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体会
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46例疗效观察

1 9例 ; 年龄 最大 8 2岁 , 小 3 最 0岁 , 均 5 平 1岁 。
1 . 2给 药 方 法
治疗 组 在应 用 吸 氧 、 心剂 、 尿 剂 及 扩 血 管 药 物 的基 强 利
础上 , 用左卡尼汀 ( 应 哈尔 滨 誉 衡 药 业 有 限公 司 , 药 准 字 国
尿及 扩 血管 药物 等 治疗 , 疗组 在 上 述治 疗 基础 上 加 用 左卡 尼 汀 2g 5 治 入 %葡 萄 糖(S或 生理 盐 水 (S 10m 中静 G) N ) 0 l
滴 1 ~ 4d 结 果 : 0 1 。 治疗 组 总有效 率 为 9 .%, 照组 总有 效 率为 8 .%, 35 对 26 两组 比较 有显 著 性差 异 ( < .5 。 P 0 ) 结论 : 用 0 应
左卡 尼汀 治疗 心 力衰竭 , 以 显著改 善 患者 的心 功 能 。 可
【 键词】 关 左卡 尼 标识 码】B
心力 衰竭 常 见 的病 因有 冠心 病 、 风湿 性 心脏 病 、 肌 炎 、 心 心 肌病 、 天性 心 脏 病 等 , 先 临床 工 作 中 除 了病 因治 疗 及 应 用
产生 而提 高 组织 器 官 的供 能 。 它是 人 体脂 肪 酸代谢 的主要 辅 助 因子 , 心肌 中含量 较 高 , 在 可加 速 心肌 细胞 脂 肪酸 1氧 化 . 3
H 0 4 842g 5 20 10 ) 人 %葡 萄 糖 (s或 生 理 盐 水 (SI0m 中 G) N )O l
静滴 1 ~ 4d 对 照组给 予吸 氧 、 心剂 、 0 1 。 强 利尿 剂及 扩血 管药物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唐荣华【摘要】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以及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72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运用硝酸甘油、速尿合剂以及多巴胺进行治疗。
结果通过相应的治疗,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运用多巴胺、硝酸甘油、速尿合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明…显缓解临床症状,为手术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and heart failure treatment measures and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72 cases of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the treatment using nitroglycerin mixture, furosemide and dopamine. Results through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heart failure using dopamine,nitroglycerin mixture, furosemide treated with drugs, and can relieve clinical symptoms, provide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operation treatment.【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2页(P152-153)【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作者】唐荣华【作者单位】德惠市福阳医院内一科,吉林德惠 1303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风湿性心脏病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随着病情的变化,患者可能由于纤维化、钙质沉积以及炎症粘连等引起心脏瓣膜功能损伤,导致心肌炎、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当病情逐渐加重时会引起心力衰竭,运用正确的药物实施治疗能够对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有所缓解,为手术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分析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治疗后 , 患者的心功能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 患者 的水肿 、 全身不适等情况 都有所改善 ,同时 ,患者的睡眠质量也有了显著 的提 高 ( 见表 1 )。
3 讨 论
风湿性心脏病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疾病 ,患者经 常会 出现呼吸 困难的情况 , 慢慢 的会导致患者心力衰竭 , 严重 的影 响了患者 的身体健康 。 临床中 , 比较有效 的办法是及时的控制感染性心内膜 炎 , 对于心力衰竭 的患者 , 去除它的病 因是治
关 键 词 :风 湿 性 心 脏 病 :心 力 衰 竭 :治 疗 方 法
【 中图分类号 】R 7 2 - 8 6 0 2( 2 0 1 4 )1 1 - 0 1 8 2 — 0 1
2 结 果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 , 主要是 由于患者 自身有风湿热的活动 出现 , 使心脏产 生变形 , 如果慢慢发展下去 , 最严重的结果就是 心肌炎 的发生【 1 1 。 它会使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 , 最终大 多数 的患者 同时会有心力衰竭的状况发 生, 并且 , 它具有很高 的发病率 , 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药物治疗 可 以使患者的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 根据相关的临床资料显示 , 给与患者药物进 行治疗能够使这种心力衰竭的情况得到一定 的缓解 , 从而可以提高临床治疗该病 的有效率 ,并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f 2 1 。本文选择了我院 2 0 1 0年 0 1月 ~ 2 0 1 2 年l 2 月接收 的 2 0 0 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患者 ,实验组选择用酚妥拉明进 行治疗 ,观察其疗效 ,现将具体的结果报道 如下。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我院 自2 0 1 0 年O 1 月 一2 0 1 2 年 1 2 月接收的 2 0 0例风湿性心 脏病心力衰竭的患者 , 其 中, 对 于实验组 的 1 0 0 例 ( 男6 5 例 ,女 3 5 例) ,年龄 2 7 ~6 8岁 ,平均年龄为 ( 4 2 . 8 ±1 1 . 5 ) 岁 。单一二尖瓣狭窄的患者有 2 5例 ,阵 发性房颤的患者有 4 5 例, 其余 的 3 0例患者都是 主动脉瓣或合并 多瓣膜病变 , 对 1 0 0例患者的心功能分等级 :2 级有 4 5 例 ,三级有 5 5 例 ,对所有的患者用心脏 彩超可以发现患者的左室射血 分数小于 5 0 %。同时选择另外的 1 0 0例患者 ,给 予常规的治疗 ,两项资料进行对 比,男 5 5 例 ,女 4 5 例 ,年龄 2 6 — 6 9岁 ,平均 ( 4 3 . 2 ±l 1 . 2) 岁。单一二尖瓣狭窄的患者有 2 O 例, 阵发性房颤的患者有 3 5 例, 其余的 4 5 例患者都是主动脉瓣或合并多瓣膜病变 ,对 1 0 0例患者的心功能分等 级: 2 级有 4 O 例, 三级有 6 0 例, 对所有 的患者用心脏彩超可以发现患者的左 室 射 血 分数 小于 5 0 %。 ,两 组患 者 的一般 资料 具有 可 比性 ,没有 统计 学差异
4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4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目的分析4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有效性。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运用呋塞米、多巴胺以及硝酸甘油合剂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该组4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
该组中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上运用呋塞米、多巴胺以及硝酸甘油合剂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病,绝大多数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伴有心力衰竭,该病发病率很高,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1]。
临床研究表明,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患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院在风湿性心脏病临床治疗上运用了呋塞米、多巴胺以及硝酸甘油合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7例,患者年龄28~76岁。
病程1~10年。
40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患者10例、高血压患者7例、腹水患者5例、心房颤动患者13例。
所有患者均证实为风湿性心脏病,通过测评,患者心功能评级为3~4级,患者有单一二尖瓣病变、多瓣膜病以及主动脉瓣病变,具有不同程度的右心、左心大。
1.2方法对全部患者进行一般治疗。
利用吸氧、口服利尿剂以及洋地黄进行一般治疗,处理患者心律失常、感染以及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一般治疗后给予呋塞米、多巴胺以及硝酸甘油合剂进行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500ml,添加呋塞米15mg、多巴胺60mg、硝酸12mg,滴速为12滴/min。
静脉滴注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率与血压,如果患者出现头痛不适的情况,就要减慢硝酸甘油滴注速度以及用量。
如果出现低钾血症,就要在注射液中添加10ml10%氯化钾。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分析_1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分析目的探讨针对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68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心功能改善状况及心动图指标方面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远优于对照组。
结论厄贝沙坦片联合比索洛尔可有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而且相对安全,疗效优于厄贝沙坦片单药应用。
标签: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又常称为心功能不全[1]。
一旦患有心力衰竭,将对患者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该病被人们称为”生命的绊脚石”。
对风湿性心脏病引发心力衰竭的机制进行研究,发现与心肌受损和心室负荷过重有关。
近年来,我院通过接诊大量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在该病诊治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68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
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为47~86岁,平均年龄为(63.28±0.45)岁,病程为4~18年,平均病程为(14.11±2.31)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协会诊断标准的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将这68例患者平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等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制定的NYHA分级标准,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孕妇及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慢性胆囊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患者。
1.3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如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
此外,还口服厄贝沙坦片0.15g,初始应用1次∕d。
治疗组患者常规基础治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
对8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毫升/ 公斤为水的摄人量 。 可根据心力衰竭的好转 隋 况来不断将水, 钠摄入 增到正常量 , 此外也要按照利尿状况来实时进行补充。
134 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 : ..
() 1. 药物的选取 : 漫性患者可使用地高辛 而西地兰用于急性者 , 控 制后选用地商辛维持。 ()给药途径: 2. 对急性者采用肌 肉 注射或挣脉, 控制后使用 1 3 服来维 持; 对慢性者则使用 口服, 但对于吸收不 良 且胃肠道长期瘀血者选用肌肉
参考 文献
法。 使用3微克 / o 公斤西地兰, 选用2 3 / 的融 ^ O . 毫升浓度为 5 葡萄{ 溶 于2 2% 睹 液中, 、 在刨 时后将剩下l 3 /量肌肉或静脉注射。 可先用i 2 /量使用在病情轻 微者 , 剩下量在每 、 时使用l 4 直到使完为止; / 最, 也可采用地高辛全效量
注射。 () 3 剂量和用法: 在情况严重时, 急性心力衰竭可使用西地兰全效量
血量 , 保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 减低心脏的前后负荷 。 疗效不佳往往与下述因素有关: 风湿活动未陀制{ ① ②电解质紊乱, 尤
其是低血钠 、 低血钾、 低血抓、 碱中毒等; ③洋地黄用量不足或中毒; ④持续 心率失常; ⑤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或利尿剂使用不当 因此, 需对具体病人 进行细致观察和作必要的辅助检查, 找出原因给予具体处理。 对于二尖瓣 关闭不全者 . 如确认为洋地黄治疗效果不佳者 , 可使用多巴胺、 速尿、 硝酸 甘油合剂辅助治疗 , 可明显改善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症状 , 为最后 的 手术治疗提供 良好的条件。
21 各 组治 疗前后疗 效 .
中枢陛面瘫是脑卒中术后常出现的病症, 早期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恢 复极有帮助 , 但对于采用双侧或单侧康复训练存在一定的争议 我们对不 同类型面瘫患者分别采用两种康复训练方法, 旨在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提供一定的帮助。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06
未来展望和结论பைடு நூலகம்
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治疗方法不够完善
当前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尚不够完善,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仍可能无法获 得显著改善。
缺乏长期疗效评估
当前研究主要关注短期疗效,对长期疗效的评估尚不充分,需要进一步探讨。
需要更多临床数据
患者的瓣膜中浸润,导致瓣膜损伤和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作用
03
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在风湿性心脏病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
用,可吸引和激活炎症细胞,加剧炎症反应。
03
心力衰竭的分类和治疗
心力衰竭的分类
急性心力衰竭
由心脏突发事件或重大压力引起,如心肌梗死、炎症等。
慢性心力衰竭
病程较长,由心脏长期过度劳累或慢性疾病引起。
3
临床治疗的挑战包括:患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治疗方案的有效性难以确定、长期治疗对患 者依从性的影响等。
02
风湿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学
风湿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学
自身免疫反应
01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自身抗体和免疫细胞
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炎症细胞浸润
02
炎症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风湿性心脏病
RHD在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较为常见,而在发达国 家中也有一定发病。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需要综合治疗。
研究问题和目的
研究RHD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 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临床治疗的重要性和挑战
1
RHD心力衰竭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 生严重影响。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目的研究分析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取常规有氧、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在此基础治疗上再对所有患者使用多巴胺、呋塞米和硝酸甘油合剂进行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疗效。
结果5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4%,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均提高到Ⅰ~Ⅱ级,且患者的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均得到很大改善;心胸比也有所减少。
结论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在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多巴胺、呋塞米和硝酸甘油合剂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对患者心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
标签: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引起的心脏瓣膜病变,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病,简称为风心病。
临床表现为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三尖瓣狭窄及三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和联合瓣膜病变等,患者一开始的症状不明显,后来慢慢演变成心慌气短、恶心呕吐、眩晕、心绞痛、呼吸困难和水肿等,重症患者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1] 。
本文将探讨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2例,女28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3.3±6.2)岁。
所有患者经过详细检查,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等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并按照心功能等级评定,所有患者心功能等级评定在Ⅲ~Ⅳ级,患者出现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及合并多瓣病变且伴有左、右心大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并通过X线检查患者心胸比0.7~0.9,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其效果的变化。
1. 2 方法对50例患者首先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采用洋地黄和利尿剂,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氧呼吸机的治疗,并对患者的感染、心律失常及电解质紊乱等进行有效处理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4-05-23T09:07:56.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8期供稿作者:杜文松侯大鹏[导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
杜文松侯大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安区新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多巴胺、呋塞米和硝酸甘油合剂治疗的临床疗效。
结果46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1.3%,效果满意。
结论多巴胺、呋塞米和硝酸甘油合剂对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特点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108-02 风湿性心脏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病疾病,是由于患者自身出现风湿热活动,进而影响心脏瓣膜形成心脏病变,主要由于炎症粘连、纤维化、会使心脏单个或多个瓣膜功能受损,使血流动力学出现显著的改变,最后出现临床心力衰竭的症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
病因主要是由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属于自身免疫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
冷、潮湿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青壮年。
初期无明显症状,后期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咯粉红色泡沫痰等,严重时引起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
临床上使用药物缓解其心力衰竭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进一步的手术治疗提供条件。
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了46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经多巴胺、吠塞米和硝酸甘油合剂治疗效果满意,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6例,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21~44岁,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线检查、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
治疗前的心功能在 3~4 级,出现单一的主动脉、二尖瓣病变,合并多瓣膜病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左心、右心大,存在呼吸困难症状。
其中合并房颤的有31例,合并腹水的有12例, 均无合并糖尿病,有16例合并有高血压。
2.临床表现
风湿性心脏病有以下临床表现。
①活动后心悸、气促,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平卧;本组病例90%以上出现心悸、气促症状。
②轻微活动或劳累后就出现咳嗽、咳痰带血丝,很容易受凉感冒;本组有27例出现咳嗽症状。
③食欲不振,腹胀、尿量减少、下肢浮肿、腹水,肝、脾肿大等;本组有12例出现腹水及下肢浮肿症状。
④胸痛,表现为心前区持续性的隐痛或闷痛,少数患者则自诉心前区绞痛;本组有26例出现胸痛症状。
⑤心力衰竭:为晚期并发症,是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致死原因,发生率占50-70%,主要表现为心源性恶液质,多脏器功能障碍;本组病例全部为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
3.治疗方法
3.1一般治疗:吸氧、使用洋地黄、利尿剂口服,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心律失常等对症处理。
3.2多巴胺、呋塞米、硝酸甘油合剂治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入多巴胺60mg,呋塞米15mg,硝酸甘油10mg,滴速调到10-15滴/min,1次/d,用药持续1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及心率的变化。
如出现有头等不适症状,应减少硝酸甘油与多巴胺的剂量,并适当的调节滴注速度;如出现低血压,可适当增加多巴胺的剂量;出现低钾血症时,给予氯化钾 10-15ml。
4. 疗效判定[2]
显效:心功能改善达到I级或者心功能进步2级及以上;有效:心功能进步在1-2级;无效:心功能进步不足1级或者未有好的变化甚至严重。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5.结果
通过治疗,46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1.3%,患者的呼吸困难、睡眠质量均得到改善,尿量增加,水肿、腹水有所减轻或消失。
6.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明显延缓心衰的出现,一旦出现心衰症状,病情就开始进入进行性恶化的过程,心力衰竭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心衰时的治疗原则[3]主要是去除病因,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和心排血量,保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减低心脏的前后负荷。
小剂量多巴胺(<5μg/kg.min)可以使冠状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扩张,体循环动脉血管阻力下降,肾血流量中度增加;中等剂量使(5-10μg/kg.min)时激动β1受体,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排血量增加,心率加快;大剂量使(10μg/kg.min)时激动大多数动静脉的α受体,使血管收缩。
本组病例采用中等剂量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排血量增加,心率加快,有效的控制了血压和心率。
硝酸甘油可舒张全身动静脉和小动脉平滑肌,能有效地降低肺毛细血管压,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但部分患者使用硝酸甘油会出现头痛,体位性低血压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减少硝酸甘油的剂量,并减慢补液速度。
本组病例共出现18例头痛等症状,经过减少剂量、减慢输液速度等措施,症状消失。
呋塞米即速尿,其作用迅速、强大,多用于其它利尿药无效的严重病例。
本组病例使用后尿量明显增加,下肢水肿及腹水也明显减轻。
但临床应用时由于水、电解质丢失明显,因此注意补充丢失的水和电解质。
本组病例中4例无效,其中2例死亡,通过分析作者认为疗效不佳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①风湿活动未能控制;②未有效改善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钠、低血钾、低血抓、碱中毒等;③持续性心律失常。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关键是积极预防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
预防风湿热的发生,保持血压稳定,维持血脂正常,一旦出现身体不适,要尽早就医,尽早确诊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晓梅. 风湿性心脏病66例治疗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 (6B): 8.
[2] 王磊,徐华,王静.左卡尼汀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疗效观[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35.
[3] 徐静,鄂淑云,高志磊等.52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体会[J]. 医学信息,2011,24(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