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接替方案
煤矿公司采掘衔接计划书

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煤矿有限公司2014下半年2015年度采掘衔接计划二零一四年十月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煤矿有限公司2014年下半年2015年度采掘衔接计划根据西易煤矿目前矿井采掘情况,进一步加强开拓布局,保证生产的正常衔接,坚持正规的采掘顺序。
兼顾长远发展,实现矿井的可持续发展,特制订西易煤矿采掘衔接计划。
一、衔接计划(一)回采工作面计划1、采煤工作面情况及接替顺序:E9104采煤工作面顺槽全长380米,已推进270米,剩余80米。
工作面长120米;接替顺序:E9105面。
2、2014年下半年与2015年工作面月度计划及产量:11月17日预计E9014面回采完毕;产量:14万吨11月19日~12月18日 E9104面撤出,E9105面安装;12月19日~12月25日 E9105面试生产;12月26日~1月25日预计产量9万吨;1月26日~2月10日预计产量4万吨;2月11日~3月5日春节放假及复工复产前准备工作;3月6日~8月3日预计E9105工作面回采完毕,产量 60万吨;8月5日~9月5日 E9105工作面设备回撤,支架升井。
(二)掘进工作面计划我矿2014年下半年及2015年度掘进计划是按机组进行分类计划的,计划安排三个掘进队。
掘进一队(150机组)计划掘进二采区胶带大巷,开掘煤库、联络巷、翼4203工作面回风顺槽及切眼;掘进二队(135机组)计划掘进开拓二采区轨道大巷,开掘联络巷、二采区采区水仓、避难硐室、采区变电所;(另一机组)计划掘进二采区回风大巷,措施联络巷、开掘北翼4203运输顺槽;炮掘联络巷(3条)。
掘进具体计划如下:1、150机组:10月1日~11月10日二采区胶带巷扩刷180米,掘进90米;11月11日~11月18日掘二采区胶带巷与二采区轨道巷的2#联络巷及搬家;11月19日~11月25日掘二采区轨道下山巷80m;11月26日~12月25日二采区轨道巷预计掘240米;12月26日~1月25日二采区轨道巷预计掘230米2015年1月26日~2月10日二采区轨道巷预计掘40米掘到1#联络巷一定位置后再退回二采区胶带巷原先位置;2月11日~3月5日春节放假及复工复产前的装备工作;3月6日~6月10日二采区胶带巷从原先位置掘650米到边界保安煤柱线;6月11日~7月10日二采区预计开掘一煤库、联络巷;7月11日~10月11日开掘E4203工作面回风顺槽920米;10月12日~11月12日预计掘E4203切眼120米;2、135机组9月26日~10月25日预计E9105回风顺槽及切眼掘到位;10月26日~11月4日 E9105回风顺槽设备搬家到二采区胶带巷;11月4日~11月9日二采区胶带巷距煤库160米处掘一规格为:长28米、宽4米、高3m的联络巷;11月10日~11月25日开掘二采区集中轨道巷150米;11月26日~12月26日二采区集中轨道巷预计掘240米;12月27日~2015年1月25日二采区集中轨道巷炮掘68米与副斜井贯通;1月26日~2月10日二采区集中轨道巷副斜井贯通后掉头回掘80米与2#联络巷施工头贯通位置;2月11日~3月5日春节放假及复工复产前准备工作;3月6日~5月25日二采区集中轨道巷从2#联络巷位置开掘,掘470米;5月26日~7月25日二采区集中轨道巷扩刷、起底砌碹部分220米;7月26日~8月4日施工集中胶带巷与轨道巷的联络巷;8月5日~10月20日二采区集中轨道巷预计掘650米到边界保安煤柱线位置;10月21日~春节放假前开掘采区水仓、避难硐室、采区变电所等。
14021接替方案

关于14081接替工作面14021、16041工作面方案比较截止到2012年6月29日,采煤二队的14081工作面有效采长为130米,按月进度55米考虑,可回采130/55米=2.3个月,预计回采至2012年9月10日左右;现就14081工作面的接替工作面14021工作面或16041工作面做出比较。
方案一:接替工作面14021工作面工程安排14021上顺槽掘进工程1、掘进一队一班采用B=4.0米U型刚掘进,长度330米,截止2012年6月29日已经掘进265米,剩余60米,因遇断层掘进,岩巷剩余长度为15米左右,按1.8米/天,需要15米/1.8米=8天,预计到2012年7月7可以完工;煤巷剩余35米,煤巷掘进按3.6米/天,需要35米/3.6米=10天,预计到2012年7月17日可完工。
14021工作面切眼掘进工程安排。
14021工作面切眼设计长度90米,由掘进队一排采用2.4米梯形棚或2.4米π型钢梁配单体液压柱掘进,按进度6米/天,需要90米/6米=15天,预计到2012年8月1日可以完工。
14021下顺槽掘进工程安排14021下顺槽设计长度310米,截止到2012年6月29日已经掘进160米;因掘进到老巷5号钻场出水停止掘进,后经研究决定安排巷修队三排7月5日到7月10向中顺槽迎头架设一台水泵和挖一个泵吭将水抽下,在老5号钻场后15米处向北垂直掘进一个15米的配巷然后继续向前生巷掘进150米,其中前40米由巷修队三排从2012年7月10日采用B=4.0米U型钢直墙半园拱掘进,按每天3.6米算,40米/3.6米=11天,后采用2.4米梯形棚掘进110米/6米=18天,预计到2012年8月10日可以完工;底板加固工程14021上顺槽共设计5个钻场,由掘进队四排在切眼掘进结束前施工完工;从2012年8月初开始打钻注浆,其中5台钻机同时施工,剩余2个月时间打钻注浆。
方案二接替工作面16041工作面工程时间安排16041下顺槽掘进工程安排16041下顺槽目前已掘进至535米,剩余300米左右;因第八联络巷支架变形严重正在修巷,修巷完工后才能恢复运输畅通。
采掘接替计划

华坪县河西沙包岩煤矿采掘接替计划二0一二年二0一二年度、月度采掘接替计划一、巷道掘进接替计划1、矿井开拓现状目前我矿通风、开拓系统布置均符合设计要求,矿井通风系统完善。
根据矿井生产现状及规划要求,并形成接替工作面,我矿目前巷道掘进任务如下:(1)接替工作面2204开切眼已向上山掘40米,准备贯通2204回风平巷,掘进方位18度,计划每月掘进30迷,剩余巷道预计2011年1月中旬贯通,形成壁式回采工作面,2月份开始回采。
(2)在掘进巷道2203运输平巷,预计2012年8月份开工计划每月掘进30米,2012年12月底全部完成运输平巷和开切眼的掘进工作,8月份开始回采。
(3)准备工作面2204运输平巷,计划每月掘进30米,预计2012年3月份开工,设计长度250米,计划12月底完成运输平巷和开切眼的掘进工作。
(4)通风行人下山、轨道下山逐2203工作面形成后继续向下部延伸至采区边界,计划每月掘进30米。
2、掘进工作面简介(1)2203掘进工作面2203工作面设计长度250米,巷道掘进计划日进度1.2米,平均煤厚1.1米,巷道宽2米,煤容重比1.4吨/立方米。
按掘进煤量回收率95%计算,日产原煤3.5吨,工作25天,共计月生产原煤89.5吨。
(2)2204掘进工作面2204工作面设计长度250米,巷道掘进计划日进度1.2米,平均煤厚1.1米,巷道宽2米,煤容重比1.4吨/立方米。
按掘进煤量回收率95%计算,日产原煤3.5吨,工作25天,共计月生产原煤89.5吨。
二、回采接替计划我矿核定生产能力3万吨,开拓方式为平硐开拓,采煤方法为短壁式,我矿开拓系统、通风系统、运输系统均符合设计要求,主要系统完善。
根据矿井生成现状及规划要求,我矿现阶段开采二采区2012年4月底以前已形成2202壁式回采工作面已接近停采线,工作面预计2012年2月收尾,计划逐步布置接替工作面和准备工作面。
回采工作面简介(1)2206工作面C2煤层平均厚度1.1米,夹矸1-2层,夹矸厚0.3—0.6米,工作面斜长60米,工作面平均采高约1.5米,剩余工作面平均走向长50米,煤容重比1.4吨/立方米。
煤矿采掘接替计划

二0一四年度洋旗煤矿采掘接替计划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洋旗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0一三年九月八日2014年度洋旗煤矿采掘接替计划2013年以来,我矿始终坚持以煤矿“回头看”为目标,实现了安全施工,并且做到质量标准化,顺利走完了“回头看”工作的一步。
就目前现状和2014年度安全生产采掘接替计划做如下说明:一、工作目标——完成全年生产任务10.88万吨。
——完成掘进进尺1325米,其中开拓进尺75米。
——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消灭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
二、主要工作(一)采煤工作面1、采煤一队:21010采面,计划月回采50米,产量5000吨,可回采至2014年3月20日,可回采原煤7500吨。
2、采煤二队:21020采面,计划月回采50米,产量5000吨,可回采至2014年5月15日,可回采原煤21600吨。
(二)掘进工作面1、21030掘进工作面,现已掘进130米,计划月进尺70米,至3月25日贯通,可掘进平巷140米、270m处钩切巷,切巷120米,分两段钩切巷。
形成21030采煤工作面。
接替21010采煤工作面,月计划推进50米,产量5000吨,可采6.9个月,回采原煤34700吨,至2014年10月31日结束,刨除5月份麦收、9月份秋收农忙时节,接替采面21030里段采煤工作面。
2、21040掘进工作面,车场工程计划一个月,正常掘进月计划进尺70米,可掘进工期6个月,掘进340米处钩切巷,切巷120米,至6月25日贯通,分两段钩切巷,形成21040采煤工作面。
接替21020采煤工作面,月计划推进50米,产量5000吨,可采6.2个月,回采原煤30000吨,至2014年12月31日结束,接替采面21040里段采煤工作面。
3、21采区车场,总工程量160米,采用两端同时掘进,单头月计划进尺45米,工期2个月,预计1月20日完成。
4、21采区东、西水仓,总工程量152米,21采区车场完成后开始掘进,月计划进尺50米,工期6个月,预计12月10日完成。
2.5.22.5.2矿井的采掘接替

二、矿井的采掘接替
2. 巷道掘进工程计划
巷道掘进工程计划是按照井田开拓方式与采区的准备方式,并根据开采计划规定的接 替要求和掘进队的施工力量,安排各个巷道施工次序及时间,以保证回采工作面,采区及 开采水平的接替。
接续时间 要求:
采面接替:提前10~15天 采区接替:1~1.5月 水平接替:1~1.5年
技术和速度的提高。 d. 巷道掘进工程量的测算既要符合实际,又要留有余地,计算时取值一般按图测算值增
加10%~20%。 e. 巷道掘进速度,要根据当地及邻近矿井的具体条件选取。同时要考虑施工准备时间及
设备安装时间,使计划切实可行。
二、矿井的采掘接替
3. 三量管理
为了及时掌握和检查各矿井的采掘关系正常与否,按开采准备程度,将矿井计划开采 的可采储量划分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即所谓三量。
(2)采区接替计划 与工作面接替计划相似。
原则:
1)应使投产采区或近期接替生产的采区,准备工程量小,时间短,生产条件好; 2)同时生产和同时准备的采区数目不宜太多; 3)几个采区同时生产的矿井,备采区接替的时间宜彼此错开,不宜排在同一年度; 4)必须保证同时生产的采区能力之和能满足矿井设计能力或计划产量的要求。
≥ 3~5a
≥ 1a
可采期
≥ 4~6个月
(1)开拓煤量: 井田范围内已掘进的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2)准备煤量: 采区上山及车场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煤量。
(3)回采煤量: 在准备煤量范围内,已有采煤巷道及开切
眼所圈定的可采储量,也就是采煤工作面和已准 备接替的各工作面尚保有的可采储量。
三量
开拓煤量 准备煤量 回采煤量
二、矿井的采掘接替
煤矿中长期、年度、月度采掘衔接计划技术管理制度

煤矿中长期、年度、月度采掘衔接计划技术管理制度采掘衔接计划是明确采区、水平接替及工作面接替时间顺序,保证矿井在服务年限内生产部署均衡、合理、有序的重要技术文件,为矿井生产持续、均衡及稳产、高产提供主要的科学依据,具体规划了矿井服务年限内各阶段的生产分布情况及开拓、掘进任务。
为了进一步优化我矿矿井的生产布局,保证采掘衔接正常,使我矿的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趋于合理,为各级领导在生产决策过程中提供基础资料,特制定本制度。
一、编制采掘衔接计划的原则1、树立经济效益观念,以技术合理、经济效益好为准则。
2、编制本年度采掘衔接计划的同时要统筹考虑今后五年、十年以至整个矿井服务年限内的采掘战略部署。
3、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努力实现集中生产。
4、严格遵守开采程序,优化巷道布置。
5、保持采掘平衡,建立正常的采掘比例,保证矿井“三量”合理。
6、选用先进、合理的采煤方法,选择先进的采、掘设备,不断提高单产单进水平。
7、严格遵守煤炭行业的有关技术政策和安全规定。
二、编制采掘衔接计划的依据1、矿井总体规划和采区设计。
2、公司规定的矿井计划任务和要求。
3、矿井各采区工作面的生产能力。
三、编制采掘衔接计划必须要达到的条件1、采区(水平)设计要提前三到五年规划,并经有资质的部门设计,图纸应齐全。
2、开拓巷道掘进超过采区准备巷不少于50米,满足采区准备巷道开工的需要。
3、准备巷道掘进提前一个月超过回采巷道拨门位置不少于200米,为各系统的调整、完善及回采巷道的拨门施工准备提供足够的时间。
4、回采工作面围面工程结束到正式生产前,必须保证至少三个月的刷扩、钻探、整理巷道和设备安装等准备时间。
四、编制采掘衔接计划的内容(一)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内容:主要包括矿井十年回采工作面接替安排、产量及进尺安排,矿井十五年采区接替计划,矿井二十年水平接替计划,相配套安全工程(重点为瓦斯治理、防治水工程等)安排,单产、单进指标(不低于近3年综合平均水平),矿井发展未来展望等。
采掘替计划

罗平县阿窝煤矿二00八年度
采
掘
接
替
计
划
二00八年元月二日
为了保证矿井持续健康发展,开拓开采有序进行,保持“三重”平衡,根据行业部门要求,结合本矿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矿井设计能力9万吨/年,2007年实际生产能力3万吨/年。
二、本年计划生产原煤3万吨,其中开拓巷道产煤量0.5吨,回采巷道产原煤2.5万吨。
三、开拓计划
(一)119101、119102两工作面,二季度形成系统,7月份开始回采。
(二)新建主、副井砼浇800米,初步形成一水平生产系统,老井现有水平2008年末回采结束,新井2009年正式接替老井生产。
四、回采计划
(一)119101工作面从7月份开始回采,回采产量1.5万吨。
(二)119102工作面从9月份开始回采K9+1煤,回采产量1.0万吨。
五、各月开拓开采情况详见附表及采掘工程计划图。
本年度采掘及各月度采掘接替情况综上所述,矿领导批示后,按计划实施。
矿长:魏贵才技术副矿长:王俊辉
安全副矿长:颜小周生产副矿长:顾国贤。
XXX煤矿采掘接替计划

XXXX煤炭生产有限公司XXXX煤矿采掘接替计划(2013年3月—2014年3月)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规定,为了确保我矿稳定的煤炭生产量,调和采掘平衡,结合我矿实际,特编制XXXX煤炭生产有限公司XXXX煤矿2013年度采掘接替计划:一、矿井基本情况我矿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根据相关规定,9万吨的矿井只能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进行生产,现在我矿布置了一个采煤工作面(41121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4112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和+462m水平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和接替顺序,41121采煤工作面的接替工作面为41122采煤工作面,41122采煤工作面的接替工作面为二采区+650—+600之间的C5煤层采煤工作面,根据采煤工作面的接替情况,2013年需要掘进41122运输巷114m、开切眼85m以及二采区的准备巷道和二采区+650—+600之间的C5煤层采煤工作面回采巷道。
二、采掘队伍及计划根据矿井基本情况,计划2013年度配备两个掘进队(掘进一队、掘进二队)进行掘进,配备一个采煤队采煤。
计划如下:1、掘进计划掘进一队:⑴、41122运输巷总长270m,已掘156m,还需掘进114m,从2013年3月1日开掘至2013年4月6日结束。
⑵、41122采煤工作面开切眼85m,从2013年4月7日开掘至2013年4月25日结束。
⑶、二采区集中轨道上山总长440m,从2013年4月26日开掘至2013年9月8日结束。
⑷、二采区集中行人上山总长440m,从2013年9月9日开掘至2014年1月21日结束。
⑸、二采区+650mC5煤层回风巷总长193m,从2014年1月22日开掘至2014年3月22日结束。
掘进二队:⑴、+462m水平运输巷总长262m,从2013年3月1日开掘至2013年6月1日结束。
⑵、南回风石门总长186m,从2013年6月2日开掘至2013年8月2日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水县隆兴镇朱家沟煤矿采煤工作面接替方案(变更)专项设计贵州新思维矿业工程设计评估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八月习水县隆兴镇朱家沟煤矿采煤工作面接替方案(变更)专项设计设计:审核:项目负责:贵州新思维矿业工程设计评估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八月专项设计编制委托书习水县隆兴镇朱家沟煤矿委托贵州新思维矿业工程设计评估有限公司进行《习水县隆兴镇朱家沟煤矿采煤工作面接替(变更)专项设计》编制工作。
目录总说明 (1)第一章概况及建设条件 (5)第二章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17)第三章顶板控制 (22)第四章主要生产系统 (32)第五章安全技术措施 (98)第六章灾害预防及避灾线路 (125)附图目录:1.井上下对照图(1:2000)2.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设备配备平面图(1:2000)3.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设备配备剖面图(1:2000)4.通风系统及通风网络图5.井下避灾线路图6.井下运输系统图7.井下消防防尘系统及供水施救系统布置图8.井下隔爆水棚布置图9.井下排水系统图10.压风管路和压风自救系统布置图11.井上下通讯系统图12.抽放瓦斯系统图13.矿井人员定位读卡器布置图14.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布置图15.矿井安全监测监控和人员定位系统布置图16.井上下供电系统图附件目录:1.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11月颁发的习水县隆兴镇朱家沟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831054。
2. 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黔MK安许证字(0833)。
3. 贵州省能源局颁发的«煤炭生产许可证»编号:205203210252。
4.工商营业执照:证号5200002207181。
5.贵州省能源局文件《关于对习水县隆兴镇朱家沟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的批复》(黔能源煤炭[2011]753号);6.贵州煤矿监察局遵义监察分局文件《对习水县隆兴镇朱家沟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的批复》(黔煤安监遵安审[2012]8号);7.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11]643号)关于对习水县隆兴镇朱家沟煤矿C5、C8、C12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批复;8.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11]791号)关于遵义市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关于呈报遵义市煤矿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报告》的批复;9.习水县隆兴镇朱家沟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及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总说明一、概述1.矿井位置、隶属关系朱家沟煤矿位于隆兴镇—五一公路旁,矿山公路与该公路相通,距208国道南西平距约4km, 距贵州仁赤高速公路北西平距约0.4km,距习水县城南西约17km,距习水电厂南西约20km,交通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
地理坐标:地理坐标为: 东经105°16′47″—105°16′C5″,北纬26°42′39″—26°41′59″。
朱家沟煤矿隶属习水县安监局管辖,属贵州之一。
朱家沟煤矿属私营企业。
2.矿井现状根据贵州省国土《采矿许可证》,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于2011年11月由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开采方案设计》(变更)及《安全设施设计》(变更),该矿于2012年7-8月相继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是证照齐全的合法生产矿井,于2012年8月正式投产。
二、原方案设计采区巷道布置及开采顺序设计为斜井开拓,共设计三条井筒,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已有的主、副斜井均为全煤巷道,均布置于C12煤层中;已有的回风斜井布置在C8煤层底板岩层中,为全岩巷道,其下部为回风暗斜井,布置与C12煤层中,为全煤巷道。
回风暗斜井在+802 m水平标高与主、副斜井沟通,形成通风系统。
设计一个水平两个采区开拓全矿井,水平标高为+802m, +802m以上至煤层采空区边界划分为一采区,+802m以下至+720m为划分为二采区。
采区内划分为区段,在井筒保护煤柱附近以掘进石门的方式揭各煤层。
揭煤后布置分别布置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掘到采区边界后开切眼形成工作面,安装设备通过验收即可进行回采。
一采区首采工作面布置在C5煤层中,在井筒保护煤柱附近沿走向掘进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开切眼安装设备即可形成首采工作面(10501工作面)。
一采区接替工作面为C5煤层10502工作面,布置在井筒的另一翼。
区段内布置后退式回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支护采场。
每个采掘面实行独立供回风。
三、变更原因及目的根据业主提供的实际资料及现场收集的相关资料情况:目前该矿在C5煤层中布置的10501采面和10502接替采面煤层赋存不稳定,根据揭露的10502接替采面煤层赋存情况,其在105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在0.3m以下,已变薄不可采,在业主提供的实际资料表明,C5煤层在+802m标高以上不可采,C8煤层在井筒南翼+802m水平以上已为采空区,井筒北翼标高+820m以上为采空区、C12煤层受整合前小煤窑破环,+802m标高以上基本不可采。
结合矿井实际情况,本次设计主要根据各煤层赋存情况,对原设计接替工作面进行变更,保证矿井正常的生产接替。
四、变更后的开采顺序及接替方案根据矿井的开拓方式和开采顺序,本次变更将原设计接替采面10502采面变更为1805采面,考虑到该采面走向长仅为875m(留设煤柱后),倾斜长74m,为此,1805采面采用炮采工艺。
四、编制报告的依据1.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11月颁发的习水县隆兴镇朱家沟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831054。
2. 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黔MK安许证字(0833)。
3. 贵州省能源局颁发的«煤炭生产许可证»编号:205203210252。
4.工商营业执照:证号5200002207181。
5.贵州省能源局文件《关于对习水县隆兴镇朱家沟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的批复》(黔能源煤炭[2011]753号);6.贵州煤矿监察局遵义监察分局文件《对习水县隆兴镇朱家沟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的批复》(黔煤安监遵安审[2012]8号);7.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11]643号)关于对习水县隆兴镇朱家沟煤矿C5、C8、C12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批复;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09]306号)对遵义市煤矿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9.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0]701号)关于遵义市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关于呈报遵义市煤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报告》的批复;10.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11]791号)关于遵义市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关于呈报遵义市煤矿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报告》的批复;11.习水县隆兴镇朱家沟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及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12.《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13.《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8);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6.29);1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11.7);16.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编制的《煤矿安全规程》;17.我国现行煤炭工业的其它有关规定、文件、规程、规范;18.习水县隆兴镇朱家沟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及《安全设施设计(变更)》;19.习水县隆兴镇朱家沟煤矿《采煤工作面接替方案(变更)安全专项设计》委托书;五、设计主要特点1、充分利用矿井现已验收合格的主要生产系统,将原设计布置在C5煤层中的接替工作面变更布置在C8煤层中,。
2、变更后矿井的通风方式与原设计一致,仍为并列式,开拓方式和主要生产系统均未发生变化。
3、本设计未提及之处严格《开采方案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中规定的安全措施执行。
第一章概况及建设条件第一节概况朱家沟煤矿位于隆兴镇—五一公路旁,矿山公路与该公路相通,距208国道南西平距约4km, 距贵州仁赤高速公路北西平距约0.4km,距习水县城南西约17km,距习水电厂南西约20km,交通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
地理坐标:地理坐标为: 东经105°16′47″—105°16′C5″,北纬26°42′39″—26°41′59″。
1.地形地貌井田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位于大娄山脉的北西,地形切割深、起伏大,山脊走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为低中山地貌,地势总体为南西高,北东低,海拔标高740m—1258.4m,最高点位于井田南侧边界处的金马儿包包(山顶),海拔1258.4m,最低点位于东侧朱家沟,海拔740m,相对高差518.4m,井田煤系地层一般标高740—1025m,井田东侧的朱家沟溪流最低海拔740m,因此井田侵蚀基准面标高约为740m。
井田总体上属低中山地貌,井田内主要为三叠系及煤系地层,其中煤系地层形成较平缓的斜坡,三叠系地层坡度较大(30~45°)。
2.水系河流井田内无大的河流,但冲沟较发育,且多呈树技状分布,切割较深,沟水流量变化较大,雨季常发生山洪,枯季流量小至干涸,动态变化显著。
区内煤系地层岩性多为泥岩、粉砂泥岩,泥砂岩,有一定的隔水性,大气降水不易渗入地下,地表水系不发育,井田地表水大多为“V”型冲沟水。
冲沟流程短,流量受季节性控制明显,大多在雨季时增大,旱季时减小。
一般小于2l/s。
3.气象及地震区内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据习水县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3.1℃(1990年—2000年),年平均降雨量1137.8mm(1990年—2000年),年最大降雨量1435.1mm(1996年),年最小降雨量1067.6mm(1990年),一般5-10月为降水集中期,年平均相对湿度85﹪,全年多为西北风,平均风速1.5m/s。
根据国家建设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7月20日联合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我国主要城市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该井田范围内地震烈度为6度。
第二节地质情况一、与地表关系根据井上下对照图,该矿区对应地表除有极少量民房,区内无山塘和河流,仅有季节性溪沟。
溪沟水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无较大的地表水,无铁路及水体。
新修仁赤高速公路从矿区北翼通过,因此,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应按相关规定留设公路煤柱。
二、地层情况井田及周边出露的地层有中二叠统茅口组,上二叠统龙潭组、长兴组,下三叠统夜郎组,以及第四系地层。
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m)1.茅口组(P2分布于井田东侧,岩性为灰、浅灰色厚层至块状泥晶灰岩、含生物屑灰岩,产蜓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