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春季高考农业生物技术复习题(含计算题)

合集下载

农林果蔬专业春季高考生物技术培训资料

农林果蔬专业春季高考生物技术培训资料

农林果蔬专业春季高考生物技术培训资料农林果蔬专业《农业生物技术》课程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计25分)1、下列组合可以保持不育性的是()A S(rr)╳S(RR)B S(rr)╳ N(rr)C S(rr)╳N(RR)D N(rr)╳S (rr)2.杂种优势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在()A 杂种一代(F1)B 杂种二代(F2)C 杂种三代(F3)D杂种四代(F4)3.玉米的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则玉米的胚乳细胞中有条染色体()。

A 40条B 30条C 20条D 10条3.进行无性繁殖的生物,其变异不可能来自( )A 基因重组B 基因突变C 染色体变异D 环境改变4.一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与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进行杂交,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片段的交换和重组一般发生在()A 粗线期B 偶线期C 双线期D 终变期6.在果树及花卉上我们常常会利用优良的芽变来培育新品种,这一过程体现了基因突变的()A 可逆性 B 有害性 C 平行性 D 有利性7.自花授粉作物中利用杂种优势最为成功的种类是()A 小麦B 玉米 C 水稻 D 甘薯8.农作物育种培育新品种的首要目标是()A 抗逆性强B 早熟C 优质D 高产9.两株杂合的黄色籽粒豌豆杂交共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A 10粒B 30粒C 60粒D 90粒10. 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A.AABbB.AaBbC.AAbbD.AaBB11.生物上下代之间传递的主要是()A.性状B.表现 C.基因D.外观12.A对a为显性,Aa×Aa正常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A.1:1 B.2:1 C.3:1 D.9:113.下列关于引种的描述,错误的是()A.北方水稻品种引至南方种植会表现抽穗期推迟和生育期延长B.北方冬性小麦品种向南引种只能进行短距离引种C.西北地区玉米品种引入东北种植表现变差D.棉花南种北引会影响产量和品质14.生产上大规模利用杂种优势的第一个代表性作物是()A.小麦 B.油菜C.棉花D.玉米15.将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向日葵杂交,根据自由组合规律,F2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比例为()。

种植类专业《农业生物技术》对口高考所有大题答案

种植类专业《农业生物技术》对口高考所有大题答案

2020年种植类专业《农业生物技术》对口高考所有大题答案生物只有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生长和繁衍,其遗传与变异同样也受到环境条件制约。

生物虽然携带着控制性状的一套遗传物质,但是它要表现具体的性状,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条件。

通常把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称为基因型;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称为表现型。

基因型是性状发育的基础,一般肉眼看不到;表现型是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因,环境是外因。

基因型变了,可引起表现型的改变;环境变了,也可引起表现型发生变化。

所以在育种上除了注意基因型外,还要采取相应的农业措施,促使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得到充分表现。

有丝分裂的意义:通过有丝分裂,核内每条染色体准确复制后,均匀地分配到两个细胞中去,使两个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在遗传组成上完全一样,这样的分裂方式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而经过减数分裂所形成的雌雄性细胞,具有半数的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合子,又恢复原来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同时有利于生物的进化和人工选择。

一是双亲杂交后,杂种一代(F1)只表现个亲本的性状。

孟德尔把杂交种一代中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另一个亲本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二是在杂种二代(F2)中双亲的性状都表现出来,即出现性状分离,并且显性、隐性个体的比例都接近3:1,这就是分离定律的现象。

杂种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配子形成时的分离互不干扰、彼此独立;它们之间的组合又是自由的,随机的。

这是因为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处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自由组合定律。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1)表现母系遗传。

在细胞质遗传中,正反交的结果不一样,杂种只表现母本性状,呈母系遗传。

(2)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种后代不表现一定比例的分离。

山东省2016年农林试题

山东省2016年农林试题

山东省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农林果蔬类专业知识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发生复制的时期是A. 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2.植物根尖为四个功能区,其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功能区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根毛区3.下列植物中,花卉类型为总状花序的植物是A.白菜B.葱C.向日葵D.无花果4.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中,一个精子与极核融合后发育而成的结构是A.胚B.胚乳C.种皮D.果皮5.下列植物组织中,属于初生保护组织的是A.木栓层B.栓内层C. 表皮D.木栓形成层6.植物光合作用中碳同化分为C3途径和C4途径,其中C3途径中二氧化碳的受体是A.二磷酸核酮糖B.磷酸甘油酸C.磷酸甘油醛D.葡萄糖7.下列植物中,茎的生长方式为缠绕茎的植物是A.甘薯B.黄瓜C.菜豆D.爬山虎8.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方式属于无丝分裂的是A.根尖的生长B. 形成层的活动C. 性细胞的产生D.愈伤组织的形成9.玉米各生育时期中,干旱易造成“卡脖旱”的生育时期是A. 拔节期B. 大喇叭口期C. 抽雄期D.开花期10.棉花打顶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营养向根部运输B.防止茎叶早衰C.促进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D.促进侧枝生长11.下列植物中,叶序类型为互生叶序的植物是A.女贞B.白杨C.百合D.夹竹桃12.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能产生的物质是A.二氧化碳B.酒精C.A TPD.乳糖13.被称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粒子的细胞器是A.液泡B.核糖体C.线粒体D.叶绿体14.PH5.5—6.0的土壤环境中,有效性较高的营养元素是A.钼B.钙C. 镁D.硼15.苹果贮藏的适宜温度一般为A.-4~20CB. -1~40CC. 5~70CD.8~10 0C16.土壤中的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A.田间持水量B.饱和含水量C.吸湿系数D.毛管持水量17.土壤能够吸收重金属、农药等有毒物质的吸收方式是A.离子交换吸收B.生物吸收C.化学吸收D.物理吸收18.下列元素中,植物缺乏时首先在新生组织出现缺乏症的元素是A.钙B.氮C.镁D.锌19.下列肥料中,最适宜用作大蒜追肥的是A.硝酸铵B.碳酸氢铵C.氯化铵D.硫酸铵20.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的DNA分子数是A.2个B.4个C.6个D.8个21.高等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雌配子体是A.雌蕊B.胚珠C.胚囊D.卵细胞22.某一生物个体的基因型为DdGg,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组合是A. Dd Dg Dg ddB.DD GG Gd DdC. Dd Gg dd ggD.DG Dg dG dg23.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可以诱导植物形成多倍体,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A.促进染色体分离B.促进着丝点分离C.破坏纺锤丝的形成D.促进细胞质分离24.基因型为EEFf和EeFF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个体基因型是A.EEFFB.EeFFC.EeffD.eeff25杂合的黄色籽粒豌豆杂交后,共收获280粒,其中纯和的黄色种子数目约为A.30粒B.70粒C.140粒D.210粒26.某一作物杂交育种过程中的杂交方式为A/B//A/C ,这种杂交方式是A.回交B.三交C.四交D.双交27.下列害虫中,能在土壤中安全越冬的害虫是A.玉米螟B.菜溢管蚜C梨小食心虫. D.桃小食心虫28.化学防治玉米螟的适宜时期是A.卵孵高峰期B.幼虫期C.蛹期D.成虫期29.采用浸种防治茄科类蔬菜病毒病常用的化学物质是A.硫酸铜B.磷酸三钠C. 多菌灵D.链霉素30.反应植物病虫害为害普遍程度的指标是A.病情指数B.虫口密度C.被害率D.损失率31.真菌可形成多种类型的孢子,其中传播黄瓜霜霉病的孢子是A. 卵孢子B.分生孢子C. 包囊孢子D.游动孢子32.棉田第二代棉铃虫百株卵量在20粒以上时,化学防治标准为A.5头幼虫百株B.8头幼虫百株C. 10头幼虫百株D.15头幼虫百株33.小麦条锈病菌的越夏临界温度是A.150CB. 200CC.22 0CD.25 0C34在蔬菜贮藏过程中,能促进呼吸和加速蔬菜衰老的植物激素是A.脱落酸B.生长素C.赤霉素D.细胞分裂素35.桃蛀螟在山东的年生活史是A.1年1代,以蛹越冬B. 1年3--4代,以蛹越冬C. 1年1代,以幼虫越冬D.1年3--4代,以幼虫越冬36.小麦穗部全部或部分发白干枯,潮湿时可见穎壳缝处有粉红色霉状物,这种病害是A.白粉病B.红粉病C.赤霉病D.红腐病37.在植物危害部位形成斑点,造成叶片畸形的害虫是A.油菜潜叶蝇B.桃蚜C.地老虎D.粘虫38.在小麦生长中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A.壮秆大穗B.防止早衰C.保根护叶D.提高粒重39.甘薯一生中最耐旱的时期是A.发根缓苗期B.分枝结薯期C. 薯蔓同长期D.回秧期40.下列植物中,种子为单子叶有胚乳的是A.萝卜B.辣椒C.慈姑D.玉米41.花生各生育时期中,施用钙肥的适宜时期是A.苗期B.盛花期C.结荚期D.饱果期42.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通气孔隙度是A.5—10%B.15—20%C.25—30%D.35—40%43.棉花苗期定苗后进行中耕松土时,适宜的深度是A.2—4cmB.6—8cmC.10—12cmD.14—16cm44.把育好的棉苗移栽到大蒜行间的复种方式是A.接茬复种B.移栽复种C.套作复种D.再生复种45.对棉籽进行硫酸脱绒处理时,每10kg棉籽的浓硫酸用量是A.100—200mlB.300—400mlC.500—600mlD.700—800ml46.我国北方冬小麦区高产田的基本苗指标是A.9万株/亩B.12万株/亩C. 15万株/亩D.18万株/亩47.下列肥料组合中,可以混合施用的是A.硫酸钾和过磷酸钙B.碳酸氢铵与草木灰C.氯化钾与石灰氮D.硝酸磷肥与钙镁磷肥48.土壤空气的组成成分与大气组成成分相比,含量较少的A.氧气B.二氧化碳C.水汽D.还原性气体49.在温带地区,昆虫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是A.8—150CB.16—200CC.22—30 0CD.31--350C50.棉花各生育阶段中,蕾铃脱落的高峰期在A.初蕾期B.盛蕾期C.初花期D.盛花期二、简答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光能利用率的高低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山东省春季高考试卷农林果蔬

山东省春季高考试卷农林果蔬

山东省春季高考试卷农林果蔬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农林果蔬类专业知识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1.花生果实属于A.颖果B.荚果C.角果D.蒴果2.棉花叶片的叶脉类型属于A.直出平行脉B.羽状网脉C.掌状网脉D.弧状平行脉3.利用组培技术繁育无病毒草莓苗时,选取的外植体为A.茎尖B.叶片C.幼果D.种子4.追施甘薯壮秧肥的适宜时期是A.缓苗前后B.团棵前后C.封垄前后D.回秧前后5.早春地膜覆盖种植花生,决定种子能否顺利萌发的首要条件是A.温度B.水分C.光照D.氧气6.正常情况下,大豆的20个大孢子母细胞能够发育形成的雌配子数目为个个个个7.某甘薯种植区土壤呈酸性,进行配方施肥适宜的肥料组合为A.氯化铵、磷矿粉、硝酸钾B.尿素、磷矿粉、氯化钾C.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D.尿素、磷矿粉、硝酸钾8.对于大田栽培作物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为9.下列害虫属于直翅目的是A.小地老虎B.金针虫C.蛴螬D.蝼蛄10.某地为防治棉铃虫引进了抗虫棉新品种,这种防治方法是A.生物防治法B.物理防治法C.农业防治法D.化学防治法11.能够控制农药有效成分的释放速度,延长有效期,使农药低毒化的剂型是A.粉剂B.粒剂C.乳油D.胶悬剂12.小麦灌浆期间要消耗大量水分,浇水的最佳时间是A.开花后5天左右B.开花后10天左右C.开花后15天左右D.开花后20天左右13.易造成十字花科作物霜霉病严重发生的环境条件是A.低温高湿B.高温高湿C.高温低湿D.低温低湿14.葡萄透翅蛾是危害葡萄的主要害虫,在我省一年发生的代数是A.一代B.二代C.三代D.四代15.玉米大、小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该病害初侵染的主要来源是A.种子B.病株残体C.土壤D.肥料16.小麦收获前20天左右在其行间播种玉米,这一种植方式属于A.接茬复种B.移栽复种C.套作复种D.再生复种17.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的最佳时期是A.乳熟期B.面团期C.蜡熟期D.完熟期18.土质黏重、墒情好的地块玉米播种的适宜深度为~3cm ~5cm ~8cm~10cm19.花生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矿物质营养最多的时期为A.幼苗期B.开花下针期C.结荚期D.饱果成熟期20.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遗传物质发生交换的时期为A.细线期B.偶线期C.粗线期D.双线期21.以下各项属于作物单循环病害流行特点的是A.潜育期短B.受环境条件影响小C.寄主感病时期长D.田间病害数量增长快22.冬小麦春播不能正常开花结实,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养分B.光照C.水分D.温度23.具有“小水库”和“小肥料库”作用的土壤结构类型是A.片状结构B.团粒结构C.柱状结构D.块状结构24.具有“早上软,晌午硬,到了下午锄不动”耕性特征的土壤质地是A.黏土B.沙土C.轻壤土D.中壤土25.改良碱性土壤常用的物质是A.石灰B.碳酸氢铵C.草木灰D.石膏26.对旱地作物来说,有效的土壤水分类型主要是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27.以下土壤粒级分类中,决定矿质胶体数量的是A.石砾B.砂粒C.粉粒D.黏粒28.某土壤pH为,适宜种植的作物是A.茶B.马铃薯C.棉花D.西瓜29.以下肥料中,适宜用作黄瓜根外追肥的是A.尿素B.磷矿粉C.碳酸氢铵D.钙镁磷肥30.某果园苹果树发生“小叶病”,枝条顶部叶片变小,呈簇生状,该果树可能缺少的元素是A.铁B.氮C.钾D.锌31.以下选项中,属于双子叶有胚乳种子的作物是A.大豆B.辣椒C.黄瓜D.小麦32.有机肥料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首选肥料,其施用的最佳时期是A.播种前B.生长前期C.生长中期D.生长后期33.堆肥积制过程中,“黑、烂、臭”外部特征的出现表明肥料已进入A.发热阶段B.高温阶段C.降温阶段D.腐熟阶段34.在我省,小麦成熟收获、夏玉米开始播种的节气为A.雨水B.秋分C.芒种D.谷雨35.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显着特征是具有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36.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及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根毛区37.以下作物既有单轴分枝又有合轴分枝的是A.小麦B.马铃薯C.棉花D.番茄38.系谱法选育小麦新品种的关键世代为A.杂种一代B.杂种二代C.杂种三代D.杂种四代39.对番茄果实具有催熟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A.矮壮素B.缩节胺C.乙烯利D.青鲜素40.在盐碱地种植的小麦,春季常因根系吸水困难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有机质缺乏B.土壤通气性差C.土壤温度低D.土壤溶液浓度过高41.作物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的标志是A.花芽分化B.开花C.幼果形成D.种子成熟42.玉米栽培过程中,生长最旺盛且为田间管理最重要的时期是A.苗期B.穗期C.花粒期D.成熟期43.严冬季节,提高冬暖式大棚蔬菜光合效率的常用措施是A.提高棚内温度,降低棚内湿度B.提高棚内温度,提高棚内湿度C.降低棚内温度,降低棚内湿度D.降低棚内温度,提高棚内湿度44.作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点是A.都需要氧气B.产物都是CO2和H2OC.反应场所都是线粒体D.都有能量释放45.水稻能在长期水淹条件下生长良好,是因为根中具有发达的A.吸收组织B.同化组织C.通气组织D.贮藏组织46.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F1自交得F2,F2中黄色皱粒有150粒,那么黄色圆粒的纯种有粒粒粒粒47.花生优良品种原种生产过程的基础环节是A.株系比较鉴定B.株行比较鉴定C.选择典型优株D.宽行稀播技术48.核糖体是植物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A.合成蛋白质B.合成糖C.合成脂肪D.合成核酸49.板栗适时采收是保证贮藏效果的关键,其适宜的采收期是A.全树1/4球果开裂B.全树1/3球果开裂C.全树1/2球果开裂D.全部球果开裂50.玉米子粒胚部外露,易受虫、霉侵害,贮藏时的含水量应低于% % % %卷二(非选择题,共10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l.雾是一种正常的天气现象。

山东省高考生物学试卷及答案指导

山东省高考生物学试卷及答案指导

山东省生物学高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A. 氨基酸B. 脂肪C. 蛋白质D. 核酸2、以下关于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 酶具有高效性B. 酶具有专一性C.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D. 酶的化学本质一定是蛋白质3、人体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A. 染色体B. 核糖体C. 线粒体D. 内质网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总是有害的B. 基因突变可以由环境因素引起,也可以自发产生C. 基因突变不会遗传给后代D.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5、题干: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生物的细胞都含有细胞壁B. 细胞膜的功能是维持细胞的形态,控制物质的进出C. 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 线粒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6、题干:关于生物体内酶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酶只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B. 酶的活性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C. 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具有专一性D. 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不受生物种类的影响7、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时期?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8、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氧气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中的哪一个结构?A. 叶绿体外膜B. 类囊体膜C. 基质D. 叶绿体内膜9、题干: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A、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循环流动,能量不减少C、双向流动,能量稳定D、无规律流动,能量随机减少11、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 DNA复制仅在细胞分裂时发生。

B. DNA复制是单向的,只在一个起点处开始。

C. 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从3’到5’方向移动。

D. DNA复制需要RNA引物的参与,并且复制过程是半保留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题号:1、题目:以下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含有DNA和RNA,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C、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负责细胞内所有的能量转换过程D、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负责光合作用和能量转换2、题号:2、题目: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B、染色体变异只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C、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染色体数目的变异通常会导致生物的死亡或严重病态3、关于细胞呼吸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对所有生物都是相同的B.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₂和H₂OC. 提高氧气浓度可以显著增加人体肌肉细胞的无氧呼吸强度D. 温度升高可以加快酶促反应速度,但超过一定范围会因酶变性而降低呼吸速率E. 氧气浓度对需氧生物的细胞呼吸速率有直接影响4、下列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B. 性状分离比总是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如显性:隐性=3:1C.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能不会影响个体的生存能力D. 基因重组仅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E. 环境因素也可以导致生物体发生可遗传的变异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第一题题目:以下关于生物进化的描述,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这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实现的。

山东春考畜牧真题答案及解析

山东春考畜牧真题答案及解析

山东春考畜牧真题答案及解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畜牧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而山东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畜牧大省之一,每年都会举行春季畜牧考试。

本文将针对山东春考畜牧真题进行解析和解答,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畜牧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选择题。

1.以下哪个动物在长身体过程中,可以通过先天性发育来产生环形增长纹?A. 马B. 羊C. 牛D. 鸡正确答案是A. 马。

解析:长身体过程中产生的环形增长纹主要是由于动物先天性的体细胞分裂特点所致。

而马是属于有明显环形增长纹特征的动物,因此该选项为正确答案。

接下来是一道简答题。

2.请简述千层鱼的养殖技术。

千层鱼又称梭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

其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种与苗种:选用产地良好、健康的苗种,确保生长状况。

(2)饲料管理:优质的饲料对千层鱼的生长和品质至关重要,需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3)水质管理:维持合适的水质,包括水温、PH值、溶氧量等方面的管理。

(4)病害预防:加强对千层鱼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5)环境控制: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水质和养殖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千层鱼的养殖技术,同时也提高了对畜牧行业的了解。

最后,我们来看一道案例分析题。

3.某畜牧场的奶牛在一年四季均有产奶,但在不同季节的奶量有所差异。

请分析造成这种季节性变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

造成奶牛奶量季节性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饲料的变化:不同季节饲料的品质和供给量不同,导致奶牛的饲养效果和产奶量有所差异。

(2)气候的变化:气温、湿度和日照时间等因素会影响奶牛的生产,例如夏季炎热的天气会导致奶牛食欲下降,影响产奶量。

(3)生理周期的影响:奶牛在不同的生理周期下产奶量也会有所变化,如泌乳高峰期和泌乳低谷期等。

针对季节性变化的问题,可采取以下调控措施:(1)饲料管理:根据不同季节的需求,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和供给量,确保奶牛摄取到充足的营养。

农林果蔬专业春季高考试题2.doc

农林果蔬专业春季高考试题2.doc

农林果蔬专业《农业生物技术》课程期考末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1、生物在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影响下将可能发生突变。

这种突变易发生在 ( )A.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B.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C.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D.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2、同一生物不同个体间可以多次发生同样的突变,称()A突变的可逆性B突变的重演性C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D突变的平行性3、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应选择细胞分裂()A.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后期C.有丝分裂前期D.有丝分裂间期4、自然界中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是()A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环境影响D染色体变异5、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性状差别甚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于()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环境的影响6、马铃薯的2n=48,是同源四倍体。

曾经获得马铃薯的单倍体,经细胞学的检查,该单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A 12个二价体B 24个二价体C 12个单价体D 24个单价体7、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一个重要区别是:A、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见B、染色体变异是定向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基因突变是可以遗传的D、染色体变异是不能遗传的8、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B.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C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D.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180。

9、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籽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A.单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杂交种10、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植株开花后,经适当处理理,则()A能产生正常配子,结出种子形成果实B.结出的果实为五倍体C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但可形成无籽西瓜 (果实为三倍体)D 以上都不对11、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三倍体、染色体片刻重复、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C.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12、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授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13、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

15年山东春季高考农林果蔬类专业知识试题

15年山东春季高考农林果蔬类专业知识试题

山东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农林果蔬类专业知识试题(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下列作物的根系属于须根系的作物是()A.花生B.棉花C.玉米D.大豆2.下列选项中,属于大蒜茎变态的是()A.块茎B.根状茎C.球茎D.小鳞茎3.所有高等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A.大液泡B.中心体C.细胞壁D.叶绿体4.植物细胞中,被喻为“养料加工厂”的细胞器是()A.叶绿体B.内质网C.线粒体D.高尔基体5.叶在茎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方式称为叶序。

小麦的叶序属于()A.对生叶序B.簇生叶序C.轮生叶序D.互生叶序6.下列作物中,二氧化碳同化途径为C4途径的作物是()A.小麦B.玉米C.棉花D.大豆7.可以延缓植物叶片衰老、延长蔬菜贮藏期的植物激素是()A.细胞分裂素B.脱落酸C.生长素D.乙烯8.植物感受光周期的器官是()A.根B.茎C.叶D.花9.正常条件下,在长日照植物光照期给予短时的黑暗处理,对开花的影响是()A.正常开花B.延迟开花C.提前开花D.不开花10.连续阴天时,温室适当降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增强光合作用B.增强呼吸作用C.降低呼吸作用D.降低蒸腾作用1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珠被发育成()A.子叶B.种皮C.胚乳D.果皮12.无花果的花序类型为()A.隐头花序B.总状花序C.圆锥花序D.伞房花序13.植物体内有机物质代谢的枢纽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14.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质地B.土壤湿度C.土壤颜色D.太阳辐射15.下列植物中,可以作为酸性土壤指示植物的是()A.柽柳B.碱蓬C.茶树D.盐蒿16.农业生产中,通过种植绿肥植物、施用菌肥等措施改良土壤,利用的土壤特性是()A.物理吸收B.化学吸收C.离子交换吸收D.生物吸收17.耕层土壤混合样品的采土深度一般为()A.10cm B.15cm C.20cm D.25cm18.根瘤菌肥的主要施用方法是()A.撒施B.随水浇灌C.根外追肥D.拌种19.容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的土壤水分类型是()A.吸湿水B.膜状水C.重力水D.毛管上升水20.土壤中硝态氮被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称为()A.氨化作用B.硝化作用C.反硝化作用D.氨的挥发作用21.下列营养元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的营养元素组合是()A.磷与钾B.钙与镁C.氮与氯D.磷与氯22.某土壤的土壤密度为1.325g/cm3,土粒密度为2.65g/cm3,该土壤的孔隙度为()A.35% B.45% C.50% D.60%23.下列有机肥料中,属于“冷性”肥料的是()A.牛粪B.羊粪C.猪粪D.鸡粪24.玉米种子的淀粉性基因(H)对砂糖性基因(h)为显性,一个纯系砂糖性玉米的雌蕊接受了淀粉性玉米的花粉,收获种子胚乳的基因型为()A.Hhh B.Hh C.HHh D.hh25.在自花授粉作物育种中,利用杂种优势最为显著的作物是()A.大豆B.花生C.小麦D.水稻26.某生物细胞DNA分子碱基组成中,腺嘌呤占30%,则胞嘧啶所占的比例为()A.20% B.40% C.60% D.70%27.同源多倍体植物的特点为()A.植株矮小B.生长弱势C.结实率低D.成熟期早28.大豆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前期,8%发生了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减数分裂后重组型配子比例为()A.2% B.4% C.8% D.16%29.小麦髙秆()对矮秆()为显性,抗锈(R)对感锈(r)为显性,现以髙秆抗锈矮秆感锈,F1分离为:髙秆抗锈150株,髙秆感锈158株,矮秆感锈145株,矮秆感锈160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部分习题简答题1.述减数分裂与遗传三大规律之间的关系。

答:减数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的特殊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直接体现了遗传学的三大规律的本质。

间期时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及相关蛋白的合成,结果每条染色体有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前期Ⅰ的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粗线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出现交换(基因交换),中期Ⅰ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边,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一条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连锁在一起(基因连锁);减数第二次分裂重复一次有丝分裂。

这样形成的配子中各自含有双亲的一套遗传信息,又有交换的遗传信息,配子结合成合子后发育成的个体既有双亲的遗传信息,又有变异的遗传物质。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答: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发生分离,(2.5分)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2.5分)3,大豆的紫花基因H对白花基因h为显性,紫花×白花的F1全为紫花,F2共有1653株,其中紫花1240株,白花413株,试用基因型说明这一试验结果。

答:∵紫花×白花的F1全为紫花∴紫花为显性。

(1分)可以设亲本中紫花基因型为HH,白花为hh,则 F1为Hh,即全为紫花(1分)∴ F2的基因型比例为:HH:Hh:hh=1:2:1 (1分)又∵紫花为显性。

∴ F2的表现型比例为:紫花:白花=3:1 (1分)∴本实验的F2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约为3:1,是符合分离规律的。

(1分)4.试述交换值、连锁强度和基因之间距离三者的关系。

答:交换值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

(1分)交换值在0%~50%之间变动,交换值越接近0%,说明连锁强度越大,基因之间距离越小;(2分)交换值越接近50%,连锁强度越小,基因之间距离越大。

(2分)5.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是如何育成的?答:小麦AABBDD×黑麦RR (2分)ABDR (2分)小黑麦AABBDDRR (1分)用图解说明无子西瓜制种原理。

答:普通西瓜为二倍体设为AA。

AA 加倍 AAAA × AAAAA(无籽西瓜) (4分)但是,AAA三倍体无法留种,需年年制种。

(1分)6. 一遗传学家试图用两个二倍体物种AA和BB人工合成一个异源四倍体(AABB)。

试设计两种可能的方法。

答:第1种:(3分)第2种:(2分)AA × BB AA × BB减数配子结合未减数配子结合AB AABB染色体加倍AABB7.基因突变的特点有哪些?答:基因突变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2分)2、突变的多方向性;(1分)3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1分)4、突变的平行性。

(1分)8.为什么基因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答:大多数基因的突变,对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往往是有害的。

因为现存的生物都是经历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它们的遗传物质及其控制下的代谢过程,都已经达到相对平衡和协调状态(2分)。

如果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原有的协调关系不可避免地要遭到破坏或削弱,生物赖于正常生活的代谢关系就会被打乱,从而引起程度不同的有害后果(2分)。

一般表现为生育反常,极端的会导致死亡(1分)。

9.回交和自交在基因型纯合的内容和进度上有何差异?答:虽然和自交纯合率的公式相同,但在基因纯合的内容和进度上则有重要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自交情况下纯合不定向,事先不能控制;回交情况下纯合定向,事先可控制(纯合为轮回亲本)。

(2分)(2)自交后代的纯合率是各种纯合基因型的累加值(如),所以自交后代某一种基因型的纯合率为:x%=(r r 212-)n (21)n 而回交后代的纯合率是轮回亲本一种基因型的数值,其纯合率为:x%=(rr 212-)n 。

(2分)可见在基因纯合的进度上,回交大大高于自交。

(1分)10.什么叫细胞质遗传?它有哪些特点?答:细胞质遗传指由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规律,又称非染色体遗传、非孟德尔遗传、染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体遗传。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⑴. 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交后一般不表现一定比例的分离。

⑵. 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F 1通常只表现母体的性状,故又称母性遗传。

⑶. 通过连续回交能将母本的核基因几乎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

⑷. 由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

11.杂合体通过连续自交,其后代群体将表现出有哪些遗传效应?答:杂合体通过连续自交,其后代群体将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遗传效应。

1)杂合体通过自交可以导致后代基因的分离。

(2分)2)杂合体通过自交能够导致等位基因纯合。

(2分)3)杂合体通过自交能够导致遗传性状的稳定。

(1分)12. 植物的雄性不育的类别及遗传特点是什么?答:植物的雄性不育可分为核不育型、质不育型及质核不育型。

(1分)核不育型是一种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

用普通遗传学的方法不能使整个群体均保持这种不育性。

(1分)质不育型是一种由核外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

用普通遗传学的方法不能使整个群体恢复可育性。

(1分)质核不育型是有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作控制的不育类型。

分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两种;胞质不育基因的多样性与核育性基因具有对应性;既有单基因控制的,也有多基因控制的。

(2分)计算题1、如果两对基因A 和a ,B 和b ,是独立分配的,而且A 对a 是显性,B 对b 是显性。

(1)从AaBb 个体中得到AB 配子的概率是多少?(2)AaBb 与AaBb 杂交,得到AABB 合子的概率是多少?(3)AaBb 与AaBb 杂交,得到AB 表型的概率是多少?解:(1)A对a是显性,A或a配子出现的概率均为1/2;B对b是显性,B或b配子出现的概率均为1/2,所以,AaBb个体中,AB配子出现的概率为1/2×1/2=1/4。

(3分)(2)∵AaBb个体中,AB配子出现的概率为1/4∴AaBb与AaBb杂交后代中,AABB合子的概率是1/4×1/4=1/16。

(3分)(3)∵Aa与Aa杂交后代中,A表现型的概率是3/4;Bb与Bb杂交后代中,B表现型的概率是3/4。

∴AaBb与AaBb杂交后代中,AB表型的概率是3/4×3/4=9/16。

(4分)2、光颖、抗锈、无芒(ppRRAA)小麦和毛颖、感锈、有芒小麦(PPrraa)小麦杂交,希望从F3选出毛颖、抗锈、无芒(PPRRAA)的小麦10个株系,试问在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R-A-)的小麦多少株?解:光颖、抗锈、无芒(ppRRAA)×毛颖、感锈、有芒小麦(PPrraa)毛颖、抗锈、无芒(PpRrAa)×毛颖、抗锈、无芒(其中P-R-A-/PPRRAA=27/1)所以,希望从F3选出毛颖、抗锈、无芒(PPRRAA)的小麦10个株系,则需在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R-A-)的小麦27×810=270株。

3、玉米中,有两对独立遗传基因,一对基因R和r决定叶子的形状为缺刻叶和光滑叶,另一对基因P和p决定圆形花粉和有角花粉。

当缺刻叶、圆形花粉植株与缺刻叶、有角花粉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有四种类型:缺刻叶、圆形花粉186 缺刻叶、有角花粉174光滑叶、圆形花粉57 光滑叶、有角花粉63(1)写出两个亲本的基因型;(2)根据你的假设,写出子代四种类型的理论预期数。

解:缺刻叶、圆形花粉R_P_×缺刻叶、有角花粉R_pp↓缺刻叶、圆形花粉R_Pp186 缺刻叶、有角花粉R_pp174光滑叶、圆形花粉rrPp57 光滑叶、有角花粉rrpp63其中:圆形花粉:有角花粉=(186+57):(174+63)=243:237≈1:1缺刻叶:光滑叶=(186+174):(57+63)=360:120=3:1说明:亲本中缺刻叶是杂合体交配,圆形花粉也是杂合体。

即:两亲本是缺刻叶、圆形花粉RrPp和缺刻叶、有角花粉Rrpp4、玉米有色糊粉(R)对无色糊粉(r)显性,而黄色(y)植株对绿色(Y)是隐性。

下列两个杂合体植株与纯质隐性植株侧交产生的子代表型和频率:表型植株1的子代植株2的子代有色、绿植株 88 23有色、黄植株 12 170无色、绿植株 8 190无色、黄植株 92 17总数 200 400(1)杂合体植株1和2的基因型是什么?(2)观察到的重组百分比是多少?如果这两个杂合体植株杂交,你预期子代中无色糊粉黄色植株的频率是多少?解:(1)植株1的测交后代中,有色:无色=(88+12):(92+8)=100:100=1:1绿色:黄色=(88+8):(12+92)=96:104≈1:1 说明:植株1为有色绿色RrYy。

植株2的测交后代中,有色:无色=(23+170):(190+17)=193:207≈1:1绿色:黄色=(23+190):(170+17)=213:187≈1:1 说明:植株2为有色绿色RrYy。

(2)重组值=重组型配子/亲本型=(12+8)/(88+92)=20/180=11.1%(3)RrYy后代中:配子ry的概率=0.889/2=0.444所以,预期rryy的概率=0.444×0.444=0.197。

5、在玉米中,高茎(DD)对矮茎(dd)为显性,常态叶(CC)对皱叶(cc)为显性,纯合高茎常态叶与矮茎皱叶杂交,让F1与双隐性纯合体测交,其后代表现为:高茎常态叶83株, 矮茎皱叶80株, 高茎皱叶9株, 矮茎常态叶7株,试问,1) F1表现如何?2) 这两对基因有无连锁?有无交换?为什么?如有交换,交换值为多少?3) 要使F2出现纯合的矮茎常态叶(ddCC)玉米10株,至少应种植多少株?解:(1)F1表现为高茎常态叶。

(2分)(2)这两对基因有连锁,有交换。

(2分)因为F1与双隐性纯合体测交,其后代4种表现型比例不等于1:1:1:1,所以有连锁,(2分)有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类型,说明有交换。

(2分)后代总数=83+80+9+7=179交换值=重组型/总数=(9+7)/179=8.9% (2分)(3) ∵ 10/n=0.089/2=0.0445∴n=10/0.0445=224.7≈225株。

(2分)6、有一色觉正常的女子,她的父亲是色盲。

这个女子与一色盲男子结婚,试问:(1)这个色盲女子的母亲是什么基因型?(2)他们婚后所生的第一个男孩患色盲的概率是多少?(3)他们婚后所生女孩换色盲的概率是多少?解:(1)由于这个女子色觉正常,而她的父亲是色盲,所以她一定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即X B X b ,其中的X b是来自父亲,X B来自母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