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宽厚的园艺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较扎实而熟练的基本技能,能在都市型、产业化现代园艺领域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产业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园艺学和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调控、品种选育、产品采后贮藏与加工、产业经营与管理及景观园艺(绿化施工养护)等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以及艺术修养,具有独立开展工作和组织协调的能力;2.掌握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3.掌握园地规划设计、园艺植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技能;掌握园艺产业化、信息化、产品营销及生产运作与管理、景观园艺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从事园艺产业经营与管理、绿化施工养护等方面的技能;4.具有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专业特色:夯实园艺专业基础,模块培养,注重实践。
在保留传统的园艺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了园艺产业经营与管理、景观园艺(绿化施工养护)、休闲园艺等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4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园艺学、果树学、蔬菜学、花卉学五、核心课程园艺学总论、园艺植物育种学、果树学、蔬菜学、花卉学、设施园艺学、园林树木学、休闲农业规划、植物保护通论等。
六、学时与学分学时学分构成表七、教学进程计划表表一:通识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备注:形势与政策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统一安排,学分计入第六学期。
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园艺专业是培养具备园艺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人才,为满足园林绿化、蔬菜果树种植、花卉草坪管理等行业的需求,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掌握园艺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园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熟悉园林植物的分类、生长发育规律,了解园林建设和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2.具备园艺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园林设计、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绿化景观管理等工作,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具备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提出和解决园艺领域的问题,推动园艺学科的发展。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5.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持续学习的意识,能够适应园艺学科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培养内容1.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园艺学、园林植物学、园林设计原理、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课程,为学生掌握园艺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2.专业实践课程:包括造园实习、园艺技术实训、病虫害诊断与防治、植物繁育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程,如花卉栽培技术、果树种植、草坪管理、景观工程等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实习实践:在专业实训基地、园林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践,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职业发展规划。
5.科研与创新实践: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积极探索园艺学科的前沿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6.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学科素养、国际视野、人文素养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培养模式1.学分制培养:采用学分制培养模式,根据课程的学分设置学习计划,按照学分要求完成学业。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实验课程、实习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导师制指导:建立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和职业发展指导,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素养。
2021级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代码专业名称:园艺技术专业代码:410105二、入学要求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三、修业年限三年学分制,总学分145学分四、职业面向(一)职业面向1、园艺植物种苗行业2、观光休闲农业园3、果蔬及花卉生产企业4、农业景观设计运营公司5、市政绿化相关单位6、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工作7、有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实验工作8、都市农业及立体农业(二)岗位面向主要面向都市园区、屋顶及阳台花园规划设计、庭院植物种植与养护、室内植物装饰与养护、插花与花艺设计、花店经营、植物工厂、旅游休闲观光服务、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服务及其它相关工作岗位需要等岗位。
(三)职业能力要求五、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培养“一懂两爱”高素质、精技能、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创新形成园艺技术专业群“两主线两核心三模块”人才培养模式。
将学生培养成对接高效园艺作物生产、园艺产品加工等行业发展,具有现代园艺产业理念和观光园区规划设计、庭院植物种植与养护、插花与花艺设计、室内植物装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职业技能及岗位实际工作能力,并能从事都市园区、屋顶及阳台花园规划设计、庭院植物种植与养护、室内植物装饰与养护、盆栽与花艺设计、移动造景、旅游休闲观光服务、企业经营管理、园艺产品销售等其它相关工作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较强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体魄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线岗位适应能力。
在上述基础上,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1.知识要求●掌握园艺植物种类识别及园艺植物种植的核心技能。
●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和组织生产的初步能力。
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加大引进力度
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优秀人才,增强师资队伍力 量。
提高教师素质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提升教学质量。
激励制度创新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通过设立教学、科研奖励制度,激发教师的 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形 象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积极性。
网络教学
构建园艺技术专业网络教学平台,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进 行自主学习和远程学习。
虚拟仿真教学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园艺技术 实践场景和操作过程,让学生在虚 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提高教学 效果。
创新育人模式
探索并实施“产学研”结合的育人模式,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践活动等,提高其创 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引入行业、企业的评价标准,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确 保培养的人才具备园艺技术专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提供实践锻炼机会,拓宽其视野和知识面。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03
根据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确保各专业课程的顺利实施。
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的机制与模式创新
深化校企合作
与园艺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行 业需求。
实施订单式培养
根据企业需求,开设订单班,为企业量身定制培养园艺技术人才,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 对接。
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16
CONTENTS
• 引言 • 课程设置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师资队伍建设 • 培养方案实施与保障措施
园艺技术专业年人才培养方案

园艺技术专业年人才培养方案园艺技术专业是农学类专业中的一种,其主要培养学生的园艺技术、知识和理论,使其能够从事园林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园林建设和管理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重要,无论是对于园艺技术应用还是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才培养目标园艺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园艺技术人才,具备一定的管理和应用能力,能在城市园林规划、建设、管理和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
通过全面而有针对性的课程培养,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应掌握以下基本能力:(1)系统掌握园林植物学、营养学、病虫害防治、生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2)具备专业的实验技能,能够正确地进行科学实验和数据处理;(3)具有设计园艺景观和规划城市公园的能力;(4)具备高水平的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够深入解决与园艺技术有关的实际问题。
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通过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养,使其成为熟练而且可靠的城市园林专业技术人才。
二、人才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第一阶段是园艺技术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植物学与生理学,如植物形态、解剖学、生理学、分类学和系统学;园林造景和规划,如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划、施工和管理等;土壤学和肥料学,如土壤分类、土壤肥力,肥料类型、氮、磷、钾等元素的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物理学等;气象学和地理学等,如温度、光线、水、风力和环境病害对植物生长及园林景观的影响;商务管理和市场营销,如园林景观的买卖、运营、销售和推广等;等课程。
(2)实践课程第二阶段是实践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园艺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室实践,如实验室的操作和管理,科学实验的设计、实现、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实地实践,如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维护和管理,对古代园林的游览和考察等;创新实践和科研,如科技创新和发明以及科学研究等;年度实训课程,如国内外园林实践、景观式样的了解、留学或交流等。
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园艺
Horticulture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有关的生产、推广、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受到园艺植物生产、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及从事相邻专业领域工作的适应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2)熟练掌握园艺场规划设计、园艺植物栽培、园艺植物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控、园艺产品商品化等方面的技能;
(3)了解园艺产业和科学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
(4)具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园艺生产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3.主要课程
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土壤肥料学、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果树栽培学基础、蔬菜栽培学基础、观赏园艺学、设施园艺学、园艺产品贮藏学、园艺产品营销学。
4.修业年限
2年,可延迟2年毕业。
5.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
6.具体学分要求
7.全学程周历安排
符号说明:□理论教学○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半周分隔线⊙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论文答辩△毕业教育 :考试 =假期
8.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
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园艺技术专业2023年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地方园艺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旳职业素质规定制定。
根据河南周围地区园艺旳支柱产业为花卉、蔬菜和食用菌产业,生产模式已由老式旳粗放零碎型逐渐向原则化、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方向转变。
园艺行业对从业人员旳职业素质提出了新旳规定,需要一大批掌握园艺植物良种繁育、高档盆花和鲜切花生产,蔬菜设施栽培、无土栽培和无公害生产,食用菌无菌生产和高效栽培等技术,具有现代园艺生产管理知识旳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本方案根据地方园艺产业发展对人才旳需求,对应园艺生产管理岗位及岗位群,在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及所需岗位职业能力旳基础上,确定专业培养目旳,进而提出人才规格规定,构建对应旳课程体系。
结合园艺植物生产管理所具有旳特点——生产对象与生产方式旳多样性、地区性、季节性和周期性,采用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切入点、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关键、生产教学一体化旳“任务驱动、产教合一”教学模式,体现出“教学内容融合工作任务、技能训练紧贴生产实际、培养过程立足岗位需求”旳高技能人才培养特点。
(见图一)图一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示意图一、培养目旳(一)培养目旳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园艺基本知识,掌握园艺植物(花卉、蔬菜、食用菌、果树)生产管理和良种繁育等岗位能力,具有良好旳职业道德、纯熟旳职业技能、科学旳创新精神,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旳园艺技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园艺产品生产、经营等有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花卉、蔬菜、果树、食用菌生产、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产品贮藏加工等工作,或在花卉生产、食用菌生产、花卉租赁、花艺设计与制作等领域自主创业。
(二) 人才规格规定根据培养目旳,对应园艺植物生产管理和良种繁育等岗位,在分析其重要工作任务及所应具有旳岗位职业能力(见表一)旳基础上,提出人才规格规定。
表一岗位工作任务及能力分析人才规格规定包括:(1)职业基本素质①拥护党旳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有强烈旳社会责任感、明确旳职业理想和良好旳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遵法;②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具有踏实肯干、任劳任怨旳工作态度;③具有能胜任本专业岗位工作旳良好旳身体体能,良好旳心理素质,与人沟通、团体协作,具有在竞争中遭遇挫折旳足够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园艺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园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Horticulture(专业代码:090102)一、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完整的现代生物科学的知识体系和较宽厚的园艺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较扎实而熟练的园艺学相关的基本技能,能在果树、蔬菜、观赏园艺、设施园艺、园林绿化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现代园艺生产、科技推广、产业开发、经营管理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发展潜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目标1:富有人文情怀,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目标2:具有扎实的数理化、生物学及农学基础,掌握园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了解园艺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目标3:具备运用园艺专业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园艺领域的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的能力;目标4: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具备多学科团队合作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工作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目标5: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具备不断学习与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通过继续深造或其它学习渠道,与时俱进地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为根本,强调专业综合能力;制定了明确、公开的9项毕业要求,共分23个指标点。
毕业要求能够支撑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能够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本专业毕业要求描述如下:1. 富有人文情怀,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1-1掌握政治、历史、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体育、军事理论、文学和法学等通识性知识;1-2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树立正确的社会人生理念;2.具有扎实的数理化、生物学及农学基础,掌握园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了解园艺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2-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及化学基础;2-2掌握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等基础理论及实验技能;2-3掌握园艺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技能及相关研究方法;2-4了解园艺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3. 能够批判性地认知园艺专业知识,具有发展创新能力3-1具有锐意进取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3-2能够辨析、质疑、评价园艺专业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并提出个人见解;3-3在作物健康生产、生物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新思考和实践能力;4. 能够运用园艺专业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1能够根据不同园艺作物发育规律,结合物候期特点,制定有效栽培管理策略;4-2 具有分析、鉴定园艺生产实践中的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并形成合理的解决方案;5. 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园艺领域的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的能力5-1了解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园艺等现代信息技术;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对园艺专业领域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5-3能够将有害生物防治或诊断专家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园艺实践;6. 具有较强的表达、沟通交流能力6-1具有较强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观点,能够胜任园艺领域的科学传播工作;6-2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能够通过不同方式、渠道与同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7. 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组织能力7-1在团队中积极工作、主动交流,能够达到主要就业职场分工与合作的要求;7-2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具备担任领导或重要角色的能力,能够达到所从事工作对管理的要求;8. 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8-1积极参与国际交流,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8-2了解国际动态,关注全球环境、卫生、生物安全等重大问题;9.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具备不断学习与适应发展的能力9-1 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及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9-2具备针对性学习,适应社会及科学技术发展的能力;9-3能够主动学习,不断更新、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具备发展成为农业行业领军人才的潜质;(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园艺作物育种、栽培、生物技术、设施园艺和园艺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运销、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园艺作物生产、管理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园艺作物生产、工厂化育苗、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采后贮藏加工、设施园艺以及园艺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技术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地方园艺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职业
素质要求制定。
根据河南周边地区园艺的支柱产业为花卉、蔬菜和食用菌产业, 生产模式已由传统的粗放零散型逐步向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方向转变。
园艺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一大批掌握园艺植物良种繁育、高档盆花和鲜切花生产, 蔬菜设施栽培、无土栽培和无公害生产, 食用菌无菌生产和高效栽培等技术, 具有现代
园艺生产管理知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本方案根据地方园艺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对应园艺生产管理岗位及岗位群, 在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及所需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进而提出人才规格要求, 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结合园艺植物生产管理所具有的特点——生产对象与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采用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切入点、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生产教学一体化的”任务驱动、产教合一”教学模式, 体现出”教学内容融合工作任务、技能训练紧贴生产实际、培养过程立足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特点。
( 见图一)
图一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示意图
一、培养目标
(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园艺基本知识, 掌握园艺植物( 花卉、蔬菜、食用菌、果树) 生产管理和良种繁育等岗位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科学的创新精神, 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园艺技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园艺产品生产、经营等相关企事业单位, 从事花卉、蔬菜、果树、食用菌生产、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产品贮藏加工等工作, 或在花卉生产、食用菌生产、花卉租赁、花艺设计与制作等领域自主创业。
(二) 人才规格要求
根据培养目标, 对应园艺植物生产管理和良种繁育等岗位, 在分析其主要工作任务及所应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 见表一) 的基础上, 提出人才规格要求。
表一岗位工作任务及能力分析
人才规格要求包括:
( 1) 职业基本素质
①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②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具有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
③具有能胜任本专业岗位工作的良好的身体体能, 良好的心理素质,
与人沟通、团队协作, 具有在竞争中遭遇挫折的足够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 2) 岗位职业能力
①熟练掌握花卉、蔬菜、果树、食用菌的生产、繁育、病虫害
防治等职业技能;
②掌握园艺产品加工、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开发与推
广能力;
③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组织管理能力。
( 3) 可持续发展能力
①具有现代园艺知识和必备的生物学、植物生长与环境等专业基
础知识;
②具备一定的外语表示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③具有终身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就业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
( 一)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中专毕业生
( 二) 学制三年
三、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
( 一) 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
群
图二课程体系框架图
( 二) 专业主干课程基本内容
按照”岗位工作任务驱动、生产教学合一”的要求, 融入相关职业工种( 高级工) 技能鉴定标准, 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 见表二)
表二课程学习目标、知识要点和技能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