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恩奶粉一个假洋品牌尴尬落幕的品牌教训.

合集下载

施恩奶粉承认并非国外品牌并向公众致歉

施恩奶粉承认并非国外品牌并向公众致歉

企 业终 于有 勇气道歉表 明他们吸取 了一 些 教训 , 能够道歉是
有一 定 勇气和胆识 的 , 最关键 的是产品质量 要 有保障。 但是
施 恩 这 份声 明仍然
“ 解释不 够彻 底 ” ,
这 “
华 人 ‘

到底是怎
样 的一 个背 景 , 都应 该 向外 界说 清楚 的” 。
但有媒体报道 , 美 国食 品药品管理 局 ( F D A ) 在美 国食
恩 公 司 的股 东之 一 , 美 国施 恩 国际有 限公 司授权 施 恩 公 司在
中 国大 陆使 用
施 恩 “

商标 。
这份末尾署名 “ 施恩 ( 广州 ) 婴幼儿营养品有限公 司
董事长 张利钿 ” 的声 明称 , “ 施 恩公 司 、 包括施恩 品牌完全
由华人拥 有。 企业 初创的宗 旨, 就是整合 国际 市场 的资源 ,
绘 画/张 建辉
近 年 来, 公 共 建 筑 中越 来越 多地 被 融
入 了风 水元 素, 而 其
中绝 大 多数 来 自当 地
主 政 官员的
构 思 “


事 件 In c ide n t
施恩 奶粉 承 认 并非 国外 品牌并 向公 众致歉
身陷 “ 洋奶 源 门” 和 “ 洋身份 门” 的施 恩 在媒体愈演
声 明再 次 强 调 , 在 三 聚氰胺 事件发生 后 , 从 2 0 0 9 年 1
月 1 日开 始 , 施 恩 全 部 采 用 从 新 西 兰 、 澳 大 利亚 的 进 口 奶 源 ,
目的也 是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 。
一 位 不 愿 具 名 的 业 内专 家 表 示 , 施 恩 事 件 走 到 今 天 ,

中国品牌如何塑造国际化形象只是分享

中国品牌如何塑造国际化形象只是分享

中国品牌如何塑造国际化形象一直宣称是美国品牌的施恩奶粉,最近陷入了双重危机之中。

一个罪名是产品中检出了令人闻风色变的三聚氰氨,另外一个罪名则是涉嫌虚假宣传,所谓的“100%进口奶源”和“海外背景”,原来都不实诚。

在三鹿事件爆发之时,笔者就曾经断言,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才刚刚开始。

在此次事件所引发的国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恐慌持续蔓延的情况下,果不其然,从去年9月开始到目前为止,食品企业危机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危机爆发的次数较之于往年明显增多,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也愈加广泛。

蒙牛OMP事件、多美滋奶粉事件、贝因美奶粉事件、雨润瘦肉精事件、王老吉夏枯草事件,这一连串的危机之所以会激起消费者的紧张和抵触情绪,引来媒体的高度关注和连续报道,实际上都与三鹿事件所引发的危机多米诺骨牌效应密切相关。

不过,现在再来讨论施恩是如何如何不该添加三聚氰氨,危机公关又是做得多么的失败等等,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

直接跳过“哀其不幸”和“怒其不争”这两个阶段之后,还是让我们转换一下视角,来深入思考一下,从欧典地板、丸美化妆品,到现在的施恩奶粉,还有更多潜伏在各行各业、暂时没被揪出来的假洋鬼子,它们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伪装自己?为什么本土品牌那么喜欢穿上“洋”皮大衣?本土品牌到底应该如何塑造自己的国际化品牌形象呢?也许通过对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会为更多在品牌形象建设和提升方面茫然不知所措的国内企业,指明一些正确的方向,避免今后遭遇到同样的“洋皮之痛”。

第一个问题,这些假洋鬼子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伪装自己?从欧典、丸美、施恩等已经被曝光的假洋品牌来看,它们伪装自己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最简单的,就是到国外注册一个品牌,然后冒充洋货反过来欺骗国内的消费者。

如果舍得多花一些钱的话,在注册地还有人专门负责接听电话。

如果留心观察的话可以发现,一些不相干的所谓外国品牌,在网站上所留下的注册地址甚至是公司电话都是相同的。

稍微复杂一点的,是除了企业名称标榜自己的洋品牌身份之外,还会从品牌故事、原料来源地、品牌代言人、企业高管或专家等多个方面进行包装,甚至像欧典似的把虚拟的所谓企业海外总部的照片加入到宣传资料中,以使得自己的洋品牌身份看起来更加真实。

雅士利施恩奶粉口碑怎么样,婴儿适用的营养成分详解

雅士利施恩奶粉口碑怎么样,婴儿适用的营养成分详解

雅士利施恩奶粉口碑怎么样,婴儿适用的营养成分详解雅士利施恩奶粉口碑怎么样?雅士利施恩奶粉是一款受到广泛好评的养分奶粉品牌,其口感细腻,养分丰富,成为众多妈妈们的首选之一。

接下来从品质保障、科学配方、婴儿适用性、口感口碑等4个方面对雅士利施恩奶粉做出具体的阐述。

品质保障:雅士利施恩奶粉采纳的是来自优质奶源地的优质奶源,经过多道检测、过滤、灭菌等严格流程,确保产品的纯度和平安性。

同时,该品牌也拥有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每一批产品都会接受多次质量检测,保障了产品的品质和平安。

科学配方:雅士利施恩奶粉配方经过科学研发,依据婴儿生长和进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养分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进行合理的配比。

并且,在不断地研发和迭代中,也会结合最新的科学成果,对配方进行不断地优化和改进,让产品的养分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婴儿适用性:雅士利施恩奶粉的配方和口感协作得特别好,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婴儿,推出了不同的奶粉产品。

并且,雅士利施恩奶粉的配方中含有婴儿需要的多种养分成分,能够满意婴儿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具有很好的婴儿适用性。

口感口碑:雅士利施恩奶粉的口感细腻、口味适中,深受婴儿和家长的宠爱。

而且,该产品的乳糖适量,不会引发婴儿腹泻等问题。

此外,该品牌还有很高的口碑,很多购买过雅士利施恩奶粉的家长都赐予了极高的评价,确定了其品质和口感。

婴儿适用的养分成分详解婴儿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养分需求特别大。

雅士利施恩奶粉配方中含有婴儿需要的多种养分成分,满意了婴儿各个方面的养分需求。

首先是蛋白质,雅士利施恩奶粉采纳的是优质牛奶蛋白,易于消化汲取。

其次是脂肪,也是婴儿生长发育中必不行少的养分元素,而雅士利施恩奶粉中的脂肪含量很高,满意婴儿对于脂肪的需要。

此外,钙、铁、锌等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也包括其中,全面满意了婴儿的养分需求。

总结归纳雅士利施恩奶粉具有品质保障,科学配方,婴儿适用性好和口感口碑佳等特点,成为妈妈们的首选之一。

奶粉评价汇总~实用版

奶粉评价汇总~实用版

奶粉选择国内目前正规销售的奶粉品牌众多,大体可分为3个层次:雅培、惠氏、美赞臣、多美滋在第一阵营,无论厂家实力还是广告投放都是首屈一指,无可非议;国内知名品牌在第二阵营,实力次之;众多小厂(山寨厂)品牌在第三阵营,主攻农村低端市场,在此不予评论。

1、雅培婴儿奶粉雅培排在榜首,相信不会有很多人有意见。

毕竟由美国雅培制药有限公司出品制造,奶粉是全进口的,其质量和水准还是一流的。

其产品根据TPM理论,适量添加了核柑酸,并且精选纯植物油,使其奶粉配方显得较为科学。

不方便之处在于产地过多,不单妈妈们,连销售者都被产地弄得糊里糊涂,另外,经销商对销售渠道的控制也有待提高,市场上充斥着冲货。

这类炒货的价格与正规经销商产品相差很大,给妈妈造成很大的困扰。

由于奶粉在运输过程中要求极其严格,这类跨区销售的产品,运输过程受高温或其他污染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况且出了问题之后,厂家对售后的跟踪相当麻烦,建议选择正规产品。

区域码由机器刻在罐面,比较难辨认(不知道雅培公司这么做是为什么)。

2、惠氏婴儿奶粉排在第二是有些屈就了,由大名鼎鼎的美国惠氏药厂出品制造,奶源全部进口,其品质和雅培一样,应该排在第一线。

排在第二名的主要原因是奶粉配方设计主要针对欧美人种,热量大,国内的宝宝吃了之后体质是不错,但常常发生便秘,这已经是总所周知的。

不过妈妈不同太担心,多给宝宝喝水以及喝清火宝,没什么大问题。

其主要产品添加了纯净植物来源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又名脑黄金)、AA(氨基酸)、足量的锌、亚油酸和亚麻酸,为宝宝的大脑发育和免疫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与雅培同样的困扰来自于市场上泛滥的冲货(炒货),价格相差很大,但冲货无赠品(原厂标识的赠品,不是销售商自配的),还是很容易辨认的。

各区的区域码用机器刻在罐底,清晰可辨,妈妈们可以咨询公司热线了解当地的供货编码。

3、美赞臣婴儿奶粉三大牌子之一,牌子由美国美赞臣公司拥有,制造却在广州开发区,奶源部分国内,大部分进口。

雅士利身陷“低迷怪圈”

雅士利身陷“低迷怪圈”

雅士利本身也急需资本的助力。
虽然雅士利经营情况良好,但和优秀的乳业巨头相比,已经遇到发展瓶颈,在人才、研发、质量监控、管理体系方面与国际一流企业还存在差距,并且难以突破。
在各取所需下, 2009年8月,凯雷投资以6.5亿元代价认购了雅士利1.02亿新股,占扩大后股本的17.33%。以2009年的4亿元净利润推算,凯雷给了雅士利7.75倍市赢率的估值。凯雷还获得雅士利10个董事席位中的2席。同年9月,复星投资按同样的估值收购雅士利3.6%旧股。复星投资的行为算是一种跟投,不做过多的尽职调查,不派出董事、不参与管理。而且复星买的是旧股,1.5亿全部流入张家兄弟腰包。
在树立品牌形象方面,雅土利算得上不惜血本,在各级电视台大放广告、请名人代言、在知名网站设论坛,还更换了包装,高调打造“百分百进口原奶粉”形象。这一切固然为的是扩大奶粉销售额,却为何没有对二级市场产生任何正面影响呢?
冷场背后的秘密
认真分析,也许不难窥见其中的端倪。
第一个问题可能出在完全依赖进口原料上。目前我国大部分乳企都是进口原料奶的“大客户”,由于怕防不胜防的“这胺那素”砸了自己的牌子,生产糕点、休闲食品的各大厂家也纷纷弃国产原料改用进口原料。澳大利亚、新西兰盛产再多的牛奶也架不住14亿人非洋奶不饮的气势。僧多粥少,洋奶粉的价格优势恐怕难以持久。
但欣逢喜事、名利双收的雅士利,然而此后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却惨不忍睹。从11月1日挂牌起,雅士利就没有在招股价以上交易过,2010年凄惨地收在3港元以下。2011年4月28日,雅士利的股价更是跌到2.6港元之下。
在4月28日,雅士利发布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2010财年,雅士利旗下四大品牌(雅士利,施恩,正味及优怡)总销售额、净利润分别达到29.5亿港元和5.02亿港元,同比分别增加了14.2%和24.1%。然而这样一份利好的年报连个微小的反弹也没引起,此后,2元、1.9元、1.8元等关口相继失守。

8098547_还有哪些“假洋鬼子”

8098547_还有哪些“假洋鬼子”

42这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马克华菲,该品牌开始时宣称是意大利品牌,后改称是“源自意大利风格的中国原创时尚品牌”。

马克华菲其实是男装品牌七匹狼的“兄弟”,产地是福建,是百分百的中国本土品牌。

除了高端服装,运动品牌也不乏“假洋鬼子”。

“美国骆驼鞋”的商标注册人是中国人万金刚;让许多人混淆的中国乔丹,是1998年福建晋江的一家鞋厂在国内注册的商标,实际上,中国乔丹与耐克公司的Jordan 系列没有任何关系。

让人惊讶的是,中国乔丹甚至曾大张旗鼓地出现在美国NBA球场边的广告牌上。

凤凰网的调查显示,72.3%的网友认为,服装箱包领域的假洋品牌现象最为严重,其次是食品和饮料。

三聚氰胺丑闻对国内奶制品行业的打击至今仍在延续,国内消费者宁可花高价也愿意购买国外品牌的奶粉,这也给了一些国产品牌“新的发展机会”。

在“达芬奇”之后,曝光率最高的“假洋鬼子”莫过于施恩、澳优等宣称国外奶源地、进口品质的奶粉品牌。

澳优奶粉近期被质疑非进口产品,公司总部实为湖南一家贴牌商。

生产商澳优乳业公司回应称,自己是“国外产品与本国品牌相结合”的国际化企业,但其包装上的宣传语仍被质疑误导消费者。

2010年3月,宣称产自美国的施恩奶粉也被曝出只是雅士利在美国注册的子公司,在媒体的质疑声中,施恩婴幼儿营养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钿最终公开承认,“施恩公司、包括施恩品牌完全由华人拥有”。

儿童营养品牌、“产自法国”的合生元,在宣传中称自己在法国有90年历史,招股书却显示广州合生元于1999年8月成立,于2000年注册商标,法国合生元则注册于2008年7月。

合生元的法国基地只按照配方为中国生产,在全球其他国家并无销售。

曾风靡大街小巷的“美国加州牛肉面”,其实和美国一点关系也扯不上,该品牌创始人在国外注册公“打造”假洋品牌的六种模式2009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出口强大不等于品牌强大,在全球都在使用“中国制造”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一些企业还在大肆冒充“洋品牌”,许多消费者也在追捧那些“异国风情、品质和出身”的标签。

“假洋鬼子”为何横行中国?

“假洋鬼子”为何横行中国?

比如,号称德国品牌的欧典地板是一个不标生产厂家和产地的纯中国地板;标榜美国品牌的施恩奶粉注册地竟然是美国一个停车楼下的空房间,所谓的美国施恩不过是一个空壳公司;乔丹(中国)运动品牌跟迈克尔?乔丹和美国耐克旗下的“AirJordan”品牌没有半毛钱关系;味千拉面所谓20多个小时熬制而成的锅底其实是由汤粉、汤料调制而成……
前言:
假洋鬼子最早源于1862年,即同治元年,创始于上海。美国人华尔(Frederick Townsend Ward)组成所谓“常胜军”(The Ever Victorious Army),带兵军官是真洋人,而普通兵勇全为华人。操中国话的华人兵勇却穿洋人军服,于是当时的人就这些华人兵勇为“假洋鬼子”。国人知道“假洋鬼子”一词,大多是从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其符号意义为沾染了“洋味”的中国人,不是真的洋人,故称“假洋鬼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看够了各式各样、煞有其事的“假洋鬼子”。有的是取个语焉不详的英文名字;有的是编造点洋血统或者源自哪里哪里的传奇故事;有的是到国外某个国度注册个公司,摇身一变成了国际品牌;有的是在外头设个空壳,再回来搞中外合资。
2011年7月21日,达芬奇家居在其官网上公布了长达62页的“致达芬奇顾客的一封信”,此信开宗明义:“尽管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还在就媒体反映的问题进-全球品牌网-行严格的调查,但我们有责任向我们的新老客户真诚地表达我们的歉意,以及我们对这些问题做出的检讨、反省、解释和适当的澄清”。
谭小芳老师表示,也许达芬奇家居想表达的是“检讨、反省、解释和适当的澄清”,但实际表达的却是“澄清、解释、反省和适当的检讨”。这封信告诉消费者:达芬奇所有的品牌都有合法的授权;代理的意大利品牌绝对是原产;达芬奇与谣传为达芬奇代工的东莞长丰公司没有任何关系;达芬奇的极少数产品确实有保税区“一日游”情形,但是这不但不会损害消费者利益,还可以给消费者带来优惠;达芬奇的产品如存在质量不合格问题,源头也在意大利厂家那里,是意大利厂家的责任。

慎防假洋鬼子 为你揭开奶粉行业的秘密

慎防假洋鬼子 为你揭开奶粉行业的秘密

慎防假洋鬼子为你揭开奶粉行业的秘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来国内很多看似“进口”的婴儿奶粉并非真正的舶来品,而是“假洋鬼子”!目前市场上诸多主流品牌的来龙去脉到底如何?那些国际大牌究竟好在哪里?请看以下“专业人士分析”的奶粉行业的秘密。

1、多美滋/Dumex:这几年来应该是中端的领导品牌,2010年的销售应该在40亿左右,现在是达能旗下的品牌。

多美滋是中国奶粉行业的一个奇迹,是10多年来奶粉行业快速成长的最大的受益者和典型代表。

多美滋的前身新安乳品公司是上海崇明岛的一家很小的农场企业,成立于1987年,是做低价袋装奶的为主的;1992年底,引进了丹麦宝隆洋行的资金,成立英特儿营养乳品有限公司,1995年年中企业建成投产,开始生产多美滋奶粉,2006年被荷兰的NUMICO公司收购,2007年又被达能收购,2008年12月才改名为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

多美滋奶粉从95年开始在短短的十年间,从0到40亿的产量,从一个小小的私营承包企业到国际巨头并购,成就了一个从灰姑娘到白雪公主的蜕变,也是中国奶粉市场快速成长真实写照。

和雅培、惠氏等真正的全球性公司相比,多美滋更像个暴发户,底蕴和口碑不够,但他们像康师傅等很多品牌一样,是真正发家在中国的,深刻理解中国市场的特性,知道如何做中国市场,营销水平一流,懂得如何公关,如何和媒体做好关系,前期给经销商的利润也很高,能让经销商和店铺主动帮他们介绍,而且经营的面很广,业务、导购和医务等推广人员也很多。

有人、有关系、有利润成就了他们的快速成长。

多美滋也因此成为了国内所有奶粉(尤其是中小私营企业)向往的榜样。

这几年来,几乎所有的私营奶粉企业,都在拼命投入,将销售做大做广,然后引进外资或转手他人,赚个好钱。

这也是奶粉行业非常地急功近利甚至为业绩不择手段的原因之一。

多美滋在国外根本没有厂,其产品全在上海生产,本来也只在国内销售,这几年被达能收购后,才开始开发越南、印度等海外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恩奶粉:一个假洋品牌尴尬落幕的品牌教训
近日,施恩奶粉涉嫌虚假宣传及冒充洋奶粉事件终于告一段落。

施恩(广州)婴幼儿营养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钿终于公开承认,“施恩公司、包括施恩品牌完全由华人拥有”。

施恩事件勾起了消费者对欧典地板的回忆。

作为一个在奶粉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施恩奶粉在激烈竞争的婴幼儿奶粉市场拥有相当部分的消费者。

但纵观近来沸沸扬扬施恩奶粉事件的来龙去脉,真叫人有“越描越黑”之感。

施恩公司真正富于戏剧色彩的情节变幻,还在于它的“身份”。

此前,施恩宣称是其股东之一、美国施恩国际有限公司授权施恩公司在中国大陆使用“施恩”商标,此举完全迷惑了消费者,施恩奶粉也被尊为彻彻底底的“美国品牌”。

现在,施恩终于声明“施恩公司、包括施恩品牌完全由华人拥有”,无疑承认了自己的“假洋鬼子”身份。

如今,冒充洋品牌现象在婴幼儿用品市场已经相当普遍,从奶粉到婴幼儿辅食、鱼肝油等产品都存在类似现象。

其它行业也不乏相同的例子:为了区分市场定位及迎合消费者信赖外资品牌的消费习惯,一个公司旗下常拥有两个甚至多个品牌,其中某个品牌在海外注册,但据了解,这些打着属于“澳洲”、“新西兰”等品牌的公司80%是空壳,所谓进口品牌也只是“左手倒右手”。

中国乳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想通过品牌来武装自己无可厚非,但披上一件“洋马甲”绝非明智之举。

规避投资风险是每个寻求利润最大化市场主体的追求目标,但采取钻政策空子、骗取国家税收优惠、欺骗消费者、转嫁市场风险的方式着实不可取。

现在的奶粉已经都有原产地标注,其他行业的监管措施也正在加强。

消费者可能一时发现不了企业的真实身份,但不会永远被蒙在鼓里。

除了政策缺失、监管乏力的因素外,消费者对洋品牌的盲目崇拜心理为“假洋品牌”肆虐提供了又一个可乘之机。

施恩能享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谁又能否认“假洋鬼子”的外衣毫无作用?国内消费者“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客观上为“假洋鬼子”滋生提供了温床,对洋品牌趋之若鹜的偏执让“势利”的消费者尝到了自己“施肥”种出的苦果。

正是我们对洋品牌的过分迷信才导致不断有人炮制“假洋鬼子”欺骗国人。

此前曝出的“欧典地板”、“加州牛肉面大王”、“丸美化妆品”到“慕思·凯奇床具”,无一不是深受国内消费者青睐的“国际品牌”。

剥下这层国际化的外衣,仅仅是一个谎言就让这些“假洋鬼子”多赚几十亿元,到底值不值或许还是要由买单的消费者自己去衡量了。

在全球化的今天,很多国内和国外品牌都是采用的相同工艺和技术,产品从根本上已没有太多区别,只要产品本身能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就没必要苛求是否为国外品牌。

施恩面临的尴尬,也给尚未曝光的更多“假洋鬼子”以有益的警示,那就是以脚踏实地的态度办企业,以货真价实的产品来赢市场。

只是在“外包装”上投机钻营,指望扯虎皮做大旗来捞市场,到头来只是自欺欺人。

任何一家企业要想赢得市场的份额与消费者的青睐,只须踏踏实实做事,把产品质量提上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愁占据不了理想的市场空间。

施恩涉嫌虚假宣传也还未到臭名昭著的三鹿奶粉坑害消费者的田地。

人们有理由对施恩抱以重建消费者信心的希冀,施恩也仍有彻底洗心革面完成自我救赎的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