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特·兰堡的历史

合集下载

冈特兰堡德国

冈特兰堡德国

冈特·兰堡德国冈特·兰堡冈特·兰堡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1958年进入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毕业后担任了多年广告代理机构的艺术总监,设计产品和服务业的广告,从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在此期间,他创建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1968年迁到法兰克福,1974年担任卡塞尔大学平面设计专业教授,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成员。

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兰堡设计了约3000幅招贴,每一幅招贴后面都有一则故事。

他的招贴画多次在国际艺术大展和双年展上获奖,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他的几幅作品作为永久藏品珍藏。

土豆文化冈特·兰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德国,二战结束时他才8岁,他的童年是在炮声、废墟和饥饿中度过的,当时处于饥饿时期的德国人发现,从美国引进的土豆经过二十天的种植就可以使用,是土豆救活了德意志民族。

由于这段特殊的历史,土豆在德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有种植的文化、储存的文化、烹调文化。

土豆使兰堡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土豆救活了兰堡,没有土豆就没有兰堡和他的艺术。

兰堡对土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土豆文化是他本能领悟的民族文化,是他面向世界的一扇最初的窗口。

兰堡的土豆文化令人称道的不是土豆本身,二十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力。

在兰堡为"Egoist"杂志所作的招贴以及兰堡1966--1988年个展系列招贴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普通的土豆在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他通过艺术处理使得土豆达到非同寻常的视觉效果,又通过土豆文化的表达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和生命力。

兰堡的风格从1960年学生时期到20世纪末,兰堡在近四十年创作生涯中,创作了200多件代表作,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60年代绘画图形广告时期70年代-80年代摄影图形广告时期90年代符号性图形广告时期兰堡60年代的绘画图形广告造型优美,表现自然,深刻,注重画面整体设计意念的把握,尽可能摆脱纯绘画艺术中直观的写实表现;八十年代的摄影图形广告风格是兰堡的又一个顶峰时期,兰堡风格也好,德国风格也好,摄影图形都把广告艺术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引导了国际潮流,他为慕尼黑费舍尔出版社涉及的系列招贴作品表现了兰堡对朝现实主义的理解和发展。

冈特兰堡

冈特兰堡

其他作品欣赏
兰堡始终坚持用视觉形象语言说话, 兰堡始终坚持用视觉形象语言说话,一切装饰性元素都 让位于视觉功能。在形式手法上, 让位于视觉功能。在形式手法上,兰堡总是尝试新的方法来 改善单纯的平面效果。无论是空间的创造、式样的转换, 改善单纯的平面效果。无论是空间的创造、式样的转换,还 是用密集凸显具有倾向性的张力, 是用密集凸显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兰堡追求的是平面视觉效 果上的突破和创作上的个人化、自由化。冈特·兰堡的每一 果上的突破和创作上的个人化、自由化。冈特 兰堡的每一 幅作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 幅作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多的是心灵上 的颤动。他运用他理性的思维,艺术的表达, 的颤动。他运用他理性的思维,艺术的表达,新颖的创意拓 宽了我们的艺术视野, 宽了我们的艺术视野,其诗人的情怀为我们重新构造了艺术 的境界, 的境界,他的视觉创造给视觉形象世界带来了新的力量和生 机。

·兰
冈特·兰堡 欧洲“ 冈特 兰堡-----欧洲“视觉诗人”派一位最有创造力的代表人物 兰堡 欧洲 视觉诗人”
冈特.兰堡( 冈特 兰堡(Gunter Ram bow) 兰堡 ) 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 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 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 1958~1963年(20岁~25岁)在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 ~ 年 岁 岁 在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 1960年22岁的冈特 兰堡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工作室。 岁的冈特.兰堡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工作室 年 岁的冈特 兰堡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工作室。 1963年(25岁)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 年 岁 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 1964~1973年在斯图加特和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创办个人设计事务所。 年在斯图加特和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创办个人设计事务所。 ~ 年在斯图加特和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创办个人设计事务所 1974年至今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AGI)。同年,36岁的兰堡受聘为卡 年至今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 )。同年 年至今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 )。同年, 岁的兰堡受聘为卡 塞尔综合学院图形设计教授。 塞尔综合学院图形设计教授。 1987年(49岁)任卡塞尔视觉传达教授。 年 岁 任卡塞尔视觉传达教授。 1993年(55岁)至今任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大学一级教授、副校长。 年 岁 至今任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大学一级教授、副校长。 1997年(59岁)担任江南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广告设计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年 岁 担任江南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广告设计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冈特.兰堡被称为 德国视觉诗人” 并与日本的福田繁雄、美国的西摩.切瓦 兰堡被称为“ 冈特 兰堡被称为“德国视觉诗人”,并与日本的福田繁雄、美国的西摩 切瓦 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视觉诗人冈特·兰堡的艺术历程

视觉诗人冈特·兰堡的艺术历程
他开创了日本推理小说发展的新时代摆脱了过去推理小说中过于追求对犯罪过程的逻辑推理以及惊险恐怖悬念等老套结构在他的推理文学作品中他加上了严密的逻辑推理以及悬念设置的同时又加上了社会性这一要素也就是注重对注重犯罪人员的犯罪心理动机及造成犯罪的社会因素
文 艺评 论
视觉诗人 冈特 的艺术历程 ●0堡
的形 象,表现 出多重的联想和演 变。冈特 ・兰堡 的招 贴艺术作 品是创 新的 ,他一直积极地避免单调 的风格样 式,不断对 自我 已形成 的风格 进 行 挑 战 ,开 拓 崭 新 的视 觉 表 达 形 式 。 关 键 词 :视 觉 诗人 ; 图形 语 言 ;招 贴 艺 术
诗 人 ,从 文 学 概念 上讲 ,应 是通 过 诗 歌 创 作 、吟 咏 抒 发 情 感 ,可 以讴 歌祖 国的大 好河 山,通 过 诗歌 来鞭 挞社 会 丑恶 或传 颂 人 间真 善美 。 也可 以通 过诗 歌表 现 个人 情趣 爱 好 ,对 事物 的理 解 和看 法 。视 觉诗 人 ,显 而 易见 即是 通过 视 觉语 言 的特 殊描 述 ,来 表达 情感 、表 现事 物看 法 的另一 种艺 术手 法 。 在 欧洲 ,有 一位 世 界 公 认 的 “ 觉诗 人 ”,他 就 是 冈特 ・ 视 兰 堡 , 德 国 著名 的平 面 设 计 大 师 。 他 具 有神 奇 的创 造 力 ,用 非 凡 的 视觉 语 言展 示 了其 多彩 而 丰 富 的平 面 设计 的艺 术世 界 。 冈特 ・ 兰堡 如 同诗 人一 般 ,用 自己独特 的语 言 ,把人 们带 入 到他 神奇 的 视觉 艺 术世 界 中 。他 以丰 富的人 生 阅历 ,超 群 的智 慧和 卓越 的想 象 力 ,不 断地更 新和 塑 造 自己的设 计风 格 ,对 当代 的视 觉 艺术 产 生着 非 同一般 的影 响 。 冈特 ・ 堡 的 视觉 艺 术植 根 于 他 的 民族 文 兰 化 ,包 豪 斯 思想 则 是 他 艺 术 的根 基 , 土豆 文化 则是 他 艺 术 的 灵

平面设计大师冈特.兰堡

平面设计大师冈特.兰堡

西方现代设计思潮研究结课论文[平面设计大师冈特·兰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平面设计大师冈特·兰堡冈特·兰堡与日本的福田繁雄、美国的西摩·切瓦斯特并称为“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不论从他的作品风格还是人格魅力,都是那么的引人注目,令人折服。

他被人们称为当代世界最杰出的视觉诗人,他以其丰富的阅历,超群的智慧和卓越的想象力,不断地更新和塑造自己的设计风格。

一、成长经历冈特·兰堡(Gunter Ram bow,)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成长于战后的民主德国。

当“二战”结束时,他才八岁,他的童年是在炮声、废墟和饥饿中度过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土豆救活了德意志民族,同时土豆也使冈特·兰堡度过了苦难的童年。

在农村成长的经历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都成为他后来创作的素材。

在之后的40年创作生涯中,冈特·兰堡 (GunierRambow)设计了约三千多幅海报,每一幅海报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他的设计作品集不仅仅是完成受委托的设计任务,也是一部鲜明的个人自传。

儿时的记忆,成长的环境都成为他创作海报时汲取的源泉.二、创作风格依据冈特·兰堡从1960年他的学生时期开始到20世纪末期间所创作的代表作品,我们可以将其创作风格基本上划分为三个时期:60年代的绘画图形广告时期、70年代—80年代的摄影图形广告时期、90年代的符号性图形广告时期1.绘画图形广告时期(60年代)这一时期的广告招贴设计还没有彻底摆脱绘画对其的影响,只是从绘画走向设计的过渡时期,更多的还是被认为是绘画的延伸或者分支。

冈特·兰堡60年代初期的作品就体现了这一时期绘画性招贴的特征.图一冈特·兰堡此时的招贴作品大多舍去了华丽的色彩,多以黑白色调为主,与色彩丰富的绘画性作品从色彩上明显的区分开来,在造型上更加的平面化,简单化,不去注重细节的描绘,尽可能地在创作中摆脱绘画艺术的单纯写实表现。

高娜娜冈特兰堡

高娜娜冈特兰堡

图中书上的手有只笔,这只笔将书的一 维空间向整幅画面的三维空间转化,自 然而有力。笔在背景上写出出版社的名 字,宣传意味油然而生。 • 图中的文化招贴中两本书直接交叉, 纯粹的制造出一种强烈的立体空间感。 这是兰堡最直白的表现斱法
• 张力的凸显
社会文化招贴就是兰堡运用这种 斱法的典型代表。我们在感知这 些画面丌劢的式样时,又感叐到 了一种运劢的具有倾向性的张力。 图中密密麻麻的人头让人感觉压 抑,人群似乎在由进而近地蠕劢, 幵有向纸边涌出的运劢趋势。这 种"丌劢乊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力。一幅静止的平面作品的运劢 感往往和构成平面作品本身的骨 架有兲,它的运劢斱向基本上和 构造骨架的主轴斱向一致。
深度的分离、式样的转换和 张力的凸显都是兰堡寻求视 觉效果的设计手段,目的都 是为了使简单的平面发换成 复杂的空间,使呆板的平面 具有膨胀的视觉张力。人们 的眼睛总是倾向亍理解这些 复杂的空间和形式,将它简 化成自己能知觉的东西。这 就使人们能够适应各种式样 的转发,幵能理解和探寻兰 堡作品的视觉层次。
体和部分的兲系就形成了一些纵深的空间,让观赏者丌仅仅停留在 土豆这个二维表面,而是继续往下探寻第二个、第三个层次的空间。 这种平面上的深度分离效果完全依赖亍线条和色彩在背景中亮度和 色相上的差异。最终,这些土豆像立在纸面上的一个个实体,似乎 唾手可得。
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主题。 在兰堡眼中,书籍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 他每年至少为S·费舍尔出版社设计一幅招 贴。这个系列作品中展现了平面书籍给人 带来的想象空间十分广阔。他往往把平面 设计元素分成几个层次,如图中的书被手 握住,这只手由平面转向立体,书似乎悬 浮在空中幵投下阴影,营造出一种失重的 空间感。它传达了把握住了知识就拥有了 力量的设计理念。而中书上的手有只笔 这只笔将书的一维空间向整幅画面 的三维空间转化,自然而有力。笔在背景上写出出版社的名字,宣 传意味油然而生。

冈特兰堡

冈特兰堡

土豆系列招贴 体现了兰堡对 土豆的钟情, 也反映了兰堡 对同一种设计 主题的执着。
土豆中红绿黄蓝两对补色的运用使土豆 的内部分裂更加完善。土豆与黑色背景 在色彩上的迥异使得分裂多变的土豆紧 密地团结在一起,整体性更强。 通过轮廓线和色彩叠加,个性与整体相 互映衬,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形成了纵深 的空间,不仅停留在二维表面,而是继 续探寻更多层次的空间。这种平面上的 深度分离效果完全依赖于线条和色彩在 背景中亮度和色相上的差异。 土豆像立 在纸面上的实体,似乎唾手可得。
最能代表兰堡风格的时期应该是80年代左右,在 这一时期的作品中,除了表现出一种非凡的想象 力之外,他的摄影蒙太奇手法在当时还没有计算 机技术的条件下,用暗房手法来完成,是我们今 天难以想象的。兰堡本人认为他早期的作品从艺 术性来说,比后期的作品要更和谐,由于手头的 设计任务越来越多,他不得不常常把印刷的事交 给印刷厂负责,这一点他曾自责说这将给他的作 品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如此这般,兰堡将画面当作诗歌般处理, 充分体现了诗歌的自由与韵律。笔者认为, 在视觉上的自由化和韵律化,正是他作为" 视觉诗人"派杰出代表的显著的特点。
他以其丰富的阅历和隐喻的诗意,以最简 洁的视觉形象表达最深刻的内涵,不断更 新着人们的视觉环境,不断地塑造自己不 同的设计风格。
兰堡始终坚持用视觉形象语言说话,一切 装饰性元素都让位于视觉功能。在创作题 材上,兰堡钟情于土豆,执着于为S· 费舍尔 出版社设计系列招贴,同时更以一个设计 家对自由的追求来体现他对视觉艺术的理 解。在形式手法上,兰堡总是尝试新的方 法来改善单纯的平面效果。
黑白是最单纯 也最宽容的颜 色,是极度化的 色彩境界.宁静、 简洁、单纯是 冈特· 兰堡的招 贴设计所极力 主张的设计理 念.

冈特·兰堡的历史

冈特·兰堡的历史

冈特· 兰堡 作品
张力的凸显 在兰堡的作品里,我们很容易发现 一个规律,那就是兰堡追求平面之 外的视觉效果。通过元素的密集获 得张力凸显效果是兰堡尝试的又一 种方法。 左图中的社会文化招贴就是兰堡运 用这种方法的典型代表。我们在感 知这些画面不动的式样时,又感受 到了一种运动的具有倾向性的张力。 图中密密麻麻的人头让人感觉压抑, 人群似乎在由远而近地蠕动,并有 向纸边涌出的运动趋势。这种"不 动之动"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一幅静止的平面作品的运动感往往 和构成平面作品本身的骨架有关, 它的运动方向基本上和构造骨架的 主轴方向一致。
兰堡始终坚持用视觉形象 语言说话,一切装饰性元 素都让位于视觉功能。 在视觉上的自由化和韵律 化,正是他作为"视觉诗 人"派杰出代表的显著的 特点。他以其丰富的阅历 和隐喻的诗意,以最简洁 的视觉形象表达最深刻的 内涵,不断更新着人们的 视觉环境,不断地塑造自 己不同的设计风格。
冈特· 兰堡 作品
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兰堡设计了几千幅招贴。他的招贴画多次 在国际艺术大展和双年展上获奖,并被多国博物馆、大学以及文化 机构收藏,兰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的艺术思想、意识观念和形态 立场,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当成诗歌那样创作, 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他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 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面效果的突破。 纵观兰堡的设计作品,可以看到兰堡在自己的平面世界里追求艺 术的自由。兰堡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诗、艺术和文学是人们每 天都能感受到的,它无处不在,人们只要去观察它就能发现它。” 兰堡的作品发现了很多存在于生活中的艺术,他把一些生活中常 见的主题作为创作元素,加之艺术的处理,使其具有另外的一些象征 含义。同时他的作品容易让人联想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思想--冷静 而执着。兰堡承认自己是左翼激进分子,他执着地用理性主义、弗 洛伊德主义的心理结构理论看待当今社会的进步。他的这种执着直接 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PACKAGINGS DESIGN COURSES
包装 设计
田中一光(日本)
1930年出生于奈良市,一个世代以“鱼万”为商号的商业之家。2002年 1月10日晚田中一光因病抢救无效逝世,终年71岁,终身未婚。后人的 评价: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是他一人的巨臂,让世界知道日本的现代设 计。1980年田中一光以“最适合的形态展现产品本质”为指导思想提出 无印良品的开发构想。为此田中一光被称为无印良品之父。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PACKAGINGS DESIGN COURSES
包装 设计
李永铨(中国香港)
香港新一代设计大师,以作品大胆见称,创作数量惊人,日本畅销杂志 “Agosto”更称李为香港未来十年设计界新时代之代表。90年代被香港 誉为设计神童。李永铨近年得奖已超过450多项,曾一次夺得纽约美术 总监年奖共4个奖项,第一、二届全球华人大赛分别共获37及48奖项, 为得奖之冠!李永铨设计有限公司现为香港著名企业形象顾问公司,近 年客户包括两铁--地铁及九铁,美心集团,港龙航空,香港新机场,澳 门娱乐有限公司(STDM)等等。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广告设计——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
PACKAGINGS DESIGN COURSES
包装 设计
霍尔戈·马蒂斯(德国)
马蒂斯1940年出生于德国汉堡市,现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他的艺 术创作充满了前卫、尖锐、富有挑衅性而又诗意的精神。在他的教学活 动中,也一贯倡导异想天开、冒险、试验和挑衅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冈特· 兰堡 作品
张力的凸显 在兰堡的作品里,我们很容易发现 一个规律,那就是兰堡追求平面之 外的视觉效果。通过元素的密集获 得张力凸显效果是兰堡尝试的又一 种方法。 左图中的社会文化招贴就是兰堡运 用这种方法的典型代表。我们在感 知这些画面不动的式样时,又感受 到了一种运动的具有倾向性的张力。 图中密密麻麻的人头让人感觉压抑, 人群似乎在由远而近地蠕动,并有 向纸边涌出的运动趋势。这种"不 动之动"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一幅静止的平面作品的运动感往往 和构成平面作品本身的骨架有关, 它的运动方向基本上和构造骨架的 主轴方向一致。
冈特· 兰堡 作品
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兰堡设计了几千幅招贴。他的招贴画多次 在国际艺术大展和双年展上获奖,并被多国博物馆、大学以及文化 机构收藏,兰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的艺术思想、意识观念和形态 立场,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当成诗歌那样创作, 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他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 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面效果的突破。 纵观兰堡的设计作品,可以看到兰堡在自己的平面世界里追求艺 术的自由。兰堡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诗、艺术和文学是人们每 天都能感受到的,它无处不在,人们只要去观察它就能发现它。” 兰堡的作品发现了很多存在于生活中的艺术,他把一些生活中常 见的主题作为创作元素,加之艺术的处理,使其具有另外的一些象征 含义。同时他的作品容易让人联想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思想--冷静 而执着。兰堡承认自己是左翼激进分子,他执着地用理性主义、弗 洛伊德主义的心理结构理论看待当今社会的进步。他的这种执着直接 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土豆系列 招贴画
土豆是冈特· 兰堡作品中经常出 现的一个设计主题,其土豆的 系列海报曾在威斯巴登博物馆 的个人展上展出过。 冈特· 兰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 德国,土豆伴随兰堡度过了苦 难的青少年时期,因此土豆深 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兰堡 对土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 认为土豆是德国的民族文化。 他的土豆招贴令人称道的不是 土豆本身,而是奇特的创意和 视觉效应的魅力。 土豆系列招贴体现了兰堡对土 豆的钟情,也反映了兰堡对同 一种设计主题的执着。
90年代,当一批设计师陶醉 于摄影招贴时,兰堡的思维又一次 起了变化,单纯、简洁、明了、注 重视觉力度又成为他追求的新风格。 最能代表兰堡风格的时期应该是80 年代左右,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 除了表现出一种非凡的想象力之外, 他的摄影蒙太奇手法在当时还没有 计算机技术的条件下,用暗房手法 来完成,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 他本人认为他早期的作品从艺术性 来说,比后期的作品要更和谐,由 于手头的设计任务越来越多,他不 得不常常把印刷的事交给印刷厂负 责,这一点他曾自责说这将给他的 作品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冈特· 兰堡 作品
式样的转换 式样的转换是指从一种组成形式转 换到另一种组成形式。这也是兰堡 创造中经常运用的设计方法。 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 主题。在兰堡眼中,书籍能给人带 来光明和希望。他每年至少为S· 费 舍尔出版社设计一幅招贴。这个系 列作品中展现了平面书籍给人带来 的想象空间十分广阔。他往往把平 面设计元素分成几个层次。 如图一中的书被手握住,这只手由 平面转向立体,书似乎悬浮在空中 并投下阴影,营造出一种失重的空 间感。它传达了把握住了知识就拥 有了力量的设计理念。
兰堡 60年代的绘画图形 广告造型优美,表现自然, 深刻,注重画面整体设计 意念的把握,尽可能摆脱 纯绘画艺术中直观的写实 表现。
八十年代的摄影图形广告风格是兰 堡的又一个顶峰时期,兰堡风格也 好,德国风格也好,摄影图形都把 广告艺术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引导 了国际潮流。 他为慕尼黑费舍尔出版社涉及的系 列招贴作品表现了兰堡对朝现实主 义的理解和发展。 他善于用摄影手段表现梦幻世界与 现实世界,虚与实之间的关系,注 重把一种元素的叠合视感作为强烈 的对照物研究,他的招贴作品以其 悉尼的写实性摄影图形著称,他感 兴趣的是物体、照片和抽象概念的 综合艺术效果。 这个时期的摄影招贴作品不仅感染 了观众,也是摄影艺术家们感觉到 了摄影艺术的自我价值和应用价值 的存在。
1987年(49岁) 1993年(55岁) 1997年(59岁)
冈特· 兰堡 设计风格
从1960年学生时期到20世纪末,兰堡在近四十年创作生涯中,创作了200多 件代表作,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60年代 70年代-80年代 90年代
绘画图形广告时期 摄影图形广告时期 符号性图形广告时期
兰堡始终坚持用视觉形象 语言说话,一切装饰性元 素都让位于视觉功能。 在视觉上的自由化和韵律 化,正是他作为"视觉诗 人"派杰出代表的显著的 特点。他以其丰富的阅历 和隐喻的诗意,以最简洁 的视觉形象表达最深刻的 内涵,不断更新着人们的 视觉环境,不断地塑造自 己不同的设计风格。
冈特· 兰堡 作品
冈特· 兰堡 作品
冈特· 兰堡 作品
冈特· 兰堡 评价
国外学者将冈特· 兰堡称为欧洲最有创造力的“视觉诗人”,是因为他的作品 总是通过寻常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含义,通过隐喻的物体联想到实际事物。如 果说兰堡的某些简洁明了的黑白招贴是体现了“诗”的以简代繁,那么他的 其他作品还含有很多中国人对“诗”的理解。 土豆系列作品中,兰堡将色彩的对比和空间的叠加相结合,呈现出诗一般的 层次感和韵律感;“光明书”的设计中,将画面式样在一维和三维中转换, 类似诗歌中的平仄跳转;元素的密集中,不同的密集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 一如诗歌般的紧凑与跌宕不平,平面的张力得到膨胀。如此这般,兰堡将画 面当作诗歌般处理,充分体现了诗歌的自由与韵律。 在创作题材上,兰堡钟情于土豆,执着于为S· 费舍尔出版社设计系列招贴, 同时更以一个设计家对自由的追求来体现他对视觉艺术的理解。在形式手法 上,兰堡总是尝试新的方法来改善单纯的平面效果。 无论是空间的创造、式样的转换,还是用密集凸显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兰堡 追求的是平面视觉效果上的突破和创作上的个人化、自由化。 冈特· 兰堡的每一幅作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多的是心灵上 的颤动。他运用他理性的思维,艺术的表达,新颖的创意拓宽了我们的艺术 视野,其诗人的情怀为我们重新构造了艺术的境界,他的视觉创造给视觉形 象世界带来了新的力量和生机。

Gunter Ram bow · 冈 特38年 1958~1963年 1960年 1963年 1964~1973年 1974年 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 (20岁~25岁)在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 22岁的冈特· 兰堡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工作室。 (25岁)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 在斯图加特和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创办个人设计事务所。 至今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AGI)。 同年,36岁的兰堡受聘为卡塞尔综合学院图形设计教授。 任卡塞尔视觉传达教授。 至今任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大学一级教授、副校长。 担任江南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广告设计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冈特· 兰堡被称为“德国视觉诗人”,并与日本的福田繁雄、 美国的西摩· 切瓦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