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理论分析

合集下载

对城市总体规划中交通规划的认识及思考

对城市总体规划中交通规划的认识及思考

对城市总体规划中交通规划的认识及思考城市整体规划(urban master planning)通常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根据当地的现状、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地理环境进行综合统筹规划,指导整个城市的发展以及建设。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交通规划是城市整体规划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城市运输的重要保证。

所以对城市交通进行科学而且合理的规划是必须重视的,其中解决道路交通的拥堵情况,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保证。

本文就城市总体规划中交通规划的认识和思考展开研究和探析。

标签:城市规划;交通规划;认识思考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发展属于第三产业,方式主要有管道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以及水路运输。

狭义的交通规划通常是指根据对历史和现状的交通供需状况和地区的人口、经济和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管理的分析研究,对地区未来不同人口、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的情形下,交通运输发展需求的分析和预测,确定未来交通运输设施发展建设的规模、结构、布局等方案,并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价比选,确定推荐方案,同时突出建设实施方案(包括建设项目时序、投资估算、配套措施等)的一个完整过程。

主要是指交通设施体系布局的规划和近期的建设规划。

而广义的交通规划主要包括了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交通运输组织规划、交通安全规划以及交通运输发展政策规划、交通运输组织规划、交通管理规划、交通安全规划、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等。

事实上一个城市的交通规划应该是广义的,这样才能满足城市的额发展需要,保证城市近期以及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在我国,城市交通规划作为专门的应用学科已有近20年的时间,根据发展的历史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城市经济复苏,交通出行工具的应用也迅速增多,尤其是自行车,全国各大城市几乎全面普及。

国内规划专家认识到,50年代的从功能分区到道路干道的规划方法不适应现在的城市发展,应发展和引进交通规划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因此引进了发达国家交通规划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开始探讨我国综合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道路交通规划分析

道路交通规划分析
详细描述
成本效益分析法通过比较交通规划项目的成本和预期效益,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该方法有助于筛选出经济效益较高的项目,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03
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
环境保护
在道路交通规划中,应充 分考虑环境保护,减少对 自然生态的破坏,合理利 用土地资源,降低能耗和
排放。
资源节约
交通管理策略
总结词
交通管理策略是实现道路交通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包括交通需求管理、交通组织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
详细描述
交通需求管理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限制措施,控制交通需求的增长,减轻交通压力。交通组织管理则通过优化交 通信号灯配时、调整交通管制措施等方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交通安全则是交通管理的重要方面,需要加强交 通安全宣传教育、完善交通安全设施等措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评估方法与标准
环境质量
评估道路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噪音污染、空气质 量、景观协调等指标。
社会经济
评估道路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包括交通经济 效益、就业机会等指标。
06
道路交通规划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城市道路网规划
总结词
科学合理、高效便捷
详细描述
该城市道路网规划注重系统性、协调性和前 瞻性,通过构建快速路、主干道和次干道等 不同等级的道路,形成层次分明的道路网络 。同时,充分考虑交通流量、道路功能和土 地利用等因素,优化道路布局,提高道路通
案例三:某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计划
总结词
绿色出行、可持续发展
VS
详细描述
该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计划倡导绿色出行理 念,推动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大 公共交通投入,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 ,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和便利性。同时, 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步行等低碳出行方 式,减少私家车出行,降低交通碳排放, 促进城市环境改善。

慢行交通理念下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分析

慢行交通理念下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分析

慢行交通理念下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分析引言:慢行交通是指速度较慢的出行方式,用于城市短距离出行。

由于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越加完善,国民经济水平逐渐增加,慢行交通理念在城市交通中逐渐淡化,对于快行交通理念越加重视,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但在新时代发展下,人们的生活健康意识以及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低碳慢行交通逐渐受到了国民的重视,国家也倡导绿色出行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重新融入慢行交通理念,加强做好城市慢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促进城市道路交通全面发展。

1.慢行交通理念内涵及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需求1.1 慢行交通理念的内涵慢行交通主要是以步行交通或者以自行车等低速慢行交通为主,属于非机动交通系统。

慢行交通理念主要是鼓舞居民在出行时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如公交、自行车或者步行等,减少汽车驾驶次数,降低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同时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城市居民建设安全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要想得到合理化,应当为城市慢行交通建设提供无障碍基础条件,为城市居民打造安装与适宜的出行环境[1]。

1.2 慢行交通理念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需求结合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中,应当结合不同区域做好慢行密度分析工作,控制好行人空间,单个行人道路宽度应当控制在60cm-80cm 之间,双人行人道路宽度则需要达到100cm-150cm 之间,对于盲人出行需求或者弱势人群道路规划设计中,道路宽度会进一步增加,确保慢行道路空间建设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在慢行交通理念的基础上,应当加强结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需求,根据人群特征以及活动情况,积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针对慢行道路交通空间积极做好基础器材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从不同的优化角度做好设计管理,保障城市交通规划设计质量得到提升。

2.慢行交通理念下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意义2.1 缓解出行压力,提高出行效率目前城市在发展中人口流动量与车流量逐渐增加,导致城市交通出现拥挤与堵塞的情况,增加了城市交通压力与人民出行的耗费时间。

城市交通规划与交通分析方法

城市交通规划与交通分析方法

城市交通规划与交通分析方法引言:城市交通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出行质量、交通效率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和有效的交通分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交通规划的意义以及常用的交通分析方法,旨在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城市交通规划的意义城市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综合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交通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交通规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交通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优化道路布局、交通设施的建设和交通组织方式,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2. 改善居民出行质量: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使居民出行更加便利、舒适,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交通污染。

3.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城市交通规划,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占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交通分析方法1. 交通流量调查交通流量调查是交通分析的基础,通过对道路上车辆的数量、速度、车型等信息进行调查,获取交通流量数据。

常用的交通流量调查方法包括人工计数法、视频监控法和电子感应器法等。

通过交通流量调查,可以了解城市交通的拥堵情况,为交通规划提供依据。

2. 出行调查出行调查是了解居民出行特征和出行需求的重要手段。

通过问卷调查、出行日志和移动定位等方式,获取居民出行的目的、方式、时间和距离等信息。

通过出行调查,可以分析城市居民的出行特征,为公共交通线路的规划和优化提供依据。

3. 交通模型交通模型是一种数学模型,用于模拟和预测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

常用的交通模型包括四阶段模型和微观仿真模型。

四阶段模型包括出行生成、出行分配、交通分配和交通模式选择四个阶段,通过模拟这四个阶段的交互作用,预测城市交通的运行情况。

微观仿真模型则通过对车辆行驶的细节进行模拟,更加准确地预测交通流量和交通拥堵情况。

交通规划理论知识点文档

交通规划理论知识点文档

交通规划理论知识点文档交通规划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城市交通系统,制定出合理的交通发展战略和规划方案,以实现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城市发展的目标。

下面是关于交通规划的一些理论知识点。

1.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综合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要求在规划过程中综合考虑交通系统的各个要素和各个层面,以达到整体优化。

可持续性原则强调交通规划应该满足当代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发展能力。

公平性原则要求公平分配交通资源和服务,照顾各类人群的需求。

适应性原则要求交通规划具有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的挑战。

2.交通需求分析交通需求分析是交通规划的基础,它通过对人口、用地、经济活动、交通流量等数据的研究,确定不同交通模式的需求量和需求结构,为制定交通规划提供依据。

交通需求分析包括交通流量预测、出行特征分析、出行模式选择等内容。

3.交通网络设计交通网络设计是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的结果,通过规划和设计交通设施和交通运输服务,构建交通网络的全过程。

交通网络设计包括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网络、自行车道网络等,要考虑交通设施的布局、交通流动性和连通性等因素。

4.公共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划是制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战略和规划方案的过程。

公共交通规划需要考虑不同交通模式之间的整合,确定线路布局、车辆配备和调度方案等。

同时,要注重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服务质量,以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5.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交通规划不仅仅是设计交通设施,还需要制定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措施。

交通管理包括交通组织、交通安全、交通监测等内容,旨在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交通控制则是通过交通信号灯、引导标志、交通警察等手段,对交通流进行引导和控制。

6.可持续交通规划可持续交通规划是指以满足人们出行需求为前提,最大程度地减少交通对环境和资源的负面影响,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交通规划需要注重推广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方式,提倡交通拥挤,减少交通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交通规划理论知识点

交通规划理论知识点

交通规划理论知识点交通规划是指通过制定适宜的交通组织措施,来合理利用交通资源,满足人们出行和货物流动的需求,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的一种规划工作。

下面是关于交通规划的一些理论知识点。

1.交通规划的目标和原则:-目标:交通规划的根本目标是改善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提高市民的出行质量。

-原则:交通规划应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人口健康等多重考虑。

2.城市交通需求分析:-交通需求包括人们出行的目的地、出行模式和出行时间等因素。

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的分析,可以确定出行量、出行距离和出行速度等指标,为交通规划提供依据。

3.交通模式选择:-交通模式包括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和汽车等。

在交通规划中,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结构等因素,确定适宜的交通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道路网络规划:-道路网络规划是交通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道路的布局、尺度和等级等方面。

合理的道路网布局可以提高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道路等级的设定可以根据交通需求和地域条件决定,包括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支路等。

5.公共交通规划:-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便捷、经济、环保的出行选择。

在公共交通规划中,需要涉及线网布局、站点设置、服务频率和运营模式等方面的考虑。

6.停车管理规划:-停车管理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内容,包括停车位的规划和管理等。

合理的停车规划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7.环境保护和可持续交通规划:-交通规划应结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通过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发展公共交通和推广电动车等措施,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8.交通模拟和评估:-交通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交通模拟和评估方法对交通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

交通模拟可以模拟交通流的运行情况,评估交通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交通规划分析

城市交通规划分析

城市交通规划分析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交通规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一个合理的交通规划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城市交通规划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城市交通状况城市交通状况是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也是我们进行规划分析的起点。

我们需要考察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交通工具的使用情况以及人口迁移等因素。

例如,一些城市的交通拥堵严重,导致通勤时间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二、公共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系统在一个城市的交通规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个优质的公共交通系统能够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车辆数量、站点分布等因素。

同时,公共交通的票价定价也需要与市民的收入水平相适应。

三、道路网络规划道路网络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们需要考虑道路的宽度、长度、连接性以及道路类型的合理配置。

合理的规划能够降低交通拥堵的风险,提高道路运输能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设置,以满足不同出行方式的需求。

四、交通信号灯优化交通信号灯是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信号灯的优化,能够有效地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流畅性。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不同道路交通量,合理设置信号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交通资源。

五、城市停车管理城市交通规划还需要考虑停车管理的问题。

合理的停车管理能够提高城市停车位的利用率,减少道路停车导致的交通堵塞。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停车位的布局、车位数量的预测以及停车费用的设定等因素。

六、鼓励可持续交通方式可持续交通方式是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重要方向。

尤其是对于长时间通勤的人来说,选择可持续交通方式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生活质量。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需要鼓励市民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等可持续出行方式,通过限制私人汽车使用来降低交通压力。

七、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的重要手段。

交通规划案例分析报告

交通规划案例分析报告

交通规划案例分析报告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效率、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的经济发展。

通过对一些成功的交通规划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交通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案例背景本次分析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交通规划案例:城市 A 和城市 B。

城市 A 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城市,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崛起,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在过去,城市 A 的交通规划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导致道路网络不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不足,交通管理手段落后。

城市 B 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城市,面临着老旧城区交通设施老化、城市扩张带来的交通压力以及多中心发展带来的交通需求多样化等挑战。

二、交通规划目标与策略城市 A 的交通规划目标是构建一个高效、便捷、绿色的综合交通体系。

其主要策略包括: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快速路和主干道的建设,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增加公交线路和运营车辆,优化公交站点布局;鼓励绿色出行,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高慢行交通的比例;加强交通管理,引入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城市 B 的交通规划目标是实现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融合,提升交通系统的整体效能。

策略包括:对老旧城区进行交通改造,优化道路布局,改善交通微循环;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形成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促进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提高换乘便利性;发展智能交通,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智能化管理。

三、具体措施与实施情况城市 A:1、道路建设方面,新建了多条快速路和主干道,形成了“井”字形的骨干道路网络,有效缓解了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

2、公共交通方面,新增了多条公交线路,购置了大批新能源公交车,提高了公交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运营质量。

同时,建设了多个公交专用道,保障了公交的优先通行权。

3、绿色出行方面,建设了数百公里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在一些区域设置了共享单车停放点,鼓励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4
8=0.96
2
2 2.23*3=6.69 1.74*5=8.7 2.06*4=8 23.64 0.846 .24
3 2.95*2=5.9 2.46*3=7.3 2.78*3=8 21.54 1.161
8
.34
23.15
20.38
23.52
25/23.15=1.0 0.883 80
0.935
第二次迭代
Oi O k 1
i
1 F k 1 dj
Dj D k 1
j
看是否满足误差范围ε。若是,qijk+1即为所求;若不是,令 k=k+1,转至第3步,进行迭代。
二、各种增长系数法
根据增长函数的种类不同,提出各种具体的增长系数法。 1、常增长系数法
qij的增长仅与i区的发生量增长率或与生成量增长率或j区吸 引增长率有关,增长函数为:
1
2
3
1 1.021*10.56 0.9225*4.3 0.9485*5 20.38 20/20.
.94
8=0.96
2
2 0.927*6.69 0.9145*8.7 0.9405*8 21.91 0.846 .24
3 1.121*5.9
1.022*7.38 1.048*8. 22.90 1.161 34
258
2 0.9946*6.003 3 0.9849*7.49
1.0263
1.035*6.4 1.0078*7. 1.012313
23.60
19.47
22.12
25/23.15=1.0 0.883 80
0.935
平均增长率法,迭代第6次的最后结果
D O
1
2
3
增长率 将来值
1
11.3 3.8
5 0.995 20.1
2
6.2 6.6 7.2
1
20
3
7.4 7.7 9.8 1.004 24.9
增长率 1.004 0.994 1
将来值 24.9 18.1 22
f常(Fo, i Fdj)常数
求将来 OD 分布交通量(单位:万次)。设定收敛标准ε=3%
OD1
2
3
现状值 将来值
1
4
2
2
8
20
2
3
5
4
12
20
3
2
3
3
8
25
现状值 9
10
9
28
将来值 25
18
22
65
发生增长率20/8=2.5;20/12=1.67;25/8=3.125
D O
1
2
3
增长率 预测将 来值
1
10
5
5
1
20
2
5 8.333 6.667 1
20
3
6.25 9.375 9.375 1
25
增长率 1.176 0.793 1.046
预测将 21.25 22.71 21.04
65
来值
增长率不满足收敛需求
第二节 增长系数法
1、常增长系数法
f常(Fo, i Fdj)常数
特点: 由于发生量与吸引量不对称,故预测精度不高,是一种最
25.477
1.296*5= 1.756*4= 19.507
6.48
7.024
2.425*3= 3.287*3= 24.626 7.275 9.861
17.635 22.143 65.255
第二次迭代
1 1 0.9189*11.984
2
3
0.9564*3. 0.9311*5. 1.019452
88
增长率
1
2
3
1 (2.5+2.78) 2.15
2.47
/2=2.64
20/8=2.5
2 2.23 3 2.95
25/9=2.78
1.74
2.06
20/12=1.
67
2.46
2.78
25/8=3.1
25
18/10=1. 22/9=2.4
8
4
第一次迭代
1
2
3
1 2.64*4=10.56 2.15*2=4.3 2.47*2=5 20.8 20/20.
求将来 OD 分布交通量(单位:万次)。设定收敛标准ε=3%
D 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2
3
现状值 将来值
1
4
2
2
8
20
2
3
5
4
12
20
3
2
3
3
8
25
现状值 9
10
9
28
将来值 25
18
22
65
增长率
1
2
1 2.78*2.5/2.32=2. 1.940 996
3 2.629
20/8=2.5
2 2.001 3 3.745
交通规划理论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三、分布量预测 1、可用资料
现状OD表、规划年生成预测 两个分区之间的交通阻抗矩阵
2、已开发的方法
增长系数法:假定现在和将来的交通分布模式变化不 大,在此基础上预测对象区域目标年的OD交通量。
(需要有完整的现状OD表)
综合法:从分布交通量的实际分析中,剖析OD分布规 律,并用数学模型表现此规律,然后用实测数据标定模 型参数,最后用标定的模型预测分布交通量。
65
第二节 增长系数法
3、Detroit法(底特律法)
fD(Fo, i Fd)jFoiQ F /d Q j0O O i0 i •
Dj/D0 j Dj/ D0 j
j
j
该方法是Detroit(底特律)市1956年规划首次被开发利用, J.D.CDrol提出的。
特点:
考虑的因素较平均增长率法全面;但同样是收敛速度慢,需 要多次迭代才能求得将来年的分布交通量。
粗糙的方法,甚至不能保证迭代过程一定能收敛。
2、平均增长率法 i,j小区之间的分布交通量的增长系数是i小区出行发生量
增长和j小区出行吸引量增长的平均值,即:
f平(Fo, i Fd)j 1 2( Fo+ i Fd) j
特点: 公式简明,易于计算;但迭代步数较多,收敛慢,计算精
度低,但仍被广泛使用;可以运用计算机计算。
25/9=2.78
1.296
1.756
20/12=1. 67
2.425
3.287
25/8=3.1 25
18/10=1. 22/9=2.4 65/28=2.
8
4
32
第一次迭代
1
2
3
1 2.996*4=11.984 1.940*2= 2.629*2= 21.122
3.88
5.258
2 2.001*3=6.003 3 3.745*2=7.49
2、计算各分区第k次发生增长率、吸引增长率
F
k oi
Oi
O
k i
F
k dj
Dj
D
k j
3、设f(FOi,FDj)为增长函数,计算第(k+1)次预测值
qikj1qikjf(Foki,Fdkj)
第二节 增长系数法
4、检验预测结果
计算新的产生量Oik+1和吸引量Djk+1,计算新的增长率:
F k 1 oi
(方法包括重力模型法、介入机会模型法、最大熵模型 法等,应用范围更广)
第二节 增长系数法
包括两大类:增长函数法和Furness约束条件法 一、增长系数法的思路
原理:假设在现状分布交通量给定的情况下,预测将来 的分布交通量。
1、已知现状OD表(qij0,Oi0、Dj0), 规划年发生量Oi和吸引量Dj。令k=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