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品教育2第一单元2、难忘的小诗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语文《难忘的小诗》教案

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语文《难忘的小诗》教案

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语文《难忘的小诗》教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2.能借助词典理解生词。

3.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4.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与人相处应规范自己行为。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课12个生字。

难点:理解课文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这一课,我们来学习一个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有关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

1.提示: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看谁能弄清楚下面的问题:(1)课文为什么样要以“难忘的小诗”为题目?为了一件什么事?(2)朗读小诗以后,“我们”的心里觉得怎么样?(3)结果怎样?2.学生自读。

3.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用最好的办法识记字形。

三、检查识字情况,老师相机指导。

难忘、但是、难免、骂人、注视、不甘示弱,朗读四、再读课文。

1.要求巩固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注意故事情节是怎么样发展的?五、注意结构、整体把握。

课文从哪到哪写的是“争吵”?六、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相应的语气。

2.指名读、齐读。

3.小结:这两自然段写了陶校长处理小磨擦自有办法,到两位同学发生争吵,为后面两首小诗的出现打下埋伏。

七、巩固生字。

重点提示字形中容易写错的地方。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2.指导学生尝试自编小诗3.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4.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与人相处应规范自己行为。

教学重难点:重点:仿写句子。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

二、读讲课文。

1.学习第3—6自然段课文(1)发生争吵以后,陶行知校长是怎样做的?(2)下面请你们自己轻声朗读第3—5自然段。

思考:“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3)再读一坊,看看这三自然段你是不是弄懂了意思。

(4)指导:这应该怎么读?轻声地、充满高兴的情绪。

《难忘的小诗》课件

《难忘的小诗》课件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要求根据
人物的情绪读出相应的语气。
2.同学们在朗读过程中品读,体会作 者的写作意图。
3.小结:
这两自然段写了陶校长处理小磨 擦自有办法,到两位同学发生争吵,
为后面两首小诗的出现打下埋伏。
二、学习第3—6自然段课文
1.发生争吵以后,陶行知校长是怎样做的?
2.下面请你们自己轻声朗读第3—5自然段。思 考: “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3.再读一遍,看看这三自然段你是不是弄懂了 意思。
应该怎么读好这篇课文?
轻声地、充满高兴的情绪。“会意”, 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要读出 “同学们”对那位同学的赞美和会心的笑
声。
• 5.陶行知校长这次没有训斥学生,而是 用小诗来教育他们,收到了什么样的效 果?
为了一件什么事?
(2)朗读小诗以后,“我们”的心里觉得怎
么样?
(3)文。
(2)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用最好的 办法识记字形。
生字学习
育 yù 陶 táo 但 dàn 难 nán
免 miǎn
弱 ruò
骂 mà
朗 lǎng
注 zhù
既 jì
甘 gān
胆 dǎn
课文学习
6.让我们把这两首小诗再读一遍,你觉
得陶行知校长做得对吗?你和小伙伴相 处时要怎么样做呢?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这一段课文是总结全文。 2.指名轻声读最后一自然段。
3.读了这一段,说说这两首小诗为什么 令孩子们终身难忘?
课文拓展
1.读过了课文,你们对陶行知校长有什
么印象呢?
2.现在就让我们来说几句话来表达我们
对陶爷爷的敬意吧。
小练笔
回忆自己与同学之间发生的

《难忘的小诗》教案

《难忘的小诗》教案

《难忘的小诗》教案
《难忘的小诗》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指导学生尝试自编小诗。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与人相处应规范自己行为。

重点和难点:重点仿写句子。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法、学法 ;教法质疑、引导、点拨。

学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3—6自然段课文
(1)发生争吵以后,陶行知校长是怎样做的?
(2)下面请你们自己轻声朗读第3—5自然段。

思考:
“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3)再读一坊,看看这三自然段你是不是弄懂了意思。

(4)指导:这应该怎么读?
轻声地、充满高兴的情绪。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要读出“同学们”对那位同学的赞美和会心的笑。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难忘的小诗课件2 湘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难忘的小诗课件2 湘教版
难忘的小诗
人物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年),安 徽歙(shè )县人。中国人民 教育家 ,民主革命家。原名文 浚,后改名知行,又改名行知。 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 美国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 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 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课文为什么样要以“难忘的小诗”为 题目?为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第3—6自然段课文
发生争吵以后,陶行知校长是怎样 做的?“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陶行知校长这次没有训斥学生,而是 用小诗来教育他们,收到了什么样的 效果?你觉得陶行知校长做得对吗? 你和小伙伴相处时要怎么样做呢?
学习第7自然段
这两首小诗为什么令孩子们终身难 忘?
读过了课文,你们对陶行知校长有 什么印象呢?
朗读小诗以后,“我们”的心里觉得 怎么样?
结果怎样?
育 yù 难nán 注zhù 朗lǎng
陶 táo 免 miǎn 甘gān 既jì
但 dàn 骂mà 弱ruò 胆dǎn
课文从哪到哪写的是“争吵”?
第1、2自然段写了陶校长 处理小磨擦自有办法,到两位 同学发生争吵,为后面两首小 诗的出现打下埋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写出了一件什 么事?
回忆自己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事,联系 学校生活,自编一首小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6、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9、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4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4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3、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富。 44、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45、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无须过于在意,人生如梦看淡一切,看淡曾经的伤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 4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49、如梦醒来,暮色已降,豁然开朗,欣然归家。痴幻也好,感悟也罢,在这青春的飞扬的年华,亦是一份收获。犹思“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更加灿烂。 50、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 51、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 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小学语文《难忘的小诗》教案

小学语文《难忘的小诗》教案

小学语文《难忘的小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本节课的小诗。

(2)理解小诗的内容和寓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学会欣赏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他们高雅的生活情趣。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美好时光,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小诗。

(2)理解小诗的内容和寓意。

难点:(1)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欣赏诗歌。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美。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共鸣。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小诗相关的课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2. 教学素材:准备与小诗相关的故事、图片等素材,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介本节课的小诗《难忘的小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学习小诗:(1)让学生自读小诗,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分析小诗的韵律、节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 理解内容:(1)让学生结合课件和素材,理解小诗的内容。

(2)小组合作,讨论小诗的寓意和作者的情感。

4. 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从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2)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让学生感同身受。

5. 欣赏诗歌:(1)让学生从欣赏的角度,分析小诗的美。

(2)学会品味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6. 应用拓展:(1)让学生发挥想象,为小诗创作一个情景。

(2)选取学生代表进行分享。

7. 总结课堂:(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诗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读多背。

8. 布置作业:(1)背诵小诗。

(2)写一篇关于小诗感悟的日记。

《难忘的小诗》教案

《难忘的小诗》教案

《难忘的小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诗,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爱好。

2. 提高学生对小诗的理解、感受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小诗中的情感美和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的小诗,包括现代诗和古诗词。

2. 对每首小诗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3. 引导学生进行小诗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小诗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小诗的意义。

3. 采用示例法,以具体的小诗为例,进行分析和解说。

4.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小诗创作和分享,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适合学生阅读的小诗文本和相关资料。

2. 准备小黑板或投影仪,用于展示小诗和解说。

3. 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供学生进行小诗创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小诗的理解和感受程度,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进行评估。

2. 学生的小诗创作能力,通过作业和小测验进行评估。

3. 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课堂参与和课后反馈进行评估。

1. 教学环节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性问题,激发学生对小诗的兴趣,如:“你们听说过小诗吗?谁能举个例子?”2. 教学环节二:小诗欣赏与解析(15分钟)教师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小诗,进行讲解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小诗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3. 教学环节三: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小诗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4. 教学环节四:小诗创作指导(10分钟)教师为学生提供创作提示和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小诗创作。

5. 教学环节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小诗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小诗朗诵活动,让学生感受小诗的韵律美。

2. 邀请诗人或文学爱好者进行讲座,分享诗歌创作的经验和心得。

3. 组织学生参观诗歌展览或相关文化活动,拓宽视野。

《难忘的小诗》教案

《难忘的小诗》教案

《难忘的小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诗,感受小诗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2. 提高学生朗读、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诗的定义和特点2. 欣赏和分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小诗3. 学生创作小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小诗的定义和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小诗。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作具有个性和情感的小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诗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代表性小诗。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小诗。

3. 互动法:学生相互交流对小诗的理解和感受。

4. 创作法:学生动手创作小诗,展示并评价。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适合的小诗教材或自编教材。

2.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小诗文本和图片。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小诗,激发学生对小诗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小诗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小诗有初步的认识。

3. 欣赏分析: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小诗,教师朗读并引导学生分析小诗的主题、形式和表达技巧。

4. 互动交流:学生分享自己对小诗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

5. 创作练习:教师给出创作主题,学生动手创作小诗,教师巡回指导。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背诵所学的小诗,增强记忆力。

2. 让学生课后收集自己喜欢的小诗,下节课分享。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学习态度。

2. 小诗创作:评价学生在创作中的表现,包括内容、形式和表达技巧。

3. 课后收集: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小诗的兴趣和热爱。

九、教学反思十、课程拓展1. 组织小诗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2. 开展小诗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3. 邀请诗人或文学爱好者来校讲座,分享诗歌创作和欣赏的经验。

六、教学内容1. 小诗的分类及代表性作品2. 诗歌的基本形式与技巧3. 小诗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七、教学过程1. 诗歌形式与技巧讲解:介绍诗歌的基本形式(如抒情诗、叙事诗、儿童诗等),讲解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第一单元2、难忘的小诗

2第一单元2、难忘的小诗

第一单元2、难忘的小诗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2.能借助词典理解生词。

3.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4.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与人相处应规范自己行为。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课12个生字。

难点:理解课文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这一课,我们来学习一个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有关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

1.提示: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看谁能弄清楚下面的问题:(1)课文为什么样要以“难忘的小诗”为题目?为了一件什么事?(2)朗读小诗以后,“我们”的心里觉得怎么样?(3)结果怎样?2.学生自读。

3.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用最好的办法识记字形。

三、检查识字情况,老师相机指导。

难忘、但是、难免、骂人、注视、不甘示弱,朗读四、再读课文。

1.要求巩固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注意故事情节是怎么样发展的?五、注意结构、整体把握。

课文从哪到哪写的是“争吵”?六、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相应的语气。

2.指名读、齐读。

3.小结:这两自然段写了陶校长处理小磨擦自有办法,到两位同学发生争吵,为后面两首小诗的出现打下埋伏。

七、巩固生字。

重点提示字形中容易写错的地方。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2.指导学生尝试自编小诗3.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4.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与人相处应规范自己行为。

教学重难点:重点:仿写句子。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

二、读讲课文。

1.学习第3—6自然段课文(1)发生争吵以后,陶行知校长是怎样做的?(2)下面请你们自己轻声朗读第3—5自然段。

思考:“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3)再读一坊,看看这三自然段你是不是弄懂了意思。

(4)指导:这应该怎么读?轻声地、充满高兴的情绪。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2、难忘的小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
2.能借助词典理解生词。

3.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4.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与人相处应规范自己行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12个生字。

难点:理解课文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一课,我们来学习一个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有关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

1.提示: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看谁能弄清楚下面的问题:
(1)课文为什么样要以“难忘的小诗”为题目?为了一件什么事?
(2)朗读小诗以后,“我们”的心里觉得怎么样?
(3)结果怎样?
2.学生自读。

3.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用最好的办法识记字形。

三、检查识字情况,老师相机指导。

难忘、但是、难免、骂人、注视、不甘示弱,朗读
四、再读课文。

1.要求巩固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注意故事情节是怎么样发展的?
五、注意结构、整体把握。

课文从哪到哪写的是“争吵”?
六、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相应的语气。

2.指名读、齐读。

3.小结:
这两自然段写了陶校长处理小磨擦自有办法,到两位同学发生争吵,为后面两首小诗的出现打下埋伏。

七、巩固生字。

重点提示字形中容易写错的地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2.指导学生尝试自编小诗
3.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4.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与人相处应规范自己行为。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仿写句子。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二、读讲课文。

1.学习第3—6自然段课文
(1)发生争吵以后,陶行知校长是怎样做的?
(2)下面请你们自己轻声朗读第3—5自然段。

思考:“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3)再读一坊,看看这三自然段你是不是弄懂了意思。

(4)指导:这应该怎么读?
轻声地、充满高兴的情绪。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要读出“同学们”对那位同学的赞美和会心的笑声。

(5)陶行知校长这次没有训斥学生,而是用小诗来教育他们,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6)让我们把这两首小诗再读一遍,你觉得陶行知校长做得对吗?你和小伙伴相处时要怎么样做呢?
2.学习第7自然段
(1)这一段课文是总结全文。

(2)指名轻声读最后一自然段。

(3)读了这一段,说说这两首小诗为什么令孩子们终身难忘?
3.现在我们来说几句话来表达我们对陶行知校长的敬意吧。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写出了一件什么事?
3.背诵课文中两首小诗。

四、课堂练习。

小练笔:回忆自己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事,联系学校生活,自编一首小诗。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