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实验5

合集下载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在医学领域中,微生物学实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了解微生物的生长、传播和致病机制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的不同类型和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培养实验培养实验是最基本的微生物学实验之一。

通过将微生物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并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增殖。

培养实验还可用于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性质。

例如,革兰氏染色法可以帮助鉴定细菌是否为革兰氏阳性或革兰氏阴性。

此外,培养实验也可以用于测试微生物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

二、抗生素敏感性实验抗生素敏感性实验是评估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的重要方法。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以对抗细菌感染。

一种常用的抗生素敏感性实验是纸片扩散法,它通过在琼脂平板上置放含有不同抗生素的纸片来观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反应。

根据纸片周围形成的抑制区域大小,可以推测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三、酶活性实验酶活性实验用于评估微生物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和效率。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微生物对特定底物的降解能力以及其在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

例如,过氧化氢酶活性实验可以检测细菌的生产氢过氧化物的能力,这对于了解某些微生物的致病机制非常重要。

四、PCR实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扩增和检测微生物DNA的特定片段。

这种实验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和亚型。

PCR实验在病毒检测、感染病原体鉴定以及基因突变的检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用于分析和分离微生物细胞的高级技术。

它通过将微生物细胞与荧光染料结合,以区分不同类型的细胞,并通过流式细胞术仪对其进行计数和分类。

这种实验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迅速而准确地了解微生物种群的组成和动态变化。

六、抗体检测实验抗体检测实验用于检测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

这些实验可以检测患者体内的特定抗体是否存在,并确定感染的类型和程度。

例如,ELISA实验可以检测人体内是否存在病毒抗体,从而判断是否感染了某种病毒。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微生物学检验-5_真题-无答案(8)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微生物学检验-5_真题-无答案(8)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微生物学检验-5(总分50,考试时间90分钟)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牛奶、某些酒类等常用巴氏消毒法,常用的方法是( )A.70.7℃,40~60秒B.71.70℃,15~30秒C.72.7℃,5~10秒D.73.7℃,2~5秒E.74.7℃,1~2秒2. 临床上采集胸水标本时,如果不能及时送检,为防止标本凝固,应在标本中加入何种物质( )A.1N NaOHB.20%HClC.4g/L柠檬酸钠D.0.9%NaClE.灭菌蒸馏水3. 血清中检HBsAg可见于( )A.急性乙型肝炎潜伏期或急性期B.HBsAg携带者C.慢性迁延型肝炎或慢性活动型肝炎D.肝炎后肝硬化或肝癌E.以上均可以4. 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有种特有的抗原是( )A.HBcAgB.HBeAgC.HBsAgD.HBCIgE.HBCIgM5. 下列哪种方法是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中的“金标准”( )A.ELISAB.病毒分离培养C.免疫荧光D.PCRE.核酸分子杂交6. 95%的乙醇溶液为什么比70%~75%的乙醇溶液灭菌效果还差( )A.95%乙醇使菌体表面蛋白迅速变性凝固,妨碍乙醇再渗入B.迅速抑制表面的酶活性而内部酶没失活C.缺少一定比例水分抑制细胞壁合成能力差D.灭活能力差E.妨碍细菌代谢能力差7. 疱疹病毒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形成潜伏感染,此时在基因结构上发生了下列哪些变化( )A.疱疹病毒基因缺失B.疱疹病毒基因变异C.疱疹病毒基因杂交D.疱疹病毒基因重组E.疱疹病毒基因整合于细胞基因组内8. 霍乱弧菌经人工培养传代后,显微镜下观察是( )A.杆状B.球形C.椭圆形D.弧形E.纤丝状9. 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出现卷发状菌的细菌是( )A.炭疽芽胞杆菌B.肉毒梭菌C.脆弱杆菌D.棒状杆菌E.蜡样芽胞杆菌10. 朊病毒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B.壳膜C.包膜D.RNAE.DNA11. 出血热病毒属于下列哪一种基因类型的病毒( )A.负链RNAB.正链RNAC.分节段D.不分节段E.双链RNA12. 痰标本的预处理一般采用下列何种物质( )A.10NNaOHB.20%HClC.14g/L柠檬酸钠D.0.9%NaClE.40g/L NaOH13. 真菌人工培养的条件,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必须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B.最适pH9.0C.大部分真菌最适温度为25~28℃D.需5%~10%CO2环境E.培养时间为24小时14. 类病毒只是单链共价闭合的.RNA分子,没有外壳蛋白,依据如下哪一个特性可以判断其没有脂外膜( )A.耐酸B.耐碱C.耐腐蚀D.对有机溶剂有抵抗力E.对有RNA酶有抵抗力15. 亚病毒指如下哪种病原体( )A.RNA病毒B.DNA病毒C.包膜病毒D.类病毒E.衣原体16. 真空冻干技术能够保存菌毒种,其主要原理是通过什么手段保持不损伤菌体( )A.缓慢冷冻缓慢干燥B.迅速冷冻后干燥C.缓慢冷冻迅速干燥D.只要冷冻后干燥即可E.不经冷冻而干燥17. 下列何种微生物培养时会产生α溶血环现象( )A.淋病奈瑟菌B.肺炎链球菌C.军团菌D.肺炎支原体E.肺炎衣原体18. 感染志贺菌后,导致早期出现水样腹泻的志贺毒素的活性是( )A.神经毒性B.细胞毒性C.肠毒性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19. 速冻能保持微生物活力的原因( )A.菌体蛋白改变其性状B.菌体内水分形成结晶C.菌体内水分不形成结晶只形成玻璃状D.细胞壁保护E.原生质胶体受到干扰20. 狂犬病毒街毒株经过系列传代适应特定宿主后可称之为( )A.固定株B.野毒株或街毒株C.病毒原型D.减毒株E.强毒株21. 结核分枝杆菌痰抗酸染色阳性的最低浓度为( )A.2条/mlB.5条/mlC.10条/mlD.15条/mlE.20条/ml22. 牛肉膏汤是常用的培养基,它的特点是( )A.可培养需求较高的细菌B.可作有糖基的培养基C.可作无糖基的培养基D.培养要求苛刻的细菌E.可培养难以生长的细菌23.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DHF/DSS的诊断限定了严格的标准,有4种主要的临床表现:高热、出血、肝肿大和循环衰竭。

医学微生物实验

医学微生物实验

样品采集和接种
2
器具。
采集样本,进行预处理,并将其接种到
合适的培养基上。
3
培养和观察
将接种过的培养基放入培养器中,培养
数据记录和分析
4
并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记录微生物生长的时间、形态和数量, 并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所需材料
培养基
如营养琼脂、大肠杆菌产生的发酵产物等。
培养器具
如培养皿、试管、培养瓶等。
3 在实验中如何保证个人安全?
佩戴实验室服装、防护手套和眼镜,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3 安全处理
对产生的生物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处置,避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污染。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微生物的特性和功能,并掌握了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巧和实验操作。
问题解答
1 什么是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是指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实验,以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2 为什么要进行微生物培养?
微生物培养能够帮助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病原机制和应用价值。
医学微生物实验
本实验旨在研究微生物的特性和功能。
实验目的
1 了解微生物
研究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特性和功能。
2 探索微生物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了解微生物对生物制药、防治传染病和环境修复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实验经验
学习合理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掌握无菌操验仪器和试剂
检查并准备所需的培养基、试剂和培养
试剂
如酶溶液、抗生素等。
实验仪器
如显微镜、培养箱等。
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通过培养和观察获得的微生物生长情况,研究微生物种类、数量和形态, 进一步探究其生物学特性。
实验注意事项
1 无菌操作
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时,保持实验环境和仪器的无菌。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细菌的分布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细菌的分布

一、实验题目:细菌的分布
二、实验目的:
1.熟悉细菌分布的常用检查方法。

2.了解细菌分布的广泛性,树立“有菌”观念,认识“无菌操作”对于微生物学及医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3.了解常规消毒方法
三、实验原理
通过不同途径,采集各种状态下的细菌标本,经过培养观察,证明细菌的分布状态。

四、实验材料
1.自来水、土壤悬液、碘液
2.无菌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血平板、酒精灯、接种环、恒温培养箱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1.空气中细菌的分布:采用暴皿沉降法,取5个无菌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分别置于实验室、办公室、无菌室、卫生间、走廊,在空气中暴露30min后盖上盖子,37℃恒温培养48h。

2.水中细菌的分布:采用划线法。

①取1个无菌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在培养皿底部用记号笔划线将培养皿平均分成两部分。

②用酒精灯外焰灼烧接种环杀菌,用接种环接取中段自来水,在培养基一侧表面划线。

③再次灼烧接种环,用接种环取土壤悬液,在培养基另一侧表面划线,再次灼烧接种环。

④盖上盖子,37℃恒温培养48h。

3.手上细菌的分布:采用涂抹法。

取1个无菌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在皿底将其平均分为3个部分。

①用手指在第一个区域内轻轻压涂两下;②用自来水简单冲洗手,在第二个区域内轻轻压涂两下;③用碘液将手指消毒,风干后在第三个区域内轻轻压涂两下。

④盖上盖子,37℃恒温培养48h。

4.咽喉部细菌的分布:取1个血平板,近皿咳嗽4-6次,确保有飞沫进入培养皿。

盖上盖子,37℃恒温培养48h。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革兰染色的原理目前存在三种假说:
1.通透性学说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含量少,乙醇不易透入;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疏松,肽聚糖层薄,含大量脂质,乙醇易渗入。
2.等电点学说革兰阳性菌等电点(pI 2 ~3)比革兰阴性菌(pI 4 ~5)低,在相同pH条件下,革兰阳性菌所带负电荷比革兰阴性菌多,故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牢固,不易脱色。
2.革兰染色:
⑴初染:将已固定的涂片标本,加结晶紫染液于涂面上染色1 min,然后水洗。
⑵媒染:加革兰氏碘液媒染1 min,水洗。
⑶脱色:滴加95%酒精,频频摇动载玻片,斜持载玻片,使脱下的染液流下,再次滴加酒精脱色,直至流下酒精无色或稍呈淡紫色为止,水洗。
⑷复染:用稀释复红或沙黄染液复染30 s至1 min,水洗,自然干燥或吸水纸印干。
3.观察结果:
用油镜观察染好后的标本片,记录所见结果,染成紫兰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染成红色者为革兰氏阴性菌。
注意事项
1.玻片一定要清洁无油。
2.加生理盐水切莫贪多以免难于干燥,涂片要均匀且薄。
3.固定标本时切勿过热,以免菌体变形。
4.要掌握好染色时间,尤其是酒精脱色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以脱色至涂片为灰色为宜。
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材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
三峡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
二00五年六月
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材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
实验指导
主编韩莉
副主编张昌菊宋利琼
编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磊朱平刘嘉刘英
宋利琼吴红艳杨建林周永芹
张颖张昌菊韩莉
三峡大学医学院生物病原部
2005年6月29日
前言
本教材由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免疫学两部分组成,通过实习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的基本实验技能操作和基本研究方法,同时也能获取相应的感性知识。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在进行设计性实验课教学时,学生也能利用本实习指导作为工具,顺利地进行实验操作,以节省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为此目的,对每项实验的目的及实际意义都有所交代,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也予以必要的辅导。限于教学时数和条件,有些内容将以示教、电视或电影教学方式教学,这部分尤其需要加强复习,以弥补未能亲自操作之不足。有关实验课的改革设想,仍须不断地接受实践考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以不断地充实和提高。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2)伤寒杆菌



生物学特性: G镜下为杆状,有菌毛,除个 别外都有周鞭毛,一般无荚 膜,均无芽孢。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不发酵乳糖或者蔗糖,对葡 萄糖,麦芽糖,甘露糖发酵, 产酸不产气,其他沙门菌产 酸产气,可在普通琼脂培养 基上生长 最适宜温度为37度,最适宜 pH为7.4
菌落特点: 圆形,凸起,无色,细小,半透明,表面光滑, 湿润,直径2-3mm.



紫外线对细菌的影响 取一个平皿,用密涂法将细菌涂布于培养 皿中,然后按图所示揭开平皿盖,臵于紫外线 下照射30分钟,然后盖好盖子,臵37℃培养 24h后取出观察结果。
1.2.2化学消毒剂对细菌的影响
1 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2 干扰细菌酶系统和代谢。 3 损伤细菌的细胞膜,影响细菌的化学组成,物理 结构和生理活动,从而发挥防腐、消毒至灭菌作用。



方法: (每4个人一组,两支鲎试剂,一支实验一支对照) 1.取两支鲎试剂打开,分别加入0.1ml 鲎试剂 溶解水,使之溶解 2.其中一支加入0.1ml内毒素,标记上实验组, 另一支加入0.1ml溶解水,作为对照 3.垂直放入37℃温箱,20--30分钟观察结果 结果: 实验组出现凝固,对照组不出现凝固

-
痢疾杆菌
伤寒杆菌
-/+
分离培养方法
将粪便标本以分区划线法接种到SS培养基。 (每个实验室8个平板) (接种好后,做好标记,用胶布按班绑好) 放入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取出放4℃冰 箱中保存备用。

三、消毒灭菌(2学时)
1. 细菌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然界的分布及理化因素 对细菌的影响
2. 高压蒸汽灭菌法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分布与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实验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分布与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实验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分布与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实验[目的]1.掌握皮肤消毒方法。

2.掌握标准纸片扩散法(K-B法)的原理、操作方法、结果的判读与解释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纸片扩散法的质量控制方法。

了解空气、水中细菌的检查方法。

4.熟悉人体皮肤、咽喉部细菌检查方法。

5.熟悉紫外线灭菌方法。

6.了解高压蒸汽灭菌方法一、细菌的分布检查[材料]普通琼脂平板,1%高层琼脂,无菌试管,1毫升无菌吸管,无菌平皿。

[方法]1.空气中的细菌检查取琼脂平板一个,打开皿盖,暴露于空气中10分钟,然后盖好,在平皿底面注明地点、班组,放入37℃温箱内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计算菌落数,并观察不同的菌落形态。

2.污水和净水中细菌数的检查(1)用无菌试管分别采取自来水和未经净化消毒处理的污水各一管。

取自来水样时,须先将水龙头用酒精灯烧灼灭菌,再将龙头完全开放,放水5分钟,然后用无菌试管以无菌操作采集水样。

(2)用无菌吸管吸取自来水及经适当稀释的污水各1毫升,分别放入两个无菌平皿内。

(3)将已溶化并冷至约45℃(手握琼脂管感觉热而不烫手)的高层琼脂1支,倾注入平皿内,盖好平皿,立即将皿底贴桌面轻轻摇动,使琼脂与水样均匀混合后(但勿溢出于皿外),静置桌面,待琼脂凝固。

(4)标记,皿底向上置于37℃培养24小时,取出观察结果。

比较自来水及污水内生长的菌落数。

3.皮肤及飞沫中的细菌检查材料:普通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

方法:(1)皮肤细菌检查取普通琼脂平板一块,用手指轻轻涂抹培养基表面,置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

(2)飞沫中的细菌检查取血琼脂平板一个,打开皿盖,将培养基面置于口腔前约10厘米处,用力咳嗽数次,约30秒钟,然后盖上皿盖,置37℃温箱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

二、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一)高压蒸汽灭菌法(示教)[材料] 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电炉等构造: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是一双层金属圆桶,外层坚厚,顶端有厚盖,盖边有翅状螺旋,借此紧闭此盖,防止蒸汽外溢。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微生物学检验(五)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微生物学检验(五)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微生物学检验(五)(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一(总题数:61,分数:61.00)1.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生长时,可看到细菌只沿穿刺线生长,请问此细菌可能是( )∙A.单毛菌∙B.双毛菌∙C.丛毛菌∙D.周毛菌∙E.无鞭毛的细菌(分数:1.00)A.B.C.D.E. √解析:2.沙眼衣原体直接涂片碘液染色,镜检可看到上皮细胞内包涵体的颜色为( )∙A.棕色∙B.银灰色∙C.深褐色∙D.黄色∙E.蓝色(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沙眼衣原体直接涂片碘液染色,因包涵体内的基质含有丰富的糖原,被碘染成褐色,而细胞的其他部分呈黄色。

3.钩端螺旋体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呼吸道吸入∙B.粪-口途径∙C.破损的皮肤入侵∙D.昆虫媒介叮咬∙E.母婴垂直传播(分数:1.00)A.B.C. √D.E.解析:4.下列说法何者正确( )∙A.肺炎支原体可在无细胞的培养基中生长∙B.肺炎支原体亦称为“典型性肺炎”∙C.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引起鹦鹉疾病∙D.肺炎衣原体可在无细胞的培养基中生长肺炎衣原体主要引起沙眼∙E.肺炎衣原体主要引起沙眼(分数:1.00)A. √B.C.D.E.解析:5.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性的不同,流感病毒又可分为几型( )∙A.1型∙B.2型∙C.3型∙D.4型∙E.5型(分数:1.00)A.B.C. √D.E.解析:6.242关于螺旋体,下列何种叙述不正确( )∙A.行二分裂繁殖∙B.具有鞭毛∙C.具有脂多糖结构∙D.运动活跃∙E.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基本结构与细菌类似,有细胞壁、原始核,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7.支原体不具有以下何种特征( )∙A.具有细胞壁∙B.高度多态性∙C.可通过滤器∙D.原核细胞型微生物∙E.能营独立生活(分数:1.00)A. √B.C.D.E.解析:8.钩端螺旋体感染可发生黄疽现象,其原因是由于( )∙A.细胞毒因子作用∙B.溶血素作用∙C.脂多糖∙D.外膜蛋白∙E.鞭毛(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钩体的致病作用由大量繁殖的病原菌及其死亡后的毒素、酶或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其中溶血素是一种毒素,其作用类似磷脂酶,能使红细胞发生溶解,产生黄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第5次 肠道杆菌(1)、棒状杆菌、分枝杆菌
1. 肠道杆菌生化反应(糖发酵、吲哚、H2S试 验)与培养特点(SS培养基上菌落)(结果 示教)
2. 粪便标本中肠道致病菌的分离鉴定(接种双 糖铁培养基)
3. 观察白喉棒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染 色特点(示教)和结核杆菌的培养特性(示 教,菌落特点),介绍抗酸染色法

常绷安全之弦,让生命乐章奏得更响 亮。21. 1.3021 .1.30S aturd ay, January 30, 2021

安全伴着幸福,安全创造财富。12:3 4:2312:34:23 12:341 /30/2 021 12:34:23 PM

多点沟通,少点抱怨。多点理解,少 点争执 。21.1. 3012:3 4:231 2:34Ja n-2130-Jan-21
1 肠道杆菌的生化反应 (仔细观察示教,填写下表)
乳糖
葡萄糖
动力
H2S
尿素
吲哚
大肠杆菌
伤寒杆菌
甲型副伤 寒杆菌 乙型副伤 寒杆菌
痢疾杆菌
变形杆菌
IMViC 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
棒状杆菌属 Corynebacterium
白喉棒状杆菌 C. diphtheriae
– 形态染色特点
形态染 色
生物学性状

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 施。21. 1.302 021年1 月30日 星期六 12时3 4分23 秒21.1. 30
谢谢大家!
• O抗原、H抗原、表面(K、Vi)抗原
– 生化反应活泼(糖发酵)
• 葡萄糖: +、 + 、• 乳糖: +非致病性,- 致病性
– 易产生耐药性
• 为什么?
• SS平板
– 基础培养基+乳糖+抑制大肠杆菌生长成分+指示剂
• 双糖铁培养基
– 上层:固体培养基+乳糖+硫酸亚铁+酚红指示剂 – 下层:半固体培养基+葡萄糖+酚红指示剂
抵抗力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免疫性
微生物 学检查
防治
染色
培养基 三大特点
三怕 三抗
脂类
结核
感染免疫 OT试验 PPD试验
集菌? 培养?
疫苗
• 抗酸染色
1. 痰液自然干燥,火焰固定,蜡笔划界限
2. 石炭酸复红染液覆盖标本,在火焰高处加 温至冒蒸汽,维持5分钟后,待凉,水洗
3. 3%盐酸酒精脱色,水洗
4. 美蓝复染1分钟,水洗,镜检
培养
生化 反应
抗原结 构
抵抗力
染色 三不一
致病性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免疫 性
微生物 学检查
防治
棒状杆菌属 Corynebacterium
白喉棒状杆菌 C. diphtheriae
– 形态染色特点
生物学性状
形态 染色
培养
生化 抗原结 反应 构
抵抗力
G+
异染 颗粒
吕氏培 养基
亚碲酸 钾血平

<变异>
湿热敏感
抗干燥、 日光强
致病性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免疫 性
微生物 学检查
防治
白喉毒素 索状因子
K抗原
白喉
Schick test
直接镜检 分离培养
白喉类 毒素
白喉抗 毒素
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
• 结核分枝杆菌 M. tuberculosis
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
形态 染色
培养
生化 抗原 反应 结构

遵章守法,关爱生命。下午12时34分 23秒 下午12 时34分1 2:34:2 321.1. 30

改善品质要规划,主力推动标准化。 21.1.30 21.1.3 012:34 12:34:2312:3 4:23Jan-21

客户标准至上,力争完美无缺。2021 年1月3 0日星 期六12 时34分 23秒S aturd ay, January 30, 2021

肠道杆菌
• 埃希菌属 Escherichia
– 大肠埃希菌 E. coli
• 志贺菌属 Shigella
– 痢疾志贺菌 S. dysenteriae
• 沙门菌属 Salmonella
– 伤寒沙门菌 S. typhi –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S. paratyphi A
肠道杆菌
• 共同特点
– G-杆菌,鞭毛+(除痢疾杆菌) – 抗原结构复杂

累积点滴改进,迈向完善品质。2021 年1月3 0日星 期六下 午12时 34分2 3秒12:34:232 1.1.30

市场是海,质量是船,品牌是帆。20 21年1 月下午1 2时34 分21.1. 3012:34Janu ary 30, 2021

杜绝违章指挥,杜绝违章作业。2021 年1月3 0日星 期六12 时34分 23秒1 2:34:2 330 January 2021

工作为了生活好,安全为了活到老。1 2:34:2 312:3 4:2312 :34Sa turday, January 30, 2021

产品质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 。21.1. 3021.1. 3012:34:231 2:34:2 3Janu ary 30, 2021

安全像钟表,天天紧发条。2021年1 月30日 下午12 时34分 21.1.3 021.1. 30
– 结果:抗酸杆菌呈红色,背景及其他细菌 呈蓝色。
第5次 肠道杆菌(1)、棒状杆菌、分枝杆菌
1. 肠道杆菌生化反应(糖发酵、吲哚、H2S试 验)与培养特点(SS培养基上菌落)(结果 示教)
2. 粪便标本中肠道致病菌的分离鉴定(接种双 糖铁培养基)
3. 观察白喉棒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染 色特点(示教)和结核杆菌的培养特性(示 教,菌落特点),介绍抗酸染色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