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的护理

合集下载

下肢骨折42例护理体会

下肢骨折42例护理体会
二者 相互 作用 造成 白细胞跨 内皮迁移 至 肾脏组 织局 部 , 局部 白细胞 增 多 , 使 释放 更多 的炎 症趋 化 因子 ,
成微量 白蛋 白尿 的 机制 中起 重 要 作 用。本 研 究 表
明, 模型组 肾组 织 T F 表 达 与 H A… B N、 r N b U C 均 呈正相关 , 提示 尿 中的 T F N a可反 映 D N病情 , 一 是
的 C a 血管壁上 的 IA 1 D, 及 C M一 表达均 上调 , 白细胞
如单 核 巨噬细胞有高 亲和力 的 A E特异性 受体 , G 在
A E刺激 下 可 产 生 大量 T F ̄血 中 T Fx增 多 又 G N c, Nc
可上调 C aIA 1 使 内皮 细 胞 进入 活 化 状 态 , D 、C M.,
留造成 肾脏损 害 。有 研究 证 实 , 间质 液 T 提 示 T F ̄ 造 , N e在
虑 肾组织 C D a表达 与糖 尿病 肾脏 血 流动力 学改 变 及 肾微血管 内皮 细胞 的介 导 生成 有 关 , 测 C , 推 D a 参与 了 肾小 管损伤 。 本研 究 发 现 , 尿 病 大 鼠肾 脏 中 T Fx C a 糖 N c、 D 表达 有一定 相关 性 。在高 血糖 状 态下 , 中 白细 胞 血
( 州市人 民医院 , 东胶 州 2 6 0 ) 胶 山 630
自 19 9 9年以来 , 我科 收治下肢 骨折患 者 4 2例 , 经精心 治疗和护理, 均获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组 4 本 2例 下 肢 骨 折 患 者 , 3 男 6例 、 6例 , 女 年龄 1 0—4 5岁 : 中 股 骨 粗 隆 下 骨 折 3俐 , 骨 干 骨 折 5 其 股

下肢骨折的护理

下肢骨折的护理

⑴外展型: ⑵内收型:
Linton角<30°。
Linton角>50°。
EXIT BACK NEXT
Linton角
Linton角> 50°
Linton角< 30°
一般而言,外展型骨折局部的剪切力小,骨折断端较稳 定,血运破坏少,骨折易于愈合;内收型骨折局部的剪 切力大,骨折断端不稳定,血运破坏大,骨折难于愈合。
3.出院指导
1
继续加强功能 锻炼,正确使 用双拐,教会 患者膝关节功 能锻炼方法。
3
2
股骨中段以上骨 折,下床活动时 始终应注意保持 患肢的外展体 位, 以免因负重 和内 收肌的作用 而发 生继发性向 外成 角突起畸形。
功能锻炼用力 应 适度,活动 范围 应由小到 大、循 序渐进, 切不可 操之过 急,每次 应以 不感到疲劳 为 度,以免给骨 折愈合带来不 良 影响。
人工关节置换术: >65岁,有慢性疾 病, 骨质条件不佳, 股 骨头下型骨折
内固定
滑动式内固定
加压式内固定
儿童和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高能量损伤 以低位经颈骨折为主 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复位+螺丝钉内固定 儿童股骨头血供 与成人不同,很容易缺血坏死,故内 固定后,不宜过早负重。
合并症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深静脉血栓
手术治疗
内固定
早期活动、减少合并 症、预防髋内翻、损 伤小、时间短、安全 可靠
护理
同术股前骨护颈理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1.患肢的观察与护理 (1)原因:患肢足趾的感觉和血运能够反映患肢血管和神经有无受 损。 (2)具体措施 1)看患者患肢的肿胀程度、血液循环情况,注意观 察足趾末梢皮肤的 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足趾的感觉、屈伸活动情况。 2)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发现渗血较多时,及时通知医生。 3)伤口引流情况,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如伤口引流每小时>100ml时 应及时通知医生。 2.疼痛管理 3.预防术后并发症

下肢骨折护理计划

下肢骨折护理计划
石膏固定者做好相应护理。
取舒适卧位,合理安置患肢。
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锻炼等。
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宣教。
疼痛评估及疼痛管理。
根据护理级别及自理能力按时巡视病房,落实专科护理常规及基础护理措施。
其他


4





遵医嘱治疗,规范用药。
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切口愈合情况、下肢感觉运动、肿胀情况、趾端色泽、温度等,注意绷带包扎或石膏固定的松紧度
疼痛管理,了解患者入眠情况。
石膏固定者做好相应护理。
取舒适卧位,合理安置患肢。
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如:康宣教。
饮食指导,预防便秘。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根据病情及医嘱指导患者按时、安全、正确下床活动,正确使用辅助用具。
根据护理级别和自理能力按时巡视病房,落实专科护理常规及基础护理措施
下肢骨折护理计划
诊断:
床号:床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住院号:入院日期
时间
护理计划
签名





入院宣教:病房环境、规章制度、设施设备,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健康宣教,安全管理,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落实相应防范措施。
入院卫生处置、入院护理评估
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疼痛评分及护理
根据病情合理安置体位,观察患肢有无伤口,局部肿胀情况及趾端感觉、运动、血运。
其他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宣教:作息、饮食及活动、康复锻炼等
出院带药:告知名称、用法及注意事项
心理护理
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及建议

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者卧硬板床,仰卧、俯卧均可,翻身时要保持身体上下一致、不弯曲、不扭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避免长时间弯腰。

术后3个月可恢复轻工作。

强体力劳动者应在术后3~6个月以后,继续做直腿抬高和腰背肌功能锻炼,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的诱发因素,预防呼吸道感染,防止便秘,减少吸烟,鼓励患者进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

体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成功与许多因素有关,护理方面在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后有效的功能锻炼,以及正确的出院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工作重点由从生活护理转到基础护理与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护理上,突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不断完善和充实护理内容,能够使患者尽快得到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何丽项.早期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10.[2] 腾皋军.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58.(收稿日期 2008-06-06)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李素贞 魏乃强河南省襄城县人民医院(461700) 我院骨科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115例下肢骨折的病人给予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15例,男74例,女41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31岁,平均56岁。

其中,股骨颈骨折21例,股骨粗隆骨折19例,股骨干骨折15例,股骨髁及胫骨平台骨折共13例,胫骨干骨折30例,踝关节骨折17例。

115例手术治疗98例,保守治疗17例。

开放性骨折21例,闭合性骨折94例。

2 康复护理2.1 心理康复:2.1.1 骨折病人多数是健康的正常人,由于意外突然受伤造成骨折,疼痛的折磨、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下肢骨折)、预后的结果等,都会给病人带来疑虑以及精神上的创伤,严重影响着病人的康复,且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因此一旦病人入院,首先在向首诊大夫了解病情后,即向病人做心理康复。

下肢骨折护理常规

下肢骨折护理常规
3.协助患者坐起,深呼吸并骨折。
2.加强体育煅炼,增强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
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4.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5.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负重再叠仆。
6.定期到医院复查。
下肢骨折护理常规
指下肢及下肢带骨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的有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膑骨骨折、胫腓骨骨折、踝部骨折等。
一、按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二、嘱患者保持功能体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三、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局部疼痛、皮肤颜色、温度等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做好护理记录。
四、给药护理
1.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
2.遵医嘱局部贴敷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五、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
六、临证(症)施护
1.下肢骨折一般应使髋关节屈曲15°、外展20°、膝关节屈曲15°、踝关节背伸90°、足尖向上位。
2.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骨折时,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内收。

下肢创伤急救护理措施

下肢创伤急救护理措施

下肢创伤急救护理措施下肢创伤是指在运动、工作、生活中意外受到各种各样的外力作用,导致下肢软组织受到损害或骨折等。

常见的下肢创伤有骨折、扭伤、挫伤等。

这些创伤虽然不是生命威胁,但如果不及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可能导致伤情加剧,影响工作和生活。

下面是关于下肢创伤急救护理措施的一些介绍。

1. 骨折骨折是下肢遭受外伤后最常见的伤情之一。

如果患者出现骨折,应该做如下的急救措施:1.1 确认骨折部位骨折的部位可能包括了腿部、脚部等,必须先确认骨折的具体部位。

1.2 静止患肢骨折后,患者肢体相应的受伤,需要立即静止患肢以防止二次伤害。

1.3 用支架固定肢体用支架固定患者的肢体是很重要的。

铝合金支架是目前运动员折断骨后最常用的固定器。

2. 扭伤扭伤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伤情,特别是在运动过程中。

如果患者出现扭伤,可以采取如下急救措施:2.1 休息放松休息是扭伤后的重要治疗措施。

患者需及时休息,使肌肉放松。

2.2 冰敷扭伤后冰敷是十分有效的缓解方法。

冰能够有效的减缓肿胀的速度和明显减少疼痛感。

2.3 消炎止痛使用消炎药或止痛药会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快速恢复。

3. 挫伤挫伤是肌肉和皮肤受到挤压、刮擦时的一种损伤。

如果患者出现挫伤,可以采取如下急救措施:3.1 清洗伤口用温水冲洗挫伤伤口,以避免出现感染。

3.2 消炎使用消炎药可以减轻创伤引起的疼痛和阻止细菌的感染。

3.3 敷药用敷料覆盖于伤口,减轻疼痛,并可以加速愈合。

总结在生活或工作中,下肢创伤是非常常见的,了解如何急救下肢创伤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在户外运动或体育竞技中,意外如骨折、扭伤和挫伤等情况也经常发生。

如果正确地进行急救处理,有助于加快伤口愈合,同时减轻疼痛和避免二次伤害。

打石膏下肢护理措施

打石膏下肢护理措施

打石膏下肢护理措施简介打石膏是一种常见的治疗下肢骨折和损伤的方法。

在石膏固定期间,正确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打石膏下肢护理的基本措施和注意事项。

护理措施1. 保持休息和抬高患者在打石膏后需要保持休息,尽量避免移动受伤的肢体。

同时,应将患肢抬高,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建议将床头抬高5-10厘米,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

2. 定期转位为了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患者需要定期转位。

每2-3小时将患肢转动一次,可以通过轻轻抬起肢体并稍微转动的方式进行。

3. 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石膏护具会使皮肤无法通风,容易出现皮肤湿疹和感染。

因此,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非常重要。

每天用柔软的湿布轻轻擦拭患部,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

4. 注意饮食患者在打石膏期间需要特别注意饮食。

推荐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骨骼的修复。

此外,钙、维生素D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也很重要。

5. 使用卫生巾保持干净由于患者无法正常使用卫生间,推荐使用卫生巾来保持干净和卫生。

需要定期更换卫生巾,并保持外部清洁。

6. 移位或损伤后的护理措施如果患者在打石膏期间出现疼痛、瘙痒、湿疹、发红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任何石膏的移位或损伤都需要立即就医处理。

7. 康复训练当石膏拆除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安排相应的康复计划。

保持积极主动的康复训练,可以加速康复进程。

注意事项•避免抓挠石膏•避免把水或其他液体倒入石膏内部•避免碰撞石膏或受到外部冲击•避免将重物放置在石膏上•遵守医生的嘱咐并按时复查•如果出现石膏脱落、断裂或移位的情况,应立即就医处理以上是打石膏下肢护理的基本措施和注意事项。

请患者在打石膏期间严格遵守医嘱,并定期复查。

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就诊。

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作者单位 :150076 哈尔滨市 中医医院
1.2 控制 原发疾病 一 般采取 卧床休 息 ,积极 改善骨质 疏 松 (输注鹿瓜多肽 、骨肽 等药物 ),补充 钙剂 (输 注葡 萄糖 酸 钙 ,口服钙尔奇等),并给予清淡 易消化含钙量高的食物。 1.3 对 症 治疗 控制 并 发 症 由 于 骨 质 疏 松 导 致 骨 折 多 为 股 骨颈骨折 ,临床上多采用 口服 接骨止痛药 (苏式接骨胶囊 、舒 筋定痛胶囊等 )治疗 ,并 且给予 股骨髁 上牵 引保守治 疗。在 牵 引过程 中 ,应使患者放 置在舒适 的位 置上 ,患肢抬高 ,适 当 外 展 ,注意经常检查牵 引装置是 否有 效 ,更 换体 位时注 意保 持牵 引方 向与患者体重在 同一轴线上 ,以保证牵 引力 和牵引 方 向正确 ,防止过度 牵引影 响骨折 愈合 。因牵 引、疼痛 、骨质 疏松等原 因,患者卧床时间较长 ,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 (呼吸 道感染 、泌尿系感染 、褥疮 、便秘 、栓 塞等 )。为此 ,我们 应加 强基础 护理 ,保持床单 清洁 干燥 ,指导 帮助患 者抬臀按 摩骶 尾部及足跟部 ,积极预 防褥疮 ;指 导帮助 患者进 行床 上大小 便 的练 习,如何 垫放便器 等 ;指导帮助患 者坐起 ,鼓励 咳嗽咳
应依赖缓泻剂 。要讲 究饮 食卫生及 营养 ,防止 暴饮暴 食 ,避 免 因饮食不 当而致腹泻 ,会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很多困难。 4.7 指导患者康复 锻炼 功能锻炼是股 骨颈骨折后期 护理 的重要 内容 ,是促进骨折愈合 、提高治愈率 的有 效措施 ,护 理人员应根据老年人 骨折 的病理 特点 ,分别 给予正确 指导 。 首先是应酬上功能锻 炼 ,自牵引 之 Et起 ,行趾 跖及髁 关节背 伸 、跖屈活动 、练 习股 四头肌收缩活动并在患者 的足踝关节 、 膝关节 等部位进行扒 拿 、按摩 以解除局 部紧 张,协助 患者进 行 功能锻炼 。中期 开始抬 抬臀 ,方法是 以健足 蹬床 ,两 手扶 床练 习抬臀 ,尽 量使 身体抬高离开床面 ,以达髋 、膝活动 的 目 的。后期去除牵引 ,继续应床上锻炼 2—4周 ,然后根据情况 搀扶患 者或持拐下床 活动 ,同时可给 患者用 中药熏洗 膝、踝 关节 , 以利舒筋 ,活血 ,消肿 。短 时间 内使 关节尽 可能恢 复 , 减轻痛苦 ,提高 自理 能力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8
关节僵硬
缺血性肌痉挛
7
急性骨萎缩
并发症
重要内脏器损伤
5
脂肪栓塞综合征
1
2
重要周围组织 损伤
休克
3
早期并发症
4
骨筋膜室综合 征
治疗原则
复位
不超过5kg
夹板 石膏绷带 外固定 外展架 功能锻 炼 固定 内固定 皮牵引和骨牵引
主要内容
01
骨折的分类 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02 03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康复及功能锻炼
护理措施
1.监测生命体征,防止休克。
2.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
3.安置合适的体位和肢位察患肢血运
护理措施
7.预防并发症(如压疮、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感染等)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中华创伤骨科杂志【J】.2013创伤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筛查与治疗的专家共 识,2013,15(12):1013-1017.
主要内容
01
骨折的分类 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02 03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康复及功能锻炼
04
骨折的分类
不完全骨折
1.按骨折的程 度和形态分
完全骨折
开放性骨折
2.按骨折处是 否与外界相 通分
闭合性骨折 稳定性骨折
3.按骨折端的 稳定程度分
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的愈合
A
骨折后2周
B
骨折后4-8周
C
骨折后8-12周
反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非关节部位出现类似于关节部位的活 动。 骨擦感或骨擦音: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擦感或骨擦音。
注:具有以上三者之一即可诊断为骨折,但三者都不出现不能 排除骨折,如裂缝骨折。
并发症
2
坠积性肺炎 压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
1
10
晚期并发 症
4
感染
创伤性关节炎
5
6
缺血性骨坏死
损伤性骨化
04
护理诊断/问题 1.疼痛 与骨折、软组织损伤有关。 2.恐惧 与担心预后效果差有关。 2.躯体活动障碍 与骨折、牵引或石膏固定有关。 3.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骨折、软组织损伤或长期卧床 有关。 4.潜在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股 骨头缺血坏死、骨折不愈合、关节脱位、关节感染等。
血肿炎症机化期
原始骨痂形成期
骨板形成塑形期
主要内容
01
骨折的分类 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02 03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康复及功能锻炼
04
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
一般不超 过38℃
休克 发热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
疼痛和压痛 肿胀和瘀斑
临床表现
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改变,多表现为缩短、成角或 旋转畸形。
特有体征
主要内容
01
骨折的分类 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02 03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康复及功能锻炼
04
早期功能锻炼
早期功能锻炼
“踩单车”
空气波气压治疗
参考文献
1.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骨折病人的护理,2015(5): 659-681. 2.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中华创伤骨科杂志【J】.2013创伤骨科 深静脉血栓形成筛查与治疗的专家共识,2013,15(12):1013-1017.
下肢骨折病人的护理 谢科明 指导老师:吴佳妮
2018-4-7
案例导入
患者,女,50岁,因“摔伤致左下肢疼痛活动受限一小 怎 请输入文本 时”急诊平车入病房,入院时神志清,痛苦貌,测T36.5,P80 么 次/分,BP125/70 mmHg,左下肢肿胀明显,成缩短、成角畸 形,触之有骨擦感,左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左足趾活动好, 办 末梢血循好,诉感觉无麻木。X片示:左胫腓骨粉碎骨折。 ? 请输入文本 入院后予以左下肢石膏固定,完善术前检查,在腰硬联合麻 醉下行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安返病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