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遗嘱要满足什么条件
遗嘱公证的必要条件(3篇)

第1篇一、引言遗嘱是公民依法对其财产和其他事务作出安排,并于死亡后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遗嘱公证是指公证机构对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和证明的活动。
在我国,遗嘱公证是保障遗嘱效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遗嘱公证的必要条件。
二、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 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
2. 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必要性遗嘱是公民对自己财产的处分行为,具有重大法律意义。
因此,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以保证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若遗嘱人处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状态,其遗嘱可能因缺乏真实意愿或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
3. 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包括:(1)年满18周岁;(2)精神状况正常,能够理解遗嘱内容;(3)未受到欺诈、胁迫等非法手段的影响。
三、遗嘱内容真实、合法1. 遗嘱内容真实遗嘱内容真实是指遗嘱人的真实意愿在遗嘱中得到充分体现。
为确保遗嘱内容真实,以下条件必须满足:(1)遗嘱人亲自书写遗嘱或委托他人代为书写;(2)遗嘱内容清晰、明确,无歧义;(3)遗嘱人签字或盖章,以示确认。
2. 遗嘱内容合法遗嘱内容合法是指遗嘱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遗嘱无效:(1)遗嘱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如遗嘱人放弃法定继承份额;(2)遗嘱内容违反公序良俗,如遗嘱人处分他人财产;(3)遗嘱内容违反社会道德风尚,如遗嘱人将遗产赠与他人。
四、遗嘱形式符合法律规定1. 遗嘱形式遗嘱形式是指遗嘱人表达其意愿的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遗嘱形式包括口头遗嘱、书面遗嘱和公证遗嘱。
(1)口头遗嘱:遗嘱人当众口头表达其意愿,并由两名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
老人给子女立遗嘱流程个要求

老人给子女立遗嘱流程个要求
以下是 7 条关于老人给子女立遗嘱流程和要求的内容:
1. 首先得想好,到底都把啥留给子女呀。
就像你整理自己最宝贝的东西一样,要想得清清楚楚的。
比如说,哎呀,那套老房子肯定得留给大儿子,毕竟他一直帮着照看过房子呢。
2. 然后呢,一定得找个靠谱的人来见证啊,这可不能马虎。
好比你找个可靠的朋友陪你去做重要的事情,多踏实呀。
找个律师或者信得过的亲戚,见证这重要的一刻,那可不能找不靠谱的呀,不然以后说不定会有麻烦呢。
3. 写遗嘱的时候可得认真仔细喽,字句都得写明白呀。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就好像你精心写一封给子女的长信,每句话都要斟酌好。
别写得模糊不清,让子女以后抓瞎呀。
4. 立遗嘱也是要按程序来的呀,不能随心所欲。
就如同你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一样,按部就班才行。
该签名的签名,该按手印的按手印,一样都不能少哇。
5. 别忘了把遗嘱保管好哇,可别弄丢了或者弄坏了。
这就像你珍藏的珍贵照片,得找个安全的地方放好。
把它放在一个稳妥的地方,等需要的时候能随时拿出来呀。
6. 到时候也得给子女交代清楚啊,让他们心里有数。
这好比你给孩子交代重要的事情,得让他们明明白白知道。
别等自己走了,让子女蒙在鼓里呀。
7. 哎呀,立遗嘱这事真的很重要哇,关系到子女以后的生活呢。
所以老人可得重视起来,认真去做呀。
难道不是吗?
我的观点结论是:老人给子女立遗嘱确实需要严谨认真对待,按照正确的流程和要求来做,这样既能保障老人的意愿能得到实现,也能让子女在日后少一些纠纷和困惑。
遗嘱的有效条件

遗嘱的有效条件1.遗嘱人具备遗嘱能力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处分自己身后财产的行为,因此,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
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2.意思表示真实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3.遗嘱形式合法遗嘱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形式。
(1)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公证遗嘱,必须由遗嘱人亲自到公证机构办理;遗嘱人有正当理由不能亲自前往公证机构办理的,可以由公证机构派公证员到遗嘱人的住所办理;(2)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公民在遗书中涉及死后个人财产处分的内容,确为死者真实意思的表示,有本人签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无相反证据的,可按自书遗嘱对待。
(3)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代书遗嘱的遗嘱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得立代书遗嘱。
(4)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5)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
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4.遗嘱的内容合法遗嘱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遗嘱无效;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遗嘱的这部分,应认定无效;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
订立遗嘱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订⽴遗嘱必须符合什么条件我国《继承法》第⼗六条规定“公民可以⽴遗嘱将个⼈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中的⼀⼈或数⼈继承。
”⽽在法律规定的多种遗嘱⽅式中,公证遗嘱的效⼒是最⾼的。
那么,订⽴遗嘱必须符合什么条件?下⾯随店铺⼩编⼀起来了解下吧。
订⽴遗嘱必须符合什么条件1.遗嘱⼈必须具有完全民事⾏为能⼒:遗嘱⼈在⽴遗嘱时必须精神正常,有正常的思维意识能⼒或语⾔表达能⼒,能够清楚表达⾃⼰的真实意思。
⽆民事⾏为能⼒或者限制民事⾏为能⼒⼈所⽴的遗嘱⽆效。
2.遗嘱⼈的意思表⽰真实:遗嘱的内容必须是遗嘱⼈⾃⼰真实意愿的表达,不存在遗嘱⼈受胁迫、欺骗的情况,遗嘱⼈受胁迫、欺骗所⽴的遗嘱没有法律效⼒。
3.遗嘱的内容和形式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遗嘱的内容和形式应当符合《中华⼈民共和国继承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能与之相抵触。
4.遗嘱⼈处分的财产必须是其个⼈合法财产:遗嘱⼈的财产涉及到夫妻共有或者家庭共有的,遗嘱⼈只能处分属于⾃⼰份额的个⼈财产,处分超出个⼈份额的遗嘱内容部分,该部分内容⽆效。
5.遗嘱⼈申办遗嘱公证应当亲⾃到公证处提出申请,不能委托他⼈办理。
办遗嘱公证由⽴嘱⼈持证明个⼈⾝份的证件到户籍地的公证机关办理,如⾏动不便,也可邀请公证员到⽴嘱⼈住地办理。
⽣命垂危时⽴嘱,应有两个以上⽆利害关系的公证⼈证明,公证机关可在审查其合法性后,以确认公证。
公证员对遗嘱有保密义务。
进⾏遗嘱公证,可向⽴嘱⼈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即其在⽣前按⾃⼰的意志,处分其财产,对预防和减少纠纷都有积极的作⽤。
遗嘱公证是指公民⽣前对⾃⼰的财产作出安排,并经国家公证机关公证,于死亡时⽴即发⽣法律效⼒的法律⾏为,它是⼀种单⽅的法律⾏为。
《继承法》第⼗六条第⼆款规定“公民可以⽴遗嘱将个⼈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中的⼀⼈或数⼈继承。
”根据《中华⼈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七条的规定“公证遗嘱由遗嘱⼈经公证机关办理”、第⼆⼗条的规定“⾃书、代书、录⾳、⼝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
《民法典》6种遗嘱形式规定及生效要件

遗嘱形式一、自书遗嘱(《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自书遗嘱的生效条件为:(1)须由遗嘱人亲笔书写遗嘱的全部内容,不能由他人代写,而且只能由遗嘱人用笔将其意思记录下来。
(2)须是遗嘱人关于其死亡后财产处分的正式意思表示,如果不是正式制作,仅是在日记或有关的信件中提到准备在其死亡后对其财产如何处理,不应认定为自书遗嘱。
(3)须由遗嘱人签名,既证明遗嘱确为遗嘱人亲自书写,也证明遗嘱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4)须注明年、月、日,不仅可以确定自书遗嘱的成立时间,在发生纠纷时方便辨明遗嘱的真伪,而且可以判明遗嘱人在立自书遗嘱时是否具有遗嘱能力,以确定遗嘱是否有效,还有助于辨明多份遗嘱的先后顺序,以确定哪份遗嘱是最后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自书遗嘱。
(5)增删或涂改时须签名并注明时间,否则,其涂改、增删的内容无效。
二、代书遗嘱(《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打印遗嘱的生效条件为:(1)须由遗嘱人口授遗嘱内容,并由一见证人代书。
(2)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3)应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另外,法律明确规定下列人员不得作为见证人: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②继承人、受遗赠人;③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条)三、打印遗嘱(《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打印遗嘱的生效条件为:(1)遗嘱为电脑制作、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文本形式。
(2)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并在打印遗嘱文本的每一页都签名。
(3)遗嘱人在遗嘱文本的每一页都签名。
(4)最后注明年、月、日。
四、录音录像遗嘱(《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录音录像遗嘱的生效条件为:(1)须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出镜见证,见证人应把各自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所在工作单位和家庭住址、以及年、月、日等基本情况予以说明。
(2)须由遗嘱人亲自叙述遗嘱的内容(包括年、月、日),内容应当具体,对有关财产的处分,应当说明财产的基本情况,说明财产归什么人承受。
老人写遗嘱怎样才生效?

I'm glad that someone finally saw me through. I was too tired to pretend.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老人写遗嘱怎样才生效?1、必须由该老人自己亲自签名,同时还要写清楚订立遗嘱的具体时间。
2、订立遗嘱的老人必须要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同时也具有订立遗嘱的能力。
3、遗嘱的内容要求一定是出于该老人真实意思的表示。
4、遗嘱的内容同时也不可以违反法律法规,同时不可以损害到国家、集体的利益。
5、要求必须给缺乏劳动能力而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一、老人写遗嘱怎样才生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七条,老人立遗嘱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即为有效:(1)由立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2)立遗嘱人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3)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4)遗嘱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5)遗嘱应为缺乏劳动能力而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二、老年人立遗嘱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一,是否需要立遗嘱。
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是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是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也就是说,自己不立遗嘱时,遗产继承由国家法律的规定,这叫做法定继承。
所以遗嘱不是每个人必须要立的。
第二,立遗嘱的目的就是打破法定继承的规律,根据自己意愿重新做出安排。
比如可以让某个继承人多继承遗产,或者将某个法定继承人排除在继承人之外,或者指定某个继承人继承某个具体财产等等。
遗嘱需要表述准确,内容不可存在歧义理解。
曾有人用诗歌写的遗嘱,等他去世之后,因为诗歌的文学语言的内容浪漫富于想象的不确定性,引发了继承纠纷。
第三,立遗嘱应当与老年人在世时的赡养问题通盘考虑。
不要凭一时头热,或者与子女一时生气,或者听某个人一时调唆,就决定立遗嘱。
立遗嘱前需要平静的心态,对家庭里你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之间的关系作出客观的判断,再决定是否立遗嘱,怎么立遗嘱。
遗嘱的形式要件及其效力规则

遗嘱的形式要件及其效力规则
遗嘱的形式要件及其效力规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性的遗嘱形式要件及其效力规则:
1. 形式要件:
- 手写遗嘱:遗嘱必须由遗嘱人亲自手写,并在其签名下签字。
- 公证遗嘱:遗嘱必须由遗嘱人口头陈述或书面表示,并在公证官的见证下签署或指认。
- 文书遗嘱:遗嘱必须由遗嘱人书面表示,并在证人的见证下签署或指认。
有些地区要求遗嘱必须由律师起草。
- 口头遗嘱:在临终或其他特殊情况下,有些地区可能允许口头遗嘱。
2. 效力规则:
- 自愿性:遗嘱人在无外在压力和干扰的情况下自愿订立遗嘱。
- 声明意愿:遗嘱必须明确表达遗嘱人对财产分配和遗产继承的意愿。
- 完整性:遗嘱必须包含完整的遗产清单,列明遗产应如何分配。
- 合法性:遗嘱不能违反相关的法律规定,如强制继承权规定或其他合法性规定。
- 正当见证:遗嘱必须由一定数量的证人在遗嘱人签署时进行见证,并签署或指认遗嘱。
证人通常需要年满法定年龄,无亲属关系,在心智健全的情况下。
请注意,这只是一般性的介绍。
具体的遗嘱形式要件及效力规则可能会因地区和
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建议您在需要订立遗嘱时咨询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士。
立遗嘱五大条件是什么

The so-called happiness refers to the absence of pain in the body and the absence of disturbance in the soul.悉心
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
立遗嘱五大条件是什么
导读:1、立遗嘱人必须要有立遗嘱能力。
立遗嘱为民事行为,立遗嘱人必须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遗嘱内容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遗嘱必须保障无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人的权利。
4、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须为立遗嘱人的个人合法所有的财产。
立遗嘱有五大条件:
1、立遗嘱人必须要有立遗嘱能力。
立遗嘱为民事行为,立遗嘱人必须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22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2、遗嘱内容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3、遗嘱必须保障无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人的权利。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19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4、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须为立遗嘱人的个人合法所有的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八条规定:若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者他人所有的财产的,遗嘱的该部分内容无效。
5、遗嘱须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
若遗嘱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其内容违反社会公德,该份遗嘱无效。
具备了以上条件后,立遗嘱人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遗嘱,且具备一定条件后,该份遗嘱即存有法律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遗嘱要满足什么条件
1、立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能力。
2、遗嘱内容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
3、遗嘱处分的遗产只能是个人合法所有的财产,处分其他财产无效。
4、遗嘱中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遗嘱的有效要件包括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遗嘱有效的实质要件,是指遗嘱的条件符合法律的规定。
遗嘱的条件若不符合法律的要求,也就不能有效。
那么,在司法实践中,立遗嘱要满足什么条件?请跟随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立遗嘱要满足什么条件
1、遗嘱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对此,继承法明确指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8周岁以上且精神正常的人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具有立遗嘱的行为能力,可以立遗嘱。
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
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2、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因不是遗嘱人真实的意思表示而无效。
伪造的遗嘱不是被继承人的意思表示,即使伪造的遗嘱没有损害继承人的利益,或并不违背被继承人的意思表示,也属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被篡改的部分无效,但不影响遗嘱中未被篡改内容的效力。
3、遗嘱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或者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继承法中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如果遗嘱生效时,没有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份额,对应当保留的必要份额的处分无效;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时,遗嘱的这部分因违法也应认定为无效。
二、立遗嘱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在自书、代书遗嘱中应当注意不要忘了由遗嘱人签名。
2、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需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而且口头遗嘱是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订立的,在危急情况解除后能够用其他形式立遗嘱的,之前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如果不注意以上问题,就可能导致遗嘱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另外,根据《意见》35条规定,继承法实施前订立的,形式上稍有欠缺的遗嘱,如内容合法,又有充分证据证明确为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遗嘱有效。
立遗嘱要满足什么条件,遗嘱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或者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在自书、代书遗嘱中应当注意不要忘了由遗嘱人签名;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需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而且口头遗嘱是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订立的,在危急情况解除后能够用其他形式立遗嘱的,之前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