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养殖技术
蛋鸭标准化养殖技术

蛋鸭标准化养殖技术蛋鸭标准化养殖技术包括以下方面:1. 饲养温度:1~3日龄的蛋鸭饲养温度应保持在30~32℃,室温为24℃。
4日龄后,每天降低1℃,到28日龄后应达到18℃。
冬季舍温应保持在10℃以上,并保持温度的稳定性。
鸭舍的通风也需要注意,防止贼风,确保人进入鸭舍时不会感到刺鼻和闷热。
2. 饲养密度:1周龄的蛋鸭每平方米饲养30~40只,2周龄每平方米25~30只,1个月龄后每平方米15只。
育成鸭至产蛋鸭每平方米8~10只。
每个围栏以300~500只左右为宜。
3. 饲养管理方法:雏鸭要先饮水后开食,凉开水中添加2%~3%多维葡萄糖,连用3天,可提高育雏成活率。
前14日龄喂全价颗粒料,日喂6次,用饮水器饮水,用料槽喂料,喂料每次让雏鸭吃八分饱。
15~21日龄日喂5次。
育成鸭尽量用青绿饲料代替精饲料和维生素添加剂,青绿饲料约占整个饲料量的30%~50%。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适当补加砂砾和贝壳等,要保证自由采食,自由饮水,保证饮水清洁。
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为18%~23%。
冬季要扣塑料棚,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和通风良好。
白天自然光照,夜间人工照明,每30平方米鸭舍开一盏15瓦的灯泡。
4. 疫病防治:按时做好鸭瘟、大肠杆菌等疫病的防治工作。
在10日龄和40日龄进行两次拌食驱球虫,用量按说明书使用,每周喂一次预防药品。
日常要谨防鼠害蛇害、猪狗猫危害等,定期对鸭舍、用具、运动场进行消毒。
5. 雏鸭的选择和运输:选择同一时间出壳、大小均匀、脐带收缩好、眼大有神、比较活跃、绒毛有光泽、抓在手上挣扎有劲的雏鸭。
选作种鸭用的雏鸭还要符合品种的特征。
接运初生雏最好不超过36小时。
接运时将雏鸭装在铺有稻草的竹篓内,每篓内装50只。
天凉盖上薄布,较冷季节盖上棉被。
接运途中要经常察看雏鸭情况,发现重叠埋堆应及时拨开。
要避免日晒雨淋和冷风吹袭。
6. 雏鸭的饲养:初生雏鸭全身绒毛干后即可喂食、饮水。
喂食前先进行潮水,即先将幼雏放在竹篮内放入浅水中至脚背为准任其自由饮水时间一般5—6分钟不宜过长但一定要使幼雏只只饮到水潮水过后把幼雏放在柔软的干草上让其自动理毛等到毛干马上开始第一次喂食注意不论哪种方法都应在温暖的环境下进行早饮水有利于体内废物的排除和残余蛋黄的吸收7. 雏鸭的管理:要掌握好保温要求和喂食量,经常观察幼雏的消化情况并随时间调节喂食量。
蛋鸭不同生长时期如何饲养

蛋鸭不同生长时期如何饲养蛋鸭不同的生长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不同的饲养方式。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讲讲蛋鸭不同生长时期的饲养方法。
蛋鸭育雏期饲养管理:(1-5周)本阶段目标是提高成活率,保证整齐度,确保不发生影响产蛋性能的疾病,雏鸭饲养的成败直接影响今后蛋鸭是否能够达到产蛋高峰。
1、雏鸭生理特点:体温调节不完善,肝脏、肾脏功能不全,肠道菌群脆弱!2、育雏期容易出现的问题:a、温度控制不好造成的雏鸭生殖系统的不可逆的损伤影响后期产蛋。
b、选择的开口药物毒性比较大对肝肾造成损伤,影响生长速度。
c、过早使用抗生素在杀灭有害细菌同时也会杀灭肠道内有益细菌,造成肠道菌群的紊乱,影响肠道健康。
3、进苗第一周饲养管理要点:a、控制好密度,建议按照鸭舍面积(5只/平方米)。
b、控制好温度,切忌忽冷忽热,保持鸭舍干燥。
寒冷潮湿的环境更容易引起沙门氏菌或者肠道问题。
c、及时的开水、开食,适时下水以增强抵抗力。
d、选择合理的开口药物。
温馨提示,建议使用:雏禽保健包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下几个问题:a、防止雏鸡长途运输引起脱水。
b、净化垂直传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补充营养。
c、补充肠道有益菌调节肠道菌群,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整齐度。
蛋鸭育成期的饲养管理(5-16周)育成鸭一般指5~16周龄或18周龄开产前的青年鸭,本阶段目标是体重达标,均匀度达标,做好免疫,做好驱虫,适时开产。
1、生理特点:体重增长快;羽毛生长迅速;性器官发育快;适应性强。
2、饲养方式选择:放牧、全舍饲、半舍饲3、饲养管理要点:a、光照控制,采用自然光照。
b、适当控料,(如果体重达标可以适当限饲防止鸭子过于肥胖影响后期产蛋,如果体重不达标直到体重达标前切忌控料限饲。
)c、防止喂料不均。
(40-60日龄是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青年鸭均匀度直接影响产蛋期上高峰的时间和高峰期的维持时间!)d、开产之前驱虫、加强免疫。
4、青年鸭的两个关键阶段:a、40-60日龄,是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
养殖蛋鸭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养殖蛋鸭日常饲养管理方法蛋鸭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鸭蛋,因此在饲养管理上需要特别注意。
下面是养殖蛋鸭的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1.饲料管理:(1)选择适宜的饲料:蛋鸭在饲养过程中对饲料要求较高,需要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饲料。
可选择专业的蛋鸭精料或自制饲料,保证蛋鸭的营养需求。
(2)定时定量喂食:蛋鸭一般分为幼崽期、生长期和产蛋期,每个阶段的饲料需求都不同。
定时定量喂食,避免浪费和营养过剩。
(3)多次喂食:蛋鸭的消化系统较小,不宜一次性喂食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
因此,分多次进行饲喂,保证鸭只充分消化吸收。
2.饮水管理:(1)保持水源清洁:维持饮水设备的卫生,及时更换水源,避免水质污染。
水是鸭只一天中摄入量最大的物质,保持水源清洁非常重要。
(2)提供充足的水源:鸭只对水的需求较高,特别是产蛋期鸭只,饮水量会增加。
要时刻保持饮水设施中充足的水量,避免因缺水导致鸭只的生产能力下降。
3.环境管理:(1)保持适宜的温度:蛋鸭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15-25摄氏度之间。
饲养环境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对鸭只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2)卫生管理:定期清理鸭舍,保持鸭舍内的卫生环境。
清理鸭舍的农杂物,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3)防病措施:蛋鸭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疫病的预防和控制。
定期给鸭只进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病症则做好隔离和治疗。
4.生产管理:(1)科学的繁殖管理:蛋鸭的繁殖管理是饲养管理的重要一环,要选择优良的种鸭,进行科学的配种管理,提高产蛋率和孵化率。
(2)产蛋期管理:在产蛋期,要尽量提供良好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以保证鸭只正常产蛋。
同时,定期清理蛋巢,收集鸭蛋,避免蛋被损坏或受到污染。
5.定期健康检查:定期请兽医进行健康检查,对鸭只的体格状况、精神状态等进行观察。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诊疗,防止疾病的蔓延。
总之,养殖蛋鸭的日常饲养管理方法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注意饲料管理、饮水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
鸭子产蛋高峰的饲养管理技术

鸭子产蛋高峰的饲养管理技术
1、营养需求满足:要养出下蛋快的蛋鸭,需要尽可能满足蛋鸭的营养需求,确保其保持高产水平。
这包括在饲料中添加鱼粉或含20%鱼粉的饲料,以提高日粮营养浓度。
2、饲喂策略:在鸭子开产时,在50公斤饲料中加1公斤蜂蜜拌料饲喂,连喂5天,间隔15天后,再连喂5天。
这样的循环饲喂可以促使鸭子多产蛋,且产的蛋大。
3、环境和应激管理: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鸭子出现受到应激的因素,是提高产蛋率的关键。
此外,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黄芪维它也有助于提高产蛋率。
4、产蛋期的特殊管理:在产蛋的中后期,需要掌握雌鸭产蛋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产卵时间,以便及时收集鸡蛋,减少破损蛋的发生。
5、饲料管理:在产蛋后期,虽然维持产蛋高峰很困难,但如果饲料管理得当,如绍兴鸭等品种仍可维持80%左右的产蛋率。
蛋鸭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和管理

蛋鸭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和管理摘要:蛋鸭养殖是一项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农业产业,相较于鸡蛋,鸭蛋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市场需求。
本文将介绍蛋鸭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提供一些管理技巧,希望对蛋鸭养殖者有所帮助。
正文:蛋鸭养殖是以鸭为主要养殖对象,通过饲养和管理,使其产出高质量鸭蛋。
蛋鸭养殖具有投资少、回报快、养殖周期短等特点,因此受到了许多农户的青睐。
下面将介绍蛋鸭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提供一些管理技巧。
一、蛋鸭养殖的方法1.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和经济需求的蛋鸭品种。
常见的蛋鸭品种有北京鸭、杂交鸭等,选择品种时要考虑鲜活率高、疾病抵抗力强等因素。
2. 场地准备:选择平坦、排水良好的场地进行养殖。
场地应做好隔离措施,确保养殖环境的干净卫生。
3. 饲养管理:合理配制饲料,确保蛋鸭获得充足的营养。
蛋鸭喜欢吃杂食,可以配制精料饲料和青饲料。
同时,定期检查饮水设备,保证蛋鸭饮水充足。
4. 疾病防控:定期对蛋鸭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避免疾病传播。
5. 环境调控:根据蛋鸭的生长需求,合理调节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二、蛋鸭养殖的注意事项1. 预防饲料中毒:蛋鸭在吃饲料时容易受到饲料中毒的影响,因此要定期检查饲料质量,严禁使用霉变、腐烂的饲料。
2. 防止蛋鸭产蛋困难:给蛋鸭提供适宜的产蛋环境,包括合适的窝舍、合理的光线照射和温度调节。
同时,要注意蛋鸭的营养摄入,增加蛋鸭对蛋壳的钙质需求,可供给鸟砂或蛋壳粉。
3. 控制养殖密度:合理控制蛋鸭的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互相踩踏和传染病菌。
一般情况下,每亩饲养1000只蛋鸭较为合理。
4. 提高种群质量:选择优质种鸭进行繁殖,提高种群质量。
及时淘汰衰弱、生病的蛋鸭,保持种源的健康和活力。
三、蛋鸭养殖的管理技巧1. 快速成群:蛋鸭3-4周龄时可以进行配对交配,实行快速成群。
通过合理的群组策略和催繁技术,能够提高蛋鸭的孵化率和出壳率。
中国蛋鸭饲养标准-蛋鸭标准化养殖技术

中国蛋鸭饲养标准|蛋鸭标准化养殖技术鸭蛋性味甘、凉,具有滋阴清肺的作用,入肺、脾经;有大补虚劳、滋阴养血、润肺美肤等功效;除了炒菜外,生活中人们常常用鸭蛋来治疗膈热、咳嗽、喉痛、齿痛等疾病。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鸭蛋的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
为满足需求,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建立了专门的蛋鸭养殖场。
对于专业生产蛋鸭,面向市场的养殖场来说,必然需要一套专门的蛋鸭饲养标准。
那么,中国蛋鸭饲养标准是什么呢?蛋鸭标准化养殖技术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蛋鸭饲养标准我国蛋鸭的饲养标准营养成分周龄 0~2 3~8 9~18 产蛋期代谢能(千焦/千克) 11506 11506 11297 2640 粗蛋白(%) 20 18 15 18 能量蛋白比(千焦/克) 575.3 639.3 753.1 615.9 精氨酸(%)1.2 1 0.7 1 蛋氨酸(%) 0.4 0.3 0.25 0.33 蛋氨酸+胱氨酸(%)0.7 0.6 0.5 0.65 赖氨酸(%) 1.2 0.9 0.65 0.9 维生素A(单位/千克) 4000 4000 4000 8000 维生素D3(单位/千克) 600 600 600 1000 维生素E(毫克/千克) 20 20 20 20 维生素K(毫克/千克) 2 2 2 2 维生素B1(毫克/千克) 4 4 4 2 维生素B2(毫克/千克) 55 5 8 烟酸(毫克/千克) 60 60 60 60 维生素B6(毫克/千克) 6.66 6 9 泛酸(毫克/千克) 15 15 15 15 生物素(毫克/千克) 0.1 0.1 0.1 0.2 叶酸(毫克/千克) 1 1 1 1.5 氯化胆碱(毫克/千克) 1800 1800 1100 1100 维生素B12(毫克/千克) 0.01 0.01 0.01 0.01 钙(%) 0.9 0.8 0.8 3.5 磷(%) 0.5 0.5 0.45 0.5 钠(%) 0.15 0.15 0.15 0.15 氯(%) 0.15 0.15 0.15 0.15 钾(%) 0.25 0.25 0.25 0.25 镁(毫克/千克) 500 500 500 500 锰(毫克/千克) 100 100 100 100 锌(毫克/千克) 60 60 60 60 铁(毫克/千克) 80 80 80 80 铜(毫克/千克) 8 8 8 8 碘(毫克/) 0.6 0.6 0.6 0.6 蛋鸭标准化养殖技术和其他的养殖项目一样,蛋鸭养殖也需要专门的技术,除了挑选优良鸭种、建造鸭舍外,还需要进行专业的饲养。
蛋鸭的养殖技术

蛋鸭的雏鸭是指 ~ 周龄的鸭 周龄的鸭, 蛋鸭的雏鸭是指0~4周龄的鸭,雏鸭饲养的成 的雏鸭是指 败直接影响到鸭群的发展、鸭场生产计划的完成、 败直接影响到鸭群的发展、鸭场生产计划的完成、蛋 的生长发育以及今后种鸭的产蛋量和蛋的品质。 鸭的生长发育以及今后种鸭的产蛋量和蛋的品质。在 育雏期提高雏鸭的成活率是 中心任务,在生产实际中, 中心任务,在生产实际中,成活率的高低是衡量生产 管理水平和技术措施的重要指标。 管理水平和技术措施的重要指标。刚出壳的雏鸭个体 绒毛少,体温调节能力差, 小,绒毛少,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抵抗力弱,若饲养管理不善,容易引起疾病, 差,抵抗力弱,若饲养管理不善,容易引起疾病,造 成死亡。为此,从雏鸭出壳起, 成死亡。为此,从雏鸭出壳起,必须创造适宜的生活 条件和精心地进行饲养管理。 条件和精心地进行饲养管理。 要培育好雏鸭,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要培育好雏鸭,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2.夏鸭 . 从芒种至立秋前,即从6月上旬至 月上旬至8月上旬饲养的 从芒种至立秋前,即从 月上旬至 月上旬饲养的 雏鸭,称为夏鸭。 雏鸭,称为夏鸭。这期的特 点是气温高,雨水多,气候潮湿, 点是气温高,雨水多,气候潮湿,农作物生 长旺盛,雏鸭育雏期短,不需要什么保温, 长旺盛,雏鸭育雏期短,不需要什么保温,可节 省大量育雏设备和保温费用。 月上 月上、 省大量育雏设备和保温费用。6月上、中旬饲养的 夏鸭,早期可以放牧稻秧田, 夏鸭,早期可以放牧稻秧田,帮 助稻田中耕锄草, 助稻田中耕锄草,可充分利用早稻收割后的 落谷,节省部分饲料,而且开产早, 落谷,节省部分饲料,而且开产早,当年可以得 效益。但是,夏鸭的前期气温闷热, 效益。但是,夏鸭的前期气温闷热,管理上较困 要注意防潮湿、防暑和防病工作。 难,要注意防潮湿、防暑和防病工作。开产前要 注意补充光照。 注意补充光照。
蛋鸭的饲养方法

蛋鸭的饲养方法蛋鸭的饲养方法一般蛋用型麻鸭的利用期约350天左右(150-500日龄),称为第一个产蛋年;也有经换羽休整后,再利用第二年、第三年的,但其生产性能逐年下降,不宜留用。
与青年鸭时期相比,开产以后,胆子逐渐大起来,敢接近陌生人.开产以后的鸭子,性情变得温顺起来,进鸭舍后就独个儿伏下,安静地休息,不乱跑乱叫,放牧出去,喜欢单独活动。
鸭子产蛋在正常情况下,都在深夜1~2时,此时夜深人静,没有任何吵扰,最适合鸭类繁殖后代的特殊要求。
如在此时突然停止光照(停电或煤油灯被风吹灭)或有人走近,则要引起骚乱,出现惊群,影响产蛋。
除产蛋时间以外的其它时间,操作规程和饲养环境也要尽量保持稳定,不许外人随便进出鸭舍,避免各种鸟兽动物在舍内窜进窜出。
在管理制度上,何时放鸭,何时喂料,何时休息,都按一定次序严格执行,如改变喂料餐数,大幅度调整饲料品种,都会影起鸭子生理机能紊乱,造成减产或停产。
蛋鸭的生理特点和要求产蛋鸭胆大与青年鸭时期相比,开产以后,胆子逐渐大起来,敢接近陌生人。
食量大,食欲好无论是圈养或放牧饲养,产蛋鸭(尤其高产鸭)最勤于觅食,早晨醒得早,出舍后四外觅食,放牧时到处觅食,喂料时最先响应,踊跃抢食,下午收牧或入舍时,虽已吃得很饱了,但还想吃,总是走在最后,恋恋不舍地离开牧区。
性情温顺,喜欢离群开产以后的鸭子,性情变得温顺起来,进鸭舍后就独个儿伏下,安静地休息,不乱跑乱叫,放牧出去,喜欢单独活动。
饲料要求高由于连续产蛋,消耗的营养物质特别多,如每天产一个蛋,蛋重按65g计算,则需要粗蛋白质8.75g(按全蛋含粗蛋白质13.5%计算)、粗脂肪9.43g(按粗脂肪含量占全蛋的14.5%计算)。
此外,还需要大量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
饲料中营养物质不全面,或缺乏某几种元素,则产蛋量下降,如蛋数减少,产蛋时间推迟,蛋壳粗糙或鸭体重下降,羽毛松乱,食欲不振,反应迟钝,怕下水等。
所以,产蛋鸭要求质量较高的饲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鸭养殖技术要点,
一;蛋鸭品种
在我区域养殖的蛋鸭品种主要有两种,绍兴麻鸭和龙岩山麻,绍兴麻鸭包括江南1号,江南2号,是江浙一带优良品种,比较适宜于我区域养殖,体型小,成年体重1.3kg,开产日龄100—120天。
龙岩山麻成年体重1.3—1.4kg,开产日龄108天,具有代谢快,采食量大,尤其在冬天蛋率低的缺点,不适宜于在我区域养殖。
二;雏鸭的管理;(0---4)周龄
1;鸭苗的来源;一方面要来源于健康无疫情的孵化场,一方面又要适宜于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品种。
2;育雏季节的选择;一般计划产蛋高峰期避开盛夏和严冬。
春鸭;(3月下旬----5月份)饲养的雏鸭。
主要工作是保温。
夏鸭;(6月上旬----8月上旬)饲养的雏鸭。
但气候闷热管理上较困难。
要注意防潮,防暑,防病工作,开产前要补充光照。
秋鸭;(8月中旬----9月)饲养的雏鸭。
但育成期正值寒冬,要注意防寒和补料,同时在产蛋期要注意补充光照。
3;育雏的环境条件;
温度;刚出壳后12---24小时的雏鸭要保持在32—35度。
日龄育雏室温度育雏器温度
1—7 25 25----30
8---14 20 20----25
15—21 15 15----20
3周龄以后的雏鸭有一定抗寒能力,如气温达到15度左右,可以不再人工给温。
密度;日龄春,夏冬季
1-----10 30----35 35-----40
11----20 25---30 30----35
21----30 20---25 25----30
光照;雏鸭光照的目的是控制蛋鸭的性成熟期,提高其产蛋量。
4;雏鸭管理要点;
1;适时开青,开荤。
青料在雏鸭开食后3—4天喂给,开荤一般在5日龄。
2;放水和放牧;开始头几天逐步提高水的深度,将水由室里转到室外,开始每次10—20分钟,逐步延长,次数逐步增加。
一般先喂料后下水,不能让湿毛雏鸭进育雏室休息。
3;及时分群;第一次分群在‘开水’前,第二次分群在吃料后3天左右,一般把弱雏放在高温处,且给予补料。
三;育成鸭的饲养管理(5----16周龄或18周龄开产前的青年鸭)1;育成鸭的特点,体重增长快,羽毛生长迅速,性器官发育快,适应性强。
要求科学管理,既要满足生长需要,又不能过早促进性成熟,影响以后的产蛋性能。
2;育成鸭饲养方式;放牧饲养,全舍饲,半舍饲。
3育成鸭的饲养管理;
限制饲喂;限喂前必须称重,确保蛋鸭开产前的体重不超
过该品种的育成期体重,以免影响以后产蛋量。
分群和密度;育成期的鸭要按体重大小,强弱,和公母分群饲养。
一般舍饲13周龄起每平方米10只左右。
光照;育成鸭的光照时间宜短不宜长。
育成鸭于8周龄起,每天光照8---10小时,强度5勒克斯,其他时间用朦胧光照。
四;产蛋鸭的饲养管理;
产蛋鸭的特点;蛋率在90%以上的时间克持续20周左右整个生产期的产蛋率稳定在80%以上。
在饲养上是一生中要求最高水平的饲养标准和最多的饲料量,在管理上要创造最稳定的饲养条件。
产蛋鸭的环境要求;
密度;7—8只/平方米,公母比例小群1;100,大群1;200,。
温度;产蛋鸭最适宜的温度是13---20度,此时饲料利用率,产蛋率处于最佳状态。
光照;在育成期控制光照是防止育成鸭过早性成熟,进入产蛋期后要逐步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达到适时开产。
进入产蛋高峰期后,要稳定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使之达到持续高产。
光照时间自17---19周龄开始逐步加长,直至22周龄达到16—17小时为止。
光照时间的延长采用等时制增加法,每天增加15—20分钟。
光照强度按1.3瓦/平方米,一个25瓦的灯泡克供应18平方米鸭舍的照明。
灯泡离地面高度1.8—2米。
每天早晨4;00开灯8;00关灯,下午17;00开灯20;00关灯其他时间朦胧光照。
主要用于饮水和采食。
放水;每天饲喂后将鸭赶下水洗浴,夏天每日4—5次,每次20分钟,也可自由放水,冬天每日上午10时,下午2-3时各放水一次,每次5—10分钟。
产蛋鸭的初期和前期(150---300日龄)的饲养管理;日粮营养水平随产蛋率的增加而调整,且注意能量蛋白比的适度,防止出现啄羽,蛋鸭过肥和过瘦等不正常现象。
在200天以后,每月空腹抽测蛋鸭的体重,如超过或低于此时期标准体重的5%以上,应检查原因,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
产蛋中期(300---400日龄)的饲养管理;因已持续产蛋100多天,体力消耗较大,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敏感,要求日粮营养水平在前期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光照总时间稳定保证在16-17小时,自由采食,并适当喂给青绿饲料或添加多种维生素。
产蛋鸭的后期(400---500日龄)管理,主要尽量减缓产蛋率的下降幅度,根据蛋率和体重情况适时调整日粮水平,如产蛋率低于60 %,及时淘汰老鸭。
蛋鸭常见几种疾病;
1;鸭瘟,多发生于20日龄以后的鸭。
主要临床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肿头流泪,流鼻,软脚,拉稀绿粪。
2;鸭病毒性肝炎;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鸭,病程短,发病,死亡急促,死前常出现角弓反张现象。
3;番鸭‘3周病’,多发于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拉白色或绿色水样稀粪,软脚,有时出现扭颈等神经症状。
4;禽流感;发生于各阶段的鸭子,雏鸭表现急性死亡,眼结膜潮红,流泪,喙紫黑色。
蛋鸭表现产蛋量急剧下降。
金刚烷胺,病毒唑及一些防治流感的中草药对早期流感有一点效果。
5;鸭大肠杆菌病;雏鸭和小鸭的败血型大肠杆菌病常与鸭浆膜炎继发或混合感染,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拉黄白色稀粪。
但鸭主要表现在腹部膨大,拉白色带有蛋白脆片的粪便,
6;鸭浆膜炎;各品种。
性别,日龄的鸭都可感染,但主要侵害2—3周龄的雏鸭,法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达5%---75%。
患鸭精神萎顿食欲下降甚至废绝,眼鼻有浆性分必物,拉绿色稀粪,并常有共济失调或抽搐等神经症状。
7;球虫病;多发于老鸭场,表现精神不振,喜卧,地面上有时可发现血便,第2,3天就会发现数只蛋鸭死亡,随后几天死亡数直线增加。
产蛋率有所下降或增长缓慢。
产蛋前用马杜拉霉素,氨丙啉,氯笨胍等药物交替使用进行预防,产蛋期用抗球灵1毫克/千克饮水及青霉素1万单位/只进行交替使用预防。
治疗时用抗球灵2毫克/千克饮水,连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