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白粉病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黄瓜只长秧不结瓜是什么原因,黄瓜秧上面的小白飞虫怎么治

黄瓜只长秧不结瓜是什么原因,黄瓜秧上面的小白飞虫怎么治

黄瓜只长秧不结瓜是什么原因,黄瓜秧上面的小白飞虫怎么治1、温度过高:黄瓜不耐高温,当气温超过30°C时便会影响到植株结瓜。

2、氮肥过量:过量使用氮肥,使得植株徒长,叶片过于旺盛,黄瓜的生殖生长受到抑制,继而导致结瓜受到影响。

3、缺少水分:土壤缺水,影响到黄瓜的正常生理活动,所以出现结瓜少甚至不结瓜的现象。

4、环境不适:结瓜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

一、黄瓜只长秧不结瓜是什么原因1、温度过高(1)黄瓜喜温暖,但不耐高温,若气温高于30°C,则会影响到植株结瓜。

(2)针对此情况可为黄瓜搭建遮阳棚,避免它受到阳光的直射,傍晚可向地面洒水,以降低温度。

如果在大棚中种植黄瓜,应加强通风。

2、氮肥过量(1)种植期间施用了过量的氮肥,导致植株徒长,叶片过于旺盛,继而抑制了黄瓜的生殖生长,因此影响到结瓜。

(2)针对此情况可施用平衡型肥料,避免施用含氮量过高的肥料,浇水时可施用适量的低氮高钾型肥料。

3、缺少水分(1)种植期间要定期浇水,保证土壤具有一定的湿度,若严重缺水,则会影响到黄瓜的正常生理活动,最终导致出现结瓜少、不结瓜的情况。

(2)针对此情况可做好浇水工作,确保土壤中含有足够的水分。

4、环境不适(1)结瓜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此时的温度相对较低,昼夜温差较小,导致黄瓜的生长受到影响。

(2)针对此情况需根据实际的养护情况对养护条件做出调整。

二、黄瓜秧上面的小白飞虫怎么治黄瓜秧上面的白色小飞虫一般是白粉虱,其防治方法如下:1、农业防治(1)前茬种植芹菜、蒜黄等白粉虱不喜食的蔬菜,以降低虫源基数。

(2)将育苗温室、种植温室分开,播种前将残株病叶以及杂草清理干净,并熏杀虫源,通风口设置避虫网,避免外界虫源入侵。

(3)在温室中人工繁殖丽蚜小蜂种群,将其释放后可有效控制白粉虱为害。

2、药物防治白粉虱发生初期,喷施2.5%联苯菊酯1500-3000倍液,或20%康福多可溶剂4000倍液,或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或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2000-3000倍液,或20%灭扫利2000-3000倍液,或50%克蚜宁乳油1500倍液,每隔5-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25%烯肟菌酯乳油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25%烯肟菌酯乳油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北 方 园 艺 2 0 6:7 1 0()6 6 11 1~ 8
・ 物保护 ・ 植
2 烯肟 菌 酯 乳油对 黄瓜 白粉病 的 防治 效 果 5
雷 琼
( 凌职 业技 术 学院 药 物工 程 系 , 杨 陕西 杨 凌 7 20) 1 10

要: 为评价 2 烯肟 茵脂乳油对黄瓜 白粉病 的防治效果 以及对黄瓜 的安全性 , 5 采取 田间
油 300 ,3 / 0 倍 40g L戊唑醇悬浮剂 300 ,5 三唑酮 0 倍 1
可湿性粉剂 10 0 , 0 倍 清水对 照 , 4次重复 , 分为 3 个 小 2
区 , 用 随 机 区组 分 法 。 采 14 施 药 及 调 查 .
1 材料 与方法
1 1 试 验 材料 .
maeil rm b o d a h n u , r d pe y He a r vn eco e dma a e n tt ni y2 0 , tr o a ra .Xinc o gje1 3weea o tdb n np o ic rpse n g me tsai Ma 0 9 af o n
小 区的试验 方法进行 药效试验 。结果表 明:5 烯肟 菌脂乳 油对黄瓜 白粉病具有 一定防治效果 , 2
其 150 0 液 防 治 效 果 为 8 % ~9 , 0  ̄200倍 5 O 药效 持 续 7 l ~ 4d左右 。
关键词 :5 烯肟菌脂乳油 ; 2 黄瓜 白粉病 ; 田问试验
Br e i g a d Ree r h o o a o Ro tk o m a o e Reit tRo tt c s e d n n s a c fT m t o - n tNe t d ssa o so k n

小苏打可治黄瓜白粉病

小苏打可治黄瓜白粉病
病害程度判断
观察白粉病的分布范围、严重程度,初步判断病害的程度, 以便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选择合适浓度的小苏打溶液
根据病害程度和环境条件
根据黄瓜白粉病的严重程度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选择合适浓度的小苏打溶液。
浓度配比方法
按照一定比例将小苏打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备成所需浓度的溶液。
正确的喷洒方法与频率
03
每周记录黄瓜的生长情况和白粉 病的发病情况,如叶片的健康状
况、白粉病的覆盖面积等。
0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01 02 03 04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小苏打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黄瓜植株生长状况明显较好,白粉病的覆盖 面积较小。
讨论小苏打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原理,可能与小苏打的碱性、抗菌作用 以及改变病原菌的生存环境等因素有关。
小苏打与其他防治方法的比较
优点
小苏打具有使用方便、环保、经济等 优点,与其他化学农药相比,具有更 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缺点
小苏打的作用机制相对单一,对于严 重的白粉病效果可能不够显著,需要 与其他防治方法配合使用。
03
小苏打治疗黄瓜白粉病的实施方 案
确定病害类型与程度
确认黄瓜白粉病
观察黄瓜叶子和茎是否有白色粉末状物质,以及植物是否出 现黄化、枯萎等症状,判断是否为黄瓜白粉病。
与其他防治方法的联合应用研究
结合生物防治
01
小苏打可以与生物防治方法结合使用,如利用微生物
菌剂、植物提取物等,以寻找最佳的防治组合方案。
与化学防治的比较研究
02 小苏打与常规化学防治方法进行比较,评估其在防治
效果、安全性及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优劣。
联合应用的效果评估

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黄瓜是广泛种植的蔬菜之一,但也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黄瓜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1.霉病黄瓜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霉病的症状包括叶片、花和果实的褪色变黄、覆盖白色或灰色粉末等。

预防霉病的方法包括使用健康的种子和土壤,及时除草和去掉已感染的植株。

2.炭疽病炭疽病为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切口传播。

症状包括果实出现沉降和凹陷、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黑斑。

对于已感染的植株,应该及时去除并焚烧,确保病害不会扩散。

可以向灌溉水中添加铜剂,也可以使用含铜的化学药剂进行治疗。

3.青枯病青枯病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

症状包括叶片和茎部出现垂直于脉的黄褐色条纹,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预防青枯病的方法包括使用病毒抗性的品种和健康的种子,保持足够的间距和通风,及时除草和消毒工具。

4.病毒病病毒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其症状包括嫩叶变窄变短、扭曲变形或变白,果实变得小而畸形等。

传播病毒的途径包括昆虫、接种器具和种子。

预防病毒病的方法包括使用健康的种子和植株,早期发现并去除已感染的植株,定期进行病毒检测等。

5.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症状包括叶片覆盖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和叶子变黄。

预防白粉病的方法包括减少密植,促进通风和阳光照射,定期喷施含硫的杀菌剂。

综上所述,黄瓜病害的防治需要采用综合措施,包括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于已感染的植株,应该及时去除并焚烧,确保病害不会继续扩散。

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和加强管理才能保证高产高质的黄瓜产量。

黄瓜白粉病的防治

黄瓜白粉病的防治

三唑酮
01
对白粉病有特效,内吸传导性强,残效期长,但使用不当易发
生药害,应慎用。
氟硅唑
02
对白粉病有特效,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内吸性强,残
效期较长。
醚菌酯
03
对白粉病有特效,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且病菌不会产
生抗药性。
掌握最佳防治时期
发病初期
在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以防止病情 进一步扩散。
高温高湿季节
在高温高湿的季节,黄瓜白粉病易发生和传播,应加强防治。
黄瓜生长中后期
在黄瓜生长中后期,植株长势衰弱,抗病力下降,应注意防治。
正确施药方法与技巧
喷雾法
将药剂按一定比例稀释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黄瓜植株上,注意 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
涂抹法
对于发病较重的植株,可以用毛笔蘸取药液涂抹在病斑上,以提高 防治效果。
黄瓜白粉病的防治
汇报人: 2023-12-12
目录
• 引言 • 黄瓜白粉病症状识别 • 黄瓜白粉病发生原因及条件 • 农业防治措施 • 生物防治措施 • 化学防治措施 • 综合防治措施示范与推广
01
引言
黄瓜白粉病概述
病害描述
发生规律
黄瓜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主要危害黄瓜的叶片、茎和果实。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黄瓜白粉病 的智能化监测与预警,提高防治 效果和效率。
多元化防治策略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种植条件和 环境因素,制定多元化的防治策 略,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降 低黄瓜白粉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农民培训与教育
通过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班等形式,普及黄 瓜白粉病防治知识,提高了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 能,取得了显著效果。

黄瓜白粉病的防与治

黄瓜白粉病的防与治

黄瓜白粉病的防与治作者:热合曼·吾买尔来源:《新农村》2017年第14期引言美丽富饶的巴州,随着气温的回升,黄瓜、西红柿、葫芦瓜、莲花白、豆角、辣椒等各种蔬菜的长势十分喜人,已陆续采摘上市。

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象,是蔬菜种植户辛苦的付出。

持续的高温干燥使黄瓜白粉病流行起来,侵害了叶片,影响了收成。

对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对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导因素以及在防治上采取综合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1 黄瓜白粉病病害分布情况及发病规律由白粉菌科的真菌引起的白粉病,温室蔬菜栽培中发生普遍,特别在黄瓜、西葫芦、甜瓜等瓜类作物上危害极为严重,在番茄、茄子和辣椒上也经常发生。

它又称作“白毛病”,侵袭人们心爱的植物,轻则使叶片泛灰,重则皱缩变黑,花芽焦脱,瓜果减产,让菜农束手无策,心焦扫兴。

1.1 病害分布情况黄瓜白粉病分布在全国各地。

尤其在北方温室、大棚内极易发生,另外春播露地黄瓜,秋黄瓜也逃不过这一灾难。

因其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黄瓜生长后期的产量亏损不计其数。

1.2 黄瓜白粉病症状识别白粉病的典型症状是,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也可发现病情,通常果实不受危害。

发病初期,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

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整个叶片枯死。

1.3 病原菌和传播途径病原属子囊菌亚门,因为是弱寄生菌,只能在活寄主上存活。

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宜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75%以上。

随着湿度的增高发病速度加快,湿度越高发病越重。

发病湿度范围宽,是防治困难的主要原因。

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氮肥施用太多、土壤偏酸、多年重茬、肥力不足、肥料未充分腐熟、气候温暖干燥都是黄瓜白粉病关键性的发病因素。

其闭囊壳可随病体在地上、作物上越冬,等条件适宜时传播,5天发育未菌丝,7天成熟开始二次侵染,成为世界性的植物病害。

2 综合防治方法多数菜农反映,此病难以防治,只要发生,不论打什么药都极难消灭,最后不得不拔掉秧子。

阜新市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阜新市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阜新市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黄瓜是我国南北方面积广阔的一种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但生长过程中也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减产、质量下降及经济上的损失。

因此,研究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对黄瓜病虫害进行防治,是保障黄瓜生长发育和提高黄瓜产量质量的重要措施。

1、黄瓜白粉病的绿色防治白粉病是黄瓜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对黄瓜叶片产生明显影响,严重时可导致减产。

采用绿色防治技术,有利于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以下是黄瓜白粉病的绿色防治方法:(1)优良品种选配:选用抗病性强、抗逆性好的新品种。

(2)良好的田间管理:土地的肥力和湿度均需掌握在适宜的范围内,及时进行疏枝、挑叶和防湿降温等。

(3)灯火管控:晚上翻灯、灯光照射,具有一定的消除白粉菌孢子的效果。

(4)生物农药防治:可使用一些生物农药,如拜防丹,强化叶面肥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避免黄瓜染病的效果。

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黑色素菌病,对黄瓜叶片、果实等部位均具有侵染力。

采用下列绿色防治技术,有助于防止炭疽病的发生:(1)调节水气平衡:防止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频繁剧烈变化,影响水气平衡。

(2)合理的肥水管理:合理施用肥料,并控制肥料使用量。

(3)采用基于化学控制为基础的生物防治方法,如使用专门用于炭疽病的农产品。

(4)防治固化:及时清理被病虫侵害的果实和植株,在整个生长期内要使用有效的药剂对黄瓜进行防治。

黄瓜斑点病多是在元宵节或其他节日中由黄瓜上面的蜡烛可能灼伤、烧烤而造成的,然后病菌通过这个”破口“渗入黄瓜,导致病情加重。

以下是黄瓜斑点病的绿色防治技术:(1)元宵节等节日后,夜晚用调理剂喷洒黄瓜,加速黄瓜叶片的恢复。

(2)选用抗性强、耐受度好的品种,不容易受到炭疽病病菌的侵袭。

(3)多及时喷洒无毒的杀虫剂,清洗植株表面的灰尘和污垢。

斜纹夜蛾是黄瓜上的一种重要有害虫,危害比较严重,采用绿色防治技术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1)选用短生周期多子代的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及时查看并清除淘汰的苗子。

黄瓜白粉病怎么防治和治疗

黄瓜白粉病怎么防治和治疗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能够改善通风透 光条件,降低湿度,减少 病原菌的滋生。
增施磷钾肥
增施磷钾肥能够增强植株 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原菌 的侵染。
生物技术治疗
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井冈霉素、农抗120等,这些生物农药能够直接作 用于病原菌,对环境友好,对人体无害。
生物防治
通过引入天敌昆虫、病原菌的拮抗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措施,控制病原菌的繁殖 和传播,从而达到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目的。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分析
01
挑战分析
02
技术研发难度: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技术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且研发周期较长,技术难度较大。
03
环保要求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农药使用量的限制将更加严 格,需要研发和应用更加环保的防治技术。
04
市场需求变化: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技术和产品需要满足市场需求的变 化,不断更新和改进产品和技术。
黄瓜白粉病怎么防治和治疗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 黄瓜白粉病概述 • 防治策略 • 治疗措施 • 预防与控制 • 案例分析与应用效果评估 •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
01
黄瓜白粉病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黄瓜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真菌引起。
症状
主要危害黄瓜的叶片、茎和果实。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 色或灰白色的粉末状物,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呈 白色粉状斑,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茎和果实上也会 产生白色粉状物。
04
预防与控制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合理密植
保持适宜的种植密度,避免过密 导致通风不良,增加病害发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瓜白粉病防治方法
黄瓜白粉病,是在黄瓜中栽培普遍存在的一种病害,常常会出现在温室或是大棚中,给防治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黄瓜白粉病防治方法有哪些?对于黄瓜白粉病用哪些方法才能有效呢?
黄瓜白粉病症状
白粉病菌主要侵染叶片、茎和叶柄,一般不危害瓜条。

发病初期,叶片正反面出现近圆形白色星状小粉斑(即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以叶面居多,后向周围蔓延连结成片,严重时白粉布满整个叶片。

后期白色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白色,产生许多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叶片逐渐变灰白色至灰黄色,质地变脆。

植株从幼苗期即可受害,但以中后期发病为多。

黄瓜白粉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品种对白粉病抗性存在差异,要在生产实践中因地制宜地选择使用抗病和耐病品种。

如鲁黄瓜4号、鲁黄瓜10号、济南密刺、津研4号、津春3号、津杂1号、津杂2号、夏丰1号等。

2.温室大棚消毒
温室大棚定植前10天左右,造墒后覆膜盖棚,密闭,使棚室温度尽可能升高至45°C以上进行消毒。

温度越高、时间持续越长,效果越好。

也可每亩温室大棚用2~3千克硫磺粉掺锯末5~6千克点燃熏蒸,
还可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1千克熏蒸,熏蒸时,温室大棚需密闭。

3、栽培防治
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圈肥5000~7500千克,磷钾肥25~30千克作基肥有条件的地方也可施一些鸡粪、大粪干、草木灰等。

结瓜期分3~4次追施速效氮肥和追施叶面肥。

温室大棚栽培黄瓜还要进行二氧化碳施肥,防止植株早衰,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栽培方式应采用高畦栽培和地膜覆盖,保护根系;及时绑蔓或吊秧,中耕除草,摘除枯黄病叶和底叶,带出田外或温室大棚外集中处理;适当控制浇水,露地黄瓜应及时中耕,搞好雨后排水,减少田间相对湿度。

温室大棚要尽可能增加光照、加强通风。

4.生物防治
白粉病发病初期,喷洒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2%农抗BO-10水剂200倍液,4~5天喷一次,连喷2~3次。

5、物理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5~6天喷1次,连喷3~4次,以在叶面形成保护膜,防止病原菌侵入。

6、化学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40%福星乳油8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4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50~300倍液、30%DT悬浮剂400~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
喷一次,连喷2~3次。

对于黄瓜白粉病的出现,黄瓜白粉病防治方法一定做到位,加强管理,对于白粉病初期,加大力度喷洒农药。

希望上述的黄瓜白粉病防治方法对大家种植黄瓜上有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