一起,别称星漂、散子漂、蜈蚣漂等,使用时漂浮在水面上(有时也有几粒没入水中),优点是适应性强,变化钓点时不用因水深有变化而调节鱼漂,缺点是抗风性能较差,故只适用于静水、近钓。

四、球形鱼漂
球形鱼漂有圆形或纺锤形两种,多由泡沫塑料或薄塑料制成,特点是浮力大,常用于浮钓中上层水域的鱼类,海竿浮钓多用这种浮漂,
但灵敏度不太高。

五、三角鱼漂
三角浮漂的漂身为等边三角形,横向遇暗流时可自然分水流,从整体结构上真正做到稳定抗风浪。

漂身纵向入水受力面积小因此受到的水阻力更小,弱口、轻口鱼吃食时动作被放大,信号更强烈。

六、特种鱼漂
特种鱼漂是指通常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鱼漂,如适于夜间钓鱼的夜光漂,漂尖有发光涂料,黑夜中可看清楚,再如电子鱼漂可通过灯光或颜色的变化立即可反映出鱼儿咬钩的情况。

不同种类浮漂的特点及选用技巧

不同种类浮漂的特点及选用技巧

不同种类浮漂的特点及选用技巧浮漂的种类有很多,因为要适应不同的鱼情和水情,不同特征的浮漂就能发挥出不同的作用,所以有些钓鱼人在作钓的时候会准备几个不同的浮漂,在鱼情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来更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不同的浮漂各自有些什么不同的特点,以及在作钓时如何才能选择到更合适的浮漂。

1、各类浮漂的特点孔雀羽去壳软尾---对付滑口和乱口稳重,动作小。

芦苇标材质轻、浮力大、灵敏度高、能准确捕捉微弱鱼讯----轻口过于刚性、灵敏,鱼迅语言动作夸张巴尔沙木纤维孔间隙较大,材质可能也不均匀,在打防水底漆时,易涂装不当(以机器上漆)而造成吸水现象;材质易碎,应用不当会破损、折断。

上漆最好是透明的,可以看纤维。

软的好,硬的上漆多,降低了浮力。

长标尾:到位前的行程长,适宜钓接口短尾标:到位快,适宜钓滑口和乱口鱼。

细标尾:灵敏度高,适宜钓对象鱼和轻口粗标尾:醒目,适宜钓混养竹脚:翻身快、水阻大、鱼讯准确、顿口清晰。

适宜钓浮和快鱼。

短碳脚:翻身适中、水阻小、鱼讯敏捷、清晰。

适宜钓快鱼。

钢脚:翻身极快、水阻小、鱼讯幅度大,稳定性好。

适宜钓快鱼和有风或者有一定暗流的环境。

2、浮漂的选用常用的淡水钓浮标应分四大类:长身软尾、长身硬尾;短身软尾、短身硬尾。

它们分工各有不同:长身标稳定性好,适合钓底;长身软尾适合钓滑鱼,长身硬尾适合钓快鱼。

短身标灵敏度好,适合钓浮;短身软尾适钓鱼讯极弱之鱼,短身硬尾适钓浮打快鱼。

孔雀羽受温差变化后的膨胀度比巴尔沙木要大,应首选巴尔沙木浮标。

钓浮:钓浮通常得用6-7号的大漂。

3-4号的白鲫漂因浮力较小,很难控制饵大饵小。

钓底通常4-5号即可。

大小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对象鱼和水深。

如白鲫,因其要求特别灵敏,且饵和钩都很小,用3-4号即可,但用来钓罗非似乎就太“娘娘腔”,要我说就有种“小白脸”的感觉。

因为罗非饵粒和钩通常要大得多。

此外,水深也是重要因素。

我通常以1.5米为标准。

1.5米以下的,通常以小号漂为多;1.5米以上,特别有时在3米水深时,大号漂是唯一选择。

全方位了解浮漂

全方位了解浮漂

全方位了解浮漂浮漂,又叫浮子、鱼漂、鱼浮等,是钓鱼的重要渔具之一。

甚至,可以说它是台钓的精髓之一。

现在浮漂分的很细,几乎每一种鱼情都会有与钓法相配合的浮漂。

可见浮漂的重要性,那我们就要全面的掌握浮漂。

下面就对浮漂进行一下全面的讲解:一、浮漂的种类与形状1、卧式浮漂:卧在水面上,不受风浪的影响。

当鱼吞饵时,浮漂立起(当然只有往下拉的鱼类,漂才能立起)。

使用时,把漂对好成立式。

当漂睡倒或下沉时,表示鱼吞饵了。

2、立式浮漂:有棒形、纺锤形、辣椒形、中穿立形、伞形、羽毛漂等,适用于吞饵动作较小的鱼类。

使用时,浮漂顶部露出水面,只要鱼吞饵,浮漂就会有明显反应。

3、线浮漂。

又称蜈蚣漂和七星漂等。

用禽类的粗羽毛制成圆形、椭圆形或用小塑料球串联而成。

4、球形浮漂:有圆形和枣形两种。

这种浮漂的特点是钓力大,常用于钓中上层水域的鱼类,即浮钓。

当鱼吞饵时,浮漂下沉。

二、浮漂的材料1、孔雀羽去壳软尾——对付滑口和乱口稳重,动作小而正确。

2、芦苇标材质——轻、浮力大、灵敏度高、能准确捕捉微弱鱼讯,轻口过于刚性、灵敏,鱼迅语言动作夸张3、巴尔沙木——纤维孔间隙较大,材质可能也不均匀,在打防水底漆时,易涂装不当(以机器上漆)而造成吸水现象;材质易碎,应用不当会破损、折断。

上漆最好是透明的,可以看纤维。

软的好,硬的上漆多,降低了浮力。

三、浮漂的颜色一般用色彩鲜明的颜色,这样无论晴天或阴夭、光线强暗都可以使垂钓者看得清楚。

垂钓时,早晚用白色或黄色,中午以红色和橙色为好。

四、浮漂的选择选择浮漂要依据垂钓水域的深浅、垂钓鱼类的大小、水流缓急情况及铅坠的重量而定。

钓深水底鱼时,应选较大浮漂配以较大铅坠,便钩饵迅速落底。

在风力较大的水域垂钓时,应选用漂体长、顶端较细的线浮漂。

浮攘的浮力应与铅坠的重量(包括饵料)调试准确、合理。

浅水底钓时,浮漂的浮力与铅坠的重量相等。

浮钓时,浮漂的浮力应略大于错坠与饵料的重量,这样在鱼香饵时,才能更灵敏地反应到浮漂上来。

浮漂类型及详解

浮漂类型及详解

浮漂类型及详解
浮漂是一种常用的钓鱼工具,特别适用于钓鱼爱好者。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钓鱼环境,浮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浮漂类型及其特点。

1. 鱼漂
鱼漂是最常见的一种浮漂类型,通常用于垂钓。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水中浮起,帮助钓手观察鱼咬钩的情况。

鱼漂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各不相同,可以根据不同的钓鱼环境和目标鱼种选择合适的鱼漂。

一般来说,鱼漂越小越敏感,适合用于钓取小鱼,而较大的鱼漂则适合用于钓取大鱼。

2. 沉底浮漂
沉底浮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浮漂,通常用于河流或湖泊等水域。

它的设计使其能够在水中保持一定深度,帮助钓手控制鱼饵的位置和深度。

沉底浮漂通常配有铅坠或其他重物,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浮漂的下沉深度。

使用沉底浮漂可以有效避免浮漂漂浮在水面上被风吹动的情况,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3. 调节式浮漂
调节式浮漂是一种功能比较多样的浮漂类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调节。

这种浮漂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可以根据需要增加
或减少部件,以适应不同的钓鱼环境和需求。

调节式浮漂通常比较灵活,适用于需要频繁调整的钓鱼场合。

钓手可以根据鱼情和水情随时调节浮漂的浮力和深度,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总的来说,浮漂是钓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选择合适的浮漂类型对于提高钓鱼成功率至关重要。

钓手在选择浮漂时,应根据钓鱼环境、目标鱼种和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并在实际钓鱼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浮漂的使用效果。

希望以上介绍的浮漂类型及特点能够帮助钓鱼爱好者更好地选择和使用浮漂,享受钓鱼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浮漂用途介绍及选择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各种浮漂用途介绍及选择
一各种类型浮漂用途介绍
粗短身软尾浮标——适合钓翻身(翻身快、适钓控层)
粗短身硬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翻身快、下沉也较快)
短身短尾浮标——翻身最快、适合钓水皮
长身细硬长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快鱼(可逮截杀、抓停口)
小号细长身细硬尾浮标——适合钓底层滑鱼(可钓得很钝)
细长身短软尾浮标——适合钓底层轻口滑鱼(以去皮孔雀羽浮标为最佳)
急收肩(端肩膀)长身细硬尾浮标——适合钓涮口滑鱼
竹脚短身细硬尾浮标——立起快(较碳脚)到位也快,
实心与空心尾的区别:
实心尾:苗子比重大于水、信号幅度大;苗子长、下降快、适合钓中上层及底层轻口等。

空心尾:苗子有浮力、降迅平缓、稳定性好,适合钓底层轻口滑鱼及动水等。

浮漂的选择方法
浮漂的分类:
按形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漂身,一种是短漂身;
按标示竿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硬尾漂,一种是软尾漂;
按材质可分为:孔雀羽、巴尔沙木、化学合成等
二如何选择浮漂
在选择浮漂时如要灵敏度高一点的就选择硬尾短漂身的浮漂;如要稳定性高一点就选择软尾长漂身的浮漂。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不变的。

选择浮漂应根据当时所垂钓的水域、鱼情、季节、鱼种和天气来选择浮漂。

如:所垂钓的水域为平钓池塘(按天收费),鱼种以鲫鱼为主,季节为夏季晴天微风。

这时应选择长漂身的软尾漂。

因为这种情况下鱼开口较好,摄饵时信号比较稳,同时小杂鱼也比较多,长漂身的软尾浮漂可以过滤掉小杂鱼的拱食信号,反映到浮漂的信号多为鲫鱼摄食信号,浮漂下钝一目或上升一目提竿中鱼率较高。

如果选择短漂身的浮漂,因其
灵敏度较高,所以就不能过滤小杂鱼拱食的信号,这时浮漂多反映为左右晃动或者上下跳动,信号杂乱无章,提竿中鱼率很低。

再如:所垂钓的水域为养殖塘(按斤收费),鱼种以鲫鱼为主,季节为冬季晴天微风。

这时应选择短漂身的软尾漂。

因为此种情况下鱼开口较小,摄食动作幅度不大,小杂鱼因季节原因也不会强食鱼饵,短漂身的浮漂灵敏度较高,可以反映出鱼摄食时的微弱信号,而软尾漂的稳定性又比硬尾漂要好,所以此时选择短漂身的软尾漂是明智的选择。

浮漂的选择就介绍到此,总之选择浮漂时应记住短漂身的灵敏度高,长漂身的稳定性好,硬尾漂的信号传递灵,软尾漂的信号传递稳。

根据实际垂钓情况选择出适合自己垂钓的浮漂。

竹脚翻身快,打浮或钓接口;碳纤脚阻力小,利于下沉钓底;长脚短身重力上移,放大讯号。

(1)竞技选漂
漂的种类根据鱼种不同分为混养与鲫鱼两个类别,有些漂能够通用,但两个类别大部分漂的主要特征不同。

混养漂比较简单,主要特征应是:吃铅量稍大、漂身略粗,漂尾稍粗(现在为了鱼讯更全面、尾做得只略比钓鲫稍)。

一般选用碳脚、中长身、中长尾的巴尔杉木漂。

这种类型的漂下沉快、抗干扰。

很容易区分鲫鱼与大型鱼的吃口。

也有人利用竹脚漂底部讯号偏钝的特点来钓混养。

鲫鱼这类型的用漂因比赛场中的鱼情的特殊性区分得较细,一般分为打水皮用漂、打浮用漂、接口型漂、底钓漂、
水皮漂是个特例,是应付滑鱼上浮到水皮的特定情况,国内高手设计了这款专对付这种鱼情的浮漂。

打浮型漂主要是指竹脚,但千川设计的静禅型碳脚浮漂得到了国内许多竞技钓手的肯定。

打浮型浮漂大部分都是竹脚漂。

特征是竹脚、短身或中长身、中长或长硬尾。

它的特点是翻身快、降速快、站得稳。

视鱼情选择不同号数、不同吃铅量的浮漂。

接口型漂主要是指碳脚、中长身或短身、长硬尾的这一类型的漂,这一类漂的特点是站立快、下觉缓慢、匀速。

为了各种不同需要,各个厂商之间或追求翻身速度、或追求鱼讯体现,变化着漂身、漂脚和漂尾的比例,但大多特征都是这橛。

这类型漂钓底讯号也很好,因为其适用范围广,用得最多。

底钓漂多为中长或长身、短尾或中长尾、中长脚、适用于变天、水温差异大、水中溶氧偏低、鱼饱食以及钓放多次而咬钩谨慎的鱼。

其中软尾用于钓放多次或杂鱼讯号多。

硬尾多用于轻口。

鱼是活物,随着气温,水温、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会有生口、轻口和滑口等等变化。

生口鱼的用漂选泽范围很大,滑口一般使用底钓型的软尾。

轻口漂一般选用漂身小、吃铅量小、脚细、尾细、视目短的漂。

使用轻口漂注意其吃铅量的大小是否适合室外。

除大棚外千万别购买吃铅量太小的轻口漂。

一个竞技钓手有一到两支打浮型(不同吃铅量)、一支水皮、三到四支接口型(不同吃铅量)、两支底钓型硬尾(不同吃铅)、两支滑口用软尾(不同吃铅量)和两支不同大小的混养型的漂就足够有余了。

当然钓罗非的钓手除外。

(2)休闲用漂。

休闲与竞技的区别在于鱼口相对较大、鱼情相对单一、水底环境复杂、水深变化大、用竿长度变化大。

野钓中的钓友经常在水库或湖里钓鱼,常使用五米四、六米三左右的长竿,这样对视目的要求要高得多、要求视目较粗才能看见,钓鱼是以看得到漂为第一前提的。

野外生存的鱼口较生,漂尾稍粗完全可以应付需要。

有心的钓友可以在"水中之秘"这部片子中看到国外钓鱼好手在水库使用的那款漂的漂尾直径在0.8mm以上。

而市面的名漂直径都在0.6mm以下。

一般休闲钓手有几支中长身、长脚、长尾的竞技混养类的漂、一两支软尾、一支竹脚漂,两支适应该不同水深的尾稍粗的水库用漂就足够了。

他们的购漂也应倾向于混养类的漂。

少买小软尾、竹脚、短视目的漂。

另外注意一点的是野外用的漂视目不要太短、太密,不然一天下来就是和自己的眼晴过不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