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麻雀》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第【1】篇〗文本分析:本文是生活主题的第二篇课文,选择了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

文章叙述了“我”打猎途中碰到的一个意外——一只小麻雀被风吹落,猎狗欲吃小麻雀,老麻雀飞下来想拯救自己的孩子,最终“我”唤回猎狗离开。

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了老麻雀为救小麻雀奋不顾身的勇敢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教学设计中,要紧扣文章重点(第4、5自然段),抓住动作和神态描写的句子,体会老麻雀“勇敢”与“胆怯”交织的双重性格。

同时要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传达出的同情、爱护弱小,藐视、不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适当地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质疑问难。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呆、巢、齿”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抓住描写老麻雀和猎狗动作的词语,体会老麻雀的无畏精神。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

2.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本课“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呆、巢、齿”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打猎、无可奈何”等词语。

2.学习用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麻雀伟大的举动。

1.读写、积累并运用生字新词。

2.交流、学习、掌握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麻雀,引导学生观察麻雀的体型,获得视觉上的观感。

导语:“小小尾巴高高翘,不会走路只会跳。

房檐树洞是它家,爱吃谷物不吃草。

”大家知道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动物吗?清早出门时,我们经常能听到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哦。

《麻雀》公开课教案设计

《麻雀》公开课教案设计

《麻雀》公开课教案设计【背景介绍】麻雀是一种小型鸟类,属于雀科动物。

它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优美的歌声而闻名,广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设计一节关于麻雀的公开课教案,帮助学生了解麻雀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并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 了解麻雀的外貌特征。

2. 掌握麻雀的生活习性。

3. 认识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保护意义。

4.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看过麻雀?麻雀长什么样?它们喜欢生活在哪里?2. 向学生展示一些麻雀的图片,让学生描述麻雀的外貌特征。

二、了解麻雀的外貌特征(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份麻雀的图片,围绕外貌特征展开讨论,例如:麻雀的体型、嘴的形状、羽毛的颜色等。

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整合各组的观察结果,共同总结麻雀的外貌特征。

三、探究麻雀的生活习性(25分钟)1. 观察麻雀的栖息地: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观察麻雀的栖息地,记录麻雀的栖息地特点。

2. 进行麻雀的觅食行为观察:观察麻雀在自然环境中寻找食物的行为,记录观察结果。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麻雀的生活习性进行研究,例如:麻雀的筑巢行为、交流方式等。

4. 小组展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共同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

四、了解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保护意义(15分钟)1.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例如:帮助控制害虫数量、传播植物的种子等。

2. 阅读文章: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麻雀保护意义的文章,并进行讨论。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组设计一个麻雀保护海报,宣传麻雀的保护意义。

五、拓展活动(20分钟)1. 麻雀手工制作:提供麻雀模型的制作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自己的麻雀模型。

2. 视频观看:向学生展示一段关于麻雀的纪录片,增加学生对麻雀的了解。

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上册《麻雀》教学设计及反思 共2篇

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上册《麻雀》教学设计及反思 共2篇

《麻雀》教学设计及反思(一)一、教材分析《麻雀》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散文。

课文主要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课文通过“猎狗”“小麻雀”“老麻雀”和“我”四者的交锋,串联起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热情地赞颂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抒发了作者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

二、教学目标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会写“打猎、猛烈”等17个词语。

三、教学重难点1.知道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麻雀对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

它没有漂亮的羽毛,没有动听的歌喉,更不被人们关注。

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麻雀身上,却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

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麻雀身上的感人故事。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麻雀》这篇课文,一起来欣赏作家笔下的麻雀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2.分析记忆字形。

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3.理解词义。

4.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搏”,第六笔是横折,无钩)(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有几个角色?人物关系是怎样的?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板书:猎狗老麻雀小麻雀)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我”走在林荫路上发生了什么事?(2)猎狗想怎么样?(3)老麻雀是怎么应对的?3.根据刚才的讨论,把相关重点句用“”画出来。

4.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理清文章脉络。

起因:猎狗发现小麻雀。

经过: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

结果:猎狗退缩,“我”唤回猎狗。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不但知道了文中发生的故事,而且还认识了猎狗、小麻雀和老麻雀,同时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大家的收获真不小呀!希望大家课后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麻雀》教案及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麻雀》教案及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麻雀》教案及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嗅、煞”等7个生字,会写“奈、巢”等13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

2.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欣赏麻雀图片。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平时,你们都见过哪些鸟儿?是的,大自然中鸟儿的确很多,但我们平常见得最多、最普通的鸟儿你知道是什么鸟吗?(出示麻雀图片)2、导入课题。

麻雀的确太不起眼了,它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动听的叫声,甚至不被人们关注,可是就在它的身上,却发生了一段极不寻常的故事。

3、介绍作者背景。

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心,他把这个故事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边说,一边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屠格涅夫图片及介绍)这就是屠格涅夫,读过他的文章么?今天学的课文《麻雀》就是节选自他的《猎人笔记》。

那么,在这一只小小的麻雀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连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被打动呢?二、整体感知1、了解文章内容。

初读课文,课文出现了哪几个角色?(老师根据学生汇报贴图) 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2、理清课文结构。

(指名说段意)三、合作探究,品读悟文(一)学习第3自然段。

其实故事的发生总有它的起因、经过、结果。

我们先来看一下,故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出示屏幕)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哎,别忘了用笔画一画。

1、学生自由朗读后谈体会。

师:谁来谈一谈,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出示字幕)(1)“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麻雀》是小学教科书语文部编版第七册第五单元的开篇之作,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

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煞”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抓住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及猎狗动作、神态等语句,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能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和细节描写等方法把事情写清楚。

4. 知道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知道在写作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会把内容写的更清楚。

5.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通过抓住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及猎狗动作、神态等语句,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能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和细节描写等方法把事情写清楚。

2. 知道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知道在写作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会把内容写的更清楚。

【品格培养目标】1.感受母爱的伟大。

2.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专注、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

【资料补充】屠格涅夫的资料【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主持人:今天我跟大家交流中国神话故事《大禹治水》。

同学们倾听,并发表看法。

主持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坚持不懈、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评价预设:**同学准备充分,既有文字又有图片,很吸引人。

通过**的分享,我懂得了大禹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6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对于作者你有哪些了解?(出示屠格涅夫图片及介绍)今天学的《麻雀》就是节选自他的《猎人笔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只小麻雀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由于不听妈妈的告诫而掉到了大花猫旁边。

妈妈奋不顾身地去保护他,小麻雀飞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这篇童话一方面告诉人们,小孩子自作聪明,往往是要吃亏的;另一方面又说明,只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生活的本领才能更快地增长起来。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会认“蹈、瞪、舔”3个生字。

会写“檐、脖、摔、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等14个字,理解“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

3、能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怎样的妈妈。

难点:正确认识麻雀母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都很喜欢看童话故事。

他们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能给我们以启示。

谈谈你都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它使你明白了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今天,我们将学习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2、了解作者概况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由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

并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把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画出来,再读一读。

出示课件:开始()后来()最后()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2、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出重点学习的问题。

(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四、通读课文,加深理解1、再读课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019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6 麻 雀。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9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6 麻 雀。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9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16 麻雀。

公开课教学设计本节课我们要研究一篇关于动物母爱的故事——《麻雀》。

这篇文章是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XXX所写,讲述了一只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勇敢斗争的故事。

我们将通过读、思、画、议,深入探究老麻雀的形象和母爱的力量。

二、教师引导学生读一遍课文,让学生感受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三、教师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提醒学生注意重点语句和形象描写。

第二课时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默读,并进行自主研究和交流。

学生可以通过自问自答、互问互答的方式,深入探究老麻雀保护幼儿的心情和无畏气概,进而领悟母爱的力量。

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品读,重点关注老麻雀和猎狗的形象描写,让学生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三、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研究作者通过神态、动作和外形的描写将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四、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拓读,研究生字、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能力。

五、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研究成果。

以上是对原文的改写,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同时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通顺易懂。

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外国名著吗?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文《麻雀》选自XXX的《猎人笔记》。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保护弱小的重要性。

课文中出现了四个角色,分别是“我”、猎狗、小麻雀、老麻雀。

其中,老麻雀是主人公。

在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猎狗想伤害小麻雀,但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奋不顾身地与猎狗对峙。

最终,“我”唤回了猎狗,小麻雀得救了。

在初读课文时,我们需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了解到“我”在林荫路上遇到了猎狗和小麻雀。

第二部分中,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与猎狗对峙。

在最后一部分中,小麻雀得救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教案)教学内容:《麻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散文诗。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通过品味课文语言,提升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 品味课文语言,提升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喜欢哪些动物?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动物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的。

2. 出示课题,板书:麻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 教师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 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仔细阅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简单批注感受。

2. 小组交流:组内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 全班交流:每组推荐代表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补充。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 教师提问: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式等方面品味课文语言。

2.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3. 教师总结:课文语言优美、生动,表达了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五、总结拓展1. 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内容、方法、情感等方面进行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雀
教学目标:
1、读准“拯救、嘶哑、摇撼、无可奈何、似的、嗅到、扎煞、庞大”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深入学习课文4、5小节,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小节。

3、从对老麻雀救小麻雀的描写中,感悟老麻雀的勇敢无畏,体会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重难点:
着重理解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第一次上课,老师送大家一份礼物,请欣赏一组图片,有什么感受?一句话?一个词呢?你们回答的太棒了,很精彩,把掌声送给你们自己。

出示图片:认识它吗?在哪里看到过?跟着老师一起写写它的名字吧?注意雀字这边的是一点下面一共有几横?你们喜欢麻雀吗?
一、激趣导入
麻雀是我们非常常见的一种鸟,既没有美丽的外表,也没有动听的歌喉,甚至或多或少有那么点讨厌的小鸟,但今天我们却要去认识一只让我们改变看法的麻雀。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读完了把课文中出现的几个小动物的名字写在书上空白处,想想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开始吧。

2、生自读出示新词:正音:似的扎煞摇撼给庞大找反
义词齐读
3、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小动物?板书:略它们之间是怎么样的关系?
板书:要吃拯救猎狗和老麻雀之间是?板书:搏斗你们能把三者之间的关系连起来说说吗?(同桌—指名)
4、初读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三、品读课文
1、看来你们都被那猎狗和老麻雀之间惊心动魄的这一幕感动了。

出示图
从老麻雀和猎狗的体形上,你能各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吗?板书:庞大弱小
弱小的老麻雀和庞大的猎狗搏斗,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但老麻雀却要试一试,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了这个内容?这究竟是一只怎样的老麻雀?
2、默读四五自然段,划划相关句子,再圈一圈字词,体会体会
把你划的句子读给同桌听,说说你的体会?
交流出示:突然,……绝望地尖叫着。

①生读句子,说感受。

我们也读读这个句子,你圈了哪个地方,还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关爱、爱惜孩子用自己保护孩子绝望着急(你读谁读)齐读
师:你们见过石头从高空中落下来的情景吗,会怎么样?预设:粉身碎骨血肉模糊你体会到了什么?急切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读
老麻雀像石头一样落下来,一定受到伤害,此刻它顾得上这些吗?因为……
②猎狗慢慢……露出锋利的牙齿。

读一读,如果你是老麻雀,此时你眼睛里看到的猎狗怎么样?(凶猛强大)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神态、动作、外貌)指读—评价:凶猛吗?你不是老麻雀,你还没感受到猎狗的可怕齐读。

③看到自己的孩子生命受到威胁时,难怪老麻雀会像石头一样落下来—谁再读这句
一个凶猛、一个弱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你感受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更凸显老麻雀的勇敢,爱孩子不惜牺牲自己。

指读
师:哪怕是只有一线希望也要搏一搏。

是呀,多么坚定的老麻雀。

女生读
师:老麻雀是在用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生命做代价来救自己的孩子呀!男生
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的羽毛,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老麻雀怎么样的样子?
预设:羽毛张开羽毛都竖起来了你们真了不起,我没告诉你们扎煞的意思,你们自己已经在这个句子里读懂了它的意思。

④虽然老麻雀明明知道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但它还是摆出了作战的架势,这绝望的尖叫仿佛在跟猎狗说些什么呢?请你想一想。

写一写
我们看到了一只(义正词严临危不惧无所畏惧拼命)的老麻雀——齐读
3、再读读课文,你还从四五自然段的哪里看到了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老麻雀?
交流,出示:可是因为紧张,……一场搏斗。

①师:你圈了哪些地方感受到的什么?带着你的理解,请你读—
—你们听出了害怕吗?——齐读。

②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它没有庞大的身躯,没有锋利的牙
齿,它只能——回读;尽管“紧张,浑身发抖”,但它仍“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为什么,老麻雀啊老麻雀,你明知道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呢?
③出示:“我顺着林阴路望去,……从巢里掉下来的。


自读,如果你是老麻雀,你心情怎么样?交流,齐读
4、多么可爱的小麻雀呀!可此刻它多么无助呀!只有呆呆地站在那,
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猎狗正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麻雀毫不犹豫地从树上落了下来。

引读……读着读着,我们就把文章读成了一首小诗;自己读读这首小诗,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老麻雀?
是一种什么力量使渺小的老麻雀和庞大的猎狗搏斗?(板书:画爱心)带着敬佩,带着感动齐读
四、升华情感
1、弱小的老麻雀做好了一切准备,誓死要与庞大的猎狗搏斗,可结果怎么样?请同学们速度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说一说。

板书:唤回
2、文章的作者如格涅夫去干嘛的?(打猎)猎狗捕杀小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他却唤回了猎狗。

那是为什么?板书:敬佩
3、爱孩子就是连麻雀也会做的事情,更何况人呢?你们的父母爱你们吗?出示光西一对夫妻的爱子壮举
爱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把这份爱铭刻在心中。

画大爱心
板书:麻雀
敬佩
拯救
老麻雀
渺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