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治疗设备课程标准样本

医用治疗设备课程标准样本
医用治疗设备课程标准样本

《医用治疗设备》课程原则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医用治疗设备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102/6

合用专业:医疗仪器维修专业修订时间:

课程负责人:课标审批人:

课程团队: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医用治疗设备是医疗仪器维修专业必修专业基本课程,也是医疗仪器应用等专业基本课程。本课程重要简介各种医用治疗设备基本知识,惯用医用治疗设备原理与构成,以及常用医用治疗设备临床应用维护等。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各种医疗仪器原理和临床使用专业基本知识和职业能力,掌握医疗设备基本理论、基本构造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形成良好职业素质,拥有较强职业技能。并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继续学习能力,为日后实习就业打好基本,提高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使学生能更好适应职业岗位规定。

2.课程设计

本课程原则以医疗仪器维修专业就业为导向,依照工作实践对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所涵盖工作性质、任务需要而设立。在对各种医用治疗设备医疗单位配备应用分析基本上,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对岗位职业能力规定为主线和根据,依照专业特点,以“必须够用”为原则,采用多媒体,采用媒介再现形式呈现教学内容;通过课堂图片解说视频观摩理论基本知识穿插和临床见习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基本职业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

⑴理解各种医用治疗设备发展历程有关原则,临床应用和当代医用治疗

设备新进展。

⑵理解各种常用惯用医用治疗设备原理基本技术指标意义,各重要构成某些作用,临床应用规范操作和维护及常用故障排除与维修;

⑶掌握各类医用治疗设备基本原理构造构成重要部件和各部件用途。

2.能力目的

本课程“教、学”并重,力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具备辨认各种医用治疗设备部件基本,精确理解仪器运营原理能力,学会治疗设备常用故障分析故障排除设备安装等基本技能。为课程知识和技能向职业能力迅速转化奠定基本。能继续提高业务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最后实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专门人才目的。

3.素质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医疗仪器维修专业自身特点和学生能力基本,注重职业素质教诲,注重行为规范意识培养。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科学严谨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科学态度观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办法学习后续课程,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具备良好匠人精神和职业素养。树立勤奋好学努力进取团结协助精神和服务意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程内容原则

作业治疗技术考试试卷及答案

作业治疗技术考试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30分,共30个题,每题1分) 1、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活动 ( A ) A、睡眠活动 B、学业活动 C、自我照料 D、木工活动 2、作业治疗是指 ( B ) A、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劳动及锻炼活动 B、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活动 C、有选择性的活动 D、任何的治疗活动 3、个人卫生训练主要包括 ( A ) A、洗漱 B、洗衣 C、做饭 D、购物 4、偏瘫患者独立从椅子或轮椅上站起时,错误的是 ( A ) A、椅面应柔软 B、椅子应结实、牢固 C、有扶手的椅子比较有理想有利于站起时的支撑 D、轮椅应制动,脚踏板向两侧移开 5、视觉失认的常见类型不包括 ( C ) A、物体失认 B、同时失认 C、手指失认 D、颜色失认 6、不属于治疗性作业活动的是 ( C ) A、ADL活动 B、缝纫 C、制作矫形器 D、下棋 7、以下不属于音乐疗法的内容是 ( D ) A、音乐欣赏 B、乐器演奏 C、声乐唱歌 D、音乐创作 8、关于压力治疗的作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 B、控制肢体水肿 C、促进截肢残端塑性 D、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 9、下列不属于杖类助行器的是 ( D ) A、手杖 B、肘拐 C、腋拐 D、Zimmer架 10、针对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 ) A、认知 B、摄食 C、更衣 D、移动 11、每次去除压力的时间最好不应超过 ( A )

A、半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12、颅脑疾病患者使用轮椅时错误的是 ( A ) A、不需要护理人员陪同 B、需要护理人员陪同 C、脑瘫患者需配有适当的托板靠垫 D、需要根据患者评定结果选配相应的轮椅结构 13、下列不属于矫形器临床适应证的有 ( C ) A、骨与关节损伤 B、小儿脑瘫 C、冠心病 D、烧伤 14、注意力的类型 ( D ) A、重点注意 B、连续注意 C、交替注意 D、同时注意 15、为患儿设计矫形器时首选板材颜色为 ( A ) A、鲜明的颜色 B、灰暗的颜色 C、肤色 D、白色 16、作业治疗是以以下哪项为核心 ( B ) A、治疗师 B、患者 C、治疗计划 D、作业治疗 17、压力治疗每天应持续的时间为 ( D ) A、大于2小时 B、大于8小时 C、大于12小时 D、大于23小时 18、失用证不包括 ( B ) A、观念性失用 B、身体失用 C、运动性失用 D、结构性失用 19、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前臂旋前旋后的作业训练是 ( B ) A、写大字 B、拧螺帽 C、和面 D、缝纫 20、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D ) A、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B、康复治疗与教育相结合 C、康复治疗需取得家庭的积极配合 D、康复治疗以祖国传统医药和针灸为主要措施 21、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肌力的作业训练是 ( B ) A、包饺子 B、砂磨板 C、编织 D、剪贴 22、脑血管意外的急性期康复治疗不包括 ( D ) A、预防呼吸道感染 B、良肢位摆放 C、心理状态调控 D、平衡功能训练 23、手中握球姿势是指手的何种姿势 ( A )

医用治疗设备课程标准

《医用治疗设备》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医用治疗设备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102/6 适用专业:医疗仪器维修专业修订时间: 课程负责人课标审批人: 课程团队: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 ?课程定位 医用治疗设备是医疗仪器维修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医疗仪器应用等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各种医用治疗设备的基本知识,常用医用治疗设备的原理与组成,以及常见医用治疗设备的临床应用维护等。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各种医疗仪器的原理和临床使用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掌握医疗设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拥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能力,为日后实习就业打好基础,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职业岗位要求。 2 ?课程设计 本课程标准以医疗仪器维修专业就业为导向,根据工作实践对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所涵盖的工作性 质、任务需要而设置。在对各种医用治疗设备医疗单位配备应用的分析基础上,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为主线和依据,根据专业的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采用多媒 体,采用媒介再现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通过课堂图片讲解视频观摩理论基础知识穿插和临床见习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的基本职业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⑴了解各种医用治疗设备的发展历程相关标准,临床应用和现代医用治疗设备新进展。 ⑵ 理解各种常见常用医用治疗设备的原理基础技术指标的意义,各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临

床应用的规范操作和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排除与维修; ⑶掌握各类医用治疗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主要部件和各部件的用途。 2.能力目标 本课程“教、学”并重,力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为核心”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识别各种医用治疗设备部件的基础,准确理解仪器运行原理的能力,学会治疗设备常见故障分析故障排除设备安装等基本技能。为课程知识和技能向职业能力的迅速转化奠定基础。能继续提高业务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专门人才的目标。 3.素质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医疗仪器维修专业自身特点和学生的能力基础,注重职业素质 教育,重视行为规范的意识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的方法学习后续课程,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匠人精神和职业素养。树立勤奋好学努力进取团结协助精神和服务意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程内容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 课程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64学分:4 适用专业:康复技术 先修课程:考试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康复医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共同构成现代医学体系。《康复评定技术》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康复评定技术为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康复机能评定理论与技术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求体现“三基”思想,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不仅实用、适用、够用并达到全国康复治疗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它要以《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疾病概要》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也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康复机能评定的含义,掌握康复机能评定的具体方法,如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平衡协调能力的评定、步态分析、ADL评定及疼痛和感觉功能的评定等。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职教理念,应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和“教”,即学生在做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做中传授理论和培养学生技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课堂给学生;而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4学时,学分为4学分。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

作业治疗操作题库完整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操作问答题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慨念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目的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原则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训练内容 5.移动障碍的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 6.移动障碍的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7.进食障碍的康复训练的的注意事项 8.修饰障碍的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9.穿上衣、裤子、鞋、袜障碍的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0.洗澡障碍的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1.家务活动障碍的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1.家务活动障碍的康复训练的包括 12.如厕障碍的注意事项 训练注意事项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操作问答题答案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慨念 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维持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所必须的基本作业,即人们为了达到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共同性的活动,包括衣、食、住、行、个人卫生及与他人的交往等基本活动。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目的 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信心,重建独立生活的激情。调动并挖掘潜力。达到生活自理或把依赖他人降低到最低限度。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解决。利用辅助性装置和用具,达到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能力。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原则 答:调动患者及家属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找出影响其独立生活的主要问题,提出训练目标。以目标为中心,满足社会角色与个人需求。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突出重点。尽量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训练。训练时间最好与作息时间相一致。提高活动的技巧性。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训练内容

答:1.移动障碍的康复训练。2.进食障碍的康复训练 3.修饰障碍的康复训练。4.穿上衣障碍的康复训练。5.穿裤子、鞋、袜障碍的康复训练。6.洗澡障碍的康复训练。7.如厕障碍的康复训练。8.家务活动障碍的康复训练。 5.移动障碍的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 答:坐位平衡、站立与坐下、床-椅之间的转移及轮椅活动、室内外行走、乘坐交通工具 6.移动障碍的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答:床椅转移时轮椅与床成45°角放置。必要时对患者予以辅助,但要避免牵拉患侧上肢。轮椅转回床时,患腿先转动且要均匀负重,否则有跌倒的危险。患者从健侧坐起较从患侧坐起容易,但患侧坐起可以鼓励患者注意到其患侧的存在,促进患者使用患侧上肢和下肢。坐起训练要求患者具备一定的坐位平衡能力和姿势控制能力。 7.进食障碍的康复训练的的注意事项 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进食环境,进食前如有活动的义齿应取下。进食时要端坐于桌前,头颈部处于最佳的进食位置。偏瘫手臂置于向前的位置靠近餐具。进食时应是患者心情放松,注意观察患者咀嚼能力和吞咽能力,以避免进食时的呛咳发生。必要时提供防掉垫、万能袖套、合适的刀叉又把手的杯子、防流盘子等进食辅助具。如单手用勺进食时可以使用特制的碟挡, 碟子下面加垫湿毛巾或胶皮或利用带

11级医电“医用治疗设备”试卷(D卷答案)(辅导)

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辅导卷答案 (2012 —2013学年第二学期) 医用治疗设备原理与应用(二)试卷(选修)D卷 (本卷考试时间90 分钟,考核方式:闭卷) 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适用范围11医电/医电(创新) 答题部分(答案必须填写在此,否则无效) 一.是非判断解答:(1分/小题×30小题=30分,得分:扣分:)(表中数字为小题号,以下2格对应“对、错”。选中涂写“●”。若反悔可改成“●”) 二.选择填充解答:(1分/小题×20小题=20分,得分:扣分:)(表中数字为小题号,以下4格对应选项A~D。选中涂写“●”。若反悔可改成“●”)

三.简述题解答(8%)(得分:扣分:) 优点:与病人自身心率没有竞争;防止病人心率下降,一旦病人自身心率提高,起搏器不妨碍之。 缺点:当身体负荷增加而自身心率不能提高时,这类起搏器不能及时提高起搏频率,以适应身体需要。 四.填表说明题1解答(10 %)(得分:扣分:) 六.作图说明题解答(12 %)(得分:扣分:) 市电(220V)→S1开→变压器→高电压(80 ~ 600V)→S2选择强度→电极→心脏启动开关→脉冲时间控制器(250ms开启脉冲)

试题部分(答案写在以下无效) 一.是非判断:(30%) 1.医用治疗设备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中需要特别注重节能。2.通过皮肤向人体内传播能量的损伤阈值是100W/cm2。 3.X线治疗设备的输出能量一般与X线诊断设备高1000倍。 4.实现治疗设备闭环控制的主要技术障碍是高性能的控制器。 5.起搏器起搏脉冲宽度的增加可部分代偿起搏脉冲电压幅度的下降。 6.双腔起搏器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做到左右心室同步起搏。 7.同步起搏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起搏器刺激发生在T波间期。 8.按需型起搏器的优点是与人体自身心率没有竞争。 9.房室顺序起搏对起搏电极数没有要求。 10.频率适应型起搏器可以适应生理需要而自动改变起搏电流。 11.频率适应型起搏器是通过间接检测感觉神经活性而改变起搏参数的。 12.起搏器心脏夺获是指起搏器被心脏夺取了控制权。 13.起搏器磁铁频率是指起搏器产生的控制磁铁的频率。 14.起搏电极端头表面处理形成多孔多层结构是为了减小导电阻抗。 15.按照环行运动学说,发生心室颤动的基本条件是:心室周径= 冲动的波长。16.如果发生心室颤动,必须实施紧急心脏除颤。 17.除颤的机理是用大范围电流刺激整个心脏,使全部心肌除极,阻滞环行运动。18.从对整个心脏的电击强度而言,除颤器与起搏器电击强度相当。 19.心脏除颤器的最大储能时间是指机内电池充满电后最大的保持时间。 20.全自动除颤器必须能够自动识别心动过缓。 21.体外心脏除颤器必须有的监护功能是体温波形监护。 22.体外心脏除颤器正确的电极放置位置是:右上胸和左上胸。 23.冲击波是强度大大高于一般声的声波。 24.冲击波粉碎结石的机理主要是高热引起的膨胀效应。 25.体内冲击波碎石机常用凹面声透镜进行能量聚焦。 26.体外冲击波源与人体的耦合,主要目的是使波源与人体之间声阻匹配。27.光子能量越大,光子质量越高。 28.激光的亮度决定于激光器谐振腔的长度。 29.激光器泵浦能源的强度决定了激光器输出激光的强度。 30.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只能作为小功率激光器,用于激光针灸刺激。 二.选择填充:(30%) 1.抗心动过速可用_______D_______刺激心脏,抑制心动过速。 A.短暂的低于心动频率的脉冲B.持续的大能量电击 C.持续的高于心动频率的脉冲D.短暂的大能量电击

作业治疗技术课程标准

《作业治疗技术》课程标准 二○一一年十一月 一、课程性质 《作业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其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作为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学好本门课,对从事康复医学行业作业治疗岗位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课程是从从作业治疗的角度讨论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课程,其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是康复专业的学生掌握正确的作业治疗技术和建立科学的临床康复治疗思维方法,病例分析、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能充分认识到作业治疗技术的重要性。 《作业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作业治疗技术的原则和技术、社区和家庭的作业疗法技术、脑卒中的OT、颅脑损伤的OT、脊髓损伤的OT、脑瘫的OT、周围神经损伤的OT、呼吸系统疾病的的OT、烧伤的OT等,教学内容结合临床实践操作,以掌握各种作业疗法及其临床适应证。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康复治疗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的需要而设置,是在对相关专家、用人单位、临床一线康复医师和治疗师充分调研后,在经过康复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充分讨论后制定。对作业治疗岗位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为接诊患者、作业评定、制定作业治疗计划,作业治疗,再评定。并对作业疗法临床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分析出此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在课程学习中将素质要求纳入课程教学之中。课程设计主要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采用院校合作,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通过理论学习、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 (一)选取教学内容 1.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选取教学内容 首先考虑实际岗位的要求,确定本课程主要的知识模块。

作业治疗技术试题

《作业治疗技术》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共60题) ☆1.作业治疗与运动治疗的区别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作业治疗强调患者主动参与,运动治疗强调主动为主,被动为辅 B.作业治疗用于躯体功能障碍 C.作业治疗强调的是上肢运动,运动治疗强调下肢 D.作业治疗趣味性高运动治疗比较低 E.工作.游戏.下棋属于作业治疗,医疗体操属于运动治疗 2.作业治疗使用范围包括() A.偏瘫.脑瘫B.四肢骨折.截肢C.心肺系统疾病D.烧伤E.以上都是3.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治疗师的职责() A.评价患者自理活动能力,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照顾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B.指导患者进行触觉.实体觉.运动觉,感觉运动觉等感知觉的功能训练 C.组织患者参加有选择的文娱活动或园艺活动 D.指导患者进行运动训练 E.患者出院后,家居环境需要适当的改变 4.在患者治疗的哪个阶段需要活动分析() A.初诊时 B.治疗开始 C.治疗中 D .治疗后 E .治疗全过程 ☆5.下列哪项是作业治疗师的核心技能() A.活动分析 B.关节松动术 C.心理治疗 D.矫形技术 E.计算机操作能力6.下列不属于作业活动分析简单分析的是() A.明确活动的方式 B.选择活动类型 C.分析选择活动的理由

D.对文化程度进行分析 E.确定活动场地 7.从患侧卧位坐起主要活动成分不包括() A.转向健侧 B.健腿帮助患腿将双小腿放于床外 C.用健手和上肢支撑坐起 D.移动躯干到直立坐位 E.保持直立坐位平衡 8.作业疗法的适应证不包括() A.脑卒中 B.手外伤 C.严重认知障碍不合作者 D.精神分裂症 E.四肢不全瘫痪者 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下面哪项不是() A.床上训练 B.进食训练 C.洗漱动作训练 D.穿衣动作训练 E.大小便控制训练 10.对功能障碍患者最重要的作业训练是() A.床上训练 B.进食训练 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D.职业技能训练 E.吞咽训练 ☆11.患者截肢后不易发生() A.膝关节屈曲 B.膝关节过伸 C.膝关节挛缩 D.髋关节外展 E.髋关节外旋 12.轮椅与坐厕之间转移错误的是() A.患者驱动轮椅正面接近坐厕,刹住轮椅手闸,移开脚踏板 B.双手支撑轮椅扶手站起 C.用健手抓住对角线侧坐厕旁扶手,然后患足向前迈一步,健侧上.下肢同时支撑,然后转移身体,使臀部正对坐厕 D.将患手先由轮椅一侧扶手移到另一侧扶手上,再移到座厕旁另一侧扶栏上,站稳 E.脱下裤子,确保双腿后方贴近坐厕,慢慢坐下 13.转移技术的注意事项不包括()

医用治疗设备课程标准样本

《医用治疗设备》课程原则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医用治疗设备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102/6 合用专业:医疗仪器维修专业修订时间: 课程负责人:课标审批人: 课程团队: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医用治疗设备是医疗仪器维修专业必修专业基本课程,也是医疗仪器应用等专业基本课程。本课程重要简介各种医用治疗设备基本知识,惯用医用治疗设备原理与构成,以及常用医用治疗设备临床应用维护等。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各种医疗仪器原理和临床使用专业基本知识和职业能力,掌握医疗设备基本理论、基本构造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形成良好职业素质,拥有较强职业技能。并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继续学习能力,为日后实习就业打好基本,提高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使学生能更好适应职业岗位规定。 2.课程设计 本课程原则以医疗仪器维修专业就业为导向,依照工作实践对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所涵盖工作性质、任务需要而设立。在对各种医用治疗设备医疗单位配备应用分析基本上,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对岗位职业能力规定为主线和根据,依照专业特点,以“必须够用”为原则,采用多媒体,采用媒介再现形式呈现教学内容;通过课堂图片解说视频观摩理论基本知识穿插和临床见习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基本职业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 ⑴理解各种医用治疗设备发展历程有关原则,临床应用和当代医用治疗

设备新进展。 ⑵理解各种常用惯用医用治疗设备原理基本技术指标意义,各重要构成某些作用,临床应用规范操作和维护及常用故障排除与维修; ⑶掌握各类医用治疗设备基本原理构造构成重要部件和各部件用途。 2.能力目的 本课程“教、学”并重,力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具备辨认各种医用治疗设备部件基本,精确理解仪器运营原理能力,学会治疗设备常用故障分析故障排除设备安装等基本技能。为课程知识和技能向职业能力迅速转化奠定基本。能继续提高业务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最后实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专门人才目的。 3.素质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医疗仪器维修专业自身特点和学生能力基本,注重职业素质教诲,注重行为规范意识培养。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科学严谨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科学态度观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办法学习后续课程,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具备良好匠人精神和职业素养。树立勤奋好学努力进取团结协助精神和服务意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程内容原则

临床作业疗法学考试重点

临床作业疗法学考试重点 一、选择题: 1.属于浅感觉的是:(E)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味觉 E.痛觉 注:感觉根据感受器对于刺激的反应,分为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浅感觉包括皮肤的触觉、痛觉和温度觉,主要受外界刺激而产生。深刺激来源于深部组织的感觉,主要包括关节觉、震动觉、运动觉、位置觉,也就是临床上常说的本体感觉。复合感觉,也称为皮质感觉,包括定位感觉、两点辨别觉和体表图形觉。 2.脑卒中后常用的评定方法不包括:( E ) A.运动功能评定 B.感知认知评定 C.言语和吞咽评定 D.平衡和协调能力评定 E.颈部及颅内血管条件评定 注:脑卒中后评定包括一般情况评定、运动功能评定(肌力、肌张力、步态等评定)、感觉功能评定、语言和吞咽功能评定、视觉和知觉评定、认知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和心理功能评定等。 3.深感觉障碍的主要表现( D) A.肌力的下降 B.ROM的下降 C.痛温觉的丧失 D.运动失调 注:见第一题。 4.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来评定半侧空间失认症( A ) A.平分直线法 B.写出口述的短句 C.辨认图形 D.物品分类检查 5.属于继发性脊髓损伤的是() 注:脊髓损伤根据病理变化分类: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其中,原发性脊髓损伤包括脊髓休克、脊髓挫伤和脊髓断裂;而继发性脊髓损伤包括脊髓水肿、脊髓受压和椎管内出血。 6.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可能出现的症状有(E ) A.腱反射减弱 B.瘫痪以肌群为主 C.肌萎缩明显 D.肌张力减低有病理反射 E.肌张力增强有病理反射 注: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又叫中枢性瘫痪,是由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径路(皮层脊骨髓束和皮层脑干束)损害而引起。因瘫痪肌的肌张力增高,故又称痉挛性瘫痪或硬瘫。因为纤维束的纤维和细胞排列得相当紧密,故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多为广泛性的,波及整个肢体或身体的一侧。上肢神经元瘫痪的特点:都具有肌肉张力增高、踺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所谓连带(联合)运动和病理反射,瘫痪肌肉不萎缩,电测验无变性反应。 7.损伤平面在哪一阶段以上,会导致膈肌完全瘫痪,不及时采用人工呼吸机常造成死亡() 注:脊髓损伤平面在颈4以上时,膈肌完全瘫痪,不及时采用人工呼吸机,常造成死亡。 8.哪一颈髓阶段损伤患者可利用腱效应抓握、捏,设定合适的环境,利用自助具,ADL大体上能自理() 注:C6损伤的患者可利用腱效应抓握、捏,设定合适的环境,利用自助具。ADL 大体能自理。 9.神经修复术后几周,运动疗法禁忌。() 注:神经修复术后3周,运动疗法禁忌。 10.下列不属于改善体位性水肿的措施是()

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仪器设备应用规范

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仪器设备应用规范

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仪器设备应用规范发文单位:卫生部 文号:卫医发[2000]325号 第一章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机应用的临床意义与适应证 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 第二节五官疾病 第三节呼吸系统 第四节循环系统 第五节消化系统 第六节泌尿、盆腔、生殖系统 第七节骨关节及软组织系统 第二章磁共振成像机应用的临床意义与适应证 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 第二节五官 第三节呼吸系统 第四节循环系统 第五节消化系统 第六节泌尿、盆腔、生殖系统 第七节骨关节及软组织系统 第三章心血管造影X线机临床应用的意义与适应证 第四章超声诊断仪应用的临床意义与适应证 第一节颅脑 第二节眼及眼眶 第三节甲状腺、甲状旁腺、颈淋巴结 第四节乳腺 第五节胸部与纵膈 第六节心脏和大血管

第七节胃肠 第八节肝脏 第九节胆道系统 第十节胰腺 第十一节脾脏 第十二节腹膜和腹膜腔 第十三节腹膜后肿物和腹部大血管 第十四节肾、输尿管及膀胱 第十五节肾上腺 第五章医用核素显像设备应用的临床意义与适应证第一节局部脑血流(γCBF)断层显像 第二节脑池显像 第三节脑室显像 第四节放射性核素脑血管造影 第五节脑显像 第六节心肌灌注显像 第七节心肌“热区”显像 第八节平衡法门控核素心室造影 第九节首次通过法核素心血管造影 第十节肺灌注显像 第十一节肺通气显像 第十二节静脉血栓显像 第十三节恶性肿瘤显像 第十四节骨显像 第十五节甲状腺显像 第十六节甲状旁腺显像 第十七节肾上腺皮质显像 第十八节肾上腺髓质显像 第十九节肝实质显像

第二十节肝血流血池显像 第二十一节肝胆显像 第二十二节异位胃粘膜显像 第二十三节消化道出血显像 第二十四节胃肠动力学显像 第二十五节肾动态显像 第二十六节肾静态显像 第二十七节尿返流显像 第二十八节骨髓显像 第二十九节脾显像 第三十节淋巴显像 第三十一节炎症显像 第三十二节葡萄糖代谢显像 第六章动态心电图机应用的临床意义与适应证 第七章化学分析仪的用途与项目组合 第一节用途 第二节检查项目组合 第八章伽玛射线立体定向头部治疗系统的临床配置与应用第一节设备与技术条件 第二节临床应用的意义与适应证 第三节剂量 第四节疗效评价

言语治疗技术+课程标准解析

言语治疗技术课程标准解析 《言语治疗技术》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64 学分:4 适用专业:康复技术 先修课程:考试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职业核心课,以职业基础课为前导,为临床治疗技术专业课打基础,对康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有打下理论基础作用,通过学习达到实际工作要求。《言语治疗技术》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与实践。课堂讲授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实践包括临床见习、实验室的操作实践以及课堂讨论等;通过实践,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基本操作技能。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采取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和个人发展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取行动导向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 二、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言语治疗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

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言语康复治疗方法; 2.熟悉基本理论和功能评定; 3. 了解言语治疗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能力目标: 1.使学生对功能障碍的治疗原则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2.对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3.对功能障碍的基本评定方法和处置原则、治疗技术能较熟悉掌握。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辨证的和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 2.拓展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课程内容选取 表1 课程项目和学习情境设计一览表 项目学 项目名称情境学习内容序号时 言语的形成基本概念 1.言语治疗技术的基本概念 1 4 2.言语治疗技术.的对象、内 容、工作方式。 言语治疗技术的发展史 1.发展简史言语治疗技术。 4

作业治疗技术试题

《作业治疗技术》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 ☆1. 作业治疗与运动治疗的区别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作业治疗强调患者主动参与,运动治疗强调主动为主,被动为辅 B.作业治疗用于躯体功能障碍 C.作业治疗强调的是上肢运动,运动治疗强调下肢 D.作业治疗趣味性高运动治疗比较低 E.工作?游戏.下棋属于作业治疗,医疗体操属于运动治疗 2.作业治疗使用范围包括() A.偏瘫?脑瘫 E.四肢骨折?截肢C.心肺系统疾病 D.烧伤 E.以上都是 3.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治疗师的职责() A评价患者自理活动能力,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照顾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B.指导患者进行触觉?实体觉?运动觉,感觉运动觉等感知觉的功能训练 C.组织患者参加有选择的文娱活动或园艺活动 D.指导患者进行运动训练 E.患者出院后,家居环境需要适当的改变 4.在患者治疗的哪个阶段需要活动分析() A.初诊时B ?治疗开始 C ?治疗中 D 治疗后E .治疗全过程 ☆5.下列哪项是作业治疗师的核心技能() A.活动分析B 关节松动术C .心理治疗 D .矫形技术E .计算机操作能力6.下列不属于作业活动分析简单分析的是()

7.从患侧卧位坐起主要活动成分不包括() A.转向健侧B ?健腿帮助患腿将双小腿放于床外 C ?用健手和上肢支撑坐起 D.移动躯干到直立坐位E .保持直立坐位平衡 8.作业疗法的适应证不包括() A.脑卒中B ?手外伤C ?严重认知障碍不合作者D ?精神分裂症 E.四肢不全瘫痪者 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下面哪项不是() A.床上训练B .进食训练C .洗漱动作训练D .穿衣动作训练E .大小便控制训练 10.对功能障碍患者最重要的作业训练是() A.床上训练 B .进食训练C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D .职业技能训练 E.吞咽训练 ☆11.患者截肢后不易发生() A.膝关节屈曲B .膝关节过伸C .膝关节挛缩D .髋关节外展E .髋关节外旋 12.轮椅与坐厕之间转移错误的是() A.患者驱动轮椅正面接近坐厕,刹住轮椅手闸,移开脚踏板 B.双手支撑轮椅扶手站起 C.用健手抓住对角线侧坐厕旁扶手,然后患足向前迈一步,健侧上?下肢同时支撑,然后转移身体,使臀部正对坐厕 D.将患手先由轮椅一侧扶手移到另一侧扶手上,再移到座厕旁另一侧扶栏上,站稳

医用设备带工程 气体工程 医疗设备工程

医用设备带医院豪华设备带氧气护理设备 设备带终端设备安装: 设备带采用豪华型进口铝合金板(外表喷塑),设备带规格为200*55mm。 组合式铝合金板,所有管道均可埋在设备带内,设备带上是有氧气、吸引快速终端、氧气维修阀、呼叫分机、电源插座、电源快开关、床头日光头、铝合金设备通带长布设,床于床之间不留空隙。设备带内分三腔,强、弱点及供氧管道分腔设计铺设,不交和睦接触。外观整洁大方,美观实用,使用寿命长。 设备带的配置: 普通病房:每床位配置一氧一吸,3+2孔电源插座1只,床头灯(镶嵌式节能床头灯)1盏,开关一个,呼叫分机一只。手术室采用配置2氧2吸,3+2空电源插座2只。 氧气护理设备: 氧气主管¢24X2.优质的铜管,病房楼水平支管道:¢14X1.5优质铜管,进入病房的终端管道:¢8X1优质铜管。 负压主管采用DN50镀锌管,只主管道采用DN25镀锌管,进入病房的终端管道采用¢8X1优质管道。 医用气体终端设置表:

终端设备带配置的基本原则: 1.每单元安装铝合金设备带一条。设备带内部设有强电、弱电、气管分槽的安装功能,确保安全 2.每根铝合金设备带上安装1只氧气维修阀,规格¢8针阀 3.每单元配镶嵌式床头灯及灯开关1套。电源 4.每单元安装呼叫对讲终端一套。 5.每条设备带上装上一只漏电保护器 6.每单元按上表配置相应数量的氧气、吸引终端。 7.普通病床配置国际六孔带开关电源插座1套,抢救室、设备带配置国际六孔带开关电源插座1套、六孔电源2套。 终端设备: 本工程终端实际采用自封式快速插座,应用时只要将湿化器插入终端就能自动定位,然后打开湿化器开关即可调节流量至合适值后供病人吸氧,不用时只要轻轻一按快速插座外套,快速插座就自动复位密封,该插座造型美观大方、插拔灵活、轻巧,并经0.45MPa压力24小时实验无泄漏,氧气快速插座采用国产。 中心吸引: 中心负压吸引主要是用于手术室和各病房,洗出患者体内的污物及痰液。它克服了电动吸引器随用随搬、不能多人共享、消毒不方便等缺点。而且病房无噪声,也不占空间,是现代理想的吸引系统设备。 中心吸引站选用设备:

医用治疗设备课程标准.doc

《医用治疗设备》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医用治疗设备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医疗仪器维修专业课程负责人: 课程团队:课程代码: 学时 / 学分: 102/6 修订时间: 课标审批人: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医用治疗设备是医疗仪器维修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医疗仪器应用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各种医用治疗设备的基本知识,常用医用治疗设 备的原理与组成,以及常见医用治疗设备的临床应用维护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各种医疗仪器的原理和临床使用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掌握医疗设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拥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能力,为日后实习就业打好基础,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职业岗位要求。 2.课程设计 本课程标准以医疗仪器维修专业就业为导向,根据工作实践对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所涵盖的工作性质、任务需要而设置。在对各种医用治疗设备医疗单位配备应用的分析基础上,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为主线和依据,根据专业的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采用多媒体,采用媒介再现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通过课堂图片讲解视频观摩理论基础知识穿插和临床见习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的基本职业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各种医用治疗设备的发展历程相关标准,临床应用和现代医用治疗设备 新进展。 ⑵ 理解各种常见常用医用治疗设备的原理基础技术指标的意义,各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临床应用的规范操作和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排除与维修; ⑶ 掌握各类医用治疗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主要部件和各部件的用途。2.能力目标 本课程“教、学”并重,力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识别各种医用治疗设备部件的基础,准确理解仪器运行原理的能力,学会治疗设备常见故障分析故障排除设备安装等基本技能。为课程知识和技能向职业能力的迅速转化奠定基础。能继续提高业务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专门人才的目标。 3.素质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医疗仪器维修专业自身特点和学生的能力基础,注重职业素质

《作业治疗学》考试大纲培训资料

《作业治疗学》课程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学制年限:四年 总学时:64学时学分:4分 制定者:针推骨伤教研室审核人:刘哨兵 一、课程的性质与考试目的 《作业治疗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康复治疗专业,是康复治疗专业主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的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作业治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程度;考核学生掌握作业疗法的操作技术及其熟练程度;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作业治疗概论 考试内容:作业的概念、范围及内容;作业治疗的概念、对象及治疗项目。作业治疗的思维方法、过程、步骤及干预方法。作业治疗的发展简史。 考试要求: 1、识记作业、作业治疗的概念。 2、掌握作业的范围及内容,作业治疗的对象及治疗项目,作业治疗的步骤。 3、了解作业治疗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作业治疗评估 考试内容:作业治疗评估的概念、目的、分类、步骤;任务分析、活动分析的概念和方法。作业活动行为评估的概念、方法;职业评定的概念、方法。 考试要求: 1、掌握作业治疗评估的概念、目的、分类、步骤;任务分析、活动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2、熟悉作业活动行为评估的概念、方法;职业评定的概念、方法。 第三章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考试内容:活动分析的概念、目的、分类、内容、方法、原则。自我照顾性ADL训练。床上活动训练;转移活动训练。 考试要求: 1、掌握活动分析的概念、目的、分类、内容、方法、原则。 2、熟悉自我照顾性ADL训练。床上活动训练;转移活动训练。 第四章治疗性作业活动 考试内容:治疗性作业活动的概念、治疗作用、分类、应用原则。生产性活动;手工艺活动;艺术活动;园艺活动;体育活动;游戏。 考试要求:

作业治疗技术课程标准

《作业治疗技术》课程标准 二O一一年十一月 一、课程性质 《作业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其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作为工学结合 的核心课程,学好本门课,对从事康复医学行业作业治疗岗位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课程是从从作业治疗的角度讨论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的基本理论、基本 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课程,其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是康复专业的学生掌握正确的作业治疗技术和建立科学的临床康复治疗思维方法,病例分析、理实一 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能充分认识到作业治疗技术的重要性。 《作业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作业治疗技术的原则和技术、社区和家庭的作业疗法技术、脑卒中的0T颅脑损伤的0T脊髓损伤的0T脑瘫的0T周围神经损伤的0T呼吸系统疾病的的0T烧伤的0T等,教学内容结合临床实践操作,以掌握各种作业疗法及其临床适应证。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康复治疗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的需要而设置,是在对相关专家、用人单位、临床一线康复医师和治疗师充分调研后,在经过康复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充分讨论后制定。对作业治疗岗位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为接诊患者、作业评定、制定作业治疗计划,作业治疗,再评定。并对作业疗法临床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分析出此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在课程学习中将素质要求纳入课程教学之中。课程设计主要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采用院校合作,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通过理论学习、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 (一)选取教学内容 1.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选取教学内容 首先考虑实际岗位的要求,确定本课程主要的知识模块。

【最新】作业治疗技术考试试卷及答案一

作业治疗技术考试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30分,共30个题,每题1分) 1、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活动 ( A ) A、睡眠活动 B、学业活动 C、自我照料 D、木工活动 2、作业治疗是指 ( B ) A、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劳动及锻炼活动 B、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活动 C、有选择性的活动 D、任何的治疗活动 3、个人卫生训练主要包括 ( A ) A、洗漱 B、洗衣 C、做饭 D、购物 4、偏瘫患者独立从椅子或轮椅上站起时,错误的是 ( A ) A、椅面应柔软 B、椅子应结实、牢固 C、有扶手的椅子比较有理想有利于站起时的支撑 D、轮椅应制动,脚踏板向两侧移开 5、视觉失认的常见类型不包括 ( C ) A、物体失认 B、同时失认 C、手指失认 D、颜色失认 6、不属于治疗性作业活动的是 ( C ) A、ADL活动 B、缝纫 C、制作矫形器 D、下棋 7、以下不属于音乐疗法的内容是 ( D ) A、音乐欣赏 B、乐器演奏 C、声乐唱歌 D、音乐创作 8、关于压力治疗的作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 B、控制肢体水肿 C、促进截肢残端塑性 D、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 9、下列不属于杖类助行器的是 ( D ) A、手杖 B、肘拐 C、腋拐 D、Zimmer架 10、针对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 ) A、认知 B、摄食 C、更衣 D、移动 11、每次去除压力的时间最好不应超过 ( A )

A、半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12、颅脑疾病患者使用轮椅时错误的是 ( A ) A、不需要护理人员陪同 B、需要护理人员陪同 C、脑瘫患者需配有适当的托板靠垫 D、需要根据患者评定结果选配相应的轮椅结构 13、下列不属于矫形器临床适应证的有 ( C ) A、骨与关节损伤 B、小儿脑瘫 C、冠心病 D、烧伤 14、注意力的类型 ( D ) A、重点注意 B、连续注意 C、交替注意 D、同时注意 15、为患儿设计矫形器时首选板材颜色为 ( A ) A、鲜明的颜色 B、灰暗的颜色 C、肤色 D、白色 16、作业治疗是以以下哪项为核心 ( B ) A、治疗师 B、患者 C、治疗计划 D、作业治疗 17、压力治疗每天应持续的时间为 ( D ) A、大于2小时 B、大于8小时 C、大于12小时 D、大于23小时 18、失用证不包括 ( B ) A、观念性失用 B、身体失用 C、运动性失用 D、结构性失用 19、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前臂旋前旋后的作业训练是 ( B ) A、写大字 B、拧螺帽 C、和面 D、缝纫 20、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D ) A、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B、康复治疗与教育相结合 C、康复治疗需取得家庭的积极配合 D、康复治疗以祖国传统医药和针灸为主要措施 21、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肌力的作业训练是 ( B ) A、包饺子 B、砂磨板 C、编织 D、剪贴 22、脑血管意外的急性期康复治疗不包括 ( D ) A、预防呼吸道感染 B、良肢位摆放 C、心理状态调控 D、平衡功能训练

作业治疗习题完整版

第一章作业治疗概论 一、学习目标与考纲精要 ( 一) 学习目标 1.掌握作业的概念,作业活动的范围、层次及内容;作业治疗的定义及分类;作 业与人生、生活、健康、环境和处境、文化素质的关系。 2.掌握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包括作业治疗范例、实践模式、参考架构、及治疗 方案的关系; 3.掌握作业治疗的四种临床思维层面及两种思维过程,作业治疗过程的最基本六个 步骤,和常用的六种干预手段。 4.熟悉作业表现模式、人类作业模式、及人、环境与作业模式的基本理论,及常用 之参考架构。 5.了解普通科作业治疗、社会心理作业治疗、发育性作业治疗的内容;世界作业治疗师联合会及一般专业守则的简介。 6.了解作业治疗的发展简史,欧美作业治疗发展、作业治疗在亚洲其它各国的发展,香港、台湾、国内作业治疗发展概况;传统及现代作业治疗技术之比较。 (二)考纲精要 1.作业的概念及活动的意义。 2.作业治疗的定义。 3.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 4.作业治疗临床思维方法。 5.作业治疗的内容与分类。 6.作业治疗的专业组织及专业守则。 7.作业治疗的发展简史。 8.作业治疗技术发展之趋势。 二、自测训练题

(一)名词解释 1.作业 2.作业治疗 3.活动 4.作业表现 5.环境 6.处景 7.范例 8.实践模式 9.参考架构 (二)选择题 【A1 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活动: A、睡眠活动 B、学业活动 C、没有受薪工作 D、自我照料 E、以上皆是 2.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作业治疗的服务对象: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燥狂症 D、截瘫 E、思觉失调 3.下列哪项不属于休闲活动: A、看电视 B、打太极 C、跑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