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热带植物教案

奇特的热带植物教案
奇特的热带植物教案

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奇特的热带植物

第14课奇特的热带植物(造型表现)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热带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及相关科学知识。 2.学习科学的观察方式,大胆地创新表现奇特的热带植物 3.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的装饰去表现事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 围绕热带植物不同的外形特征进行大胆的绘画表现奇特的热带植物。 教学难点: 怎样以“热带植物形态、纹理的装饰与构成”表现画面的层次。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植物园的实物,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所认识的热带植物及其生存环境和生活特性。 二、课堂发展 1.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热带植物,并说说它们奇特在哪里?(启发学生联想:圆的象什么?扁的象什么?高的像什么?矮的像什么?叶像什么?花有何特别?) 以仙人掌为例,比较与其他植物有何不同?它们生存的土壤环境如何? 2.通过欣赏,展开想象,尽情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 3.欣赏教材的学生作品,说出热带植物实物与装饰绘画的异同。 4.构思画面,决定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三、学生写生,教师辅导。 四、评价: 学生集体展示作品,大胆发表意见。

仙人掌大多生长在干旱的环境里。为肉质多年生植物。仙人掌的茎通常肥厚,含叶绿素,草质或木质。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在干旱季节,它可以不吃不喝地进入休眠状态,把体内的养料与水分的消耗降到最低程度。当雨季来临时,它们又非常敏感地“醒”过来,根系立刻活跃起来,大量吸收水分,使植株迅速生长并很快地开花结果。有些仙人掌 类植物的根系变成胡萝卜状,可贮存七八十 斤水分。曾经有人把一个仙人球包在干燥的 纸袋里放了两年多,尽管有些皱缩,但一种 到盆里,浇水后又很快长出了新根,并恢复 生长。仙人掌以它那奇妙的结构,惊人的耐 旱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受到人类的赏识。 仙人掌还有奇形怪状的茎,鲜艳的花。别看仙人掌的奇形怪状加上锐利的尖刺,使人望而生畏,但它们开出的花朵却分外娇艳,花色丰富多彩,和流苏般的花穗。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教案教学要求: 进行旅游资源调查。引导学生善于开动脑筋,进行实地调查,并写出准确的切实可行的调查报告。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既有口头表达能力,又有书面作业能力。 教学内容: 一、实施方案 (一)调查前指导。 1.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十人左右,每组设两个负责人,班长科代表做协调员,各小组选择“赤水主要景区景点”中一至两个景区进行调查。协调员起调控作用,各组调查的景点不要重复。 2.小组经过讨论选定景点后,制订调查计划,小组内部进行进一步分工调查,小组成员应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一起出谋划策。 3.根据调查计划,可选取相关书籍、网络、电视报道、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 4.向家长及老年人或向景区负责人及当地旅游局进行采访,弄清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线索或已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等。 5.不论是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线索,还是已开发的旅游资源,要利用假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情况设计可行性的开发方案。

6.各调查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应将收集的资料,所做记录及相关设想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选一名代表执笔,写成调查报告(内容包括:所选景区有哪些景点、游客量、景区优势及缺陷、如何扬长避短进一步开发等,报告形式可多样,角度自选)。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共同修改。 (二)学生调查实践活动。 在此期间,教师应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了解学生的调查情况,作相应的指导,不定时召开小组长会议,交流问题及经验,共同商讨对策以共同提高。 调查程序 确定目标:感兴趣、有意义的调查对象 制定计划:确定范围、明确重点 设计步骤、选择方法 实施计划:收集资料、实地调查 做好记录、群策群力 编写报妫悍治鲎柿稀⒎⑾治侍?/div> 重点突出、简明客观 二、有关资料 1.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讲话: 贵州有1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良好的生态资源,而且分布广,战线长,可承载游客量很大,一年接受1亿人次的游客量是完全可能的。我在北京、上海做旅游推介时,说贵州到处似“九寨沟”,遍地似“张家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小班科学仙人掌教案

小班科学仙人掌教案 【篇一:花卉教案(2011.10)】 绪论 一、教学目标: 1、介绍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2、能举例说出花卉及花卉生产技术的概念 3、能对常见花卉进行简单的分类 4、了解我国及世界花卉生产现状及趋势 二、教学重点: 1、花卉及花卉生产技术的概念 2、花卉的分类 三、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及世界花卉生产现状及趋势 四、课时安排: 1、共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课程设置的目的及有关要求 1、尽可能选择贴近生活比较实用的课程 2、配合有关政策 3、上课及作业有关要求 (二)、介绍花卉生产技术这门课程的现状 1、无专业教师(介绍自己的现状及教学体会)。 2、所学内容与实际关系不大。 3、内容枯燥无味,不像计算机等,学生不喜欢学。 (三)花卉生产技术的概念 1、花卉的概念: 花: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卉:草的总称。 狭义:花卉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如菊花、芍药、大丽花等。广义:随着花卉生产的发展,花卉的范围不断扩大,凡是具有一定观要求:课堂教学设计是课时备课,应包括:课题、教学目标与要求、重难点、教学方法、媒体准 赏价值,达到观花、观果、观叶、观茎和观姿的目的,并能美化环境,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草本、木本、藤本等植物统称为花卉。

花卉已是人类经济、科学文化的产物,随着二十一世纪科技、信息、经济的飞速发展,它所应用的范围将越来越广泛。 2、花卉生产技术的概念: 花卉生产是指以花卉为主要生产对象,以获取经济效益和美化环境 为主要目的,所从事的育苗、栽培、养护管理、销售等一系列生产 活动。花卉生产根据应用目的不同,分为生产栽培和观赏栽培两大类。 生产栽培:以商品化生产为目的。如生产切花、盆花、种苗与种球等,从栽培、采收到包装完全商品化,进入市场流通为社会提供消 费的栽培方式,称为生产栽培。要求有规范的栽培技术和现代化的、完善的生产设施,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它所生产的产品必须标准化、商品化,能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贸易流通,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花卉产业的主流方向。 观赏栽培:以观赏为目的。利用花卉的花色、花型进行园林绿化配置,美化、绿化环境的栽培方式,称为观赏栽培。主要是露地花卉 栽培,也包括盆花、鲜切花的观赏应用。意义在于美化环境,丰富 生活,净化空气,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观赏栽培不仅在城市日益 广泛深入,栽培技术和绿化、美化档次在不断提高,而且在农村也 渐趋普及和重视。 花卉生产技术:人们在花卉生产中经过不断实践和研究积累起来的 能有效提高花卉生产数量、质量的经验和知识。 (四)花卉的分类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南北地跨热、温、寒三带,花卉种类繁多,生态习性各异,为了便于学习掌握,现将常用的分类方法介绍 如下: 1、依生产栽培方式分类: 露地花卉:花卉能在露地完成全部生长过程,不需保护地,如温床、温室栽培的花卉。 温室花卉:原产热带、亚热带及南方温暖地区的花卉,在我国北方 必须在温室内栽培或冬季在温室保护越冬,称为温室花卉。 要求:课堂教学设计是课时备课,应包括:课题、教学目标与要求、重难点、教学方法、媒体准 2、依生态习性及生活型分类: (1)一、二年生花卉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与人文、社会科技、学生活的联系,找出了结合点。 2、注重基础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学习领域,把握不同课型的特点。 3、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图像世界,关注多视角的观察要点。 4、挖掘、拓展教材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实施三维教学目标,注意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与特点。 6、灵活设计评价要点,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二、学生情况发析: 1、三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好的绘画习惯,在课堂常规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2、学生已掌握了不少的美术知识,并有意识地在课余时间接触有关美术的知识,能自觉地感悟生活中的美。 3、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流动人口,所以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掌握差异较大。 三、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 1、重抓习惯养成教育,美术课堂是较为活泼,但所接触的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想像画、主题画的训练,以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并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现在美术作品中。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把生活中的多种材料综合到美术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应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好的事物。 4、注意渗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表现。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各种现代建筑的挂图等,让学生有对近现代建筑特点的感知。 2、出示各式民居,让学生比较,得到更为鲜明的对比感知。 3、师介绍:现代建筑重视功能,具有鲜明的个性,那鲜颖简洁的外面,仿佛是一首节奏感强烈的乐章。 二、欣赏,感受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建筑谈谈自己的感受。 2、重咪选择罗浮宫玻璃金字塔、广州会展中心、中华世纪坛作重点讨论。 ·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简洁、宏伟、稳重。 ·广州新会展中心:流畅、气派。 ·中华世纪坛:庄严、精致、独特。 3、对于不同规格的现代建筑,选择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4、总结:现代建筑大量采用新工艺及钢、玻璃、合成材料,突出了轻、光、透、薄的特点,大幅度地延伸空间、体现高科技的新形像。 三、学生创作 1、运用几何形体组合的造型方式,画出自己喜爱的现代建筑。 2、要求:1、简洁、明快、气派 3、用色鲜艳、透明。 四、作品展评。

热带植物资源

热带香辛料作物 香草兰(Vanilla planifolia)兰科香草兰属攀缘藤本,原产墨西哥。蒴果呈三角形,种子极细小,黑色,香草兰是高级食用香料,有“天然食品香料之王”之称,豆荚含有2~3%的香兰素,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烟、酒和高级化妆品。 胡椒(Piper nigrum L.)胡椒科胡椒属多年生攀缘藤本,原产印度。种子黄白色,为主要食用部分,有强烈的芳香辣味。胡椒含有5~9%的胡椒碱,1~2.5%挥发油,用作调味料、防腐剂,医药上用作健胃剂、利尿剂。可治疗消化不良、寒痰、积食、风湿病。 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濒危野生植物种国际公约》中的保护树种,它的经济价值高,是我国特有而珍贵的药用植物,常绿大乔木,高可达6—20m,胸径可达50—90cm,土沉香主根发达,幼树分枝为二叉状,花期4-5月,果熟期7-8月。 罗勒(Ocimum basilicum)唇形科罗勒属,别名兰香。全株有丁香般的芳香,也有略带薄荷味,嫩茎叶可调制凉菜,油炸或作汤。 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 (DC.) Stapf.)禾本科香茅属,因有柠檬香气,故又被称为柠檬草。可以治疗风湿效果颇佳,治疗偏头痛,抗感染,改善消化功能,除臭、驱虫。抗感染,收敛肌肤,调理油腻不洁皮肤;赋予清新感,恢复身心平衡(尤其生病初愈的阶段),是芳香疗法及医疗方法中用途最广的精油。嫩茎叶为制咖喱调香料的原料。 依兰香(Cananga odorata Hook.f.et Thoms.)番荔枝科依兰属,又名香水树,高10—20米,花期5—11月,花朵较大,长达8厘米,黄绿色,具有浓郁芳香气味,是珍贵的香料工业原材料,用它提炼而成的“依兰依兰”香料是当今世界上最名贵的天然高级香料和高级定香剂,所以人们称之为“世界香花冠军”、“天然的香水树”。 假鹰爪(Desmos chinensis Lour.)番荔枝科假鹰爪属,又名酒饼叶、酒饼藤、山指甲、一串珠、鸡爪凤等。假鹰爪花美香浓,香气持久,一树花开,满园皆香。可提取芳香油,供制造香精、化妆品、香皂用香精等之用,且鲜花出油率较高。 紫苏唇形科紫苏属,具有特异的芳香,原产中国。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具有发汗解表,理气宽中,解鱼蟹毒等功效。 热带饮料作物 咖啡(Coffea Spp.)茜草科咖啡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非洲。花期2~4月,花白色,芳香。果实为浆果,成熟期1~4月(中粒种)、9~11月(小粒种)。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种子(咖啡豆)经烘炒磨碎后即成咖啡饮料,还可提取咖啡碱作麻醉剂、利尿剂、兴奋剂、强心剂。果皮和果肉可制酒精、醋,花可提炼香精,用作高级化妆品。 可可(Theobroma CaCao L.)梧桐科可可属常绿小乔木,原产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下。花细小单生或聚生于主干和粗枝上,每年5~11月为主花期,果实长圆形或纺锤形,外皮具纵沟,较厚,未熟时绿色、红色、浅红色,熟果期4~5月、9~11月,熟时橙黄色或红色,内有种子(即可可豆)30~50粒。可可豆含40~50%的可可脂。可可豆加工成可可粉和可可脂,主要用作饮料和制高级巧克力糖果、糕点和冰淇淋等食品,是登山运动员良好的营养品。可可与咖啡、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冬青科冬青属常绿乔木,产地浙江以东及日本,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亦有野生的。用大叶冬青制成的茶,为名贵的苦丁茶,价值很高,被誉为“绿色黄金”。苦丁茶具有降压、清热降火、解毒消炎、利尿强心、抗辐射、抗癌防癌等功能。 糯米香(Semnostachya menglaensis H. P. Tsui 爵床科巍山狭苞香料,原产我国云南。糯米香是一种名贵的天然保健茶,含香草醇等多种芳香成份和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可供调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附:单元学习指导﹚ 一、单元教学意义 本单元是在三上《植物》、《动物》单元对一些动植物外部特征进行观察,并初步掌握了一定观察方法,又在三下经历了《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对动植物的生命周期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本单元主要是围绕植物的“新生命”诞生来指导学生认识新生命产生的相应器官及相对较长的、微细的新生命诞生的变化过程,从中知道新生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繁殖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本单元包括两部分:第1—5课是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开花植物的繁殖方式。这部分的学习是从引导学生观察一棵油菜到一朵油菜花再到一棵油菜花开始,即《油菜花开了》,从对一种花的观察,发展到对《各种各样的花》的观察,在观察中也许学生会产生一个问题:颜色、形状、大小、构造千差万别,人们是根据什么把它们统称为花的呢?于是就产生《花、果实和种子》一课,随着活动的展开,探究重点便转移到了果实和种子上了。如果种子都落在旁边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活动自然推进到《把种子散播到远处》,那么一粒种子在自然环境下又是怎样生长的呢?学生势必进入《萌发的种子》的研究课题,植物是这样,动物呢?第6—7课是第二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通过认识动物的卵、卵的孵化过程及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繁殖也是动物的共同特征,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的科学概念。 二、单元教学目标: A、科学概念: 1、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 2、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3、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4、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是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适应的。 5、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是有联系的。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写作指导《我的植物朋友》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写作指导 导语: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指导《我的植物朋友》人教部编版,下面是马老师为你收集整理的写作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口语交际】 1.每个人选一个地方,说说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组内确定一个地方,共同讨论完善推荐理由,推荐一名代表准备参加班级交流。 各小组代表展示,要求把推荐理由说清楚。其他小组评价,投票选出最值得去玩的一两个地方。 【猜谜语-打一植物】 蔓儿细又长,攀援向上爬,花儿绽笑脸,吹起小喇叭,嘀嘀哒,嘀嘀哒。(牵牛花) 叶子似针尖,形状像宝塔,常年披绿衣,不畏严寒立冬雪。(松树) 【习作内容】 春天到了,到处一片美丽景色。你们认识大自然中的植物吗?了解它们吗?你们愿意和它们做朋友吗?今天我们就开始学做观察记录卡片。 【植物记录卡】 植物名称: 样子:叶花果实枝干 颜色: 气味:——闻 其他:软硬程度、生长习性(摸一摸……) 名称:桃花 样子:花骨朵儿胀鼓鼓的,已经绽开的花瓣儿一个花瓣挨着一个,围成圆形。 颜色:粉色。 气味:淡淡的清香。 作用:美容养颜。 名称:蒲公英 样子:小伞特性。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 颜色:黄色。 气味:气微,微苦。

作用: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 【习作要求】 1.抓住植物的样子、气味、颜色、生长习性等特点来写。 2.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将植物的特点写清楚。 3.要加入自己的感受,并将感受写清楚。 4.书写认真。 【习作指导】 1.走近观察,做记录。 按部位观察。即先从整体上看,再按一定的顺序,从根、茎、枝、叶、果等方面,依次对每个部位的观察。 分期观察。我们要比较全面地了解一种植物,需要按植物生长的过程做长期的观察,因为植物在自然界中发育、成长、开发、结果直至衰亡,各个时期的形态是不相同的。 比较观察。自然界中的植物繁多,千资百态,有些形体相似的植物,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够辨别。 例如:观察梅花 先选一棵长得好的梅花,看看花是怎样排列在茎上的,是一排还是两排?是对排的,还是隔着排的? 然后,再仔细看一朵花,它可以分成几部分,花瓣是什么样的形状,像什么?花中间还有什么?有多少?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像什么?风吹来的时候,花怎样,像在干什么? 最后,你再走到远处,看看这一大片梅花,在阳光照耀下,又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2.按一定的顺序写。 开头可以按总起的格式写喜欢XXX,建议运用对比方法。中间内容要抓住植物的特点,调动各种感官(看、听、闻、摸、感觉到的)结合各种修辞手法描写。结尾可以用总结法,例如“远远望去,许多串红连成一片,红得耀眼,真像燃烧的火苗,漂亮极了”;也可以用抒情法,例如“我喜欢你——万寿菊”。 3.写作中,一定要抓住植物的特征,并且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这些特征。 (1)对比法。如“在这千姿百态的植物世界里,我最喜爱的既不是花中之王牡丹,也不是娇艳欲滴的玫瑰,而是可治百病的芦荟”。像这类的描写手法,一般放在开头来描写,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你对芦荟情有独钟。 (2)比喻法。如“花瓣一层又层,密密地重叠在一起,像一个淡黄色的绣球”。

16种最奇异的植物

神奇植物(世界最大花朵散发腐烂臭味(组图)) 2010年10月09日08:58凤凰网公益综合报道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植物王国,确实有不少物种绝对是多数人公认的“怪物”。以下这16种奇花异草中,有散发腐烂臭味堪称“大王花”的世界最大花朵,也有地球上最小的开花植物无根萍。 以下就是这16种奇异植物: 1. 世界第一大花:大王花 世界第一大花:大王花(图片来源:资料图) 阿诺尔特大花(Rafflesia arnoldii)又名大王花,号称世界第一大花。这种寄生性植物有着植物世界最大的花朵,花朵能够长到直径三英尺(*0.944米左右,约为1米)。阿诺尔特大花肉质多,颜色五彩斑斓,上面的斑点使其看上去如青春期孩子们一张长满粉刺的脸。它具有刺激性腐臭气味,幸运地是,人们仅能在印尼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发现这种寄生植物。这种花的中间有个洞,能够承起6或7夸脱(*相当于7到8升水)的水。它无茎无叶无根。 2. 散发腐尸味道的肉色花朵 Hydnora africana(图片来源:资料图) 这种名为Hydnora africana的花生长在南非干旱贫瘠的沙漠地区,是一种奇特的肉色寄生性花,花吸在附近灌木的根茎。发出恶臭的花簇吸引着成群结队的腐尸甲虫。如果你漫步纳米比亚沙漠时闻到腐尸的恶臭,那它不是腐烂的肉类,而是根部寄生植物Hydnora africana。Hydnora africana生长在纳米比亚西南部和南非北部海角等少数几个地区。它属于大戟属植物。大戟属植物在全世界有2000多个种类。它在纳米比亚通常被称为草原型大戟属植物,是一种银灰色肉质灌木,最高可达两米,根径如木头般坚硬,外形如蜂窝。 Hydnora的寄生物将其吸在地下5到15厘米处的大戟属植物根径,人们极少能够遇到它,因为这种植物仅仅将其外观奇异的花朵暴露在地面,常常是处于寄主灌木之中。开花前,它更像是块菌一样的菌类,人们常常将其同块菌搞混,所以得名Hydnora(以真菌类Hydnum命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教学反思-5.14 奇特的热带植物丨岭南版

《奇特的热带植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模块,教材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共处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热带植物的生存环境特征、热带植物叶、花、茎的形态特征,并从中学会表现利用线条表现热带植物的造型美感,体会热带植物的生存能力及品质,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对美术有一定的基础认识,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除了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热带植物的形态和特征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仔细观察事物,设计丰富有趣的教学环节和难度较低的作业要求,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热带植物叶、花、茎的形态特点,学会运用线条装饰去表现仙人掌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围绕热带植物仙人掌的特征进行点线面大胆的绘画表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起学生关注生活环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围绕热带植物仙人掌的特征进行点线面大胆的绘画表现。 2、难点: 怎样以“仙人掌形态美、纹理的装饰”表现画面的层次。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热带植物的图片等,多媒体课件及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A4纸、勾线笔。 五、教学活动:

3.合作与讨论: 师:小组合作与讨论,从形状、纹理、色彩三个方面,说一说仙人掌的美体现在哪里? ①仙人掌奇特之一:形态美 A茎奇特在哪里?(圆的象什么?扁的像什么?高的像什么?矮的像什么?) 形态美:节段形、团扇形、球类型 ②仙人掌奇特之二:纹理美 师:每一小组仔细观察桌面上的仙人掌盆栽,利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你们发现的纹理美,记时3分钟。 5、仙人掌奇特之三:色彩美 ①播放《仙人掌的花》视频 ②师:仙人掌的花有什么颜色?美在什么地方? 小结:通过欣赏,这些热带植物之所以给我们奇特的感觉是由于它们的茎的千奇百怪、叶子的形态各异和花的五彩斑斓,产生了形态美纹理美色彩美,那我们能不能把这美画下来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奇特的表现方法。 三、活动探究:生:观察图片并 回答问题。 生:仔细观察, 快速抓住仙人掌 的细节纹理美。 利用图片对比 仙人掌的不同 形态让学生进 行联想,再出示 茎、花、叶引导 学生说出热带 植物的“奇特”之 处。

神奇的植物选修课教案

神奇的植物选修课教案 第一章植物界之最(3课时) 1、本章重点:12种植物界之最的植物的特点形态特征 2、本章难点:植物界之最的植物的特点形态特征 3、基本要求:12种植物界之最的植物的名称、别名、形态特点等 4、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1、雪曼将军树(General Sherman Tree)是世界上最大的树,通常也被认为是最大的生物,高83.8米,底部最大直径达11.1米。雪曼将军树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杉国家公园内,属于巨杉(也称为世界爷),树龄约为2300-2700年。雪曼将军树在2002年时曾被测量过体积,为1487立方米。雪曼将军树既不是地球上已知高度最高的(地球上最高的树是杏仁香桉),亦不是最宽阔的(此殊荣归太阳地猴面包树所有),更不是最古老的树木。但是论体积,它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现存单体树木。 雪曼将军树生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水杉国家公园。 位于死亡谷之西、弗雷斯诺市以东,洛杉矶北边约3小时车程处。由于内华达山挡住南下寒流,西麓向阳坡雨水充足,形成园内翠谷山林无垠;翻过山头却是荒凉的内华达沙漠,山前山后判若两世界。公园聚集世界最大水杉林(Sequoia),就像一幢幢绿色的摩天大楼。 雪曼将军树(General Sherman Tree),已超过3500年树龄,高83.5米,周围31米,是今日世界上最大最老的大树。公园里还有成群的参天水杉,都长得又高又粗,中国人习惯把巨大古老的树叫做神木,而美国水杉国家公园就是神木的故乡了。一般游客到水杉国家公园参观,都会先到巨大的森林村停留,这里有游客服务中心及一些小木屋礼品店,接看第二站就到雪曼将军树拍照留念,途沿小径绕行,游客们散步其中,会感到心怡气爽。有一些倒塌的巨木,被人故意将树干挖空,让汽车从树干中间穿越过去,由此也可见一般水杉直径之大,确属惊人。 由博物学家杰姆·沃尔弗顿(James Wolverton)于1879年时命名,为了纪念南北战争时的将军威廉·特库姆塞·舍曼(William·Tecumseh·Sherman)。1931年,与附近的格兰特将军树相较后,雪曼将军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树木。自此,木材体积(wood volume)作为一项指标,被广泛使用于不同种类树木的测量和比较。 2、见血封喉(学名:Antiaris toxicaria Lesch.),又名箭毒木,多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雨林中,乔木,高25-40米,胸径30-40厘米;具乳白色树液,树皮灰色,春季开花。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 是一种剧毒植物和药用植物。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剧毒,一经接触人畜伤口,即

创意黏土小组教案

创意黏土小组 第一课: 神奇的超轻黏土 第二课: 我的书房我做主 第三课: 大家来当“ 泥人张”(一) 第四课: 大家来当“ 泥人张”(二) 第五课: 面具设计师 第六课: 春天来了 第七课: 果园大丰收 第八课: 动物总动员之小鸡快跑 第九课: 动物总动员之欢乐森林 第十课: 海洋探险------奇特的深海鱼 第十一课: 海洋探险------欢乐潜水艇 第十二课: 舌尖上的中国----------馋嘴小吃 第十三课: 舌尖上的中国---------面点大师 第十四课: 茶韵飘香------茶器具的制作 第十五课: 中国印中国结,我的中国心 第十六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节的礼物

创意超轻黏土制作春天来了-------泥塑植物角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感受因季节而生机盎然的植物世界,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爱护绿化的意识 2认知目标: 掌握用超轻黏土制作植物和花瓶花盆的方法 3 实践目标: 让学生学会不同植物搭配不同花瓶花盆. 教学准备: 课件超轻黏土 一激趣导入 仙人球四季常青,其形状奇特,具有观赏价值;它的生命力极强,能够克服恶劣的环境在沙漠里生长,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你见过这种植物吗?下面我们用泥巴做一个仙人球吧! 2观察思考观察仙人球,说说它的形状和结构特点。 二实践探索学习用徒手成型的方法做一个仙人球。 介绍方法: A捏球身先将一块泥巴搓成椭圆形。 B粘上泥条捏出棱角边 先将泥条从上到下粘接在椭圆形上,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挤捏泥条外侧,使其成棱角边,上部顶点可用工具整理好。 C添加剂 将泥巴搓成小锥形,涂上泥浆,粘接在棱角边上。 D组合整理完成

岭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三年级(美术五册)教案(1) (岭南美术出版社) 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学要求: 1、重点:形、色、责感、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组合设计、装饰与欣赏。 2、侧重探索美术与身边事物相连系的活动能力(创作、表演、展示、发展)。 二、教学课时安排: 1、绘画(15)课时 2、欣赏(2)课时 3、设计(4)课时 4、校本课程(4)课时 三、教学方法: 1、做到丰富多样、灵活有趋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他们生动活波地学习、大胆地进行创新和发展个性,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四、教学进度表:

第1课各式各样的民居 一、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民居的多样性,初步了解造成民居多样性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因素。 了解表现民居的艺术词汇和语言。 能用形、色、材质、使用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家乡民居的特征。 2、 过程和方法: 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 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索中学会思考和体验发现的乐趣。 尊重传统,能感受生活和艺术的联系。 二、 教学要点: 1、重点:了解中国主要的五种民居类型,比较南北民居及造型上的不同特点,并思考它们与环境、气候的关系。 了解民居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多样性。 欣赏和描述民居的造型艺术特色。 2、难点:了解民居的人文性质。 3、兴趣点:辨别不同地域的民居,画出自己喜欢的“老房子”。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各种民居图片、 2、课件、学生带油棒、色笔、。

课后记:学生对现代的建筑是很了解,对家乡的建筑和有特色的民居了解的太少,所以上这节课学生对这方面说的太少。 第2课:走近现代建筑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建筑的多样性、能用语言简单平述现代建筑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 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感受现代建筑与科学的联系、尊重科学。 二、教学要点: 1、重点:了解现代经典建筑的造型特点和艺术特色。 2、难点:理解建筑与科技的联系。 3、兴趣点:新颖的建筑设计与三维动画的真实效果。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各种现代建筑图片、 2、课件、学生带油棒、色笔、。

奇特的热带植物 教案

课题《奇特的热带植物》课型执教者课时教 学 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认识热带植物的形态,热带生活环境及相关科学知识。 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大胆地创新表现。 学会运用线条、色彩装饰去表现事物的特征。 过程与 方法 欣赏热带植物的形态特征,并从中了解相关植物知识,体验自然生态之 美。引导学生观察热带植物,以不同视角去发现美。在表现过程中体现 构成美和学生的创造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认识热带植物的生存环境及外形特征,增强环保意 识。从实践中抒发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 情感。 教 材 分 析 重点围绕热带植物不同的外形特征进行大胆的绘画表现。 难点怎样以“热带植物形态、纹理的装饰与构成”表现画面的层次。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示范法 学习方式自主、探究 教具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放课件。 师:猜谜语:小小手,长满刺,站在花园里,像是小卫士。(打一植物) 生:仙人掌。 2、播放“仙人掌”歌谣视频。师提问:仙人掌是什么植物?生答:热带。 3、出示课题“奇特的热带植物”,打开书本35页。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 师:同学们认识哪些热带植物呢?生:竹子、仙人掌、椰子树…… 师: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呢?生:…… 师:我最喜欢、最欣赏的是仙人掌,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哪些特点? (通过植物的实物、录象、图片等视觉语言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以仙人掌为例,分别从外形、种类、颜色、生存环境等方面去观察与认识猪笼草、含羞草、旅人蕉、龟背竹等热带植物,体会它们“奇特”的地方,启发学生联想:圆的像什么?叶子纹路像什么?花有何特别?从中学习热带植物的坚强品质。) 活动二: 师:我们观察和认识了这么多热带植物,我们可以怎么把它们表达出来呢?生:绘画。 1、教师示范:分别从线条和色彩两方面进行表达,强调前后关系、遮挡关系、疏密关系。 2、学生范画欣赏:强调构图饱满、色彩丰富鲜艳,颜色搭配和谐。 活动三: 创作与表现:每人用线条或色彩来画一种奇特的热带植物,要求构图饱满,色彩丰富。 三、展示与评价 1、展示:小组为单位,选出优秀作品贴出黑板。 2、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评价作业。 四、课堂小结 设问:你学会了什么? (师生总结:学会了观察植物,以绘画的形式表达植物;学习热带植物坚强的品质;保护大自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2 树之歌 优质教案

识字2 树之歌 文本分析: 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形状,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习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这首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常识性较强,却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平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文中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对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白桦、木棉、梧桐、榕树、水杉、银杏、金桂、柏树、枫树、松树、杨树,直观展示了各种树木的特点,符合儿童图文学习的心理特征。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提前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树木,看看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以便课上交流。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学习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本课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它们身上的自然常识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朗诵、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带有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奇特的热带植物1_岭南版

奇特的热带植物教学设计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

察对象。1教学目标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知识与技能:认识热带植物的形态,热战、生活环境及相关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大胆地创新表现。学会运用线条、色彩装饰去表现事物的特征。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2、过程和方法:欣赏热带植物的形态特征,并从中了解相关植物知识,体验自然生态之美。引导学生到植物园观察与写生,以不同视角去发现美。在表现过程中体现构成美和学生的创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认识热带植物的生存环境及外形特征,增强环保意识。从实践中抒发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写一种奇特的植物的作文范文

写一种奇特的植物的作文范文 仙人掌,是一种生命力十分顽强的奇特的热带植物。盆栽的仙人掌,它百折不挠的性格十分让人吃惊,有水、无水、天热、天冷它都不在乎。它翠绿的身体长着一块块长满硬刺的掌状茎,它么没不断向上生长,像叠罗汉似的。一片“绿色的手掌”里又长出一片“绿色的小手长”,使人产生不少遐思。它生长在什么地方都以这个姿势矫健地挺立着。在炎热久旱的夏天里,其它盆栽都已经垂下了头,而仙人掌像勇士一样抬着头,眺望那蓝蓝的天空;在寒风刺骨的冬天里,别的盆栽早已被主人捧回室内,可是仙人掌坏顶着风霜,不惧周围的环境。它从来不讲究,它一扎下根,就好像在说:“这地方真好,就在这里生长吧!”仙人长浑身是硬刺,什么野兽见到它都马上止步。害虫想啮食它,身子总被扎得千疮百孔。一快绿色的仙人掌折断到地面,大家都以为它枯死了,不,如果你这样任为就错了,它用身体的养份生出根,又培养出一棵青春焕发的小仙人掌,这是真正的“落地生根”。它的顽强生命力谁可比得上呢?这看起来很平凡的植物,谁料得到,它会长出美丽的小花,就像武士头盔上的彩缨。仙人掌是热带植物,它形状像手掌,故名仙人掌。它不畏酷暑,就是气温高达摄氏40度,它几天不喝水也能坚强地活下去。就这样它日日、月月、年年经受着烈日的考验,快活地生长着。人也要有这种不屈不挠的景神,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以坚强的意志生活着、工作着。 仙人掌也是一味好药,人们有病,它可以帮忙,比如患了腮腺炎,只要用石头把它捣成酱,再用来敷在腮边,很快就可以痊愈。仙

人掌没有使人一见就生羡慕之心的花朵,也没有多姿多彩的身躯。它浑身长满了针,使人一见觉得一股凉意涌来。它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多么令人钦佩 仙人球是生长在沙土中的,不像其他植物长在我途中。 沙土中非常干燥,它为什麽能够活下来呢?是精神!是一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沙漠中,只要下一点雨,那麽仙人球就会毫不犹豫的抓住机会,努力生长,迸发出惊人的生命力和动力,它就是靠着这一精神才得以生存的呀!仙人球,它浑身上下都是刺。 刺尖尖的、白白的,仿佛比针还要尖锐。 小球圆圆的,远看像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近看像是一只白色的毫猪。 春天来了,花骨朵在家里待闷了,准备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它努力地往外钻啊钻,终于站在了仙人球的头顶上。 那又红又引人注目的花骨朵,让人心旷神怡。

最新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美术五册)教案(1) 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学要求: 1、重点:形、色、责感、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组合设计、装饰与欣赏。 2、侧重探索美术与身边事物相连系的活动能力(创作、表演、展示、发展)。 二、教学课时安排: 1、绘画(15)课时 2、欣赏(2)课时 3、设计(4)课时 4、校本课程(4)课时 三、教学方法: 1、做到丰富多样、灵活有趋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他们生动活波地学习、大胆地进行创新和发展个性,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第1课各式各样的民居 一、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民居的多样性,初步了解造成民居多样性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因素。 了解表现民居的艺术词汇和语言。 能用形、色、材质、使用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家乡民居的特征。 2、 过程和方法: 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 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索中学会思考和体验发现的乐趣。 尊重传统,能感受生活和艺术的联系。 二、 教学要点: 1、重点:了解中国主要的五种民居类型,比较南北民居及造型上的不同特点,并思考它们与环境、气候的关系。 了解民居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多样性。 欣赏和描述民居的造型艺术特色。 2、难点:了解民居的人文性质。 3 、兴趣点:辨别不同地域的民居,画出自己喜欢的“老房子”。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各种民居图片、 2、课件、学生带油棒、色笔、。 四、教学过程:

节课学生对这方面说的太少。 第2课:走近现代建筑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建筑的多样性、能用语言简单平述现代建筑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 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感受现代建筑与科学的联系、尊重科学。 二、教学要点: 1、重点:了解现代经典建筑的造型特点和艺术特色。 2、难点:理解建筑与科技的联系。 3、兴趣点:新颖的建筑设计与三维动画的真实效果。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各种现代建筑图片、 2、课件、学生带油棒、色笔、。 四、教学过程: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小岛》同步练习(配套课件+教案).pdf

第15课《小岛》同步练习 基础百花园 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 )的菜地 ( )的太阳定下 ( ) 一阵 (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摄氏度(shè niè)炊事员(chuīcuī) 哽了一下(gēng gěng)海域(yù yǜ) 瞒着(mán mái)牙龈(yín gēn) 提升训练营 三、填空。 1.不远处,白白的礁石冒出海面聚成一堆,像一片白云在天边浮着。这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将比作,写出了 。 2.队长很矛盾,不太情愿地说:“欢迎是欢迎,可您的身体……” 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中“矛盾”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四、按要求,写句子。 1.白白的礁石冒出海面聚成一堆,像一片白云在天边浮着。(仿写句子) 2.菜地里的土,大部分是战士们从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来的。(缩句) 3.队长说,他是北方人,从大棚种菜得到启示,就搞了这个油布棚。(改为直接引述句) 4.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修改病句) 5.人们注视着动静。(扩句) 6.小星星在夜空中闪烁。(改拟人句) 五、课内阅读。 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1.他指的是。 2.说说你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 思维大练兵 六、课外阅读。 南海明珠——海南岛 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就是fù ráo()美丽的海南岛。// 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那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腰果、咖啡、芒果、荔枝,在不同的季节里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