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 引种

合集下载

第7章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

第7章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

(二)引种的程序 1. 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 2. 选择引入材料 3. 引种材料的收集和编号登记 4. 引种材料的检疫 5. 引种试验 6. 栽培性试验和推广
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 植物的生活型; 植物的分布区; 气候相似性; 主导生态因子; 引种地栽培技术条件。
选择引入材料
二、引种驯化的原理
(一)引种的遗传学基础 1.反应规范 生物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 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 型适应范围内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 因型的严格制约。所谓品种的适应范围, 就是这个品种基因型在地区适应性反应的 反应规范。
潜在基因 生物体的基因只有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 能得以表达。植物的易 地栽培是在植物具有潜 在的适应基因的条件下 获得成功的。
四、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
1.
2. 3.
在与原产地时比较,不需要特殊的保护 能够露地越冬或越夏而生长良好; 没有降低原来的经济或观赏品质;
能够用原来的繁殖方式(有性或营养) 进行正常的繁殖。
五、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
1. 2. 3. 4.
植物材料的适应性; 实际栽培季节的气候相似; 植物材料的利用目的; 引种结合育种的工作程度。
2.
3. 植物的发育调控 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激活一 些基因表达,因此原产地没有表达 出来的性状有可能在异地条件下表 达出来。 关于遗传的可塑性,生理上的 可协调性和发育的阶段性.
(二)气候相似理论 植物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分析。 引种成效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 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客观规律。 德国慕尼黑大学林学家麦依尔 教授在《自然历史基础上的林木培育》 1909年论述道:木本植物引种成功的 最大可能性在于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 地有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方。

园艺通论试题及答案

园艺通论试题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园艺通论作业题(一)绪论和第一章园艺植物分类一、名词解释1. 园艺:2. 园艺学:3. 果树:4. 蔬菜:5. 观赏植物:6、落叶果树:7、常绿果树:8、生态学分类:二、填空题1、植物性食物包括( )、()、()等。

2、人类食物可分为()和()。

蔬菜和水果属于()。

3、植物学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4、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果树约()科,()种左右;蔬菜普遍栽培的有()科,860多种。

三、选择题1、下列园艺植物属于十字花科的是()A 草莓B 萝卜C 芹菜D 仙客来2、下列园艺植物属于蔷薇科的是()A 白菜B 番茄C 苹果D 丁香3、下列果树中属于仁果类果树的是()A 树莓B 椰子C 桃D 梨4、下列果树中属于常绿果树的是()A 苹果B 芒果C 板栗D 葡萄5、下列蔬菜中属于瓜类的是()A 西葫芦B 结球甘蓝C 大头菜D 番茄6、下列蔬菜中属于多年生蔬菜的是()A 石刁柏B 茭白C 芋D 笋瓜7、下列观赏植物中属于一年生花卉的是()A 菊花B 鸡冠花C 茉莉D 丁香8、下列观赏植物中属于球根花卉的是()9、下列果树中属于藤本类果树的是()A 石榴B 葡萄C 芒果D 荔枝10、下列蔬菜中属于绿叶蔬菜的是()A 茼蒿B 白菜C 大葱D 韭菜11、下列园艺植物属于豆科的是()A 马铃薯B 豇豆C 大丽花D 大蒜12、下列园艺植物属于芸香科的是()A 甜瓜B 茴香C 柑橘D 君子兰13、下列果树中属于核果类果树的是()A 樱桃B 杨桃C 山楂D 梨14、下列果树中属于草本类果树的是()A 香蕉B 荔枝C 醋栗D 枣15、下列果树中属于热带果树的是()A 醋栗B 槟榔C 核桃D 无花果16、下列蔬菜中属于豆类的是()A 豆薯B 黄瓜C 莴苣D 菜豆17、下列蔬菜中属于水生蔬菜的是()A 竹笋B 茭白C 蕨菜D 苋菜18、下列观赏植物中属于宿根花卉的是()A 瓜叶菊B 万年青C 牡丹D 令箭荷花19、下列观赏植物中属于蕨类植物的是()A 龙舌兰B 早熟禾C 结缕草D 卷柏20、下列果树中属于落叶果树的是()A 菠萝B 荔枝C 柑橘D 桃四、简答题1、蔬菜和水果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2、园艺生产的意义3、园艺植物分类的目的和意义4、观赏植物生态学分类主要包括哪几类?5、果树生态学分类主要包括哪几类?6、蔬菜按生态学分类是怎样分类的?五、论述题1、试述中国园艺发展简史及现状2、试述中国园艺的主要发展趋势第二章园艺植物生物学一、名词解释1、实生根系:2、不定根:3、气生根:4、芽的异质性:5、单轴分枝(总状分枝):6、叶面积指数:7、叶幕:8、花芽分化:9、自花授粉:10、常异花授粉:11、受精:13、休眠期:14、长日照植物:15、物候期:二、填空题1、叶是植物进行()和()的主要器官。

《植物引种与驯化》教法心得

《植物引种与驯化》教法心得

满足水稻生长固定的积温所需的 日数减少, 生育 期缩短 因此 , 引种工作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中,不 同纬度 问相互引种的规律是本节 高温的条件 ,
1 、明确几个慨念
1 1光 周期现象 植物对 日照长度发生反应 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 . 植 物在一年 内的特 定时期开花 ,很多植物在开花之前有一段 时期对 昼夜相对 长短 的要求很严格 。如果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 , 就不能 开花或开花延迟。
应相似 到足 以保证植物 品种相互 引用成功 的可能性。 例如: 国的棉花品种 美
甚至黄河流域种植 比较合适 , 引种容易成 1 3长 日照植物 是指在 日照长度长于一定 的l . 临界值时才能开花 的植 和意大利 的小麦品种在 长江流域、 物 。如果延长光照缩短黑暗可提早开花 ;而延长 黑暗则延迟开花或不 能开 功 。 花。 从植物全生育期所经历的 目长变化 来看, 日照植物的全生育期必须经 长
的温度条件下 , 北方的水稻 品种引入南方 后, 正好满足 了短 日植物喜好短 日 水稻北种南引, 宜引入北方的迟熟品种到南方种植方能成功。 又如, 甘薯属于短 日植物 , 在湖南不 能开花 , 能进行种子繁殖, 不 但将其 北种南引至广东种植, 生育期缩短, 能够 正常开花进行种子繁殖 。
种 生育期延长这一规律概括为五个字 : 低长高低长。 当植物的光周期属性或
引种方 向任一因素变化 时, 育期则 发生相应反向变化 。例如 : 目照植物 生 短
即: 生育期缩短 。这样就 可 以 用一句 口诀举一反三 , 1 南种北引: ) 南方的水稻品种, 长期生 长短 日高温条件下 , 引入 北方之 北种南引, 高短 高低短 , 后, 照延长, 日 温度 降低, 满足 水稻 生长固定的积 温所需的 日数增多, 导致生 使整个规律的识记问题简单化 。 育期延长 , 甚至不能开花。如引进 南方感光 性弱 的早熟品种到北方栽培, 引

中药资源学--第七章-中药资源保护、更新及可持续发展(一)

中药资源学--第七章-中药资源保护、更新及可持续发展(一)

第一节 中药资源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中药资源保护
是指保护药用动物、药用植物和药用矿物 及其密切相关性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以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药用动物的生 物多样性,挽救珍稀濒危的药用动植物物种。
第一节 中药资源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一、中药资源保护的意义
种类繁多,人均占有量少 需求量不断增加,资源贮量迅速减少 开发利用无序危及可持续发展 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节 中药资源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矿物类中药资源的保护
种 类:
至宋代末,本草文献收载矿物药达200种 现在全国使用的矿物药计80种
第一节 中药资源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保护注意事项
要有计划的开采 向发达国家学习 通过科学研究来筛选矿物药种类 要充分利用工业废料中的有用元素
第一节 中药资源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药资源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 (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共列物种388种,其 中濒危的121种,稀有的110种,渐危的157 种。
第一节 中药资源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2)我国珍稀濒危动物物种分类法: 1)濒危种:野生个体数量已降到灭绝的临界程度,但在可预见的不久
濒临绝灭状态的稀有珍贵野
1
生药材物种。
严禁采猎
2
分布区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 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
必须经县以上医药管理部门会同同级野生 动植物主管部门提出计划,报上一级医 药主管部门批准,并取得采药证和采伐
3
资源严重减少的主要常用药材 物种。
证后方可猎采。科研、教学、旅游等活 动未经保护区批准不得进入药用物种保 护区。
致危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00.07.08•【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施行日期】2000.12.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00年7月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二000年七月八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种质资源保护第三章品种选育与审定第四章种子生产第五章种子经营第六章种子使用第七章种子质量第八章种子进出口和对外合作第九章种子行政管理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第三条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农作物种子和林木种子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种子和林木种子工作。

第四条国家扶持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和选育、生产、更新、推广使用良种,鼓励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相结合,奖励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和良种选育、推广等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科教兴农方针和种植业、林业发展的需要制定种子发展规划,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财政、信贷和税收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规划的实施。

第六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良种选育和推广。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利用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指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农作物的栽培种、野生种和濒危稀有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材料,其形态包括果实、籽粒、苗、根、茎、叶、芽、花、组织、细胞和dna、dna片段及基因等有生命的物质材料。

第四条农业部设立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研究提出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协调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管理工作。

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确定相应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单位。

第五条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稳定和经费来源。

第六条国家对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引进、利用和管理过程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第七条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重点考察和收集工作。

因工程建设、环境变化等情况可能造成农作物种质资源灭绝的,应当及时组织抢救收集。

第八条禁止采集或采伐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种、野生近缘种、濒危稀有种和保护区、保护地、种质圃内的农作物种质资源。

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或采伐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种、野生近缘种、濒危稀有种种质资源的,应当按照国务院及农业部有关野生植物管理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需要采集或采伐保护区、保护地、种质圃内种质资源的,应当经建立该保护区、保护地、种质圃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九条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采集数量应当以不影响原始居群的遗传完整性及其正常生长为标准。

第七章杂交育种

第七章杂交育种
第七章
杂交育种
第七章杂交育种
第一节 杂交育种的概念、作用及理论基础
一、杂交育种的概念
杂交:不同基因型配子结合产生杂种的过程,谓之杂交。 杂交育种(sexual cross breeding):
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第七章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的分类 ①根据亲本亲缘关系不同,杂交育种可分为近缘杂交
杂交育种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育种方法。目前用于各 国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良种, 绝大多数都是用杂交育种 法育成的,在各种育种方法中成效最大。 从育成品种数 及品种在生产上推广的面积上看均占首要位置。
第七章杂交育种
三.常规杂交育种的重要性 1.是重要的育种手段之一 现代作物育种途径很多,包括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诱变 育种,倍性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其中,最有成效的育种途径是 杂交育种.由于杂交可以实现基因重组,能分离出更多的变异 类型,可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更多的机会,所以杂交育种被 广泛采用,通常叫做常规育种. 2.是与其它育种途径相配套的重要程序 采用理化因素诱变,染色体倍性操作,现代生物技术等手 段处理育种的原始材料,仅仅使原始材料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 异,其直接产品往往仍是育种的原始材料,需要通过常规育种 途径,尤其是通过杂交育种途径,进一步修饰改良或进一步杂 交重组,才能从中选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第七章杂交育种
2.基因互作产生新的性状主要通过非等位基因之
间的互补产生不同于双亲的新的优良性状。
感病品种 × 感病品种
RRss
rrSS
RrSs
R-S- RRss rrSS rrss 9抗 : 7感
第七章杂交育种
3.基因积累产生超亲性状通过基因效应的累加,从后代中选出

园林树木学课件——第七章3(豆科-椴树科)

园林树木学课件——第七章3(豆科-椴树科)
云实
(109)云实
学名:Caesalpinia decapetala (Roth)
Alston 英文名:Decapetalous Caesalpinia
科属:豆科 Leguminosae 苏木属
别名:倒钩刺、药王子
云实
形态特征:落叶攀援灌木,密生倒钩状刺。2 回羽状复叶,羽片3—10对,小叶12—24,长 椭圆形,顶端圆,微凹,基部圆形,微偏斜, 表面绿色,背面有白粉。总状花序顶生,花冠 不是蝶形,黄色,有光泽;雄蕊稍长于花冠, 花丝下半部密生绒毛。荚果长椭圆形,木质, 长6—12厘米,宽2.3—3厘米,顶端圆,有喙, 沿腹缝线有宽3—4毫米的狭翅;种子6—9颗。 花期5月,果期8—10月。
繁殖与栽培:播种、分株或扦插。
园林应用:荒山、坡地、盐碱地、沙荒 地及农田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
蜜源,枝皮为造纸原料,种子榨油,枝 条编筐,是良好的绿肥。
28.10紫藤属Wisteria Nutt
属特征:落叶藤本,靠茎缠绕攀缓,奇 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对生,有小托叶, 托叶早落,总状花序下垂,花冠蝶形, 旗瓣大而反卷,紫色或白色,荚果长条 形。
观赏树木 各论
— 第七章 阔叶观赏类(3)
28.豆科Leguminosae
科特征:乔木、灌木、藤本或草本,多为复叶, 互生,有托叶,花多两性,萼、瓣各5,多为 两侧对称的蝶形花或假蝶形花,少数为辐射对 称,雄蕊10,常呈2体,单心皮,子房上位, 花序总状,穗状或头状,荚果。根瘤。
本科可分为三个亚科,含羞草亚科、云实亚科、 蝶形花亚科。
属特征:落叶灌木,3小叶复叶,小叶有 芒尖,全缘,无小托叶,托叶钻形,总 状或头状花序,小花双生苞腋,花梗顶 端无关节,花两型,有花冠的结实或不 结实,无花冠的都结实,果扁平有网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
植物的引种驯化
中国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
自然条件概况
z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土壤类型、植被类型
z根据<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87)统计:中国的高等植物中,苔藓植物约2200种(世界约23000种),蕨类植物2600种(共约12000种),裸子植物200种(世界约750种),被子植物25000种(共约250000种),其中乔木树种2000多种,药用植物6000多种,食用植物500多种,香料植物350多种,油脂植物800多种,另外还有大量
的观赏植物,工业用植物和其他用途植物.
z将我国植物资源进行综合划分,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区,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区,华中区,云贵高原区和华南区等8个区域.
东北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z材用植物:是我国最大的材用植物基地.林地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0%,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3.7%,年生长量占全国总量的52%.主要为寒温带针叶林,植物种类较简单,维管植物仅800多种.
z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约600多种.如人参,升麻等.
z农作物: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有大豆,水稻,小麦,玉米,甜菜,马铃薯,高粱.
z牧草资源:松辽平原,古代是丰茂的牧场,主要是羊草,乌拉草(东北三宝之一).
华北区
z包括河北大部,河南北部,山东,安徽和江苏北部以及燕山,太行山,伏牛山区.为中国第一大平原
z材用植物:落叶阔叶林,主要是栎林.
z药用植物:为地道药材“北约”的产区,河北安国有药都之称.
z果树资源:栽培和野生果树100多种.
z农作物: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仓之一.油料作物:落花生、芝麻;纤维作物:棉花、麻类
黄土高原区
z包括黄河中游地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北界长城,南达秦岭,地跨青,甘,宁,内蒙,陕,晋,豫.2000年前,水草丰茂,明清后开垦加剧,目前植物种类较为贫乏.
z材用植物:较少
z药用植物:种类少,但分布广,产量大,
z果树资源
z农作物
西北区
z包括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和昆仑山以北的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包括宁夏,新疆,河北,山西,陕西的一部分,内蒙,甘肃的大部和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地域辽阔,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整体上植物资源贫乏,但是牧草和药用植物资源丰富.
z材用植物:山地针叶林带,树种较少.
z药用植物:甘草,麻黄资源丰富,虫草,雪莲,贝母,枸杞等.
z果树资源:
z牧草资源:
z农作物:
青藏高原区
z西藏,四川的甘孜和阿坝两州,青海南部.号称世界屋脊. z材用植物:
z药用植物:
z牧草资源:
z果树资源:
z农作物
华中区
z秦岭-淮河以南,北回归线以北,云贵高原以东的中国广大亚热带地区.包括陕西南部的汉中盆地,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东和广西北部,台湾北部和福建的北部.主要为常绿阔叶林为主的亚热带植被,植物资源丰富, 约占全国的二分之一.
z珍稀孑遗植物:水杉,银杏,银杉,等
z材用植物:为中国第三大林区,常见树种主要为栲属,青冈属,石栎属植物.
z药用植物:为“浙药”和部分“南药”“川药”产区.
z经济林木:亚热带经济树种丰富,包括漆树,盐肤木,核桃, z农作物:
云贵高原区
z包括云贵高原和广西盆地的北部. z材用植物:
z药用植物:
z经济林木:
z农作物
华南区
z北回归线以南的云南,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省福州以南的沿海狭长地带及台湾南端,海南岛和南海诸岛. z材用植物:
z药用植物:
z经济林木:
z农作物
二、植物的引种驯化
(一)、植物引种的涵义和重要性
z植物引种(plant introduction):从外地或外国引进一个本地或本国没有的植物,经过驯化(acclimatization)培育,使其成为本地区或本国的一个栽培物种;引种主要指引进,是初级阶段,驯化是在引种基础上的深化和改造,从而使引进植物获得对新环境适应的阶段.
z影响植物自然分布范围的因素:该种的发生历史,适应能力,传播能力和条件,分布中的障碍以及分布区适宜该物种范围的大小等因素.因此:
1、有些种处于发展阶段,有些种的扩散处于衰退阶段;
2、传播途径障碍(高山,海洋)常常限制一物种向适宜其
生活的他地的扩散.如水杉.同样,一个地方物种的丰富度受到物种传播障碍的影响。

z引种的意义:大大增加本地或本国的植物种类,提高当地植物资源多样性.还可更充分的了解一个地区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和潜力;能大大丰富植物栽培的知识。

z植物引种的目的要求
¾立足当地实际,重点收集与当地有相同或相似生态条件地区的植物种类。

尤其以当地受严重威胁的植物、特有种、作物野生亲缘种、生态系统关键种以及有重要经济潜力的植物种类为引种重点。

¾根据需要和引种目标确定。

植物引种涉及林木,蔬菜水果,历史,花卉,牧草及环境保护植物等众多领域.
(二)引种目标
z用材林树种:生长期短,能迅速提高单位面积生物量的树种,桉树,松树,杨树
z薪碳林树种:生长快,产量高,适应贫瘠的立地条件,桉树,大叶相思,等
z防止土壤侵蚀及固沙造林树种:根系发达,耐干旱贫瘠,萌芽性强的植物.主要是豆科植物.刺槐,银合欢,紫穗槐.
z城市及工矿区绿化树种:抗污染能力强,
z次生林改造及天然林采伐迹地更新树种
z增加林产品种类、观赏园艺植物、稀有濒危和重要科研价值植物、重要经济作物及野生亲缘种、重要资源植物
(三)、植物引种选择的原则
z按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科学研究前沿和经济发展需求植物物种的收集优先原则引种。

z引种优先保护的植物种类。

z植物园原有的和拟建专类园新增物种,兼顾创新基地引种。

z严格控制有生态危害的外来物种的侵入和扩散。

z选择适宜的气候环境和海拔高度区域。

z选择不同地理种源植物的收集。

z选择物种的分布中心引种。

z选择生态型相似的地区引种。

气候条件:
•气温:绝对低温•降水:年降水量•湿度、风
土壤条件
土壤酸碱度及含盐量土壤排水性状及透气性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土壤微生物
共生微生物
地形
小地形影响气象因素
(四)、引种前的准备工作
z植物引种计划的制定和审批
z植物引种材料的准备:
z植物引种资料的收集:
z植物引种资料的分析:
引进植物的栽培(自学)
三、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中国生物资源现状分析
1、资源生物已受到严重威胁
2、资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¾栖息地的丧失和片段化
¾掠夺式过度利用、过度采伐、滥捕滥猎
¾环境污染
¾经营品种的单一化
¾外来种的引入
(二)生物资源的保护对策
z开展生物资源的本底调查
z建立自然保护区
z加强资源生物的引种、驯养
z严禁滥采乱伐、滥捕乱猎,制定保护法z加强法制,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中国生物资源的利用原则
¾保持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¾保持物种的最丰富性
¾种群的最大持续产量
¾最适持续产量
¾最小生存种群理论
¾最佳生境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