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三条鱼》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三条鱼》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三条鱼》一、课程背景本教案是针对幼儿园中班学生的音乐课程,主题曲是《三条鱼》,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习唱歌、感受音乐节奏、并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让孩子们听一遍《三条鱼》的原版歌曲,并指导他们观察和感觉音乐节奏;–再让孩子们跟随CD音乐唱歌,提升他们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歌曲表演–教师引导孩子们在合适的场合,尝试在伴奏下用互相合作的方式完成一次小型表演;–孩子们可以自己扮演鱼儿,共同演唱三条鱼,还可以在舞台上小跳一下。
3.课堂小游戏–以“小鱼游泳比赛”为题,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谁的鱼儿游的最快,以及中了谁的“毒鱼”等奖项,让孩子们的活动更加有趣和富有竞争性。
4.手工制作–手工制作三条鱼,于学习内容相关的颜色、节奏等方面打入音乐教学中。
将手工模型鱼挂在学生的包上,每次教学都能带来不同的惊喜。
5.创意绘画–鼓励孩子们画一些与《三条鱼》题材相关的图画、漫画等,用来加强他们的课堂体验和对音乐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技能,让他们能够唱出《三条鱼》这首歌;2.帮助孩子们能够感受和理解音乐,加强他们的音乐感受能力;3.渗透生活元素,让孩子们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孩子们的生活情趣;4.提升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游戏和表演中互相支持和鼓励。
四、教学流程及讲解1.进入课堂环节–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地等待老师的介绍。
2.歌曲欣赏–教师引导孩子们认识歌曲《三条鱼》,告诉他们这首歌曲是什么样的故事,如何唱这首歌曲;–让孩子们聆听CD中的《三条鱼》,观察和感受音乐节奏。
3.学唱《三条鱼》–用教师手势示范唱法,分段教唱《三条鱼》;–让孩子们跟着CD盘的音乐,唱一、两遍《三条鱼》的歌词。
4.歌曲表演–学生分组尝试在伴奏下用互相合作的方式完成一次小型表演;–孩子们自由发挥,在队伍之间发挥相互的协调,表现自己的舞台风采。
5.小游戏–“小鱼游泳比赛”–将孩子们分成小组,并通过组间竞争来完成这个小游戏;–以固定的时间作为游泳终点,谁的鱼儿游的最快就成为胜者,谁中了谁的“毒鱼”等等,让孩子们感到比赛更具有游戏性以及娱乐形式。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条鱼》6篇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条鱼》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条鱼》精选6篇(一)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条鱼》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歌曲《三条鱼》的歌词,并能够模仿唱歌。
2. 能够与伙伴们合作,配合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三条鱼》的歌词与旋律。
2. 配合音乐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音乐播放器,鱼的图片。
2. 教材:歌曲《三条鱼》。
四、教学过程:1. 温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歌曲《小兔子乖乖》,让学生跟随音乐唱一遍。
2. 引入新歌:出示一张鱼的图片,问学生们这是什么动物。
引导学生们回答“鱼”,告诉学生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名叫《三条鱼》。
先播放一遍歌曲,让学生们简单地听一下歌曲的旋律。
3. 学唱歌曲:播放歌曲《三条鱼》,引导学生们跟着音乐的节奏唱歌。
反复多次,让学生们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4. 舞蹈配合: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代表,其他小组成员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
引导学生们注意合作,配合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动作。
5. 小结:让学生们回答一些问题,巩固学习的内容。
如:歌曲的名字是什么?歌词中有哪些字?歌曲的节奏是怎样的?舞蹈要配合哪些动作?6. 练唱:可以在课后练习唱歌,并邀请学生们在下节课进行表演。
五、教学反思:《三条鱼》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温习已学歌曲和引导学生们参与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音乐的世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舞蹈配合让学生们更加活跃,增加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结束后的小结环节,我通过问题的提问,巩固了学生们对歌曲的理解,检测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有序,学生们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条鱼》精选6篇(二)音乐详案:歌曲名称:《上学歌》歌曲目标:激发学生对上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上学的积极态度。
中班音乐rap唱三条鱼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rap唱三条鱼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唱歌和表演,使学生掌握《三条鱼》这首歌曲,了解音乐和节奏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合作彼此互助、相互学习。
3.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步骤1. 教师引入在教室内播放《三条鱼》,跟着节奏舞动,引出今天的新课。
2. 学生分组将学生随机分成小组,每组3-4人,让学生自行找出舞台表演区域。
3. 听取音乐并学唱首先让学生自由听整首歌,然后一句一句教唱,让学生跟唱,最后整首歌连唱数遍,熟练掌握。
4. 布置任务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分别完成表演任务,编排表演内容,使得每个小组有一个表演片段。
在学生表演时可以让他们自己编舞蹈丰富表演内容。
5. 学生集体排练让每个小组集体排练,并且在音乐和节奏上不断练习和完善,直到表演达到良好的效果为止。
6. 学生表演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并根据表演效果评出优胜组。
7. 课堂小结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反思和总结,点评学生表演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鼓励学生在音乐上不断完善和进步,培养他们在各种表演中充满自信和自豪感。
三、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自己的创意和灵活性,尤其是在教唱和分组的环节中,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另外,还要注意学生的学习问题,应该分析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引导他们在思维和技能方面不断完善和进步。
最后,还需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专业能力。
中班幼儿音乐教案《三条鱼》

中班幼儿音乐教案《三条鱼》教案名称:《三条鱼》中班幼儿音乐教案适用对象:中班幼儿(3-4岁)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
2. 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动作配合,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身体协调能力。
3. 提高幼儿对鱼的认知和记忆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录音或乐谱《三条鱼》。
2. 绘本《三条鱼》。
3. 画板、彩色粉笔。
教学内容与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 教师拿着绘本《三条鱼》问幼儿有没有看过这本书,讲解故事情节,引发幼儿对鱼的认知和兴趣。
歌曲学唱(10分钟):1. 教师播放音乐录音或现场演唱《三条鱼》,请幼儿一起跟唱。
2. 暂时不要考虑动作,先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动作配合(10分钟):1. 教师在画板上绘制三条鱼的图像,并标上1、2、3。
2. 引导幼儿观察鱼的形状和颜色,然后请幼儿模仿老师的示范,双手做出鱼的形状,同时蹲下来。
3. 利用编号和鱼的形状,教幼儿配合歌曲的演唱,做出相应的动作。
例如,“一条鱼,弯弯的细细的,一条鱼,弯弯的细细的”,幼儿同时用双手做出鱼的形状。
4. 逐步增加动作难度,例如,幼儿可以模仿鱼游动的动作,并配合歌曲。
巩固学习(10分钟):1. 幼儿重新看图,并回忆鱼的数量和颜色。
2. 教师拿着绘本,给幼儿唱歌和做动作,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结束活动(5分钟):1. 教师请幼儿站起来,深呼吸,放松身体。
2.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鼓励幼儿谈论鱼和歌曲。
教学反思:本节音乐教案通过歌曲学唱和动作配合的方式,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身体协调能力,提高了幼儿对鱼的认知和记忆能力。
可以根据幼儿的反馈情况稍作调整,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三条鱼》2篇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三条鱼》 (2)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三条鱼》 (2)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歌曲《三条鱼》,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力。
2. 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并能够用正确的发音唱出来。
3. 提高学生的音乐听力和音乐记忆能力。
4. 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 《三条鱼》的歌曲录音。
2. 小型乐器,如铃铛、手鼓等。
3. PPT或海报,上面有歌词以及相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先播放《三条鱼》的录音,让学生聆听。
2. 问学生他们听到了什么乐器的声音,引导他们观察歌曲中的乐器和主题。
唱歌练习(10分钟):1. 准备好歌曲《三条鱼》的歌词和相关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2. 指导学生学唱歌曲,逐句教唱。
3. 逐步增加歌曲的难度和速度,让学生跟着录音一起唱。
歌曲分析(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主歌、副歌、间奏等。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故事内容。
合作表演(15分钟):1.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歌曲中选取一个部分进行表演。
2. 鼓励学生运用动作、舞蹈和小型乐器进行表演。
3.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学生观察评价,鼓励互动和交流。
巩固训练(10分钟):1. 让学生跟着录音再唱一遍歌曲。
2. 在唱歌的过程中,老师适时停下录音让学生继续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结尾(5分钟):1. 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想法。
2. 表扬学生的努力和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喜欢音乐。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一段歌词,配上《三条鱼》的旋律进行演唱。
2. 让学生学习乐器演奏,为歌曲《三条鱼》增加更多的音乐元素。
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三条鱼》 (2)精选2篇(二)教案名称:《好朋友》适用年级:小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其珍惜友谊的意识。
2. 学会唱《好朋友》这首歌。
教学内容:1. 歌曲《好朋友》。
2. 课堂讨论:友谊的重要性。
中班音乐三条鱼的教案

中班音乐三条鱼的教案篇一:大班音乐教案三条鱼简案音乐活动教案《三条鱼》简案赵磊活动时间:2019.6活动对象:大班活动领域:艺术社会活动内容:学习歌曲《三条鱼》音乐游戏《小鱼儿》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音乐的快慢与情绪表达的关系。
2、初步掌握打击乐器在音乐中得使用,并体会到打击乐器使用后音乐得变化。
3、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乐意与人交往得生活态度。
懂得爱同伴,爱老师,爱父母。
4、体验把自己得爱给别人得同时自己也是很快乐得。
活动准备:《三条鱼》歌曲《小鱼儿》背景音乐电子琴小鱼头饰美丽得池塘背景打击乐器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2’二、讲授歌词体会小鱼得心情变化10’(一)小鱼找朋友。
1、教师扮演小鱼,一边做鱼游动作,一边用缓慢的速度读出“一条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并伴随孤独、苦恼的表情。
2、引导幼儿讨论:这条鱼怎么了?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它?(二)和小鱼做朋友。
1、教师将小鱼头饰拿下,放在黑板上,请出另外一条鱼2、请幼儿大胆想象两条鱼在一起的情景,启发幼儿用简单的动作、表情来表现。
3、教师和一个幼儿一边做鱼游的动作,一边用中速读出“两条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并伴随高兴的表情。
教师带领孩子学学动作,边学边做。
4、请幼儿想象三条鱼在一起玩耍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合适的动作、表情来表现。
5、教师和两个幼儿一边做鱼游的动作,一边用较快的速度唱出“三条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并伴随愉快的表情。
6、带领幼儿跟着钢琴伴奏完整学唱歌曲。
三、和小鱼做游戏。
1、我们这么多小朋友都做小鱼的朋友,小鱼肯定很高兴!我们一起和小鱼做游戏吧!2、在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感受共同游戏的快乐。
三、配合打击乐器来演唱歌曲8’教授如何使用打击乐器来给音乐伴奏师生共同演奏音乐并让其他幼儿伴唱。
感受打击乐器演奏带来得快乐。
四、舞蹈小鱼儿7’全班带上小鱼头饰,大家一起变成快乐得小鱼在美丽得池塘里尽情得游泳。
中班音乐三条鱼教案

中班音乐三条鱼教案教案标题:中班音乐《三条鱼》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培养音乐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三条鱼》的录音设备。
2. 三条鱼的图片或卡片。
3. 一些简单的乐器,如铃铛、小鼓等。
4. 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与学生一起观察和讨论关于鱼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音乐《三条鱼》的兴趣。
2. 播放音乐《三条鱼》,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活动一:感知音乐节奏1.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个小鼓或类似的乐器。
2. 播放音乐《三条鱼》,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敲击乐器。
3. 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的快慢、强弱等节奏变化。
活动二:合作创作舞蹈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张鱼的图片或卡片。
2. 播放音乐《三条鱼》,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自由发挥创作一段舞蹈,表达鱼儿的形象和动作。
3.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舞蹈创作。
活动三:合作绘画1. 将学生再次分成小组,每组给一张鱼的图片或卡片。
2. 播放音乐《三条鱼》,让学生根据音乐的感觉,用颜色和线条表达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3.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进行简短的分享和讨论。
总结:1.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三条鱼》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总结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要素,以及合作创作的体验和收获。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后继续欣赏音乐,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给学生提供更多不同风格的音乐,让他们进一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和舞蹈创作,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活动的难易程度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条鱼音乐教案

三条鱼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三条鱼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三条鱼》的歌曲,让学生们培养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发展学生们的听觉感知能力和韵律感。
教学重点:1. 学习《三条鱼》的歌曲,记住歌词和旋律。
2. 通过合作演唱,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表演能力。
3. 听辨歌曲中的不同音符和韵律。
教学准备:1. 《三条鱼》的歌曲录音。
2. 活动区域需要准备好合适的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活动:1. 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a. 教师向学生们介绍《三条鱼》这首歌曲,并简单讲解歌曲内容。
b. 播放一段《三条鱼》的音频,让学生们用五官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2. 学习歌曲(15分钟)a. 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大声朗读和唱歌词,让学生们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意境。
b.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们跟随学唱。
3. 集体合作(20分钟)a.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音符。
b. 教师逐个播放每个小组的音符,让学生们用身体语言表达出自己的音符。
c. 教师逐渐将多个小组的音符组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合作演唱整个歌曲。
4. 音乐运动(10分钟)a. 教师播放《三条鱼》的音乐,让学生们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简单的舞动。
b. 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展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a. 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回顾学习过程,提问学生们对于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b. 教师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们自由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作品,并进行集体展示。
2. 学生们可以挑选其他类似的歌曲进行学习和演唱。
注意事项:1. 教师要给学生们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的参与和表现。
2. 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们,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音乐《三条鱼》教案模板范文.docx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鱼由少变多的情绪的变化,由孤单到和其它小鱼成为好朋
友的愉快的情绪,在歌唱的基础上能够初步了解歌词的内容
2、能够大胆的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小鱼不同的情绪变化,并能合着音乐节
奏做动作。
3、享受游戏情景所带来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在幼儿熟悉歌曲《三条鱼》的背景下。
2、条鱼的头饰若干。
3、《三条鱼》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音乐)
1、听音乐《三条鱼》
2、回忆复习小朋友们,你们都还记得这首歌吗?(幼儿回答后一起唱)
二、基本部分
1、说一说,做一做那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小鱼怎么了吗?
⑴、教师戴上鱼的头饰饰演小鱼,一边做鱼游行动,一边用迟钝的速率读出"一条鱼,水里游,孤孤独单在发愁",并随同孤单、伤心的心情。
提问:有几条鱼呀?在哪里游呢?它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回答)
⑵、引导幼儿评论辩论:这条鱼怎么了?
幼儿:它在发愁,它想妈妈了。
(请幼儿上台做一下伤心、孤单的动作)
⑶、我们应当如何帮助它?
幼儿:帮它找朋友和它一起玩。
(找朋友和它一起玩)
⑷、找朋友教师师将小鱼头饰拿下,放在黑板上,请出另一条鱼:"太好了,有条小鱼乐意和它做朋友了。
两条小鱼碰在一路,会做些什么呢?"
①、请幼儿勇敢想象两条鱼在一起的景象,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动作、心情
来表示。
幼儿:手拉手、握握手、抱抱(引导幼儿做两个朋友在一起玩耍时的一些
动作)。
②、教师和一个幼儿一边做鱼游的动作,一边用中速读出"两条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头",并随同表现出开心的心情。
提问:刚才两条小鱼都在做什么事情呀?
幼儿:摇摇尾巴点头。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动作,边学边做。
提问:另一条小鱼看到两条鱼这么快乐,也来和他们做朋友了。
三条小鱼
碰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③、请幼儿想象三条鱼在一起玩耍的景象,鼓励幼儿勇敢地用符合的行动、心情来表示。
④、教师和两个幼儿一边做鱼游的行动,一边用较快的速率唱出"三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