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_一种新阐释_罗伯特_法恩

合集下载

世界历史理论:浅析黑格尔与马克思理论逻辑的联系与区别

世界历史理论:浅析黑格尔与马克思理论逻辑的联系与区别
世界历史 。 黑格尔本人对这种思维过程是深信不疑的 , 而且一直试 图去说服他人来信奉 自己的假设 。而马克思认 为世界历史一个重 个领域 , 随着历史 的前进 , 生产力一定会 由于生产关系的进 步而不
马克思 的这两种世界历史 理论 既相互关联也有所 区别 ,本文将就 纯的相加 , 世界历 史是 由个体组成 的有机整体 , 这是哲学上所讲 的 两种世界历史理论的异同作一个 比较 。

( 三) 都承认世界 历 史不是 简单的机械 相加 , 而是有着 内在联
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 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散到了全球 系的整 体
黑格尔与马克思都承认世 界历 史并非是简单 的数学之和。黑
个新 的整体 , 并且提到共产主义最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 黑格 尔与 格尔认为 , 世界历史不是历史书上写 的那样纯粹 和简单 , 它不是单
与马克 思的世界 历史理论既互相联 系也相 互区别 ,两种理论在相互交错 中形成 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思想体 系。
关键 词 :世 界 历 史理 论 ; 黑格 尔 ;马 克 思
中 图分 类 号 :G 6 4 2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 6 5 3 1( 2 0 1 4 )1 3 - 0 0 1 6 — 0 2
黑格尔是德 国近代最伟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代表 , 他最先在 《 历 特视角 , 利用唯物主义的思想来解释世界历史 。也就是说 , 马克思 史哲 学》 中提 出了“ 哲学 的世 界历史 ” 这个观点 , 认 为世 界历 史是 是 一 个 坚 定 的 唯 物 主义 哲 学 家 ,他 从 物 质 的视 角 来证 明思 维 的存 “ 绝对精神 ” 的呈 现 , 精神从 东方漫游到 了西方 , 意指世界文 明由东 在 , 正如 马克思 自己说的那样 , 历史 向世界历史的演变并非是某种

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黑格尔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黑格尔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关系

2009年第1期兰州学刊N o.12009总第184期L an zhou xue kan G enera.l N o.184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黑格尔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关系李春生(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要]马克思的科学人学思想是有丰厚的理论来源的,黑格尔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人学思想变革的理论基础。

文章考察了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黑格尔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关系并细致地发掘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分别在哪些方面影响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黑格尔;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中图分类号]B516.3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005-3492(2009)01-0030-03[收稿日期]2008-09-10 [作者简介]李春生,男,河南平舆人,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及理论创新0(项目号:2008-ZX-124)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哲学包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其哲学变革的实质主要体现在他的人学范式的革命中,马克思唯物史观实质上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0。

正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创立是同扬弃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一样,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形成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有密切的关系。

研究马克思人学思想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之间的理论联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总体性质以及推进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逻辑新进展。

一在黑格尔的人本主义学说中,他把人的本质精神化了,使自我意识成了人的本质。

黑格尔的辩证法披着神秘的外衣,把人的生命过程当作人表现出来的神灵过程。

由于他把人和自然界精神化,所以他把人的真正本质剥夺了。

对黑格尔来说,人的本质不是关系,更不是表现出来的人与社会关系的抽象,而是另一种抽象,即主体已经不是人,而是神,是思辨式的绝对精神的神。

[黑格尔,马克思,隐秘]浅谈马克思与黑格尔的隐秘联系

[黑格尔,马克思,隐秘]浅谈马克思与黑格尔的隐秘联系

浅谈马克思与黑格尔的隐秘联系2012年,诺曼莱文的新书《马克思对话黑格尔》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观点,那就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存在误读。

这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一种对马克思研究的新思潮。

从很久以来,马克思学界在研究马克思时倾向于把马克思孤立起来,注意研究马克思的文本,却极大忽视了马克思对于古典哲学的继承关系。

这并不是说,不承认马克思对于康德,尤其是黑格尔哲学的继承和发扬。

事实上,对于后者,学界公认,马克思借鉴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并且剔除掉了其学说的唯心部分,并最终形成了唯物辩证法。

但是,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学者都只是采用了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从马克思本人所主张的颠倒论出发,依据马克思的文本进行阐释。

这种做法能够明白这个事实本身,却忽略了为什么或者怎样这样的问题:马克思为什么要颠倒?马克思怎样颠倒?要做这样的深层次思考,有必要摆脱传统的做法,即,仅仅局限在马克思文本本身,而是要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去进行探索。

一、马克思和基督教思想一个也许被很多马克思研究者所忽视的事实是,马克思曾经饭依过基督教。

事实证明,马克思的宗教信仰,如很多基督教徒一样,只是出于父母为他做的选择,和本人的倾向性没有必然的关系。

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马克思确实对于《圣经》以及基督教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

这首先与他的种族和家庭有关。

马克思是犹太人,对于对犹太一基督教没有了解的人,很容易忽视掉这个事实。

事实是,犹太民族可以说是最懂《圣经》的民族。

因为,在《旧约》中,犹太民族是被上帝选定的民族,而时至今日,犹太学校还以《旧约》作为自己民族历史的教科书。

另外一方面,马克思的家庭,即使在犹太家庭中,也是非常具有宗教性的。

马克思的祖父和伯父都是拉比,他祖母的父亲和祖父,也都是拉比。

而且都是特利尔这座城市的拉比。

拉比在犹太教中被认为是可以和上帝沟通的人,是非常受到尊敬的。

如前所述,马克思接受洗礼,成为基督徒是父母的选择。

因为他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阪依了基督教。

解读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

解读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

解读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作者:张科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10期摘要: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问题历来是研究马克思哲学和黑格尔哲学和探讨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发展史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在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思想继承、质疑、批判的过程中完成的,分析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对于理清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脉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黑格尔;关系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0-0008-02一、“依附性”关系把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看成是“依附性”的关系,就是倾向于强调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依附性,强调马克思思想始终是在黑格尔的拐杖的扶持下向前发展。

甚至有人认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马克思与黑格尔是完全一致的。

这种观点实际上把马克思黑格尔化了,或者说,使马克思成为了一个黑格尔主义者,具有这种观点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杜林和卢卡奇。

杜林在评述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1867)时写道:“这一历史概述,在马克思的书中比较起来还算是最好的,如果它不但抛掉博学的拐杖,而且也抛掉辩证法的拐杖,那或许还要好些。

由于缺乏较好的和较明白的方法,黑格尔的否定的否定不得不在这里执行助产婆的职能,靠它的帮助,未来便从过去的腹中产生出来。

”[1]按照杜林的理解,马克思在叙述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时,借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拐杖”,特别是让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的方法“在这里执行助产婆的职能”。

杜林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理解显然是错误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

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

这是否定的否定。

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2]马克思确实使用了“否定之否定”的提法,而马克思对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趋势的诊断究竟是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助产”下作出的,还是通过对经济学方面的独立研究作出的?恩格斯为马克思做了申辩:“当马克思把这一过程称为否定之否定时,他并没有想到以此来证明这一过程是历史地必然的。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

在得票最多的前十名中,有爱因斯坦;查尔斯·达尔文;史蒂芬·霍金这样的科学家,还有康德,尼采这样的知名哲学家,而排名榜首的竟然是马克思,这大大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而另一位著名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连前20都没有排进。

但是,这也并不能否定黑格尔在哲学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哲学的发展史上,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思想不仅都占据这重要的地位,而且两人的还有许多联系。

在这里我想很浅显地谈谈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

黑格尔的哲学诞生在马克思主义之前。

黑格尔的辩证法非常丰富多彩,他是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马克思与黑格尔同为德国人,在中学的时候马克思志存高远,立志为全人类的幸福事业而奋斗。

马克思在柏林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就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积极地参与了他们的活动。

这也使他更多地吸收了黑格尔思想中的民主思想成份,加强了他对世界的认识,增强了他改造世界的信心,为他以后的思想的发展、理论建树奠定了基础。

传统意义上提到两人,许多人都会提马克思是否继承了黑格尔。

比如存在主义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都认为马克思是黑格尔的忠诚继承者,而结构主义和分析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则认为2人无关,马克思是抛弃了黑格尔之后才有马克思主义。

前面已经提到黑格尔的辩证法非常丰富多彩,而马恩正是借鉴了黑的辩证法,才建立了唯物辩证法。

因此,可以说马恩继承了黑的思想。

但是熟悉哲学的人都知道,马克思是唯物的,而黑格尔正好相反,强调“绝对精神”。

黑格尔是继承了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并“把康德等人的唯心主义哲学向前推进了一步”。

同时,还“依照康德提出的问题和开辟的道路,有所批判、提高、发展”。

但是,马哲否定了绝对精神,修正了费尔巴哈等人的唯物观,在彻底的唯物主义基础上,从根本上重组了黑的辩证法体系,并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牢牢结合在一起。

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一、本文概述《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一文旨在深入探讨和分析19世纪早期德国哲学界的重要变革,特别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发展与马克思哲学革命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首先概述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哲学思想,分析其在德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随后,文章将重点分析马克思如何批判和超越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从而开创自己的哲学体系,实现哲学革命。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马克思哲学革命对后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政治理论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在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通过深入研究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本文旨在深化对19世纪德国哲学思想发展历程的理解,揭示哲学思想与社会变革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观点青年黑格尔派,又被称为“左派黑格尔主义”或“新黑格尔主义”,是19世纪30至40年代德国的一个哲学流派。

这一流派的成员主要是柏林大学的一群青年学者,他们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并试图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寻找改造现实社会的思想武器。

他们强调自我意识的重要性,认为自我意识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这一观点是对黑格尔哲学中“绝对精神”概念的进一步发挥,他们将其解读为个体和社会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

青年黑格尔派批判了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认为这些现象是“异化”的表现。

他们认为,个体在现实社会中往往被束缚在固定的社会角色和关系中,无法实现真正的自我。

因此,他们主张通过“自我意识”的觉醒和革命来消除这种异化,实现个体的自由和解放。

再次,青年黑格尔派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他们认为,哲学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改造现实社会的实践工具。

因此,他们致力于将哲学理论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希望通过革命的方式实现社会的根本变革。

然而,青年黑格尔派在理论上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他们虽然批判了现实社会,但却没有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指导革命实践。

他们对黑格尔哲学的过度解读和依赖也限制了他们的思想视野。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是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两个哲学思想都是影响深远、久负盛名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哲学在哲学史上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极端,但两者的学说确实有一定的联系,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

首先,从理论上来看,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存在一定的关系。

黑格尔哲学是一种理性主义哲学,它把理性和意识作为一种具有本质特征的存在,而认为这种存在是真实和本质的存在,而且也是历史的核心。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现实哲学的反思和批判,强调了意识和精神的独立地位,对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和基本原理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的前身——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是实现人类解放,建立但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最终目标。

这种思想源自于黑格尔的理性哲学,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哲学在理论方面的共通之处。

第二,从实践出发,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哲学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黑格尔哲学根植于他对历史发展和具有统一性的人类理性概念的深刻洞察,认为人类发展是由于自我意识非凡和深刻的意识活动而引起的,进而表现为一种逐渐认识和超越的过程。

他发现,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时期和各国的形态都不尽相同,而所有形态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也意味着,历史每一阶段的归宿都固定于它所产生的根源,但同时又随着人类认识和意识的提升与拓展而不断进行变动和深远改变。

这种观点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决定意识”的思想不谋而合。

在马克思主义中,实践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不断的实践活动才可以产生最终的人类解放和自由。

马克思主义发现,社会变革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要求,因此强调生产的意义和作用,把社会变革看做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本质表现,并且推动历史发展。

这些观点与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相同,即历史进程中,认识和实践行动是相互依存而又不断发展的两个方面。

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关系之再考察

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关系之再考察

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关系之再考察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关系之再考察传统哲学认为,马克思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和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创建了新哲学,所谓基本内核就是唯物主义,所谓合理内核乃是辩证法。

这样,马克思的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推而广之到历史领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这种认识的合法性已受到广泛的质疑。

本文仅从辩证法的维度来考察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继承和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通过继承和超越黑格尔辩证法所创立的历史辩证法具有怎样的革命意义,以深化我们对马克思哲学革命意义的理解。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以辩证法来反对形而上学,是黑格尔哲学的主要功绩。

马克思的辩证法正是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提出的。

对黑格尔辩证法的主要特点和功绩,在此我们不作赘述。

这里我们所关注的是,马克思是如何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的。

首先,马克思是在本体论与世界观意义上来理解辩证法的。

黑格尔把辩证法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把辩证法当作客观世界的本质、普遍规律和推动原则。

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对辩证法的原则高度的提升,也是从本体论与世界观意义上来理解辩证法,使用辩证法的概念。

在马克思那里,辩证法并不是附加于哲学外在于其哲学的东西,而是内在于其整个哲学之中的,是建构其思想大厦的基本原则。

卢卡奇敏锐地看到了此点,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副标题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

但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把辩证法理解为思维方式,这种理解还没有达到黑格尔的水平。

只有把辩证法提高到本体论与世界观的高度,才是理解了辩证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的重要作用。

诚如恩格斯所说:“唯物主义历史观……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

”[1] 其次,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辩证法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的强调。

历史上的唯心主义哲学,无不是抽象地、片面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与以往的唯心主义不同的是,黑格尔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向了极端,把世界看成是意识的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一种新阐释[英]罗伯特#法恩著山小琪编译[摘要]很多学者一直按照马克思自己所做的说明去理解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关系,这样就不会看到二者之间在方法上的一致性。

只有把马克思和黑格尔放在一起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各自对批判资本主义所做的贡献,看到他们之间的一致性,特别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和黑格尔法哲学之间的一致性,黑格尔探讨了构成政治现代性的权利诸形式,而马克思探讨了构成经济现代性的价值诸形式。

研究马克思时,/回到黑格尔0的意义就是为了发掘出马克思那里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关键词]马克思黑格尔5大纲6 法哲学一致性马克思的二重身黑格尔的幽灵在马克思的作品中神出鬼没。

马克思在赞扬黑格尔发现了/辩证法的正确规律0后,马上批评黑格尔是以唯心主义和神秘形式提出了辩证法。

1858年他给恩格斯写信说,黑格尔的5逻辑学6对于他分析资本的方法帮助甚大,但黑格尔把辩证法搞得很神秘。

¹1868年他写信给库格曼说,他自己的阐述方法和黑格尔不同,因为他是唯物主义者,而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但是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形式一旦被剥去后,其辩证法的基本形式才保留下来。

º1873年在5资本论6的5跋6中,马克思承认自己是那个/大思想家0的学生,并且评论说:/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决没有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

为了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必须把它倒过来。

0»马克思强调自己的辩证法不但与黑格尔不同,而且截然相反。

他指出黑格尔的5法哲学原理6本质上是服务于/美化现存事物0的国家哲学。

他提出了自己的/辩证法的理性形式0/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0。

¼然而马克思也斥责那些一点也不理解黑格尔的方法的/华而不实的冒充科学0的教授和/坏脾气、傲慢自大、普普通通的模仿者0。

马克思自己对黑格尔的评价或许在他早期的作品中最为敌对,尤其是1843年对黑格尔5法哲学原理6中的/国家学说0的批判,但那从未根本改变。

黑格尔的幽灵作为一个令人讨厌的面貌相似的东西无所不在。

多数马克思主义者的讨论追随着马克思自己对他和黑格尔关系的陈述。

列宁使人畏缩的观察)))没有对完整的黑格尔逻辑的学习与理解就不可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5资本论6)))已经被同时代的评论者以不太严格的形式随声附和,特别是自从再版了5资本论6的粗糙草稿5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6(以下简称5大纲6)之后。

例如,罗曼#罗斯多尔斯基写道:/如果黑格尔对马克思5资本论6的影响仅仅在几个脚注里能被明白地看到,粗糙的草稿可能被指认为对黑格尔)))特别是他的5逻辑学6)))的大量参考,,5大纲6的出版意味着没有首先对马克思的方法和他与黑格尔关系的研究,就不能写出关于马克思的学术评论。

0½戴维#麦克米兰谈到:/5大纲6在这方面最显著的段落是马克思的经济学的草稿计划在语言上的倾斜(比如本质和外观之间的区分)直接地来自于黑格尔的逻辑。

0¾然而很少有马克思主义评论者挑战马克思关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上悬挂着神秘主义的裹尸布或者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给予国家绝对的祝福的观点。

罗斯多尔斯基提出了更值得怀疑的记录,他强调马克思根本不欠黑格尔的和黑格尔颠倒了唯物主义,但他感到遗憾的是,他只能简单地涉及/-粗糙草稿.所提供的最重要的理论问题0,即马克思的著作与黑格尔的联系,特别是与黑格尔5逻辑学6的联系0¿。

最近,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在5资本与阶级6的书里书外开始挑战马克思对于他和黑格尔关系的说明。

戴维#麦克格瑞格写下了/作为把万事万物颠倒了的唯心主义者的黑格尔的神话0À。

伊恩#弗瑞色注解说:/马克思可能没有看到过,但是他拥有的辩证法明显和黑格尔的相似,,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马克思的辩证法。

0Á艾伦#伍德承认:/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之间的密切关系比马克思所承认的更多。

0 l u这些对黑格尔和马克思关系的修正性解释表明了正在增长着的直觉知识,即马克思可能弄错了黑格尔,并且黑格尔的辩证法也不像马克思所想的那样神秘、令人困惑和守旧。

我想对那些人说,他们说我们不应该只用一个方法途径去理解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关系,这个途径就是马克思自己所做的说明。

把旧格言加之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和政治保守主义,我们可以避免好像马克思仅有的错误在于他自己没有看到黑格尔的辩证法和他的是一样的,好像不再有其他更真实的结果产生。

我的意见是把马克思和黑格尔放在一起阅读,把他们看作是联系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着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两人的作品以及他们各自对批判资本主义所做的贡献。

我首先想赞成的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黑格尔法哲学之间的一致性;其次,对于把马克思和黑格尔一起阅读的有效性是就我们对于资本主义的理解而言的;最后,/回到黑格尔0的意义是为了恢复马克思那里正确的东西。

方法的一致在5大纲6中论述他的政治经济学方法时,马克思表明自己克服了黑格尔对真实的混淆和他对真实的思考。

他所主张的)))某种程度上黑格尔没有做到的)))就是要对具体形成的过程途径作出区分。

他写道:黑格尔陷入幻觉,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自我深化和自我运动的思维的结果,其实,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

但绝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

l v在他自己的关于阿#瓦格纳的笔记中,马克思把自己的方法论和黑格尔辩证法的概念特征做了对比:我不是从概念出发,因而也不是从/价值概念0出发,所以没有任何必要把它/分割开来0。

我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现代社会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这就是/商品0。

我分析商品,并且最先是在它所表现的形式上加以分析。

l w黑格尔被指责搞乱了随具体事物本身的发展而发展的观念。

反对黑格尔所谓的神秘主义,马克思断言辩证法不是从一个逻辑范畴到另一个逻辑范畴的自我确认的运动,而是从一个形式到另一个形式的真实的历史运动)))资本主义中的商品形式到货币形式的运动。

依照马克思的看法,黑格尔所采取的假设和辩证法的结果连续地、无限地形成了一个逻辑圆圈,而马克思根据资本主义被斗争撕成碎片和向革命的胜利展开的历史假设,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短时间的构成物。

这是马克思对于黑格尔以及他和黑格尔的关系的简洁陈述,但是这也隐瞒了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反映出黑格尔的权利科学到什么程度。

在5大纲6的导论,马克思指出:/从真实的、具体的,从真实的前提开始,因而在经济学中,例如从人口开始。

0这似乎是正确的。

但是细致的检查后证明这是错误的,因为后者是/许多决断的集中0。

人口预示着阶级,阶级预示着劳动工资和资本,劳动工资和资本预示着货币,货币预示着交换价值和商品形式。

这些是形成一个整体的要素。

马克思总结说:如果我从人口着手,,我就会在分析中达到越来越简单的概念;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我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

于是行程又得从那里回过头来,直到我最后又回到人口,但是这回人口已不是一个浑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而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了。

l x马克思把对经济学在其起点时候的分析路径和对经济体系从简单的关系(价值、交换价值等)攀升到具体的全体的水平(国家、国家间的交换、世界市场等)的辩证路径看作是一样的。

对于后者,马克思认为这/是非常明显的科学的正确方法0。

马克思问到:这些简单的范畴在比较具体的范畴以前是否也有一种独立的历史存在或自然存在呢?要看情况而定。

比如,黑格尔论法哲学,是从主体的最简单的法的关系即占有开始的,这是对的。

l y马克思不是完全正确。

黑格尔不是以占有的观念而是以抽象的权利开始他的5法哲学原理6的。

马克思实际上附和了黑格尔的争论,他观察到历史上的家庭有占有但是没有私有财产,而现代家庭必须从私有财产关系去理解。

然而,马克思得自于黑格尔的最主要观点是,认识到简单的范畴(比如私有财产)是更具体的范畴(比如家庭)前的历史性的存在。

在这一事例中,抽象思想的路径从简单上升到复杂,和历史的过程一致,但是不能让经济范畴遵循的顺序和它们在历史上确切的顺序一样。

在商品形式的开始,马克思承认这个出发点可能和某些历史事件相符,(例如社会之间的实物交换先于所有的货币关系),但是它的意义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其中的资本主义时代最简单经济形式的本质。

马克思对于源自于这种陈述模式的幻想做了富有启发的评论:当然,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

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

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

l z马克思承认对于价值的科学批判将作为先验的解释出现,但是他不接受)))被他不断地描绘成先验解释的)))黑格尔法哲学是同样的真理。

事实上,马克思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方法紧密地跟随着黑格尔法哲学中的方法的假设。

正像黑格尔在5法哲学原理6中所说,权利的科学必须观察/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发展。

0 l{它的主题是权利的理念,包括概念和它的实现。

不是去限制纯粹概念,恰恰相反,是为了显示它们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缺乏真理性0。

概念和它的现实化就像/灵魂与肉体,,没有肉体的灵魂就不是活的东西,倒过来说也一样0 l|。

从最简单和最抽象的权利出发,一步一步地行进到比较复杂和具体,黑格尔对权利的形式和形态作了分析。

他从抽象的权利开始,而抽象的权利内在地分为人格、财产、契约和不公正。

他把抽象的权利运行到道德,而道德又分为责任、福利和良心。

他把道德运行到伦理生活的诸形式,而这又包括家庭、市民社会、国家以及国家间的关系。

/高级的辩证法0是权利在它的不同的概念和形态间的运动。

而且思想仅仅观察到:/不是主观思维的外部活动,而是内容固有的灵魂,它有机地长出它的枝叶和果实来。

0 l}黑格尔的权利哲学在所观察到的纯粹历史任务之前,从最抽象到最具体的发展是一个可以或不可以与现世的它们真实的面貌相符的概念上的结果。

黑格尔这样刻画他的方法论的特色:我们只要求从旁观察概念本身是怎样规定自己的,我们竭力避免对它加入任何一点属于我们想象和思考的东西。

但是我们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是一系列思想和另一系列的定在形态。

这里可以补充一点,一系列定在形态的实际出现在时间上的次序,一部分跟概念逻辑的次序是互有出入的。

例如,我们不能说,在家庭出现以前就已经有所有权存在;但尽管这样,所有权必须放在家庭之前论述。

所以这里可能发生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不从最高级的东西即具体的真实东西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