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5 化学工艺流程、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5  化学工艺流程、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专题突破五化学工艺流程、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类型1化学工艺流程题1.工艺流程路线示意图关注流程图中的出线、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原料循环使用和核心化学反应。

2.常考操作术语及目的(1)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作用①粉碎(研磨):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进行或增大转化率。

②灼烧(煅烧):使固体在高温下分解或使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等。

(2)明确常用的分离方法①过滤:固液分离。

所需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滤纸、漏斗、烧杯、玻璃棒。

②蒸发结晶: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NaCl。

③降温结晶: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溶质。

操作过程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浓缩:蒸发部分溶剂,提高溶液的浓度。

洗涤:尽量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或干扰物质。

干燥:除去固体中的水。

3.答题技巧(1)所设问题一般都是孤立的,在解答时不要求流程全看懂后再解答,看不懂的地方先跳过去,继续解答后面的问题。

(2)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了获得产品。

(3)推断流程图某一步中的物质,可以从上一步操作中反应物可能发生的反应入手进行分析,同时需注意所加试剂是否有剩余。

(4)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箭头方向,箭头进入的是原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若从已知信息中找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加上水,然后进行配平,还应注意反应条件的有关信息;若在空气中煅烧或通入空气则还需考虑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与反应。

(5)循环利用的物质:步骤中某一步的产物是另一步的原料,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逆线)即可判断出可循环使用的物质。

例1(2020百色中考)轻质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油漆、水性涂料以及造纸等行业,某同学设计流程(如图)以石灰石(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固体。

(1)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专项练习(word版,含答案)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专项练习(word版,含答案)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专项练习1.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转化的是()A. C→COB. H2O2→O2C. BaCl2→Ba(OH)2D. NaCl→NaNO32.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第2题图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①3.甲、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如图所示,甲发生一步反应转化为乙有两种途径,乙发生一步反应转化为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3题图A. 若甲是Fe3O4,则乙是FeB. 若乙是金属,则单质、氧化物中可能含有同种元素C. 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小16,则甲、乙一定分别是H2和H2OD. 若甲是氧化物,则反应①和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不一定相同4. A~G为初中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S、O、Fe、Cu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C和E 都是黑色粉末,D的溶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B、G、F都是气体。

这些物质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第4题图(1)物质的化学式:A,C。

(2)D和E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填“增加”、“不变”或“减小”)。

(3)写出一个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G的一种用途。

5. 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S、Na、Fe、Cu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A由三种元素组成,B俗称小苏打,J是紫红色固体;D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G均只含两种元素且元素种类相同;E、H、I均为气体。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第5题图(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D,J。

(2)A曝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是因为吸收空气中的。

(3)写出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H和I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常考题型突破题型五物质的推断与转化题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常考题型突破题型五物质的推断与转化题

5. (2023·陕西)如图所示为初中四种常见物质之间的常见反应关系
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通
过一步反应能转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 X一定是Ca(OH)2 B. Y可能是钠盐
C. X与Y不可能都是盐
D. X与Y反应能生成NaOH
第5题
6. (2023·无锡宜兴一模)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利用太阳能可将
解推断类试题的步骤:首先,读审——仔细读题、审清题意,即弄清题 意和要求,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藏条件。其次,找 突破口或“题眼”——通过分析结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和现象 特征及特征数据等,确定某一物质或成分的存在,以此作为解题突破 口。然后,推理——从突破口向外扩展,通过顺推法、逆推法、假设法 得出初步结论,最后做全面检查,验证推论是否符合题意。
第3题
(1) E的化学式为 HCl 。 ⁠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电
① C→B: 2H2O
2H2↑+O2↑ 。

② G与H: Na2CO3+Ca(OH)2 CaCO3↓+2NaOH 。 ⁠
③ I与J: Fe+2AgNO3 Fe(NO3)2+2Ag 。 ⁠
类型二 物质转化类 4. (2023·济宁)通过物质间相互反应可以实现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下 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B ) A. Ca(OH)2→CaCO3→Ca(HCO3)2 B. CuO→Cu(OH)2→CuSO4 C. H2→H2O→O2 D. NaOH→Na2SO4→NaCl
第2题
(1) 物质E的化学式为
H2O


(2) 物质B的用途为 用于灭火(或用于人工降雨等合理答案均 ⁠

专项五物质的转化与推断(word版习题)

专项五物质的转化与推断(word版习题)

专项五物质的转化与推断(word版习题)类型1物质的转化1. (2021河南)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第1题图A. C、CO2、COB. H2O2、O2、H2OC. CuO、Cu、Cu(NO3)2D. NaOH、NaCl、NaNO32. (2021泰安)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第2题图A. ①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3. (2021徐州)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它们均含有同种金属元素。

A是大理石的要紧成分,B是氧化物,C为碱,D由两种元素组成。

下列判定错误的是()第3题图A. A的化学式为CaCO3B. D物质不属于盐C. 表中未涉及的差不多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D. B→C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 Ca(OH)24. (2021曲靖)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一种物质能够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第4题图(1)若A、B、C三种物质均含碳元素,其中一种物质是单质,则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B物质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实验室检验C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C均为金属,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 _________(用A、B、C表示)。

类型2物质的推断考向1网络图型5. (2021云南)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E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依照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第5题图(1)B的化学式__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__。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必考题型突破---物质的转化与推断课件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必考题型突破---物质的转化与推断课件
(1)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固态常用于人工降雨或作制冷剂、灭火、作气体肥料、 制碳酸饮料、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C_O__2__(填化学式,下同)。 (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用于炼钢、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___O_2____。 (3)可用作燃料、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气体:_C__O_____。 (4)常用于冶炼金属的还原性气体:__C_O_____、___H_2____。
6.(2023·苏州)工业上用 NO 生产 HNO3 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 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NO2+H2O===2HNO3+N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C )
A.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 NO 与 O2 的分子数之比为 1∶2 B.转化过程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理论上,O2、H2O 足量可以将 NO、NO2 全部转化为 HNO3 D.工业上,用 30 kg NO 生产得到 42 kg HNO3
5.(2023·潍坊,多选)化学技术驱动“碳达峰、碳中和”。CO2 转化为炭黑回收 利用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依次发生过程Ⅰ和Ⅱ,“→”表示从反应物到生成 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过程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O+CO2===Fe3O4+C B.过程Ⅰ、Ⅱ中铁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Fe3O4 为反应的催化剂 D.总反应可表示为 CO2=F=e=O==C+O2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解题指导
类型 1 物质的转化 1.单向转化 (1)Na2CO3→CO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l→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a(OH)2→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Cl→Cu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2SO4→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HCl→Ag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H2SO4→Ba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CaO→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题型突破练五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中考化学题型突破练五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过氧化氢
化学式 C S CO2 CaO H2O2
俗名(名称) 熟石灰、消石灰 苛性钠、火碱、烧碱
纯碱、苏打 小苏打
大理石、石灰石 草木灰、钾碱
食盐
学名(或主要成分)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碳酸钾 氯化钠
化学式 Ca(OH)2 NaOH Na2CO3 NaHCO3 CaCO3 K2CO3 NaCl
是氮氮气气(填化学名称)。
10.(2017·黔南州)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常见物质,由氢、碳、
氧、钠、钙 5 种元素中的 2 或 3 种组成。 (1)甲俗称熟石灰,其化学式为 CCaa(O(OHH))22。
(2)乙是一种可溶性盐,遇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己,此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 NNaa22CCOO33++22HHCCll======22NNaaCCll+H2+O+H2COO+2↑CO2↑。
2.物质的用途 (1)可用作建筑材料的物质:大理石(CaCO3)、熟石灰[Ca(OH)2]。 (2)常用于人工降雨(固体)、灭火、用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物质:CO2。 (3)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熟石灰[Ca(OH)2]、草木灰(K2CO3)。 (4)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气体:O2。 (5)常用于金属除锈的物质:稀硫酸(H2SO4)、稀盐酸(HCl)。 (6)配制波尔多液的物质:熟石灰[Ca(OH)2]和硫酸铜(CuSO4)。
(5)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CO2(但通入 CO2 后变浑浊的溶液不一定 是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是氢氧化钡溶液)。 (6)能使黑色 CuO 变红(或红色 Fe2O3 变黑)的气体是 H2或 CO,固体是 C。 (7)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固体或溶液)和活动性排 在氢前面的金属。 (8)与碱反应(研磨)有 NH3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 (9)生成蓝色沉淀——可溶性碱与可溶性铜盐反应。 (10)生成红褐色沉淀——可溶性碱与可溶性铁盐反应。

2019年福建省中考化学必刷题《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福建省中考化学必刷题《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题》(word版有答案)

福建省中考化学必刷题《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题》1、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指向生成物.)其中B是红色粉末,A、C常温下是气体,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H不溶于稀硝酸.请回答下面问题:(1)物质I的化学式是;物质E的化学式是.(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物质F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4)物质C的用途有(写一点即可).(5)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解:(1)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红色粉末,A、C常温下是气体,A、B高温会生成C、D,所以B是氧化铁,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C就是二氧化碳,D是铁,氧化铁和E会生成G,所以E是酸,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H不溶于稀硝酸,所以H是氯化银或硫酸钡,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所以含有的相同的元素是氧元素,则H是硫酸钡,I是氢氧化铁,G是硫酸铁,F是氢氧化钡,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I是Fe(OH)3,E是H2SO4;(2)通过推导可知,反应②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的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通过推导可知,F是氢氧化钡,属于碱类物质;(4)物质C是①的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来灭火;(5)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答案为:(1)Fe(OH)3,H2SO4;(2)复分解反应;(3)碱;(4)灭火;(5)Fe2O3+3CO2Fe+3CO2.2、A,B、C、D、E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具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有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省略)[提示:下列是两个不同的小题](1)若A是一种常见的含钙元素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①则D物质在农业生产中作用是.②A→B+C的化学方程式是.(2)若A常温下是无色液体,E是紫红色固体.①则B物质的化学式是.②C+D→A+E的化学方程式是.【答案】解:A,B、C、D、E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1)若A是一种常见的含钙元素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所以A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B 是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D是氢氧化钙,E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物质是氢氧化钙,在农业生产中作用是:改良酸性土壤;A→B+C的反应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CaCO3CaO+CO2↑;(2)若A常温下是无色液体,E是紫红色固体,所以E是铜,A是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C和D反应生成水和铜,所以D是氧化铜,C是氢气,B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物质的化学式是O2;C+D→A+E的反应是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是:H2+CuO Cu+H2O.故答案为:(1)改良酸性土壤;CaCO3CaO+CO2↑;(2)O2;H2+CuO Cu+H2O.3、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红棕色固体,反应①为冶金工业的重要反应,且B、D组成元素相同,C、F为金属单质,其它物质为化合物,其中F为紫红色,H为白色沉淀。

2023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精练5物质结构与推断

2023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精练5物质结构与推断

专题精练(5)物质结构与推断一、单项选择题1.[2021·全国乙卷]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1.731 kg的月球土壤,经分析发现其构成与地球土壤类似,土壤中含有的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

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且均不与W同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X>Y>ZB.化合物XW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C.Y单质的导电性能弱于Z单质的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碳酸2.[2022·江苏省百校联考]X、Y、Z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X的一种核素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X与Y同周期且相邻,四种元素中只有Z为金属元素,W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Z)>r(W)>r(Y)>r(X)B.X的氢化物中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C.Z和W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3.[2022·山东省潍坊市一模]X、Y、Z、W为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X、Y为同周期相邻元素、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Z最外层电子数,X、Z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Y原子核外电子数的3倍。

W的基态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且内层电子全部充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一电离能:X>YB.简单氢化物沸点:X<YC.W离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4s1D.Y、Z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4.[2022·山东省聊城市一模]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其矿脉中含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

已知W、Z同主族,且Z的原子序数是W的2倍,X的氢化物可用于蚀刻玻璃,Y与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W>X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W>Z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6D.同周期第一电离能小于Z的元素有5种5.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元素最外层与次外层的电子数之差为3,W的核电荷数与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原子序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物质的转化与推断专题类型突破类型一物质的转化1.(2018·中原名校第二次大联考)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Na2SO4 NaClB.CaO Ca(OH)2C.Fe2O3 FeCl2D.Mg(NO3)2 Mg(OH)22.(2017·河南)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第2题图A.C、CO2、CO B.H2O2、O2、H2OC.CuO、Cu、Cu(NO3)2D.NaOH、NaCl、NaNO3【解析】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A符合要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B符合要求;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氧化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铁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C符合要求;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沉淀;由NaNO3转化为NaCl,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钠盐,而硝酸盐和钠盐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该反应不能实现,D不符合要求。

3.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X、Y、Z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X、Y、Z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 )第3题图X Y ZA CO2Na2CO3CaCO3B NaNO3Na2CO3NaClC HCl BaCl2NaClD Mg MgO MgCl2【解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转化,A不符合题意;由NaNO3转化为碳酸钠,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钠盐,而硝酸盐和钠盐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该反应不能实现,B符合题意;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钡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转化,C不符合题意;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可实现转化,D不符合题意。

4.(2016·河南)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 )第4题图A.Cu、CuO、Cu(OH)2B.C、CO、H2CO3C.CaO、Ca(OH)2、CaCO3D.H2O2、H2、H2O【解析】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铜,A错误;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与水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碳酸,B错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要求,C正确;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能生成氢气,D错误。

5.(2018·焦作一模)如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第5题图A.甲是H2,乙是O2B.乙是CO ,丙是CO2C.甲是HNO3,丙是NaNO3D.乙是Cu(OH)2,丙是CuSO4【解析】甲是氢气,乙是氧气,丙可能是H2O,A正确;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时,甲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铁等,B正确;甲是硝酸,丙是硝酸钠时,由于硝酸钠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丙到乙的转化不能实现,C错误;乙是氢氧化铜,丙是硫酸铜时,甲可以是硫酸,D正确。

6.(2018·郑州二模)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 )第6题图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解析】①硫酸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只通过一步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②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只通过一步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③锌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锌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硫酸亚铁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亚铁,只通过一步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故①②③均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

7.(2018·中原名校第二次大联考)无机物A、B、C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已略去。

若反应皆为复分解反应,B为白色沉淀。

第7题图(1)若A为常见的酸,A、B、C含相同的原子团,C溶液为蓝色,则C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常见的碱,且相对分子质量为74,A、B、C含相同的金属元素,C溶液为无色,则C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若A为常见的酸,A、B、C含相同的原子团,C溶液为蓝色,反应皆为复分解反应,B为白色沉淀,则推测C溶液为硫酸铜溶液,B为硫酸钡;根据若A为常见的碱,且相对分子质量为74,A、B、C含相同的金属元素,C溶液为无色,则推测A为氢氧化钙,C为氯化钙溶液,B为碳酸钙,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8.(2018·信阳一模)A、B、C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 都含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第8题图(1)若 A 为红色固体单质,B、C 为化合物,则CA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 C 为白色的难溶性盐,相对分子质量是 100,则 B 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物质的推断1.(2018·平顶山一模)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都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已知A是氧化物,B是单质,E是一种碱,C与D的水溶液都呈蓝色,且D中含有硝酸根离子。

则:第1题图(1)试推测B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都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C与D的水溶液都呈蓝色,且D中含有硝酸根离子,推出D是硝酸铜;A是氧化物,所以A是氧化铜;B是单质,所以B是铜;E是碱,所以E是氢氧化铜;氧化铜生成的C会生成硝酸铜,所以C是硫酸铜或氯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2.(2015·河南)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

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则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

第2题图【解析】 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D会转化成铁,所以D是氧化铁,C会与铁和氧化铁反应,所以C是盐酸,A会转化成B,所以A是氢氧化钙,B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氢氧化钙,B是碳酸钙,C是盐酸,D是氧化铁。

反应①可以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 CaCO3↓+H2O;反应②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 2FeCl3+3H2O,通过推导可知,A是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3.(2018·宁波)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

“——”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第3题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1)A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C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从物质反应的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______(填序号)。

①2类②3类③4类④5类【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E物质能与三种物质反应,在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钙能与其中的三种物质反应,因此E是氢氧化钙,氯化镁只与氢氧化钙反应,因此D是氯化镁,B可以转化为氯化镁,该反应可以为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故B为盐酸,A与B能反应,即为铁,则C为硫酸铜。

4.(2018·金华)A、B、C、D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C、D物质类别不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

图中“”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第4题图(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钙,则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C是锌,A和B都属于酸,写出D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类别不同的两种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