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急性心力衰竭的病情观察与急救护理体会

急性心力衰竭的病情观察与急救护理体会
1 临 床 资 料
舒适的环境 , 避免情绪激动 。 3 . 2 给 氧 立 即给予 高流量氧气 吸入 , 湿 化液 中加 入 5 0 %
的 乙醇 , 以降低肺泡表 面的张力 。面罩 吸氧 比鼻导管 吸氧效
果好。根据血氧饱和 度 的高 低及 患者 的症状 , 调整 氧流量 。
做好安全用氧 , 以免 用 氧 不 当导 致 呼 吸 衰 竭 。对 病 情 特 别 严
【 护理研究 与实践 】
急 性 心 力 衰 竭 的 病 情 观 察 与 急 救 护 理 体 会
焦 海 燕
( 泰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 江苏 泰兴 2 2 5 4 0 0)
【 关键词 】 急性心力衰竭; 急救; 护 理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1 8 . 0 5 2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1 8— 0 7 2— 0 2
急性 心力 衰竭是严重 的急危重症 , 可在 短时 间内危及患 者生命 , 及时的病情观察与合理的急救护理尤 为重要。现 将急救护理体会 总结如 下 :
1 . 1 一般资料
2 0 1 2年 3月 ~ 2 0 1 3年 3月我科共收治急性
心力衰竭 4 5例 , 其 中男 2 6例 , 女 l 9例 ; 中位 年龄 6 1岁。其 中, 冠心病 3 5例 , 肺心病 8例 , 风心病 2 例。 1 . 2 治疗方 法 患者入 院后 , 给予吸氧 、 心 电监护 、 强心 、 利 尿、 扩血管等综合处理 , 其中, 进人心血管内科进一步治疗 3 I 例, 进入介入科进一步治疗 1 O例 , 进入 I C U 2例 , 急诊抢救无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临床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及时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并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当AMI合并心力衰竭时,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和严重,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体会和分析:一、患者情绪支持与疼痛管理在AMI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中,往往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情绪上的支持和关怀。

重点关注患者是否存在疼痛,及时评估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如药物治疗或其他非药物疼痛管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舒适感。

二、呼吸护理与水电解质平衡管理AMI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往往出现呼吸困难、心肌缺血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记录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等指标,并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AMI患者还常常伴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等指标,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三、药物治疗与监测AMI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常常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药物情况,对于所需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进行监测,确保患者按时按量用药。

护理人员还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等指标,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四、心理教育与康复指导AMI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得到全面的心理教育和康复指导。

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和家属解释AMI合并心力衰竭的病情和护理措施,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做好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的自我管理。

还应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等问题,提高其康复信心和生活质量。

AMI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需要全方位的关注和干预,旨在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急 性 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急 性 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

也可以说是由于心室功能失常及病理重构而导致的渐进性综合症。

在2000~2006年对236例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中深刻体会到做好护理工作在治疗心力衰竭整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现总结几点护理体会如下:1 急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按发生障碍部位分为左心衰和右心衰,急性左心衰最早发现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的病人不能平卧,夜间熟睡后1—2小时突然胸闷、气急、惊醒、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皮肤湿冷,大汗,咳粉色泡沫样痰,心率脉搏增快,若不及时救治,可因缺氧发生休克而死亡,因此一个称职的护理人员的观察力对预防心衰起着关键作用。

2 做好护理评估2.1心力衰竭的评估临床上具备以下2个主要条件或1个主要条件和2个次要条件时可判断患者有心力衰竭。

①主要条件:颈静脉怒张、肺部罗音、心脏扩大、急性肺水肿、奔马律、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静脉压上升超过12mmHg(1.6kPa),循环时间>25s,肝颈静脉反流阳性。

②次要条件:踝部水肿、夜间咳嗽、劳累性呼吸困难、淤血性肝肿大、胸腔积液、潮气量减少到最大量的1/3、心率大于120次/min的心动过速。

2.2诱因评估身体或精神过度疲劳,急性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钠盐过多、输液过多或输液速度过快,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和各种快速心律失常、饮食不当、用力排便、强心、利尿药物不足或过量;心脏负荷加重,如妊娠、分娩等。

3 护理措施3.1心理护理病人一旦发生急性左心衰,护士不仅要了解病人的思想改变,解除顾虑,而且在抢救中神态自若、忙而不乱、准确无误,以增强病人的安全、信赖感,对于烦躁不安者可给予少量镇静剂,安定10毫克肌肉注射。

此外,应随时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努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转化他们的不良心态。

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体会

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体会

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体会急性左心衰是指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

左心衰竭时由于肺部充血,可引起心悸、气短、不能平卧、痰中带血,生命危在旦夕,所以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非常重要,现总结出如下几点仅供参考。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病情观察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性质和程度、有无发绀,病人末梢循环情况,体温、脉搏、心率、血压,下肢有无浮肿,尿量多少,动态心电图监测,了解心肌供血情况,及早发现心律失常先兆。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其速度一般不超过30滴/分。

记录液体出入量,用药时发现患者有出汗、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时,及时通知医生。

2持续氧气吸入急性左心衰时肺淤血,患者耗氧量增加,而粘膜充血、水肿,又使气体交换障碍,所以要高流量吸氧,面罩吸氧较比导管吸氧效果好,用35%乙醇湿化氧气,从而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随时监测血氧饱和度的高低,调整氧流量,以免用氧不当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

3休息休息对心力衰竭病人尤为重要,轻度心力衰竭的病人通过休息便可达到控制心衰的目的,反之可加重心衰。

休息可使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减轻,心率减慢,降低心脏耗氧量。

休息可根据心力衰竭的程度合理安排。

心功能III级病人严格限制体力活动,每天需要充分的休息。

心功能IV级的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一切生活由陪同人员帮助完成,除体力上充分休息外,精神上还要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免间接的加重心脏负担。

4饮食护理指导病人低盐、低脂肪、低热量饮食,要易于消化,富含维生素,富于营养,要少食多餐,避免过饱,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酒,食欲差的要鼓励病人进食,每日用水量不易超过600~800ml。

5心理护理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努力减轻病人的紧张不安、焦虑、烦躁、抑郁情绪。

首先,要关心体贴患者,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与家属建立融洽的关系。

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1. 引言1.1 患者背景介绍本文基于一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该患者名为张明,是一名65岁的男性。

张明平时是一名退休教师,因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

在一次晨练时,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被紧急送至急诊科就诊。

经过一系列检查和诊断,确认其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

由于病情较为严重,张明需要接受新活素等药物治疗,并进行心血管手术。

他的家人对他的病情非常担忧,而张明本人也感到恐惧和焦虑,面对未来的康复之路充满了困惑。

护理人员需要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张明全面的护理和支持,帮助他尽快康复。

这一部分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和需求,为后续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1.2 诊断情况在进行护理体会的探讨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清晰的介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通常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率不规则等症状。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通常会通过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标志物检测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估,以确认患者的确诊情况。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而心力衰竭则是由于心脏功能减退引起的机体对血液的不足反应。

合并这两种疾病的患者,往往因心功能受损严重,病情变化快速,需要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来稳定病情。

诊断结果对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至关重要,只有准确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护理人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时,及时有效地获取和评估诊断结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1.3 护理重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这类患者常常情况危急,需要及时、正确的护理来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要做好生命体征监测、药物管理等基本护理工作,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以全方位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心力衰竭护理体会

心力衰竭护理体会

心力衰竭护理体会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常见的一个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和病情变化均较复杂,如不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容易使病情加重或造成病人死亡。

因此,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地进行医疗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现总结几点护理体会如下。

1 护理1.1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取舒适的半坐、端坐卧位。

缓解期鼓励患者做动态运动,重度心衰者可在床边小坐,其他不同程度的心衰患者可每日多次步行,每次3~5分钟。

1.2给予低盐、低脂饮食,重度心衰者限制入水量。

1.3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或高流量吸氧。

1.4患者急性肺水肿时,配合医师进行紧急抢救,观察及处理急性左心衰:如发现病人突然极度呼吸困难、面色紫绀、恐惧、极度烦躁、大汗淋漓、咳嗽伴哮鸣音、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时,提示出现急性左心衰,应迅速将病人取端坐卧位,双腿下垂,给予高流量吸氧,每分钟4~6升,严重者面罩加压吸氧,氧气经过25%~35%酒精湿化。

必要时用四肢加压带(或用血压计袖带、止血带代替),进行四肢轮扎,每15分钟轮换放松其中一个,压力比舒张压略高即可,以减少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心脏前负荷,改善心衰。

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专人观察,密切注意血压变化,调节输液滴速。

如心率增快,在原有基础上超过20次/分钟;血压下降,在原有基础上下降超过20mmHg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1.5遵医嘱记录患者24迅速出入水量、尿量及尿相对密度。

每日称体重一早起发现液体潴留。

利尿过程中,注意低钾、低钠的表现:如全身无力,反应差,腹胀,尿潴留等,若出现低钠低钾征象,应按医嘱补充钾盐及放宽饮食中钠盐的限制。

1.6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一般为每分钟20~30滴,以防加重心衰及诱发急性肺水肿发生。

1.7伴有水肿时应加强皮肤护理,以防发生压疮及感染,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医院感染。

1.8遵医嘱进行心电、血压、呼吸等监测,随时记录异常心电、血压、呼吸变化,必要时记录全导联心电图。

及时准确地向医师报告动态。

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护理体会

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护理体会
暖 , 心 电监 护 。
1 . 建立 两组静 脉通道 1%葡萄糖注射液 2 0 + .3 2 0 5 m1硝 普钠 5 m 0 g静滴 。 %葡萄糖注射液 50 l硝酸甘油 5 5 0 m+ mg 静滴 。呋塞米 4 g静脉注射 。解 除支气 管痉挛 、抗休 0m 克等治疗。心跳 呼吸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1 . 输液用 药的观察护理 硝普钠是一种强有力 的血 .4 2
摘要 :通过 对 5 例 急性 心 力衰竭 的 患者进 行积 极 的抢救 治疗 和 急救护 理 ,总结 相关 经验 体会 ,以供 临床护 理参 考 。 8
急性心力衰竭 是 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病之一 ,其 发生
3 讨 论
突然 、病情 危重、进展快 。如不及 时采 取有效的救治措 施 ,常可危及 生命 。我 院内科 2 0 0 9年 1月至 2 1 0 0年 8 月共抢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5 例 。 8 现将其抢救护理体会 总结如下 。 l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 资料 5 . 8例患者年龄 7  ̄8 ,平均 7 岁 , 7 3岁 8 男4 2例 ,女 1 6例 ,2 例 患者 出现肺水肿症状 ,1 9 2例出 现心源性休克症状 。主要症状有 :突然 出现严 重的呼吸 困难 ,呼吸频率 3  ̄4 0 0次/ i,端 坐呼吸、大汗淋漓 、 mn 烦躁不安 、 口唇青 紫、面色灰 白、四肢 厥冷 、咯粉红色 泡沫痰 ,两 肺可闻及哮鸣音 及湿 性哆 音 。严重 者 出现心 源性休克甚 至心搏骤停 ,诊 断按 《 现代 急诊医学诊疗》 标准 。心 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或各种心律 失常 。 1 抢救 护理 . 2 1 . 卧床 患者均是急症入 院,护士根据患者 的症状 .1 2 及体征 ,选择合适 卧位 ,减轻疾病症状 。如 出现肺水肿 , 立 即采取 半卧位或端坐位 ,并保持舒适 。心衰时双肢下 垂 ,四肢轮流结扎 ,每 5 i m n更换 一次,从而减少 回心血 量 ,减轻肺部淤血 。 1 . 吸氯 6 /m n .2 2 ~8 L i ,并在湿 化瓶 内加入 2 % 0 3 %乙醇 ,降低 肺泡 表面张 力,提高吸氧疗效 。做好保 0

心力衰竭10例护理体会

心力衰竭10例护理体会

心脏病等 , 诱 因多与 体力过 劳 、 其 严重 贫 血、 大出血、 严重心律失常 、 妊娠 与分娩 有
关 。早期可通过增加心率 、 心脏 扩张和心 肌肥厚等进一 步发 展 , 心率加快 , 心脏扩 张达一定限度 , 心排血量通过代偿亦满 足 不 了机体 代谢 需 要 , 即转 入 心动 失 代偿 期 , 而引起一 系列反应 , 从 如呼吸 困难 、 水 肿、 紫绀 、 肝脾肿大 。
关键词
适 当, 过快可诱 发脉 水肿 , 过慢 则达不 到
用药 的 目的 , 般速度 2 一 0—3 0滴/ , 分 重 度心衰者速 度控 制在 8—1 5滴/ , 一 分 如 肺心 病 心衰患 者 , 静脉 输液 速度 调 至 3 5 滴/ , 分 5分钟后 自觉胸 闷, 心慌 , 心律 16 2 滴/ ,0分 钟后 自觉症 状 消失 , 分 1 由此 可 见输 液速度的控 制在 心衰治疗 过程 中 的
休息 , 中度心 衰病人 可予 短期 卧床休 息 , 待心衰症 状改善后 一周左右 可逐渐 活动 ,
活动量由小到大 , 重度心衰者应绝对卧床 休息 , 休息可采用坐位或半坐位 以减轻 呼 吸困难 , 病人 日常 生活 由护理人 员承 担 ,
确及时用药, 强精神护理 。 加 心 力 衰竭 护 理
论 著 ・l 床 护 l 盔
C HI NESE O M M “Ni O0 C T 2S C W O

心 力衰 竭 1 O例护 理体 会
惊慌及惋惜 的情绪 , 以美好 的语言 , 要 友 童徐 力
106 3 0 2长 春 市 第 二 医 院 摘 要 收 治心 力 衰竭 17例 , 取 必要 0 采 护理 措 施 。做 好 心 理 护 理 。一 般 护 理 : 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

结果:58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除5例合并肺部感染,心肺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53例病情逐渐好转出院,临床治愈好转率为91.4%。

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极高,早期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及严密的监测,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稳定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护理
the nursing experience for acute heart failure
zhaolili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of acute heart failure patient. methods: review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measures, illness observa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to 58 cases acut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results: after the 58 patients had been treated and nursed, 53 cases gradually took a turn for the better and left hospital, 5 cases dead of lung infection, cardiopulmonary insufficiency and multiple organ failure. the healed and improved rate is 91.4%. conclusions: the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is extremely high. the early using of reasonable
treatment, strict monitoring,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is contribute to the acut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condition, reduce the patient’s mortality.
【key words】acute heart failure,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0073-01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ahf)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临床上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是严重的急危重症[1],病死率极高,早期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及严密的监测,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稳定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

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患者转危为安、改善预后起关键作用,是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5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整理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8例患者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最大者78岁,年龄最小者59岁,平均年龄为68岁,其中冠心病40例,肺心病5例,风心病3例,高心病10例。

1.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经过了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同时采取了心电监护、吸氧等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1.3 结果:58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除5例合并肺部感染,心肺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53例病情逐渐好转出院,临床治愈好转率为91.4%。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⑴协助患者采取坐位、半坐位或端坐卧位,使患者双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

⑵保持病人皮肤、床铺清洁、干燥、衣着宽松柔软,定时更换体位,按摩皮肤受压处,加强对水肿部位皮肤的护理,防止皮肤破损,预防褥疮的发生。

⑶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

按时帮助病人翻身叩背,利于痰液的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教会病人正确咳嗽与排痰的方法:尽量坐直,缓慢地深呼吸。

屏气3~5秒,用力将痰咳出,连续2次短而有力地咳嗽。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方法,如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及盖被,避免受凉、戒烟等。

⑷休息休息对心力衰竭病人尤为重要,轻度心力衰竭的病人通过休息便可达到控制心衰的目的,反之可加重心衰。

休息可使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减轻,心率减慢,降低心脏耗氧量。

除体力上充分休息外,精神上也要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免间接的加重心脏负担,如病人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出现精神紧张、焦虑或抑郁都可直接增加心脏的工作量,又会引起失眠和消化不良,而间接地加重心脏负荷。

因此必须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的心情舒畅、精神放松、情绪稳定,以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

2.2 持续氧气吸入的护理急性左心衰时肺淤血,患者耗氧量增加,而粘膜充血、水肿,又使气体交换障碍,所以要高流量吸氧,面罩吸氧较比导管吸氧效果好,用35%乙醇湿化氧气,从而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心衰症状,随时监测血氧饱和度的高低,调整氧流量,交代用氧的注意事项,做好安全用氧指导,以免用氧不当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

2.3 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⑴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用量的个体差异大,且治疗量与中毒剂量较接近,故用药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洋地黄的毒性反应,注意询问和倾听病人的不适主诉,当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心悸、头痛、黄绿视、视物模糊时可能是中毒反应,应及时告诉医师;注意观察心电图情况,当病人心电图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时,应及时通知医师;指导病人在服用洋地黄制剂前应先测心率,若60次/分,或心律从规则变为不齐或从不齐变为规则,应暂停用药。

⑵利尿剂:应用利尿剂后要密切观察尿量,每日测体重,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大量利尿者应测血压、脉搏和抽血查电解质,观察有无利尿过度引起的脱水、低血容量和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尤其是应用排钾利尿剂后有无乏力、恶心、呕吐、腹胀等低钾表现。

⑶血管扩张剂:使用血管扩张剂时,要密切观察血压、呼吸、脉搏、心率、尿量等,慎防血管扩张过度,心脏充盈不足,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

硝普钠为最常用的静脉制剂,遇光易破坏,应用时用避光纸包裹,其扩血管作用非常强而快,静脉
静注2~3 min即可发挥作用,嘱患者不能自行调节;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慢速度开始应用;嘱患者输液过程中不要突然坐起或站立,以防低血压而晕倒。

2.4 心理护理心理因素包括紧张、焦虑、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在心力衰竭恶化的临床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预后因子[2]。

情绪激动可能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全身小动脉痉挛,加重心脏前负荷,导致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3],所以,要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努力减轻病人的不良情绪,关心体贴患者,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与家属建立融洽的关系。

稳定思想情绪,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

同时,医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要保持镇静,操作熟练,忙而不乱,使患者产生信任、安全感。

2.5 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食低钠、低盐、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低热量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禁食刺激性食物,禁烟酒,对食欲差的病人则需鼓励病人进食,每日饮水量不宜超过600~800ml。

指导卧床病人每2 小时进行肢体活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随着病人心力衰竭的好转,心功能逐渐改善,视病人体力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量不易增加过快,过大,以活动时不出现心慌、气促为宜。

心力衰竭病人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要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要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发病的诱因。

3 体会
a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病死率极高,早期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及严密的监测,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稳定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

对心衰患者不仅要加强护理,掌握心衰的临床特点,以获得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且要防止和消除ahf的诱因,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护士不仅要不断完善专科知识,还须做到责任到人,护理到位,才能保证整体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对心衰患者的救治,离不开护士敏锐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加强用药后的监测更是本组病例护理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9
[2] 周美华.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3,22(5):208
[3] 何守迪,孙淑芳.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诱因及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2,17(4):300
作者单位:273300 山东省平邑县人民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