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我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开展一次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
三、演练地点根据本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作为演练地点。
四、演练组织机构1. 成立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全面组织和协调工作。
2. 设立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3. 设立演练工作小组,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后勤保障和宣传工作。
五、演练内容1. 演练背景:模拟地质灾害发生,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2. 演练科目:(1)信息报告: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后,立即向演练指挥部报告。
(2)应急响应: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开展救援工作。
(3)群众转移:组织受威胁群众安全撤离,确保生命安全。
(4)现场救援:开展被困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等工作。
(5)灾后重建:评估灾害损失,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六、演练步骤1. 演练准备阶段:制定演练方案,召开演练动员大会,进行人员培训,准备演练物资。
2. 演练实施阶段:按照演练方案进行实际操作,各部门协同配合,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3. 演练总结阶段: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七、演练要求1. 各参演单位要高度重视,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2. 演练过程中,参演人员要严格按照演练方案执行任务,确保演练效果。
3.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八、演练保障1. 人员保障:成立演练指挥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2. 物资保障:准备演练所需的设备、物资和药品等。
3. 财务保障:确保演练所需经费的落实。
4. 安全保障:加强演练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演练过程中人员安全。
通过本次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进一步提高我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方案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各类地质灾害,诸如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为提高灾害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本次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将于XX年XX月XX日在XX地举行。
二、活动目的通过此次演练活动,旨在检验地方应急救援机构的响应能力、协同作战能力,提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实战能力,确保在突发地质灾害事件中迅速、有效地救援受灾群众,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活动内容1.演练时间:XX年XX月XX日上午8:30-12:002.演练地点:XX地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中心3.演练流程:–08:30-09:00:召开应急救援演练动员会,明确演练目标和任务–09:00-10:00:模拟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全面启动应急预案–10:00-11:30:组织救援人员迅速抵达现场,展开救援工作–11:30-12:00:评估演练效果,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四、演练准备1.确保演练场所、设备齐全2.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和应急预案3.分工明确,各部门负责人提前了解职责4.针对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演练内容,加强救援效果评估五、演练评估演练结束后,将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对演练各环节的有效性、各部门协作情况、救援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并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演练方案,提高救援效率。
六、总结本次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旨在提高地方应急救援机构的实战能力,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为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事件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希望通过此次演练活动,能够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提高应急响应速度,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2篇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2篇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检验《黄钟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实用效果,提高我镇地质灾害防治的快速反应能力、决策应对能力及广大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防灾避灾能力,完善抢险救灾体系,磨合应急救援队伍,由镇人民政府主办,镇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镇应急办)、镇武装部和镇国土所承办的滑坡地质灾害应急疏散演练,于20XX年5月8日举行。
为确保此次演练活动圆满成功,编制本方案。
一、演练目的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检验《黄钟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实用效果,提高我镇地质灾害防治的快速反应能力、决策应对能力及广大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防灾避灾能力,完善抢险救灾体系,磨合应急救援队伍,促进各应急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熟练配合,提升干部职工工作动力,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演练背景地形复杂,地势陡峭,是全镇地质灾害重灾区之一。
全镇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0余处,其中年度最危险的隐患点1个(转运站后坡)。
目前,正值地质灾害多发的雷雨汛期。
转运站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位于社区。
后坡多为陡坎,其上因向家河村张家坪组几户村民私自违章修建公路造成明显滑坡和多处土体溜滑。
若遇大到暴雨,可能造成突发山体滑坡、崩塌,预计约有超过20XX立方米的山石踏滑,直接威胁山脚40户17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危险性为较大级。
三、应急演练组织(一)组织领导滑坡地质灾害应急疏散演练由镇政府统一领导,整个演练活动由镇政府组织指挥,镇应急办、镇国土所具体负责,应急队伍牵头单位以及镇武装部、党政办、街道等有关单位协作。
(二)参演队伍1.镇应急救援队(三)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周林华(镇党委书记)副指挥长:王燕(镇长)余绍波(副镇长、武装部长)主要职责:1.全面指挥应急演练;2.决定启动镇级应急预案;3.发布各种命令;4.负责对外宣传报道。
(四)演练筹备及实施工作组1.导演及现场筹备组组长:余绍波成员:曾凡娟、王玉嘉工作职责:组织制定演练方案流程,布置演练现场,协调掌握现场演练进程,具体负责处理、协调、督促和指挥演练活动其他组的相关事宜。
地质灾害应急避险预案演练

为提高我单位应对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地质灾害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避险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三、演练地点XX地区四、参演人员1. 指挥部: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下设副总指挥、各组组长。
2. 应急救援组:负责组织救援队伍、物资调配、伤员救治等工作。
3. 避险疏散组:负责组织群众进行避险疏散、清点人数、安抚群众等工作。
4. 通讯保障组:负责演练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信息传递等工作。
5. 监察组:负责演练现场的安全监督、质量评估等工作。
五、演练内容1. 演练背景:XX地区发生地质灾害,预计将有大量人员受到威胁。
2. 演练步骤:(1)接到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后,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参演人员迅速到位。
(2)应急救援组立即组织救援队伍,调配救援物资,开展救援工作。
(3)避险疏散组组织群众进行避险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同时,清点人数,安抚群众情绪。
(4)通讯保障组确保演练过程中的通讯联络畅通,及时传递信息。
(5)监察组对演练现场进行安全监督,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6)演练结束后,指挥部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1. 演练准备(1)召开演练筹备会议,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流程、参演人员等。
(2)制定演练方案,明确各组职责和任务。
(3)准备演练所需的物资、设备。
2. 演练实施(1)接到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后,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参演人员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到位,开展救援工作。
(3)避险疏散组组织群众进行避险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4)通讯保障组确保演练过程中的通讯联络畅通。
(5)监察组对演练现场进行安全监督。
3. 演练结束(1)演练结束后,指挥部召开总结会议。
(2)各组汇报演练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3)指挥部对演练进行评估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七、演练评估1. 评估内容(1)参演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
(2)各组职责分工的明确程度。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1、检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预案的完善程度。
2、增强各部门和群众在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3、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演练原则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三、演练背景假设在具体地名地区,由于连续强降雨,导致山体出现裂缝,有发生滑坡的危险,威胁到附近村庄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演练时间和地点1、时间:具体日期2、地点:具体地点五、参与演练单位1、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名称2、协办单位:协办单位名称3、参演单位:参演单位名称六、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演练指挥部总指挥:姓名职责:全面负责演练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下达演练开始和结束的指令。
副总指挥:姓名职责: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负责现场指挥和协调各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
2、综合协调组组长:姓名成员:成员姓名职责:负责演练的综合协调工作,包括制定演练方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收集和汇总演练信息等。
3、监测预警组组长:姓名成员:成员姓名职责:负责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报告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和危险情况。
4、抢险救援组组长:姓名成员:成员姓名职责:负责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抢救受伤人员和转移受威胁群众。
5、医疗救护组组长:姓名成员:成员姓名职责:负责组织医疗救护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护和治疗。
6、治安保卫组组长:姓名成员:成员姓名职责:负责维护演练现场的治安秩序,保障交通畅通,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演练现场。
7、后勤保障组组长:姓名成员:成员姓名职责:负责演练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提供物资、设备、车辆等保障。
8、宣传报道组组长:姓名成员:成员姓名职责:负责演练的宣传报道工作,包括拍摄照片、录制视频、撰写新闻稿件等。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优秀9篇)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优秀9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篇一为切实做好我校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确保大风、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抢险救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条例的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演练预案。
一、地质灾害抢险工作方针地质灾害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二、领导成员及职责1、如发生地质灾害和出现严重地质灾害险情时,白云小学立即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达的地质灾害防治救灾任务。
2、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抢险组、引导学生疏散组、治安保卫组、各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1)综合协调组:由校长于以佳负责。
主要职责:调查、核实险情或灾情,组织险情或灾情监测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防范对策、措施。
负责协调、落实并督促、检查各项应急工作;有关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和现场联络等工作。
2)现场抢险组:由教务主任韦昌贵、安全管理员姚福洲和少先队辅导员沈定翠负责。
主要职责: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和必要的设备,抢救被压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3)引导学生疏散组。
由生管老师及各班班主任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清点班级学生人数并组织本班学生有秩序逃。
4)治安保卫组:由体育教研组吴炳云、数学教研组组长杨天寿、语文教研组组长吴蕾和门卫陈支书负责。
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校园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疏散受灾校园内无关人员,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3、担负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的老师和个人,必须服从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三、险情汇报和抢险处理程序(一)险情汇报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有地质灾害险情,学校要坚持昼夜24小时值班制度。
地质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特制定本地质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模拟某地区因连续强降雨,导致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四、演练地点某市某区某镇某村五、演练组织机构1. 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全面领导、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演练办公室:负责演练的日常事务、资料收集、宣传报道等工作。
3. 演练专家组: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指导、评估等工作。
4. 演练实施组: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包括演练科目、人员、物资、场地等。
六、演练科目1. 地质灾害预警发布与响应2. 地质灾害应急疏散与救援3. 地质灾害现场勘查与评估4.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七、演练流程1. 演练准备阶段(1)成立演练指挥部,明确各部门职责。
(2)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科目、时间、地点等。
(3)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演练培训。
(4)准备演练物资,包括应急车辆、救援设备、医疗物资等。
2. 演练实施阶段(1)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2)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参演人员进行疏散。
(3)开展地质灾害现场勘查与评估。
(4)实施应急处置,包括救援、转移、医疗救助等。
(5)进行灾害恢复工作。
3. 演练总结阶段(1)收集演练资料,整理演练报告。
(2)评估演练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3)对参演人员进行表彰。
八、演练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组织参演人员,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物资保障:准备应急车辆、救援设备、医疗物资等,确保演练所需物资充足。
3. 场地保障:选择合适的演练场地,确保演练安全有序进行。
4. 资金保障:确保演练所需资金到位,保障演练顺利进行。
九、演练要求1. 参演人员要熟悉演练方案,明确职责分工。
2. 演练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案执行,确保演练效果。
3.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范文(三篇)

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范文____年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地质灾害是指由地壳运动、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等原因,造成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受到破坏的现象。
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
而在____年,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地质灾害频发,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为了应对____年地质灾害的挑战,我们制定了本应急预案。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 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应急救援,科学决策,民主参与。
三、组织体系与工作职责1. 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政策措施。
2. 地质灾害预警与监测部门:负责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和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 抢险救援部门:负责组织地质灾害的抢险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救援、道路畅通、伤病员救治等。
4. 经济发展规划部门:负责根据地质灾害的分布状况,制定相关的经济发展规划,合理规避风险。
5. 公共安全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地质灾害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 预防为主: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和评估,严格控制开采和建设活动,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2. 综合治理:开展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工作,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
3. 应急救援: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的应急救援机制,提高抢险救援的反应速度和效率。
4. 科学决策:依据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决策科学化、精准化。
5. 民主参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鼓励广大市民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五、应急预案1. 预警与监测阶段:(1) 提升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覆盖范围和准确性。
(2)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演化。
(3) 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引导公众采取应急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指挥机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二、演练地点:**********
三、演练形式和时间:实地疏散*****年7月10日
四、参加范围: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
总指挥:略
副总指挥:略
成员:略
应急分队:略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
我市***村发生山体滑坡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险区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六、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村发生山体滑坡遭受连续强降雨等因素的诱发,滑坡有可能产生速滑趋势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滑坡危险
区内的23户86名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七、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八、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该滑坡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着在滑坡体前缘下居住的村民23户86人生命财产的安全。
滑体目前处于初期蠕滑阶段,遇连续降雨等因素的作用,滑坡随时可能产生突然滑动,滑坡稳定性极差,有下滑的趋势。
受威胁群众持有“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
九、指挥机构及各组分工。
指挥机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1、综合联络组: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送应急抢险小组组织实施;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掌握现场抢险救灾工作进度,及时预测灾情发展变化趋势,并研究对策;负责联络应急抢险组、交通治安管理组、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后勤物资保障组、灾后重建组工作。
2、交通治安管理组:迅速组建交通治安管理队伍;维护灾害现场社会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负责灾区治安和刑事
案件的侦破工作;对地质灾害区现场实施戒严封锁;组织灾区现场治安巡逻保护。
负责疏散受灾区内无关人员,协助应急抢险组转移灾区人员及财产。
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3、应急抢险组:迅速组织部队、民兵预备人员赶赴灾区现场组织抢险救灾,负责组织、指导遇险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救队伍,实施现场抢险救灾;负责实施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和转移灾害现场的国家财产;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4、灾险情调查监测组:任务为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地质灾害等级;设立专业监测网点,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 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发生灾害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的意见;完成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5、医疗卫生组: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指定、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认真搞
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在灾情发生后不发生各种传染性疫病。
6、后勤物资保障组:负责抢险救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
确保抢险救灾指挥通讯联络的优先畅通。
十、应急预案演练准备
1.综合联络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
2.交通治安管理组应熟悉城后村山体滑坡的灾害危险性及危险区内的相关情况,制订交通管制及灾区安全保卫的措施,解决有关问题,准备封锁公路、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警示标志。
3.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应熟悉城后村山体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设立监测标志等。
4.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应熟悉城后村山体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悉记群众撤离避让路线、灾民临时安置地点及卫生抢救所的临时设置地点的有关情况,做好抢险救灾及物资储备调运及有关设备装备与调运工作。
5.医疗卫生组熟悉灾民临时安置地的有关情况,准备救护车及相关救护医疗器材等,确保抢险救灾或演练应急之用。
6.组织应急抢险小分队,小分队由基层民兵组成,人员30人左右,统一着装,培训演练。
十一、应急预案演练预演工作程序
1. 召开演练预备会议,统一协调有关工作,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工作任务,标准及要求,制订完善公布有关演练的方案、措施、办法等,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和训导,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确保演练中各种措施和人员落实。
2.接*****政府报告:因连续大雨,***村山体滑坡出现严重险情,简易监测资料表明滑坡后缘裂缝向两侧不断延伸,滑坡有明显下滑趋势,要求尽快派人调查处理。
3.派出应急小分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进行险情评估及应急处理。
4.接应急小分队报告:***村山体滑坡活动性增强,后缘裂缝程度达到300米,宽度已增大到0.4米,且裂缝之间出现多处落水洞,直径最大达0.8米,裂缝两侧发生明显垂直位移,前缘局部已渗出浑水,据测定裂缝以3厘米/小时左右速度发展,滑坡处于临滑状态。
建议尽快报告,启动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5.向****市人民政府报告情况,建议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向指挥部介绍该滑坡地质灾害有关情况,灾情态势,发展趋势,提出防患对策及建议。
6. 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达命令:
交通治安管理组:封锁进入危险区坡底村南进入滑坡危险区的村道;同时设置警戒,除抢险救灾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该危险区域,对灾区实施治安巡逻,保证灾区安全。
应急抢险组:使用音响设备放警报信息或鸣锣紧急通知危险区域的人民群众按原定路线有序安全转移,应急抢险组,要组织30人的民兵预备役人员火速赶往灾区,按照原定的编制序列目标任务快速赶到灾区实施抢救,迅速组织灾区人员和物资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到各安置点。
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跟踪监测灾情,有情况及时报告。
医疗卫生组:组织医疗卫生紧急抢救队伍进入灾区,进行伤、病员的抢救及转移工作。
后勤物资保障组:负责转移到各临时安置点的灾民安置工作,认真做好各安置点灾民的宣传思想巩固工作,解决好灾民的吃、穿、住等问题,确保救灾抢险指挥的通讯与联络的畅通。
7.撤离开始——撤离完毕。
应急抢险组报告:全线撤离完毕。
已设好警界、切断电源水源。
交通治安管理组报告:通往危险区的公路、道路已封锁,警戒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后勤物资保障组报告:撤离群众基本安置妥当。
灾情调查监测组报告:据监测组监测,滑坡变化已趋稳定,降雨也已停止,建议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解除封锁警界事宜。
指挥部召开会议,下达命令:解除公路、道路封锁、警界。
由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监测,有情况及时报告;灾后重建组负责对危房进行鉴定,提出灾民回迁和重建方案,报政府批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