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相关标准
铸造原材料技术标准

铸造原材料技术标准1、总则本标准中的原材料包括造型材料、金属炉料、炉料合金、耐火材料和附加剂等。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的验收。
2、造型材料2.1原砂序号要求项目技术指标1 适用标准GB/T9442-20102 烧结温度≥1350℃3 SiO2含量≥90%4 含泥量<0.5%5 平均粒度0.14mm-0.22mm(AFS110-75)6 粒度分布90%原砂停留在3—4个筛子上7 水分≤0.3%2.2膨润土序号要求项目技术指标1 适用标准JB/T9227-19992 膨润土含量≥70%3 水含量≤12%4 PH值≥8.55 膨胀指数10-20ml6 吸蓝量20g/100g膨润土7 粒度重量的95%以上通过200目铸造用试验筛2.3煤粉序号要求项目技术指标1 适用标准GB/T9442-20102 水含量≤3%3 灰分≤10%4 挥发份最低30%,最高40%5 含硫量≤1%6 粒度95%以上的颗粒通过200目铸造用试验筛2.4原砂序号要求项目允许范围最佳范围1 适用标准GB/T9442-20102 平均粒度40-80 50-603 粒形—— 圆形4 耗酸值<10ml 尽可能低5 含泥量(质量分数)<0.3% 06 氧化铁(质量分数)<0.3% ——7 含水量<0.25% <0.1%2.5冷芯盒树脂2.6三乙胺2.6.1产品中三乙胺含量≥99%,含水量≤0.3%。
2.7造型材料中水分含量超标的,从总重量中减去超出部分重量的2倍作为计价重量。
3、金属炉料3.1生铁3.1.1铸造灰口铸铁用生铁适用标准GB/T718-2005。
3.1.2化学成分要求如下表化学成分(质量分数)/%牌号 C Si MnSPZ14 ≥1.25~1.60 Z18≥3.30>1.60~2.00>0.9~1.30 ≤0.050 >0.060~0.1003.1.3块状生铁单重2kg ~7kg ,大于7kg 和小于2kg 的铁块之和,每批中应不超过重量的10%。
铸造验收规范标准最新

铸造验收规范标准最新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规范旨在确保铸造产品的质量,适用于所有金属铸造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
2. 原材料要求- 铸造所用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锭、合金材料等。
- 原材料应具有清晰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3. 模具与工艺要求- 模具设计应满足产品形状、尺寸精度和生产效率的要求。
- 铸造工艺应根据产品特点和材料特性合理选择。
4. 铸造过程控制- 铸造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熔炼温度、浇注速度和冷却速率。
- 应定期对铸造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5. 产品尺寸与形状精度- 产品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尺寸偏差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 产品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明显变形或缺陷。
6. 表面质量- 产品表面应光滑、无裂纹、无砂眼、无气泡等缺陷。
- 表面粗糙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或行业标准。
7. 内部质量- 通过无损检测方法,如X射线、超声波等,确保产品内部无裂纹、缩孔、夹杂等缺陷。
- 内部组织应均匀,无明显的偏析现象。
8. 热处理与性能要求- 根据材料特性和产品要求,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如退火、正火、淬火等。
- 产品的性能应满足力学性能、耐蚀性能等要求。
9. 检验与试验- 产品在出厂前应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尺寸检验、外观检验、内部质量检验等。
- 根据需要,可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耐蚀性试验等。
10. 标识与包装- 每个产品都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产品型号、生产日期、批号等。
- 包装应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
11. 质量记录与追溯- 应建立完整的质量记录体系,记录每个生产环节的关键参数和检验结果。
- 产品应具有可追溯性,以便在发现问题时能够追踪到具体批次和生产环节。
12. 持续改进- 企业应持续收集产品质量反馈,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流程。
结尾本规范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铸造行业的产品质量,确保用户能够获得可靠和高质量的产品。
企业应严格遵守本规范,不断提升自身的生产和管理水平,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铝压铸件的检测标准以及铸造相关标准

铝压铸件的检测标准以及铸造相关标准
一、铝压铸件的检测标准:
1.外观检测:检验表面光洁度、无裂痕、无气孔、无砂眼等缺陷。
2.尺寸检测:根据设计图纸,测量尺寸准确度,并与要求进行比对。
3.成分检测:通过化学分析仪器测试铝合金的成分,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4.疲劳检测: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疲劳试验,评估铝压铸件的疲劳寿命。
5.力学性能检测:对铝压铸件进行拉伸、弯曲、冲击等力学性能的测试,确保其强度、韧性等指标符合要求。
6.渗透检测:使用渗透液对铝压铸件进行检测,以识别隐性裂纹等缺陷。
7.X射线检测:通过X射线照射铝压铸件,检测内部缺陷,如气孔、夹杂、孔洞等。
8.磁粉检测:使用磁粉法检测表面和互漏缺陷,如裂纹、夹杂、疲劳裂纹等。
二、铝压铸件的铸造相关标准:
3.JG/T160-2024《电脑机箱铝型材工艺条件》:该标准规定了电脑机箱铝压铸件的生产工艺条件,包括铸造温度、压铸速度、铸型表面处理等要求。
4.JG/T161-2024《汽车发动机壳体铝压铸件工艺条件》:该标准针对汽车发动机壳体的铝压铸件,规定了铸造工艺条件,包括金属温度、注射速度、工艺参数等。
铜压铸件技术标准

铜压铸件技术标准
铜压铸件的技术标准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尺寸公差、表面质量、内部质量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铜压铸件技术标准:
1.尺寸公差:铸件的尺寸公差应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如GB 6414等。
公差的具体要求取决于铸件的
应用场合和精度要求。
2.表面质量:铸件的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此外,铸
件表面粗糙度也应符合相关标准,如GB6060.1。
3.内部质量:铸件的内部质量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虽然内部缺陷不一定导致铸件报废,但它们可
能会对铸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对铸件进行必要的无损检测,如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以确保其内部质量符合要求。
4.机械加工余量:如果铸件需要进行机械加工,应在图样上注明加工余量,或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这有助于确保加工后的铸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5.其他要求: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和需求,可能还需要对铸件的其他方面提出要求,如铸件的重量、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只是一些常见的要求,具体的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应用场合和需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铜压铸件时,建议与专业的铸造厂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以确保铸件符合实际需求和应用要求。
铸造、压铸标准

铸造、压铸标准技术标准是国际贸易中的准则,是作为设计、制造、验收产品的依据。
广东省铸造学会、广东省压铸学会收录了部分标准:铸造和压铸的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美、欧、日、澳、德、俄等国家的相应标准。
压铸标准包括:(一)通用标准;(二)压铸机标准;(三)压铸模标准;(四)合金及工艺标准,包括铝合金、镁合金、锌合金、铜合金、铅锡合金等。
铸造标准包括:(一)基础通用与铸造工艺技术标准;(二)铸钢标准;(三)铸铁标准;(四)铸造有色合金标准;(五)造型材料标准;(六)熔模铸造标准等。
压铸标准目录一、通用标准中国GB/T24001-1996 idt ISO 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19001-2000 idt ISO/FDIS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5611-1998铸造术语HB7578-1997铸件试制定型规范GB/T8063-94 铸造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牌号表示方法GB/T13822-92 压铸有色合金试样GB5678-85 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HB5343-94 铸造工艺质量控制GB/T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GB/T15056-94 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二、压铸机标准中国JB/T8083-1999 压铸机型式与基本参数JB/T8084.1-1999 冷室压铸机精度JB/T8084.2-1999 冷室压铸机技术条件JB/T6039.2-92 热室压铸机精度JB/T6039.3-92 热室压铸机技术条件三、压铸模标准中国GB8844-88 压铸模技术条件GB8847-88 压力铸造模具术语GB4678.1~15-84 压铸模零件GB4679-84 压铸模零件技术条件美国压铸模四、合金及工艺标准1.铝合金中国GB/T1173-95 铸造铝合金GB/T8733-2000 铸造铝合金锭YS/T282-2000 铝中间合金锭JB/T7946.1-1999 铸造铝硅合金变质JB/T7946.2-1999 铸造铝硅合金过烧JB/T7946.3-1999 铸造铝合金针孔GB/T15115-94 压铸铝合金GB/T15114-94 铝合金压铸件HB5012-86 铝合金压铸件HB/Z220.2-92 铝合金金属型铸造HB/Z220.3-92 铝合金低压铸造HB/Z220.4-92 铝合金压力铸造HB/Z220.7-92 铝合金铸件浸渗GJB1695-93 铸造铝合金热处理规范国际标准 ISO3522-84 铸造铝合金美国ASTMB85-96 铝合金压铸件ASTMB179-96 砂型铸件、永久型铸件及压铸件用铝合金锭ASTMB597-98 铝合金热处理日本JISH2118:2000压铸用铝合金锭JISH5302:2000 铝合金压铸件2.镁合金中国GB1177-91 铸造镁合金GB/T13820-92 镁合金铸件国际标准ISO/DIS16220-1999 铸造镁合金美国ASTMB93/B93M-98 砂型铸件、永久型铸件及压铸件用镁合金锭ASTMB94-94 镁合金压铸件日本JISH2222-1991 压铸用镁合金锭JISH5303-1991 镁合金压铸件欧洲EN1754-1997 镁和镁合金—铸锭和铸件俄罗斯ΓOCT2856-79 铸造镁合金3.锌合金中国GB/T1175-1997 铸造锌合金GB/T13818-92 压铸锌合金GB/T13821-92 锌合金压铸件国际标准ISO301-1981 铸造用锌合金锭美国ASTMB86-98 锌合金压铸件ASTMB240-98 压铸件用锌合金锭ASTMB327-98 压铸锌合金用铝中间合金日本JISH5301-90 锌合金压铸件JISH2021:1999 压铸用锌合金锭欧洲EN 1774-1997 铸造锌合金EN 12844:1998 锌和锌合金-铸件-规格俄罗斯ΓOCT19424-74 压铸锌合金澳大利亚AS1881-1986 锌合金4.铜合金中国GB1176-87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GB/T15116-94 压铸铜合金GB/T15117-94 铜合金压铸件美国ASTMB176-95 铜合金压铸件日本JISH2202:2000 铸造用铜合金锭欧洲EN1982:1998 铜和铜合金-铸锭和铸件俄罗斯ΓOCT17711-93 铸造黄铜化学成分5.铅锡合金中国GB/T8740-1988 铸造铅基轴承合金锭GB/T8740-1988 铸造锡基轴承合金锭美国ASTMB102-93 铅合金和锡合金压铸件日本JISH2231-1962 活字金属锭JISH5601-1990 硬铅铸件JISH5401-1958 轴承合金德国DIN1742-71 锡压铸合金DIN1741-1974 压铸用铅合金英国BS3332-1987 白合金轴承合金锭俄罗斯ΓOCT1320-74 巴比特合金。
四项铸造国家标准发布

276国内动态Vol.70 No.2 2021四项铸造国家标准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909项国家标准(2020年第26号和第28号中国国家 标准公告)。
其中,涉及到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归口管理的四项铸造国家标准,见下表。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主要内容实施日期铝合金石膏型铸造通用技术导则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石膏型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石膏铸型制备、石膏1GB/T 39314—2020铸型粉及铸型性能检测、铸件浇注工艺及设备、铸件清理、铸件检验及废旧石膏型的处理2021-06-01钛合金铸件表面处理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铝合金铸件的石膏型熔模铸造工艺过程2GB/T 39330—2020本标准规定了钛及钦合金铸件表面的表面处理、质量检验、质量控制和技术安全2021-06-01本标准适用于石墨加工型、砂型、金属型和熔模精铸型生产的钛及钛合3GB/T 39428—2020砂型铸钢件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金铸件的表面处理本标准规定了砂型铸造的铸钢件表面质量的目视检测方法及质量等级=2021-06-01本标准适用于砂型铸造的铸钢件4GB/T 39638—2020铸件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本标准规定了铸件采用数字探测器阵列(D D A)的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分级和补偿规则、一般要求、检测技术、图像评定、检测记录和报告等本标准适用于钢、铁、铜及铜合金、镍及镍合金、铝及铝合金、镁及镁合金、钛及钛合金等材料的铸件,其他金属材料铸件也可参照使用2021-07-01(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供稿)JB/T 13747—2020铸造行业标准发布曰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发布656项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0年第15 号)。
其中,涉及到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 C7TC54)归口管理的铸造行业标准,见下表。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主要内容实施日期1JB/T 13747—2020砂型铸造生产过程安全操作规范本标准规定了砂型铸造生产全过程的安全操作相关的术语和定义,设备,设备维护一般规定,安全防护,设备操作一般要求,型砂制备、造型、制芯,熔化和浇注,清整和修整等工序安全操作规范。
有色铸造 执行标准

有色铸造执行标准
有色铸造是一种铸造工艺,通常包括铜合金、铝合金、锌合金等有色金属的铸造。
相关的执行标准主要由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具体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有色铸造的执行标准:
1.GB/T 1176 - 1987《铜合金铸件缺陷分类》
•该标准规定了铜合金铸件的缺陷分类及其术语。
2.GB/T 15115 - 2009《锌合金压铸件质量分级及缺陷分类》
•该标准规定了锌合金压铸件的质量分级及缺陷分类。
3.GB/T 1177 - 1993《铜合金铸造试样的制备》
•该标准规定了铜合金铸造试样的制备方法。
4.GB/T 1178 - 1993《铜合金铸造铸态组织检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铜合金铸造铸态组织检验的方法。
5.GB/T 6414 - 2005《铝合金铸件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铝合金铸件机械性能的试验方法,包括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等。
6.GB/T 5231 - 2001《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
7.GB/T 17427 - 2010《高性能铝合金压铸件技术条件》
•该标准规定了高性能铝合金压铸件的技术条件,包括材料、机械性能等。
8.GB/T 19074 - 2003《铝及铝合金压铸件术语》
•该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压铸件的术语。
上述标准主要涵盖了有色铸造中常见的铜合金、铝合金、锌合金等材料,以及与铸造过程、性能测试、缺陷分类等相关的内容。
请注意,标准的具体版本和适用范围可能随时间而变化,建议在需要时查阅最新的标准文档。
铸件其相应标准对照

铸件其相应标准对照1、熔模铸造碳素钢铸件产品符合GB 11352-89、JB/T 5100-91标准,满足ZG200-400、ZG230-450、ZG270-500、ZG310-570、ZG340-640及美标ASTM A 216GRWCB、ASTM A732 Grade 1A等牌号的成份及性能要求。
2、熔模铸造不锈钢、耐蚀钢、耐热钢铸件产品符合GB/T2100-2002epvISO 11972:1998、JB/T 5100-91标准要求,满足各类国标牌号及美标ASTM A743 GR CF-8、ASTM A743 CF8M 316SS、ASTM A 351 Gr.CF8M等牌号的成份及性能要求。
3、熔模铸造中低合金钢铸件产品符合GB/T11351-89、JB/T 5100-91标准要求,满足ZG42CrMo、ZG35CrMo、ZG28Cr2Si2MnMo、ZG40Mn、ZG50Mn2等各种牌号的成份及性能要求。
4、熔模铸造铜合金铸件产品符合GB/T13819-92、GB/1176-87、JB/T 5100-91标准,满足各类国标及美标ASTM B505 C93200、ASTM B 584 83800、ASTM B505 C84400、ASTM B 16 GR H02 BRASS C36000、ASTM B62 UNS C83600、ASTM B148 C95800等牌号的成份及性能要求。
5、熔模铸造铝合金铸件产品符合GB/T 1173-1995、JB/T 5100-91标准要求,满足各类牌号成份及性能要求。
6、砂型铸造各类铸件产品符合GB 6414-86、JB/T5105-91标准要求,满足各类国标及美标牌号成份及性能要求。
1 熔模铸造碳素钢铸件产品符合GB 11352-89、JB/T 5100-91标准,满足ZG200-400、ZG230-450、ZG270-500、ZG310-570、ZG340-640及美标ASTM A 216GRWCB、ASTM A732 Grade 1A等牌号的成份及性能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铸造通用基础及工艺标准规范汇编1.1 GBT 5611-1998 铸造术语1.1.1 基本术语1.1.2 砂型铸造1.1.3 特种铸造1.1.4 造型材料1.1.5 铸件后处理1.1.6 铸件质量1.1.7 铸造工艺设计及工艺装备1.1.8 铸造合金及熔炼、浇注1.2 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1.3 GBT 60601-1997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1.4 GBT 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1.5 GBT1 1351-1989 铸件重量公差1.6 GBT 15056-1994 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1.7 JBT 2435-1978 铸造工艺符号及表示方法1.8 JBT 40221-1999 合金铸造性能测定方法1.9 JBT 40222-1999 合金铸造性能测定方法1.10 JBT 5105-1991 铸件模样起模斜度1.11 JBT5106-1991 铸件模样型芯头基本尺寸1.12 JBT 6983-1993 铸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计算方法1.13 JBT7528-1994 铸件质量评定方法1.14 JBT 7699-1995 铸造用木制模样和芯盒技术条件2 铸铁标准规范汇编2.1 GBT 1348-1998 球墨铸铁件2.2 GBT 3180-1982 中锰抗磨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2.3 GBT 5612-1985 铸铁牌号表示方法2.4 GBT 5614-1985 铸铁件热处理状态的名称、定义和代号2.5 GBT 6296-1986 灰铸铁冲击试验方法2.6 GBT 7216-1987 灰铸铁金相2.7 GBT 8263-1999 抗磨白口铸铁件2.8 GBT 8491-1987 高硅耐蚀铸铁件2.9 GBT 9437-1988 耐热铸铁件2.10 GBT 9439-1988 灰铸铁件2.11 GBT 9440-1988 可锻铸铁件2.12 GBT 9441-1988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2.13 GBT 17445-1998 铸造磨球2.14 JBT 2122-1977 铁素体可锻铸铁金相标准2.15 JBT 3829-1999 蠕墨铸铁金相2.16 JBT 4403-1999 蠕墨铸铁件2.17 JBT 5000.4-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铁件2.18 JBT 7945-1999 灰铸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2.19 JBT 9219-1999 球墨铸铁超声声速测定方法2.20 JBT 9220.1-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般规定2.21 JBT 9220.2-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量2.22 JBT 9220.3-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氧化亚铁量2.23 JBT 9220.4-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容量法测定—氧化锰量2.24 JBT 9220.5-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氟化钠—EDTA容量法测定三氧化二铝量2.25 JBT 9220.6-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 DDTC分离EGTA容量法测定氧化钙量2.26 JBT 9220.7-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高锰酸钾容量法测定氧化钙2.27 JBT 9220.8-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DDTC分离EDTA容量法测定氧化镁2.28 JBT 9220.9-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磷矾钼黄—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量2.29 JBT 9220.10-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量2.30 JBT9220.11-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燃烧—碘酸钾容量法测定硫量2.31 JBT 9228-1999球墨铸铁用球化剂3 铸钢标准规范汇编3.1 GBT 2100-2002 —般用途耐蚀钢铸件3.2 GBT 5613-1995 铸钢牌号表示方法3.3 GBT 5615-1985 铸钢件热处理状态的名称、定义及代号3.4 GBT 5677-1985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3.5 GBT 5680-1998 高锰钢铸件3.6 GBT 6967-1986 工程结构用中、高强度不锈钢铸件3.7 GBT 7233-1987 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3.8 GBT 7659-1987 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3.9 GBT 8492-2002 —般用途耐热钢和合金铸件3.10 GBT 8493-1987 —般工程用铸造碳钢金相3.11 GBT 9943-1988 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示迹痕的评级方法3.12 GBT 9444-1988 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3.13 GBT 11352-1989 —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3.14 GBT 13925-1992 铸造高锰钢金相3.15 GBT 14408-1993 —般工程与结构用低合金铸钢件3.16 GBT 16253-1996 承压钢铸件3.17 JBT 50006-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钢件3.18 JBT 500014-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钢件无损探伤3.19 JBT 6402-1992 大型低合金钢铸件3.20 JBT 6403-1992 大型耐热钢铸件3.21 JBT 404-1992 大型高锰钢铸件3.22 JBT 6405-1992 大型不锈钢铸件3.23 IBT 7024-1993 300~600MW 汽轮机缸体铸钢件技术条件3.24 JBT 7349-2002 混流式水轮机焊接转轮不锈钢叶片铸件3.25 JBT 7350-2002 轴流式水轮机不锈钢叶片铸件3.26 JBT 1026-2001 混流式水轮机焊接转轮上冠、下环铸件4 铸造有色合金标准规范汇编4.1 GBT 1173-1995 铸造铝合4.2 GBT 1174-1992 铸造轴承合金4.3 GBT 1175-1997 铸造锌合金4.4 GB 1176-1987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4.5 GB 1177-1991 铸造镁合4.6 GBT 6614-1994 钛及钛合金铸件4.7 GBT 8063-1994 铸造4.8 GBT 9438-1999 铝合金铸件4.9 GB 11346-1989 铝合金铸件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圆形)分级4.10 GBT 15073-1994 铸造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4.11 GBT 16746-1997 锌合金铸件4.12 GBT 8733-2000 铸造铝合金锭5 压铸合金标准规范汇编5.1 GBT 13818-1992 压铸锌合金5.2 GBT13821-1992 锌合金压铸件5.3 GBT 13822-1992 压铸有色合金试样5.4 GBT 15114-1994 铝合金压铸件5.5 GBT 15115-1994压铸铝合金5.6 GBT 15116-1994 压铸铜合金5.7 GBT 15117-1994 铜合金压铸件5.8 JB 3070-1982 压铸镁合金技术条件6 熔模铸造标准规范汇编6.1 GB 12214-1990 熔模铸造用硅砂、粉6.2 GB 12215-1090 熔模铸造用铝矾土砂、粉6.3 GBT 14235.1-1993 熔模铸造模料熔点测定方法(冷却曲线法)6.4 GBT 14235.2-1993 熔模铸造模料抗弯强度测定方法6.5 GBT 14235.3-1993 熔模铸造模料灰分测定方法6.6 GBT 14235.4-1993 熔模铸造模料线收缩率测定方法6.7 GBT 14235.5-1993 熔模铸造模料表面硬度测定方法6.8 GBT 14235.6-1993 熔模铸造模料酸值测定方法6.9 GBT 14235.7-1993 熔模铸造模料流动性测定方法6.10 GBT 14235.8-1993 熔模铸造模料粘度测定方法6.11 GBT 14235.9-1993 熔模铸造模料热稳定性测定方法6.12 JBT 2980.1-1999 熔模铸造型壳高温热变形试验方法6.13 JBT 2980.2-1999 熔模铸造型壳高温抗弯强度试验方法6.14 JBT 4007-1999 熔模铸造涂料试验方法6.15 JBT 4153-1999 型壳高温透气性试验方法6.16 JBT 5100-91 熔模铸造碳钢件技术条件7 铸造用生铁及铁合金标准规范汇编7.1 GBT 717-1998炼钢用生铁7.2 GBT 718-2005 铸造用生铁7.3 GBT 1412-2005 球墨铸铁用生铁7.4 GB 2272-1987 硅铁7.5 GB 3282-1987 钛铁7.6 GBT 3648-1996 钨铁7.7 GB 3649-1987 钼铁7.8 GBT 3650-1995 铁合金验收、包装、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7.9 GBT 3795-2006锰铁7.10 GBT 4008-1996 锰硅合金7.11 GB 4009-1989 硅铬合金7.12 GBT 4010-1994 铁合金化学分析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7.13 GBT 4137-2004 稀土硅铁合金7.14 GBT 4138-2004 稀土镁硅铁合金7.15 GBT 41390-2004 钒铁7.16 GB 5683-1987 铬铁7.17 GB 5684-1987 真空法微碳铬铁7.18 GB/T 7737-1997铌铁7.19 GB 7738-1987 铁合金产品牌号表示方法7.20 GB 8729-1988 铸造焦炭7.21 GBT 9971-2004 原料纯铁7.22 GBT 13247-1991 铁合金产品粒度的取样和检测方法7.23 GBT 1 4984-1994 铁合金术语7.24 GBT 15710-1995 硅钡合金7.25 YBT 092-1996合金铸铁球7.26 YBT 093-1996 低铬合金铸铁段8 铸造用造型材料标准规范汇编8.1 GBT 2684-1981 铸造用原砂及混合料试验方法8.2 GBT 7143-1986 铸造用硅砂化学分析方法8.3 GBT9442-1998 铸造用硅砂8.4 GBT 12216-1990 铸造用合脂粘结剂8.5 JBT 2755-1980 铸造用亚硫酸盐木浆废液粘结剂8.6 JBT 3828-1999 铸造用热芯盒树脂8.7 JBT 5107-1991 砂型铸造用涂料试验方法8.8 JBT 6984-1993 铸造用铬铁矿砂8.9 JBT 6985-1993 铸造用镁橄榄石砂9 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范汇编9.1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9.2 GBT 229-1994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9.3 GBT 230.1-2004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9.4 GB/T 230.2-2002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2 部分: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的检验与校准9.5 GBT 230.3-2002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3 部分:标准硬度块(A、B、C、D、E、F、G、H、K、N、T标尺)的标定9.6 GBT 231.1-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1试验方法9.7 GBT 231.2-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2 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9.8 GBT 231.3-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9.9 GBT 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9.10 GBT 1172-1999 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9.11 GBT 2039-997 金属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方法9.12 GBT 4337-1984 金属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9.13 GBT 4338-1995 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9.14 GBT 7314-2005 金属压缩试验方法9.15 GBT 12778-1991 金属夏比冲击断口测定方法9.16 GBT 13239-1991 金属低温拉伸试验方法9.17 GBT 13298-19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