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地域文化详解

合集下载

安庆历史名胜考察报告

安庆历史名胜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安庆历史名胜考察报告篇一:安庆地域文化安庆地域文化报告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称,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

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城市,下辖3区7县及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1平方公里。

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

安庆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文风鼎盛。

一、安庆的历史文化及人文背景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潜山县的薛家岗和市郊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了安庆的祖先自古就生息、繁衍在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

早在东周时期,安庆已是古皖国所在地,现在安徽省的简称“皖”也是由此而来;在南宋时期便名为“安庆”,取“平安吉庆”之意,其别名又称宜城。

从清朝乾隆到民国年间,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省会和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沉淀、积累与传承,使现在的安庆有着“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

千百年来,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名人辈出,其代表人物有张英、张廷玉、戴名世、方苞等。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京剧鼻祖程长庚,书法篆刻家邓石如,章回小说家张恨水,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两弹元勋邓稼先,将军外交家黄镇和佛教领袖赵朴初等都生长在这片热土上。

二、安庆的地理环境及交通、经济文化现状安庆地貌丰富多样,总体特征西北部是大别山中低山区,东南部为长江洲圩滩地,中部丘陵起伏,间有低山、湖泊。

这里的山川秀美,湖泊是星罗棋布。

有一柱擎天,以雄奇灵秀著称的天柱山;有佛教禅宗“遁迹修禅”之处的佛教圣地司空山;有幻若水上蓬莱的浮山;有唤作“海门天柱”的小孤山;还有龙眠山、小龙山、大龙山、白崖寨、鹞落坪、妙道山、花亭湖等数十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安徽地域文化复习题:简答题

安徽地域文化复习题:简答题

安徽地域文化复习题:简答题“安徽地域文化”复习题“简答题”部分三、简答题1、何谓文化和地域文化?最普遍的文化定义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广义文化的概念,如《辞海》中对“文化”的解释就是“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则指精神文化,包括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

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2、安徽的三大文化圈是什么?各有哪些特点?1、安徽的三大文化圈是什么?各有哪些特点?安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安徽文化。

淮河文化圈一般指由淮河沿岸及淮北地区构成的区域文化带。

淮河文化作为融合中原文化、吴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皖江文化圈其范围大体接近于现在的皖江经济区域,即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巢湖、宣城市(除绩溪县)和滁州市东部。

皖江文化圈基本特点(1)古皖文化源远流长(2)皖江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异彩纷呈(3)皖江文化具有水文化的特点(4)开放创新意识浓。

徽州文化是指原徽州府属下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和婺源(今属江西省)等六县所出现的既有独特性又有典型性的各种文化现象。

徽州文化主要特点是(1)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具有丰富性、辉煌性、典型性(2)徽州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儒学文化。

3、安徽文化具有哪些基本特点?安徽文化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如下一些主要特点。

(一)安徽文化具有延续性(二)安徽文化具有兼容性(三)安徽文化发展具有多样性(四)安徽文化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五)安徽文化具有开拓创新性4、老子哲学中“道”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作为老子哲学体系核心的“道”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道是真实存在的,道是物,却是浑然一体之物。

安徽地域文化五个特点解析

安徽地域文化五个特点解析

安徽地域文化五个特点解析安徽地域文化五个特点解析省文史馆项目组安徽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省域,安徽地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研究一个特定地域的文化,有必要找出它相异于其他地域文化的富有个性的特点。

为此,我们在编撰《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时,从发展趋势、发展路径、发展内因、学术取向、影响时空五个方面进行审察,反复推敲,认为安徽地域文化有如下五个特点:第一,三大亚文化区域之间差异和趋同共存安徽地域文化可分为处于淮河流域的涡淮文化、处于长江流域的皖江文化和处于新安江流域的徽州文化等三个亚文化区域。

三个亚文化区域在饮食、民居、民风民俗、方言、地方戏曲和信仰方面,都很不相同。

在学术文化领域,涡淮文化中,主导的是道家思想;徽州文化、皖江文化中,主导的则是儒家文化。

三大亚文化区域的差异性,使安徽文化显示出丰富性和多样性。

另一方面,三个区域的文化也有趋同性。

如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不仅流传于淮河流域,也在徽州和皖江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新安理学先哲的程大昌,就是融合儒家思想和老子学说构建其思想体系的;皖江文化代表人物之一的戴名世,就是从道家思想得到启示,并吸收道家的“精”、“气”、“神”概念以论文的;姚鼐所著的《老子章义》和《庄子章义》不仅开了桐城派诸子学的研究之风,直到现在,仍然是研究老子、庄子思想的重要参考文献。

而姚鼐与戴震虽然学术上有争论,甚至成为乾嘉时期汉宋学之争的主角,但姚鼐提出“义理”、“考证”、“辞章”三者交相为用的论文主张时,与戴震所说的“有义理之学,有文章之学,有考核之学。

义理者,文章、考核之源也。

熟乎义理,而后能考核,能文章”就很接近。

而在道家思想发源地的淮河流域,到宋代,儒学也开始兴起,由颍州知州蔡齐奏请始建、经晏殊续修和欧阳修扩建的西湖书院,俨然成了淮北地区的儒学中心。

第二,在发展中呈现文化重心由北向南的迁移安徽的文化重心首先出现在涡淮流域。

春秋时代,在涡淮流域就出现了高度发达的学术文化,产生了管子的学术思想,开创了先秦诸子学时代。

安庆素材资料汇总

安庆素材资料汇总

安庆资料搜集目录2013.4.27(注:红色字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蓝色是有详细解释的内容,青绿色的为后补内容)项目内容政治中国安徽省省辖市(原安徽省省会)位于安徽省西南部3市辖区,7县,1县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附录1)中国传统戏剧黄梅戏之乡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间为安徽省省会。

2012中国出美女城市排行榜,安庆排第八名。

安庆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

经济“皖江开发”重点城市港口城市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附录2)“师夷长技以制夷”由湘军统领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支枪,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

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安庆机场、“宁安高铁”即将修通(2014.7月通车)、合安高铁(在建)安庆两火车站沪渝高速(G50)、济广高速(G35)、合安高速(G4212)、京台高速(G3)、岳武高速(在建)105、206、318三条国道和合九铁路在市境交汇。

安庆是黄山、九华山、庐山等世界著名风景区之间的交通枢纽。

人文历史【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附录3)安庆历史变迁表(附录10)禅宗文化太湖狮子山—中国禅宗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

薛家岗和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潜山县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

)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治所位于今天的安徽潜山县),(“安庆”自此得名)。

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

公元1260年沿江置制大使马光祖将安庆城移到今天的易守难攻的宜城渡,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孔雀东南飞》(在潜山有其影视城)“大乔、小乔”分别为孙策和周瑜的妻子。

(二乔故里,潜山县)鲶鱼头渡口遗址(附录4)“不越雷池一步”(附录5)“六尺巷”龙山风水国家旅游文化产业区石牌戏曲文化旅游区文化旅游资源(附录6)5A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古“南岳”)(附录7)花亭湖、五千年文博园巨石山、嬉子湖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龙眠山、大龙山、小孤山、白崖寨、鹞落坪、妙道山、浮山、薛家岗迎江寺与振风塔宿松县境的【小孤山】,海门天柱。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简述安徽地域文化的三大亮点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简述安徽地域文化的三大亮点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简述安徽地域文化的三大亮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繁昌县人字洞发现的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和县龙潭洞发掘了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昭示了这块土壤的厚重与深远。

安徽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亳州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都,古寿春(今寿县)在战国时曾为楚国首都,凤阳在明朝被定为中都,繁盛一时,古徽州在明清时号称“东南邹鲁”。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和第三大河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安徽全境,新安江横穿皖南。

大江东去,淮河奔流,把安徽全省切割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区域。

淮北是广袤无垠的平原,江淮是起伏绵延的丘陵,江南是郁郁葱葱的山区,并有星罗棋布的河湖港汊镶嵌其间。

由于地形地貌、风物人情的差异,在长时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个不同区域又各具特色的文化圈。

淮河孕育了淮河文化,有老子、庄子、淮南王刘安、曹操和建安文学等;江淮之间就是皖江文化,桐城文派是其典型的代表,皖南山区的新安江,孕育出徽州文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徽文化(简称“徽学”)。

这三个文化圈里孕育者灿若群星,他们造就了安徽的、中国的、中华民族的历史。

第一大亮点:淮河流域大放光彩的道家文化淮河发源于河南境内桐柏山,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流域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

远古的淮河大地清流纵横,阡陌交错,是山青水秀的奇绝之地,曾以富庶名闻天下,人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道家创始人老子出生于春秋末期的宋国相地(今涡河流域),其重要继承发展者庄子生活于战国中期的蒙地(今淮河北岸的蒙城县)。

其他如《黄老帛书》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其作者据考证是西楚淮河人,在今淮南一带;《淮南子》是西汉黄老之学的集大成之作,其主持者是淮南王刘安。

道家学派及其三部经典著作《老子》、《庄子》、《淮南子》均产生于淮河流域的现象,已被视为淮河流域地域文化独有的标志性学派和标志性著作。

这里所以能出现这样绚丽灿烂的人文景观,是古代淮河流域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支流众多、雨水充足的优越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所决定,这些条件与生命的孕育、成长息息相关,也奠定了老子等道家学者独有的理论和思想——对生命哲学的关注和阐述。

地域文化名词解释

地域文化名词解释

“安徽地域文化”‎复习题“名词‎解释”部分‎二、名词解释:‎淮河文化圈:淮河‎文化圈一般指由淮‎河沿岸及淮北地区‎构成的区域文化带‎。

由于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各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为‎融合中原文化、吴‎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皖‎江文化圈:皖江文‎化圈一般是指从远‎古到现在皖江地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范围大体接近于‎现在的皖江经济区‎域,即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巢湖、宣城‎市(除绩溪县)和‎滁州市东部。

皖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异彩纷呈,具有‎水文化的特点,开‎放创新意识浓。

‎徽州文化圈:徽‎州文化是指原徽州‎府属下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和婺源(今属江‎西省)等六县所出‎现的既有独特性又‎有典型性的各种文‎化现象。

徽州文化‎是安徽地域文化中‎最成熟、最具有代‎表性、最典型的地‎域文化。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具有丰‎富性、辉煌性、典‎型性,是一种典型‎的儒学文化。

‎《道德经》:《道‎德经》,亦称《老‎子》。

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所著的‎《老子》一书中。

‎《老子》共五千多‎字,故也称五千言‎,被后来的道教奉‎为经典,老子本人‎亦被尊为教祖。

其‎基本范畴是“道”‎与“德”,相比较‎起来,“道”最为‎基本。

新安理‎学:朱熹作为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理学体系被后世‎称为“朱子学”。

‎朱熹门生弟子众多‎,遍及闽中等南方‎地区,他们同尊朱‎熹并形成众多的流‎派,其中徽州的朱‎门弟子以朱熹嫡传‎自誉,在发明、诠‎释朱子学方面独树‎一帜,被称为新安‎理学。

新安理学形‎成于南宋,在元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于明初达到鼎‎盛。

新安理学一以‎贯之的学说宗旨、‎一脉相承的理学家‎群和鲜明的学派特‎征,对12世纪以‎后的中国哲学史和‎学术思想史的发展‎演变,以及徽州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安徽地域文化的特点

安徽地域文化的特点

安徽地域文化的特点安徽地处中国的中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的原因,安徽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安徽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

1.历史悠久:安徽作为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省份,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

在古代,安徽是著名的文化中心,曾是汉代的山阳国、晋代的豫章国、唐代的日称国,是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安徽历代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古建筑和文物,如黄山、庐山、岳西南宋化州城、徽州古城等。

2.丰富的徽文化:安徽是中国最重要的古代文化中心之一,代表性的文化是徽文化。

徽文化以徽州文化为代表,是安徽省独有的文化形式,包括徽州牌、徽州民居、徽州建筑等。

徽州人注重礼仪和思想品质,重视廉洁、勤劳、警细、礼守、公正、矩义、饰品、慎言、修身、修家、齐治、修国。

徽州画派与中原和江南画派具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了独特的徽派风格。

3.丰富的民间文化:安徽各地还保留着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如阜阳的河埠民俗、宣城的维瓯剪纸、宣州的乌龙拳、芜湖的豫剧等等。

这些民间文化代表着当地人民的生活和价值观,体现了安徽独特的民间传统和文化形态。

4.神秘的民间信仰:安徽地域文化中的民间信仰也很丰富多样。

如徽州地区有许多古老的宗教庙宇,如三教合一的合肥古城庙、风水宝地黄山上的道教峰宫等。

此外,安徽还有许多民间信仰,如拜山、踏青、赏花等传统民俗活动。

5.丰富的美食文化:安徽是中国十大菜系之一的徽菜的发源地。

徽菜以其独特口味和精美的制作工艺而闻名,如蹄筋、桂鱼、干贝、腊肉等。

同时,安徽也以其丰富的农副产品而闻名,如徽州毛尖茶、黄山猴魁茶、霸州李果、巢湖大闸蟹等。

总的来说,安徽地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间文化、独特的徽文化等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丰富了安徽的文化底蕴,还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安徽文化

安徽文化

第三讲安徽文化第一节地域文化一、淮河文化老子、庄子为代表的涡阳、蒙城、亳州一带和淮南王刘安为代表的淮南寿县一带涡阳老子道家发源地•社会发生激烈变革,社会文化思想活跃,在涡阳、蒙城诞生了以老聃、庄周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其与儒、释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三大体系。

•庄周的代表作《庄子》的文学价值为历代所赞美,誉为汪洋恣肆、仪态万方,说理还情、深浅俱妙。

•他的寓言故事《郢yǐng人垩鼻》、《庖丁解牛》、《涸辙之鱼》等篇,都是形象美与思辩美相结合的作品。

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

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

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

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

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干死了。

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的常识。

这篇寓言揭露了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

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之人的惯用伎俩。

老实人的态度是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建安文学:曹氏父子(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曹操沛国谯qiáo郡(今亳州市)人,及其子曹丕、曹植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曹操的代表作,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气魄宏伟且有苍凉之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庆广播电视大学社会调查(实践)分校名称安庆电大教学点名称直属年级名称 13级秋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本)调查内容关于安庆市地域文化学生学号 1334001259289学生姓名吴凡指导教师2015年 10 月 10 日内容摘要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现辖桐城市,枞阳、怀宁、潜山、岳西、太湖、望江、宿松7县,及迎江、大观、宜秀3区,代管皖河农场。

全市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1平方公里。

2014年全市户籍总人口620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80万人。

安庆自古就是长江中下游水路交通枢纽,商业比较发达。

唐宋时期即形成区域性物资集散中心,蚕丝、茶叶、生漆、桐油等多经此运销外地;明清之际,徽商云聚,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成为皖西南和皖鄂赣边界的最大商埠和长江重要港口。

安庆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古人称之:“上控洞庭、彭蠡,下扼石城、京口,分疆则锁钥南北,坐镇则呼吸东西,中流天堑,万里长城于是乎在”。

三国时吴、魏相争,南宋为抵御金兵而筑城,元末、明季均发生过激烈争战,“安庆保卫战"谱写了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史上英勇悲壮的乐章。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济盛,文物丰富,是沿江北岸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们在此劳作、生息、繁衍。

新石器时代属薛家岗文化。

这里有皖山(天柱山,古称南岳)、皖水(皖河),为周代古皖国(及其东邻桐国)故地,安徽简称“皖"即由此而来。

从最早见于文献记载古名“盛唐”起,至今已有21 10年(公元前106年一公元2004年);以“安庆"名问世,沿用至今已达857年(1 147--2004);自南宋筑城作府、县治所以来有744年(1260-2004),其间1760年一1 937年为安徽省会,长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近现代史上,太平军三克安庆、石达开安庆易制、安庆保卫战,徐锡麟起义,熊成基起义,安徽“六二”学潮、驱逐省长李兆珍、推翻省议会,1927年的“三〃二三"事件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在安庆发生。

我国第一家军工企业“内军械所”(1861年)在此创办,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蒸汽轮船在安庆制造。

在省内,第一所新型学校“求是学堂”(1 898年)、第一所正规大学“安徽大学"(1928年)、第一个图书馆在此建立;电报(1875年)、电灯(1907年)和自来水(1910年)也首先在此使用。

安庆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更值得一体的当属名人倍出。

关键字:安庆地域文化历史名人社会调查目录了解安庆的地域文化1.安庆概览 (5)2.安庆文化 (9)3.历史安庆 (12)4.黄梅之乡 (13)参考文献 (15)安庆概览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被中国城市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城市”之一(2010年),是全省唯一“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并在全省率先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积极推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省文明城市。

安庆现辖桐城市,枞阳、怀宁、潜山、岳西、太湖、望江、宿松7县,及迎江、大观、宜秀3区,代管皖河农场。

全市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1平方公里。

2013年全市户籍总人口620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80万人。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

作为安徽省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安庆自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至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2100余年;自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建城,至今已近800年;自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国27年(1938年)的178年间,一直是安徽省治所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我们的先人曾在安庆这块土地上创造过可歌可泣的事迹。

汉代,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前106)登临市境盛唐山,封禅天柱山为“南岳”。

诞生在安庆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是继楚辞之后我国文学史上第二个伟大诗篇。

南北朝至隋代,禅宗二祖、三祖以市境为据点,开创了中国化佛教的新天地。

特别是明清以来,安庆更是领尽风骚。

左光斗、方以智、戴名世、阮大铖、张廷玉、邓石如、吴越、吴汝纶、姚莹、王星拱、张恨水、陈撄宁、章伯钧、赵朴初、黄镇、方东美、朱光潜、邓稼先、慈云桂、夏菊花、严凤英等名人辈出。

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启一代文风,统治中国文坛300年。

以高朗亭、程长庚为首领的徽班,从安庆辗转进京,融南腔北调于一炉,开京剧之先河。

由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为清末洋务运动的发端,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气机和第一艘机动船。

在安庆,石达开安庆易制,完成了太平军由流寇向割据的转变。

在安庆,陈玉成领导安庆保卫战,谱写了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史上最壮烈的一章。

在安庆,徐锡麟枪击安徽巡抚举义、熊成基率领炮马营造反,打响了辛亥革命和新军起义第一枪。

在安庆,陈独秀发表藏书楼演说,创办《安徽俗话报》,开始了他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的革命生涯。

在安庆,柏文蔚首次焚烧英商鸦片,孙中山到安庆发表演说以示支持。

在安庆,蒋介石策划三•二三事件,成为四•一二政变的预演。

在安庆,黄梅戏由民歌小调成长为全国五大地方剧种之一,“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唱响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在安庆,建设了安徽省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条公路、第一座飞机场、第一个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安庆俗称“宜城”,生态优良,环境优美,是适宜人居的城市。

安庆城北枕龙山,南临长江,西依皖河,东接石塘、破罡诸湖,狮子山、凤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镶嵌其间,整个就像是一座大园林。

城北的龙山凤水风景区,山景、水景、石景、树景、洞景融为一体,别具特色;城西的陈独秀陵园,林郁山静,幽雅肃穆,令人叹止;城南沿江岸建设的外滩公园、桥头公园绵延近十公里,形成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城内的迎江寺、振风塔、谯楼、世太史第、探花第、江西会馆、太平天国英王府等古建筑,保持了典型的明清建筑风貌;特别是历史悠久的菱湖公园与近年新建的莲湖公园、皖江公园、大湖风景区已连成一片,总面积近五平方公里,堪与杭州西湖媲美;建设在景区内的黄梅戏艺术中心和中国黄梅戏博物馆、邓石如碑馆、黄梅阁、血衣亭、日本樱花园、徽派盆景园、黄镇纪念馆和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建筑,以及程长庚、邓石如、严凤英、邓稼先、陈延年等塑像,更是增添了一层文化的氛围。

安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7%,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1平方米。

安庆山川秀美,物产丰饶。

不仅有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最具潜力十大风景名胜区”等称号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有花亭湖、巨石山、五千年文博园、菱湖、独秀园、嬉子湖、孔雀东南飞、明堂山、天峡、石莲洞和浮山等十余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有大龙山、小孤山、白崖寨、鹞落坪、妙道山、薛家岗等数十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湿地保护区或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黄山、九华山、庐山等世界著名风景区之间交通的几何中心。

安庆交通便捷,旅游服务设施齐全,住宿优雅方便,传统食品和风味小吃自古闻名。

鲥鱼、鲚刀鱼、大闸蟹、枞阳媒鸭、桐城丰糕、怀宁贡糕、江毛水饺、鸡汤炒米、侉饼油条、油酥饼、麦陇香糕点、胡玉美蚕豆酱等特色食品让人回味无穷,望江挑花、潜山舒席、宿松蜡染、岳西翠兰、天华谷尖茶叶等传统工艺品或土特产品令人爱不释手。

沪蓉、济广、安合、合铜黄等高速公路干线,105、206、318三条国道和合九铁路在市境交汇,通过已建成的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和安庆长江铁路大桥、建设中的望东长江大桥,跨江与南京—安庆城际铁路、沿江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安庆—景德镇高速公路连接。

安庆天柱山民航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厦门、武汉、海口等航线。

安庆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以及油、气管道运输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安庆作为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林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纺织加工业基地,又被省列为皖江开发的重点开放城市之一,社会经济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农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服务业全面发展,工业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涌现了安庆石化、华谊、华泰、华茂、环新、中船、曙光、飞凯、西锐重工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基础教育成为品牌,文化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通讯和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安庆文化文化概述安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

是“孔雀东南飞”、“大乔小乔”、“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发生地,是统治中国文坛近300年的“桐城派”故里,是京剧鼻祖程长庚为代表的徽班成长的摇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也是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科学家、思想家方以智,清代文学家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书法、篆刻大师邓石如,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佛教领袖赵朴初、道教领袖陈撄宁、“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将军外交家”黄镇、“杂技皇后”夏菊花、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等影响中国、闻名世界的杰出人物的故乡。

著名学者严复、陈望道、周予同、郁达夫等在安庆任过教。

李白、黄庭坚、陆游、文天祥、史可法、王士祯、孙中山、柏文蔚、秋瑾、胡适、陶行知、苏曼殊、恽代英、叶以群、韦素园、徐悲鸿、毛泽东、陈毅、胡耀邦等历代著名人物都在安庆留下过足迹。

安徽省的第一个现代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在这里。

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2014年,安庆市将全面实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推进国家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快建设新的安庆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和美术馆。

群众文化民国时期,安庆建有省立民众教育馆,面向市民开展教育和文娱体育等活动。

1950年成立安庆市群众艺术馆,2006年更名为安庆市文化馆。

主要职责是: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进行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群众文艺理论研究、大众科普资料编辑、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相关培训等。

近年来,安庆市以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为契机,切实按照等级站软硬件标准要求,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省级等级站率达到75.3%。

全市15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乐民活动,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