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热导率计算公式
(完整版)耐火材料导热系数

q=cρdΔTc:烟气平均比热 KJ/kg·kρ:烟气密度 kg/m3d: 横截面所对应的窑长 mΔT:窑内最高温度 K800 ℃时cρ=0.417 KJ/m3·k900 ℃时cρ=0.388 KJ/m3·k1000℃时cρ=0.3592 KJ/m3·k1100℃时cρ=0.3400 KJ/m3·k1200℃时cρ=0.3216 KJ/m3·k1kg 25度水变成水蒸汽所需热量为2571.68kj 水在100度时汽化潜热为2256.68kj/kg耐火材料应用参数×10-3t比热kj/kg℃材料名称使用温度o C 密度kg/m3导热系数入W/(m*。
C) 价格耐火粘土砖1350-1450 2200 0.698+0.64×10-3t轻质耐火粘土砖1250-1300 1000 (0.26+0.23×10-3t 0.836+0.26×10-3超轻质耐火粘土砖1150-1300 540-610 0.093+0.00016t超轻质耐火粘土砖1300 270-330 0.058+0.00017t镁砖1600-17002300-2600 4.65-0.001745t(<1450)铬砖1600-1700 2600-2800 4.7+0.00017t铬镁砖1750 2800 4.05-0.825×0.001半硅砖1400 0.87+0.00052t硅砖1600 1850-1950 0.815+0.756×0.001碳化硅砖20.9-0.010467t抗渗碳砖(重质)0.698+0.000639t抗渗碳砖(轻质)0.15+0.000128t氧化铝空心球高铝空心球高铝砖氧化铝56% 2380 1.22+0.41×0.001 气孔率19% 高铝砖氧化铝74% 1500-1600 2530 0.662+0.08*10-3*t气孔率20%高铝聚轻砖1250-1350 1000 0.25--0.45 1850元/吨轻质高铝砖1450 1500 0.341+0.249*10-3t 0.856JM26莫来石砖10000.0815+0.2×10-3 1.20JM32轻质莫来石砖1600 1000 ≤0.35元/吨230×114×65莫来石绝热砖10000.24-10×10-51莫来石聚轻球莫来石轻质高铝砖1600 0.310+0.000176t刚玉转氧化铝90% 2750 1.70+ 0.29×0.001 气孔率23% 刚玉砖氧化铝98% 1700-1800 3000 2.90–0.58×10-3t 气孔率21% 轻质刚玉砖白云石砖混合纤维1250 0.11含锆型硅酸铝纤维模块1400 200 0.18(1000℃)高铝纤维毯130硅酸铝纤维毯130高纯硅酸铝纤维260 0.16+22.5×10-50.836多晶莫来石纤维棉1300 120 ≤0.175多晶氧化铝纤维板1500 110 ≤0.15高纯型耐火纤维针刺毡1100 0.09(400℃)普通硅酸铝纤维毡950 ≤0.116硅酸铝耐火纤维束1000 0.13A级硅藻土制品900 500 0.0395+0.00019tB级硅藻土制品900 550 0.0477+0.0002t硅藻土砖900 500 0.105+0.000233t硅藻土砖900 550 0.131+0.000233t硅藻土砖900 650 0.159+0.000134t泡沫硅藻土砖900 500 0.111+0.000233t硅藻土900 550 0.072+0.000198t矿渣棉600 0.058+0.16×10-3t 一般60mm厚水泥珍珠岩制品600 300-400 0.0651+0.000105t水泥蛭石制品800 400-450 0.103+0.000198t石棉板500 770-1045 0.163+0.000174t石棉砖384 0.099石棉绳300 590-730 0.073+0.000314红砖1560 0.47+0.51*10-3*t红砖(营造状态)1860 0.87玻璃丝120-492 0.058-0.07玻璃棉毡18.4-38.3 0.043高炉矿渣700 0.53~1.2陶瓷纤维的品种主要有:普通硅酸铝纤维、高铝硅酸铝纤维、硅酸铝纤维(含Cr2O3、ZrO2或B2O3)、多晶氧化铝纤维和多晶莫来石纤维等。
几种保温、耐火材料的热导率和温度的关系

业大学出版社,2005.6(2009.6重印) 理者几来自保温、耐火材料的热导率和温度的关系
材料名称
超细玻璃棉毡、管 矿渣棉 水泥蛭石制品 水泥珍珠岩制品 粉煤灰泡沫砖 水泥泡沫砖 A级硅藻土制品 B级硅藻土制品 膨胀珍珠岩 微孔硅酸钙制品 耐火粘土砖 轻质耐火粘土砖 超轻质耐火粘土砖 超轻质耐火粘土砖 硅砖 镁砖 铬砖
材料最高允许温度 T/℃
400 550~600 800 600 300 250 900 900 1000 650 1350~1450 1250~1300 1150~1300 1100 1700 1600~1700 1600~1700
密 度 ρ /(kg·m-3)
18~20 350 420~450 300~400 500 450 500 550 55 ≯250 1800~2040 800~1300 240~610 270~330 1900~1950 2300~2600 2600~2800
数据来源:传输原理/吉泽升主编.-2版.-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6(2009.6重印) 数据有误请联系数据整理者
率和温度的关系
热导率λ /(W·m-1·℃-1) (T表示材料的平均摄氏温度)
0.033+0.00023T 0.0674+0.000215T 0.103+0.000198T 0.065+0.000105T 0.099+0.0002T 0.1+0.0002T 0.0395+0.00019T 0.0477+0.0002T 0.0424+0.000137T 0.041+0.0002T (0.7~0.84)+0.00058T (0.29~0.41)+0.00026T 0.093+0.00016T 0.058+0.00017T 0.93+0.0007T 2.1+0.00019T 4.7+0.00017T
(完整版)耐火材料导热系数

q=cρdΔT
c:烟气平均比热 KJ/kg·k
ρ:烟气密度 kg/m3
d: 横截面所对应的窑长 m
ΔT:窑内最高温度 K
800 ℃时cρ=0.417 KJ/m3·k
900 ℃时cρ=0.388 KJ/m3·k
1000℃时cρ=0.3592 KJ/m3·k
1100℃时cρ=0.3400 KJ/m3·k
1200℃时cρ=0.3216 KJ/m3·k
1kg 25度水变成水蒸汽所需热量为2571.68kj 水在100度时汽化潜热为2256.68kj/kg 耐火材料应用参数×10-3t
陶瓷纤维的品种主要有:普通硅酸铝纤维、高铝硅酸铝纤维、硅酸铝纤维(含Cr2O3、ZrO2或B2O3)、多晶氧化铝纤维和多晶莫来石纤维等。
近年来,国外已经成功开发出(或正在开发)一些新的陶瓷纤维品种,如:镁橄榄石纤维、陶瓷纤维(SiO2-CaO-MgO系和Al2O3-CaO系)等。
陶瓷纤维产品的形态主要有:陶瓷纤维棉、毡、毯、模块、纸、布、带、绳等。
热传导的U值和K值、R值

U值、R值和K值的区别热导率(k值)热导率是用来度量材搜索料传导热量的能力,热导率愈高,热量在该材料内的损耗就越少。
热导率定义为单位截面、长度的材料在单位温差下和单位时间内直接传导的热量,公制单位是瓦/米·开尔文(W/m-K)。
通常用k或λ来表示热导率。
不同单位制下热导率的换算公式如下1 BTU/ft hr F = 1.73 W/m-K = 1730 mW/m-K12 BTU-in/ft2 hr F = 1 BTU/ft hr F = 1.73 W/m-K1 BTU-in/ft2 hr F = 0.144 W/m-K = 144 mW/m-K和热导率相对应的是热阻率,用来表示材料阻止热量在某方向上传导的能力。
热阻系数的单位是米·开尔文/瓦(m-K/W)热阻值(R值)热阻值R的定义是:在指定的温度下,某种材料在单位面积上阻止热量穿过的能力。
材料的R值越高,就越适合作为保温材料。
热阻值的单位是 m2·K/W(英制:ft2·hr·F/BTU)材料厚度/k值 = R值连续的绝热材料的R值可以相加R值和材料厚度具有线性关系R/in = 144/k (mW/m-K) -> 12 mW/m-K 相当于每英寸厚度R值 = 12和热阻值对应的是热导系数,单位是W/m2·K,在系统中这个值通常被称为总传热系数(OHTC)。
热阻值常常被用在建筑工程中,用来评价材料或者系统的相对保温能力。
热导系数(U值)U值用来度量导热能力,表示材料在单位面积上允许热量通过的能力,单位为W/m2·K。
U值为R值的倒数,即U=1/R。
U值越低说明材料保温性越好(和k值概念很类似)OHTC和U值常常被认为是同义的。
U值与K值的区别概念和定义相同。
U值和K值都是衡量材料隔热性能的物理量,即传热系数。
建筑玻璃的U值和K值都定义为:在标准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的玻璃组件一侧空气到另一侧空气的传输热量。
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建筑材料的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是指用来描述建筑材料在热学方面的性能的一组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建筑材料的隔热性能、导热性能、热传递系数等重要的热学性能。
1.热导率(λ):热导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材料厚度上的热流量,它可以反映材料的导热性能。
热导率越低,表示材料的隔热性能越好。
2.导热系数(k):导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与单位温度差的热流量,它是导热率与材料密度和比热容的乘积。
导热系数也可以反映材料的导热性能,其计算公式为k=λ/(ρ×c),其中λ为热导率,ρ为密度,c为比热容。
3.热扩散系数(α):热扩散系数是指材料在温度差下的热扩散速率,它可以反映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传导性能。
热扩散系数一般通过测量材料的热导率和比热容来计算得到。
4.导热浸渍系数(EI):导热浸渍系数是指材料的导热性能与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表示材料的导热性能是否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5.导热性能指数(Φ):导热性能指数是指材料抗热流传导能力的量化指标,它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方法来获取。
导热性能指数越高,表示材料的隔热能力越强。
6.蓄热系数(C):蓄热系数是指材料单位体积的热容量,它可以反映材料的热惯性和储热性能。
蓄热系数越大,表示材料的储热能力越强。
7.热传递系数(U):热传递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材料单位面积的热流量与温差之比,它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隔热性能。
热传递系数越低,表示材料的隔热性能越好。
8.阻燃性能:阻燃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到火源热作用下的燃烧表现。
阻燃性能好的材料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和有害物质含量较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小。
以上是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的一些常见指标,通过这些参数的计算和评估,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益和舒适性。
热传导的热阻与热导率计算

热传导的热阻与热导率计算热传导是一种重要的能量传递方式,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热传导的特性可以通过热阻和热导率来表征。
本文将介绍热传导中热阻和热导率的计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热传导现象。
一、热阻的计算热阻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温度梯度对应的热流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R = (L / k * A)其中,R为热阻,L为传热距离,k为材料的热导率,A为传热面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复杂结构的热阻。
可以通过将复杂结构分解为若干个热阻之和来计算整体的热阻。
例如,一个由若干个层状材料组成的壁体,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其总热阻:R_total = (R_1 + R_2 + ... + R_n)其中,R_total为总热阻,R_1、R_2、...、R_n为各层状材料的热阻。
二、热导率的计算热导率是指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距离的热流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k = (q * L) / (A * ΔT)其中,k为热导率,q为热流密度,L为传热距离,A为传热面积,ΔT为温度梯度。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通常需要考虑材料的各向异性。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热导率是一个标量,可以直接计算。
而对于各向异性材料,热导率是一个张量,需要通过热导率张量的元素进行计算。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可以根据材料的特性参数来估算热导率。
例如,对于晶体,在知道晶胞尺寸和原子热运动速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公式来估算热导率。
而对于非晶体材料,则需要借助实验数据或者分子动力学模拟来获得热导率的数值。
总结:热传导的热阻和热导率是衡量热传导特性的重要参数。
通过合适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估算热阻和热导率的数值。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热传导机制,还能为各种实际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简要介绍了热阻和热导率的计算方法,并提到了一些实践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希望这些信息对读者理解热传导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有所帮助。
当然,实际的热传导计算中可能还存在其他复杂情况,需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方法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测试导热系数的方法,稳态热流法和激光闪光法,着重叙述了激光闪光法测试耐火材料的实验流程。
关键词:ASTM E1461,导热系数,ATSTM D5470,热阻,闪光法,耐火材料1. 导热系数定义导热系数: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用k表示,单位为瓦/(米·度),w/(m·k)(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热阻:指热量在热流路径上传递时遇到的阻力,反映介质或介质间的传热能力的大小,表明了1W的热量在1m²的面积内所引起的温升大小。
2. 测试方法简述激光闪光法测试原理(ASTM E1461)简介激光闪光法测量材料导热系数的原理是根据导热系数K与热扩散系数a、比热容cp 和体积密度p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下面给你给出, 首先测出试样的体积密度p, 然后分别或者同时测量出材料的热扩散系数A和比热容cp , 则可计算出材料的导热系数。
激光闪光法的物理模型是, 如果能量为Q 的激光脉冲被一圆片状试样( 厚度为L ) 的正面吸收, 同时试样及激光脉冲应满足以下条件:1热量在试样内是一维热流;2试样表面没有热损失;3激光脉冲能量被试样正面均匀吸收;4激光脉冲宽度足够小;5激光脉冲能量的吸收仅在正面很小的厚度内发生;6试样是均匀不透光的;7试验条件下, 温度保持恒定。
当测试过程满足以上条件时, 那么在试样内热量的传输可认为是一维热流。
因此, 由激光脉冲瞬间辐射而引起背面( x= L ) 的温度变化及分布可用简化的数学方法进行描述和计算。
稳态热流法测试原理(ASTM D5470)简介稳态热流法是美国材料测试协会制定的热导率测试标准方法(ASTM D5470)。
稳态热流法是基于测试厚度均匀试样的两平行等温界面中的理想热传导性能。
在试样两面间施加不同的温度,使得试样上下两面间形成温度梯度,促使热流量全部垂直穿过试样并且没有侧面的热扩散。
材料的热膨胀与热导率分析

材料的热膨胀与热导率分析材料的热膨胀和热导率是物质热学性质中的重要参数,对于材料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材料的热膨胀和热导率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材料结构、化学成分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一、热膨胀的定义及计算热膨胀是指材料在受热后体积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材料在升温过程中会由于分子热振动的增加而使体积膨胀,而在降温过程中则会体积缩小。
热膨胀系数是描述材料热膨胀性质的常数,通常用α表示。
热膨胀系数α的定义为单位温度变化时单位长度的长度变化量与原长度的比值。
热膨胀系数可通过线热膨胀仪等实验手段进行测量,也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
在理论计算上,常用的方法有线性近似法、分子动力学模拟、密度泛函理论等。
其中,线性近似法是一种简化计算方法,适用于研究室条件下的大多数材料。
对于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等方法则更为适用。
二、热膨胀与材料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关系热膨胀的大小与材料的结构和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晶体结构的对称性是影响热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
具有高度对称性的晶体结构,由于其晶格均匀性好,分子振动相对有序,因此其热膨胀系数较低。
而对称性较差的晶体结构,热膨胀系数较高。
化学成分对热膨胀系数的影响主要与原子的尺寸和化学键的强度有关。
原子尺寸较大的元素通常具有较大的热膨胀系数,而化学键强度较大的材料则具有较小的热膨胀系数。
三、热导率的定义及计算热导率是材料对热能传导的能力,表示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热流量与温度梯度之比。
热导率常用符号为λ。
热导率的计算方法与热膨胀系数类似,既可通过实验测量,也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
对于固体材料,其热导率主要取决于晶体结构、材料的导热机制和温度等因素。
晶体结构的对称性也对热导率有一定影响,晶格结构比较对称的材料,热导率一般较高。
对于导体材料来说,其热导率主要受热传导和电子传导的共同作用。
对于绝缘体和半导体材料来说,热传导成为主要的传导机制。
四、热膨胀与热导率的关系材料的热膨胀和热导率是同样由分子热振动引起的热学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
0.0815+0.221×10-3t
211
轻质硅砖
1550
1.2
0.465+0.465×10-3t
212
硅藻土砖
900
0.7
0.198+0.268×10-3t
213
硅藻土砖
900
0.6
0.145+0.314×10-3t
214
硅藻土砖
900
0.55
0.11+0.145×10-3t
215
硅藻土砖
306
耐火纤维浇注料
1320
0.81
0.1+0.148×10-3t
0.212+0.329×10-3t
206
轻质高铝砖
1450
0.5
0.182+0.2×10-3t
207
轻质粘土砖
1300-1400
1.3
0.407+0.35×10-3t
208
轻质粘土砖
1300
1
0.291+0.256×10-3t
209
轻质粘土砖
1250
0.8
0.262+0.232×10-3t
210
轻质粘土砖
111
镁铬砖
1750
2.95
2-0.349×10-3t
碳化硅制品
113
SiC50%
1400
2.2
5.23-1.28×10-3t
114
SiC 77%
1500
2.36
14.6-6.35×10-3t
115
SiC 90%
1600
2.48
20.9-8.72×10-3t
116
SiC 99%
>1600
2.6
35.6-23.4×10-3t
1300-1400
1.90.698+0Fra bibliotek64×10-3t
107
耐火粘土砖
1300-1400
2.1
1.04+0.151×10-3t
108
硅砖
1600
1.85
0.814+0.756×10-3t
109
硅砖
1600
1.95
1.05+0.93×10-3t
110
镁砖
1650-1750
2.6
12.6-1.55×10-2t+6.05×10-6t2
900
0.5
0.093+0.244×10-3t
216
水泥蛭石制品
800
0.42-0.45
0.058+0.14×10-3t
217
普硅水泥珍珠岩制品
600
0.35-0.4
0.065+0.105×10-3t
218
磷酸铝珍珠岩制品
800-1000
0.2-0.25
0.0524+0.291×10-3t
219
矾土水泥珍珠岩制品
800-1000
0.4
0.0826+0.117×10-3t
220
高温硅酸钙制品
1050
0.2
0.0427+1.13×10-4t
221
微孔硅酸钙制品
650
0.2-0.5
0.04+0.17×10-3t
260
蛭石粉
1000
0.25
0.072+0.256×10-3t
261
膨胀珍珠岩散料
800
0.086
0.0424+0.137×10-3t
普通硅酸铝耐火纤维板
1400
0.27
0.0238+1.18×10-4t-7.21×10-8t2+1.35×10-10t3
304
含铬耐火纤维毡
1430
0.128
0.027+1.37×10-4t-2.22×10-8t2+9.34×10-11t3
305
高铝耐火纤维叠块
1600
0.096
0.0531+1.2×10-4t-3.14×10-8t2+8.21×10-11t3
1750
2.2-2.9
2.19-0.774×10-3t
103
电熔莫来石砖
1750
2.85
2.33+0.163×10-3t
104
高铝砖AL2O374%
1500-1600
2.53
1.75+0.45×10-3t
105
高铝砖AL2O356%
1500-1600
2.38
1.22+0.41×10-3t
106
耐火粘土砖
117
锆英石砖
1900
3.2-3.3
2.93-46×10-5t
t>700
118
碳砖
2000
1.35-1.6
17.2+26×10-5t
119
建筑红砖
500-700
1.8
0.34+38×10-5t
120
建筑红砖
500-700
>1.8
0.6+38×10-5t
200
氧化铝空心球砖
1800
1.3
0.8+0.1×10-3t
耐火材料热导率计算公式(具体出自哪本书,暂时不知,免费分享给大家!)
编码
材料
最高使用度℃
密度g/cm3
w/(m.℃)
备注
100
刚玉砖90%
1700-1800
2.75
2.09+0.215×10-3t
气孔率23%
101
刚玉砖98%
1700-1800
3
2.9-0.58×10-3t
气孔率21%
102
莫来石砖
201
泡沫氧化铝砖
1500
0.4
0.205+0.167×10-3t
94%AL2O3
202
轻质高铝砖
1450
1.33
0.656+0.081×10-3t
203
轻质高铝砖
1450
0.9
0.341+0.249×10-3t
204
轻质高铝砖
1450
0.8
0.31+0.176×10-3t
205
轻质高铝砖
1450
0.7
300
普通硅酸铝耐火纤维毡
1100
0.1
0.0388+1.16×10-4t+1.68×10-7t2
301
普通硅酸铝耐火纤维毡
1100
0.13
0.0333+1.08×10-4t+1.41×10-7t2
302
普通硅酸铝耐火纤维毡
1100
0.16
0.0211+1.02×10-4t+1.02×10-7t2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