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第一框 教案(王淑英)
思想品德:第一课《珍惜新起点》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第1课《珍惜新起点》教案知识·巧学·升华一、新学校新同学1.初中生活新体验【问题思考】请你说说开学以来自己遇到的新鲜事有哪些?我遇到的新鲜事有许多,新学校中的许多东西对我们来说是新鲜的。
例如:花草树木,假山鱼池,楼房教室,操场花园,新老师,新同学,新课本,新教法……整个环境都是新的。
初中是我们人生学习旅程中一个新的阶段,在全新而又充满乐趣的环境里,我们要面对新的课程,学习新的内容,结识新的朋友,过新的生活,只要我们努力搜寻,发奋学习,我们定会在新的环境中寻找到新的快乐。
(1)新学校新起点进入中学,有很多新鲜的事物,让我们好奇,令我们欣喜。
另外,中学与小学相比,不同的地方有:学生的重新组合、学习科目的增加、学习任务和学习特点的变化、校园生活的变化和规章制度的变化等方面。
对于刚上中学的我们而言,突如其来的各种变化可能给我们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
能否尽快了解这些变化、适应这些变化是十分重要的。
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在这个新天地里,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让我们珍惜这个新起点,体验成为一名初中生的快乐吧!误区警示有的同学说“初中生活无非就是小学生活的延续,没有什么新奇的”。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进入初中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
新起点主要不是从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说的,而是指我们自身成长的新起点。
为了珍惜新起点,为了更好地成长,要认识新环境。
从小学到初中,意味着我们从一个小学生成为了一个初中生,是我们发展中的新阶段,学习的环境、学习的任务都有了变化;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对我们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在这个阶段认识新的朋友,度过自己的青春期,为今后的升学或就业奠定基础。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这个新起点的重要意义,并进而珍惜这个新起点。
(2)体会新学校新感受告别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小学生活,走进丰富多彩、情趣盎然的中学校园,生活的变化是真实的,学生的感受是真切的,新学校、新感受,初中和小学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
第1课《珍惜新起点》教案(精选2篇)

第1课《珍惜新起点》教案(精选2篇)第1课《珍惜新起点》教案篇1学问巧学升华一、新学校新同学1.学校生活新体验【问题思索】请你说说开学以来自己遇到的新奇事有哪些?我遇到的新奇事有很多,新学校中的很多东西对我们来说是新奇的。
例如:花草树木,假山鱼池,楼房教室,操场花园,新老师,新同学,新课本,新教法……整个环境都是新的。
学校是我们人生学习旅程中一个新的阶段,在全新而又布满乐趣的环境里,我们要面对新的课程,学习新的内容,结识新的伴侣,过新的生活,只要我们努力搜寻,发奋学习,我们定会在新的环境中查找到新的欢乐。
(1)新学校新起点进入中学,有许多新奇的事物,让我们奇怪,令我们欣喜。
另外,中学与学校相比,不同的地方有:同学的重新组合、学习科目的增加、学习任务和学习特点的变化、校内生活的变化和规章制度的变化等方面。
对于刚上中学的我们而言,突如其来的各种变化可能给我们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
能否尽快了解这些变化、适应这些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在这个新天地里,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让我们珍惜这个新起点,体验成为一名学校生的欢乐吧!误区警示有的同学说“学校生活无非就是学校生活的连续,没有什么新颖的”。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进入学校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
新起点主要不是从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说的,而是指我们自身成长的新起点。
为了珍惜新起点,为了更好地成长,要熟悉新环境。
从学校到学校,意味着我们从一个学校生成为了一个学校生,是我们进展中的新阶段,学习的环境、学习的任务都有了变化;学校三年的学习生活对我们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在这个阶段熟悉新的伴侣,度过自己的青春期,为今后的升学或就业奠定基础。
因此,我们要熟悉到这个新起点的重要意义,并进而珍惜这个新起点。
(2)体会新学校新感受告辞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学校生活,走进丰富多彩、情趣盎然的中学校内,生活的变化是真实的,同学的感受是真实的,新学校、新感受,学校和学校有着许多的不同之处。
珍惜新起点教案

珍惜新起点教案珍惜新起点教案珍惜新起点教案1 一、链接新课标1、本案例对应的是《思想品德》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主题中的内容目的1—2和1—6。
2、①强调联络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小学生活经历,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初中生活的要求和标准,进步学习适应才能。
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历,不断激发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③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理论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初中生活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学总体设想及根据授课理念:坚持“还课堂于学生”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在开放性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历和真实体验。
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形式。
授课思路:本框内容分目,首先学习第一课第一框第一目“初中生活新体验”。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
中学和小学相比,无论在同学、老师、校园环境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有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带给七年级新生带来新颖感,让学生体验初中新生活,珍惜新起点。
其次以活动课的形式,学习第二目“珍视新友谊”和第三目“与新朋友结伴同行”。
因为在进入中学最初的阶段,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能否适应中学生活的问题。
而在这一方面可能存在比拟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能迅速地和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也许历时三年也未能建立起来。
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展相关知识的辅导是非常必要的。
三.特色:用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在初中生活中的新体验和新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寓教于乐。
四.教学目的〔一〕知识目的:1、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七年级政治《珍惜新起点》教案

《珍惜新起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明确中学生活的新特点。
2.培养学生积极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3.引导学生珍惜新起点,为实现人生目标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难点:培养学生积极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中学生活的照片,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学生活。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有什么不同?(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部分,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2.分组讨论:为什么说中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中学时代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2.讲解中学生应具备的学习观念,如积极主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
(四)案例分析案例一:小明每天提前到校,认真听讲,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案例二:小华经常迟到早退,上课玩手机,对学习不感兴趣。
(五)互动环节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中学时代的期望和计划。
2.教师引导学生如何适应新环境,如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安排学习时间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结合教材,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下周班会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互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为实现人生目标奠定基础。
课后要及时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都已经进入中学了,有没有觉得和小学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呢?学生:是的,老师,中学的校园更大了,课程也更多了。
教师: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中学时代,这不仅仅是一个新的环境,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二)自主学习学生A:我觉得中学时代很重要,因为我们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课《珍惜新起点》教案2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教学过程第一课珍惜新起点(板书)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板书)(一)初中生活新体验(板书)活动1:校园里的新鲜事①设计目的:通过寻找“校园里的新鲜事”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领悟积极适应中学生活的重要性,珍惜初中这个新起点,体验成为一名中学生的快乐。
②准备工作:因为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课,学生又是七年级新生,所以教师可事先为学生提供介绍学校情况的资料,可相应作以下准备:A、准备本校的校史、校貌、校风等资料,并编成若干竞猜题。
B、了解学生入学后的思想动态。
C、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写好“我爱学校,爱我学校”的赞美诗词。
D、中小学的学习特点和规章制度的比较可让学生课前准备。
③过程指导第一步:“校园里的新鲜事”竟猜活动。
第二步: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给予引导和鼓励同学发言。
第三步:开展竞猜活动,教师主持小组之间的竞猜活动,鼓励同学提问和回答;教师选择问题向同学提问,并引导和补充同学的回答。
第四步:教师小结。
第五步:组织学生围绕“中学与小学的差异”分小组讨论。
第六步:指导学生着重从“开设的课程、上课时间、学习特点”等方面探讨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第七步:教师总结。
④评价指导可单独评价,也可采取项目评价,以每一小组答案的正确性、完整性作为评价标准,最后的补充填空可以采取自由抢答的方式。
教师应对同学们在竟猜活动中的积极性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肯定同学们在竞猜活动中流露出的喜欢自己学校的心情,并举例说明;指出可能有的同学对自己目前所在的学校并不满意,或并不喜欢学校的同学,这也是很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同时应引导这部分学生从积极、乐观的角度思考问题,发掘学校的优势所在。
通过分组讨论活动考察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能力,作为评价标准。
过渡:进入新的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回答略。
教师概括为两种感觉:作为一名中学生既感到很高兴,但又感到孤单。
怎么消除孤单呢?就需要我们结交新的同学、新的伙伴。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第一框教案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第一框教案Lesson 1 the lesson plan of treasure a new sta rting point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第一框教案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
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2、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3、认识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积极在同学中建立新的友谊。
(二)能力目标1、面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2、培养主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充分认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初中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2、通过系列活动感受到积极交往的乐趣,珍惜同学友谊,克服自我封闭的心理,积极培养自己热情开朗的性格,主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初中生活新环境,珍惜新起点难点:如何通过积极的交往在同学中建立友谊。
与同学结伴成长教法事例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珍惜新起点(板书)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板书)(一)初中生活新体验(板书)活动1:校园里的新鲜事通过寻找“校园里的新鲜事”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领悟积极适应中学生活的重要性,珍惜初中这个新起点,体验成为一名中学生的快乐。
(二)珍视新友谊(板书)活动2:“认识你,记住我!”为了增进同学们相互认识了解,扩大交往面,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交友的乐趣。
七年级政治教案第一课珍惜新起点学案

作者VX:免费范文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学案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学案
1.1珍惜新起点(1)
一、学习目标
1.热爱新的学习环境,对新学校和新班级产生一定的归属感。
2.逐步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增强自我管理、自我调试、自我控制的能力。
3.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
二、学法指导
1.学习中要积极参与,与同学合作讨论问题,阐述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2.在学习中要注重阅读和思考,要联系生活实际。
三、学习过程
导入:
初中生活新体验——观察交流活动
从报到、军训到今天上课,同学们对学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
察了解,填写课本中第四页表格。
(三分钟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观察了解的结果)
讨论展示:
认识你,记住我——个性展示活动(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介绍自己,并相互交流,写在下面。
(五分钟后再小组交流)[姓名、住址、生日、属相、性格特征、兴趣、特长、交友意向、电话、追求(理想)]
珍视新友谊——讨论交流活动
请同学们对以往交友经验进行回顾与反思,概括自己的“好伙伴”特点,对“好伙伴”形成共识,总结朋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强调珍视新友谊。
(三分钟小组讨论,三分钟后小组代表发言)
作者VX:免费范文。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第一框教案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第一框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2、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3、认识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积极在同学中建立新的友谊。
(二)能力目标、面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2、培养主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初中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2、通过系列活动感受到积极交往的乐趣,珍惜同学友谊,克服自我封闭的心理,积极培养自己热情开朗的性格,主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初中生活新环境,珍惜新起点难点:如何通过积极的交往在同学中建立友谊。
与同学结伴成长教法事例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珍惜新起点(板书)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板书)(一)初中生活新体验(板书)活动1:校园里的新鲜事通过寻找“校园里的新鲜事”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领悟积极适应中学生活的重要性,珍惜初中这个新起点,体验成为一名中学生的快乐。
(二)珍视新友谊(板书)活动2:“认识你,记住我!”为了增进同学们相互认识了解,扩大交往面,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交友的乐趣。
(三)“与新朋友结伴同行”(板书)活动3:短剧表演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认识,促进同学团结;让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人际交往常识。
课堂小结:七年级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
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将在新的校园里学习、生活,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让我们珍惜这个新起点,与新同学结下深厚的友谊,一起茁壮成长。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在《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中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友谊就是伤心时,给朋友的肩膀。
友谊就是
当我:
想家流泪的时候,同学们_________
不会孤独的时候,舍友们_____________
……
所以,当我看到:
宿舍的同学A很想家,在流眼泪
宿舍的同学B不会洗衣服,很苦恼
我会……
课堂小结:
1)初中生活新体验(P5谈谈进入新环境的感受)
让我们先来聊聊,自己在新的环境里的感受有哪些?
大失所望/不过如此/满心欢喜/其他感受……
设计目的:通地交流分享彼此体验,了解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情况
学生行为:略
教师点评:略
活动二:出谋献策
视频展示——
怎样才能消除自己心中对新环境的陌生、孤独感呢?
如何与新同学交往,建立新友谊?
设计目的:通过活动,了解学生交往现状,使学生认识到在新校园中,可以通过友谊的纽带将新老师和同学联结起来,使自己更快更好融进集体生活中。帮助学生掌握交友的技巧和维护新友谊的方法。
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
周次
第二周
内容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第一框新学校、新同源自(中心发言人:王淑英)分工备案
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
【设计理念】
本课依据的课程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进入初中对学生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初中三年学习生活对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有着关键性意义,引导学生感受适应初中生活环境,珍惜新起点,是很重要的。在新环境中,学生难免会有陌生感,而学生有初中生活快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班级中同学相处得怎样,人际关系如何,因此,从班级人际关系入手,帮助班级中学生相互熟悉,建立彼此的友谊是另一重要内容。
教师归纳:从小学到初中,不仅仅意味着我们要进入新的学习环境,面对新集体、新老师、新同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它更多得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我们要珍惜新起点。
新课教学
板书:第一课珍惜新起点
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
板书:一、初中生活新体验
活动一:交流“初中新体验”
视频展示——
【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
学生齐声朗读课本P2-3课题和引言
设问:1)在这几段话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个字?
2)这个“新”字告诉我们,从小学到初中的有了很多重要的变化,同学们来谈谈你眼中看到的新变化有哪些?
设问目的:引导学生能过观察,发现初中生活的新变化,为进入初中生活新体验为一部分的学习做铺垫。
学生回答:略
视频展示:笑迎新生活、珍惜新起点、新学校、新同学……
3、知识目标:了解自己学习环境变化,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认识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积极在同学中建立新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初中生活新环境,珍惜新起点
2、难点:如何通过积极的交往在同学中建立友谊。与同学结伴成长?
【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法,讨论法,活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2)珍视新友谊
3)与新朋友结伴成长
(P5-6,如何与新同学交往,建立新友谊?)
堂上练习:详见课件
(新课结束)
集体定教
个性补教
学生结合自己的个人交友经验自由回答
教师:1)归纳点评学生交友好经验,让他们介绍来到学校后怎样认识第一个新朋友的;2)指导学生阅读书本P5-6页,组织第二问题的答案。提示学生做好相关笔记;3)布置课后任务:设计个性名片;
板书:二、珍惜新友谊
三、与新朋友结伴成长
活动三:“伸出手,帮帮忙”
视频展示——
因为,我知道: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初中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通过系列活动感受到积极交往的乐趣,培养自己热情开朗的性格,主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珍惜同学友谊。
2、能力目标:逐步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增强自我调适、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交往能力,能够在新集体中建立新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