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润滑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设备管理考核细则

设备管理考核细则

设备管理考核细则一、考核目的二、考核对象三、考核内容四、考核标准五、考核方式六、考核周期七、考核结果处理一、考核目的设备管理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评估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设备利用率和降低维修成本。

二、考核对象设备管理考核对象包括设备管理员、设备保养员、设备维修人员等。

三、考核内容设备管理考核内容包括设备日常保养、设备维修、设备更新、设备存储等方面。

四、考核标准设备管理考核标准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包括设备保养频率、设备故障率、设备更新率等指标。

五、考核方式设备管理考核方式可采用定期检查、抽查等方式进行,同时也可以结合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六、考核周期设备管理考核周期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一般为半年或一年一次。

七、考核结果处理设备管理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整改,同时对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设备管理考核细则一、考核目的设备管理考核的目的在于评估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设备利用率和降低维修成本。

二、考核对象设备管理考核对象包括设备管理员、设备保养员、设备维修人员等。

三、考核内容设备管理考核内容包括设备日常保养、设备维修、设备更新、设备存储等方面。

四、考核标准设备管理考核标准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包括设备保养频率、设备故障率、设备更新率等指标。

五、考核方式设备管理考核方式可采用定期检查、抽查等方式进行,同时也可以结合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六、考核周期设备管理考核周期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一般为半年或一年一次。

七、考核结果处理设备管理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整改,同时对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前言本文旨在介绍设备管理的考核标准,包括设备技术基础管理、设备完好管理、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设备润滑管理、设备巡检/包机管理、备机管理、特种设备管理、设备检修管理、供用电管理、仪表管理、设备防腐蚀管理、天车管理、卷扬机管理、电极壳管理、电石炉电石锅管理和硅锰炉铁水锅管理等方面。

机械设备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实用技术要求大全

机械设备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实用技术要求大全

机械设备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实用技术要求大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主编部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8年12月1日关于发布《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等十项国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8]9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和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由原机械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等十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下列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及《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66/84同时废止。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98《金属切削机床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1/98《锻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2/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98《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破碎、粉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6/98《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7/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上述规范由国家机械工业局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七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的要求,由原机械工业部负责主编。

具体由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组织,会同冶金部第一冶金建设总公司、化工部施工技术研究所、全国安装协会技术标准中心和重庆建筑大学等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设备点检管理四大标准

设备点检管理四大标准
4
一、维修技术标准
维修四大标准(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维修作业标准、维修 技术标准)中维修技术标准是基础,是编写另外三种标准的重 要依据,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主要设备装置及零部件的性能、构造(简明示意图)、材料等 。 主要设备装置及零部件的维修特性(劣化倾向、特异现象发生 状态)。
主要设备装置及零部件的维修技术管理值。如图面尺寸、安 装间隙。容许值、点检方法及周期等。其中容许值不仅包括磨 损量,还有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电压和振动等。
5
一、维修技术标准
1、编制依据
设计者
(1)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它体现了设计者 的设计思想。
(2)参考国内外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相类似设备的维修技 术管理值,它体现了设备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水平。
别人的
6
一、维修技术标准
1、编制依据
(3)维修技术标准通常是由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或点检 员起草编制。经过一段时间(通常是3-5 年)的生产实践 ,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根据设备运行工况及检修状况、备 品备件质量与使用的实际情况,对维修技术管理值进行相 应的修订,在实践中通过PDCA 循环不断修正和完善。
电气设备的点检十大要素: 温度、湿度、灰尘、绝缘、异音、异味、氧化、 连接松动、电流、电压。
13
⑶点检方法 ①用视、听、触、味、嗅觉为基本方法的“五感点检法”; ②借助于简单仪器,工具进行测量; ③用专用仪器进行精密点检测量。
⑷点检状态 ①静态点检(设备停止时) ②动态点检(设备运转时)
14
⑸点检判定基准 ① 定性基准 ② 定量基准
15
⑹ 点检周期 依据设备作业率、使用条件、工作环境、润滑状况、对 生产影响的程度、其他同类厂的使用实际和设备制造厂 家的推荐值 等先初设一个点检周定期造厂家的推荐值 等 先初设一个点检周期值,以后随着生产情况的改变和实 际经验的积累逐步进行修正,以使其逐渐趋向合理。

设备润滑技术标准

设备润滑技术标准

1.设备润滑技术标准
为严格履行润滑治理轨制,加强设备润滑治理工作,使港务公司设备润滑工作规范化、轨制化、标准化,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特制订本标准。

2.有用范畴
本技巧标准有用于公司所属装卸设备及其关心设备的润滑技巧工作。

3.技巧标准内容(转下页)
CD1、CD2、CD3翻车机润滑技巧标准
1号、2号、3号定位车润滑技巧标准
1号、2号、3号推车机润滑技巧标准
S1、S2、S3堆料机润滑技巧标准
S1、S2、S3堆料机润滑技巧标准
R0取料机润滑技巧标准
R0取料机润滑技巧标准
R1、R3取料机润滑技巧标准
R1、R3取料机润滑技巧标准
R2、R4取料机润滑技巧标准
R2、R4取料机润滑技巧标准
S/R堆取料机润滑技巧标准
S/R堆取料机润滑技巧标准
SL1、SL2、SL3装船机润滑技巧标准
SL1、SL2、SL3装船机润滑技巧标准
SLK装船机润滑技巧标准
SLK装船机润滑技巧标准
BF1、BF2、BF3皮带机润滑技巧标准
BH1皮带机润滑技巧标准
BH2皮带机润滑技巧标准
BH3皮带机润滑技巧标准
BQ0皮带机润滑技巧标准
BQ1、BQ2、BDQ皮带机润滑技巧标准
BQ1、BQ2、BDQ皮带机润滑技巧标准
BQ1-1皮带机润滑技巧标准
BK1皮带机润滑技巧标准
BK2皮带机润滑技巧标准
BD1、BD2、BD3皮带机润滑技巧标准
BC1、BC2皮带机润滑技巧标准
BM1、BM2、BM3皮带机润滑技巧标准
润滑油报废技巧标准。

自动化设备机械技术标准

自动化设备机械技术标准

自动化设备机械技术标准(试行)为了在尔后设备前期治理进程中,增强非标设备的质量操纵工作,改善设备初期状态,确保设备在生产服役进程中有良好的开动率,特制定本标准。

希望参与前期治理的技术人员参照执行,使技术要求更全面、准确、周密。

一、技术要求(一)、结构要求1.机械机构设计需符合人机工程学,方便人员操作与维修;2.机械结构设计需通过计算,达到正常利用的强度要求,并在平安余量之内;3.机械结构设计需依照我方具体要求,对关键点进行FEMA分析和验证;4.机械结构整体设计需考虑经济、环保、平安的原那么。

(二)、材料要求1.结构件、面板类钢材要求Q235,传动件、一样零部件材料要求45#、需热处置部件材料要求20-40Cr或指定其他材料,各类型材必需是国标型材,特殊要求依照设备设计需求具体提出来;2.所有材料必需有相应的合格证或符合质量要求的查验证书;3.关于特殊部件的材料,需同时提供检测报告,报告内容要紧涉及:成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

(三)、钢构表面要求1.钢结构件表面需经喷砂处置,除锈品级;假设手工进行表面处置,需介于St2与St3之间。

2.喷砂后需喷涂底漆为红丹防锈漆一遍,面漆为醇酸调和漆两遍,总干膜厚度为125μm;附着力达到ISO品级1级或ASTM品级4B级;3.结构件表面不能有明显的变形、划伤、撞伤、凹槽、凸现、缺失、分层等缺点。

(四)、焊接要求1.所有焊接都需有相应的焊接标准和标准,并进行焊接工艺验证;2.现场焊接时,需知足焊接标准的要求;3.焊缝表面不能有裂纹、气孔、夹渣、未熔合、未焊透、虚焊、形状缺点及上述之外的其他缺点;4.主梁受拉区的翼缘板、腹板的对接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超声波探伤不低于11345中的I级,并提供报告的复印件。

(五)、传动要求1.传动设计需考虑传动效率最优化;2.传动机构要求简单合理,以最少的环节实现功能;3.传动设计需考虑现场噪音操纵,尽一切可能降低噪音的产生;4.变速箱(SIEMENS或SEW)、电机(SIEMENS或SEW变频电机)、轴承(SKF或NSK)等部件要求指定厂家或品牌;5.变频电机采用的范围:风机、需调速的传动机构、需要和传动机构配合的传动系统。

合理润滑技术通则

合理润滑技术通则

合理润滑技术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合理润滑技术通则GB/T 13608-92本标准旨在对具有相对运动产生摩擦的组件及摩擦点的设备,推行润滑技术合理化,使设备在设计、制造和使用中能实现安全运行、保障性能,减少磨损、降低能耗、延长维修周期和使用寿命,达到节能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各行业可根据本标准制订本行业的合理润滑技术细则。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润滑技术合理化的技术要求和润滑技术采取合理化措施后的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需要给予油脂润滑的设备和仪器仪表的设计与制造,也适用于设备和仪器仪表的使用及润滑剂的生产与贮运。

2.引用标准GB 7607 汽车柴油机润滑油换油指标GB 7608 拖拉机柴油机润滑油换油指标GB 8028 车用汽油机油换油指标ZB EOI 002 L-HL液压油换油指标3.术语3.1合理润滑技术在技术、经济允许条件下,为实现设备的可靠运行、性能改善、降低摩擦功耗、减少温升和磨损及润滑剂消耗量,对设备的润滑设计、润滑系统的运行操作和使用润滑剂的品种,性能等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

3.2润滑技术合理化在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维修、改造和润滑剂的生产、销售过程中,推行各项合理润滑技术以逐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工作。

3.3合理润滑设计符合合理润滑技术要求的设备润滑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合理润滑技术相关的设计。

3.4润滑系统由摩擦副、润滑剂、润滑装置及密封装置等组合成实施润滑功能的系统。

4.润滑技术合理化的技术要求4.1合理润滑设计的技术要求4.1.1凡需要润滑的设备,设计时应满足设计各种工况的润滑要求,采用先进可靠的润滑系统及相关的零部件,编制设备润滑系统说明书和必要的润滑图表,并对润滑剂使用中的清洁度,理化性和使用性能指标的允许值提出技术要求。

设备出厂时应对润滑系统及其装置的设计参数、可靠性、润滑剂消耗定额进行检测标定。

并附润滑系统说明书。

4.1.2新产品的润滑设计必须制定先进的节能指标。

设备完好标准

设备完好标准

设备完好标准1、运转正常,效能良好:a、压力、流量平稳,出力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或达到铭牌能力的90%以上;b、润滑、冷却系统畅通,油怀、轴承箱、液面管等齐全好用;润滑油(脂)选用符合规定;轴承温度符合设计要求;c、运转平稳无杂音,振动符合相应标准规定;d、轴封无明显泄漏;e、机械密封泄漏:液体泄漏不超过10滴/min。

2、内部机件无损,质量符合要求:主要机件材质的选用,转子径向、轴向跳动量和各部安装配合,磨损极限,均应符合相应规程规定。

3、主体整洁,零附件齐全好用:a、压力表应定期校验,齐全准确;控制及自起动联锁系统灵敏可靠;安全护罩、对轮螺丝、锁片等齐全好用;b、主体完整,稳钉等齐全好用;c、基础、泵座坚固完整,地脚螺栓及各部连接螺栓应满扣、齐整、紧固;d、进出口阀及润滑、冷却管线安装合理,横平竖直,不堵不漏;逆止阀灵活好用;e、泵体整洁,保温、油漆完整美观;f、附机达到完好。

4、技术资料齐全准确,应具有:a、设备档案,并符合石化企业设备管理制度要求;b、定期状态监测记录(主要设备);c、设备结构图及易损配件。

往复式压缩机完好标准:1、运转正常,效能良好:a、设备出力能够满足正常生产需要或达到铭牌能力的90%以上;b、润滑系统、封油系统、冷却系统、气体密封、平衡管等畅通好用,润滑油、封油选用符合规定,滑动或滚动轴承温度符合设计要求;c、润滑油及封油的高位油箱、轴向位移控制系统、防喘振措施及压力、流量控制、油、气差压控制齐全用;报警及停机控制应灵敏准确;d、运转平稳无杂音,轴位移符合规定,振动符合标准要求。

2、内部机件无损,质量符合要求:a、机件材质选用符合设计要求;b、转子径向、轴向跳动量,各部安装配合,磨损极限,匀应符合规程规定。

3、主体整洁,零附件齐全好用:a、压力表、真空、转速表、温度计、传感器、测振探头、安全阀应定期校验,灵敏准确;安全护罩、联轴器零部件及盘车机构齐全好用;b、主体完整,稳钉、机体排污、放水阀门齐全好用;c、基础、机座坚固完整,地脚螺栓及各部连接螺栓应满扣、齐整、坚、紧固;d、进出口管线、阀门及附属管线安装合理,不堵不漏;e、机体整洁,内外表面无敲、打、铲、咬的痕迹,保温、油漆完整美观。

通用技术标准

通用技术标准

设备验收通用技术标准1.机械部分1.1设备验收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1.1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管路等均应全部施工完毕,施工记录及资料应齐全。

其中,设备的精度经检验合格;润滑、液压、冷却、水、气(汽)、电气(仪器)控制等附属装置均应按系统检验完毕,并应符合验收的要求;1.1.2需要的能源、介质、材料、工机具、检测仪器、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具等,均应符合验收的要求;1.1.3对大型、复杂和精密设备,应编制验收方案或验收操作规程;1.1.4参加验收的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构造、性能、设备技术文件,并应掌握操作规程及操作;1.1.5设备及周围环境应清扫干净,设备附近不得进行有粉尘的或噪音较大的作业。

1.2设备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和步骤:1.2.1电气(仪器)操纵控制系统及仪表的检查验收;1.2.2润滑、液压、气(汽)动、冷却和加热系统的检查和验收;1.2.3机械和各系统联合检查验收;1.2.4验收,应在上述1~3项调整验收合格后进行。

1.3电气及其操作控制系统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1.3.1按电气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进行,设备内部接线和外部接线应正确无误;1.3.2按电源的类型、等级和容量,检查或调试其断流容量、熔断器容量、过压、欠压、过流保护等,检查或验收内容均应符合其规定值;1.3.3按设备使用说明书有关电气系统调整方法和验收要求,用模拟操作检查其工艺动作、指示、讯号和联锁装置应正确、灵敏和可靠;1.3.4经上述1~3项检查或验收后,方可进行电气及其操作控制系统与各系统的联合验收。

1.4润滑系统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1.4.1系统清洗后,其清洁度经检查应符合规定;1.4.2按润滑油(剂)性质及供给方式,对需要润滑的部位加注润滑剂;油(剂)性能、规格和数量均应符合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1.4.3干油集中润滑装置各部位的运动应均匀、平稳、无卡滞和不正常声响;给油量在5个工作循环中,每个给油孔、每次最大给油量的平均值,不得低于说明书规定的调定值;1.4.4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应按说明书检查和验收下列各项目:1.4.4.1油压与主机启动和停机的联锁;1.4.4.2油压低压报警停机讯号;1.4.4.3油过滤器的差压讯号;1.4.4.4油冷却器工作和停止的油温整定值的调整;1.4.4.5油温过高报警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严格执行润滑管理制度,加强设备润滑管理工作,使港务公司设备润滑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
本技术标准适用于公司所属装卸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润滑技术工作。

3.技术标准内容(转下页)
CD1、CD2、CD3翻车机润滑技术标准
1号、2号、3号定位车润滑技术标准
1号、2号、3号推车机润滑技术标准
S1、S2、S3堆料机润滑技术标准
S1、S2、S3堆料机润滑技术标准
R0取料机润滑技术标准
R0取料机润滑技术标准
R1、R3取料机润滑技术标准
R1、R3取料机润滑技术标准
R2、R4取料机润滑技术标准
R2、R4取料机润滑技术标准
S/R堆取料机润滑技术标准
S/R堆取料机润滑技术标准
SL1、SL2、SL3装船机润滑技术标准
SL1、SL2、SL3装船机润滑技术标准
SLK装船机润滑技术标准
SLK装船机润滑技术标准
BF1、BF2、BF3皮带机润滑技术标准
BH1皮带机润滑技术标准
BH2皮带机润滑技术标准
BH3皮带机润滑技术标准
BQ0皮带机润滑技术标准
BQ1、BQ2、BDQ皮带机润滑技术标准
BQ1、BQ2、BDQ皮带机润滑技术标准
BQ1-1皮带机润滑技术标准
BK1皮带机润滑技术标准
BK2皮带机润滑技术标准
BD1、BD2、BD3皮带机润滑技术标准
BC1、BC2皮带机润滑技术标准
BM1、BM2、BM3皮带机润滑技术标准
润滑油报废技术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