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公司品牌再定位分析

合集下载

李宁品牌产品分析及发展策略

李宁品牌产品分析及发展策略

李宁品牌产品分析及发展策略李宁是中国著名的体育品牌,成立于1990年。

该品牌以体育鞋、运动服饰和配件为主要产品线,同时也涉足运动器材领域。

李宁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位置,并且在海外市场也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将对李宁的品牌产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李宁的主要产品线包括运动鞋、运动服饰和配件。

在运动鞋领域,李宁的产品种类繁多,覆盖了篮球、足球、跑步等多个运动项目。

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李宁的产品更注重功能性,例如在篮球鞋领域,李宁推出了多款具有高度支撑和缓震功能的产品,受到球员和运动爱好者的好评。

在运动服饰方面,李宁的产品风格多样,既有时尚休闲的系列,也有专业运动员穿着的系列。

在配件方面,李宁也推出了运动袜、运动帽等产品,与主要产品线形成互补。

李宁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知名品牌,以及安踏、特步等国内品牌。

与竞争对手相比,李宁的主要优势在于本土化的运动文化和独特的产品定位。

李宁的品牌形象与中国的体育精神相契合,代表了中国的力量和创造力。

与此同时,李宁的产品在性价比方面有优势,价格相对较低,吸引了广大的消费者。

然而,李宁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品牌形象和产品定位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

李宁始终在探索如何在国民心目中保持一个积极、年轻化的形象,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其次,电商渠道的崛起对传统的实体店面带来了冲击。

李宁需要加强线上销售渠道建设,提高品牌在电商平台上的曝光度和竞争力。

再次,李宁还需要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

与国际品牌相比,李宁在科技和创新方面的力量相对较弱,需要加大投入以提高产品的功能和品质。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李宁可以采取以下发展策略。

首先,加强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李宁可以通过赞助国内外体育赛事和运动员,增强品牌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同时,在产品设计和营销方面,李宁可以注重体现品牌的本土特色和年轻化形象,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其次,李宁应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提高在线上销售渠道的竞争力。

李宁品牌定位分析

李宁品牌定位分析

李宁品牌定位分析一、引言李宁是中国著名体育用品品牌,成立于1990年,以其创始人李宁的名字命名。

多年来,李宁向来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运动产品。

本文将对李宁品牌的定位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品牌定位分析1. 目标市场李宁的目标市场主要是中国本土消费者,特殊是那些热爱运动、注重品质和性能的消费者。

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规模庞大,李宁希翼通过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赢得市场份额。

2. 品牌形象李宁品牌以“创造力无限”为核心理念,强调运动与个人的完美结合。

品牌形象注重创新、激情和自由,旨在激发消费者对运动的热情和动力。

李宁品牌的标志是一个倾斜的“L”,象征着力量和速度。

3. 产品定位李宁提供多种类别的运动产品,包括运动鞋、运动服装、运动配件等。

产品定位注重品质、性能和时尚性,力求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李宁通过与运动员合作,开辟出专业级别的产品,提供给专业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

4. 价格定位李宁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为中等,既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性能的要求,又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

李宁也会推出一些限量版产品,以更高的价格吸引一些追求独特性的消费者。

5. 市场定位李宁在市场中的定位是中国本土品牌中的领导者,与国际知名体育品牌如耐克和阿迪达斯形成竞争。

李宁通过与中国国家体育队和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

三、竞争优势分析1. 本土品牌优势作为中国本土品牌,李宁更加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期望。

李宁还能够更灵便地调整产品和市场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2. 品质和性能李宁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在中国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品牌与国内外优秀的运动员合作,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反馈,不断改进产品的设计和技术,以确保产品的高性能和耐用性。

3. 品牌知名度李宁通过与中国国家体育队和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合作,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声誉。

品牌赞助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和团队,他们的成功也为李宁品牌带来了更多的暴光。

李宁品牌定位分析

李宁品牌定位分析

李宁品牌定位分析一、品牌背景介绍李宁是中国著名的体育用品品牌,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李宁公司以生产和销售体育鞋、服装和配件为主要业务,产品涵盖了篮球、足球、跑步、羽毛球等多个运动项目。

李宁品牌以其高品质、创新设计和运动性能而闻名,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品牌定位分析1. 目标市场李宁品牌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年轻的体育爱好者和运动员。

他们注重品质和性能,并愿意为高品质的体育用品支付合理的价格。

此外,李宁也在国际市场上寻求增长机会,特别是在亚洲和欧洲市场。

2. 品牌定位李宁品牌定位为高性能体育用品品牌。

品牌的核心价值是“让运动更好”,致力于为运动员和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体育用品,匡助他们在运动中取得最佳表现。

李宁品牌强调创新、科技和功能性,通过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和技术,满足消费者对高性能产品的需求。

3. 品牌形象李宁品牌以“创造力”和“自信”为核心形象。

品牌通过赞助各类体育赛事和运动员,展示其对运动的支持和热情。

李宁品牌还与一些知名运动员合作,共同推出个人签名系列产品,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品牌形象的塑造也通过广告和宣传活动来实现,强调运动的乐趣和激情,吸引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

4. 产品特点李宁的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高品质:李宁品牌注重产品的质量和耐用性,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 创新设计:李宁品牌积极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不断推出创新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对时尚和个性化的需求。

- 功能性:李宁的产品注重运动性能,通过科技和材料的应用,提供舒适、支撑和稳定的运动体验。

- 多样化:李宁品牌提供多种运动项目的产品系列,满足不同运动需求的消费者。

5. 市场竞争李宁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知名品牌,以及安踏、特步等国内体育用品品牌。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设计、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李宁品牌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品质,与竞争对手保持竞争力。

李宁品牌定位分析

李宁品牌定位分析

李宁品牌定位分析李宁是中国著名的体育用品品牌,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李宁品牌以其高品质的产品和创新的设计而闻名,涵盖了运动鞋、运动服装、运动配件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李宁品牌的定位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品牌定位的目标、目标市场、品牌特点、竞争对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1. 品牌定位目标李宁品牌的定位目标是成为中国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重要地位。

通过提供高品质、创新和时尚的产品,李宁旨在满足消费者对运动用品的需求,并成为他们信赖和喜爱的品牌。

2. 目标市场李宁品牌的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国内,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

这些消费者对体育和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追求时尚和个性化的产品,并愿意为高品质的运动用品买单。

此外,李宁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是在亚洲地区。

3. 品牌特点李宁品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创新:李宁不断推出具有创新设计和技术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功能性和舒适性的需求。

例如,他们开发了具有减震和支撑功能的鞋垫,以提供更好的运动体验。

- 时尚性:李宁注重产品的时尚性和个性化,通过与知名设计师的合作和推出限量版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 品牌形象:李宁以“一切皆有可能”为品牌口号,强调个人努力和挑战自我的精神。

他们通过赞助各类体育赛事和运动员,建立了积极向上的品牌形象。

4. 竞争对手李宁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际品牌Nike和Adidas,以及国内品牌安踏和特步。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创新、市场推广和品牌形象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李宁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保持市场份额和品牌地位。

5. 未来发展方向为了实现品牌定位目标,李宁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加强产品创新:继续投入研发,推出更多具有创新设计和技术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功能性和时尚性的需求。

- 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李宁产品。

李宁品牌分析

李宁品牌分析

李宁公司由著名运动员李宁先生于 1990 年在广东三水成立。

成立之初,李宁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销售“李宁牌”运动服饰,在其后的数年里,李宁逐步的扩展了自己的业务范围,产品生产也逐渐地涉及到运动鞋服,体育器材等领域,逐步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体育用品公司。

通过分析李宁2010至2016年的财务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2010 年是李宁公司发展的分水岭,营业额达到了一个顶峰的状态,超出竞争对手安踏20亿人民币。

2010 年的下半年,李宁公司正式宣布品牌重塑战略,采用了全新的品牌标识,更改了原有的宣传语,并对品牌定位,目标人群做了相应的调整,彻底改头换面的李宁公司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和年轻化,甚至有人喊出了“90 后李宁”的口号。

李宁公司此举,无疑是在为自己的国际化之路做铺垫,让李宁能够在一线城市同国际品牌展开正面竞争。

但从随后两年的销售业绩来看,消费者对此似乎并不买账,2011年,李宁公司的销售额仅为 89.29亿元,虽说下滑幅度并不算太大,但却仅仅领先安踏公司不到2500万,要知道前一年这差距为20 亿。

改革的镇痛还在继续,2012年,李宁公司的销售额暴跌至67.39 亿元,被安踏公司反超,交出了“国产第一”的宝座。

可以说,李宁公司品牌重塑计划,是造成李宁品牌迅速陨落的根本原因。

(二)李宁公司品牌营销存在的主要不足1.品牌定位不清品牌给人传递的核心价值是品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李宁一直以来给人们的印象都是民族的、亲和的、荣誉的,据相关调研显示,李宁公司的实际消费群体中35岁到40岁的消费者比例超过50%,与主打“年轻”、“时尚”、“酷”等国际品牌特质的“90 后李宁”有较大的出入,这就导致品牌重塑后人们对李宁品牌的一贯印象不一致,让消费者产生抵触情绪。

2010年6月,李宁公司分别对鞋类产品和服装产品平均提价7.8%和17.9%,此后李宁公司的提价也是动作频频。

李宁试图通过价格来追赶国际品牌,认为价格高了,品牌等级就高了。

“李宁品牌”重塑之分析

“李宁品牌”重塑之分析

“李宁品牌”重塑之分析——战略摇摆“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李宁。

”这句话是李宁对于李宁品牌的定位与希望。

22年来,李宁公司都在不遗余力的打造这个品牌。

这段时间李宁公司经理过两次重塑,目的都是让李宁公司站的更高,走的更远。

第一次的品牌重塑是成功的,让李宁站稳了国内市场的霸主地位。

第二次的品牌重塑,也就是国际化之路,却遭遇了滑铁卢。

下面我就其品牌重塑失败发表一点个人见解。

李宁公司的发展一直是循序渐进的,2003年在张志勇的带领下,公司的营业额突破10亿,2004年李宁公司于香港完成上市,这一切都是良性的。

但在03年、04年,在国内营业额先后被耐克、阿迪达斯超过后,李宁公司失去了耐心,开始竭力寻求国际化之路。

这种急切的心理也许就是如今品牌重塑失败的原因。

经过一年多的物色与准备,李宁决定与NBA合作。

2006年1月,在NBA联盟的牵线搭桥下,李宁签下了克里夫兰骑士队的后卫达蒙·琼斯,就此成为第一个跻身NBA赛场的中国运动品牌。

虽然达蒙·琼斯在NBA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角色球员,但这则消息依然震撼了国内的消费者。

在当时球迷的印象中,“神圣”的NBA赛场是属于耐克和阿迪达斯这样的国际巨头的,没人能够想到本土品牌会有机会杀到巨头的大本营。

仅仅半年之后,李宁又带给国内球迷一则更加震撼的消息——签约超级明星“大鲨鱼”奥尼尔。

奥尼尔是当时本土体育品牌历史上最大牌的代言人,虽然34岁的他已经步入职业生涯的晚期,但仍是NBA中的巨星级球员。

双方的合作打破了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对超级明星资源的垄断,李宁再次开创了行业先河。

市场推广上连续攻城拔寨的同时,在产品能力上,李宁也进步神速。

2006年,李宁的王牌设计师郑永先为达蒙·琼斯设计的“飞甲”篮球鞋一举拿下“iF China 2006工业设计大奖”的纺织与时尚类大奖。

不仅如此,李宁还推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李宁弓”缓震技术,在耐克凭借气垫技术引领篮球鞋市场近20年后,本土品牌第一次从技术上拉近了与国际品牌间的差距。

李宁的重新定位

李宁的重新定位

2009年,李宁品牌全面国际化战略开始,并丏将产品的款号进行了新一轮的国际重塑,不NIKE 、ADIDAS等国际大鳄采用类似的区分斱式,加速李宁海外发展布局。 2010年,签约挪威标枪运劢员,标枪丐界冝军,安德烈亚斯-托希尔德森。 2010年7月1日,李宁公司开展品牌重塑,全新的李宁诞生。 2010年7月10日,西班牙人俱乐部官斱公布了一款为纨念俱乐部成立110周年而与门设计的限量
不自身品位丌符。
品牌定位下错棋
国外竞争激烈,国内地位难保。
重新定位的意义: “李宁”是1990年创立的公司,在90后即将引领新潮流的21丐纨,李宁将产品定位 于“90后李宁”。 一:是和自身公司创办年份有所相关。二:是想将自身品牌塑造为更加年轻的形象。
重新定位的变化及后果: • 产品价格上升,产品销量直线下滑。 • 设计更加年轻亮丽,却无法吸引到新成员,甚至丢失了一部分老顾客。

2009年,李宁正式获得中国国家羽毛球队赞劣权,终结了YONEX统治丐界羽坛的历叱。
2004年 李宁品牌约占有体育用品50%的市场份额,耐克约占30%左史,阿迪达斯约占10%左史 ,其他一二十家国内外品牌合约占10%左史。 2006年 耐克16%阿迪16%李宁16% 安踏、双星等国内品牌仁占10%以下 (分析2006市场但从 增长率来看,耐克达到了56%,阿迪为46%远高于国内品牌。以李宁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占据着中 国二、三级市场的主导,但耐克、阿迪等国外知名品牌这两年也开始向二、三级市场进军,这对 于中国品牌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2007年 李宁以17%的市场份额 仁次于耐克的21%和阿迪达斯的20%。
1990~2010
2010至今
• 品牌logo
• 品牌logo
• 品牌定位

李宁品牌定位分析

李宁品牌定位分析

李宁品牌定位分析一、品牌背景介绍李宁是中国知名的体育用品品牌,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市。

李宁品牌以生产和销售运动鞋、运动服装和运动配件为主,产品涵盖了跑步、篮球、羽毛球、足球等多个运动领域。

李宁品牌秉承“让运动改变世界”的使命,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运动产品和体验。

二、目标市场分析1. 目标消费者群体李宁品牌的目标消费者主要是年轻人和运动爱好者。

他们热爱运动,注重健康生活方式,追求时尚和个性化,对品质有较高要求。

此外,李宁品牌也致力于拓展女性消费者群体,推出了适合女性的运动产品系列。

2. 市场定位李宁品牌在市场中定位为高品质、时尚、专业的运动品牌。

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升级,李宁品牌致力于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并与国际知名运动品牌进行竞争。

同时,李宁品牌也注重本土化发展,关注中国市场的特点和需求。

三、品牌定位分析1. 品牌核心价值李宁品牌的核心价值是“运动改变世界”。

李宁品牌相信运动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激发人们的潜能,提升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品牌通过产品和服务,鼓励人们积极参预运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2. 品牌个性和形象李宁品牌的个性是积极向上、激情四溢、勇于挑战。

品牌形象以李宁这位中国体坛传奇人物为代表,强调对运动的热爱和专业精神。

李宁品牌也注重与运动明星的合作,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品牌定位与竞争优势李宁品牌在市场中的定位是与国际知名运动品牌竞争的本土化品牌。

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运动产品。

同时,李宁品牌注重本土化的市场策略,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四、品牌推广策略1. 媒体宣传李宁品牌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主流媒体进行广告宣传。

品牌在重要体育赛事中进行赞助,并通过赛事直播和赛事报导进行品牌暴光。

此外,李宁品牌也注重社交媒体的推广,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

2. 品牌合作李宁品牌与运动明星、体育俱乐部等进行合作,通过代言、赞助等方式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宁公司品牌再定位分析
李宁公司品牌再定位分析
2013年08月05日
我国体育用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产业化,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国,是全球能够独立生产体育用品种类最多的国家。

2011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945亿元,同比增长16%。

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居民对体育用品的消费正在向中高档方向发展,未来体育用品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开始进入行业调整期,各大运动品牌企业受高库存、成本上升、净利润下降等因素影响,行业增速放缓,增长幅度从前几年的30%以上下降到20%以内。

体育用品行业上市公司股价也随之大跌,作为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老大,李宁的跌幅最大,股价的下挫既受行业大环境影响,也有品牌定位的原因。

李宁的品牌定位
一、李宁的品牌定位
体育产品同质化、品牌附加值低等问题一直是本土企业饱受诟病的问题,而李宁公司对于自己变革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心来自其不断变革的传统,自创办以来,李宁公司经历了数次定位之变。

最初,李宁公司还没有专注于体育用品领域,机会驱动的商业模式导致其尽可能地追逐利润增长的机会,与此相对应,“出色源自本色”、“把精彩留给下一代”等颇为模糊的定位理念成为当时李宁公司的广告语。

2002年,李宁重新进行定位,明确专注于体育用品行业,并于当年9月推出了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口号——“一切皆有可能”,并于2003年5月正式进行推广。

经过此次品牌重塑,李宁品牌逐渐为中国消费者所熟悉,从2004年到2008年,李宁公司的收入和盈利每年都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

根据李宁公司2006-2007年对消费者所做的市场调查报告,李宁品牌的实际消费人群年龄整体偏大,35-40岁的人群比例为一半以上。

显然,对于体育用品来说,14-25岁的年轻人群是更为理想的消费群体。

如何吸引
14-25岁的年轻人群,使品牌年轻化,是李宁公司面临的一道难题。

李宁的品牌再定位
二、李宁的品牌再定位
从“一切皆有可能”开始,李宁逐渐发展成长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本土企业的领导者,然而,前面是耐克和阿迪达斯两大国际巨头,后面是安踏、特步等本土企业的挑战者。

李宁公司当初建立并倚重的中高端市场定位空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

腹背受敌的李宁公司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变”是它势所必然的战略选项。

品牌再定位将“李宁”品牌推广的轴心转向耐克和阿迪达斯占据的高端市场,李宁公司对自己做了一次大手术:品牌基因、目标人群、产品定位、品牌内涵及产品开发体系等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品牌重塑的主题是“90后李宁”,2010年下半年,李宁把沿用了20年的“松鼠尾巴”标识,变成了“人”字形,口号也由“一切皆有可能”变成了“让改变发生”。

李宁品牌不仅希望摆脱初期的跟从与模仿,更希望重塑个性与形象,获得90后一代的青睐。

90后代表着消费时代的未来,每年中国中学生、大学生购买运动鞋的支出,与美国中学生、大学生的支出相当,众多商家自然倍加重视,伴随李宁成长奋斗的李宁fans 一代,渐渐步入中年,80、70、和60代的人们已经成熟,新的90代渐渐成为了新的运动服装销售主力,90后视野更国际,要求更个性,购买力更强劲。

品牌再定位的问题与挑战
三、品牌再定位的问题与挑战
2010年下半年之后,我国整个体育用品行业进程急转直下,李宁作为港股运动服饰的第一品牌,股价从2011年初的16.68元跌到年底的6.17元,2011净利润同比大降65.2%,在国内五大体育品牌中垫底。

2011年全年李宁公司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73天,较上年的52天增加21天,几乎比周转速度最快的安踏体育多出一倍;存货为11.33亿元,比2010年的8.06亿元增长40.64%。

另外,李宁2011年零售店铺达8255间,净增340间,单店收入为108.16亿元,同比下降9.68%。

“李宁”品牌再定位遇到了挑战,给李宁公司带来较行业更深的冲击。

1.战略定位不合理。

运动品牌的定位,无论是耐克还是阿迪达斯,其精髓都是运动精神,没有以目标人群的年龄来进行的定位。

李宁的核心消费者随着李宁本人运动员身份的历史变迁其影响力在逐渐老化,然而以目标人群的年龄进行定位,是否会让李宁品牌失去原有的消费群体(占据一半以上比例的70后),而且,从30-40岁重新定位于90后这个新兴的消费群体,无论从年龄、消费观念,还是品牌等其它方面来说,跨度都非常大,老消费者能不能接受,新消费者能不能认同,十年后是不是再推出“00后李宁”,这些都是李宁公司对品牌重新定位需要思考的问题。

2.运营模式位于高端及中低端之间。

李宁当前的运营模式也徘徊于国际和国内综合体育品牌之间。

在研发环节上,耐克、阿迪达斯对研发的投入非国内品牌可比;在营销环节,由于对高端体育消费最具引领性的赛事和体育明星都来自欧美等国,国际大牌在资本实力和文化、地域亲近性上都胜于本土品牌,把持着全球最强势的体育营销资源;定价方面,李宁的定价通过高于其他本土品牌,来契合其自身的高端定位,但从公司目前覆盖的市场来看,70%的收入来自二线及以下城市,此类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关注程度要高于对品牌、产品功能性、专业性的关注。

3.渠道发展也面临窘境。

李宁的渠道数量面临着耐克和阿迪达斯的下沉和安踏等品牌的快速扩张,而且大部分分销商规模都比较小,平均经营2家店。

超过1700个分销商仅经营1间店。

在渠道的区域分布中,李宁主要核心区域市场为二三线城市,在一线市场耐克逐渐淘汰业绩不佳的经销商,将销售业务集中于规模较大的经销商。

阿迪达斯正在为细分市场开发产品,满足各城市不同的消费模式。

二三线市场中低端产品上安踏、匹克等晋江品牌则更具竞争力。

随着目前耐克、阿斯达斯的价格下降,安踏、匹克等晋江系品牌形象的不断提升,在渠道上,李宁面临着耐克、阿迪达斯的打压,以及安踏、匹克等品牌的崛起的前后夹击。

思考与启示
四、思考与启示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产品、价格、渠道任何一个环节进行调整,都是一项系统工程。

而作为营销的根本,改变品牌定位对企业影响的范围更大、程度更深、时间上也更持久,因此必须做好充分的谋划。

1.品牌定位必须满足消费者需求。

品牌必须将自己定位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立场上,最终借助于传播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获得一个有利的位置。

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考虑目标消费者的需要。

借助消费者行为调查,了解目标对象的生活形态或心理层面的情况,找到切中消费者需要的品牌利益点。

要从产品属性转向消费者利益,消费者利益的定位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来看的,它是消费者期望从品牌中得到什么样的价值满足。

所以用于定位的利益点选择除了产品利益外,还有心理,即象征意义上的利益,这样才能使得产品转化为品牌。

可以说,定位与品牌化其实是一体两面,如果说品牌就是消费者认知,那么定位就是公司将品牌提供给消费者的过程。

2.设计、生产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没有比消费者更加固执的人,人们的想法一旦成型,就几乎无法改变。

消费者文化程度、地理区域、传统习惯、收入、心理动机等各不相同,消费品的需求也千差万别,要深入研究目标群体的消费偏好,品牌不是自己能够做出来的,
它一定是消费者认同的。

因此,要明确企业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去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成功与发展的关键在于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程度以及产品策略正确与否。

3.重新考虑渠道布局与整合。

根据行业发展、产品和品牌特点来进行渠道整合,渠道整合既要符合自身品牌定位和品牌提升,又应考虑推动渠道带动销售和品牌发展,这样渠道整合才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成效。

单纯的依赖于某一方面的整合对企业带来的短期改变不会很大,甚至会走入泥潭,只有将战略定位、品牌提升与渠道发展同步进行,系统化推动品牌发展才会获得更大的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