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各章习题(做完)

合集下载

信息资源管理各章习题(做完)

信息资源管理各章习题(做完)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信息资源管理的简称是b (32)A.MIS B.IRMC.DSS D.ERP2.组成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是c (23)A.资源、人力、信息B.资源、人力、资本C.物质、能量、信息D.资源、能源、信息3.企业信息资源属于d (35)A.基础性信息资源B.增值性信息资源C.公益性信息资源D.商业性信息资源4.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管理对象是a(34)A.信息B.数据C.人员D.信息技术5.构成信息世界的基本单元是d(23)A.原子B.比特C.信息D.物质6.信息无时无处不在体现了信息的d(24)A.共享性B.无限性C.可变换性D.普遍性7.经过加工处理并存储于记录介质上的间接信息称为b(26)A.原始信息B.再生信息C.零次信息D.一次信息8.基于数据量的信息测度方法中,1MB等于b(28)A.103B B.10 6BC.109B D.1012B9.信息是有层次的,最有效用的信息是知识和a(28)A.智能B.迹象C.决策D.事实10.按社会组织属性的不同,信息资源可分为政府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和c(35) A.公有信息资源B.专有信息资源C.公共信息资源D.个人信息资源二、多项选择题1.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abde(16)小型化A.智能化B.数字化C.科学化D.网络化E.系统化2.信息革命的特点有cde(17)科学化A.现代化B.技术科学化C.智能化D.高新性E.群体化3.按信息记录方式划分,信息可分为abc(26)A.实物型信息B.记录型信息C.智力型信息D.文字信息E.形态信息4.从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来看,信息资源具备的特性包括abcde(34)A.不可分性B.积累性或非消耗性C.认识相对性D.不同一性E.驾驭性5.马钱德和克雷斯莱因把信息资源管理的形式与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包括abcd(39) A.物的控制B.自动化技术C.信息资源管理D.知识管理E.数据管理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各种信息,达成战略方案的动态过程称为a(46)A.组织战略B.战略决策C.战略规划D.经营战略2.波特五力模型适用于c(48)A.组合分析B.综合分析C.企业开辟新业务的战略分析D.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战略分析3.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构成的创造价值的过程称为c(48) A.多元化B.专一化C.价值链D.价值生成4.不属于组织战略规划方法的是d(47-48)A.SWOT、矩阵法B.波特五力模型C.价值链分析法D.关键成功因素法5.SWOT矩阵法的组合分析中,最不利的组合是dA.优势一机会组合B.优势一威胁组合C.劣势一机会组合D.劣势一威胁组合6.信息化战略规划最重要的成果是c(52)A.企业资源规划B.信息资源规划C.组织信息化体系架构D.信息化项目规划7.从基层向上逐层地对信息化需求进行识别、分析,最终形成组织信息化规划的方式是a(51)A.从下向上B.由上而下C.由外而内D.中间开花8.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依据是a(51)A.组织战略B.信息技术标准C.信息体系架构设计D.环境分析9.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是c(57)A.战略规划B.总体数据规划C.信息资源规划D.信息化项目规划10.信息资源规划的重点工作是主题数据库与数据标准化和b(57)A.职能分析B.业务分析C.业务提升D.业务改进11.常用的进度计划工具是d(59)A.SWOT矩阵B波特五力模型C.诺兰模型D.甘特图12.信息化组织机构承担的主要任务是a(62)A.信息化战略制定B.信息乐统研发与管理C.信息系统运行堆护与管理D.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1 3.信息主管的简称为a(65)A.CIO B.CEO C.IRM D,COK二、多项选择题1.信息化规划的战略目标体现在( abcd )50A.业务匹配B.竞争优势C.管理资源D.技术架构E.战略规划2.信息化战略规划书包括(abcde )55A.环境分析B.信息化战略C.信息化体系架构设计D.信息技术标准E.项目分派和管理3.CIO的基本职能有( ace)66A.战略的参谋者B.信息系统的管理C.战略的执行者D.信息资源的管理E.信息的传播中介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系统维护活动在( a )阶段。

信息资源管理参考答案

信息资源管理参考答案

第1章绪论1、什么是信息:经过整理、以某种有意义且有功用的形式呈现的数据。

2、信息的属性:答:1 事实性 2 扩散性 3 传输性 4 共享性 5 增值性 6 不完全性 7 等级性 8 滞后性 9 效用性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信息可以看成经过整理、以某种有意义且有功用的形式呈现的数据。

数据是指持续生成的原始资料,是组织或其周边环境中不断发生的事件的符号表示;这些资料尚未经过排序和整理,人们无法直接理解和利用。

4、本体论层次的信息答案来自网络答:本体论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最广义的信息。

他是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的客观存在。

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

5、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答:认识论层次上信息的含义,是在本体论信息含义的基础上,引入了主题的因素,即人的因素而确认起来的。

从这个层面上说,维纳在阐述信息时指出:“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到的过程,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名称”6、狭义信息资源答案来自网络答:狭义的信息资源,指的是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经过加工处理,对决策有用的数据。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信息的效用,实现信息的价值。

7、广义信息资源答案来自网络答:广义的信息资源,指的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

“要素”包括信息、信息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资金和人等。

8、信息资源特征属性(特点)(此提未找到)9、狄保尔得关于信息资源的目标由7个方面:答案来自网络答:1.建立起一种环境,只允许相关的信息进入公司的决策活动。

2.实施一系列措施,使生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产,搜集信息的费用能与利用信息后应获得的效果相比较。

3.改变观念和政策,使信息在企业的商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中能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财产。

4.在利用信息技术前,应首先对需求进行分析,而不是与此相反。

5. 使信息管理者的地位合法化。

6. 为所有的管理者及职员提供培训,教育和升职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掌握相关信息资源管理的技能。

信息资源管理试题1答案

信息资源管理试题1答案

信息资源管理试题1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是有效地(1分)确定、获取、综合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2分),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信息需求的过程(2分)。

2.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1分)用于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图形、图像、视频以及声频信息(2分),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2分)。

3.文献信息.文献信息文献信息就是利用某种符号及其响应的记录方式(1分)记载于一定载体上的人类精神信息(2分),它具有信息的所有性质和功能,又有其自身的特点(2分)。

4.信息组织.信息组织信息组织是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方法(1分),通过对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有序化与综合(2分),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转换的过程(2分)。

5.信息检索.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2分),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查找有关信息的过程(3分)。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网络信息安全的内容.简述网络信息安全的内容网络信息安全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存载网络信息的硬件设备和环境安全(2分),二是对网络信息提供支撑的软件系统的安全(2分),三是安全服务(2分)。

2.光盘存储应用在哪几个方面?.光盘存储应用在哪几个方面?光盘存储主要应用在电子出版物(1.5分)、电子图像管理(1.5分)、档案管理(1.5分)、备份管理(1.5分)。

3.简述信息、情报与知识的区别.简述信息、情报与知识的区别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信息中合理的判断或经验性的结果的那部分(1分);情报是一种知识产品,情报的生产凝结着用户或者情报人员的知识和智慧,因而情报是对知识和信息加工而来的知识产品或信息产品(1分),所以情报的范畴又小于知识和信息(1分)。

这样,信息、知识与情报的关系,就可以用金字塔模型描述如下:最上层为情报(1分),中层为知识(1分),下层为信息(1分)。

信息管理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信息管理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2、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管理信息系统。

3、IRM(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信息资源管理。

4、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应链管理。

5、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企业过程再工程。

6、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7、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

1.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

2.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从科学管理的思想到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的演变过程,是管理重心从的管理到管理再到管理的变化过程。

3.EPR实现的手段有两个使能器:一个是,一个是。

第二章1、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与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2、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

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3、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4、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5、信息科学:是研究不同领域里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以与使用的学科,也是认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科学。

1.在一个具体的组织部,有信息(高层)、信息(中层)、信息(基层)。

2.从信息管理的角度看,信息按加工深度分为信息(原始信息)、信息(对原始信息加工处理后的信息)、信息(管理决策信息)。

信息资源管理课后题

信息资源管理课后题

信息资源管理课后题第一章绪论2.信息资源有哪些特征?答:信息资源的特征包括: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3.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答: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建立起一种环境,只允许相关的信息进入公司的决策活动;(2)实施一系列措施,使生产、搜集信息的费用能够与利用信息后应获得的效果相比较;(3)改变观念和政策,使信息在企业的商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中能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财产;(4)在利用信息技术前,应首先对需求进行分析,而不是与此相反;(5)使信息管理者的地位合法化。

(6)为所有的管理者及住院提供培新、教育和升职的机会,使他们能掌握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的技能;(7)吸收用户参与系统的设计及有关的决策,使之能对信息生产活动及人员、设备等资源负责。

信息资源管理的分目标包括:(1)信息资源开发分目标。

主要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合理组织、规划信息资源的开发,确保相关的潜在信息资源能及时、经济地转化为现实的信息资源。

(2)信息资源利用分目标。

主要是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原则合理组织信息资源的分配,确保信息资源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3)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分目标。

主要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保障体系。

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1)制定信息资源的开发战略、规划、方针和政策,使信息资源的开发活动在国家统一的指导和管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使信息资源的开发成果不仅成本低、价格廉,而且能很好地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事实、贴近需求、贴近用户),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

(2)制定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条例,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监督和保障体系,使信息资源管理真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开发出来的信息资源能得到充分、及时、有效的利用。

(3)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构的责、权、利界限,使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机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专题练习答案

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专题练习答案

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专题练习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DCCACDBACB11121314151617181920 B A D C A C A A A B222324252627282930 D D D D A C D B A B 313334353637383940 B B B C C B D C C A414244454647484950 D B A B C A A B A B5152535556575859ADCCCCDDC二、简答题1、简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应用领域。

答:应用广泛,如:报刊、个人藏书管理、图书馆藏书管理、计算机文件管理、网络中各种信息的管理等2、简述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及发展趋势。

答:组织方式:主题树方式、数据库方式、文件管理方式、超媒体方式。

网络信息资源的最佳组织方式(发展趋势)是:数据库方式和超媒体方式相结合。

3、简述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方式及其特点和合理性。

见课本P106的表5—24、什么是数据库。

答:数据库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同一管理的数据集合。

5、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表、记录、字段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答:一个关系型数据库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表,一个数据表中的每一列称为字段,每一行称为记录,一个记录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字段。

6、简述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有什么优势。

答: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优势:①能够存储大量数据,且占用空间少;②管理操作方便、快捷,数据维护简单、安全;③信息检索准确、迅速、高效;④数据独立性、共享性、安全性均较高,冗余度低7、描述从具体事物到计算机数据的转换过程。

答: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8、描述建立数据库的过程答:收集相关信息→分析信息特征→确定特征之间的关系→定义数据库结构→编辑数据库9、描述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数据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10、简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工作过程。

2010年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模拟试题1-7章

2010年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模拟试题1-7章

第1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1、、、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

2、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和。

3、以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们的发展与应用呈现出如下特点或趋势:、、、、。

4、过去几十年间,微电子技术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信息技术应用,有人把它概括为“3C”革命,即、、领域的革命。

三者相互联系,不断发展,集成应用,使整个社会普遍实现了自动化——、、,即“3A”革命。

5、一般认为:高技术是指那些对国家军事、经济有重大影响,具有较大社会意义,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

它具有如下“高”特征:、、、、、。

6、信息化使我们正面对着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社会,它有着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明显不同的特点:、、。

7、对数log2可看作信息单位,当log以2为底时即log22称为;当log以e为底时即ln2称为;当log以10为底时即log102称为。

8、、、三者综合在一起构成了认识论层次的全部信息,即全信息。

9、在全信息的基础上,引入认识主体与事物客体之间的关系,则可以衍生出另外三类信息的概念:、和。

10、是事物实际具有的信息,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一个特征量,与认识主体因素有关。

11、是主体感知事物前已经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它既与事物本身有关,也与主体的主观因素相关。

12、是主体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净信息。

它与事物、主体的主观因素和观察环境条件相关。

13、语法信息可细分为三类:、、。

14、、和是组成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三者中是基础,能量和信息都源于物质。

15、按信息记录方式划分,可分为:、、。

16、按信息源顺序或信息效用层次划分,可分为:和。

17、把信息按影响(效用)不同,分为、、、四个层次。

分别描述的问题是:、、、。

18、只有定性描述,而信息有定量计算。

19、经过加工提炼成知识,知识被目的激活成为智能。

是信息最高层次。

20、信息量测度方法有和。

全国自考信息资源管理真题及答案【2024版】

全国自考信息资源管理真题及答案【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全国自考《信息资源管理》真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29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题目1:信息按照一定逻辑从低向高运动就构成了A.信息过程B.信息传播C.信息检索D信息服务正确答案:A题目2: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等的划分依据是A.言息记录方式B.信息存储介质C.信息加工处理深度D.信息应用领域正确答案:C题目3:信息资源规划是对组织管理或经营活动所需信息,从产生、获取到处理、传输及利用进行全面规划,不涉及A.业务分析B,数据架构分析C.建立数据标准D.系统设计与开发正确答案:D题目4:下列对应于技术实现层面的信息化规划是A.企业资源规划B,信息资源规划C.信息化项目规划D.信息化战略规划正确答案:C题目5:公司信息化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公司分散的、独立运行的事务处理系统较多,应用系统之间缺乏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即所谓A..IT黑洞B.信息孤岛C.IT项目泥潭D信息污染正确答案:B题目6: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对人员管理的重点在于人员组织机构建设、培训和A.各种文化建设B.各种制度建设C.各种文档建设D.各种标准建设正确答案:B题目7:系统集成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联性和A.方便性B.快捷性C.能动性D・互操作性正确答案:C题目8:为了减少意外事件引起的对信息系统的损害,首先要制定应付突发事件的A.规章制度B.审查措施C,跟踪计划D.应急计划正确答案:D题目9:信息用户的人类个体或群体的三方面特征分别是拥有信息需求、具备利用信息的能力和A.具有接受信息服务的行动B.具有实现信息需求的思想C.具有接受信息服务的思路D具有实现信息需求的方法正确答案:A题目10 :信息著录和标引的主要依据是A擞据B,元数据C.数据库D.数据结构正确答案:B题目11 :对与某一研究对象相关的各种来源、各种内容的信息,按特定的目的进行归纳汇集而形成完整的、系统的信息集合的信息分析方法是A.综合法B.对比法C.相关法D.因果法正确答案:A题目12 :制定信息资源管理标准的对象的内涵是A.实践经验B.重复性事物C.统一性D.最佳秩序正确答案:B题目13 :系统标准化对象的整体及其相关要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和贯彻一个标准系统的标准化方法称为A.组合B.综合C.程序化D.简化正确答案:B题目14 :1SO按专业性质设立技术委员会(TC)和若干分技术委员会(SC),TC和SC 的成员分别为P成员和O成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信息资源管理的简称是b (32)
A.MIS B.IRM
C.DSS D.ERP
2.组成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是c (23)
A.资源、人力、信息B.资源、人力、资本
C.物质、能量、信息D.资源、能源、信息
3.企业信息资源属于d (35)
A.基础性信息资源B.增值性信息资源
C.公益性信息资源D.商业性信息资源
4.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管理对象是a(34)
A.信息B.数据
C.人员D.信息技术
5.构成信息世界的基本单元是d(23)
A.原子B.比特
C.信息D.物质
6.信息无时无处不在体现了信息的d(24)
A.共享性B.无限性
C.可变换性D.普遍性
7.经过加工处理并存储于记录介质上的间接信息称为b(26)
A.原始信息B.再生信息
C.零次信息D.一次信息
8.基于数据量的信息测度方法中,1MB等于b(28)
A.103B B.10 6B
C.109B D.1012B
9.信息是有层次的,最有效用的信息是知识和a(28)
A.智能B.迹象
C.决策D.事实
10.按社会组织属性的不同,信息资源可分为政府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和c(35) A.公有信息资源B.专有信息资源
C.公共信息资源D.个人信息资源
二、多项选择题
1.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abde(16)小型化
A.智能化B.数字化
C.科学化D.网络化E.系统化
2.信息革命的特点有cde(17)科学化
A.现代化B.技术科学化
C.智能化D.高新性E.群体化
3.按信息记录方式划分,信息可分为abc(26)
A.实物型信息B.记录型信息
C.智力型信息D.文字信息E.形态信息
4.从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来看,信息资源具备的特性包括abcde(34)
A.不可分性B.积累性或非消耗性
C.认识相对性D.不同一性E.驾驭性
5.马钱德和克雷斯莱因把信息资源管理的形式与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包括abcd(39) A.物的控制B.自动化技术
C.信息资源管理D.知识管理E.数据管理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各种信息,达成战略方案的动态过程称为a(46)
A.组织战略B.战略决策
C.战略规划D.经营战略
2.波特五力模型适用于c(48)
A.组合分析B.综合分析
C.企业开辟新业务的战略分析D.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战略分析
3.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构成的创造价值的过程称为c(48) A.多元化B.专一化
C.价值链D.价值生成
4.不属于组织战略规划方法的是d(47-48)
A.SWOT、矩阵法B.波特五力模型
C.价值链分析法D.关键成功因素法
5.SWOT矩阵法的组合分析中,最不利的组合是d
A.优势一机会组合B.优势一威胁组合
C.劣势一机会组合D.劣势一威胁组合
6.信息化战略规划最重要的成果是c(52)
A.企业资源规划B.信息资源规划
C.组织信息化体系架构D.信息化项目规划
7.从基层向上逐层地对信息化需求进行识别、分析,最终形成组织信息化规划的方式是a(51)
A.从下向上B.由上而下
C.由外而内D.中间开花
8.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依据是a(51)
A.组织战略B.信息技术标准
C.信息体系架构设计D.环境分析
9.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是c(57)
A.战略规划B.总体数据规划
C.信息资源规划D.信息化项目规划
10.信息资源规划的重点工作是主题数据库与数据标准化和b(57)
A.职能分析B.业务分析
C.业务提升D.业务改进
11.常用的进度计划工具是d(59)
A.SWOT矩阵B波特五力模型
C.诺兰模型D.甘特图
12.信息化组织机构承担的主要任务是a(62)
A.信息化战略制定B.信息乐统研发与管理
C.信息系统运行堆护与管理D.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