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配筋图入门学习教程

合集下载

教你如何快速的读懂钢筋配筋图

教你如何快速的读懂钢筋配筋图

想懂钢筋吗?教你如何快速的读懂钢筋配筋图
分享转载是一种快乐!回贴是一种美德。

还犹豫什么,赶紧转载到自己空间吧
或邇筋邑法
说明
在平面图中配置钢筋时,底层钢
筋弯钩应向上或向左,顶层钢筋则
向下或向右。

配双层钢筋的墙体,在配筋立
面图中,远直钢筋的弯钩应向上
或向左,而近页钢筋则向下或向
不能表示清楚钢筋
图外面增加钢筋大
受压构件的配筋:
(1)纵向受力钢筋(2)箍筋
作用忒
一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以减小构
件尺寸;
二承受可能的弯矩,以及混凝土收
缩和度变形引起的拉应力:
三防止构件突然的脆性破坏。

图1构件中钢筋的名称
2 Φ10架立筋
钢筋混教土梁
8 8 @2Og
ffl⅞—
2 Φ20 受力®5\ 2$ 20 弯起
受力筋
受力筋一承受拉、压力的钢筋。

鐘施一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

架立筋一在梁中用于固定箍筋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建筑施工钢筋入门识图讲解

建筑施工钢筋入门识图讲解

入门钢筋识图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平面系列图集讲解教程-单元基础钢筋翻样及加工

钢筋平面系列图集讲解教程-单元基础钢筋翻样及加工

基础连梁系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 台的梁。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 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 为支座的梁。
板式条形基础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砌 体结构。平法施工图仅表达条形基础板。当墙下 设有基础圈梁时,再加注基础圈梁的截面尺寸和 配筋。
5.1 基础平法识图
条形基础编号分基础梁、基础圈梁和条形基础底 板编号,如表5.1所示。
表5.1 条形基础编号
类型
代号
序号
跨数及是否 有外伸
类型
基础 底板 截面 形状
2.条形基础底板的平面注写方式 条形基础底板TJBP、TJBJ的平面注写方式分集 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
(1)条形基础底板集中标注的内容
条形基础底板的集中标注内容为:条形基础底板 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 条形基础底板底面相对标高高差、必要的文字注 解两项选注内容。
5.1 基础平法识图
5.1 基础平法识图
(3)注写独立基础配筋(必注内容)
以B代表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X向配筋以X 开头、Y向配筋以Y开头注写;两向配筋相同时, 则以X&Y开头注写。当圆形独立基础采用双向正 交配筋时,以X&Y开头注写;当采用放射状配筋 时以Rs开头注写,先注写径向受力钢筋(间距以 径向排列钢筋的最外端度量),并在“/”后注写 环向配筋。
5.1 基础平法识图 图5.14 阶形截面承台竖向尺寸
5.1 基础平法识图 图5.15 坡形截面承台竖向尺寸
5.1 基础平法识图
3)注写独立承台配筋(必注内容)
底部与顶部双向配筋应分别注写,顶部配筋仅用 于双柱或四柱等独立承台,当独立承台顶部无配 筋时则不注顶部。规定如下:

《16G101-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讲义(附图)

《16G101-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讲义(附图)

• 3 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30mm 和 1. 5d;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25mm 和 d。当下部钢筋多于 2 层时, 2 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 2 层的中距增大一倍; 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25mm 和 d, d 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 4 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宜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
框锚架上固柱部长边第钢度缘2下筋:排外部数伸钢伸钢量入筋悬筋:柱长挑筋≥内度长根21:根度数5,的/d2≥第一排钢
根数
0.75倍
悬挑梁与框架梁同一标高,上部配筋
上上部部第第一2排排非通 非通长 通长钢 长钢筋钢筋从筋从柱从柱外柱外边外 边 边缘缘 缘内内 内伸伸 伸LLLaaa
不同上部第2排钢筋 (不通长) 上部第一排通长钢筋 钢筋数量:≥2根,≥第一排钢 筋根数/2
2φ16 上部3跨通长筋均为2根直径16mm的HRB335钢筋
2φ20+ 2φ18 下部两跨通长筋均为2根直径20mm的HRB335钢 筋和2根直径18mm的HRB335钢筋,其中2φ20放在角部, 2φ18放在中间
返回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侧向构造钢筋就是腰筋,当梁的有效高度大于450mm时设置, 腰筋布置在梁的截面高度中间区域,两边对称布置;
• 钢筋混凝土梁采用平法表达有两种方式: • 平面注写方式 • 截面注写方式
1.平面注写方式
•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的分层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 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来表达 梁平法施工图
•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
(1)集中标注
•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包括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 • 1)梁编号 • 2)梁截面尺寸b×h(宽×高) • 3)梁箍筋 •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梁下部通长筋 •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 6)梁顶面标高高差

教你:看图纸、钢筋下料、计算钢筋(全是干货),还不赶快来学

教你:看图纸、钢筋下料、计算钢筋(全是干货),还不赶快来学

教你:看图纸、钢筋下料、计算钢筋(全是干货),还不赶快来学钢筋弯曲现象:钢筋在弯曲过程中,内皮缩短,外皮伸长,中心线不变,弯曲处变成圆弧。

图示长度(外包长度、量度尺寸):即从图纸上看到的钢筋尺寸,相当于钢筋加工好后去量度的尺寸,也是钢筋的外包尺寸。

下料长度(中心线长度):根据钢筋弯曲时的现象,每根钢筋需要切断时的直线长度。

(一)钢筋的配料及配料顺序1.钢筋的配料就是根据施工图纸,分别计算出各根钢筋切断时的直线长度,也称为下料长度,然后加以编号,分别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及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钢筋下料长度示意图钢筋下料长度示意图钢筋下料长度示意图钢筋加工牌钢筋配料单2.施工图中注明的钢筋尺寸是钢筋的外轮廓尺寸(即从钢筋的外皮到外皮量得的尺寸),称为钢筋的外包尺寸,在钢筋制备安装后,也是按外包尺寸验收。

3.钢筋在制备前是按直线下料,如果下料长度按外包尺寸总和进行计算,则加工后钢筋的尺寸必然大于设计要求的外包尺寸,这是因为钢筋在弯曲时,外皮伸长,内皮缩短而中心轴线长度不变。

因此,只有按中心线长度来下料制备,才能使钢筋外包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注意:在配料表中需标出每根钢筋的下料长度。

下料长度指的是下料时钢筋需要的实际长度,这与图纸上标注的长度并不完全一致。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是以钢筋弯折后其中心线长度不变这个假设条件为前提进行的。

也就是说,钢筋弯折后中心线长度不变,而外边缘变长,内边缘缩短。

因此,钢筋的下料长度就是指相应钢筋的中心线长。

实际工程计算中,影响下料长度计算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折后发生的变形;图纸上钢筋尺寸标注方法的多样化;弯折钢筋的直径、级别、形状、弯心半径的大小以及端部弯钩的形状等,我们在进行下料长度计算时,对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

钢筋的配料顺序:从整体上看钢筋的配料应按照先使用、先配料,先重要、后次要,自下而上的配料顺序进行。

如:基础→柱→主梁→次梁→板→二层柱→主梁→次梁→板→……对于具体构件来说:板:板中受力筋→支座负弯矩→分布筋;梁:受拉区受力筋→受压区受力筋→架立筋、构造筋→支座负弯筋→箍筋;基础、柱:基础底板筋→预埋插铁→柱受力筋→柱箍筋→柱预埋铁件。

快速读懂钢筋配筋图的方法

快速读懂钢筋配筋图的方法

快速读懂钢筋配筋图的方法想懂钢筋吗?教你如何快速的读懂钢筋配筋图钢筋很简单的,就是那么几个东西,多多看看观察哈,未完待续,做完再给大家看接下来的!大家参考参考哈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

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

(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图中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架立筋和贯通筋有什么区别?在钢筋布置上,架立钢筋是布置本跨的1/3.也就是说,本跨梁存在左右支座钢筋.通长钢筋是全长布置,架立筋从字面是就可以知道起架立作用,如一根梁只须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筋,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梁的上部就没有纵向筋,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14或16的筋分布在上面的两角,这就是架立筋,从计算上没有受什么力,但实际上也受压。

《 G 》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讲义 附图

《 G 》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讲义 附图
《16G101-1》之梁
梁 钢筋讲解
梁类型及平法编号
返回
• 钢筋混凝土梁采用平法表达有 两种方式:
• 平面注写方式
• 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注写方式
1.平面注写方式
•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的分层平面布置图 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 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来 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 分内容。
例: N4 12
• ③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 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
柱左侧
柱右侧
• ③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 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 例:6 20 2(-2)/4 表示下部一共两排钢 筋,最下排4 20直接伸进支座,其上一排 2 20不伸入支座,见图(c)。
悬挑梁与框架梁同一标高,
上部配筋不同 上上部部第第2一排排非通 非通长 通长钢 长钢筋钢筋
上部第2排钢筋 (不通长)
筋从 从从柱柱柱外外外边边边缘缘缘内内内伸伸伸LLLaaa
上部第一排通长钢筋
钢筋数量:≥2根,≥
第一排钢筋根数/2
上部第第11排排根通钢数长筋钢根筋数—框上锚架部固柱第度长边2下的度排缘部10:钢5外.钢7d伸筋5伸筋倍入长悬柱度挑内:长
返回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 通长筋指梁上部受力筋沿梁的长度方向 不截断
• 架立筋的作用是和箍筋绑扎在一起形成 钢筋骨架。
梁纵向受力钢筋要求
上部通长 纵筋
① 上部只有通长受力筋,没有 架立筋,直接写通长筋筋的根数、 级别和直径
例:2 20
上部通长筋 在角部
上部非通长筋
架立筋 在中间

高效,9张图教你学会钢筋配筋图!

高效,9张图教你学会钢筋配筋图!

高效,9张图教你学会钢筋配筋图!
配筋平
7
表示现浇水平钦筋混凝土板的钢筋配置情况
(分布筋)④80150^
|;| ②
!^! 4>8 8150
钢筋画法
在平面图中配置钢筋时,底层钢筋弯钩应向上或向左,顶层钢筋则向下或向右.
配双层钢筋的墙体,在配筋立面
图中,远直钢筋的弯钩应向上或
向左,而近页钢筋则向下或向
右.
不能表示淸楚钢筋
外面增加钢筋大
远面底层
近面
n
n 顶

力・
作用,
一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以减小构 件尺寸: 二承受可能的弯矩,以及混凝土收 缩和温度变形引起的拉应力:
三防止构件突然的脆性破坏•
作用:
保证纵向钢筋的位置正确,防止纵
向钢筋压屈,从而提高柱的承载能
tn ILL 受压构件的配筋:
(1)纵向受力钢筋 (2)箍筋
受力筋一承受拉、压力的钢筋。

箍筋一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賈,多用
于梁和柱内。

箍筋
梁、柱的保护层 绘小厚度为25mm

架立筋
受力筋
配筋立面图和配筋断面图(二)r\ 2^6
j
s
1
1•160
,50 |
g
(N
Q S
CM
100
®06 1=700
2|^Xl:20
I36M
XL (150x250X^40
2*6 1=3550 T
1^14 >4110 "2600
G) 2*12 1=3700 275
S
CM
3500
配筋图就是这么简单,大家多看,多想,多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工程,不管你在什么岗位,一定要看懂钢筋配筋图!计算钢筋每米重量的口诀:
钢筋直径自相乘(φ×φ)
单位厘米要记清
再乘零点六一七(0.617)
就是钢筋每米重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方法
◆角钢:每米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厚-边厚)×边厚
◆圆钢:每米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注: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扁钢:每米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
◆管材:每米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板材:每米重量(公斤)=0.785×厚度
◆有色金属的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公斤)=比重×厚度
◆各种有色金属的比重如下:紫铜板8.9 黄铜板8.5 锌板7.2 铅板11.37 铝板2.8
◆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公斤)=2.96×厚度
◆紫铜管:每米重量(公斤)=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黄铜管:每米重量(公斤)=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配筋图,要这样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