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精选宋词阅读7(苏轼)

合集下载

宋词:苏轼《满江红·怀子由作》原文译文赏析

宋词:苏轼《满江红·怀子由作》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这⾸词感情真挚动⼈,词⼈以兄弟的情谊为主线来写景抒怀,情动于中⽽形于⾔,故⽽能感⼈肺腑,其中也夹杂着对官场的厌倦和⼈⽣不得意的感慨,是当时作者复杂⼼情的真实写照。

下⾯是⽆忧考分享的宋词:苏轼《满江红·怀⼦由作》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满江红·怀⼦由作》 宋代:苏轼 清颍东流,愁⽬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听萧瑟。

恨此⽣,长向别离中,⽣华发。

⼀尊酒,黄河侧。

⽆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

⾐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占黄⾊。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译⽂】 清澈的颍⽔向东流去,望着江⾯⾏船远去,船帆若隐若现,⼼中愁苦。

为官四处奔⾛,⾛过千⼭万⽔,经历风波险恶。

我辜负了当年与你对床夜语,早退隐居的约定。

这⼀⽣聚少离多,⽩发徒⽣。

在黄河畔饮酒,想起往⽇情由,⽆限感慨。

虽然分离多年,旧事却恍如昨⽇般清晰。

经历了多年磨难⼼酸,终于快有归去的喜信了。

到那时,和你在这残春出游池上,看落花如雪。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双调九⼗三字,前⽚四⼗七字,⼋句,四仄韵;后⽚四⼗六字,⼗句,五仄韵。

⽤⼊声韵者居多。

⼦由:作者弟弟苏辙字,当时他在京都汴梁任门下侍郎。

清颍(yǐng):颍⽔,源出河南登封县西南,东南流经禹县,⾄周⼝镇,合贾汝河、沙河,在颍州附近⼊淮⽽东流。

孤帆明灭:⼀叶船帆忽隐忽现。

宦(huàn)游:在外做官。

“孤负”⼆句:写兄弟风⾬之夜相聚谈⼼的乐趣。

苏辙《逍遥堂会宿⼆⾸》并引:“辙幼从⼦瞻读书,未尝⼀⽇相舍。

既壮,将游宦四⽅,读韦苏州(应物)诗,⾄‘那知风⾬夜,复此对床眠’,侧然感之。

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

故⼦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夜⾬何时听萧瑟’。

”风翔⾄是时已⼆⼗余年,仍未实现“对床夜语”的愿望,故⽇“孤负”。

孤负,辜负。

林下意,指相约退出官场,过退隐⽣活的话。

苏轼的宋词大全

苏轼的宋词大全

苏轼的宋词大全苏轼,字子瞻,号东篱,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官员,被后人誉为文学巨匠。

他的诗歌文章深受大众欢迎,被称为“苏门六记”,代表作品包括《赤壁赋》、《水调歌头》等。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苏轼的宋词大全。

一、《江城子》《江城子》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代词的经典之作。

词中描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描绘了南方美丽的山水,加上苏轼独有的艺术个性,使得这首词成为经典之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二、《定风波》《定风波》是苏轼与蘅塘退士之间的词作,是一首年少情怀的佳作。

该词描绘了一次海上的惊涛骇浪,表现了诗人塑造心狂气逸的英雄形象。

“立鸟无伴扶桑去,天苍苍,野茫茫。

分付蛟龙,直下看山长。

骤起身,学箫声暗自寻,忽如一夜春风来。

”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1079年,是苏轼夏令甚愁的一首词。

这首词将作者的的愁怀表现的淋漓尽致,既有人生的短暂与逝去,也有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

歌词是词史上的经典之作。

“落日复西斜,红楼别夜堂。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锦上裳。

翠翘金雀玉搔头,画栋朝飞南浦霞。

”四、《临江仙》《临江仙》是苏轼“边地使君”的一首神仙词,词中表达了对于神仙、王权的崇拜,表现了苏轼对于王权理想的追求。

“说时迟,那时快,千言万语,总付东流水。

碧瓦朱甍,扶摇直上九重。

腰悬数珠玛瑙带,看取眉间贵胄儿。

”五、《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苏轼创作的极富感染力的词作之一,词中描绘了爱情的多舛,反映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心境。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桐,江北江南都一般。

秋雨梧桐叶落时,肝肠断处,问天何处不相逢。

”以上是苏轼的宋词大全,其中每一首词作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份重要资料。

若能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本文也将倍感荣幸。

苏轼的宋词10首(精选4篇)整理

苏轼的宋词10首(精选4篇)整理

苏轼的宋词10首(精选4篇)整理苏轼的宋词10首(精选4篇)《行香子·清夜无尘》首先描述了抒情环境:夜气清爽,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

此种夜的恬美,只有月明人静之后才能感到,与日间尘世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苏轼诗词,盼望能关心到大家!苏轼的宋词10首(精选篇1)[宋] 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愿栖,孤独沙洲冷。

苏轼的宋词10首(精选篇2)[宋] 苏轼春已老,春服几时成。

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

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

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

春色属芜菁。

苏轼的宋词10首(精选篇3)[宋] 苏轼三入承明。

四至九卿。

问书生、何辱何荣。

金张七叶,纨绮貂缨。

无汗马事,不献赋,不明经。

成都卜肆,孤独君平。

郑子真、岩谷躬耕。

寒灰炙手,人重人轻。

除竺乾学,得无念,得无名。

行香子·清夜无尘[宋] 苏轼清夜无尘。

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非常。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行香子·昨夜霜风[宋] 苏轼昨夜霜风。

先入梧桐。

浑无处、回避衰容。

问公何事,不语书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

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行香子·过七里濑[宋] 苏轼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行香子·北望平川[宋] 苏轼北望平川。

野水荒湾。

共寻春、飞步孱颜。

和风弄袖,香雾萦鬟。

正酒酣时,人语笑,白云间。

飞鸿落照,相将归去,澹娟娟、玉宇悠闲。

何人无事,宴坐空山。

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

东坡[宋]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苏轼宋词精选大全

苏轼宋词精选大全

苏轼宋词精选大全苏轼经典诗词50首(收藏版)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4、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夜游宋代: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词鉴赏辞典苏轼》(苏轼)全文翻译鉴赏

《宋词鉴赏辞典苏轼》(苏轼)全文翻译鉴赏

《宋词鉴赏辞典苏轼》(苏轼)全文翻译鉴赏宋词鉴赏辞典苏轼苏轼系列:宋词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苏轼水调歌头苏轼丙辰1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3,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

【注释】1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2子由:苏轼弟,名辙,字子由。

3转朱阁:照遍了华美的楼阁。

低绮户:低低地照进雕花的门窗里去。

绮(qǐ)户:绣户。

4「不应有恨」两句:是说月亮该不是对人有恨吧,但又为什么老是趁着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才团圆呢?5婵娟:美丽的月光。

【词意】《水调歌头》意境图天上的明月啊,你何时才把清辉洒向人间?我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夜是哪一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

起舞翩翩玩赏著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着床上人惆怅无眠。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离人能长久健康平安,虽远隔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度这怡人的夜晚。

【赏析】本篇为熙宁九年丙辰(1076)把酒赏月而作。

当时苏轼出川宦游,滞留密州,生活上与胞弟七年阔隔,政治上同变法派意见抵牾。

中秋之夜,望月怀人,感慨身世,激荡出如许感喟遐思。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

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

它构思奇特,独辟蹊径,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在文学史上颇负盛誉。

苏轼经典的宋词10首(精选5篇)

苏轼经典的宋词10首(精选5篇)

苏轼经典的宋词10首(精选5篇) 苏轼经典的宋词10首精选篇1 [宋] 苏轼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

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

能传岁寒姿,古来惟丘翁。

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

掌中调丹砂,染此鹤顶红。

何须夸落墨,独赏江南工。

倦夜[宋] 苏轼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苏轼经典的宋词10首精选篇2 [宋] 苏轼吏民怜我懒,斗讼日已稀。

能为无事饮,可作不夜归。

复寻飞英游,尽此一寸晖。

撞钟履声集,颠倒云山衣。

我来无时节,杖屦自推扉。

莫作使君看,外似中已非。

雨晴後,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宋] 苏轼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竹枝歌[宋] 苏轼苍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帝子南游飘不返,惟有苍苍枫桂林。

枫叶萧萧桂叶碧,万里远来超莫及。

乘龙上天去无踪,草木无情空寄泣。

水滨击鼓何喧阗,相将扣水求屈原。

屈原已死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

海滨长鲸径千尺,食人为粮安可入?招君不归海水深,海鱼岂解哀忠直?吁嗟忠直死无人,可怜怀王西入秦。

秦关已闭无归日,章华不复见车轮。

君王去时箫鼓咽,父老送君车轴折。

千里逃归迷故乡,南公哀痛弹长铗。

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讙呼。

当时项羽年最少,提剑本是耕田夫。

横行天下竟何事,弃马乌江马垂涕。

项王已死无故人,首入汉庭身委地。

富贵荣华岂足多,至今惟有冢嵯峨。

故国凄凉人事改,楚乡千古为悲歌。

苏轼经典的宋词10首精选篇3[宋] 苏轼苕水如汉水,鳞鳞鸭头青。

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

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亭。

悲伤意则同,岁月如流星。

从我两王子,高鸿插修翎。

湛辈何足道,当以德自铭。

苏轼经典的宋词10首精选篇4[宋] 苏轼游蜂掠尽粉丝黄,落蕊犹收蜜露香。

待得春风几枝在,年来杀菽有飞霜。

饮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宋] 苏轼朝蚁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意境唯美宋词精选(十首)

意境唯美宋词精选(十首)

【导语】宋代盛⾏的⼀种中国⽂学体裁,宋词是⼀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为宋代儒客⽂⼈智慧精华,标志宋代⽂学的极⾼成就。

下⾯是⽆忧考分享的意境唯美宋词精选(⼗⾸)。

欢迎阅读参考!1.意境唯美宋词精选 ⽔调歌头·明⽉⼏时有 苏轼〔宋代〕 丙⾠中秋,欢饮达旦,⼤醉,作此篇,兼怀⼦由。

明⽉⼏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恐琼楼⽟宇,⾼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间。

(何似⼀作:何时;⼜恐⼀作:惟/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长久,千⾥共婵娟。

(长向⼀作:偏向) 译⽂ 丙⾠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醉,写下这⾸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年。

我想凭借着风⼒回到天上去看⼀看,⼜担⼼美⽟砌成的楼宇太⾼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舞蹈玩赏着⽉光下⾃⼰清朗的影⼦,⽉宫哪⾥⽐得上在⼈间。

⽉⼉移动,转过了朱红⾊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

明⽉不应该对⼈们有什么怨恨吧,可⼜为什么总是在⼈们离别之时才圆呢?⼈⽣本就有悲欢离合,⽉⼉常有阴晴圆缺,(想要⼈团圆时⽉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古就难以两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的亲⼈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也能⼀起欣赏这美好的⽉亮。

2.意境唯美宋词精选 ⼘算⼦·咏梅 陆游〔宋代〕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主。

已是黄昏独⾃愁,更着风和⾬。

(着同:著) ⽆意苦争春,⼀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如故。

译⽂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过问。

暮⾊降临,梅花⽆依⽆靠,已经够愁苦了,却⼜遭到了风⾬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思去争艳⽃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化作尘⼟了,梅花依然和往常⼀样散发出缕缕清⾹。

苏轼的宋词《和陶拟古九首》10首(精选6篇)整理

苏轼的宋词《和陶拟古九首》10首(精选6篇)整理

苏轼的宋词《和陶拟古九首》10首(精选6篇)整理苏轼的宋词《和陶拟古九首》10首(精选6篇)和陶拟古九首[宋] 苏轼城南有荒池,琐细谁复采。

幽姿小芙蕖,香色独未改。

欲为中州信,浩荡绝云海。

遥知玉井莲,落蕊不相待。

攀跻及少壮,已失那容悔。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苏轼诗词,盼望能关心到大家!和陶拟古九首[宋] 苏轼有客叩我门,击马门前柳。

庭空鸟雀散,门闭客立久。

仆人枕书卧,梦我平生友。

忽闻剥啄声,惊散一杯酒。

倒裳起谢客,梦觉两愧负。

坐谈杂今古,不答颜愈厚。

问我何处来,我来无何有。

苏轼的宋词《和陶拟古九首》10首(篇1)[宋] 苏轼佛法行中原,儒者耻论兹。

功施冥冥中,亦何负当时。

此方旧杂染,浑浑无名缁。

治生守家世,坐使斯人疑。

未知酒肉非,能与生死辞。

炽哉吴闽间,佛事不行思。

生子多颖悟,德报岂吾欺。

时俾正法眼,一出照曜之。

谁为邑中豪,勤诵我此诗。

和陶拟古九首[宋] 苏轼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

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

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

锦繖平积乱,犀渠破余疑。

庙貌空复存,碑版漫无辞。

我欲作铭志,慰此父老思。

遗民不行问,偻句莫予欺。

犦牲菌鸡卜,我当一访之。

铜鼓壶卢笙,歌此送迎诗。

苏轼的宋词《和陶拟古九首》10首(篇2)[宋] 苏轼忧来感人心,悒悒久未和。

呼儿具浊酒,酒酣起长歌。

歌罢还独舞,黍麦力诚多。

忧长酒易消,脱去如风花。

不悟万法空,子如此心何。

苏轼的宋词《和陶拟古九首》10首(篇3)[宋] 苏轼酒尽君可起,我歌已三终。

由来竹林人,不数涛与戎。

有酒从孟公,慎勿从扬雄。

坎坷颂沙麓,尘埃污西风。

昔我未尝达,今者亦安穷。

穷达不处处,我在阿堵中。

苏轼的宋词《和陶拟古九首》10首(篇4)[宋] 苏轼萧萧发垂素,晡日迫西隅。

道人闵我老,元气时卷舒。

岁晚风雨交,何不完子庐。

万法灭无余,方寸可久居。

将扫道上尘,先拔庭中芜。

一净百亦净,物我皆如如。

苏轼的宋词《和陶拟古九首》10首(篇5)[宋] 苏轼闭门不复出,兹焉若将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平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子。

嘉祐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

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

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高宗朝,赠太师,谥文忠。

《宋史》、《东都事略》有传。

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东坡乐府》三卷。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

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上片首句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

“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

“醒复醉”、“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词人已到寓所、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下片词人便慨然长叹,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

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

此句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也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

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

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临江仙·送王缄苏轼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凭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觞。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此词将送别的惆怅、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乡思的愁闷交织一起,表达了词人极度伤感悲苦的心绪。

词的上片写悲苦的由来、发展和不能自己的情状,下片写送别的情怀及内心的自我排遣。

开头两句写的是作者十年来对亡妻的彻骨相思。

从王弗归葬眉山至妻弟王缄到钱塘看望苏轼,其间相隔正好“十载”,王缄的到来,一下子勾起了往日的回忆。

“凭将清泪洒江阳”,凭,凭仗,烦请。

这句的意思是:今日送别,请你将我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

王缄此来,与苏轼盘桓数日,苏轼得知“故山好”,自感宽慰,但又觉得自己宦迹飘零,赋归无日,成为天涯孤客,于是,不禁悲从中来。

所谓“悲凉”,意蕴颇丰。

苏轼当时因为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被迫到杭州任通判,内心本来就有一种压抑、孤独之感,眼下与乡愁、旅思及丧妻之痛搅混一起,其心情之坏,更是莫可名状了。

王缄的到来,苏轼悲凉的感情中多少增添了几分暖意,而现王缄又要匆匆离去,作者自然感到难以为怀了,于是国忧、乡思、家恨,统统融进了“别愁”之中,从而使这别愁的分量更有千钧之重。

“归来欲断无肠”,是说这次相见之前及相见之后,愁肠皆已断尽,以后虽再遇伤心之事,亦已无肠可断了。

“殷勤且更尽离觞”一句,意借酒浇愁,排遣离怀,而无可奈何之意,亦见于言表。

结尾两句,苏轼吐露将整个人生一切看破之意。

《汉书·盖宽饶传》云:“富贵无常,忽则易人。

此如传舍,阅人多矣。

”本词“此身如传舍”一句借用上述典故而略加变通,以寓“人生如寄”之意。

西江月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

具体写作年代,大概是元丰三年(1080)。

词的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

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

上片的起句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

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整个人生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一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人生几度新凉”,有对于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

用“新凉”指又一个秋天的来临,并且突出了秋天乍到的“新”,可见诗人对节候变化的敏感,“新凉”亦指诗人再次遭到排挤打击的人生际遇,用一个“凉”字,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凄凉之情,所以,“人生几度新凉”不仅指自然节候的变化,同时也是指人生命运的起伏不定、变幻莫测。

这句话把自然与人生结合起来,以自然的变幻来反衬出词人对人生命运的无奈谓叹,寄意深刻,韵味悠远。

三、四句进一步唱出了因时令风物而引起的人生惆怅。

冷落清秋的夜里,凉风吹打着庭院里的树叶,在空旷的长廊里发出凄凉的回响。

词人取过镜子,看见两鬓爬满了白发。

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

下片写独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

”“酒贱”是因为“人贱”,暗指身遭贬斥,受人冷遇。

“月明”句隐喻小人当道,君子遭谗。

苏轼远贬黄州,心中的失落与不满是以这种自我嘲讽的形式来表现的。

因“乌台诗案”受苏轼牵连被贬的人太多,而苏轼也因此不愿连累友人,所以绝少与故人交往,这里的“客少”应是指当时的实际情况。

在这静寂的夜里,在这皓月当空之时,清秋的寒气阵阵袭人,此时,苏轼心中的孤独凄凉之感是难以排遣的。

中秋月明,而明月总是被乌云遮去光芒。

这里隐含了作者深深的政治愤懑情绪,“云妨”比喻小人当道,欺瞒主上迷惑视听排斥忠良。

作者为自己忠而被谤,谪居偏地黄州,政治抱负难于发挥而深感忧伤苦闷,而此情此景,唯有对月把孤盏聊以解忧愁了。

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

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

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

开头两句,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

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一所墙院周围。

靠近院落,有一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

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

这两句词中,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

三四两句,含意更深邃。

宏廓的天空,不时地能看到白鸟飞上飞下,自由翱翔。

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

意境如此清新淡雅,似乎颇有些诗情画意;并且词句对仗,工整严密。

芙蕖是荷花的别名。

“细细香”,描写得颇为细腻,是说荷花散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

这两句写景有色有香,有视觉有嗅觉,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

过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

最后两句:天公饶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他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

“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

殷勤,犹言“多承”: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三更雨”。

所以,在“殷勤”两字中还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

“浮生”二字,化用《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句意。

是说人生飘忽不定,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

这两句,表面是写作者乘兴游赏的闲适、盎然之情,而深层却是抒发被贬的悲凉以及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

定风波苏轼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受使苏几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

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

元丰六年(1083)王巩北归,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

苏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

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美,开篇“常羡”两句,描绘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

“自作清歌……清凉。

”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美。

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岭南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

“年愈少”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洋溢着词人赞美历险若夷的女性的热情。

“微笑”二字,写出了柔奴归来后的欢欣中透露出的度过艰难岁月的自豪感。

“岭梅”,指大庾岭上的梅花:“笑时犹带岭梅香”,表现出浓郁的诗情,既写出了她北归时经过大庾岭这一沟通岭南岭北咽喉要道的情况,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美柔奴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为下边她的答话作了铺垫。

最后写到词人和她的问答。

先以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陡转,使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永。

表现出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

浣溪沙苏轼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