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 3.1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等概念2、了解常温下常见烷烃的状态3、通过探究了解烷烃与甲烷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探究能力重点、难点:同分异构体的写法教学过程:一:烷烃:结构特点和通式: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互相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状态。
所以这类型的烃又叫饱和烃。
由于C-C连成链状,所以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
(若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分别书写甲烷、乙烷、丙烷等烷烃的结构式。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烷烃的同系物。
关于烷烃的知识,可以概括如下:①烷烃的分子中原子全部以单键相结合,它们的组成可以用通式C n H2n+2表示。
②这一类物质成为一个系统,同系物之间彼此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③同系物之间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则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化。
(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烃基,用“R-”表示;烷烃失去氢原子后的原子团叫烷基,如-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一价烷基通式为C n H2n+1- )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定义: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如正丁烷与异丁烷就是丁烷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属于两种化合物。
正丁烷异丁烷熔点(℃)-138.4 -159.6沸点(℃)-0.5 -11.7我们以戊烷(C 5H 12)为例,看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先写出最长的碳链:C-C-C-C-C 正戊烷 (氢原子及其个数省略了) 然后写少一个碳原子的直链:CCC CC|1234(CCCC C43|21)然后再写少两个碳原子的直链:把剩下的两个碳原子当作一个支链加在主链上:4|3|21C C CC C -- (即C C C C C |4321---) 探究C 6H 14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补充练习1.下列有机物常温下呈液态的是 ( )A .CH 3(CH 2)2CH 3B .CH 3(CH 2)15CH 3C .CHCl 3D .CH 3Cl2.正己烷的碳链是 ( )A .直线形B .正四面体形C .锯齿形D .有支链的直线形3.下列数据是有机物的式量,其中可能互为同系物的一组是 ( )A .16、30、58、72B .16、28、40、52C .16、32、48、54D .16、30、42、564.在同系物中所有同系物都是 ( )A .有相同的分子量B .有相同的通式C .有相同的物理性质D .有相似的化学性质5.在常温常压下,取下列4种气态烃各1mol ,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其中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 A .CH 4 B .C 2H 6 C .C 3H 8 D .C 4H 10 6.请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以下烷烃⑴ C 2H 5-CH -CH -(CH 2)3-CH 3 ⑵CH 3-CH -CH -C -H⑶ ⑷CH 3-CH -C -CH 3 CH 3-C -CH 2-C -CH 37.根据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判断下列命名是否有错误,若有错误请根据所要反映的化合物的结构给予重新命名。
化学高一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doc

(表格形式)化学高一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甲烷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内容,是较为系统学习有机物的开始,本章是从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入手,便于学生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充分体现有机化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应用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初中化学已经初步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再次螺旋上升式学习甲烷更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这些都为学好本章做好了铺垫。
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母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有机选修模块的学生打下最基本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无机物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深切地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能反映物质的结构”,这种思想自然而然地会迁移到有机物的学习上来,从无机到有机知识的学习,从知识的学习模块上来讲好象是一种跳跃,但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甲烷的分子组成、部分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只是对甲烷的空间结构和部分化学性质不清楚。
通过模型演示,自主搭建验证,实验探究等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学习兴趣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探究。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分子式。
2、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模型等,逐步养成关心科学、研究科学的态度。
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必修二)

北京二中 佘平平
一、教学设计思路
甲烷〔《化学·必修2》(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第三章第一节〕的学习是学生较为系统学习有机物的开始。本章教学先呈现甲烷内容,首先考虑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便于学生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其次充分体现有机化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应用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所以甲烷作为系统学习有机物的起始章的第一节内容,就显得其地位的特别突出和重要。本节教学的设计,要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体现认识的渐进发展性原则;同时,考虑到学生前面已经具有了一些有关物质结构的概念,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紧紧抓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初步认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甲烷的分子结构角度来认识甲烷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等。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初步应用已有的原子结构、化学键等基础知识,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来全面认识甲烷。但由于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比较陌生,基本没有形成有机物的学习方法,空间想象思维较弱,所以在学习中应用辩证的的观点从结构理解性质有一定的困难。因而在教学中通过模型制作来培养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甲烷的取代反应
2.教学难点: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2、学生实验:用试管装好的甲烷样品,甲烷与氯气取代反应的对比实验
3、球棍模型
五、主要教学方式
1、主要教学模式:信息加工、教师启发
2、主要教学策略:学生通过阅读新闻图片或观察实验来提取信息并将信息转化为知识。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第2課時【教學目標】1、瞭解甲烷的主要性質及其在化工上的應用,重點認識取代反應的特點;2、引導學生學會運用觀察、實驗、比較、歸納等學習方法,通過對甲烷分子結構的學習,瞭解有機物分子結構特點對性質的影響,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3、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感受化學與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繫,關注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滲透科學具有兩面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難點】甲烷的取代反應;使學生建立有機物立體結構模型,從化學鍵的層面認識甲烷的結構和性質。
【教學方法】問題推進法、實驗探究法:實踐——探究——總結——推理——規律【教學過程】【知識復習】甲烷的結構特點如何?根據甲烷的結構和甲烷分子組成中元素化合價的特點你能否推測出它可以具有的化學性質。
甲烷的分子結構穩定→其化學性質穩定。
(通常情況下)-4 →化合價可以升高(0、+2、+4等價態)→具有還原性。
(特殊條件下)CH4【演示實驗】點燃從儲氣罐中導出的甲烷,並檢驗其生成的產物。
【講解】 4、甲烷的化學性質:通常情況下,甲烷的結構比較穩定,不易與其它物質反應。
與強酸、強鹼、強氧化劑如高錳酸鉀、溴水等都不起反應。
(1)氧化反應(可燃性)【復習】甲烷的燃燒反應,指出書寫有機物的化學方程式用箭頭而不用等號。
(說明:有機物參加的化學反應往往比較複雜,常有副反應發生。
因此,有關有機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通常不用等號而用箭號表示。
)CH4 + 2O2 ==== CO2 + 2H2O注意:(1)反應條件;(2)點燃甲烷前必須驗純,否則會爆炸(CH4爆炸極限:5%~15.4%);瓦斯爆炸:因此在煤礦礦井裏要採取通風,嚴禁煙火等安全措施。
【提問】如何鑒別甲烷、一氧化碳、氫氣這三種無色無味的氣體?【轉折】除了與氧氣反應,甲烷還能否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演示實驗】1、將儲氣罐中的甲烷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觀察紫色溶液是否褪色;2、將儲氣罐中的甲烷通入溴水,觀察橙黃色溶液是否褪色;3、取2支硬質試管,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先後各收集試管甲甲烷和半試管氯氣,分別用鐵架臺固定好。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教案设计 (2)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用途;2、了解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和空间结构;3、认识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4、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总结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学习探究方法,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理念;3、让学生体会由结构推性质和由性质推结构的过程与方法,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4、学生通过甲烷分子模型的构建和取代反应的模拟,体会构建模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利用有机化学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引发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2、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逐步形成从实验中获得化学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积极的探索精神;4、渗透又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时,高一的学生对空间的想象能力还较弱,学生对甲烷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学习时存在空间障碍,能否通过课堂教学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后续认识其他有机物的结构和有机反应类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化学性质【难点】甲烷的结构、化学性质和取代反应三、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首先观看一段视频,大家从这段视频看到了什么呀?学生:这是一段西气东输的视频,就是将新疆等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东输到长江三角洲,最终到达上海的一项巨大的工程。
教师: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这么做呢?学生:因为天然气是一种高效、清洁、污染小的能源教师:天然气在我们的化学中最主要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学生:甲烷教师:(归纳)有机物目前已超过两千万种,而且分布极其广泛。
(用途广泛:燃料;建材;日用品;食品)表扬学生:学生都预习的很好,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环节:新课教学【活动1】一、认识有机物教师:什么叫有机化合物?有机物有什么特点?(归纳)1、有机物组成的元素C、H、O、N、S、P2、有机物的特点: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熔点低,容易燃烧,不导电,化学反应的速率慢、且很复杂。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化学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教案2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课时:3课时主备教师:陈丽芬辅备教师:化学组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甲烷指的是有机物,其核心是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理解它的关键是要从甲烷的组成上认识燃烧反应的产物。
学生已经知道甲烷是一种化石燃料,可以燃烧,能从甲烷的组成上认识燃烧反应的产物。
本章教学再次选择甲烷,主要是考虑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由于它还与今后学习有机物知识有所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着重要的地位,并用学好烷烃知识技巧便于学生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作用,是本学科额核心内容。
教学重点是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解决这一重点的关键是利用有机物立体结构模型体现出甲烷的结构特点,从结构推出性质。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定位:(1)、掌握甲烷的结构;(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有关实验的结论,了解取代反应;(3)、使学生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式、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
(4)、使学生掌握饱和链烃、烃基的概念和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及其命名法。
(5)、使学生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
2、目标解析:(1)、甲烷的结构是正四面体结构(2)、甲烷的性质是1. 甲烷的物理性质 2.甲烷的化学性质:⑴甲烷的氧化反应⑵.甲烷的取代反应⑶.甲烷的受热分解(3)、烷烃是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互相相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状态。
同系物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原子团的物质。
2(4)、同分异构现象是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5)、烷烃的燃烧反应以及取代反应。
三、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将要遇到的问题是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初学有机物。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通过提出问题,从甲烷的结构预测出甲烷的性质,通过实验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其中关键是通过实验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化学:3.1《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课件(2)(人教版必修二)

由此可以得到两个规律… 由此可以得到两个规律
例2: 找出下列两种结构式中对称氢原子的种数, 找出下列两种结构式中对称氢原子的种数,
并写出A的一氯代物所有同分异构体结构式。 并写出A的一氯代物所有同分异构体结构式。
A.
一氯代物结构
四种
单击各图播放分析动画 单击空白处显示答案
B.
三种
等效氢: 等效氢:烷烃分子中处于相同位置 上的氢原子称为等位氢。 上的氢原子称为等位氢。
三、烷烃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1.习惯命名法:课本55 习惯命名法
以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命名。 以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命名。按分子中的 碳原子数称为“某烷” 碳原子数在10 碳原子数称为“某烷”,碳原子数在10 以内用“天干数字”表示。 天干” 以内用“天干数字”表示。“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碳原子数在10以上用中文数字表示。 10以上用中文数字表示 碳原子数在10以上用中文数字表示。 正——不带支链 不带支链 异——链一端第二个碳上有一个甲基 链一端第二个碳上有一个甲基 新——链一端第二个碳上有两个甲基 链一端第二个碳上有两个甲基
(2)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与甲烷相似 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 CnH2n+2+
3n +1 2
O2
点燃
nCO2+(n+1)H2O
均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不和 溶液褪色, 均不能使 强酸强碱反应。 强酸强碱反应。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需光照,需纯卤素,产物更复杂。 需光照,需纯卤素,产物更复杂。
[练习 ] 1. 写出下列烷烃的分子式: 写出下列烷烃的分子式: (1)含有 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 )含有38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 (2)含有 个氢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 )含有38个氢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 (3)相对分子量为 )相对分子量为128的烷烃的分子式 的烷烃的分子式
高中化学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课题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课时)知识与1、掌握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等看法三技术2、认识常温下常有烷烃的状态维目过程与1、经过研究了解烷烃与甲烷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标方法情感态1、培育学生的研究精神及研究能力度与价值观教课要点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及写法教课难点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及写法教课方法实物展现、启示引诱、指引概括、自学、表达、实验研究教课媒体多媒体、实验教课内容师生活动更正建议一:烷烃:结构特色和通式:师指引学生分别书写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等烷烃的结构式并解析他们的特色。
总结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相互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他的价键所有跟氢原子联合,达到饱和状态。
所以这种类的烃又叫饱和烃。
因为C-C 连成链状,所以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
(若 C-C 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结构简式:为了书写方便可以将有机物的结构式改写成结构简式,如乙烷 CH3CH3,丙烷 CH3CH2CH3,烷烃物理性质的规律性: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添熔沸点升环烷烃和烯高,状态由气态到液态到固态。
烃是同分异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都能燃烧也都能发生代替反应。
构体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原子2团的物质相互当为同系物。
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烷烃的同系物。
关于烷烃的知识,可以概括以下:烷烃的分子中原子所有以单键相联合,它们的构成可以用通式 C n H2n+2表示。
这一类物质成为一个系统,同系物之间相互相差一个或若干重申结构相个 CH 原子团。
似2同系物之间拥有相似的分子结构,所以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则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化。
(烃基:烃分子失掉一个或几个氢原子所节余的部分叫烃基,用“ R-”表示;烷烃失掉氢原子后的原子团叫烷基,如-CH3叫甲基、 -CH2CH3叫乙基;一价烷基通式为 C n H2n+1-)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定义:化合物拥有同样的化学式,但拥有不一样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二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式、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
2、使学生掌握饱和链烃、烃基的概念和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及其命名法。
3、通过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间的关系。
4、通过烷烃分子通式的总结推导过程,学会用“通式思想”认识同系物的有机物的组成特征。
过程与方法:1、基本学会烷烃同分异构体的解析方法,能够书写5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2、从甲烷性质推导到烷烃的性质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系列有机物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解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教学重点:烷烃的性质,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及同分异构体的写法教学难点: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及同分异构体的写法教具准备:多媒体、结构模型教学过程:【投影】:几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结构式师:在有机物中,有许多物质具有与甲烷相似的结构,如投影中A组物质。
也有许多物质结构与甲烷不相似,如投影中B组、C组、D组物质。
请同学通过对比找出A 组物质在结构上有别于其他几组的特点。
请同学阅读课本54-55页烷烃概念。
一:烷烃: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互相相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状态。
所以这类型的烃又叫饱和烃。
由于C-C连成链状,所以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
生:由甲烷CH4,乙烷的C2H6和丙烷的C3H8,可以推出对n个碳原子,烷烃的通式:C n H2n+2 (n≥1)小结:烷烃的习惯命名法①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碳原子数1-10: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
碳原子数在11以上,用数字来表示,如:十二烷:CH3(CH2)10CH3(异丁烷)②相同碳原子结构不同时如:CH3CH2CH2CH3(正丁烷)CH3 CH(CH3)CH3同系物的定义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烷烃的同系物。
强调“结构相似”和“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关于烷烃的知识,可以概括如下:①烷烃的分子中原子全部以单键相结合,它们的组成可以用通式C n H2n+2表示。
②这一类物质成为一个系统,同系物之间彼此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③同系物之间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则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化。
师: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烃基,用“R-”表示;烷烃失去氢原子后的原子团叫烷基,如-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一价烷基通式为C n H2n+1- )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师:请写出C4H10的结构简式?CH3生:练习写出CH3-CH2-CH2-CH3CH3-CH-CH3 (讨论写出)正丁烷异丁烷正丁烷和异丁烷虽然组成和分子量相同,而结构不同造成的。
造成其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可见,由于碳原子既可形成直链,又可形成支链,所以分子式相同的烷烃,可形成多种不同物质。
这种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这些化合物之间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让学生自己总结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然后阅读教材并比较异同。
)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以C5H12为例)(1)先写出最长的碳链:C-C-C-C-C (氢原子及其个数省略了)(2)写少一个C的直链,把剩下的C作支链加在主链上,依次变动位置。
C-C-C-C C-C-C-CC C这两种结构相同,为同一种物质。
(3)写少两个C原子的直链,剩下的2个C作一个支链加在主链上。
C-C-C 但与(2)中C-C-C-C 为同一种结构C CC剩下的2个C原子分成2个支链加在主链上。
CC-C-CC(4)分别加上氢原子,得三种同分异构体结构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知识拓展】师:很显然,碳原子多一些,使用正、异、新的命名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
随着碳原子数增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增多。
怎么办?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种通用的命名法则,从而可以叫出各种烷烃的名称。
【板书】烷烃的命名师:1892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化学会议上,拟定了有机物系统命名原则,叫做“日内瓦命名法”。
它解决了命名的困难,使有机物的命名得到统一。
我国一方面采纳“日内瓦命名”原则,同时考虑我国的文字特点,制订有机物的命名法。
三: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命名步骤:①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
②把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阿拉伯数字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依次编号 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③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直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取代基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
【例题剖析】 【例1】CH 3-CH -CH 2-CH 2-CH 3 2-甲基戊烷 CH 3④相同的取代基,将取代基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在用于表示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用“,”隔开;如果主链上有几个不同的取代基,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把复杂的写在后面。
例2 . CH 3 CH 3-CH 2-C -CH 3 2,2一二甲基丁烷 CH 3例3. CH 3-CH 2-CH 2-CH -CH -CH 2-CH 3 4-甲基-3-乙基庚烷 CH 3 CH 2 CH 3【投影】1.给下列有机物命名。
【板书】四、烷烃的通性:【多多媒体】常见烷烃的物理性质比较表名称结构简式常温时的状态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 甲烷 CH 4 气 -182 -164 0.466* 乙烷 CH 3CH 3 气 -183.3 -88.6 0.572** 丙烷 CH 3CH 2CH 3 气 -189.7 -42.1 0.5853*** 丁烷 CH 3(CH 2)2CH 3 气 -138.4 -0.5 0.5788 戊烷 CH 3(CH 2)3CH 3 液 -130 36.1 0.6262 癸烷 CH 3(CH 2)8CH 3 液 -29.7 174.1 0.7300 十六烷 CH 3(CH 2)14CH 3 液 18.2 287 0.7733 十七烷 CH 3(CH 2)15CH 3 固 22301.80.7780(1)熔、沸点有规律递变:a.随碳原子数目增多,熔沸点升高。
1 2 3 4 54 32 1 7 6 5 43 2 1b.C 原子数目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2)烷烃的密度随C 原子数目增多而增大,但密度均小于1,比水轻。
(3)烷烃均不溶于水,液态烷烃和水混合会分层,且均在上层。
(4)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4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其他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板书】 2.烷烃的化学性质:⑴.烷烃化学性质较稳定,常温不和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反应,不能使酸性KMnO 4和溴水褪色。
(2)烷烃的可燃性 C n H 2n+2+213 n O 2 → nCO 2+(n +1)H 2O (3)光照下和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定 义 分 子 式 组 成 结 构性 质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种物质【例1】下列物质属同分异构的是____,属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属同系物的是____。
请同学们说出理由。
【例2.】乙烷(C 2H 6)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假设生成了分别有1、2、3、4、5、6个Cl 原子的6种取代产物,且物质的量都相等。
同温同压下,参加反应的CH 3CH 3与Cl 2的体积比是几比几? 答案:CH 3CH 3与Cl 2的体积比是2∶7例3.在101.3kPa 、473K 条件下,十一烷以及分子中碳原子数比它小的烷烃均为气态。
以下变化中,最初与最终均维持这种条件。
A 、B 、C 三种烷烃(气)分子中碳原子依次增加相同的个数,取等体积的三种气体,分别跟30mLO 2(过量)混合引燃,充分反应后发现:A 与O 2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变;B 与O 2反应后气体总体积增加了4mL ;C 与O 2反应后气体总体积为反应前的1.25倍。
试求:(1)A 的分子式及相对分子质量。
(2)原任意一种烷烃的体积及B 、C 的分子式。
【课堂小结】在学习了甲烷的主要性质和结构之后,再来讨论烷烃的性质和结构就类似于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通过由典型到一般的学习和讨论方法,这在有机物的学习中也是一种常见且很重要的方法。
在本节教学中,为了加深同学们对烷烃分子结构的认识,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竞赛的形式亲自制作各种分子的模比较概念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对于本节的重点“烷烃的性质”在教学中注重运用了比较、解析、自学讨论等方法,以利于同学们理解和掌握。
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1.用橡皮泥、小木棒等自己动手制作常见烷烃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互相交流,评比。
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烷烃的系统命名等问题。
3.现在给每个学习小组发一些小球,(黑色稍大球代表碳原子,红色稍小球代表氢原子)和小棍,要求按照烷烃分子的结构特点,来制作含有五个碳原子的烷烃分子的可能结构的球棍模型,并根据自己所制作的模型写出对应的结构式和分子式,看看哪个小组又准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