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走进学生心灵

合集下载

让关爱走进心灵500字 [走进学生心灵 关爱“五生”成长]

让关爱走进心灵500字 [走进学生心灵 关爱“五生”成长]

让关爱走进心灵500字[走进学生心灵关爱“五生”成长]“五生”是近年来学校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一个特别群体,这些留守生、单亲生、寄宿生、贫困生、残疾生中有的性格孤僻,有的学习滞后,习惯偏差,甚至沉迷网吧。

正因为这一特别群体问题众多,因而“关爱五生”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让学生华蜜生活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活动得以在宽松的气氛中进展,进而获得志向的教育效果。

“五生”这一特别群体比同龄人得到的关心少得多,内心较为敏感、脆弱,这就须要得到教师更多的关爱和赏识。

假如班主任对这局部学生关爱不够,就可能造成这些学生心理失衡,自暴自弃,进而影响到整个班级和谐而全面地开展。

那么,如何让这群学生在充溢民主、同等的人文关爱的气氛中安康成长呢?一、从微小入手,让学生心灵“亮”起来一般而言,这类学生有着剧烈的自尊心,他们不愿轻易承受施舍与怜悯,有时因心灵受到损害,或自卑感剧烈,往往会关闭与同学、教师沟通的窗户。

可以说在他们倔强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脆弱、敏感的心。

他们能够通过教师对自己的看法,来判定教师是否真心爱自己,也渴望教师能够时时刻刻关怀爱惜自己。

针对这一心理特征,班主任应赐予他们满腔热忱的关爱,敏捷运用各种教育途径和手段,努力翻开学生的心灵之门,用教师敏锐的视察力去发觉他们的微小处,从而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关爱潜入他们的心田。

笔者班上一位学生梁伟,性格特别内向,父母离异后更不爱和别人玩了,时时一人形只影单地呆坐在窗前。

笔者静静视察一段时间后,感觉到了那孤寂身影背后的孤独。

于是,笔者不仅主动和他讲话,有意制造时机让他帮助做事,还偷偷地交代几个同学主动找他玩。

慢慢的,他的脸上有了笑容。

一次放学后,笔者意外地发觉他在主动协助值日生扫地,其次天便在班上任命他为劳动小班长,负责教室的保洁工作。

从未受到如此信任的他欣然承受了任务,每天总是最终一个将教室检查干净才回家。

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的成长———班主任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的成长———班主任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的成长———班主任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在班主任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1年,这期间让我尝尽了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

尤其是近6年一直是中途接手初三毕业班,在扮演救火队员的同时,深深体会了“后妈”难当。

但我相信事在人为,再难的事只要找到正确的路径,一样能做好。

为了尽快走进学生心灵,我秉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学观念,尊重孩子,关心孩子,尽量营造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强调成绩之余,强调学生品格的塑造;在抓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确保交流渠道畅通有效。

实践证明这套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每次中考结果都很理想,受到校方的肯定。

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一点成绩,让我有底气对关爱学生成长这一话题,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付出真爱重感化“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让我感同身受。

因为心存爱意,老师才会平静地面对学生所犯错误,愿意给学生纠错的时间;只有对学生饱含关爱之心,班主任工作当中的苦与累才觉得有意义;只有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你才会千方百计创新管理模式,只为学生更好地成长。

今年刚接班时,我就发现我班的一位女孩,显得特别与众不同:她喜欢化妆、爱涂口红,但从不与其他同学讨论学习方面的问题。

并且老是带着其他女生一起去玩,上课几乎不听讲。

和她谈过几次均难以奏效,总是爱理不理的样子,实在要开口也就一句:“再怎么学我也学不进,都是无用功。

”看着她破罐子破摔的样子,我很是着急,寻思如何才能纠正她这消极的心态,不在玩世不恭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经过观察,虽然她对学习不上心,但对于一些新潮的事物很热衷,通过打扮和出格的行为来博取他人眼球,证明她内心还是非常渴望得到别人认可和关注的,但又因为学习不好而觉得自卑,但争强好胜的心态又让她不甘于默默无闻,这就导致她喜欢通过一些非主流行为和言语来吸引眼球。

知道她的症结所在后,我改变常规的说教模式,我侧面从生活上关心关注她,一有闪光点,我就及时当众表扬和鼓励她,让她觉得受到重视,重新建立自信心,还经常把她叫到办公室教她写作业,使她逐渐体会到老师对她的用心良苦。

让爱的甘甜流进学生的心田

让爱的甘甜流进学生的心田

让爱的甘甜流进学生的心田爱,是一种浸润心灵的美好情感,它可以让人感受到温暖、安慰和力量。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爱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可以在学生的心田中播下种子,让他们茁壮成长。

如何让爱的甘甜流进学生的心田,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教师是学生心田的园丁,他们需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爱的种子在学生心灵中生根发芽。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在言行举止中传递出爱的力量。

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给予理解和关怀;当学生取得进步和成绩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样的关怀和支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感到孤单和迷茫。

学校应该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爱的力量。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它应该成为学生心灵的港湾。

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应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倡导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价值观念。

在校园里,不应该有欺凌、歧视和孤立,而应该有尊重、理解和关爱。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够健康成长,才能够感受到爱的甘甜。

家庭也是学生心田的滋养者,家长们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关怀。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家长应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要给予理解和鼓励;当孩子取得成绩时,父母要给予肯定和赞美。

家庭中的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归属和安全感,让他们在成长中拥有坚实的后盾。

社会也应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爱和支持。

社会各界应该关注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青少年活动,搭建交流平台,让学生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也可以设置各种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认可和鼓励。

让爱的甘甜流进学生的心田,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

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为此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

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

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一、爱心是教育永远的希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能改变一切。

在拒城河小学支教时,我班有一个叫栾晓军的孤儿,现在依靠年迈的外公外婆生活。

家庭的变故,不幸的童年,坎坷的经历让他成为了一个寡言少语,内心自卑,性格孤僻的孩子。

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本应该享受着父母的疼爱和关怀,无忧无虑地成长,而他每天却提心吊胆:害怕别人欺负他,整天唯唯诺诺:害怕别人瞧不起他,甚至同学们笑笑,他都认为是在嘲笑他,然后趴在桌子上哭个不停,有时把书、本子撕成碎片。

他是一个内心非常自卑、学习缺乏自信的孩子。

面对这个缺少爱的孩子,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他。

我坚信他会自信起来的。

于是,我一有机会就了解他,注意他,亲近他,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着他。

下雨天,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弄得浑身上下都是泥水。

我知道后马上让我的同学给他弄来一套干净的衣服,然后我又亲自给他打来热水热饭。

因为是班主任,中午吃饭前,我都会到教室里看看学生是否打好了水,打好了饭。

教室里每个孩子前面,都放着一杯水,我注意到他却没有。

第二天,我便悄悄地给他带来一个水杯,并告诉他:“吃饭前一定要先喝水,会有益身体健康的。

”他反而说从不喝水。

有一个孩子悄悄地告诉我他吃饭从不喝水,也不敢喝水的原因是怕上厕所,因为以前有人在厕所里欺负他。

为了消除他的顾虑,我立即召开了班会,动员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帮助他,保护他。

我发现他一直在看着我,我知道,这是他对我的信任,也是他一直期待的事情。

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他为什么第一天、第二天就站在我们宿舍外面的原因。

他期待老师对他的呵护,他相信老师就是他的保护人。

冬天到了,在上学放学路上,孩子们骑着自行车,都会戴上暖暖的手套,他却把手缩在袖口里,弯着腰,顶着寒风,慢慢地向前爬行着。

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第二天我又悄悄地把一副暖手套塞给他。

学生生活是艰苦的,每天看到他只打一个馒头,买一包咸菜,心里总是酸酸的,为此我们同宿舍的李爱荣主任、高红霞老师经常让我把他叫来和我们一同吃饭。

让爱走进学生心灵

让爱走进学生心灵

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摘要:用爱去教育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用爱去教育我们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快更健康的成长,用爱去宽容学生,用爱去指导学生,最终他们必会成为让我们骄傲的学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师生关系思想转化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227-01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真心实意的爱,他们的心灵才能向你敞开,任你洗涤和浇灌。

1 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学生,这是思想转化基础班主任要顺利地开展工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很重要的,双方关系如何,不仅取决于教师是否被学生信任,而且还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感情。

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如果能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与引导,就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如果能及时帮助学生解除精神压力,就能换来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崇拜;教师如果能信任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就能打动学生的心灵而出现奇迹。

回想起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以来,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对于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没有远大的理想,更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每次接班后我深感难度很大,也深感肩上担子很重,责任重大。

但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知十六、七岁的学生,世界观尚未形成,可塑性是很大的,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易被一些不良思想所侵蚀,所以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素质教育。

因此,我真心实意的从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还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

我认为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感化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消除师生间隔阂和对立。

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才能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受到振动,发生变化产生飞跃。

我利用早自习、午间、晚上深入到他们中间去,甚至利用休息日深入宿舍,细致观察他们的点滴变化,及时发现每个同学的发光点,有的放矢。

以真挚的爱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以真挚的爱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是, 由教 书 匠到 工 程 师 的 转 化 , 多教 育 专 家也 提 出 , 在 许 现 化 专 业 训l , 新和 发 展 专 业 知 识 , 高 专 业 素 养 , 程 结 练 更 提 课 构 从 强 调教 材 的 单一 因素 到 强 调教 师 、 生 、 容和 环境 四 学 内
需 要 的 不是 大 众 型 的教 师 , 而是 英 雄型 的教 师 , 求 教 师 强 要
我 吃 惊 : 我 不 认 识 “
的 星 斗 多 亮丽 以前 怎 么没 有这 些 体 会 ?我 忽 然想 起 来 , 莫 非是 我 弄 错 了!原 来 是上 帝 叫蜗 牛 牵我 去散 步 从 这 个故 事 , 我深 深 地体 会 到 了 从 “ ” “ 我 和 蜗牛 ” 关 的
系来 看 , 体 现 了新 课 程 下 的新 型 师 生 关 系 : 我 和 蜗 牛散 这 从
I o S-II A I IAo Y U I

德鹅鞠—■■■—一
和 蜗 牛一 起 散 步
l 河北省 饶 阳县五公 镇 中 史聪敏 l
关 键 词 : 注 自己 关 关注学生 共 同 发展
师 爱 , 是 什 么 不
孩 子 在 家 庭 需 要
父母 的 爱 ,在 学 校 需
新 鲜 的 话 题 , 却 是 但
的 风 这 么温 柔 。 著 ! 听到 鸟叫 , 听到 虫鸣 , 看到 满天 慢 我 我 我
学生情况既特殊又 圭
复杂。在窑湾镇 , 许
对他的注意。 次 , 一 学 校 组 织募 捐活 动 , 为 我 市 ~ 位 患 白血 病 的 儿童捐款 , 生没捐 , 该 后 来 我 找 到 他 ,问 其 原 因 ,他 的 回 答 很令
作 ,对 孩 子 的 学 习

走进学生心灵 关爱学生成长

走进学生心灵 关爱学生成长

走进学生心灵关爱学生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的世界。

”因为没有心与心的沟通,就没有爱的琼浆玉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心灵中的种子就会干枯,更不会发芽、茁壮成长。

许多事实告诉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核心是一个“爱”字,情感因素运用得好,可使教育成功。

师生间纯洁高尚的情感之花必将结出纯洁高尚之果。

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融洽、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不仅可以加快教育进程,而且能提高教育效果。

一、尊重、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心中都充满阳光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

师生的关系建立在平等的起跑线上,拉近学生、老师的距离,起到更有效的教育效果。

例如:师生谈话不要带有讽刺、挖苦性;语调要亲切,声音不能太高,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谈话气氛;若学生有心事要说,教师要认真倾听,帮助分析事情的对与错,使他们对此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记得我所任教过的班级中有一个同学,他是班里出了名的捣蛋大王。

别人打架他会拍手称好,爱打架骂人,故意损坏公物,同学们都怕他。

有一次他把学校办公楼的玻璃给踢坏了,于是我单独跟他谈话。

他看着我说:“我说了你也不会相信。

”我对他说:“你先说说看,你不说,我怎么相信你呢?”他就把事情的原委都告诉了我,这事还真不能全怪他,于是,我妥善地处理了这件事。

我有空还经常与他谈心,使他意识到老师对他和对其他同学是一样的,老师相信他、尊重他,渐渐地他与同学能和睦相处了,也能经常为班级做好事。

信任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信任的实质是尊重和宽容。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个学生,欣赏每个学生的存在及其优点,还要宽容每个学生的缺点。

对于老师们来说,欣赏学生的优点很容易,宽容学生的缺点则是很难。

对于一些学习差、表现差的学生,老师总爱板着一副严格的面孔管理学生,不信任他们;对于学生的缺点,常常当面严厉批评,甚至讽刺挖苦,似乎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改正缺点、追求进步。

让真爱走进学生心灵世界

让真爱走进学生心灵世界

让真爱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肩负着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的责任,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的使命。

班主任要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发展学生全面能力,铸造健康美丽的心灵,让真爱走进学生心灵的世界。

爱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手段与方法,是教育的技巧与策略,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师的爱是宽容、是理解、是尊重、是信任;这是一种高尚的爱、无私的爱、神圣的爱。

一、宽容学生的错误现在的青少年虽然活泼可爱、积极向上,但是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造就了他们具有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个性心理。

加之年龄小的特点,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缺乏辨别是非、判断正误的能力。

因此,表现在行动上许多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甚至于逃学上网、放学打架、偷拿钱物等不良行为。

怎么能改掉他们的不良习惯呢?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因为学生不仅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由于遗传基因、家庭教育、环境影响的不同,再加上社会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的影响,学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去约束学生,管理孩子,要充分给予他们全面发展的个性时空,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和独立感受,更要宽容他们的错误,对于犯错误的的学生,要态度上宽容,保护学生自尊;处理上宽容,促进学生反省;时间上宽容,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其实宽容是一种智慧、一种美德、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最佳的教育方式。

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扶持他们的起步点,抓住他们的反复点,最后促进他们的飞跃点。

二、要给学生真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任何一个学生都需要表扬,学困生需要,单亲家庭学生、残疾学生更需要,给特殊的孩子多一点真挚的偏爱,多一点情感的交流,多一点宽容和鼓励,就能让他站起来,大步向前走。

班上有个学生是个孤儿,跟着姥姥生活,因而感到自卑,为了能使她树立自信,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我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她、鼓励她,有意引导同学们和她交谈,多给机会让她把美术的特长表现出来,渐渐地她变得很自信,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爱走进学生心灵
爱,是教育的根本。

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让我从得失中体会到:教育就是用教师的爱去叩开孩子心灵的大门,教育就是用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

一、用爱走进学生心灵
yrw,曾经是我班上的一名学生。

从认识他的第一天起,我就发现这个小孩有点与众不同。

他长得白白净净,看上去很单纯,很招人喜欢,但上课完全不在状态,开学前几天连英语作业都不写。

我一直有个观点:问题学生或者后进生的根源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不足或者失败。

于是,我给他爸爸打了个电话。

通话后,我大概了解了yrw的家庭情况:在他很小的时候,爸妈就离婚了,他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我觉得他不容易,决定给予他更多的关注。

第二天,我找他到办公室,语气很柔和地跟他聊他的家庭情况。

他看我真的在关心他,主动跟我聊了不少。

聊完后,我越发觉得这小孩很不容易,一方面觉得他很可怜,另一方面认为他很棒一因为在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不关心自己的情况下也没有学坏。

我想,我们之间的信任就是从那时开始建立起来的。

二、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这次聊天之后,他基本上能按时交英语作业了。

虽然我很清楚这些作业是他抄同学的或者抄参考答案完成的,但我并没有责骂他,因为他的确不会,而且,他能从不交作业到自觉交作业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后来,每当有科任老师反映说这个小孩上课喜欢捣乱,学习一点儿都不认真,几乎无药可救时,我就会解释:“这小孩其实很不容易”。

也不知怎地,上我的课他表现倒不错,虽然大部分听不懂,但也不捣乱。

而且,我始终觉得,yrw其实是个很可爱的学生,他虽然成绩和行为习惯不好,但身上也有许多优点。

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班集体荣誉感强,热爱班集体,班歌比赛的时候表现很积极;对工作认真负责。

因为这两点,我先后让他担任了英语科代表和班纪律委员。

记得有一次,我出去听课,下午放学后才回来,结果他“自作主张”地给同学们布置了当天的作业。

除此之外,他兴趣爱好广泛,喜欢打篮球,唱歌、跳舞都不错。

他还是我们班的“开心果”,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七年级第二学期,按照学校的安排,由我担任他们班新班主任。

他还是会不时违反纪律犯错误,他一犯错我就找他谈话,有时也会因为恨铁不成钢先骂他一番,再跟他分析问题,但大部分时间在跟他谈心和讲道理,跟他聊我对他的期望。

知道我是真心为他好,看得出来其实他也不想让我失望,可是基础太薄弱,自制力太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学期中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经常迟到,而且一进教室就开始趴在桌上呼呼大睡。

看他的样子,我很生气。

但我转念一想:他这一变化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

我便又找他聊天,问明原因。

他很诚实地告诉我:“这段时间沉迷网络了,晚上在家要么玩游戏,
要么看《水浒传》的电视剧了,每天都得到凌晨一两点才能睡。

”出现问题了得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采用的办法是让他把每天开始上网的时间和关闭电脑的时间记在本子上,然后计算出当天的上网时间。

他每天早上会准时把本子交给我看。

不管他上网时间有多长,我都不会过分责怪他,但看着他经常晚上长达7个小时的上网时间,我还是很着急,很担心。

四、夏日里的春天——重拾母爱
期末考试前,我在qq上给他定目标,为他加油,希望他这次能进步,给自己的初一生涯画上一个较圆满的句号。

他表示一定会努力,除了英语和数学外,其它学科会尽量考及格。

但成绩出来后,他各科还是没考及格。

看完他的成绩,我很伤心,也很失望。

我打电话给一同是中学老师的同学,她告诉我:“靠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对小孩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父母”。

我明白了:虽然在学校有老师的督促,他能学点东西;但一回到家,因为爸爸妈妈不在家,爷爷奶奶又不管,本来自制力就差的他又回到了原来的自己。

于是,我给他妈妈打了个电话,他妈妈说:“其实,我一直想把我这个儿子接过来上学,但他爷爷奶奶不肯放人”。

我便打电话给他爸爸,我把他儿子在学校的表现、隔代教育的弊端、儿子渴望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的心愿、儿子未来的发展等都很详细地跟他说明,听完我的话,他表示会努力做通他爸妈的思想工作。

很快,yrw跟我说他爷爷奶奶同意让他到妈妈身边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

不管到妈妈身边后他学习上能否真正取得进步,
但至少他可以和我们一样享受温馨的母爱了……
五、爱,是教育的根本
暑假期间,为表示感谢,yrw妈妈邀请我去家里坐坐,我欣然前往。

看到yrw和妈妈、后爸,还有兄弟姐妹们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开学后几天,yrw妈妈给我发了条短信:“钟老师您好!好久没联系。

真的很感谢您对我小孩的厚爱和付出!小孩在身边,能感受到他成长的点点滴滴,从此我不会再让他孤单,我一定会努力把他培养成才!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我们深深的谢意!”就在几天前,yrw 在qq上给我留言:“老师,这几天作业都是我自己完成的,我感觉在学习上比以前懂一些了!”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坪山新区坪山实验学校)
(责任编校:合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