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
首先,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辩证的、矛盾的。
他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的矛盾驱动的,而这种矛盾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对立
的统一。
这种对立的统一是一种新的质量,它推动着事物不断地向前发展。
其次,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进行了超越。
他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主要
是在意识层面上的,而现实世界中的阶级矛盾才是驱动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矛盾。
因此,
他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这种经济基础又
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这个矛盾的统一不是在意识层面上的,而是在经济
基础的变革中实现的。
最后,马克思还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批判和修正。
例如,黑格尔
过分重视意识的作用,将人的意识视作现实的主导力量,而忽略了经济基础的作用。
马克
思则认为,经济基础是现实世界的根本,而人的意识和思想只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
马克思还认为,黑格尔没有正确地理解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将它们等同起来,而实
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
此外,马克思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是对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贡献。
他
不仅传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而且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发展,为人类思想的进步
和科学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马克思是黑格尔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继承者,他在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丰富和超越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原则是“矛盾”,但他不止步于黑格尔,而是将矛盾作为深入剖析现实问题的方法,从而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马克思认为,辩证法是一种普遍的哲学方法,是研究客观世界的必要方法。
因此,他在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该方法。
首先,马克思进一步丰富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矛盾观。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运动而来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对立面是暂时的,而矛盾的结果是新事物的产生。
马克思以矛盾为核心的辩证法思想,进一步加深了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其次,马克思进一步发展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
黑格尔认为,矛盾的解决是通过“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即在矛盾的辩证运动过程中,过渡阶段是一种消极的否定,但这种否定又包含着一个新事物的积极肯定,从而使得新事物的产生。
马克思发展了黑格尔的观点,将“否定之否定”应用到社会历史领域中,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通过“否定之否定”方式实现的。
最后,马克思强调了“具体的辩证法”,即指在对矛盾的辩证分析中,要有严格的实证方法和实践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质世界的本质。
他的这种强调,有利于防止空洞的抽象辩证法,从而使得辩证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践。
首先,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决定论”思想。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唯一决定性因素”,是世界运动的根本动力。
而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决定论”是唯心主义的,物质才是实际的决定性因素,从而超越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其次,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把世界的历史发展视为“逻辑上的发展”,而没有作为客观的历史过程来加以分析。
马克思认为,历史是有具体的社会经济基础的,是不断推动和改变历史进程的基本因素。
马克思在对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分析中,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从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进行了超越。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马克思是历史上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者之一。
他深受黑格尔辩证法的影响,但同时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批判并进行了一定的继承与超越。
本文将从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评价、马克思辩证法的继承与马克思辩证法的超越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积极评价。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辩证法对马克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高度评价了黑格尔对现实世界进行辩证分析的方法,认为黑格尔辩证法揭示了社会世界的内在运动规律,对于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认同黑格尔对事物的历史脉络的关注,他认为历史是一种具有发展规律的过程,黑格尔关注历史脉络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批判并进行了一定的继承。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理性的表象,是对社会现实的主观精神的理论化。
他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观点,并认为黑格尔忽略了社会现实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他认为辩证法的根本特征是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相结合,将对事物发展的理解建立在对物质基础的分析上。
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辩证法的理论。
马克思在超越黑格尔辩证法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与唯物主义辩证法相关的理论。
他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驱动的。
他还提出了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矛盾。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黑格尔的主观理性辩证法,更好地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本质与运动规律。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1. 引言1.1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
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其辩证法思想对马克思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在接受和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也对其进行了批判和发展,将其辩证法实践主义和唯物主义观念融入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并将其转化为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他强调了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将辩证法从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转向社会历史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观念,认为历史发展是由人们的实践活动推动的,而不是由意识形态决定的。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的意义在于,他不仅将辩证法从哲学上转化为了实践活动的指导原则,还将其运用到社会历史的研究中,为消灭剥削、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思考,不仅是对传统哲学的一次重要革新,也是对人类历史进步的一个重要贡献。
2. 正文2.1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发展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发展是他与黑格尔之间的思想交锋中最为激烈的部分。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过于理想主义,抽象和形式化,不够接近现实的社会和经济生活。
他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倒置的唯心主义”,即把现实世界的发展过程当作思维过程的再现,没有发现社会生活的根本矛盾。
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提出了他自己的唯物辩证法,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对抽象的哲学探讨转向对现实社会的实践研究。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反映了他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发展和超越。
他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种“静止的辩证法”,只强调思维的对立统一,没有将辩证法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变革和革命。
马克思强调物质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矛盾冲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观点,将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使之成为驱动社会变革的理论工具。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
马克思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批评者,但是他也承认黑格尔辩证法的重要性,并建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自己的思考,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继承和超越。
继承方面,马克思与黑格尔一样,认为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运动和变化的本质,是认识世界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
但是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标志——绝对精神进行了批判,认为这并不是真正的客观世界,而是人类思维的产物。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特征,即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推动,在这一点上他是与黑格尔的观点不同的。
超越方面,马克思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辩证法不是一种哲学,而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它要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分析,从而达到揭示和解决客观世界问题的目的。
马克思还强调了人类实践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实践是辩证法的本质,但不同于黑格尔强调的精神实践,马克思视之为现实实践。
总的来说,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和超越,在理论层面上构建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辩证法观,它既保留了黑格尔辩证法“矛盾共存,革命性转化”的特征,又将辩证法与人类实践相联系,有益于进行社会实践的创造和改进。
批判与超越——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

仑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 nal of He f e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塑!生!旦箜至!鲞筮!期』!旦:兰鲤S y!!:21盟Q:!批判与超越——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吴兆云(黄山学院外语系,安徽黄山245041)摘要: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辩证法对马克思辩证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马克思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中阐述他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批判和改造,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从而进一步探讨马克思辩证法的创立。
关键词:马克思辩证法;黑格尔辩证法;扬弃中图分类号:A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20X(2008)01—0108—041873年初,马克思在为《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高明。
所写的那篇著名的《跋》中曾说:“将近三十年以前,彻底的辩证法是革命的。
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当黑格尔辩证法还很流行的时候,我就批判过黑格学的笔记》中,马克思对辩证法的革命性作了热情尔辩证法的神秘方面。
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就的颂扬:“辩证法是内在的纯朴之光,是爱的慧眼”;神秘化了,但这决不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辩证法又是急流,它冲毁各种事物及其界限,冲垮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在他那里,辩证法各种独立的形态,将万物淹没在唯一的永恒之海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中”L2_l排145。
这既显示了青年马克思毫不畏惧的精的合理内核。
”111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对神气魄,也表明他准确抓住了辩证法的内在实质。
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批判,把它他把辩证法看作是人类认识史上所取得的最优秀成重新“颠倒”过来,拯救其“合理内核”,改造为唯物果。
马克思说,辩证法是“精神花园中欣欣向荣、百辩证法。
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问题,必花盛开景象的体现者,是盛着一粒粒种子的酒杯中须研究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扬弃。
试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和超越

试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和超越
【摘要】辩证法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哲学发展吏上,黑格尔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 述了辨证法的基本原则和思想。但他的辩证法是头足倒置的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批判并 超越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建立了唯物辩证法。从实践出发并用实践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相关哲学问题是马克思超越黑格尔辩证 法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马克思黑格尔辩证法思想批判和超越
“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
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述为处在不 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 的内在联系。”11胛》列宁也曾指出:“黑格尔提出两个基本要 求:(1)‘联系的必然性,和(2)差别的内在的发生’。非常重 要!据我看来,这就是下面的意思:1.某个现象领域的一切方 面、力量、趋向等的必然联系、客观联系;2.‘差别的内在的发 生’是差别、两极性的进展和斗争的内部客观逻辑。”[珊9s-96)恩 格斯和列宁的这两段话,实际上把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做了 一个最简要的概述,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就其最主要的内 容来说,就是内在联系和矛盾发展的思想。
【责任编辑/韦丹丹】
39
万方数据
试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和超越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张丽红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400065 传承(学术理论版) INHERITANCE & INNOVTION 2011(4)
【责任编辑/覃飞燕】
-'I’,'',l’''''’,'''''''','''’,,',,,,’,''-’’'’’'-,'●●'''''''’'','''',,,’’,,,’’’’,,’'',''','●’'’'’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1. 引言1.1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马克思作为近代哲学史上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和超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黑格尔辩证法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思想遗产,是黑格尔在哲学领域的伟大贡献。
马克思在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继承和超越的过程中,不仅承认了黑格尔的思想产生的重要性和深刻性,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批判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问题在于其虽然揭示了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但却将这种矛盾和发展过程理解为思维的自我运动,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淖之中。
马克思试图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将其从唯心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能够真正揭示社会现实、指导社会实践的哲学工具。
马克思不仅在思想上对黑格尔进行了转折,而且在实践中对黑格尔的哲学进行了灌输、承继、发扬、发展。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旨在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进程的必然性,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认同与批判,马克思展示了其对黑格尔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2. 正文2.1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认同与批判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认同与批判涉及了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和批判。
在认同方面,马克思赞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认为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
他高度评价黑格尔关于矛盾、运动、否定之否定等辩证法的理论,认为这些理论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矛盾。
马克思借鉴了黑格尔的思想,将其运用到社会历史的研究中,强调了社会发展的辩证性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也进行了批判和修正。
他指出黑格尔过于理想主义,忽视了社会现实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斗争。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站在头脑的观念和思维高度上,而不是从社会实践和现实经验出发的。
马克思试图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重新诠释辩证法,将其扎根于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矛盾之中,从而使辩证法更具有现实意义和革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超越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于1844年5月移居巴黎后完成的,又称《巴黎手稿》。
在这部著作中的第三部分——“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深刻批判,既肯定了黑格尔辩证法积极的一面,又否定了黑格尔辩证法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和超越。
马克思曾在《手稿》序言中写到:“本著作的最后一章,即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剖析,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当代批判的神学家不仅没有完成这样的工作,甚至还没有认识到它的必要性。
”因此,对黑格尔辩证法批判的不彻底性促使马克思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完成这一使命。
一、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
毋庸置疑,黑格尔哲学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处于统治地位,因此对于渴望实现理论突破的哲学家们来说,把批判的目标对准黑格尔哲学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在对批判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的诸多哲学家中,甚少有人能够超越黑格尔哲学。
首先,以鲍威尔和施特劳斯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批判的方法上都未能超越黑格尔哲学。
他们虽然以批判黑格尔自居,但他们的批判“完全拘泥于所批判的材料,以致对批判的方法采取完全非批判的态度”,“甚至在语言上都同黑格尔的观点毫无区别,而毋宁说是在逐字逐句重述黑格尔的观点。
”青年黑格尔派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根本就没有离开黑格尔哲学的基地,他们只是站在黑格尔哲学的立场上来反对黑格尔哲学中的某些观点,这就注定了他们的批判必将是非批判的。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主要有三个要素:实体、自我意识以及实体和自我意识的统一即绝对精神。
施特劳斯抓住了黑格尔的实体思想、鲍威尔则抓住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理论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前者走向了客观唯心主义,后者则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但二者终究都没能跳出黑格尔哲学的体系,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只是部分地抓住黑格尔的某个观点来反对别的观点,这样就瓦解了黑格尔哲学的整体性。
青年黑格尔派的立场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抓住黑格尔哲学的本质问题,更不可能超越黑格尔。
其次,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也进行了批判,并获得了马克思的高度评价。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
”费尔巴哈实现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立场的突破,确立了其唯物主义和实在的科学的立场。
费尔巴哈从现实的、感性的东西出发,揭露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抽象性和无内容性,相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费尔巴哈着实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但是,费尔巴哈虽然颠倒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把感性直观的人与自然视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却看不到人与自然只有在人的感性的、对性化的劳动中,通过辩证的否定之否定才能获得真正的、现实的肯定,费尔巴哈没有抓住黑格尔辩证法能动性的一面,不能发现其辩证法中所包含的真实而深刻的内容。
因此,虽然费尔巴哈对批判黑格尔
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奠定了唯物论的基础,但也是不彻底的。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
在指出了以往哲学家对黑格尔辩证法批判的不彻底性后,马克思表明了他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态度。
马克思并未全盘否定黑格尔的一切哲学,而是既看到积极的面,又看到消极的一面,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可谓是有褒有贬。
第一,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肯定。
毋庸置疑,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黑格尔辩证法的灵魂,也是整个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和推动原则。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否定性原则,认为否定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内在活力的体现。
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过程就是由于它在自我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达到了对自身的真正肯定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否定性,黑格尔才能够为我们展现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充满活跃的、丰富的世界发展轨迹。
其次,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的辩证法抓住了劳动的本质。
“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是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劳动的结果。
”在黑格尔那里,人是自己对性化劳动的结果,这为我们理解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论方法。
马克思认可了黑格尔的这种观点,认为辩证法是和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是一种关于人的存在的一种理解方式。
马克思也是借鉴了黑格尔的观点,在谈及劳动的时候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产品则是对人的本质量的确证。
再次,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肯定体现在黑格尔的“扬弃”理论中。
所谓“扬弃”就是既有肯定保存,又有否定抛弃,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在黑格尔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否定和扬弃。
马克思在论证异化理论时,已然运用了扬弃了理论,认为只有“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才能恢复人的真正自由的劳动,才能真正实现共产主义。
第二,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否定。
虽然黑格尔的辩证法具有很多积极性的一面,但是它却是“为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
”在黑格尔那里,异化所内涵的仅仅只是抽象的思维,它是从绝对精神出发的,绝对精神通过外化否定自己,最后对外化再次否定和扬弃,终又肯定自己,回归绝对精神,这仅仅只是一个在思维领域里运动发展的过程,是无内容的、抽象的扬弃。
其次,黑格尔虽然把人看作是自身劳动的结果,但是他的劳动却也只是抽象精神的劳动,黑格尔是以一种抽象的形式抓住了劳动的本质。
因为他的劳动主体不是现实的、感性的人,而是自我意识。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
”再次,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只局限在精神领域之内。
这是马克思的辩证法所要批判和突破的。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
在《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之后,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注意辩证法不仅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颠倒了黑格尔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且扬弃了黑格尔的抽象的
唯心主义辩证法,使辩证法具有了现实性的内容。
第一,实践辩证法中的人是现实的人。
黑格尔辩证法中的人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产物,是抽象的人。
而马克思所理解的人一方面是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又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马克思从感性的、现实的人出发,认为自然界是作为人的对象世界的人的现实的自然界,而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的基础就是对象化的劳动,即实践。
马克思所说的人,既不同于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人,也不同于黑格尔唯心主义意义上所理解的抽象的人。
第二,实践辩证法中的实践是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
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劳动是抽象劳动,马克思改造了黑格尔的劳动,认为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并以自然界为对象的活动。
劳动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人通过劳动,不仅把人的生命力、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同时,也在对象化的世界中确证了自己的本质属性。
人与自然的现实的、历史的辩证关系被统一于人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同时,人的活动成为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而自然界也成为属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这是一个既有能动性又不失感性的、现实的具体劳动。
第三,实践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马克思的辩证法不再是黑格尔式的封闭的辩证法,而是一个开放的、随着人类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发展的历史辩证法。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无一不是通过人的实踐活动实现的,而人的实践又是处于社会历史中的实践。
因此,马克思的辩证法既是一种实践辩证法,又是一种历史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