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胸部课件
合集下载
胸部局部解剖1PPT课件

胸骨正中切口
适用于心脏手术、部分食管手术等,切口从 胸骨上窝至脐水平,纵行切开胸骨。
胸腹联合切口
适用于胸腹部联合手术,切口从胸骨至脐水 平,横行切开。
胸部手术的切口选择
根据手术部位和范围选择切口
01
不同的手术部位和范围需要选择相应的切口,以便于手术操作
和暴露。
根据患者体型选择切口
02
根据患者的体型、脂肪厚度、肌肉发达程度等因素选择切口,
预防并发症
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预防各种并发症 的发生,如肺部感染、心脏疾病等。
谢谢观看
以确保手术操作顺利进行。
考虑术后美观
03
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选择隐蔽的切口位置和尽量小的切
口。
胸部手术的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在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防止感染。
注意保护重要器官
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重要器官, 如心脏、肺、食管等,避免损伤。
充分止血
在手术过程中,充分止血,防止术后 出血和血肿形成。
03
胸部的主要器官
肺的解剖位置和形态
肺的解剖位置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覆盖于心 之上。肺的底部位于膈肌之上,与腹 腔相邻。
肺的形态
肺呈圆锥形,分为左肺和右肺两部分 。左肺呈斜裂,分为上叶和下叶;右 肺分为上叶、中叶和下叶,呈水平裂 。
支气管和肺门
支气管
支气管是肺内的主要管道,负责将吸入的空气引导到肺部。 支气管分为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肺。
位于胸大肌深面,呈三角形, 起自第3-5肋骨,止于肩胛骨喙 突。
肋间肌
位于肋间隙内,包括肋间外肌 和肋间内肌,分别起自上位肋 骨的下缘和下位肋骨的上缘。
筋膜
局部解剖学胸部课件

2021/1/12
3
第二节 胸 壁
胸壁由皮肤、浅、深筋膜、胸上肢肌、腹肌 上部、胸廓、肋间组织及胸内筋膜等构成
一、浅层结构
(一)皮肤 (二)浅筋膜
1、浅血管 主要由胸廓内动脉、肋间内动脉和 腋动脉 等分支供血。静脉汇入胸腹壁静脉和上述 动脉的伴行静脉等
(1)动脉 1)胸廓内动脉 2)肋间后动脉的前、外侧穿支 3)胸间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
2021/1/12
2
(二)标志线 1、前正中线anterior median line 2、胸骨线sternal line 3、锁骨中线midclavicular line 4、胸骨旁线parasernal line 5、腋前线anaterior axillary line 6、腋后线posterior axillary line 7、腋中线midaxillary line 8、肩胛线scapular line 9、后正中线posterior median line
三、血管、淋巴和神经
2021/1/12
14
第六节 纵隔 mediastinum
一、概述
(一)境界与位置
(二)分区
(三)侧面观
1、左面观
2、右面观
二、上纵隔superior mediastinum
(一)胸腺thymus 1、位置和毗邻
2、血管、淋巴和神经
2021/1/12
15
(二)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1、上腔静脉superior vena cava 2、头臂静脉brachiocephalic vein
(三)主动脉弓aortic arch及其分支 1、位置 2、毗邻
2021/1/12
16
(四) 动脉导管三角 1 、位置和内容 内容: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
局部解剖学胸部

第三章 胸部
第一节 概述
CHENHUA
h
2
一 境界
上界 下界 两侧 ▲胸部表面的界线并
不代表胸腔的真正 范围
CHENHUA
h
3
二 分区 胸前区
胸壁 胸外侧区
胸背区胸 部胸腔左部 右部纵隔
胸腔内脏器
CHENHUA
h
4
三 表面标志
1.颈静脉切迹 2.胸骨角 3.剑突 4.锁骨/锁骨下窝
CHENHUA
h
18
二 浅筋膜
1.浅血管 2.淋巴汇流 3.皮神经
CHENHUA
h
19
第三节 胸前壁深层结构
CHENHUA
h
20
第四节 胸前壁深层结构
CHENHUA
h
21
CHENHUA
h
8
3.剑突
剑胸结合 平对T9椎体 两侧与第7肋软骨
相连
CHENHUA
h
9
4.锁骨下窝
锁骨中下1/3交界处下 方的凹陷
窝内锁骨下方一横指 处~肩胛骨喙突
CHENHUA
h
10
5.肋/肋间隙
胸骨角~第2肋间隙
CHENHUA
h
11
6.肋弓/胸骨小角
肋弓最低点~平对 L2~3椎体/第10肋
5.肋/肋间隙 6.肋弓/胸骨下角 7.乳头 8.胸大肌
CHENHUA
h
5
CHENHUA
h
6
1.颈静脉切迹
胸骨柄上缘中份 平对T2~3椎体
CHENHUA
h
7
2.胸骨角
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 前突的角
两侧平对第2肋 相当于T4~5平面 主动脉弓起止端 气管杈 食管第2狭窄 上下纵隔分界线 胸导管由右向左行部位
第一节 概述
CHENHUA
h
2
一 境界
上界 下界 两侧 ▲胸部表面的界线并
不代表胸腔的真正 范围
CHENHUA
h
3
二 分区 胸前区
胸壁 胸外侧区
胸背区胸 部胸腔左部 右部纵隔
胸腔内脏器
CHENHUA
h
4
三 表面标志
1.颈静脉切迹 2.胸骨角 3.剑突 4.锁骨/锁骨下窝
CHENHUA
h
18
二 浅筋膜
1.浅血管 2.淋巴汇流 3.皮神经
CHENHUA
h
19
第三节 胸前壁深层结构
CHENHUA
h
20
第四节 胸前壁深层结构
CHENHUA
h
21
CHENHUA
h
8
3.剑突
剑胸结合 平对T9椎体 两侧与第7肋软骨
相连
CHENHUA
h
9
4.锁骨下窝
锁骨中下1/3交界处下 方的凹陷
窝内锁骨下方一横指 处~肩胛骨喙突
CHENHUA
h
10
5.肋/肋间隙
胸骨角~第2肋间隙
CHENHUA
h
11
6.肋弓/胸骨小角
肋弓最低点~平对 L2~3椎体/第10肋
5.肋/肋间隙 6.肋弓/胸骨下角 7.乳头 8.胸大肌
CHENHUA
h
5
CHENHUA
h
6
1.颈静脉切迹
胸骨柄上缘中份 平对T2~3椎体
CHENHUA
h
7
2.胸骨角
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 前突的角
两侧平对第2肋 相当于T4~5平面 主动脉弓起止端 气管杈 食管第2狭窄 上下纵隔分界线 胸导管由右向左行部位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

(一)、前纵隔主 要是胸腺
(2)中纵隔 1、心包 (pericardium)
(1)位置和毗邻 (2)心包腔
心包Biblioteka 心包窦的位置、意义 ①心包横窦 ②心包斜窦 ③心包前下窦
经左剑肋角的心包穿刺术
(3)后纵隔(posterior mediastinum) 内容
内有食管、胸 主A、奇V、半 奇V、副半奇V、 胸导管、迷走N、 交感干胸部
左迷走神经
奇V 胸导管
食管 副半奇V
半奇V
交感干 胸导管 胸主A
食管
胸导管
肋胸膜
胸部(二)
一、胸膜
分部
1.脏胸膜 肺胸膜
2.壁胸膜 肋胸膜 膈胸膜
纵隔胸膜 胸膜顶
肺1.分部
胸 膜 肋 胸 膜
膈胸膜
胸膜顶
纵 隔 胸 膜 肋 胸 膜
2、胸膜隐窝 Pleural recess
肋 纵 隔 隐 窝 肋膈隐窝
胸膜隐窝 主要有肋纵隔隐窝和肋膈隐窝。
在 肋 胸 膜 与 膈 胸 膜 转 折
后纵隔
(1)上纵隔 (superior mediastinum)
上纵隔为三层:
前层有胸腺,左、右头臂静脉和上腔 静脉;
中层有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 经和迷走神经;
后层有气管、食管和胸导管等。
上纵隔前面观
左右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胸腺
气管
食管
上纵隔
后层有气管、食 管和胸导管等。
胸导管
三、下纵隔(inferior mediastimum) 分为: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二 者 之 间 的 潜 在 间 隙
肺 下 缘 不 能 伸 达 其 间
肋膈隐窝
肋 纵 膈 隐 窝
(2)中纵隔 1、心包 (pericardium)
(1)位置和毗邻 (2)心包腔
心包Biblioteka 心包窦的位置、意义 ①心包横窦 ②心包斜窦 ③心包前下窦
经左剑肋角的心包穿刺术
(3)后纵隔(posterior mediastinum) 内容
内有食管、胸 主A、奇V、半 奇V、副半奇V、 胸导管、迷走N、 交感干胸部
左迷走神经
奇V 胸导管
食管 副半奇V
半奇V
交感干 胸导管 胸主A
食管
胸导管
肋胸膜
胸部(二)
一、胸膜
分部
1.脏胸膜 肺胸膜
2.壁胸膜 肋胸膜 膈胸膜
纵隔胸膜 胸膜顶
肺1.分部
胸 膜 肋 胸 膜
膈胸膜
胸膜顶
纵 隔 胸 膜 肋 胸 膜
2、胸膜隐窝 Pleural recess
肋 纵 隔 隐 窝 肋膈隐窝
胸膜隐窝 主要有肋纵隔隐窝和肋膈隐窝。
在 肋 胸 膜 与 膈 胸 膜 转 折
后纵隔
(1)上纵隔 (superior mediastinum)
上纵隔为三层:
前层有胸腺,左、右头臂静脉和上腔 静脉;
中层有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 经和迷走神经;
后层有气管、食管和胸导管等。
上纵隔前面观
左右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胸腺
气管
食管
上纵隔
后层有气管、食 管和胸导管等。
胸导管
三、下纵隔(inferior mediastimum) 分为: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二 者 之 间 的 潜 在 间 隙
肺 下 缘 不 能 伸 达 其 间
肋膈隐窝
肋 纵 膈 隐 窝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

• 食管下三角:心包、胸主动脉 和膈围成的三角区域。内有食 管下份。
左锁骨下动脉和静脉
动脉韧带 左肺动脉 左膈神经和 心包膈血管 纤维心包 左肺静脉
食管 胸导管 左迷走神经
喉返神经 支气管肺门 淋巴结
交感干 内脏大神经 左主1支3气管 和支气管A
2. 纵膈的右侧面观
• 中部:有右肺根。其前下方有 心包隆凸。
• 中部:有左肺根,其前下方有 心包隆凸。
• 肺根上方: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 肺根后方:有胸主动脉、交感 干、及内脏大神经等。
• 左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经主 动脉弓的左前下方和肺根的前 方下行,再沿心包侧壁下行至 膈。
• 左迷走神经:在主动脉弓的左 前方发出喉返神经。
• 食管上三角:左锁骨下动脉、 脊柱和主动脉弓围成的三角区 域。内有胸导管和食管上份。
第三章 胸 部
1
一、境界
• 上界: a) 前面:以胸骨颈静脉切迹、
胸锁关节、锁骨上缘 b) 后面: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
连线。 • 下界:以剑突、肋弓、第11
肋的前端、第12肋下缘至第 12胸椎棘突的连线。 • 由于膈的穹窿部突向胸腔, 因此胸壁比胸腔长,两者分 界线不完全一致。
二、层次
• 胸壁层次:皮肤、浅筋膜、 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胸廓 和肋间肌以及胸内筋膜。
• 肋间后静脉:前端与胸廓内静 脉吻合,后端汇入奇静脉。
肋间内肌浅面的 肋间外膜
肋间后动脉
肋间后动脉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肋间最内肌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肋间外膜
8
3. 肋间血管和神经
• 分支:伴随肋间血管,在近腋 前线处发出外侧皮支,本干前 行至胸骨外侧缘约1cm处浅出 ,改名为前皮支。
左锁骨下动脉和静脉
动脉韧带 左肺动脉 左膈神经和 心包膈血管 纤维心包 左肺静脉
食管 胸导管 左迷走神经
喉返神经 支气管肺门 淋巴结
交感干 内脏大神经 左主1支3气管 和支气管A
2. 纵膈的右侧面观
• 中部:有右肺根。其前下方有 心包隆凸。
• 中部:有左肺根,其前下方有 心包隆凸。
• 肺根上方: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 肺根后方:有胸主动脉、交感 干、及内脏大神经等。
• 左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经主 动脉弓的左前下方和肺根的前 方下行,再沿心包侧壁下行至 膈。
• 左迷走神经:在主动脉弓的左 前方发出喉返神经。
• 食管上三角:左锁骨下动脉、 脊柱和主动脉弓围成的三角区 域。内有胸导管和食管上份。
第三章 胸 部
1
一、境界
• 上界: a) 前面:以胸骨颈静脉切迹、
胸锁关节、锁骨上缘 b) 后面: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
连线。 • 下界:以剑突、肋弓、第11
肋的前端、第12肋下缘至第 12胸椎棘突的连线。 • 由于膈的穹窿部突向胸腔, 因此胸壁比胸腔长,两者分 界线不完全一致。
二、层次
• 胸壁层次:皮肤、浅筋膜、 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胸廓 和肋间肌以及胸内筋膜。
• 肋间后静脉:前端与胸廓内静 脉吻合,后端汇入奇静脉。
肋间内肌浅面的 肋间外膜
肋间后动脉
肋间后动脉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肋间最内肌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肋间外膜
8
3. 肋间血管和神经
• 分支:伴随肋间血管,在近腋 前线处发出外侧皮支,本干前 行至胸骨外侧缘约1cm处浅出 ,改名为前皮支。
胸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 应有关。
肺炎
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 等。
03
肺结核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见症状包括低热、盗汗、咳嗽、
胸部的运动神经
01
控制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肺 部进行呼吸运动。
02
控制膈肌、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 的收缩和舒张,协助呼吸运动。
胸部的内脏感觉神经
感受胸部的疼痛、温度、压力等感觉 刺激。
将感觉信号传递到大脑,引起相应的 感觉和反应。
05
胸部的感觉器官和皮肤
胸部的皮肤
皮肤厚度
胸部的皮肤厚度与身体 其他部位相似,具有一
06
胸部疾病与治疗
胸部肿瘤
01
02
03
04
肺癌
最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多与 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环境因
素有关。
胸腺瘤
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常见于 前纵隔,可伴有重症肌无力。
乳腺癌
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 转移至肺部、骨骼等部位。
胸膜间皮瘤
起源于胸膜的肿瘤,分为良性 和恶性两种。
肺部疾病
01 02
的作用。
胸小肌
位于胸大肌深面,起自第3-5肋 骨,止于肩胛骨喙突,具有上 提和向前翻转肩胛骨的作用。
肋间肌
位于肋间隙内,包括肋间外肌 和肋间内肌,具有使肋骨前后 移动和旋转的作用。
筋膜
覆盖在肌肉表面的结缔组织, 具有固定肌肉位置、保护肌肉 不受摩擦和减轻肌肉振动的作
用。
02
(医学课件)局部解剖胸部

膈的作用是参与呼吸运动和维持腹部器官的位置稳定。
胸主动脉和胸导管上段
胸主动脉
胸主动脉是降主动脉的延续,从第12胸椎下缘开始沿脊柱右 侧向下走行,穿过膈进入胸腔后继续向下走行,其分支包括 胸主动脉前支和后支。
胸导管上段
胸导管是全身最长的淋巴管,上段起始于乳突深面,沿胸主 动脉和奇静脉弓向前下方斜行,在第五至第六胸椎平面与颈 内静脉汇合。
胸壁结构
胸壁由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和肋骨、胸骨组成,肋骨和胸 骨构成胸廓的骨性结构。
胸壁功能
胸壁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胸腔内的器官和组织,同时也参与呼 吸运动和咳嗽等生理功能。
胸膜和胸膜腔
胸膜定义
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和胸壁内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
胸膜腔定义
胸膜腔是由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的空隙,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含有少量浆液,起到润滑作用。
心脏的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两肺 之间。
心脏的结构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外有心 包和心腔。
心脏的功能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主要 功能是泵血,将血液输送至全
身各部位。
胸主动脉和胸导管上段
胸主动脉的位置
胸主动脉是胸主动脉弓的延续 ,沿气管后方向下,越过胸骨 角至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分为
胸主动脉和胸导管上段。
影像学检查在胸部疾病诊断中具有重 要的作用,可以提供病变的部位、范
围和程度等信息。
影像学检查还可以为手术和介入治疗 提供指导和评估,如放射治疗、介入
栓塞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
建议。
06
胸部手术及注意事项
胸部手术的常见类型及手术前准备
胸主动脉和胸导管上段
胸主动脉
胸主动脉是降主动脉的延续,从第12胸椎下缘开始沿脊柱右 侧向下走行,穿过膈进入胸腔后继续向下走行,其分支包括 胸主动脉前支和后支。
胸导管上段
胸导管是全身最长的淋巴管,上段起始于乳突深面,沿胸主 动脉和奇静脉弓向前下方斜行,在第五至第六胸椎平面与颈 内静脉汇合。
胸壁结构
胸壁由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和肋骨、胸骨组成,肋骨和胸 骨构成胸廓的骨性结构。
胸壁功能
胸壁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胸腔内的器官和组织,同时也参与呼 吸运动和咳嗽等生理功能。
胸膜和胸膜腔
胸膜定义
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和胸壁内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
胸膜腔定义
胸膜腔是由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的空隙,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含有少量浆液,起到润滑作用。
心脏的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两肺 之间。
心脏的结构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外有心 包和心腔。
心脏的功能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主要 功能是泵血,将血液输送至全
身各部位。
胸主动脉和胸导管上段
胸主动脉的位置
胸主动脉是胸主动脉弓的延续 ,沿气管后方向下,越过胸骨 角至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分为
胸主动脉和胸导管上段。
影像学检查在胸部疾病诊断中具有重 要的作用,可以提供病变的部位、范
围和程度等信息。
影像学检查还可以为手术和介入治疗 提供指导和评估,如放射治疗、介入
栓塞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
建议。
06
胸部手术及注意事项
胸部手术的常见类型及手术前准备
局部解刨学--胸部PPT课件

Intercostal and Innermost intercostal muscles
15 2021/5/11
16 2021/5/11
17 2021/5/11
18 2021/5/11
5.开胸
(1)锯断锁骨:用钢锯自锁骨中,内1/3交界处将其锯断。 (2)切除肋间肌,推开壁胸膜:自腋前线内侧逐渐移至腋中线,将
(3)肋间后动静脉和肋间神经:用镊子轻拉已解剖出的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在其穿出处切开肋间内肌并翻向下, 沿外侧皮支追至肋间神经本干,同时观察位于其上方的肋 间后动、静脉,三者伴行于肋沟内,自上而下为静脉、动 脉、神经。沿神经本干向前追查肋间神经前皮支,并在同 一肋间隙下位肋的上缘寻找肋间后动脉下支。肋间血管、 神经的深面为肋间最内肌。
3
Typical Rib Articulation
Pg 180
2021/5/11
Dorsal (P) Attachment Thoracic Vertebrae
Head of Rib 2 Demifacets ▪ Superior demifacet ▪ Inferior demifacet of vertebra above it ▪ Intervertebral disc
Nucleus Pulposus
Inner disc, cushiony pad Intervertebral discs
Remnants of notocord Shock Absorber
Pg 171
5 2021/5/11
Anterior Surface of Thorax
2021/5/11
(4)切断胸锁乳突肌和舌骨下肌群的起点:胸锁乳突肌和部分舌骨 下肌已于颈部解剖时切断,此时只需清理切断剩余的舌骨下肌和筋膜。
15 2021/5/11
16 2021/5/11
17 2021/5/11
18 2021/5/11
5.开胸
(1)锯断锁骨:用钢锯自锁骨中,内1/3交界处将其锯断。 (2)切除肋间肌,推开壁胸膜:自腋前线内侧逐渐移至腋中线,将
(3)肋间后动静脉和肋间神经:用镊子轻拉已解剖出的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在其穿出处切开肋间内肌并翻向下, 沿外侧皮支追至肋间神经本干,同时观察位于其上方的肋 间后动、静脉,三者伴行于肋沟内,自上而下为静脉、动 脉、神经。沿神经本干向前追查肋间神经前皮支,并在同 一肋间隙下位肋的上缘寻找肋间后动脉下支。肋间血管、 神经的深面为肋间最内肌。
3
Typical Rib Articulation
Pg 180
2021/5/11
Dorsal (P) Attachment Thoracic Vertebrae
Head of Rib 2 Demifacets ▪ Superior demifacet ▪ Inferior demifacet of vertebra above it ▪ Intervertebral disc
Nucleus Pulposus
Inner disc, cushiony pad Intervertebral discs
Remnants of notocord Shock Absorber
Pg 171
5 2021/5/11
Anterior Surface of Thorax
2021/5/11
(4)切断胸锁乳突肌和舌骨下肌群的起点:胸锁乳突肌和部分舌骨 下肌已于颈部解剖时切断,此时只需清理切断剩余的舌骨下肌和筋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thhTneoheatrrenhvadtoechsripoca,lrecvwauieccarsilawcls,leacccllaosal v,vnciimotttayynui,nsassisncsudlttreshrsmoeo,ueflanudsndnikdaegisndsbt,,oibnfpnayulesemtscuh.ireaa,
8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St(胸eorfnL骨aol ua角nisg)le
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①①T向he后lo平we对r b第or4der o胸f t椎he下4t缘h t;horacic
costal arch
The infraster胸nal骨( su下bc角ostal) angle
1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剑肋角
20
经剑肋角的心包(液)穿刺术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⑥⑥T奇he静az脉yg汇os入ve上in 腔 ev静nent脉earsc处atvh;ae superior
15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⑦⑦ T上he、bou下nd纵ary隔li的ne bi分nefte界wreioe线rnmt;heedsiauspteinraior and
④平Th主e o动rig脉in弓an的d e起nd、 o止f t处he;aortic arch
1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⑤⑤T动h脉e l韧iga带me连nt与um左ar肺te动rio脉sum ja与oritn主esry动thteo脉lteh弓fet pa之ourl处mtico;naarcrhy
vertebra
1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②②T气he管le分vel为wh左er、e t右he 主tra支ch气ea 管div的ide水s i平nto,th即e r气igh管t a杈nd水le平ft p;rincipal (main)
bronchi.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分区:
1、胸壁:前正中线、腋前线、后线和后正中线。
2、胸腔:分为中部(纵隔)和两侧的左右部(肺和胸
膜)。
胸前区
胸背区
胸外侧区
5
Thoracic wall and cavity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6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X剑ipho突id
process
17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Co肋stal a弓rch
18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局 部 解 剖 学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胸部
胸部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与分区
(一)境界:上、下、上部两侧界
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7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8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0
2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肩胛骨下角
The inferior angle of scapula
2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3
Greater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L据e,ss请e勿r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s联u系p网ra站c或l本av人i删c除u。lar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肋间外肌
A:肋间外肌,B:肌间内肌。
6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表面解剖
1. 体表标志
颈静脉切记 肋与肋间隙
胸骨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肋弓
剑突
乳头
锁骨
胸大肌
2. 标志线
前正中线 胸骨线 锁骨中线 胸骨旁线 腋前线
腋后线 腋中线 肩胛线 后正中线
7
The j颈ug静u脉lar切n迹otch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supraclavicular fossa
Clavicle
fossa
Inferior fossa of clavicle
2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Nipple
25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6
1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③ ③ 交平叉T左处h主,e支即s气食e管管co与的n食第d管2 c狭o窄n处st;riction of the esophagus
1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