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走进学生心灵
让关爱走进心灵500字 [走进学生心灵 关爱“五生”成长]
![让关爱走进心灵500字 [走进学生心灵 关爱“五生”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e605bda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e.png)
让关爱走进心灵500字[走进学生心灵关爱“五生”成长]“五生”是近年来学校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一个特别群体,这些留守生、单亲生、寄宿生、贫困生、残疾生中有的性格孤僻,有的学习滞后,习惯偏差,甚至沉迷网吧。
正因为这一特别群体问题众多,因而“关爱五生”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让学生华蜜生活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活动得以在宽松的气氛中进展,进而获得志向的教育效果。
“五生”这一特别群体比同龄人得到的关心少得多,内心较为敏感、脆弱,这就须要得到教师更多的关爱和赏识。
假如班主任对这局部学生关爱不够,就可能造成这些学生心理失衡,自暴自弃,进而影响到整个班级和谐而全面地开展。
那么,如何让这群学生在充溢民主、同等的人文关爱的气氛中安康成长呢?一、从微小入手,让学生心灵“亮”起来一般而言,这类学生有着剧烈的自尊心,他们不愿轻易承受施舍与怜悯,有时因心灵受到损害,或自卑感剧烈,往往会关闭与同学、教师沟通的窗户。
可以说在他们倔强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脆弱、敏感的心。
他们能够通过教师对自己的看法,来判定教师是否真心爱自己,也渴望教师能够时时刻刻关怀爱惜自己。
针对这一心理特征,班主任应赐予他们满腔热忱的关爱,敏捷运用各种教育途径和手段,努力翻开学生的心灵之门,用教师敏锐的视察力去发觉他们的微小处,从而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关爱潜入他们的心田。
笔者班上一位学生梁伟,性格特别内向,父母离异后更不爱和别人玩了,时时一人形只影单地呆坐在窗前。
笔者静静视察一段时间后,感觉到了那孤寂身影背后的孤独。
于是,笔者不仅主动和他讲话,有意制造时机让他帮助做事,还偷偷地交代几个同学主动找他玩。
慢慢的,他的脸上有了笑容。
一次放学后,笔者意外地发觉他在主动协助值日生扫地,其次天便在班上任命他为劳动小班长,负责教室的保洁工作。
从未受到如此信任的他欣然承受了任务,每天总是最终一个将教室检查干净才回家。
让师爱走进学生的心灵

理, 用心耐心教育 。 通过 数次较量 。 我有 以
下心 得 。
( 1 ) 关心 爱护 每一个 学 生 , 平等 公 正
的对待每一个学 生。 工作在 少数名族地 区 , 班里 又有多 民 族 学生组成 ,我深知 平等公正的重要 性 , 而 这里学 生基 础相 对低 点 。悟 性没 那 么 好, 后进生的思想相 当脆弱。 我领 悟到“ 谁
次耐心 的教育……都会让学生久久铭记
悔犯的错 , 但我的眼神里的无奈痛苦你看 在心 , 从而 化作前进 的动 力 !
到 了吗7” 是啊, 作 为老 师, 我少 了理 解和
让爱走进 学生 的心 灵 l我 努力 着 。 我
宽容 。 在 以后 的 日子里让爱充满 自己的教 追求着 ……
( 上接 第 1 1 0页 )
的, 敢说 、 敢想 、 敢 动 脑 的学 生 越 来 越 多
下。 我成 为一 名班 主任 , 在感谢 学校 信任 心 灵带 回温暖的家 园 !一个月后 的月考 .
与栽培的同 时 , 更深深 感到肩上 的挑 战与
重任。
占堆从班 上 4 1名进步 到 3 0名。 我 相信他
理解 了父亲 . 理解 了老师 。我也很 庆幸我 没有吝啬 我的关心与 师爱 , 也 庆幸没有 因 为他是后进生而放 弃或歧视他 ! ( 2 ) 尊重学生个 性 。 鼓 励 学 生个 性
在培 养学生兴趣 爱好 同时 。 大 力倡导
班期 间无论 多晚 . 都 要到学生 宿舍去 坐坐
看看和他 们聊 聊 学 习、 生活 、 包括 开 开玩
学 生积极参加各 项活动 , 在活动 中锻 炼 自
己。在学校 组织的元 旦活动 中。 我班拔 河 比赛取 得第二名 , 央措 同学在跳小绳 中获
走进学生心灵,关爱学生成长

走进学生心灵 ,关爱学生成长在教学工作中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尤其是班主任工作。
在班里,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各自的闪光点,特别是随班就读的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用赏识的眼光欣赏学生,使学生获得一种被关注、关爱的情感满足,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多鼓励表扬他们,将他们融于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使其正确地认识自己,努力学习。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我连续三年担任班主任,今年担任了401班的班主任。
我始终把德育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时刻把德育工作融入到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
我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每次我在学生面前时都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
有人帮我拿东西时,我会对他们说“谢谢”;不小心碰到了哪个孩子,我会对他说“对不起”,他们也都受我的影响变得很有礼貌。
课堂上,我也尽量创设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有一次,因故不能及时回到教室组织学生就餐,一个学生跑下楼,接过我手里的东西,说:“老师,你快去吃吧,我已经帮你盛好了。
”顿时心里暖暖的,回到教室一看,有的孩子已经吃完了,正有序组织学生放餐盘,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突然觉得我的孩子们长大了。
上课前,走进教室发现地上有纸屑时,不是大声训斥,而是弯腰把垃圾捡起来,孩子们也争相恐后地行动起来。
这样通过自己点滴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帮他们树立优良的品格和行为习惯,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付出总有回报,因为平时的积累,我连续两个学期获得校“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二、关爱学生,点燃火花作为班主任,我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我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通过与家长微信、电话、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做好转化工作。
我是这么做的:每天早晨走进教室,基本上会给学生们一个微笑,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提醒同学们增减衣服,早上上学路上是不是注意安全了……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体会到了老师很在意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有一个好心情投入到一天的学习中去。
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

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一、爱心是教育永远的希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能改变一切。
在拒城河小学支教时,我班有一个叫栾晓军的孤儿,现在依靠年迈的外公外婆生活。
家庭的变故,不幸的童年,坎坷的经历让他成为了一个寡言少语,内心自卑,性格孤僻的孩子。
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本应该享受着父母的疼爱和关怀,无忧无虑地成长,而他每天却提心吊胆:害怕别人欺负他,整天唯唯诺诺:害怕别人瞧不起他,甚至同学们笑笑,他都认为是在嘲笑他,然后趴在桌子上哭个不停,有时把书、本子撕成碎片。
他是一个内心非常自卑、学习缺乏自信的孩子。
面对这个缺少爱的孩子,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他。
我坚信他会自信起来的。
于是,我一有机会就了解他,注意他,亲近他,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着他。
下雨天,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弄得浑身上下都是泥水。
我知道后马上让我的同学给他弄来一套干净的衣服,然后我又亲自给他打来热水热饭。
因为是班主任,中午吃饭前,我都会到教室里看看学生是否打好了水,打好了饭。
教室里每个孩子前面,都放着一杯水,我注意到他却没有。
第二天,我便悄悄地给他带来一个水杯,并告诉他:“吃饭前一定要先喝水,会有益身体健康的。
”他反而说从不喝水。
有一个孩子悄悄地告诉我他吃饭从不喝水,也不敢喝水的原因是怕上厕所,因为以前有人在厕所里欺负他。
为了消除他的顾虑,我立即召开了班会,动员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帮助他,保护他。
我发现他一直在看着我,我知道,这是他对我的信任,也是他一直期待的事情。
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他为什么第一天、第二天就站在我们宿舍外面的原因。
他期待老师对他的呵护,他相信老师就是他的保护人。
冬天到了,在上学放学路上,孩子们骑着自行车,都会戴上暖暖的手套,他却把手缩在袖口里,弯着腰,顶着寒风,慢慢地向前爬行着。
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第二天我又悄悄地把一副暖手套塞给他。
学生生活是艰苦的,每天看到他只打一个馒头,买一包咸菜,心里总是酸酸的,为此我们同宿舍的李爱荣主任、高红霞老师经常让我把他叫来和我们一同吃饭。
班主任用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用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常说: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
每每看到这句话或者想起这句话我就会联想到“爱心”这两个字。
因为我深知爱心对于班主任来说的重要性。
对学生热爱之心是凌驾于对工作的热爱之上的,爱学生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为人师者,一定要想办法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接近她们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她们,也才能使她们愉快地接受我们的指导,而不至于产生不可逾越的代沟。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更应怀着一颗博爱的心,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
只有这样,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一、用爱去触动学生的心灵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
教育不能没有感情,因为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成其为池塘。
所以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有位教育家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讥笑中有牛顿,你的冷眼中有爱迪生。
”我们对待每一个孩子,只有用爱的暖流去开启他们心灵的窗户,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他们才会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尊重。
我现在教的是四年级的学生,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让学生把自己对老师、班级、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用“写写心里话”的方式写出来,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我能更有针对性地改正和引导。
一次,班里有个叫李涛的孩子,在他的“心里话”里这样写道:“我很苦恼,平时上课我总会开小差,作业也不能及时完成。
我也不想这样,可我总管不住自己。
因为这,妈妈也总为我操心。
老师,你能不能帮助我战胜自己,改掉这些缺点呢?”多可爱的孩子啊!我一定要尽力帮助他。
于是,我提笔在他的“心里话”后面写道:“看到你能这样地要求自己,我真为你高兴。
从你的‘心里话’和你平时的表现中,我还看到你一个优点,你特别爱你妈妈,特别体谅妈妈!你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既然这样,你是想让妈妈再为你操心,还是想成为她的骄傲,让她天天都高兴呢?为了妈妈每天都能露出笑脸,就让我们一起来努力,一点一点改掉缺点,逐渐战胜自我吧。
走进学生心灵 关爱学生成长

走进学生心灵关爱学生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的世界。
”因为没有心与心的沟通,就没有爱的琼浆玉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心灵中的种子就会干枯,更不会发芽、茁壮成长。
许多事实告诉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核心是一个“爱”字,情感因素运用得好,可使教育成功。
师生间纯洁高尚的情感之花必将结出纯洁高尚之果。
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融洽、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不仅可以加快教育进程,而且能提高教育效果。
一、尊重、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心中都充满阳光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
师生的关系建立在平等的起跑线上,拉近学生、老师的距离,起到更有效的教育效果。
例如:师生谈话不要带有讽刺、挖苦性;语调要亲切,声音不能太高,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谈话气氛;若学生有心事要说,教师要认真倾听,帮助分析事情的对与错,使他们对此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记得我所任教过的班级中有一个同学,他是班里出了名的捣蛋大王。
别人打架他会拍手称好,爱打架骂人,故意损坏公物,同学们都怕他。
有一次他把学校办公楼的玻璃给踢坏了,于是我单独跟他谈话。
他看着我说:“我说了你也不会相信。
”我对他说:“你先说说看,你不说,我怎么相信你呢?”他就把事情的原委都告诉了我,这事还真不能全怪他,于是,我妥善地处理了这件事。
我有空还经常与他谈心,使他意识到老师对他和对其他同学是一样的,老师相信他、尊重他,渐渐地他与同学能和睦相处了,也能经常为班级做好事。
信任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信任的实质是尊重和宽容。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个学生,欣赏每个学生的存在及其优点,还要宽容每个学生的缺点。
对于老师们来说,欣赏学生的优点很容易,宽容学生的缺点则是很难。
对于一些学习差、表现差的学生,老师总爱板着一副严格的面孔管理学生,不信任他们;对于学生的缺点,常常当面严厉批评,甚至讽刺挖苦,似乎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改正缺点、追求进步。
让真爱走进学生心灵世界

让真爱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肩负着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的责任,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的使命。
班主任要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发展学生全面能力,铸造健康美丽的心灵,让真爱走进学生心灵的世界。
爱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手段与方法,是教育的技巧与策略,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师的爱是宽容、是理解、是尊重、是信任;这是一种高尚的爱、无私的爱、神圣的爱。
一、宽容学生的错误现在的青少年虽然活泼可爱、积极向上,但是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造就了他们具有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个性心理。
加之年龄小的特点,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缺乏辨别是非、判断正误的能力。
因此,表现在行动上许多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甚至于逃学上网、放学打架、偷拿钱物等不良行为。
怎么能改掉他们的不良习惯呢?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因为学生不仅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由于遗传基因、家庭教育、环境影响的不同,再加上社会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的影响,学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去约束学生,管理孩子,要充分给予他们全面发展的个性时空,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和独立感受,更要宽容他们的错误,对于犯错误的的学生,要态度上宽容,保护学生自尊;处理上宽容,促进学生反省;时间上宽容,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其实宽容是一种智慧、一种美德、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最佳的教育方式。
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扶持他们的起步点,抓住他们的反复点,最后促进他们的飞跃点。
二、要给学生真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任何一个学生都需要表扬,学困生需要,单亲家庭学生、残疾学生更需要,给特殊的孩子多一点真挚的偏爱,多一点情感的交流,多一点宽容和鼓励,就能让他站起来,大步向前走。
班上有个学生是个孤儿,跟着姥姥生活,因而感到自卑,为了能使她树立自信,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我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她、鼓励她,有意引导同学们和她交谈,多给机会让她把美术的特长表现出来,渐渐地她变得很自信,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
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用爱去感染教育学生

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用爱去感染教育学生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教育既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要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更要规范个体行为。
人是有情感的,一个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是每个教育者都要直接面对的问题,师生情感融洽与否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那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用爱去感染教育学生呢。
笔者认为,用一颗平等的心与学生交往,尊重学生;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欣赏学生;讲究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真情互动,就能使教育结出累累硕果。
1.用一颗“金爱心”去接纳孩子。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
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用全身心爱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宽容和信任学生。
用自己的爱去唤起学生的爱,用自己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心灵。
记得上学期开学第一次教师会议,当我知道自己要做班主任,第一时间拿到学生花名册一看,得知学生多数来自石角,众所周知,石角的孩子多数是无心上学,是出了名的难教。
面对着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难教的学生这两方面的挑战,我并没有退缩。
记得校长说过,身体好,就能好好地为教育服务,所以我注意调养身体的同时还加强锻炼。
因此在上第一节班会课时,我特意向学生作了两点说明:第一,到了新的学校、新的班集体,认识了新的同学和新的老师,我们要以崭新的一面呈现在同学和老师眼中。
现在每一位同学相当于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在这张纸上,是画上绚丽多彩的初中生活,还是把它涂鸦抹黑。
第二,告诉学生我的身体状况。
当时有老师认为告诉学生实际情况,那些“坏学生”会千方百计的气你。
后来证明,“爱心”就是以理解信任为前提,实际上学生更会敬重你,当他们犯错时,更觉得对不起你。
一直以来,我都真心对待学生,在言行中,能让学生体会到我的关心和爱护,学生都很喜欢我。
1.用一颗“金爱心”去滋润孩子。
学生犹如生长的禾苗,不仅需要阳光的照耀,更需要雨露的滋润。
而能使学生茁壮成长的恰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爱。
用“爱心”治愈心灵创伤,做好差生转化,是班主任的一项艰巨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
摘要:用爱去教育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用爱去教育我们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快更健康的成长,用爱去宽容学生,用爱去指导学生,最终他们必会成为让我们骄傲的学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师生关系思想转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227-01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真心实意的爱,他们的心灵才能向你敞开,任你洗涤和浇灌。
1 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学生,这是思想转化基础
班主任要顺利地开展工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很重要的,双方关系如何,不仅取决于教师是否被学生信任,而且还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感情。
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如果能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与引导,就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如果能及时帮助学生解除精神压力,就能换来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崇拜;教师如果能信任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就能打动学生的心灵而出现奇迹。
回想起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以来,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对于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没有远大的理想,更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每次接班后我深感难度很大,也深感肩上担子很重,责任重大。
但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知十六、七岁的学生,世界观尚未形成,可塑性是很大的,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易被一些
不良思想所侵蚀,所以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素质教育。
因此,我真心实意的从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还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
我认为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感化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消除师生间隔阂和对立。
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才能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受到振动,发生变化产生飞跃。
我利用早自习、午间、晚上深入到他们中间去,甚至利用休息日深入宿舍,细致观察他们的点滴变化,及时发现每个同学的发光点,有的放矢。
多次找学生谈心,从思想上开导他们,不失时机的抓住每一个细节,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在班级抓培养学生骨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气和集体荣誉感,让班委会如同磁铁一样吸引每一个同学的心。
我经常跟他们将作为一个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学校都不爱,又怎能谈爱祖国、爱人民呢?一个人如果活着没有远大理想、没有拼搏精神,那实质就是一个驱壳。
我在班级提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不论过去如何,只看现在和将来。
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
记得“非典”那段时间节假日住校学生不能回家,我亲自买来十几斤可乐鸡等食品,到教室看望他们;有一个家住长海同学父亲突然遇难,家里又困难,心情又不好,我多次给这位学生各方面帮助,每逢节假日,我就把这位学生领到家里和我一起过
节……从这些具体小事入手,让全班学生感到老师真心实意爱护他们体贴他们。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相互间情感发展,可从了解到认同,产生感情递进效应。
作为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有感情作基础,理解就会像春雨洒进学生的心里,教育学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情感过程,教师和学生不断在情感上交流、融合,在升华中达到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 深入了解学生,抓住后进生闪光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可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丧失上进心,感到学生和老师的要求高不可攀,从而自暴自弃。
教师的责任就是重在唤起他们泯灭了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
对后进生的教育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我非常注意后进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有意识去接近吸引他们。
例如:有一名学生在入学时成绩在班级是到数几名,穿戴打扮不注意,经常给班级扣分,但篮球打得很好,我便抓住这一特长,以个别交谈方式真诚表达自己的看法,经过一段时间以朋友方式多次谈话,学习成绩提到班级前10名,而且还当上体委,而且被评为学校优秀班干部。
由此,教师与学生平等和谐的接触,可以获得共同的语言、沟通感情传递的渠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身上的积极性,限制、缩小和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
后进学生身上有许多闪闪发光的东西,然而要发现这些能够燃起熊熊烈焰的火种却是不容易的。
这不仅需要教师的辛勤汗水,高尚的敬业精神,还需要深入学生实际,调查研究,
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师应克服偏见,全面客观看待他们,尤其对反复犯错误的学生。
对待“差生”是帮助而不是教训,宽容而不失严格,热情而不显做做。
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有无条件接纳学生的胸怀。
这种接纳是整体性的,包括学生的长处,更包括他们的不足之处。
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更应注意教育方法:作到上课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放在课后解决;公众场合发生的问题,尽可能和学生个别交换意见;学生当天没来承认错误,而第二天来了,也允许并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对待后进生,教师应从心理上真正接纳他们,平等对待他们,客观地评价他们,最终把他们造就为有用之才。
3 言行一致,做学生的表率
教师的示范作用集中表现就是以身作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表现差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表率作用有特殊重要意义。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事业献身精神,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在日常教学中,我注意严格要求学生,但更多严格要求自己。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我首先自己做到。
当天气冷,学生不愿上操时,我没有特殊情况一定会出现在操场上与学生们一起上操。
一些扫除之类的集体活动,总是和同学生们一起干。
总之,每个学生心灵都拥有一片纯净的蓝天,我们的责任是让爱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用爱去宽容学生,用爱去指导学生,最终
他们必会成为让我们骄傲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双燕.让爱破茧成蝶——班主任工作点滴谈[j].新课程学习(上),2012,4:319-320.
[2] 陈戈.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