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教学设计
《景阳冈》教学设计优秀3篇

《景阳冈》教学设计5【教材分析】《景阳冈》一文改编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第23回。
课文记叙了武松趁着酒性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经过。
赞扬了武松豪爽倔强、沉着机智和英勇无畏的性格。
教材可分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四部分。
纵观全文,有如下特点:1、全文篇幅较长,适合学生进行快速默读训练,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2、本文生字和难读字较多,在自学课文时,应该指导学生多花时间练读。
3、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学生日常阅读中较少出现的文言词汇,很多字词的古今意义相差较大,在理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只有在扎实理解这些词汇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理解课文。
所以在处理教材时,应该把对文言词汇的理解作为第一课时的学习重点之一。
4、教材在具体描写人物时,突出了武松的语言和动作。
特别是描写“打虎”一章时突出了武松的动作描写,而在“喝酒”一章中则强调了人物的对话。
分析武松与店家的对话,主要围绕“喝酒”与“老虎”展开:前一部分突出了武松的豪爽倔强,后一部分反应了武松的英勇无畏。
在第一课时的阅读指导中,应紧紧抓人物的对话,指导学生通过读懂人物语言来概括分析人物个性品质,这也是第一课时的另一训练重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15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注意部分文言词汇在课文中的意思;会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并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段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快速默读课文的训练,抓住人物的对话来体会武松鲜明的个性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英雄、研读名著的热情。
【教学重点】1、快速默读课文,在理解文言词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段落。
2、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体验,抓住人物语言描写,感悟武松个性特征。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语言描写,感受武松个性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课心得】阅读教学是座大厦,对教材的处理是大厦框架决定着教学方向,教学语言是水泥和石灰起粘合作用,教学机智是大厦的装饰决定大厦的特色,而教师的个性能给大厦带来生命与活力!让我们努力使老教材焕发出新生气,使学生学得更加轻松开心!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首先要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张扬,并通过教材传达给学生!让我们带着学生在课堂上一起快乐成长,个性飞扬!【教学过程】一、音乐激趣,谈话导入1、课间休息时播放flash音乐《好汉歌》,师生同唱一首歌。
《景阳冈》教学设计优秀篇

《景阳冈》教学设计「优秀篇」《景阳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2.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课文第一段与第三段细致描写了武松在酒店喝酒和打虎的情形,突出了武松豪放、无畏、倔强的性格,是文章的重点,作者在“喝酒”和“打虎”两件事上是如何抓住要点详细叙述的也是文章的重点。
(二)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文言词语是文章的难点,体会“喝酒”、“打虎”两件事如何详细叙述的也是难点。
(三)解决办法:采用教学时先从理清故事的内容入手,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借助文言注释、字典解决重难点。
教学构想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采用了“为武松写简历找工作”的形式,让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读书变成学生自主的行为,自读自悟,并在其中结合写的训练,从而更好的感知文章内容和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读《水浒传》,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重点阅读第二十三回,了解武松打虎前后的一些事情。
这样做,一是能激发起学课文的兴趣,而是更便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一、切题导入把握结构1、今天咱们学一篇很有意思的课文,你肯定喜欢。
(板书课题:景阳岗。
)(引起学生注意,发现问题,帮助老师纠正错字:“岗”应作“冈”。
)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山冈,一个是岗位。
)画字形帮助记忆:“岗”字形像岗楼。
2、题目既然叫景阳冈,那么这是一篇写山水风光的文章。
(这是写事的文章。
)写了什么事呢?(武松喝酒、打虎的事)武松喝酒、打虎是在一个地方吗?(还有上冈、下冈。
)(适时板书:喝酒——上冈——打虎——下冈)3、根据板书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水浒传》资料。
5、知道武松后来是怎样当上捕头的吗?当时很多人知道了他的英勇事迹,纷纷帮他写求职简历,介绍他的特长,为他推荐工作,咱们也帮他写一份求职简历吧。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3篇)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3篇)《景阳冈》第一课时篇1【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抵御、推辞。
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
(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
)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
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
(板书:景阳冈)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习”的填空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⑴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⑵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练习”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⑴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学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⑵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指导学生理解:“就势”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六、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篇2学习目标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习难点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景阳冈教案

景阳冈教案《景阳冈》教案篇一《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
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较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
在这四部分中,第三部分是重点,前两个部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冈,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体会其豪放、勇敢、机智的性格,并能讲述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从而进一步感受名著的魅力。
因此,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部分,是课文重点,也是教学重点;了解武松的英雄性格,是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重点: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领悟人物的个性特点学生分析:在学习本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看过电视剧《水浒传》,对景阳冈中的武松打虎很是感兴趣,所以对学习本篇课文有很大的积极性,这就为更好的教学打下了基础,但是学生了解的仅仅是武松打虎的精彩镜头,对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领悟人物的个性特点还没有感悟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就要在突出重点的同时,通过多种方法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水浒传》及有关的读物;2、课件: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音频资料3、学生搜集《水浒传》其他资料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趣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大家想不想听?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课件出示:音频资料歌曲《好汉歌》,)【设计意图:在歌声中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景阳冈》教案优秀10篇

《景阳冈》教案优秀10篇《景阳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梢棒、筛酒”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
3.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一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节选自名著的文章。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师出示生字,指名读。
(重点指导“跄、蹿、抡、簌”的读音)3.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师重点指导。
梢棒:一种防身用的棍棒。
筛酒:斟酒。
这里指从壶里往杯子里或碗里倒。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吊睛白额大虫:文中指眼睛上翘,额头上有白色花纹的老虎。
4.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俺”字第十画是竖折钩,上边出头;“兼”第五画是长横,右边出头。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完成课后填空题。
喝酒→()→()→()2.检查自学情况。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交流填空题。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3)你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精彩?四、学习“喝酒”部分1.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并回答。
(1)作者在这部分详细描写了武松与店家的对话,他们主要在谈论什么?(谈酒、谈虎)(2)分角色读这一部分。
为什么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结果呢?(3)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
(豪放、倔强、勇敢的性格)(4)讨论:这一部分与打虎有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写武松与店家的对话,刻画了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为下文徒手打虎作铺垫。
)2.小结学习方法,讨论归纳。
《景阳冈》教案

《景阳冈》教案《景阳冈》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景阳冈》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景阳冈》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2.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二)读准生字,了解生词。
(三)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简介小说的背景。
本文选自中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
这部小说通过对高俅等剥削者、压迫者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百丑图,揭示了阶级压迫是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这一真理。
“乱自上作”的事实在《水浒传》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但是,梁山泊的好汉们大多存在严重的封建正统思想,他们要把“酷吏赃官都杀尽”,为的是“忠心报答赵官家”。
他们不可能最终把封建社会的代表者皇帝作为反对的目标,终于接受了招安,使起义失败。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林冲、李逵、武松等人物的形象,人物性格鲜明。
例如武松,他性格刚烈,言出必行,果断坚强,有勇有谋。
这些性格在十字坡孙二娘的黑店里,在替兄报仇的整个情节中,在痛打蒋门神、怒杀西门庆的故事中,在景阳冈打虎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封建统治者对充满反抗意识的《水浒传》深恶痛绝,但传世的优秀文学作品总是会在社会上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成为人民的精神食粮。
《水浒传》在流传过程当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版本。
主要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和解放后出版的七十一回本。
景阳冈一回主要写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要求: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景阳冈》的优秀教案(通用5篇)

《景阳冈》的教案《景阳冈》的优秀教案(通用5篇)《景阳冈》的教案1【学习目标】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习难点】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文章。
(板书:20、景阳冈)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流。
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小黑板出示)⑴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局部多读几遍。
⑵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⑶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学习方法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⑴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⑵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
如,“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同学养成一边读书一边考虑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⑴引导同学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景阳冈》教案(精选17篇)

《景阳冈》教案《景阳冈》教案(精选1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景阳冈》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景阳冈》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读8个字。
能力目标:默读课文。
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能讲述武松打虎的情景。
思品目标:感受武松打虎的精神,产生喜爱这个英雄形象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武松打虎的情景。
教学难点:绘声绘色地讲述武松打虎的情景。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启发阅读兴趣。
1.谁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2.今天我们要读读武松打虎故事的原文,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读原文比看电视、听人说的收获大多了。
现在请你们打开书91页,自己读一遍课文。
二、自学课文,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1.我们读课文前,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①自学认读字表中的字。
②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自学带注音的字。
边读边看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准备与同学交流。
③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集体交流。
①谁能把下面的字音读准。
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读三声)景阳冈读一声一双箸少刻读三声綽了哨棒将哨棒绾在肋下毡笠掀在脊梁上袒开踉踉跄跄光挞挞撺将下来一步步捱下冈子来②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
按照提取中心段法给课文分段。
提问:课文从哪自然段至哪自然段写的是武松打虎的经过。
结果怎样呢?第一段(1——4)一天晌午时分,武松来到一家酒店喝酒。
第二段(5——9)傍晚的时候,武松走上景阳岗,知道山上真的有老虎,但他仍旧向山上走去。
_第三段(10——13)太阳落山后,老虎真的来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
③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你觉得最精彩的是那部分?能不能给大家讲一讲④比赛讲述武松打虎的情景。
自己先练习讲——然后俩人一组讲评出一人——组内比赛——最后展示⑤揣摩这段文字的准确性,学习写法,感受读书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阳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倚、箸”等17个生字,读准“绰、呵”等3个多音字,会写“冈、饥”等15个字,会写“半夜三更、寻思”等5个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3、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4、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
2、学习全面地看待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质题导入
1、上节课我们阅读了《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片段,认识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厚老实的鲁肃、妒忌贤能的周瑜。
这节课我们将通过《水浒传》的《景阳冈》片段认识闻名已久的打虎英雄——武松。
让我们一起看看武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质疑课题(谁要打虎?为什么要打虎?{起因}怎么打得虎?{经过}最后有没有打到虎?{结果})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㈠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读正确,不懂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再不懂提问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得?给课文划分部分。
结合课后习题讨论。
喝酒——()——()——()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
1、
2、第一部分(1-2):写武松在酒店喝了十八碗酒,不听店家的劝告,执意要上景阳冈。
第二部分(3-5):写武松上冈,看见官府的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怕回去被店家耻笑,决定继续上冈。
第三部分(6-7):写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猛虎。
第四部分(8):写武松打死老虎以后,一步步挨下冈来。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1-2)(3-5)(6-7)(8)
3、课文叙述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不听店家的劝告,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二、学习“喝酒”部分
1、酒家为何给店取名为“三碗不过冈”?
因为酒家的酒比得上老酒的滋味,凡是客人到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因此叫做“三碗不过冈”。
2、你觉得喝酒时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相关语句交流。
①“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店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进来看官府的榜文。
”武松道∶“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
””
(武松出言豪壮,可以看出他勇敢无畏、豪放倔强的性格特点。
两个“不怕”把武松浑身是胆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性格为下文勇猛打虎的行为做了铺垫。
)
三、学习“上岗”部分
1、武松知道真的有虎,他为什么还执意上冈?
武松之所以执意上冈,一是怕店家耻笑自己,二是对自己战胜老虎有很大的信心,表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英勇无畏。
2、上冈时武松是怎么想的?结合相关语句交流。
①“武松看了,笑道∶“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
我怕什么!””(“笑”说明武松看到树上的字,仍然不相信景阳冈上有虎,还认为是店家的诡计,真是固执己见。
“我怕什么”表现了武松的无所畏惧,胆量过人。
)
②“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
(这句话对武松的心理描写非常贴切、真实。
武松这时才相信冈上有虎,但是一点也不害怕。
武松毕竟是英雄好汉,也出于自尊和面子,他不愿下冈。
表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
四、学习“打虎”部分
1、武松在遇到老虎之前的状态是怎样的?结合相关语句交流
“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热起来了,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敞开,踉踉跄跄,奔过乱树林来。
”
(“踉踉跄跄”“奔过”生动传神地描写了武松醉酒之后的动作行为,为下文徒手打虎做了铺垫,更衬托出武松无所畏惧、勇猛机智的英雄气概。
)
2、老虎出现时的情景是怎样的?武松是怎么应对的?结合相关语句交流。
虎:“忽然起了一阵狂风。
那一阵风过了,只听见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老虎之大)
武松:“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
3、老虎是怎样进攻武松的?这样详细写老虎的目是什么?
老虎的进攻有三招:“一扑”“一掀”“一剪”,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显现无遗。
详细写虎是为了写人,以虎的凶猛衬托出人的勇猛。
4、武松是如何应对的?
(武松三“闪”,消耗了老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
表现了武松的以退为进,机智灵敏,
有勇有谋。
)
5、文中多次用了“闪”这个动词,你觉得能不能换成“躲”?为什么?
(面对老虎的凶猛进攻,此时武松唯一的对策就是“闪”,一个接一个的“闪”字,乍看起来,好像轻描淡写,又是重复雷同,其实,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
不能换成“躲”字,因为“闪”字一是表现了动作的准确。
武松在遭遇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
二是“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
三是“闪”指主动地躲过,如果换用“躲”字,则会显得很被动。
)
6、写老虎扑人,武松沉着应对,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出了什么?
(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
“扑”“掀”“剪”是老虎进攻的三招,这些动作把老虎的凶猛、让人生畏的气势显露无遗。
武松用三“闪”沉着应对,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体现了武松的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
7、老虎的劲泄了一半后武松是怎么做的?结合相关语句概括交流。
举棒打虎:老虎翻身回来,武松轮起梢棒,却劈在枯树上,梢棒断成两截。
拳脚打虎:老虎又扑过来,武松“揪”住顶花皮,“按”住老虎,脚往面门上“踢”,“提”起拳头,只顾“打”,打得老虎鲜血直流。
断棒打虎:武松怕老虎还没死,就用断了的梢棒又打了一回,那老虎气都没了。
)
8、从“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动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武松?
(这段话具体详细地描绘了武松赤手空拳勇斗老虎的经过。
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转守为攻。
“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动词,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小结:武松打虎的过程我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老虎出现——虎扑人闪——举棒打虎——拳脚打虎——断棒打虎
9、在打虎事件中,作者是怎样塑造武松这一人物的?
(作者通过武松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来塑造的。
)学生可举例说明。
五、学习“下冈”部分
思考:武松为什么要及时下冈?
“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六、总结全文
1、通过全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武松?
通过全文,我看到了一个机智勇敢、武功高强、豪爽倔强、无所畏惧的武松。
板书设计
景阳冈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老虎出现——虎扑人闪——举棒打虎——拳脚打虎——断棒打虎
机智勇敢武功高强豪爽倔强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