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公开课
《莫高窟》公开课教案2

《莫高窟》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
2. 学会欣赏敦煌壁画、彩塑等艺术形式,提高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莫高窟的艺术特色。
2. 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莫高窟的历史文化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相关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莫高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莫高窟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莫高窟的艺术特色,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 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深入剖析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敦煌壁画、彩塑等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
6.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绘制敦煌壁画或制作相关工艺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8.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9. 教学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10.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拓展: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莫高窟,可以组织一次校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者敦煌艺术展览。
通过实地观察和专家讲解,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莫高窟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加深对莫高窟的理解和认同。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掌握莫高窟的建筑特色和艺术风格;3.学习莫高窟中的壁画艺术,了解壁画的种类和画法;4.能够通过欣赏莫高窟壁画,理解壁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点1.莫高窟中的艺术和文化;2.莫高窟中的壁画艺术。
三、教学难点1.莫高窟中不同种类壁画的区别;2.莫高窟壁画的画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讲述式教学;2.互动式教学;3.观摩式教学。
五、教学内容(一)文化背景介绍介绍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佛教文化等内容。
(二)建筑特色和艺术风格介绍莫高窟的建筑特色和艺术风格,包括莫高窟中寺庙建筑的特点、石窟中的装饰和雕刻艺术等内容。
(三)壁画艺术1. 壁画的种类介绍莫高窟中的不同种类壁画,包括佛教主题壁画、历史画、人物肖像画等。
2. 画法和技巧详细介绍莫高窟壁画的画法和技巧,包括颜料的选择和混合、绘画工具的使用、壁画制作的程序等。
3. 壁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分析莫高窟壁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包括壁画作品的表现手法、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等内容。
(四)欣赏莫高窟壁画通过观看莫高窟壁画的图片和视频,结合老师的解说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壁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作品分析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并给予及时指导和反馈。
七、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进一步加深对莫高窟的了解;2.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欣赏更多的莫高窟壁画作品,拓展视野。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篇一:《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完成版】莫高窟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引出新课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莫高窟》,那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话说说作者对莫高窟的总体印象(明珠、环境恶劣,造窟艰苦、艺术宝库、智慧的结晶)(多媒体出示,齐读“明珠”句、“艺术宝库”句,)2、作者称莫高窟为“艺术宝库”,“宝”说明珍贵,“库”指仓库,艺术珍品的仓库,说明莫高窟里的珍贵文物很多很多。
同学们想不想走进莫高窟,来仔细欣赏一下莫高窟中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莫高窟,走进这座艺术宝库。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莫高窟这座艺术宝库?二,学习第二自然段首先我们来欣赏莫高窟的彩塑。
1、文章第几小节写了莫高窟的彩塑?(出示第二小节)自由读,划一划,那个句子总写了彩塑,哪些词语概括了彩塑的特点?点名交流2、文章说彩塑的特点是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那么你们从哪里看出彩塑的个性鲜明和神态各异呢?交流句子后分别出示菩萨、天王、力士图片师生共同分析特点菩萨——慈眉善目天王——威风凛凛力士——强壮勇猛齐读,读出各自特点3、文中作者是用“有??有??还有”把这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串联起来,请同学们也联系实际生活用这个句式说一句话吧。
4、以上这些彩塑作者都是一笔带过的,莫高窟有两千多尊彩塑,都这样介绍,想必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深刻印象。
那作者是怎么做的?(详细介绍一尊卧佛。
)从哪些方面详细写这尊卧佛的?(长度,姿势,神态)你从这个“16米”这个数字中体会到了什么?(巨大无比)(出示大佛复制品)5、感受了卧佛的巨大无比,我们再来走近一步,看看卧佛的细节。
(出示卧佛头部照片)从这张照片,你感受到了什么?(眼睛微闭,神态安详)6、莫高窟的这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真是太逼真了,难怪课文中说游人们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无不(啧啧赞叹)。
那么,假如你是游人,你会怎么称赞莫高窟的这些彩塑呢?交流7、再看一眼彩塑,将电视上的填空完成,有感情地朗读(出示填空)8、莫高窟的彩塑是这么的精妙绝伦,难怪我们要说(“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出示句)齐读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看完了莫高窟的彩塑,大家猜一猜,我们接下来要去欣赏什么?(壁画)2、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这是一句什么句?作用是什么?(承上启下)(不仅有......来承接上文;还有......来引出下文)这样的方式既自然又巧妙,以后我们也可以在写作时学习借鉴这种方式。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莫高窟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渊源;2.能识别莫高窟的精彩艺术作品;3.了解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发展变化;4.学习领会莫高窟石窟艺术背后的思想、宗教与文化。
二、教学内容1.莫高窟的历史介绍;2.莫高窟艺术风格介绍;3.莫高窟艺术作品评析;4.莫高窟石窟艺术的文化价值。
三、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莫高窟的美丽图片,让学生们了解莫高窟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背景。
让学生看到图片后,引导开放同学的话匣子,让大家谈谈对莫高窟的第一印象,这样能够让大家更好地对莫高窟有一个了解。
二、学习(30分钟)1、莫高窟的历史介绍:(1)教师让学生听讲,并在讲述中展示图片;(2)向学生简单介绍莫高窟在唐朝时期的建造和修缮;(3)教师介绍莫高窟主要有209个洞窟;(4)向学生介绍莫高窟主要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5)讲解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主要特点。
2、莫高窟石窟艺术风格介绍:(1)让学生们认识到莫高窟所包含的三种艺术风格,即早期、具有民族特色的中期、成熟的晚期壁画艺术;(2)早期风格,特点是仪仗、奏乐、乐舞的图案较多,透露着浓郁的民族风情;(3)中期风格,特点是着重表现佛教教义;(4)晚期风格,别具特色,艺术风格更趋于成熟和完善,营造出浓郁迷人的艺术氛围。
3、莫高窟艺术作品评析:(1)选择一些代表性的莫高窟艺术作品,如大梵天天王像、飞天壁画、唐代释迦牟尼威光金身等,向学生进行讲解;(2)通过教师展示的图片,指导学生体会艺术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元素,如神圣感、美感、寂静感、宏伟感等,试图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对艺术的鉴别能力。
4、莫高窟石窟艺术的文化价值:(1)通过展示莫高窟壁画,让学生们认识到莫高窟壁画艺术所包含的人文艺术、历史、宗教等文化价值;(2)了解隆起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丝路文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明白丝路文化是中西方文明交融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
三、巩固(1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引导学生围绕“莫高窟石窟艺术的文化价值”展开讨论,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并加深对莫高窟壁画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2024版《莫高窟》(公开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本结构梳理及写作特点
总分总结构
文章首先总述莫高窟的地理位置 和重要性,然后分别介绍其历史 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最 后再总结全文,强调莫高窟的价
值和意义。
时空交织
作者在介绍莫高窟时,不仅按照 时间顺序叙述了其历史发展,还 通过空间转换,展现了莫高窟不 同洞窟、不同壁画和雕塑的特点。
素养。
07
课程总结与反思
本次课程主要内容和成果回顾
课程内容概述
本次课程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文化内涵 以及保护现状等方面,通过讲解、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等多种 形式,使学生对莫高窟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学生表现和成果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 的学习水平。通过小组作业和课堂展示,学生们成功地将所学 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古代社会生活风貌展示
社会各阶层人物描绘 壁画中描绘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包括帝王将相、士 农工商、妇女儿童等,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生产劳动场景再现 壁画中再现了古代社会的生产劳动场景,如农耕、畜牧、 手工业等,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水平。
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 壁画中展示了古代社会的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如音乐、 舞蹈、戏曲等,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追求。
艺术学领域相关理论应用
佛教艺术造型与审美
探讨莫高窟佛教艺术的造型特点、审美追求和艺术风格,理解其 在艺术史上的独特地位。
壁画构图与色彩运用
分析莫高窟壁画的构图技巧、色彩搭配及表现手法,领略其高超 的艺术水平。
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
从艺术创作和审美心理的角度,探讨莫高窟艺术的创作过程、观 众接受和审美体验等问题。
莫高窟 第二课时(公开课)

18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争取背诵课文的2—4节。
2.学习敦煌的彩塑和壁画,研读文字,想像画面,学习并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
3.体会敦煌莫高窟灿烂的艺术文化和劳动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同时产生民族自豪感。
4.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彩塑的精妙绝伦、壁画的宏伟瑰丽和藏经洞的文物众多。
教学难点:体会我国古代灿烂的艺术文化和劳动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在这条古老的丝绸路上,在这片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读题)。
2、结合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完成“导学单”上的内容吗?(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4、是啊,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第五自然段)5、过渡:为什么人们给予莫高窟如此高的评价呢?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近莫高窟去游览欣赏。
二、欣赏彩塑,触摸“艺术”出示: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一:①有感情地轻读课文第2节。
②你从中欣赏到了哪些彩塑?用“.”标出来,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用“△” 标出来。
③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划出来。
1、同学们,你们从中你欣赏到了哪些塑像?2、出示: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a这句话中“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抓住什么来写的?(人的神态)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人的神态的?(凶神恶煞、亲切和蔼、笑容满面、满面春风、兴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擞、……)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莫高窟的彩塑呢?播放莫高窟彩塑图片A:菩萨这就是慈眉善目菩萨,多么端庄温情,含笑自如。
你读得挺柔和的。
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慈眉善目的菩萨。
B:天王:这天王身着戎装,身披铠甲,真是威风凛凛。
你能把天王的威风读出来吗?真威风。
可以加上动作。
C:力士这就是强壮勇猛的力士了,瞧他这模样,一定是力大无比!你能读出勇猛强壮的气势吗?抬头挺胸,读得再有力些。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能够辨别不同年代、不同地方的莫高窟壁画风格和特征;3.培养学生文化综合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莫高窟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瑰宝,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北凉国的甘宁寺,历经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修建、扩建、修复,在艺术史、建筑史、佛教史等多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将介绍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为学生进一步了解莫高窟壁画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打下基础。
2. 莫高窟的主要风格特点莫高窟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壁画是其中的精华,其主要风格特点包括:线条流畅,构图理性,色彩鲜艳,表现力强等等。
本节课将针对不同年代、不同地方的莫高窟壁画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认识不同风格特点,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3. 实践环节在本节课的实践环节中,学生将亲手制作一幅莫高窟壁画作品。
教师将提供相关工具和材料,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步骤1. 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发放相关资料给学生进行阅读;2.学生课前预习相关资料,并准备好相关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2. 莫高窟的主要风格特点1.教师利用图片等资料向学生展示莫高窟不同年代、不同地方的壁画,并分析其风格特点;2.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认真观看分析,并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 实践环节1.教师向学生介绍制作莫高窟壁画的相关材料和工具,并向学生展示如何制作壁画;2.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亲手制作莫高窟壁画,表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评估教师将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1.分组根据莫高窟风格特点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2.学生展示自己的莫高窟壁画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估和点评。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结合了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主要风格特点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既有知识性,也有实践性,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莫高窟》教案第二课时

《莫高窟》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保留原目标中1、2两条,写法指导不作要求2、情感态度: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清王朝腐败无能的憎恨的情感。
3、过程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确立小组研究的问题;学会搜集、筛选资料,对资料进行加工、组合,学写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走进生活1、同学们,你看过寺庙里佛像吗欣赏过墙壁上的绘画吗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你玩过泥塑吗喜欢绘画吗能谈谈你的创意吗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泥塑、绘画有关的课文《莫高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原教案的基础上进行以下修改:1、加上激疑导思: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2、在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时先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不要分节指读,学生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针对课文不明白的地方,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2、学生汇报,老师相机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当即解决,有些问题可供学生课堂选择研究,如:莫高窟彩塑、壁画有什么特点,藏经洞的文物是怎样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的,为什么说莫高窟艺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等。
3、那么,你打算怎样去解决问题4、我们不急着去回答这些问题,先把描写莫高窟彩塑、壁画、藏经洞的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四、精读品味,点拨提高1、你想读哪一段内容(根据学生情况随机进入)2、品读彩塑一段。
(1)朗读感受:莫高窟彩塑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2)欣赏影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感受莫高窟的彩塑。
(3)品味体验:欣赏了彩塑,再读读课文,说说你最欣赏是哪一句为什么(4)对话追问:同学们,我们学会品味语言还不够,还要学会和课文对话,课文这样描写想告诉我们什么学会追问我们的古人,他们塑造这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内心世界呢(5)美读感悟:你能把自己对莫高窟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6)配乐朗读彩塑这一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2.赏读、积累课文介绍莫高窟的优美词语、句段。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课外材料,引领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
2.
1
2
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生: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莫高窟有彩塑,有壁画,还有藏经洞。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出示课件)你总结得真好。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莫高窟参观一下,先来欣赏精妙绝伦的
彩塑。
二、精读课文,感受魅力。
(一)第二自然段: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是围绕
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
3
(1
生:慈眉善目的菩萨。
(课件出示文字)
(2)师:瞧,这尊彩塑身披盔甲,两手叉腰,脚踩小丑,瞪大了眼睛怒视前方,浑
身散发出不可忽视的王者风范,这就是?
生:威风凛凛的天王。
(课件出示文字)
(3)师:再看,这尊彩塑满身的肌肉,粗壮的四肢,充满了力量,这就是谁?
生:强壮勇猛的力士。
(课件出示文字)
4、同学们,菩萨有菩萨的特点,天王有天王的气魄,力士有力士的个性,你
们能读出他们不同的神态特点吗?一起将这句话读一读(齐读)。
5、师:如果说,菩萨、天王、力士等镜头是一闪而过的话,那么卧佛的镜头就是特写了,请同学们一起把描写“卧佛”的句子读一读。
(幻灯片出示卧佛图片)
特写了什么呢?
(长
6、,
7
8、师:看到这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使人不得不赞叹我国古代艺术匠师们的精湛艺术和创造精神!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自豪感,让
我们带着自豪感来读读这一节。
(齐读)
师:读得真棒,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了,请同学们合上书本,看着这些彩塑,试着向游人们介绍一下它们。
(幻灯片出示让学生隐读)
9、莫高窟的彩塑真是惟妙惟肖、精妙绝伦呀!通过学习这一自然段,我们发现作者是先用一句话概括彩塑的特点,接着用一闪而过的快写镜头描写了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然后用特写镜头描绘了一尊卧佛,最后写游客观看彩塑后的赞叹。
这种从一般到特殊的写作方法我们把它称为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第三自然段:
师:其实,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
描写壁画的
师问: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壁画有什么特点呢?
生:宏伟瑰丽(同时板书)
师:从哪里体现出它的宏伟瑰丽呢?
生: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师指导:壁画是如此的宏伟瑰丽,请你找找哪些镜头是一闪而过的?
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应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大屏幕呈现第三自然段的描写壁画的内容)
师:由这些一闪而过的镜头,你读懂了什么?
生:壁画丰富多彩,宏伟瑰丽。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丰富多彩的壁画。
师:真是丰富多彩啊!你能读出壁画的丰富多彩吗?(齐读)
师:同学们把飞天读得真美啊!那么是不是只有这些飞天呢?从哪看出来?
生:很多,从“成百上千”和“……”体现出来。
师:观察得真仔细!壁画上的飞天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美,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用“有的,;有的,;”把你心中的飞天写出来(播放幻灯片飞天图)同学们可以边欣赏飞天图边想象。
(如:有的面对铜镜,梳妆打扮;有的相互追逐,打闹嬉戏;有的置身花丛,追打蝴蝶;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楼阁,宛如游龙;有的倾坐石上,面带微笑;有的手拿蒲扇,笑语轻谈;有的手托腮帮,
侧耳倾听……)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也很优美。
听完你们的描述,老师仿佛看到了那些活灵活现的飞天壁画。
(引读:“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
了我们什么?
生:(曾)表明只是原来有,现在已经没有了,大量珍贵文物已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师:正由于外国列强的掠夺,大量珍贵文物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所以课文结尾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师:尽管大量的珍贵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夺,但这些文物无一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仍旧为此感到骄傲与自豪。
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