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浅谈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体会

浅谈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体会

浅谈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体会作者:胡晓红刘姗姗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57—01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

心衰按发病缓急可分为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以慢性居多。

[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3年至2013年我科室治疗与护理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

1.2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紫绀、乏力,水肿、消化道症状,劳累性呼吸困难等。

1.3 方法1.3.1 回顾性的分析了我科十年来治疗与护理的心衰患者资料100例患者其中有99例不同程度的缓解或好转。

死亡1例有严重肾衰竭。

1.3.2治疗与护理措施1.3.2.1 安排舒适的卧位,病人取半卧位最好在后面有支撑物,以减少病人的体力负担。

对于体力衰竭或精神萎靡者,最好加用床栏,防止发生坠床,协助生活护理,减轻患者耗氧。

[2]1.3.2.2 观察病情变化: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性质与程度,有无发绀,颈静脉充盈度,下肢有无浮肿,尿量多少等。

通过心电监测,了解心肌供血情况,及早发现心律失常及其先兆。

1.3.2.3 氧气吸入易采取低流量吸氧2~4L/min,鼻导管持续给氧。

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紫绀、肺内体征变化,及时调整给氧流量。

1.3.2.4 准确记录出入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饮水量,应用速尿20—200mg静脉注射,密切观察电解质平衡情况,因使用利尿剂易出现低血钾症。

[2]1.3.2.5 在使用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药时,使用微量泵持续泵人,剂量为10~80ug/min直至心衰缓解。

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药液外渗。

在开始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多次测血压,心率,调整输液速度,以免血压、心率波动太大。

PICCO监测用于心衰患者容量管理方面的护理体会

PICCO监测用于心衰患者容量管理方面的护理体会

PICCO监测用于心衰患者容量管理方面的护理体会目的:PICCO监测指标指导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为临床液体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收住ICU心力衰竭患者,所纳入患者中采用随机抽取法将行PICCO监测的患者列为治疗组,未行PICCO监测为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根据PICCO监测数据给予限制性液体管理;对照组:未进行PICCO监测实施开放性液体管理;采用回顾分析法比较两组的死亡率、使用呼吸机时间、ICU住院时间、血管活性药使用时间以及MODS 发生率。

结果:治疗组在死亡率、使用呼吸机时间、ICU住院时间、血管活性药使用时间、MODS 发生率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PICCO监测为心力衰竭患者的补液管理及护理措施提供了依据,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预后。

标签:PICCO;心衰;护理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的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

临床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1]。

减轻心脏的容量负荷及压力负荷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措施之一。

而PICCO能有效的监测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胸腔内血容积(ITBV)、血管外肺水(EVLW)、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全身血管阻力(SVRI)、心输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每搏量变异(SVV)、心肌收缩力(CFI)等各项指标,以指导强心、利尿、扩管等治疗。

我院自引进PICCO监测仪以来进行了多例心衰患者的监测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与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3心衰患者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64.8,列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4月-2014年2月25例心衰患者行PICCO监测以指导治疗,其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65.8岁,列为治疗组。

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肾综合征30例护理论文

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肾综合征30例护理论文

摘要: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即心肾综合征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注意。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1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共收治慢性心力衰竭病人220例,其中出现肾功能不全者3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出一般护理如休息、活动、饮食,针对水肿、尿少、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排便、呼吸困难、药物及心理护理、出院护理体会,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肾综合征;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8-0134-02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肾综合征30例护理体会张勍**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西16病区(210029)2012年2月16日收稿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220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30of which come with cardiorenal syndrome.The summary of nursing is general duty nursing such as rest,exercise ,food and drink care ,clinic nursing such as edema ,hypourine ,nausea and vomit ,defecation ,Itch of skin ,hypemia ,dyspnea ,drug ,and psychic care discharge nursing.These may give patients better life.Keywords :Chronic heart failure cardiorenal syndrome 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CHF )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即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 )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注意[1]。

广义上讲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和肾脏中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进行代偿,最终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

38例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

38例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

21 0 0年 2 5日收稿 月
1 9 9】 8 -1 .
21 0 0年 4月
11 5
3 8例 心 力衰竭 病 人 的 临床 护 理体 会
李 雯’
摘 要: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的常规护理措施, 为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方法提供科 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3例心力 8 衰竭 病人 护理的 具体 过程 进行 总 结分 析 。结果 : 效 的护理 可 以明显 的降低 病人 的死 亡率 。结 论 : 有 保持 充足 的 睡眠 , 当的减 少运动 适 量, 保持 室 内空气的 流通 , 解病人 的 压 力 , 病 人情 绪的稳 定 , 缓 保持 都可 以 降低 心脏 的 负荷 , 效的 改善 心 衰的病 例状 态 。 有
关键 词 : 力 衰竭 ; 心 临床护 理 ; 康教 育 健 ・
中图分 类号 :4 3 R 7. 5
文献标 识码 : B
Hale Waihona Puke 文章编 号 :0 6 07 (0 00 — 110 10— 99 2 1 )8 05 - 1
心功能 不全 cri :yf co )又 称 心力 衰竭 3ha i 减 退 以及 严重 心 肌 病变 时 容 易 发生 洋 地 黄 中毒 。 因此 护理 要注 ada ds n an , c u 一 erf 1 1 ta一 ( Ue , l )是指 当血 管功 能 与 循 环 血量 正 常 , ' 心脏 由 于心 肌 病 损 或 长 意 : 药后 必 需 严 密观 察 即刻 疗 效 与 反应 , 注射 快速 刺 剂前 用 在 期负荷 过重 , 能发 生改 变 , 肌收 缩力 减 弱 , 能通 过各 种代 应仔 细检 查心 率 、 心功 心 不 心律 情况 , 射 中应 同时进 行 听诊或 心 电监 护 , 注 偿机 理将从 静脉 回心 的血 液 充分 排 出 ,以 维持 足够 的 心排 血量 , 注射 后 1 分钟 、0分钟 、0 钟 分别 观察 心率及 心律 改变 。 5 3 6分 若用 致使 临床 出现静 脉 回流受 阻 , 脏器 淤 血 , 脉系 统 血液 灌注 不足 , 药 后 自觉 症状 减 轻 , 悸 、 急好 转 , 神 及食 欲 转佳 , 明用药 动 心 气 精 说 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 , 从而发生一系列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 有效 。 心率 可减 少 1~0次分 。 02 原来 房 颤者 , 脉搏短 促次数 减少 。 全身 病理状 态 , 为心 力衰 竭 。 称 由于 心力 衰竭 具有 极 高 的死 亡率 , 心 电 图 可有 相应 改善 。 因此治疗后的临床护理也起着及其重要 的作用。 为了建立一套科 3 -心力 衰竭 病人 运动 护 理 : 理人 员要 对病 人尽 心户外 运动 的 .3 2 护 学有 效 的心力 衰 竭病 人 的 护理 方 法 , 入 住 我 院治 疗 的 3 例 知 道 , 患 者 据 自身 体 力耐 力 情 况 , 可 室 内散 步 、 对 8 让 开始 打太 极 拳 、 心力 衰竭病 人护 理 的具体 过程 进 行总 结 分析 , 为找 到一 套科 学有 练 气功等 简单 轻 微 的活动 , 循序 渐进 。 并 如坚 持 了一 段 时间( 少者 效 的护理方 法提 供依 据 。 周 , 者一 月 )无不 良反应 , 心 功能 恢 复并稳 定后 , 可室外 多 , 待 方 1 心 功能 不全分 级标 准 散 步及进 行一 般 体力 活动 , 不可 负重 。 但 如外 出活动 要根据 季节 、 为正确及统一评定心功能不全程度 ,目前世界各 国都采用 天气 情况 做好 自我防 护 。 可进 行 棋类 活动 , 间不宜过 长 , 也 但时 且 N — A心功能不全分级标准(9 8 Y VH 12 年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 , 美 要避免情绪激动等。还可酌情参加一些轻松的舞会等娱乐活动。 国心 脏病 协 会 ( H 标 准 委 员 会 19 修 订 ) I : 力 活 动 3 .其他护理 : A A) 94年 : 级 体 .4 2 ①保持大便通畅, 预防便秘。 ②预防呼吸道感染, 避 不受 限 。 日常活动 不 出现心 悸 、 吸困难 、 力 、 绞 痛等症 状 。 免着凉, 呼 乏 心 Ⅱ 及时治疗感冒控制感染 。 ③夜间注意观察病情, 当夜间平 级 : 力活动 轻度 受 限。 息时无 症 状 , 般 日常 活动 即可 出现 心 卧 时发生 气 急 , 能平 卧 , 至 心 源性 哮喘 时 , 时治疗 。 体 休 一 不 甚 应及 悸 、 吸 困难 、 呼 乏力 、 绞痛 等 症状 , 息 后很 快 缓解 。 Ⅲ级 : 心 休 体力 4 健康 教育 活动 明显受 限 。休息 时无 症状 , 于 1常 的活动 即可 出现 明显 的 轻 3 慢性 心功 能不全 病人 大都 有器 质性 心血管疾 病 的基 础 ,原发 心悸 、 、 气短 呼吸 困难 、 力 、 乏 心绞 痛 等症 状 , 息较 长时 间后 症 状 病 控制不 良,可 使慢 性心 功能不 全反 复发作 ,直 至越来越 难 以控 休 可缓解。 Ⅳ级 : 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时即出现心悸、 气短 、 制 , 终引起 死亡 。病人 除积 极 治疗原 发病 外 , 注意避 免心功 最 也应 呼吸 困难 、 绞痛 等症 状 , 心 稍活 动后 症状 明显 加 重 。 能不 全 的诱 发 因素 , 感染 , 是呼 吸道感 染 , 劳 累 , 绪激 如 尤其 过度 情 2 常见心 力衰 竭的 护理诊 断 动, 钠盐摄人过 多等。许多慢性 心功能不全病人需长期服 用地高辛 , 3 0 心输 出量 减少 : 功能 不全 有关 。 气体 交换 受损 : 与心 ② 与左 服药 时应 注 意严 格理 医嘱服 用 , 随意减量 可使心功 能不全复发 。 心功能不全致肺循环疾血有关。③活动无耐力 : 与心输出量下降 5 结 论 有关 。 体液 过多 : 心输 出量 下降 有关 。 有皮肤 完 整性 受损 的 ④ 与 ⑤ 心力 衰竭 是各 种 心 脏 病在 病 情 严重 或 发 展 到晚 期 时常 见 的 危险 : 与长时间卧床及水肿有关。⑥睡眠紊乱 : 与呼吸困难有关。 综合征。临床所见病情一般都急而重 , 护理工作对病人能否转危 ⑦知 识缺 乏 : 乏慢 性 心功 能 不 全诱 发 因素 的 知识 , 缺 缺乏 慢 性心 为 安 , 改善 预 后可 起 重 要作 用 。在心 衰 治疗 中 , 理 占有 重要 地 护 功能不全用药方面的知识 。⑧焦虑 : 与担心心功能不全可导致死 位 。首先 应 了解 病 情 . 握 治疗 前 的基础 情况 , 者基础 心脏病 掌 对患 亡有关 , 与心功能不全时出现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有关。⑨潜在并 或 原发病 、 衰程 度应 有 全 面认识 , 记 录体重 、 心 准确 出入量 、 血压 、 发症 : 洋地黄 中毒 。 心 律和 心率 、 下肢 有无 浮 肿 等 , 的需 心 电示波 监护 等 。其 次 , 有 应 3 心力衰 竭病 人的 护理 措施 加 强护 理 , 防止 和消 除诱 因 , 心 理治 疗 , 患者 保持 乐观情 做好 鼓励 3 . i急性期护理措施: ①病情观察 : 注意观察紫组情况 , 评估呼吸 绪 , 感 冒 , 握好 输 液速 度 , 止大 、 便用 力 。第 三 , 防止 掌 防 小 合理 安 困难 的程度 和使 用辅 助呼 吸 机 的情 况 以及肺 内哆 音 的变化 ; 测 排休息及活动, 监 做好营养供给及治疗饮食的落实。 四, 第 做好药物 血气 分析 结果 和血氧 饱和 度 。② 病人 应 安 静休 息 , 半 卧位 并 治 疗护 理 。及 时 执行 医嘱 及 观察 药物 治疗 反应 及副作 用 。 采取 加床档。 ③注意室内空气 的流通 , 病人的衣服应宽松 , 盖被不要太 参 考文 献 厚重 , 少病人 的憋闷 感 。 遵 医嘱 给予 氧气 吸人 。 鼓 励患 者 【] 学明 . 张性 心 力 衰竭 的 研 究进 展 f. 以减 ④ ⑤ 1吴 舒 J 中国微 循环 , 0, () 1 2 9l 6 0 3 : 8 1. 多 翻身 、 咳嗽 , 行深 而慢 的 呼吸 。 遵 医嘱 给予 纠 正心 功能不 全 59 -5 0 进 ⑥ 的药 物 , 意观察 和 预防 药物 副作 用 。 注 【1 2尚淑 艳 . 性 心 力 衰竭 治 疗 的新 进展 f. 尔滨 医药, 0, (: 慢 J哈 】 2 9 96 0 2 ) 9O 91 一 . 3 . 2恢复 期 的护理措 施 3 . 心力 衰 竭病 人饮 食 护理 : .1 2 限制钠 盐 摄 入 : 病 人 及 家属 低 『11 郭艳艳, 告诉 3 ̄博, , 、 杨清华. 中医药对慢性心力衰竭的 实验研究进展 盐饮食的重要性 , 并监督病人每 日进餐情况。由于低盐饮食可引 【 . 中 医中 药杂志 , 0, ( : — 6 J 云南 】 2 9 02 6 6. 0 3 )5 起食 欲下 降 , 可教 给 病人 一 些技 巧 加 以应 对 。如使 用 其他 调 【] 丽新 . 例 充血 性心 力 衰竭 护理 体会 【. 医疗前 沿, 0, 护士 4 许 1 0 J 中国 】 2 9 0 4 味 品 , 、 、 等代 替 食盐 ; 用醋 糖 蒜 当烹 调两 个 菜看 时 , 食 盐集 中 (0: . 应将 1) 9 9 放在一 个菜 中 以免均 分后 每 个菜 都 无 味 ;也可 在 烹调 时不 加盐 , 【】方巍 . 例 老年 心 力 衰竭 患 者的 临床 护 理 『.中 国实用 医药, 5 6 5 J 1 而将 每 日可 摄入 的盐 交 给病 人 ,在 进 餐 时加 在 菜 上 使成 味较 明 2 0 , 1 ) 9 — 9 . 0 9 (3 1 0 1 1 4 : 显 , 而增 加食 欲 。 从 除食 盐 外 , 他 含钠 多 的食 品 、 料 , 发 面食 【] 其 饮 如 6刘雪青.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J 中国医药指南, 0,( ) ] 2 9 1: 0 7 7 13 3. 3 —1 4 品 、 制食 品 、 头 、 肠 、 脂 罐 香 味精 、 啤酒 、 酸饮 料等 也应 限制 。 碳 3 .心 力衰 竭病 人服 药 护理 : 地 黄 治 疗 量 约为 中毒量 的 6%, 【】 云 中. 洛 尔治 疗 充血 性 心 力衰 竭 5 例 临床 观 察f. .2 2 洋 0 7 倪 美托 O J 临床 ] 故易 出现 中毒 。 其是 老年 人 、 尤 电解 质 紊乱 、 中毒 、 氧 、 酸 缺 肾功能 医药实践 , 0 , (184 8 5 2 91 1) 6 — 6. 0 8 : 内蒙古 医学 院第一 附属 医院 中医科 ( 1 0 0 00 5 ) 【1 8张华瑞 . 力衰 竭 的药物 治 疗研 究进展 【. 病 杂志, 0 ,3: 心 J疑难 】 2 98 ) 0 (

新活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护理观察及体会

新活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护理观察及体会

2 . 3 . 4 防止尿潴 留 术前指 导 患者练 习床 上排 尿 。 为促 进造影 剂 的排 出 , 嘱患 者大量 饮水 , 并 要绝对 卧 床, 术 侧肢 体 限制活 动 , 易 引起排 尿 障碍 。大量利 尿 加上 排尿 障碍 , 很容 易引起 患者 尿潴 留 , 若 不及 时导 尿, 易引起 迷走 神 经反 射 的发 生 , 因此, 诱 导排 尿 时
疗 下肢 缺血 的 目的 。已有报 道 , 在介 入 治疗术 中 、 术 术后 给予 后 及 拔 鞘 管 时 会 发 生 VVR S , 其发 生率 为 3 ~
5 %[ 引。
2 . 3 . 2 严 密监 测心 率 、 血 压及 精神状 态
持续 心 电监护 , 尤其 在 拔 出动 脉鞘 管 时 更 需要 注意
加 强心 电监 护 ; 注 意 观 察 VVRS症 状 或先 兆 ( 如 精 神 不振 、 打哈欠 , 自述 恶 心 、 出汗及 心率 、 血压改 变 ) ,

VVR S发 生快 , 症状重, 但若及时、 正确处理, 可
迅速纠正 , 不 留任何后遗症 , 但若 不及 时处理 , 可导致
严重后果 , 如晕 厥 , 抽搐, 甚 至 死亡 , 所 以对 V VR S应
关键词 新 活 素 顽 固 性 心 力 衰 竭 护 理
I n t r a c t a b l e h e a r t f a i l u r e Nu r s i n g Ke y wo r d s Ly o p h i l i z e d r e c o mb i n a n t h u ma n b r a i n n a t r i u r e t i c P e p t i d e
・6 4 8 ・

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差分析 , 计数 资料采用行× 列表 的x 检验 , 以P < O . 0 5 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2 结果
3 组 患 者平 均 住 院天 数及 疗效 比较见 表 1 例( %)
表 1 3组 患者 平 均 住 院 天 数 及 疗 效 比 较
注: P < O . 0 5 。
卢 湾 分 院心 血 管 科
的治疗带来了新 的希望 。 它可以降低心脏前后 负荷 , 迅速减轻心 上 海交通 大学 医学 院附属瑞 金 医院 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程 度和全身症状 ; 参与血压 、 血容量 以及 水盐平衡 的调节 ; 增加血管通透性 , 增加心输 出量。 本科 自2 0 1 1 年
3 . 1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清楚, 其病 因多倾 向于 病毒感染, 尤其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 多数学者认为发病机理是由 于面神经水肿和面神经骨 管的相互作用而限制 了面神经肿胀的 范 围, 使水肿的面神经受骨管的反作用压迫发生变性 。 目前认为引 起 面神经最初水肿 的原 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①血管痉挛学说 ;
近年 来 , 随 着新 药 物 的研 制 和 开 发 , 心 力 衰竭 的治 疗 取 得 了
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 作为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在休息或轻微活动时
呼 吸 困难 的 急 性 失 代偿 心力 衰 竭 患 者 的治 疗 药 物 [ 2 1 , 为 心 力 衰 竭
巨大进展 , 但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仍居高不下_ 1 ] 。 新活素 ( 通用名 : 冻 工作 单位 : 2 0  ̄2 0 上海




1 王维治. 神经病学[ M] . 第5 版.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5 : 9 . 2 侯 熙德_ 神经病学[ M 】 . 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 1 9 9 7 : 8 0 .

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

方法:观察应用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结果:经过合理的用药和护理,心力衰竭症状得到及时控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住院天数。

结论:难治性心力衰竭病情进行性加重,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新活素难治性心力衰竭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7-0206-02近来年,随着新药物的研制和开发,心力衰竭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仍居高不下[1]。

新活素是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在休息或轻微活动时呼吸困难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药物。

本科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新活素针对36例使用洋地黄效果不佳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着重于护理心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49~83岁,平均(75.3±11.0)岁;缺血性心肌病2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12例,Ⅳ级24例。

所有患者均有心衰反复发作,本次发作后应用洋地黄等常规治疗效果不满意。

1.2 治疗方法基础治疗:除停用洋地黄等正性肌力药物外,原有的扩血管、利尿和抗感染等基础药物不变。

新活素针用法:先采用负荷剂量静脉推注(负荷剂量为1.5μg/kg,静脉推注时间1~2min),然后按维持剂量静脉微泵维持[维持剂量速率为0.0075μg/(kg·min),维持时间24~48h[2],一般使用1~2d。

1.3 护理措施1.3.1 一般护理患者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床铺应保持平整、干燥、清洁,对高度水肿的患者注意翻身以预防压疮,并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1.3.2心理护理护士要多深入病房,做好解释工作,加强与患者的联系,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其心理需求,运用支持、鼓励、疏导、抚慰等方法做好心理护理,同时,与患者家属密切配合,积极解决患者所急所需,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衰查房感悟心得体会(3篇)

心衰查房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心衰患者的查房,这次经历让我对心力衰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医患关系、疾病治疗和患者护理有了全新的感悟。

以下是我对这次心衰查房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心力衰竭的严重性心衰,即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血功能减退,无法满足全身组织器官代谢需求的一种疾病。

在查房过程中,我了解到心衰患者往往面临着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严重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心衰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二、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在查房过程中,我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我发现,许多患者对心衰的了解不足,对病情和治疗方案存在疑虑。

在这种情况下,医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我明白了以下几点:1. 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往往对病情感到焦虑和恐惧,我们需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

2.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专业术语往往让患者感到困惑,我们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解释病情,让他们对疾病有更清晰的认识。

3. 传递信心:心衰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要传递信心,让患者相信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他们可以战胜病魔。

三、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心衰的治疗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心理等因素。

在查房过程中,我了解到以下几点:1. 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衰治疗的基础,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

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并密切关注药物副作用。

3.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对于心衰患者至关重要,包括呼吸训练、运动训练、心理干预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患者护理的重要性心衰患者的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护人员、家属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查房过程中,我认识到以下几点:1. 生活护理:心衰患者需要良好的生活护理,包括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专业、全面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各种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提出的护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从而总结出护理体会。

结果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29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治疗后症状缓解,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例患者死亡。

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通过专业、全面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标签:慢性心力衰竭;护理;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因此,做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极为重要。

现对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共收治30例心力衰竭患者。

30例心力衰竭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分布在51~72岁之间,平均年龄58岁。

其中左心衰竭4例,右心衰竭5例,全心衰竭21例。

2 护理方法
2.1 休息与活动
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可使机体耗氧明显减少,肾供血增加[1],有利于水肿的消退。

慢性心衰患者白天应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患者则应卧床休息。

当心功能好转后,应在家人陪同下进行床下适当活动,注意要掌握活动量,当脉搏大于110次/分,或比休息时加快20次/分以及感到有心慌、气急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

2.2 饮食
①限制钠盐摄入,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 g,服利尿剂者可适当放宽。

同时限制含钠高的食物,如发酵食品、烟熏制品、海产品、味精、香肠、酱油、碳酸饮料等。

也可根据患者口味适量使用一些调味品如香料、醋、葱、蒜等,以促进病人食欲。

②低热量饮食,可降低病人基础代谢率,从而减轻心脏负荷,但时间不应过长,以防致使营养不良。

③由于病人胃肠道瘀血,食欲不振,因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④少食多餐可避免因消化食物而引起心脏负担加重。

⑤避免产气食物,如萝卜、大豆等,以免加重患者的呼吸困难。

2.3 保持大便通畅
由于肠道瘀血、进食减少、长期卧床及焦虑等因素使病人肠蠕动减弱[2],又因排便方式的改变,患者常有便秘现象。

而用力排便可增加心脏负荷及诱发心律失常,所以需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的发生。

饮食中应增加粗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等)、给予腹部按摩、适量饮蜂蜜水,必要时应用缓泻剂(如番泻叶)或使用开塞露,但不可使用大剂量液体灌肠。

对于不习惯床上使用便器的患者,若果病情允许,可扶起病人使用床旁便椅,但要陪伴患者,以防发生意外。

2.4 皮肤护理
保持床褥清洁、干燥、平整、舒适,嘱患者衣着宽松、柔软。

并定时协助病人变换体位,骨隆突处(如膝、踝)及肌层包裹较少(如足跟)的组织处可垫软枕以减轻局部压力。

因呼吸困难被迫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的患者,骶尾部受压易发生压疮,可用减压敷料保护皮肤。

使用便盆时动作应轻柔,切勿强行推、拉、拽,以防擦伤皮肤。

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过高,热水袋外面应用毛巾包裹,防止烫伤。

2.5 遵医嘱吸氧
根据患者情况不同决定吸氧方法和流量大小。

一般患者采用鼻导管或鼻塞给氧,流量为2~4L/min,慢性肺心病患者则应低流量(1~2L/min)鼻导管或鼻塞持续给氧。

2.6 呼吸监测
如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发绀情况,肺部啰音的变化,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等,以判断病情进展和药物疗效。

2.7 输液的护理
控制输液量和速度,并告之患者和家属这种做法的重要性,以防其随意调快输液滴速,诱发急性肺水肿。

需严格记录液体出人量,遵循“量出为入”的原则。

心衰患者每天进液体总量为前一天尿量加500ml,-般每天入液体总量限制在1500ml以内。

尽量避免静脉补液,必须输液时,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一般为15~30滴/分为宜[3],最好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

静脉补液一般选用葡萄糖溶液,尽量避免输注氯化钠溶液。

2.8 用药护理
(1)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护理:目前治疗心衰的首选药物。

遵医嘱正确使用ACEI,它的不良反应有高血钾、低血压、干咳、头晕、肾功能一过性恶化和血管性水肿等。

用药期间需严密监测血压、血钾和肾功能,避免体位突然改变。

若患者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不能耐受的咳嗽应停止用药并
及时报告医生。

妊娠期妇女禁用。

(2)使用利尿剂的护理:遵医嘱正确使用利尿剂,密切观察和预防其不良反应。

如排钾利尿剂主要不良反应是低钾血症,容易诱发洋地黄中毒和心律失常,故应监测有无腹胀、乏力、肠鸣音减弱等低钾血症的症状。

使用利尿剂时需记录尿量,如果是非紧急情况,利尿剂使用时间应选择日间,以防夜间排尿过频而影响患者休息。

(3)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护理:①洋地黄用药注意事项:使用洋地黄药物前,应先测脉率,如脉率< 60次/min或出现室性早搏,暂缓给药并及时通知醫生。

注意与奎尼丁、胺碘酮、维拉帕米、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时,可增加中毒机会[4],在给药前应询问有无上述药物及洋地黄用药史。

老年人、重度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缺血缺氧、低镁血症、低钾血症、肾功能不全等情况对洋地黄药物较敏感,使用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②密切观察洋地黄中毒表现:由于洋地黄药物的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而且不同个体对洋地黄的反应有差异,使用时应密切观察有无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头昏、头痛、食欲不振或嗜睡、视力模糊、黄视等洋地黄药物中毒表现。

③洋地黄中毒的处理:立即停药,出现快速心律失常者可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出现缓慢心律失常者可用阿托品。

(4)心理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疾病,常需要患者反复住院治疗,这不但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由于患者体力活动受限,生活上也需要他人照顾,再加上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担忧会使其陷入绝望、焦虑不安的情绪中,影响了患者的休息和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影响了治疗的效果。

因此,帮助患者战胜恐惧的心理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的信任,让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5)健康教育
①疾病知识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心力衰竭的诱因,如感染、过度劳累、饱食、情绪激动、输液过快过多等[5]。

注意保暖,避免激动、紧张,保持情绪稳定。

育龄妇女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妊娠和自然分娩。

②饮食
向病人及家属强调心力衰竭患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咀嚼、易消化清淡的饮食,限制总热量与食盐量的摄入,少食多餐,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及咖啡、浓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过饱,戒烟、酒。

③休息与活动
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保证患者充足睡眠。

指导患者根据心功能状态进行体力活动锻炼。

活动时以不出现心悸、气急为原则。

④自我监测
教会病人在服地高辛之前学会自测脉搏,如果脉搏在60次/分以下时应暂停服药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当如果现体重或症状有变化时及时就诊。

⑤遵医嘱用药
告诉患者及家属药物的名称、剂量、服用方法、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嘱患者定期到医院随访。

3 总结
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过程中采取全面、系统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让患者心理上减轻压力,对疾病整体上有所认识和了解,方便配合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让患者早日解除痛苦,尽早康复,值得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匡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及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5):67-69.
[2] 唐景花.5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2)P134-135.
[3] 孟云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3(11):181-182.
[4] 賀三娇,贺峥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5,21(30):106-107.
[5] 马秀芬,王婧.内科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