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c.仿效西方办报经验,全方位发挥 仿效西方办报经验, 仿效西方办报经验 报纸的功能。 报纸的功能。
外因: 外因:西方报刊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探究活动一: 探究活动一: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理解报刊业的影响 材料1 消息: 材料1:每日经济新闻网消息: 收售“瘦肉精” 收售“瘦肉精”肉?济源双汇遭调查 央视在“ 15 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 健美猪 真相》 15”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 健美猪” 央视在 “ 3·15 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 《“健美猪” 真相 》 的特别节目,披露了南京许多市场销售的“健美猪”是用“ 的特别节目 ,披露了南京许多市场销售的“ 健美猪” 是用“ 瘦 肉精”喂成的,且有一部分“瘦肉精”猪肉流进了河南济源双 肉精” 喂成的, 且有一部分“ 瘦肉精” 汇公司。 汇公司。 据报道,流入南京、济源市场的问题生猪产自河南孟州、 据报道, 流入南京、 济源市场的问题生猪产自河南孟州、 温县等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致电孟州市畜牧局, 温县等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致电孟州市畜牧局, 但 传播新闻、 传播新闻、舆论监督 该局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该局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开启民智、 开启民智、传播知识
请回答: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请回答: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介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电视和广播,正在逐渐被新兴的媒介所取代,例如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
首先,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
通过互联网,不仅可以浏览新闻、观看视频和听音乐,还可以进行网上购物、参与在线社交活动以及获取各种学习资源。
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多样性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使得传统媒介的观众和读者大量减少。
其次,社交媒体的兴起成为了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已成为人们分享自己生活的重要渠道。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发布个人动态、照片和视频,与朋友、家人以及其他用户实时交流。
此外,各种新闻、娱乐和品牌也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到大众。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快速、广泛和个性化。
最后,移动应用程序的快速发展也对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们如今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轻松地访问各种应用程序,包括新闻、游戏、娱乐和社交网络等。
移动应用程序不仅提供了更便捷的访问方式,还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进行个性化选择和定制。
因此,移动应用程序在传播信息和娱乐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综上所述,大众传播媒介正经历着巨大的更新和变革。
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的普及为大众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使得传统的传播媒介逐渐式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众传播媒介将继续发展和变化,为人们提供更多便利和多样化的传播方式。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传播媒介的门槛降低,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发布内容并与全球范围内的用户进行互动。
这对于个人创作者和小型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来推广自己的作品、产品和服务。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泛滥和真实性的问题。
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可能包含虚假或不准确的内容,而且人们往往更容易相信自己所喜欢的观点和信息。
2013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第三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 人民版必修2

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谭鑫培。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3.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取得快速发展 民国时期的著 名电影导演、男女 演员和名作各有哪 些?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难夫难妻》——第一部故事片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1926年)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三是播映许多优秀的电视连续剧;
四是出现了许多受欢迎的综艺类节目。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的普及——电视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是一
日千里,发展态势呈现出跳跃式的特征。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不能因为人生的道路坎坷,就使自己的身 躯变得弯曲;不能因为生活的历程漫长, 就使求索的脚步迟缓。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你知道电影的发展经历 了怎样一个过程吗?
无声电影 有声电影 彩色电影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1895年,由卢米埃
尔兄弟制作的电影
《火车到站》、 《工厂的大门》在 巴黎公映,标志着 世界电影的诞生。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第三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以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
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1月13日至24日,12集大型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 出。 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哪些途 径了解这部电视纪录片的 内容?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6.24 04:41:0 904:41 Jun-202 4-Jun-2 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4:41:0 904:41: 0904:4 1Wednesday, June 24, 2020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6.24 20.6.24 04:41:0 904:41: 09June 24, 2020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 但发展速度却是一日千里,发展 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征。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2、1996年10月,上网人数62万; 3、 1999年底,上网人数890万; 4、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580万, 居世界第五位; 5、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 6800万,居世界第二位; 6、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 亿。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⒈广播 ⒉电影 ⒊电视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
1、产生时间: 20世纪20年代初 2、阅读课文,找到以下“中国第一”的名 称、产生时间和地点
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6月24 日星期 三上午4 时41分 9秒04: 41:0920 .6.24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6 月上午4 时41分 20.6.24 04:41J une 24, 2020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2)此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电视台纷纷宣告成立。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一)广播: (二)电影: (三)电视:
1958 1、起步:_____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天上卫星转发,地上中有星线9号网络传输”的广电覆盖新格局逐渐形成。 (4)2008年6月,“___________”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直接服务于国家村广播村电通视“_______”工程和 卫星直播领域,解决了边远地区和农村广大群众收看电视难的问题。
2、历程: (1)出现:____年,中国1的9第93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2)普及:截至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4、应用: (1)政治生活: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交网易2)上形经购式济物。生活:互联网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
_________成为互联网兴起后出现的一种全新商品
1872年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 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 : 2、出现原因: 3、发展概况: (1)西人办报: (2)国人办报:
①开始: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_________的先例。 国人办报
②高潮:维新运动中,办报成为推进变法、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 》、《强学报》、《时务报》等。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一)广播: 1、广播事业在中国的兴起: (1)西人开办: (2)国人自办: 2、广播事业在中国的普及: (1)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
(2)改革开放以来,广播事业在节目数量、听众规模、节目内容等方面有了新发展。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学设计

3.布置一道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预测未来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并阐述自己的观点。题目如下:“请谈谈你对未来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看法,你认为哪些新技术、新平台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请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要求不少于1000字,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前瞻性思维。
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大众传播媒介,如互联网、手机等,探讨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的报纸、近现代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2.详细讲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传播媒介,如清朝的《申报》、民国时期的广播、新中国成立后的电视、21世纪的互联网等。
2.小组内部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整理观点,讨论以下问题:
a.该传播媒介的出现背景和发展历程。
b.该传播媒介的主要功能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c.该传播媒介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3.各小组将讨论成果进行汇总,准备课堂分享。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组关于大众传播媒介的选择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教师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媒介变迁,树立时代观念和前瞻性思维。
5.课后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选取一种自己熟悉的大众传播媒介,如手机、互联网等,分析其发展历程、功能特点以及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的影响。要求不少于8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写作能力。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人民版必修

③2008年6月9日,“_中__星__9_号__”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直接服务于国家广播电视 “村村通”工程和卫星直播领域。 ④目前,我国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 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
(二)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发展状况 (1)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截至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应用: (1)政治生活:_政__府__职__能__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2)经济生活:_网__上__购__物__成为互联网兴起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商品交易形式。 (3)其他方面: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博客、论坛、电子报刊等,都成为民众 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报刊业的特点和作用
·【易错点拨】 1.在中国,电视的出现要比电影和广播晚。电影、广播、电视在中国出现时间 分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 2.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反而出现同时向上发展的趋势, 实际上传统的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和观众。各种有实力的传统媒介机 构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与互联网 (一)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事业: (1)1923年1月23日,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在_上__海__正式开播。 (2)1926年6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_哈__尔__滨__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3)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_私__营__广播电台。 (4)1928年8月,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在_南__京__开播。 (5)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改革开放以来,广播事业 有了新的发展。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10

(3)作用:促进识字教育的发展;推动文化知识的普及。
归纳综合
三 大众传播 媒介的更新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 . 原 因 : 进 入 19 世 纪 , 品 种 单 一 的
_官__方__报___纸___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
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适合普 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概况 (1)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 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
年3月 了广播电台
播电台
1928 中央广播电台在南 近代中国第一座全
年8月 京开播
国性的广播电台
(3)现代 ①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 的各级广播电台。
②改革开放以来,__广___播__事___业_有了新发展,
广播节目内容日益丰富多彩。 (4)地位 ① __无__线__电__广__播__日益成为民众社会生活的一 个重要内容。 ②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接受教育、文化娱 乐和其他信息服务的重要工具。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事业
(1)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 (2)近代
时间
表现
特点
1923年 1月23日
英美报商创办的 “大陆报—中国无 线电公司广播台”
中国境内第 一批广播电 台
时间
表现
特点
1926 年6月1
日
哈尔滨广播无线电 台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 座广播电台
1927 上海新新公司开办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出现近代报刊?主要是谁办的?
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
2、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最早的报刊是?
19世纪70年代 1873年,汉口《昭文新报》
通俗性报刊的特点 p73
1、知识性与趣味性
2、按类别专门分工
3、语言通俗,取材世俗
4、满足市民阶层的需求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 p73
⑴产生时间:20世纪20年代初
⑵ “中国第一”的名称、产生时间和地点
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⒉电影
1895年,由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电影《火车到站》、《工厂的大门》在巴黎公映,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⑴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的时间、地点
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
⑵中国第一部自拍电影:
京剧《定军山》
⑶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取得快速发展
《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1926年)
《渔光曲》——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
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一度遭受过重大挫折;改革开放后继续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电影大国之一。
3、电视
(1)诞生标志: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2)电视迅速普及:改革开放后
(3)现状: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
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四.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⒈互联网出现的原因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
2.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概况
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
3.互联网的优势
1.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2.互动性,双向感受
3.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费用低廉
⒋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P75
(1)推动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
(2)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
(3)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