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合集下载

残疾人教育条例(2017)

残疾人教育条例(2017)

残疾人教育条例(2017)
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残疾人教育条例(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74号
《残疾人教育条例》已经2018年1月11日国务院第16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
2018年2月1日
残疾人教育条例
(1994年8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1号发布根据2018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2018年1月11日国务院第16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第一章总则。

新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的意义

新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的意义

新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的意义我国法律规定,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禁止任何基于残疾的教育歧视。

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新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的意义,欢迎大家阅读!新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的意义日前,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

专家认为,条例强调保障教育机会平等、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加强对残疾人教育的支持保障,体现了对残疾人平等受教育权的尊重。

本次《残疾人教育条例》的修改,集中凸显了保障教育机会平等,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加强政策支持保障三大亮点。

体现了国家对残疾人的关爱,对残疾人公平接受教育机会,融入社会的的关切。

该条例的修订是我国残疾人教育发展的新突破,新起点,新征程。

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被认定为弱者的残疾人,遭受着某些人乃至社会的歧视和冷落,令他们感到沮丧,感到无所适从。

无论是在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等方面都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种种不公平的现象给他们带来无休止的困惑和烦恼,往往就会自暴自弃,拒绝融入社会。

然而随着我们国家对残疾人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欣喜地发现,不公平现象逐渐消失,人们对残疾人的态度也在不断好转。

各种保障措施的出台、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财政投入都给残疾人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

推行平等教育和融合教育,是让他们融入社会的保障,是让他们立足社会的基石。

只有最大限度的保障他们平等接受教育,进一步融入社会,才能使他们找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

同时,政策支持是保障,只有坚实的政策保障,才能为残疾人公平接受教育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透过条例的修订,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对残疾人的关心,下大力度为残疾人提供公平教育机会的决心,扶持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恒心。

只有从各方面共同发力,才能让公平教育的阳光照进他们的心田。

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亮点盲人姑娘董丽娜2011年两次报名参加北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均遭拒绝一事,曾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如何保障我国8500万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提出,“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残疾人教育;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残疾人申请入学,不得拒绝招收。

2023年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50题)

2023年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50题)

2023年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50题)1.下列机构、场所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先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的有()。

特殊教育、康复、社会福利等机构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单位的公共服务场所交通运输、金融、邮政、商业、旅游等公共服务场所以上都包括(正确答案)2.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规定,下列哪一类人员应当对无障碍设施进行保护,有损毁或者故障及时进行维修,确保无障碍设施正常使用?无障碍设施的所有权人和管理人(正确答案)无障碍设施的使用者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者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人3.按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部署,我国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采取的措施包括()。

加强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网站无障碍改造推动食品药品信息识别无障碍推动影视节目加配字幕、手语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4.残疾人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比例越来越高。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网站、政府公益活动网站,应当逐步达到()设计标准。

大字号网站有声化网站无障碍网站(正确答案)实名制网站5.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电视台应当在播出电视节目时配备字幕,每()播放至少一次配播手语的新闻节目。

天周(正确答案)月年6.下列法律中,哪一部法律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抚恤优待残疾军人,对残疾军人的生活和医疗依法给予特别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正确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7.民政部于2007年公布了《伤残抚恤管理办法》,2013年修订。

该《办法》不适用于以下哪一类主体?因战因公负伤时为行政编制的人民警察在服役期间因战因公致残退出现役的军人在服役期间因病退出现役的军人(正确答案)因战因公负伤时为公务员的人员8.根据《伤残抚恤管理办法》,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公布有关评残程序和抚恤金标准。

伤残抚恤工作须遵循()的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正确答案)普惠、特惠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当事人举证9.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最新现行的残疾人教育条例

最新现行的残疾人教育条例

最新现行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禁止任何基于残疾的教育歧视。

残疾人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并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性和需要,全面提高其素质,为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第三条残疾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保障义务教育,着重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残疾人教育应当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领导,将残疾人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实施,合理配置资源,保障残疾人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第五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残疾人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残疾人教育事业;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残疾人教育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残疾人教育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残疾人教育工作。

第六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其地方组织应当积极促进和开展残疾人教育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实施残疾人教育,为残疾人接受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七条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残疾人教育;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残疾人申请入学,不得拒绝招收。

第八条残疾人家庭应当帮助残疾人接受教育。

残疾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和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积极开展家庭教育,使残疾儿童、少年及时接受康复训练和教育,并协助、参与有关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提供支持。

社会助残服务规范

社会助残服务规范

社会助残服务规范1. 引言社会助残服务是指社会对残疾人进行教育、康复、就业、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提高社会助残服务水平,制定本规范。

2. 客户服务2.1 服务对象•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残疾人,无论残疾类型和程度。

2.2 服务方式•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应提供无障碍环境,确保残疾人能够方便地享受各项服务。

•围绕残疾人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配备、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

2.3 服务质量•服务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残疾人提供专业、高效的帮助和支持。

•服务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服务评估和监督机制,定期评估服务质量,并及时改进。

3. 教育服务3.1 教育机会平等•教育机构应提供包容性教育环境,确保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提供无障碍教育设施和教学材料,为残疾人提供适应性的教育服务。

3.2 教育辅助设施•学校和教育机构应配备相应的辅助设施,如盲文图书、助听器、盲杖等,提高残疾人接受教育的便利性。

3.3 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确保残疾学生得到适应性的教学。

4. 康复服务4.1 康复评估与干预•通过全面评估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服务。

4.2 康复设施建设•各地政府应加大投入,提升康复设施建设水平,确保残疾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康复服务。

4.3 康复辅助器具配备•康复机构应提供残疾人所需的辅助器具,如轮椅、助行器等,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5. 就业服务5.1 就业平等•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应建立无障碍的招聘渠道和就业环境,确保残疾人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5.2 职业培训•提供职业培训,提升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和技能。

5.3 职业介绍和推荐•建立健全的职业介绍和推荐机制,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

6. 文化娱乐服务6.1 无障碍文化娱乐设施•文化娱乐场所应提供无障碍的进入通道、卫生间和座位等设施,确保残疾人能够舒适地参与文化娱乐活动。

我国残疾人教育政策的述评

我国残疾人教育政策的述评

我国残疾人教育政策的述评残疾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残疾人教育,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国残疾人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那个时候,国家就开始关注残疾人的教育问题,并采取了一些初步的措施。

然而,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残疾人教育的发展相对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残疾人教育政策得到了显著的加强和完善。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残疾人教育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了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各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

近年来,我国的残疾人教育政策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教育机会方面,不断扩大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渠道,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

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普通学校也积极推进融合教育,让残疾学生能够在普通班级中接受教育,与正常学生共同成长。

在教育质量方面,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了特殊教育教师的待遇和专业水平。

同时,加大了对特殊教育教学设备和资源的投入,改善了教学条件,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在教育经费方面,国家不断增加对残疾人教育的投入,确保残疾人教育的顺利开展。

设立了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残疾学生的资助以及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等。

然而,我国残疾人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残疾人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质量较高,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残疾人教育则相对滞后,存在教育资源短缺、师资不足等问题。

其次,残疾人教育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还相对薄弱,不能满足残疾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此外,社会对残疾人教育的认识和支持还不够充分,部分人对残疾学生存在偏见和歧视,影响了残疾人教育的发展。

社会工作资格-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的法规与政策

社会工作资格-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的法规与政策

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的法规与政策(总分:29.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3,分数:13.00)1.国家和社会逐步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逐步实行方便残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保证了残疾人的( )。

∙A.康复权∙B.教育权∙C.劳动权∙D.环境友好权(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环境友好权是指残疾人享受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无障碍环境的权利。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无障碍环境。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加强监督管理。

2.盲人小张,有一天出去散步,被盲道上停放的一辆自行车撞倒,这侵犯了盲人小张的( )。

∙A.环境友好权∙B.社会保障权∙C.康复权∙D.精神文化生活权(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环境友好权是指残疾人享受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无障碍环境的权利。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条件,包括物理环境无障碍、信息环境无障碍、公共服务无障碍和政治参与无障碍。

为残疾人建设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权益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题中,盲人小张被盲道上停放的一辆自行车撞倒,是环境友好权遭到侵犯的表现。

3.下列各项属于保护残疾人劳动权的是( )。

∙A.扶持残疾人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B.通过电视、图书等反映残疾人生活∙C.国家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给予救济∙D.家庭应当鼓励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劳动权指残疾人的劳动就业的权利,劳动就业是残疾人社会参与的最重要的方面,为残疾人创造劳动就业的条件,促进残疾人以各种形式就业,使残疾人参与价值的创造过程,充分体现残疾人的尊严与价值,是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

B项属于保障其文化生活权;CD两项属于保护其社会福利权。

4.残疾人教育的实施原则是( )。

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一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一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一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一、条文内容: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加强领导,为残疾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政府、社会、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残疾儿童、少年就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

各级人民政府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给予寄宿生活费等费用补助;对接受义务教育以外其他教育的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资助。

二、主旨:本条是关于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权利的规定。

三、条文释义: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是残疾人全面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条件。

“十五”期间,残疾人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残疾人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已初步形成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既与普通教育融合又相对独立的特殊教育体系,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健全人教育相比,残疾人教育仍处于滞后状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就学难,高级中等以上特殊教育无法满足残疾人接受教育的需求,残疾人教育总体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

国家必须加强保障力度,为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国家应当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一)统一规划,加强领导,为残疾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残疾人教育发展的任务指标: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适应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与当地健全儿童少年同等水平,接受特殊教育的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国家要求,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教育或培训;保障符合国家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接受高级中等以上教育;加快高级中等特殊教育发展,积极发展高等特殊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凸显三大亮点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胡浩丁小溪冯洛苏)“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禁止任何基于残疾的教育歧视”——日前,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

专家认为,条例强调保障教育机会平等、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加强对残疾人教育的支持保障,体现了对残疾人平等受教育权的尊重。

保障教育机会平等
盲人姑娘董丽娜2011年两次报名参加北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均遭拒绝一事,曾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公平是对残疾人最大的尊重,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一环。

如何保障我国8500万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提出,“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残疾人教育;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残疾人申请入学,不得拒绝招收。


“残疾人家庭应当帮助残疾人接受教育。


“残疾人参加国家教育考试,需要提供必要支持条件和合理便利的,可以提出申请。

教育考试机构、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提供。


为了方便残疾人入学,提高残疾人教育普及程度,修改后的条例还作出了多项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残疾人教育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设置特殊教育学校,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必要的残疾人教育教学、康复评估和康复训练等仪器设备;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通过提供送教上门或者远程教育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
对于条例的这些明确要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丁相顺认为,此次条例的修订,是我国积极履行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义务、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的又一具体举措,标志着中国与国际公约相衔接的残疾人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我国残疾人教育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积极推进融合教育
“融合取向是这次条例修改体现的一大亮点。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汪海萍说,修改后的条例提出“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残疾人教育的发展方向。

融合教育是指将对残疾学生的教育最大程度地融入普通教育。

这一理念在修改后的条例中贯彻始终: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生活、接受普通教育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就近到普通学校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在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少年,经教育、康复训练,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学校可以建议残疾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将其转入或者升入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融合教育也需要条件的支持。

条例提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接受普通教育,但是学习生活需要特别支持的,根据身体状况就近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一定区域内指定的具备相应资源、条件的普通学校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加强政策支持保障
在总结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政策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修改后的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发展残疾人教育的职责,对残疾人教育的入学安排、教育教学活动、资源配置、师资配备和经费保障等做了明确规定。

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加强对残疾人教育的保障和支持,修改后的条例做出了三方面的规定:一是保障经费投入。

残疾人教育所需经费纳入本
级政府预算,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可以按规定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

二是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必要的残疾人教育教学、康复评估和康复训练等仪器设备。

三是减免费用。

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减免学费和其他费用,并优先给予补助。

“这次条例的修订,是送给千千万万残疾人及其家庭的一份实实在在的新年大礼。

”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副主任李东梅说,条例的修订和实施,为残疾人教育事业提供了更加坚实有力的法制保障,必将推动残疾人教育取得更大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