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那霉素筛选基因植株的技术研究
转基因植物的筛选与鉴定

转基因植物的筛选与鉴定随着植物转基因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对于分子遗传学研究和植物改良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在转基因技术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将含有35S启动子的基因载体PMDC150经农杆菌介导,利用农杆菌侵染拟南芥花序的方法转入拟南芥后得到T1代种子。
文章通过组织培养来筛选含有Kan抗性的转基因植株。
标签:拟南芥;转基因植物;筛选1 文献综述1.1 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植物的遗传转化是指利用重组DNA,细胞组织培养等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的组织或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植物的技术[1]。
从转基因植株成功之后,转基因技术飞速发展,如今,植物在抗病、抗虫和抗药等方面都有了转基因植株。
这种技术对改进农作物品质、提高产量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1.2 基因转化技术随着人们对基因转化技术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现已发现多种基因转化的方法,例如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花粉管通道法等。
相比较其他植物基因的转化方法,农杆菌介导法有着减少成本、容易操作等优点,但对宿主细胞有着严格的要求。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所以根据植物的不同种类,我们要选择合理的转化方法,达到理想的转化效果。
1.3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植物的转基因技术日新月异迅速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重点发展的新目标新领域,它所产生的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促使各个国家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由其产生的巨大的生产潜能一定会推动社会的进步,改善人类现有的生产、生活质量以及健康水平。
本文以拟南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转化后的农杆菌侵染拟南芥花序的方法及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轉基因植物的筛选。
借由本次实验研究,可深入了解基因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可熟练掌握相关技术例如无菌操作技术、植物转基因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等。
2 转基因植物的筛选与鉴定2.1 实验材料2.1.1 植物材料拟南芥2.1.2 载体与菌株重组表达载体PMDC150-35S(由实验室提供)、农杆菌菌株GV31012.1.3 主要试剂75%酒精、84消毒液、侵染缓冲液、限制性内切酶、卡那霉素、壮观霉素(重组表达载体含有的抗性)、利福平2.1.4 培养基LB培养基:5g/L酵母提取物,10g/L蛋白胨,10g/L NaCl,15g/L琼脂(只固体培养基添加)1/2MS培养基2.2 实验方法2.2.1 拟南芥种植:将种子放在浸过水的滤纸上,放在4℃的冰箱中,不见光培养24小时,然后取出种子种在营养土里,在光照强度8000Lux,温度25℃的培养箱中经过光照16小时/黑暗8小时培养[2]。
卡那霉素在筛选转基因番茄后代中的应用

在直径 9 i 的培 养皿 中 , 铺 两 层纱 布 , 0 BT I 平 加 入 卡 那 霉 素 溶 液 , 度 分 别 是 0、0、0、0 10 浓 6 8 10、 2 m / , 个 重 复 , 入量 以不 见 明水 为 宜 。在纱 布 上 gL3 加 放 2 非转基 因中蔬 5号 番 茄种 子 , 2 c恒 温 0粒 于 8c 箱 中培 养 , 照 1 / , 度 6 % , 光 4h d 湿 0 7 d后 比较 种 子
作者简介 : 曹慧颖 ( 9 5 17 一), , 女 内蒙古赤峰人 , 博士 , 讲师 , 事植 从
物基 因工 程 研 究 。E— i co uy guk yho cm r mal ah in lc@ ao Q c 。 : i l
维普资讯
江苏农业科学
20 07年 第 6期
一
15 一 2
卡那霉素在筛选转基 因番茄后代 中的应用
曹慧颖 , 润玺 , 夏 方 来自 ,张 佳 ( 阳农 业 大 学 生 物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 宁沈 阳 10 6 ) 沈 辽 1 1 1
摘 要 :以中蔬 5号番茄种子为试验材料 , 进行卡那霉 素梯度 浸种试验 , 确定 卡那霉 素筛选 的最佳浓度 , 此 在 基 础上 , 用浸种法 、 浇灌法 、 叶片涂抹法和叶盘培养法 4种方法对 T 转基 因番茄植 株( 含有 nt p Ⅱ基因 ) 进行筛选 。 同时用 P R检验叶片涂抹法和叶盘培养法 的筛选准确性 。结 果显示 , C 卡那霉素 的最佳筛选浓 度为 10m / ; 0 g L 叶 片涂抹法和 叶盘培养法较适合 大规模 的筛选 , 根据 P R验证结 果 , C 两种方法 的准确度可达 9 % 。 0 关键词 :番茄 ; 转基 因植株 ; C 卡那霉素 P R;
利用卡那霉素“浸种法”准确筛选转基因小麦种子的方法研究

利用卡那霉素“浸种法”准确筛选转基因小麦种子的方法研究的
报告,600字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卡那霉素“浸种法”筛选转基因小麦种子的方法,为进一步应用该方法提供借鉴。
实验思路:该方法的原理是,以卡那霉素作为浸渍剂,将小麦种子放入转基因试管中,再把卡那霉素“浸渍”进去。
由于转基因小麦外周细胞对卡那霉素有抗性,所以当该浸渍剂进入到外周细胞后,能够减少转基因小麦种子表面的水分,最终导致种子死亡。
而经历这一程序后,转基因种子被明确提取出来,细胞死亡的种子就被清除掉了。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转基因小麦种子、卡那霉素和相关的执行工具和设备。
实验步骤:
1、将转基因小麦种子放入转基因试管中,并把卡那霉素以
5mg/mL的浓度掰入试管中;
2、采用恒温水浴加热,把试管中的小麦种子浸泡24小时;
3、将浸泡24小时后的小麦种子取出来,放在温湿度合适的环境中生长;
4、在随后几天里,观察小麦种子的发芽情况,最终确定哪些种子未死亡,确认转基因小麦种子的质量。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利用卡那霉素“浸渍法”,可以准确筛选出转基因小麦种子。
此外,实验中发现,当小麦种子浸泡时间延长,筛选出的转基因小麦种子比例会相对增加。
实验结论:利用卡那霉素“浸渍法”可以准确筛选转基因小麦种子,并且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可以筛选出更多的转基因小麦种子。
结论:本研究表明,利用卡那霉素“浸渍法”,可以有效地准确筛选转基因小麦种子,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利用卡那霉素筛选烟草转基因植株的技术研究

td ta hsmeh d i i l n fi e tmeh df rsre ig teta s e i tb coi il. e h tti to a s S mpea d ef in t o o cenn h rn g nc o a c n f d c e
K e r s Ka m ycn;Spr yng;Sc e ni g;T r ns e ct a c y wo d : na i ai re n a g ni ob c o
种 简便 有效 的筛 选转 基 因烟草 植株 的方 法 。
摘 要 :待 供 试 材 料 转 基 因 和 非 转 基 因 云 烟 8 7烟 株 长 至 5 7 片 叶 时 , 第 3片 叶 上 连 续 5 ~ 在 d喷 施
40 / 0 mg L的卡 那霉 素溶 液 , 后 2 喷 d观 察 , 果非转 基 因云烟 8 结 7烟株 叶 片全 部 产 生黄 色斑 点 , 而带 有卡那 霉素抗 性 标记基 因的转基 因云烟 8 7烟 草叶 片表 现正 常 。利 用此方 法对 转基 因烟草 T 代 3 个株 系进行 筛选 , 筛选 出 2 2株 转基 因烟 草植株 , 用 P R方 法 对 此 方法 的 准确 性 进 行 了验 证 , 并 C 结 果表 明 , 方法 对转基 因烟 草是 一种 简单 快速 的 筛选方 法 。 此 关键词 : 那 霉素 ;喷 施 ;筛选 ;转基 因烟 草 卡 中图分 类号 : 5 2 S 7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3 6 ( 0 8 0 0 4 2 8 2 0 )4~0 4 —0 02 3 -
卡 那 霉 素 抗 性 基 因 ( ei e t k n myi , rs tn a a c s n Ka 是植 物遗 传转 化 中应 用 最 早 和最 广 泛 的一 种 n) 选择 标记 基 因 , 通过 在培 养基 中添 加 Ka , 以较 容 n可
酶联免疫法检测卡那霉素的应用进展

酶联免疫法检测卡那霉素的应用进展摘要:本文查阅了相关文献,对酶联免疫方法(ELISA)应用于卡那霉素含量检测的进展进行综述。
酶联免疫法主要用于检测食品、饲料和医药行业样本中的卡那霉素,食品的样本包括牛奶,鸡蛋,鸡肉,鸡肝、猪肉、猪肝、奶粉等,医药行业检测样本有疫苗,细胞培养液,质粒等。
酶联免疫法目前在中的检出限分别可以达到,准确性最高加标回收率,利于大家建立能够用于食品和医药中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残留量检测的有效方法,以加强对产品中抗生素残留量控制,进一步提高食品医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卡那霉素;酶联免疫;定量检测卡那霉素,英文名Kanamycin,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普罗菲登菌属、耶尔森菌属[1]等均有良好作用;流感杆菌、布鲁菌属、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对卡那霉素也大多敏感。
不良反应:1.在疗程中可能发生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此为影响耳蜗神经所致。
少数患者,尤其原来有肾功能减退者可在停药后发生,须引起注意。
影响前庭神经功能时可出现眩晕、步履不稳,但并不多见; 2.可出现血尿、排尿次数减少或尿量减少、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极度口渴等肾毒性反应。
在国标GB31650-2019中规定所有食品动物(产蛋期禁用,不包括鱼)的肌肉或皮脂中的卡那霉素含量不能超过100µg/kg,奶的卡那霉素不能超过150µg/kg,肝脏的卡那霉素不能超过600µg/kg,肾的卡那霉素不能超过2500µg/kg。
目前检测卡那霉素的方法有微生物法,HPLC,液质法,免疫法等[1],但是微生物法培养时间很长,色谱质谱法程序复杂,过柱一次只能测一个样品,不适合大量样品筛查,免疫胶体金法只能做到半定量[2]。
选择用酶联免疫法来检测样本里的卡那霉素,能进行样品的大量筛查和定量检测。
ELISA测定卡那霉素的方法建立竞争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ELISA方法,在中国的发展应用是近20多年开始流行的。
卡那霉素筛选小麦转基因后代方法的优化

( 1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山东聊域 225 ; . 50 92 中国科学院遗 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北京 100 ) 011
摘要 [ 目的 ] 优化卡 那霉素 筛选 小麦转 基因后 代的方 法。[ 方法 ] 以普 通去 离子 水和 05 o g d ×Ha l 营养 液为卡 那霉 素(a ) n a n Kn 的溶解介 " 质 , Kn 对  ̄ 的浓度进行 多梯度 筛选, a ' 确定 Kn a 的最低 有效浓度 , 针对 不 同小麦基 因型材料 进行 验证 。[ 果] .×H ,n 营 养液是 - 并 结 05 , l d  ̄wa
维普资讯
安徽农业科学 。u ao,hi g. i 083( )84 — 0 1 a4 J m lf l nS . 0 , 1 : 0 84, 6 o  ̄ uA e 2 69 0 S
责任编辑
王淼 责任校对
张士敏
卡 那霉 素筛 选 小麦 转基 因后代 方 法 的优化
为 3 4 g L 0~ 5 m / 。
关键词 卡 那霉素 ; 转基 因小麦 ; 筛选 中图分类 号 S 1 . 52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0 1 — 6 l2 8 1 — 84 一 2 57 6 1(0 ) 0OO 0 0 9
Op h ia in fteM eh d o c enn l n g nc Pr g n a so  ̄ a y Ka a cn t nz to o h to fS re ig a" s e i o e y Plnt fV he tb n my i a
d inzdwae n eo i e tra d0. 5×Ho ga dn te tslt n a islign t o mrl ur n oui sdsovn  ̄:afrKa T emi mu e e t ecn n.o a s setie ho g n i o i n. h ni m f ci o c v fK nwa ac r n dtru h lt e d f f n e.F rmo tg n t 3 so 4 a .t e mi i u f t e c n h.o K' a 0—4 g d te te t n n t i o c n l i o s e o ̄ e f ̄ a t h n mtn e e i o c 3 e c v f a w s3 n 5 n /L a ra me ti h s c n n. n h
辣椒子叶再生体系及其卡那霉素筛选体系的建立

摘要 以 中椒 2 号辣椒 为材料 , 建立 了高效 的辣 椒 子叶 再 生体 系和 卡 那霉 素 筛选体 系。结 果表 明 , 佳 的不 定 芽诱 导培 养 基 为 M + 最 s B 50 a L A 05n/ + g O60m/ , A . n / +IA . a L A N 3. gL 最佳 的 不定 芽伸 长培 养基 为 M +B 50m / +IA . m / +G 3, r/ + aN 3. g g S A . gL A 05 gL A20 w L gO60 r/L最佳 的生根培 养基 为 M +IA . r/L卡 那霉素最 终 筛选 浓度为 5 /L w , S A 10w , 0r 。 w 关键词 辣椒 ; 叶 ; 生 子 再 中图分 类号 ¥ 4 . 6 13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0 1 — 6 12 o )3 0 1 — 2 57 6 1(o 73 —16 1 0
维普资讯
安徽 农 业 科学 ,ora o A hi g Junl f n u A n.Si20 ,5 3 ) 16 1 0 1 c,07 3 (3 :0 1 —16对
李 洪
辣 椒 子 叶 再 生 体 系 及 其 卡 那 霉 素 筛 选 体 系 的 建 立
i e itn et a a cn w s etb i e .1erslss o d h tteo t lI  ̄ un frb d df rnit n Wa t rss c o K n my i a s l h s a a s d 11 eut h we ta pi i h ma K l o u i ee t i s MS+ B 5. / ao A 0 mg L+ I A 5mg L A 0. / + Ag NO3 0 mg L, eo tma 】dI frb d eo g t n wa / t pi lne im u ln ai sMS+BA 0 ng L+ I 6. h J o o 5. a/ AA /L+GA3 0 mg 0 5mg /L+Ag 2. NO3 0 mg /L, eo t l 6. h p ma t i ne il rro n u igwa ldun f otid cn sMS+I A 0 mg o A 1. /L. d tee e ta o cnrt no n my i rslcig Wa 0 mg n h a v nu lc n e tai fKa a cnf eetn s 5 /L. o o
非洲紫罗兰组培体系中卡那霉素的抗性筛选

非洲紫罗兰组培体系中卡那霉素的抗性筛选作者:国会艳李继光张春蕊等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08期摘要: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在非洲紫罗兰组培过程中的愈伤组织诱导、芽的分化、生根阶段分别进行不同浓度卡那霉素(Kan)的抗性筛选。
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Kan 浓度为60 mg/L时外植体的愈伤诱导受到抑制;在芽的分化阶段,Kan浓度为80 mg/L时芽的增殖受到抑制;在生根阶段,Kan浓度为120 mg/L时生根受到抑制。
关键词:卡那霉素;抗性筛选;非洲紫罗兰中图分类号: S681.204+.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8-0056-02自1983年成功获得转基因烟草以来 [1],关于转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多,世界转基因市场总收入超过30 000亿美元,仅转基因植物种子的收入可达3 000亿美元 [2]。
目前已成功获得200多种转基因植物,3 000多例转基因植物已进入大田试验阶段 [3]。
在植物的转基因研究中,npt-[QX(Y15]Ⅱ[QX)]基因常被作为选择标记基因,该基因编码氨基糖苷-3′-磷酸转移酶(aminnoglycoside-3′-phosphotransferase)Ⅱ,又称npt-Ⅱ(ne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Ⅱ),该酶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巴龙霉素G418等)磷酸化而失活 [4];因此,npt-[QX(Y15]Ⅱ[QX)]基因可用作遗传转化过程中区分转基因、非转基因植物细胞的标记[5]。
卡那霉素(kanamycin,Kan)影响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核糖体70S起始复合物生成,使蛋白质合成受阻,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6]。
根据其特性,对以npt-[QX(Y15]Ⅱ[QX)]基因为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后代株系进行筛选,后代发生分离,含目的基因的株系一定携带npt-[QX (Y15]Ⅱ[QX)]基因,对卡那霉素处理不敏感;不含目的基因的植株不具有卡那霉素抗性,对卡那霉素处理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那霉素筛选基因植株的技术研究
如今的花卉育种工作虽然还是以传统育种为主 ,但不断成熟的基因工程技术解决了传统育种工作中不能突破的问题。
花卉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在于可有目的的改变花卉的某一性状而不影响其它性状 ,并缩短育种周期。
目前的花卉基因工程已在植物花期、花色、花型、株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着重介绍国内外花色基因工程 ,与花色基因工程有关调控机理已日益清楚 ,分离到大量相关酶和基因 ,获得了一批转基因花卉。
同时简单评述了花色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花卉市场的不断扩大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要求不断的扩大花卉的种类 ,迫切需要花卉新品种的出现。
花色是花卉最重要的质量性状之一 ,但是一些重要的花卉花色却有限 ,现如今人们正在不断努力来丰富花色 ,蓝色玫瑰等稀有的花卉均已出现 ,在花色育种领域取得了瞩目的进展。
从抗体及动物疫苗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阐述了植物医药基因工程的进展及意义.植物抗体的表达,在研究植物的代谢和发育、抗病植株的获取以及巴科医药规模化生产抗体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动物疫苗在植物中的表达,简化了疫苗的生产过程,并能使人体获得持久性的疾病防御能力。
罗汉果植物提取物、红景天植物提取物、玫瑰茄植物提取物等植物基因工程是近20年来随着DNA重组技术、基因遗传转化技术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生物技术.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蛋白质成分,提高作物中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培育抗病毒、抗虫害、抗除草剂工程植株及抗盐。
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和影响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因素,途径中的主要酶及其基因研究的进展,植物类胡萝卜素是镶嵌于叶绿体和有色体膜中的脂溶性色素。
它们是许多花、果实及胡萝卜根呈现黄色、橙红色至红色的原因。
不少类胡萝卜素具有VA原和抗癌活性,因而是人和动物食物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类胡萝卜素也是植物生存所必不可少的。
它可保护叶绿素免受强光导致的光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