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及启示赴台湾渔业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台湾虱目鱼在大陆深加工项目现状及前景分析

台湾虱目鱼在大陆深加工项目现状及前景分析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 福建省东山口岸是全国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基地和集散基地,与台湾地区渔业合作源远流长、规模巨大。

2015年进境台湾水产品29303吨、2560万美元,比增21%、31%,特别是冻秋刀鱼、冻鱿鱼、虱目鱼等大宗水产原料实现了规模化进口。

在外贸整体低迷的背景下,近两年来台湾虱目鱼深加工项目落地东山口岸,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新典范。

一、台湾虱目鱼产业链基本情况虱目鱼是台湾地区养殖量最大的鱼类,也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食用鱼种之一,素有“台湾家鱼”,“台湾第一鱼”之称,在台湾市场很受欢迎,特别是台湾虱目鱼丸有很高知名度。

虱目鱼适合与罗非鱼、南美白对虾等混养,养殖成本低,已有300多年的养殖历史。

在台湾南部,虱目鱼养殖是很多渔民主要生计来源之一。

据台南虱目鱼养殖协会统计,全台虱目鱼养殖年产量约为6-6.5万吨,养殖面积约为6千公顷,2015年每公顷产量约为10吨左右,大部分集中在台南市,高雄、嘉义、屏东等地也有一定养殖规模;以虱目鱼产业最发达的台南学甲镇为例,共有1000多公顷的养殖面积,600余养殖户。

台湾当局对虱目鱼养殖业高度重视,给予有力的政策保护和支持,在提高虱目鱼产量和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取得成效:一是养殖基础好、养殖技术先进、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台政府对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相对完善,养殖业主违规处罚力度大。

二是养殖业者诚信意识和安全卫生质量意识较强,技术水平较高,勤劳敬业。

三是养殖协会组织完善、功能齐全、运行规范,协助政府共同管理。

加入协会的养殖户均统一投放鱼苗、统一供应饲料。

二、国台办大力推动台湾虱目鱼等农渔产品在大陆销售台湾地区涉及虱目鱼产业链的渔民约13.7万,分布在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属最基层群体。

虱目鱼无法过冬,上市高峰期集中在每年的6-11月,而这个时期正是远洋捕捞秋刀鱼、鱿鱼等返台高峰;加上台湾地区水产加工能力和冻库容量有限,劳动成本、加工成本较高,造成了虱目鱼收购高峰期滞销的情况时有发生,价格处于低位。

水产养殖行业报告范文

水产养殖行业报告范文

水产养殖行业报告范文水产养殖行业报告。

水产养殖是指利用水域资源进行养殖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重要的渔业生产方式之一。

水产养殖行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水产养殖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报告将对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现状。

1. 养殖品种多样化。

水产养殖行业在我国主要养殖的品种包括鱼类、虾类、蟹类等,其中以鱼类养殖为主。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品种也在不断丰富和多样化,满足了人们对不同水产品种的需求。

2.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养殖设施的不断完善,水产养殖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大型的水产养殖场已经成为了水产养殖行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大规模养殖不仅提高了产量,也提高了养殖效益。

3. 养殖技术的提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产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新型的养殖技术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也提高了养殖品质,为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水产养殖行业存在的问题。

1. 水质污染。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养殖行业也面临着水质污染的问题。

养殖废水的排放对水域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2. 养殖品质安全问题。

一些养殖场为了追求利润,使用了大量的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导致养殖品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加强养殖品质安全监管,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养殖成本上升。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提高,养殖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特别是饲料成本、养殖设施成本等都在不断增加,对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水产养殖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 绿色养殖。

未来,水产养殖行业将朝着绿色养殖的方向发展,加强水质治理和环境保护,推动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科技养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水产养殖行业将更加注重科技养殖,推广新型的养殖技术和设施,提高养殖效率和品质。

赴台湾农业学习考察报告【可编辑版】

赴台湾农业学习考察报告【可编辑版】

赴台湾农业学习考察报告赴台湾农业学习考察报告为落实好李鸿忠书记关于组织全省农村乡镇负责人赴台湾考察学习台湾农会组织功能与运转、社区建设与管理以及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深入推进襄阳与台湾的农业交流与合作。

201X年6月30日至7月7日,以襄阳市政府副市长郭忠同志为团长,各县市区政府分管农业领导、11个新农村建设首批试点乡镇负责人、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市农委、市台办等为成员的襄阳市农业专题学习培训考察团一行22人,赴台湾就农会组织、新型社区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精致农业、休闲农业、花卉蔬菜标准化生产及栽培等进行了专题考察。

考察时间虽短,但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效和模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学习考察活动基本情况在台期间,考察团一行先在台一企业集团培训基地认认真真上了两天课,全面了解了台湾农会经营模式和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之后,我们先后参观学习了南投县农会农产品加工厂,台一企业集团花卉蔬菜育苗及栽培技术基地,领略了真正意义的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精致农业、休闲农业,造访了云林县林内乡农会,嘉义市农会,古坑乡华山休闲产业促进会,拜会了台南兰花生物科技园区、白河区公所及台南市农村再生小区营造协会,参访了白河莲花、无米乐小区、走马濑农场、玉井天埔小区等。

考察团一行还专门就苗圃花卉蔬菜标准化生产及栽培、植物病虫害防治、农业科技的推广与运用、台湾农会经营与发展、休闲农业和休闲农场发展与经营、“五级农业”转型历程等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每到一处,考察团成员们无不感叹不已,叹不已,深感我们自身农业发展与台湾农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倍感压力,台湾之行所见、所闻受益匪浅,特别是沿途学习考察受到台方相关部门盛情接待,始终洋溢着和谐气氛,一直体现着同根同族的血脉联系,很让人留恋回忆。

二、台湾特征与农业发展现状台湾位于祖国大陆架的东南缘,呈南北狭长型,80余个岛屿所组成,陆地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二是丘陵和山脉,总人口2300万;台湾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南部的农作物一年三熟;台湾的年平均温度约在22℃左右,一般地区终年不见霜雪;年平均降雨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个别地区年降雨量高达6000毫米,大部分地区降雨时间集中在夏季;台湾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多的省份,每年6-10月是台风季节。

水产养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水产养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水产养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水产养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在大学期间,我参加了一次水产养殖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次实践让我深刻地了解了水产养殖的行业发展情况、生产技术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与从业者的交流和参与实际操作,我对水产养殖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体会和心得。

以下是我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水产养殖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的行业。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以及海洋资源逐渐减少,水产养殖作为海洋资源的重要补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地参观和了解,我发现现代水产养殖已经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大规模高效地生产各类水产品。

例如,水质净化器、鱼苗孵化箱、数据监测系统等一系列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品质。

水产养殖行业作为一种绿色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次,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对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殖技术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通过与从业者的交流和参与实际操作,我了解到现代水产养殖已经采用了很多高新技术,例如基因选育技术、智能养殖系统、水质监测技术等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养殖效率、增加产品质量,并且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在实践中,我还学到了一些具体的养殖技巧,例如鱼类的饲养管理、疾病的防治、水质控制等等。

这些技巧的掌握对于养殖水产品的成功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第三,水产养殖行业需要综合应用多种学科知识。

水产养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它涉及到生物学、化学、环境科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在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综合应用知识的重要性。

例如,了解生物学对于鱼类繁殖周期和生长特点的研究能够为养殖做出科学的安排;学习化学和环境科学对水质和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和调控;掌握管理学的知识能够帮助养殖户进行规划和决策。

综合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使养殖行业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报告范文

水产养殖报告范文

水产养殖报告范文一、引言水产养殖是指通过人工饲养和管理的方式,培育和繁衍水体中的各类水产动植物的生产活动。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海洋资源的减少,水产养殖逐渐成为解决食品安全和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

本报告将介绍水产养殖的概念、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二、水产养殖的概念与发展现状水产养殖是指将水生动物(如鱼类、虾类、贝类等)和水生植物(如海藻、河藻等)放养于水体中,进行人工饲养和管理,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水产养殖可以根据养殖环境的不同分为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两种类型。

近年来,水产养殖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全球水产养殖的产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1000万吨增长到了2024年的8200多万吨。

亚洲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生产地区,占全球养殖产量的90%以上。

三、水产养殖的经济收益1.增加国民经济收入:水产养殖为沿海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养殖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比如饲料生产、设备制造、加工包装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2.提高农民收入:水产养殖是农村地区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许多农民通过养殖海产品或淡水鱼类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改善了生活水平。

3.减轻海洋资源压力:水产养殖能通过人工养殖的方式提供大量的海产品,减轻了野生捕捞对海洋资源的过度捕捞压力。

四、水产养殖的环境影响1.水体污染: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药物和养殖废水等,可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过量的饲料和废弃物会导致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负面影响。

2.外来物种入侵:水产养殖中引进的外来物种,可能逃逸到自然水体中,从而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这些外来物种可能抑制本地物种的生长、繁殖,打破生态平衡。

3.养殖废弃物处理:大量的养殖废弃物需要进行处理,否则会引发环境问题。

养殖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五、结论水产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台湾特色农业考察与启示

台湾特色农业考察与启示
青 海农林科 技
・ 查 报 告 ・ 调
2 1 年第 1 0 1 期
台湾 特 色农 业 考察 与 启示
杜 中平
( 青海 省农林科 学院 , 青海

西宁
80 1 ) 10 6
要: 本文介 绍 了台湾特 色农业的发展 情况, 学习考察 的主要收获及对我省农业发展 的一些启示。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4— 97 2 1 ) 1 02 0 10 9 6 (0 10 — 0 8— 5
猪 年 饲 养 量 超 过 10 7 0万 头 , 产 猪 肉 约 10× 年 5 1 ; 饲 养 量 1 万 头 , 中 以 乳 牛 居 多 ,占 0t牛 6 其 7 % 。台湾 四 面 环 水 , 业 非 常 发 达 , 洋 渔 船 5 渔 远 作业 范 围 遍 及 世 界 三 大 洋 海 域 , 业 年 产 量 渔 10X1 , 中养 殖 渔 业 占 2 % , 海 渔 业 占 3 t 其 0 2 近 1% , 洋渔业 占 5 % 。台湾 人 口大 致 分 布在 北 9 远 5 部 的 台北 盆地 、 阳平原 、 竹 苗 的丘 陵地 , 兰 桃 中部 的 台中盆 地 、 南 平 原 、 东 半 岛 平 原 及 东 部 的 嘉 屏
3 1 农 会 组 织 功 能 齐 全 、 行 规 范 台湾 的农 . 运 会 组织 网络 健 全 , 在农 业 生 产 经 营 的 每 个 环 节 、 每 个角 落 都 有 农 会 人 的 身 影 和 足 迹 。其 主 要 功 能 有 : 是 农 业 推 广 , 务 主 要 包 括 推 广 优 质 品 一 业
3 赴 台湾 学 习考察 的主 要收 获 通 过 参 观 、 习 和 考 察 , 们 认 为 台湾 在 农 学 我 业 生产 活 动 中以农 会 的 形式 组 织 生 产 管理 、 金 资 管 理 和加 工 销 售 管 理 以 及 大 力 发 展 休 闲农 业 等 方 面有 很 多 好 的做 法 及 经 验 , 得 我 们 学 习借 值

台湾饲料工业考察报告

台湾饲料工业考察报告

产: ( 4 )统一企业 公司T MR供应 中心实施 奶牛饲料商 品
化 加 工 ,品牌鲜奶 通过 冷链 物 流快速 配 送 ,使消 费者最 短时 间享 受到最安全 乳 品: ( 5 )不 同规模养殖 场和饲料
厂 同步共存 ,商 品饲 料加 工和 大 中型养 殖 企业 自配料 兼 顾; ( 6 )养殖 过程重 视动物 安全和环 境保护 。从业者 重 视疾 病 防控 和 药物使 用规 范 ,主动 接 受部 门监 管和对 法 律法规 的 自律实施 。
食 品质 量和 安全全 程控 制 ,合理 分配 利 润 ,共 享 品牌效
应; ( 2 )养殖场 和商 品化 饲料 加工企业 ,对法律规 范和 安 全生产 自律 意识 强 ,主动 接 受部 门监 管和对 法律 法规 的 自律实施 ; ( 3 )利用 改 良地 方品种 生产适合 当地饮食
习惯和 生活水准的畜产 品。实现从养殖 到铤桌 的“ 订单” 生
值 。推动 养殖 场户 、畜 牧合 作社 参股 龙头 企业 ,密 切龙
3 . 5 加强生猪 防疫 工作
加快推 进生猪 疫病防 治体 系建
设 ,坚持 预防 为主 、防控 并举 的原则 ,树立 防重于 治的
观 点 ,落 实集 中免疫 与平 时补 防相结 合 的防疫制度 ,按 照“ 乡不漏村 、村 不漏 户、户不漏畜 、畜不漏针” 的要求 ,
发,致使 台湾 猪肉外销完全停滞 .猪 肉从接近5 0 %出口变
企业经营 多方面专 家组成考 察 团,于2 0 1 2 年l 2 月3 日至 l O 日赴 台进行 了考 察访 问 。赴 台期 间 ,访 问团重 点参观考 察 了统一 企业集 团 公司 、安佑 集 团公 司及 其合 作社养 猪 场 。与 台湾畜牧 协会 、 台湾 生物 资源应 用 协会 和 国立 宜 兰 大学 生物技 术与 动物 科学 系专 家进 行 了交流 。从 畜牧 和 饲料 行业发 展 、检验 和研 发等 多层 次进 行 了交流 ,获 得 多方面体会和 感受 : ( 1 )以畜产 品 品牌 信誉 为 目标 , 实现养 殖过程 、饲 料生 产 、畜产 品 加工 、产 品销售 实施

台湾农业现状分析

台湾农业现状分析

台湾农业现状分析摘要:当前台湾农业发展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面对台湾农业的成功,本文从其农业发展现状着手,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总结出近几年有利于台湾农业发展的几个方面的因素,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台湾农业;现状;分析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总面积为36188平方公里。

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给岛上的河流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为台湾农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一.台湾农业发展现状台湾农业自1945年起,经历了粮食发展阶段、支持工业建设阶段、农工并重阶段、迈向自由化调整阶段和发展三生农业阶段等5个阶段1,目前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台湾农耕面积占全岛土地面积的1/4,全岛现有人口2300余万,其中农业人口400多万。

2012年全省GDP为5215.58亿(约14.04兆新台币),农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2。

其中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及林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1%、37%、31%、1%左右3。

1.种植业现状台湾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一年二至三熟,米质好,产量高,占粮食总产量的六成以上,素有我国“海上粮仓”的美称。

主要经济作物有蔗糖、茶、蔬菜、水果、花卉等。

其中蔬菜的种植品种接近百种,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

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1,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花卉蔬菜现已成为台湾农业重要的产业部分。

台湾素有“水果王国”美称,水果种类繁多。

目前,水果种植面积为23万公顷,主要有香蕉、菠萝、柑桔、芒果、柚子、柿子、释迦等。

2.畜牧业发展现状台湾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为3.75亩,农民收入高,城乡差距小,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及启示—赴台湾渔业考察报告发布时间:2011-11-11信息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渔业协会2009年7月1日至7月6日,由广州市番禺区渔业协会组织的赴台湾渔业考察团一行18人对台湾省进行了渔业考察,先后拜会了台湾省养殖渔业发展协会和屏东县养殖渔业运销合作社,参观了再成水产养殖场及龙佃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考察了台北渔产运销股分有限公司属下的水产品批发市场,并与上述组织就如何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这次到台湾考察,受到台湾同胞的热情接待,感受到海峡两岸人民那种同是龙的传人的民族感情和同胞情谊。

虽然赴台时间不长,但考察团每位成员一致认为受到了启发,开阔了视野,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台湾养殖渔业发展概况台湾养殖渔业从明末开始鱼塘养殖虱目鱼与浅海牡蛎,历经三百多年的演变、改进与发展,在二十世纪末发展至自发投入巨资硬底化塘基集约化养殖、利用电脑辅助管理与先进生物科技的室内自动化超高密度循环水养殖。

在养殖区域分布上,也由西南沿海地区向内陆发展,虹鳟、香鱼等冷水性鱼类养殖散布于高冷山区;牡蛎、文蛤等贝类养殖也逐渐由浅海向外海拓展,同时,网箱养殖也得到较快的发展。

70到80年代大范围推广全雄性吴郭罗非鱼养殖、虾类集约式养殖、虱目鱼养殖及深水式网箱养殖,开发人工饲料,养殖面积迅速扩大,鳗鱼、对虾出口量、出口值屡创新高,大大促进渔业经济发展。

至90年代,为配合产业需求,政府致力于重新规划养殖专用区、改善养殖环境,以及调整产业结构。

高技术密集与低资源依赖的水产种苗产业迅速发展,有70种以上的鱼、虾、贝类种苗达到商业化生产规模,为台湾养殖渔业再发展提供充足种苗,并成为亚太水产种苗供应中心。

同时70年代末期在澎湖地区开始萌芽的海上网箱养殖产业,在90年代也迅速在台湾本岛南边(主要以屏东为主)海域扩张。

至于超高密度的室内自动化养殖系统进行改良后,也由鳗鱼养殖拓展为供应种苗生产与石斑等海水鱼养殖。

养殖渔业在80年代末已达到产量的最高峰。

渔业经济的发展,为稳定台湾渔村三万多养殖户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台湾高效渔业的特点台湾气候温和,渔业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著名渔场之一,土地资源与水资源贫乏,山地较多,人多地少,可供发展水产养殖土地有限。

近20年来,台湾形成了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式养殖,劳动力主要为养殖场主,家庭成员,此外还雇些临时工,实行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

为了推动渔业和渔村经济发展,台湾进行了三次土改,建立了渔协、农委会渔业署等渔业推广普及体系,避免了经济高速增长期中渔业的急剧衰退、农民收入急剧下降,为维持渔村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形成了以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小农经济渔业产业化,许多小型家庭式养殖场年营业额超亿元,建立了很多以发展水产养殖为主的高科技公司,这次考察的龙佃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典范。

其水产繁育技术领先世界水平。

(一)高投入、高产出台湾渔业投入,无论在鱼塘基础设施建设、机械化装备渔业,或是在饲料和鱼药等鱼塘投入品方面,都十分讲究。

台南地区养殖场进口丹麦工厂化养鱼模式,每套占地 1000平方米,年产30吨水产品,水是全封闭循环使用的,高密度放养水产品种,集自动化、生物工程技术为一体,对生产过程中的水质、水温、饵料、防疫、吸污、分选、起捕、污水处理等各环节进行人工或自动控制,使养殖品种在最佳环境下达到最快生产速度,从而使单位面积水体产量极高。

高投入、高产出、养殖周期短,易于人工控制、节地、节水、劳动力需求少、生产率高、产品更符合食用卫生标准。

又如在屏东县枋寮乡石斑鱼养殖专用区, 5-15个养殖户集资投资,在离岸500 -800米海底打地下井,在地下建过滤池,机提吸水,直接作为养殖用海水,每亩投入6000元将塘基混泥土硬边化,亩放养密度6000-8000尾石斑鱼苗,规格2.5-3寸,养殖20个月,上市商品鱼平均每尾1-1.5市斤,平均亩产量2700公斤左右,去年每公斤80元,效益较为可观,但今年售价不如去年,效益稍差些。

图1:考察团参观龙佃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龙趸养殖场总而言之,台湾非常重视选用高档优质水产品种和采用机械化、高技术养殖管理措施,高投入导致高产出使台湾有限鱼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较好地体现了用资金替代土地、发展集约渔业特点。

(二)渔业加工贸易发达台湾养殖的水产品在满足本地区市场消费后,大量出口世界各地,尤其观尝鱼、对虾、罗非鱼、石斑鱼等等风行东南亚、大陆、港澳各地,随着直航开通,避免转运造成换水、出关等手续,台湾每年约生产2万吨的活石斑鱼,其中有1.5万吨是运到香港再转运大陆,未来海运直航后,活石斑鱼能够直运各港口,不仅提高成活率,而且价钱更好,渔民获利将更大。

台湾渔业出口量及出口值约占整体农业出口的1/3。

图2:考察团凌晨参观台北渔产运销股份有限公司属下的水产品交易市场(三)渔业组织完善台湾有强大渔业协会,包括水产种苗协会、养殖成鱼协会、水产运销协会、水产品加工协会、水产饲料协会等等,99%养殖户都加入了协会,协会机构完善、自治性强,实行的是民主选举和管理,总干事由理事会聘任,费用自理,由会员入股费及中介提成比率组成。

养殖户通过协会订购种苗、饲料、鱼药、运销,共同推广水产养殖技术,协会以农民为主体,强调农民素质的提高和技能的增强,还包括农民政治地位和权益的保护等。

将分散的农户联合成一个整体,以销带产,联合闯市场,统一“品牌”、“运销”、统一标准生产,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品质,保障生产安全。

台湾地区的渔业协会是组织从业者的核心,同时也是政府实施农村、渔业政策的重要助手,在协调、沟通政府和渔民的关系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接受政府的委托,宣传推广政府的政策计划,办理各项教育和生产培训,及时收集建议与意见,向政府反映渔民的愿望,为政府决策作参考;同时经常进行渔民间的调解、沟通,以减少相互间的分歧与误会,增进渔民的团结和理解。

图3:中华民国养殖渔业发展协会为考察团赠送纪念品(四)政府在渔业产业化中发挥主导作用(1)建立完善的培训、科研、推广三结合的渔业科教体系台湾对渔业培训、科研、推广十分重视,主管部门称为“农委会渔业署”。

为了确保科研成果普及及推广成功,台湾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渔业科研体系,各有关渔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如重大鱼病)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示范性的试验研究工作。

有关渔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对渔业进行中长期规划,大规模投资改造、建设养殖专用区“农委会渔业署”制定台湾地区跨年度渔业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投入巨资用于支持养殖专用区渔业科技研究、渔业品牌建设、渔业专用区规划及建设,评估渔业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渔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在规定年度内对于符合规划渔业单位进行奖励,鼓励从业者从事发展高科技、高效率渔业,养殖卫生、安全、高品质、环保水产品,减轻渔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保护渔业养殖环境,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通过政府中长期规划、宣传、推广,目前台湾养殖业已从传统重产量养殖发展为重高品质水产品精致渔业发展,从大规模养殖发展为高密度全封闭循环式工厂化养殖。

传统养殖业中大量养殖污水的排放,加剧了环境交叉污染,使得发展传统养殖业与控制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发展节水型无害化的工厂化养鱼技术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台湾以后养殖业长期发展方向。

为了强化“养殖渔业生产区”养殖销售,在农委会渔业署、台湾养殖渔业生产区发展协会及有关单位辅导下,各地渔村成立养殖渔业生产区发展协会,以便推动落实政府部门政策并协助养殖户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辅导既有零散鱼塘养殖,朝向集约化、组织化经营。

设立养殖专区生产方式,集中管理、共同经营、水资源共享,促进技术提升,降低养殖、经营、运销成本。

图4:协会领导组与屏县养殖渔业运销合作社负责人进行交流三、借鉴与启示为了配合国内、外消费趋势,我国食品安全法已开始实施,规范养殖水产品卫生操作,并作为从业者养殖合乎卫生品质与安全产品的依据,同时由于大量存在低水平立体禽畜养殖模式,水环境、天气污染、种质退化等等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影响我区水产品卫生品质,病害时有暴发。

虽然台湾山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但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渔业资源丰富,渔业高效发展。

考虑到我区的土地所有制以及转移农业人口等系列问题,我们不能照搬台湾渔业发展模式。

但是,台湾渔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供我们参考。

(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台湾渔业发展,注重规划建设养殖、加工、储运、销售生产专用区,降低生产销售成本,促进经营效率,注重龙头引领(如龙佃石斑繁育中心、超高密度全封闭自动化循环水养殖等等),产业链条长,产业化水平高。

我区尚未有水产品加工企业,导致了产业链过短,水产品附加值低,应该制定规划,培植水产养殖专用区,扶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随着大陆与台湾“三通”的加快推进,抢抓机遇,加大番禺水产对外宣传的力度,通过参加或举办各种农业展会,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番禺渔业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竞争力;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区位优势、人缘优势,引进大企业在我区养殖专用示范区附近地方参与特色水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

(二)加强渔业科技创新。

台湾渔业的快速发展,最根本的是把渔业科技摆在了重要位置,对影响养殖业发展社会普遍关注问题重点投入研究解决,加大投入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特色、工厂化渔业。

我区现代渔业发展,关键是利用科技,在提升综合效益上做文章,提高水产品科技含量。

(三)拓宽流通交易。

台湾渔业的快速发展,与健全、完善和发达的市场流通网络密不可分。

给我区的启示,就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领域的水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和改造一批水产品交易市场,大力培育市场流通主体,下大力气抓好渔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快速的水产品检测率,指导养殖户做好台帐登记制度,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培育、扩大渔业从业者专业合作组织。

台湾现代渔业发展,从业者合作组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区要重点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引导和培育一批组织健全、管理规范、职能完善的渔业合作组织,鼓励同类型合作社开展强强联合,推行渔业+合作组织+养殖户发展模式,共同应对市场风险,提高养殖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五)拓展渔业多种功能经营。

我区具有良好区位优势、渔业资源丰富,沙田区水网纵横交错,水陆交通发达,学习借鉴台湾水域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我区土地资源,控制养殖业规模,维持适当养殖面积,淘汰不适宜进行养殖的鱼塘,并培育建设一定数量养殖渔业生产区;同时整体规划休闲养殖渔业,指导养殖渔业生产区多元化经营,促进养殖渔业成为生产与生态、生活结合的“三生”产业,因地制宜的发展都市型休闲绿色渔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