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第十一讲奥苏贝尔的认知学习理论

二、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二)概念学习(Concept Learning) • 概念学习与概念名称的学习是不同的. • 不论是通过概念的形成方式还是通过概念的 同化方式来获得概念,其最终目标都是掌握 同类事物的关键属性. • 而概念名称的学习是表征学习,即用符号代 表概念.学生可以掌握概念的名称,但却不理 解概念的内涵.学生也可以不知道概念的名称, 但他却可以获得概念的本质属性的心理意义.
上一讲内容要点:
第二节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一、认知发展过程论 二、发现学习 三、数学学习定理
一、认知发展过程论
布鲁纳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形成刺激与反应的 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也就是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 1.动作表征(Enactive Representation) 2.映象表征(Iconic Representation) 3.符号表征(Symbolic Representation)
二、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二)命题学习(Proposition Learning) • 概括性命题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命题“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边长 的平方”中,“正方形”、“面积”、“边 长”可以代表任何正方形及其面积和边长, 而平方关系则是普遍的关系. • 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个概念之间的关 系,或者说学习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 合意义.
二、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一)表征学习(Representational Learning) 所谓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 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代表什么. 其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 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了相应的等值关系. 表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或者说名称学 习,即学习掌握词汇所代表的事物的意义(或表 象).
第四章认知学习理论第三节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第四章认知学习理论第三节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第三节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了解布鲁纳的⽣平及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背景掌握认知-发现说以及布鲁纳认知结构主义的主要学习理论体会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教学论思想及其贡献和局限性布鲁纳(J.S.Bruner)作为英国哈佛⼤学教授,曾主持该校的认知研究中⼼,专门研究认知学习。
他认为不能以实验室内研究狗、猫、⿏、猩猩等的学习现象来推论⼈类个体的学习过程,必须要到学习的第⼀线进⾏研究。
他强调学⽣的主动探索,从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中去发现原理,才是构成学习的主要条件。
因⽽他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发现学习论(discovery learning theory)。
他认为⼈是通过认知表征的过程来获得知识、实现学习的。
所谓认知表征,就是指通过知觉⽽将外在事物转换为个体内在⼼理事实的过程,⽽其认知表征⽅式则会随个体年龄⽽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动作表征(enactive representation)——⼉童靠动作来认知世界、获得知识;映象表征(iconic representation)——⼉童⽤头脑中的表象去表现世界、获得知识;符号表征(symbalic representation)——⼉童运⽤符号、⽂字再现世界、获得知识。
他还认为,发现学习具有⼀系列优点:①提⾼智慧潜⼒;⑦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⑦学会将来做出发现的最优策略和⽅法;①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
他⼗分强调学⽣学习时对学科知识结构的掌握。
知识结构也就是某⼀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仅包括⼀般原理,⽽且也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法。
他认为,学⽣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更容易地理解学科的基本原理、提⾼记忆的效果、促进学习迁移、缩短“⾼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
布鲁纳的⽣平及著作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背景认知-发现说论学习理论教学论思想教学实例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贡献与局限⼀、布鲁纳的⽣平及著作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于1915年10⽉出⽣在美国纽约。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旨在解释人类如何获取、组织和使用知识。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不断的学习
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而这种认知结构又会影响人们对世界的理解
和行为。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类的认知结构是由认知模式、概念和思维方式组成的。
认知模式是指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框架,它们影响着人们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一般性
认识,它们帮助人们将信息分类和组织起来。
思维方式则是人们处
理信息的方式,它们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和行为。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来建
立自己的认知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
的认知模式、概念和思维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通
过学习,人们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扩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提
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不仅可以帮助
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
通过学习,人们可以不断地调整和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自己的认知
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的需求。
总的来说,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学
习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它们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行为。
通
过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人们可以不断地完善和调整自己的认知
结构,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的需求。
因此,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可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提
高人们的认知能力。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 J。
S。
Bruner)提出的。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一)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非常强调和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己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在布鲁纳看来, 认知结构是指由人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认知结构可以看成编码系统, 它的主要成分有 “一套感知的类目" 、“比较抽象的概念”、“主观臆测或意象" 。
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 并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
这种各部分存在联系的知识, 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因此,他十分重视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
认知结构的形成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二)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是与己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是主动认识、理解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新知识同己有知识有各种各样的关系 可能同学生的己有知识相违背, 或相替代,或者是先前知识的重新提炼.通过“同化”或“顺应”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转化是对新知识的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以适应新的任务,并获得更多和更深刻的知识。
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 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 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
评价通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基础。
0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未来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
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05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的挑战与批评
对理论的挑战
实证支持不足
尽管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具有其独特的见解,但在实证研究方面缺乏足够的支持, 其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螺旋式课程设计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因此课程内容应该按照学 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进行设计,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
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学科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新知识并将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积 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促进知识的理解和长期记忆。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对于教育实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鲁纳的背景和贡献
布鲁纳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在20世纪50年 代提出了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成为当时教育心理学领域的 重要突破。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 录
• 引言 •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概述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应用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挑战与批评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知 识的学习和认知结构的构建。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教学理论的出发点——知识结构论
• 呼吁教材的改革,主张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学科的基础知识 • 他认为过去的教材旨在适应近代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只注重 知识数量的传授,使教材的分量日益增加。 • 在知识和信息迅猛增长的今天,只注重知识和数量的传授已遭遇严重 挑战,注重教材质量的提高,注重学生智力培养的教学应该成为时代 的需要。 • 学习知识的结构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的,以整体的眼光看待、 理解事物。 • 认为注重知识基本结构、原理、概念的教学具有以下作用:
幻灯片 3
教学目标
• 发展学生智力是教学的主要目标 • 在《教育过程》中指出,我们必须强调教育的质量和理论的目标,也 就是说,教育不仅要培养成绩优异的学生,还要帮助学生获得最好的 理智发展 • 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技能、想象技能以及符号运 演技能”。具体地说就是,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猜想的价值和可修正性, 以实现试图得出假设的激活效应;培养学生运用心智解决问题能力的 信心;培养学生的自我促进;培养学生“经济地运用心智”;培养理 智的诚实。 • 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和形成学生智慧和认知的发展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布鲁纳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当代认知心理学 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 《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1962)、《教学论探讨》 (1966)、《教育的适合性》(1971)等。 • 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或 改变 • 认知主义: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 组,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
教学应用——教学的基本原则
• 教学理论应考虑:学生的本性、知识的本质、知识获得过程的性质 • 基于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把知识转化为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 的某种心智形式,提出四条原则: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

3、布鲁纳关于类别及其编码系统
“分别对待各种相同的事物,对周围的各种物 体、事件和人物进行分类,并根据这一类别的成 员关系而不是他们的独特性对他们做出反应。”
4、布鲁纳关于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
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人关于现实
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
4、奥苏贝尔的教学原则(p170)
逐渐分化原则
(principles of progressive differentiation);
整合协调原则
(principles of integrative reconciliation) ;
先行组织者原则(advance organization) .
请分析: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
3、认知结构同化理论
在奥苏贝尔看来,认知结构指学生现有的知 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 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
1、学生认知结构中能与新教材建立联系的有关观念 是否可以利用;
2、这些观念与学习的新观念之间区别的程度如何; 3、认知结构中起固定点作用的观念是否稳定、清晰。
2、布鲁纳关于儿童的智力发展阶段论
再现模式(model of representation):就是人们 再现自己关于世界的知识经验的方式。 动作性模式 (Enactive Representation); 映像性模式(Iconic Representation); 符号性模式(Symbolic Representation)。
会 列 出 : x2+2x+1= ( x+1 ) (x+1) ; x2+4x+4= ( x+2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这样,同一个物理学知识可以转换成各种不同的形 式教给不同认知水平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
螺旋式课程实施要求
任何学科都能够采用在智育上正确的方式,有效的教给任 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 即螺旋式课程的方式,但是具体实施螺旋式课程有一定
的要求: • 遵循儿童动作性表征、映像性表征、符号性表征的认知
发展阶段 • 把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原理教给儿童
一、学习的实质——认知结构理论
一、学习的实质——认知结构理论
一、学习的实质——认知结构理论 学习是学生头脑中的形成组织结构的过程。 而这些结构主要由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编码而成 掌握信息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越所 给的信息。
一、学习的实质——认知结构理论
当我们看到前面一位留着披肩发穿着花格衣服的人时,我们 所得到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我们可以推断这人是位女子 ,她有两只手、两条腿等等。 我们不可能直接知觉到这些。所以,我们必须超越所给的信 息。我们先决定这是一位女子,然后根据女子这一类别,作 出推断。
编码与概括化的结果
因此知识的获得包含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转换和评价
知识学习三过程举例
一、认知结构理论 学习是学生头脑中的形成组织结构的过程。 而知识的获得包含三个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转换和评价
一、学习的实质——认知结构理论
儿童的认知发展,即认知结构的形成有一定的过程 ,发展水平不同,儿童认识和表现事物的主要方式 也不同。表征可以再现知识也是形成结构的过程 布鲁纳将儿童认识和表征世界的形式成为认知表征 系统
(二)反思当前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知觉与归类理论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⑴习得新信息。
⑵转换,把知识整理成另一种形式,以便超越所给予的信息。
⑶评价。
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一、知觉理论
布鲁纳认为知觉过程涉及四个相继的步骤:
⑴初步归类;
⑵搜寻线索;寻找可以用来辨别该事件的那些属性,以便把它较为精确地归入某一类别。
⑶证实检索;搜寻那些可以用来证实该事件的线索,以检索原来的归类是否确切。
⑷结束证实;它是以终止搜寻线索为标志的。
由此可见,知觉过程是以对刺激输入开放、选择、关闭为特征的。
二、归类理论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为了促进学生最佳地学习,提供信息是必要的;但是,掌握这些信息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越所给的信息。
概念获得的理论
布鲁纳认为,人们是通过把刺激输入置于某一类别来加工它们的。
一个类别,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概念。
因此,概念是思维过程的核心。
在布鲁纳看来,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
他最早系统地提出了概念假设-检验理论。
一、概念的类型
1.合取概念(conjunctive concept)
合取概念是一种根据同时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来下定义的概念。
2.析取概念(disjunctive concept)
析取概念是一种根据同时呈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属性,或只呈现一种相关属性来下定义的概念。
3.关系概念(relational concept)
关系概念是根据各种属性之间特定的关系来下定义的概念。
二、概念获得的策略
只讨论获得合取概念的策略,而且只局限于选择策略。
布鲁纳发现,学生在形成合取概念时,一般采取以下四种策略:
1.同时扫视;
2.相继扫视;
3.守恒聚焦;
4.聚焦投机。
布鲁纳的概念假设-检验理论被公认为是对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大贡献,他用实验的方式考察了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概念获得的过程,因而被皮亚杰誉为是“思维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
一、发现学习特征
1.强调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
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学习的主要目的
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所以,布鲁纳强调的是,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
2.强调直觉思维
布鲁纳的发现法还强调学生直觉思维在学习上的重要性。
他认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不同,它不根据仔细规定好了的步骤,而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的。
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一般不是靠言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语言文字。
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象或图象性的。
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
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
3.强调内在动机
发现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
所以,布鲁纳把好奇心称之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
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机,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
所以,他提出要形成学生的能力动机,就是使学生有一种求得才能的驱力。
通过激励学生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求,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事实表明,对自己能力是否具有信心,对学生学习的成绩有一定影响。
布鲁纳在强调学生内部动机时,并没有完全否认教师的作用。
在他看来,学生学习的效果,有时取决于教师何时、按何种步调给予学生矫正性反馈,即要适时地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结果,如果错了,还要让他
们知道错在哪里以及如何纠正。
让学生有效地知道学习的结果,取决于:⑴学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接受到矫正性信息;⑵假定学生接受的矫正性信息的时间、场合都是合适的,那么学生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使用这些矫正性信息;⑶学生接受的矫正性信息的形式。
布鲁纳还认为,学生利用矫正性信息的能力与他们的内部状态有关。
如果学生因驱力太强而处于焦虑状态,那么,提供矫正性信息不会有多大用处。
另外,如果学生有一种妨碍学习的心理定势的话,学习往往会显得异常困难,这时,学习的每一步骤都需要及时给予反馈。
布鲁纳称这种反馈为“即时反馈”。
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
提供矫正性反馈也有可能会产生负作用,即会使学生一直依赖于教师的指正。
因此,教师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使学生最终能自行地把矫正机制引入学习中去。
4.强调信息提取
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而是提取。
因为学生在贮存信息的同时,必须能在没有外来帮助的情况下提取信息。
提取信息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信息,知道信息贮存在哪里和怎样才能提取信息。
学生如何组织信息,对提取信息有很大影响。
学生亲自参与发现事物的活动,必然会用某种方式对它加以组织,从而对记忆具有最好的效果。
评论
布鲁纳对三个表征系统的阐述,使得学习和发展理论与教学理论之间
有了连结点。
在我们看来,这是布鲁纳高出皮亚杰的地方。
布鲁纳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这一观点虽然并非布鲁纳首创,但由于他以自己对知觉和思维过程的独到研究,使发现学习有了科学的基础,
提示我们: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如果要考察它或评价它,那就应该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