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相关知识
康复笔试知识点总结

康复笔试知识点总结一、康复的定义及意义1、康复的定义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使病患者恢复或部分恢复正常或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能力,重返社会参与正常生活的过程。
康复包括医疗康复、社会康复、心理康复、职业康复等。
2、康复的意义康复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病患者尽快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减少社会对病患者的负担。
康复不仅仅是针对疾病本身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全面关心病患者的身心健康,使其尽快重新融入社会。
二、康复的原则1、个性化原则康复治疗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职业和生活环境等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使康复治疗更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2、系统性原则康复治疗需要采用系统性的方法,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综合性与协调性原则康复治疗需要协调各个领域的专业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社会工作者等,共同为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治疗。
4、阶段性原则康复治疗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逐步调整治疗方案,使其在不同阶段得到最合适的康复治疗。
5、全程性原则康复治疗不仅仅是在医院进行,更需要在病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社区康复,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得到持续性的康复治疗。
三、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法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通过各种物理手段来进行治疗,包括热疗、冷疗、按摩、运动疗法等。
物理治疗可以改善病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并缓解疼痛。
2、职业治疗职业治疗旨在帮助病患者恢复或提高日常生活和工作技能,使其能够自理和重新融入社会。
3、语言治疗语言治疗主要针对言语障碍和沟通障碍,通过训练来提高病患者的言语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
4、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来帮助病患者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饮食治疗饮食治疗主要是通过合理膳食的建议来帮助病患者改善营养状况,提高身体素质。
6、康复器械训练康复器械训练是通过一些特殊的康复器械来进行功能锻炼,如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康复 护理 小知识

康复护理小知识
当涉及到康复护理,以下是一些小知识:
1. 早期康复:早期介入和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尽早开始适当的康复措施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功能,减少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
2. 身体定位:正确的身体定位对于康复至关重要。
护士和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姿势正确,以避免压疮、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问题。
3. 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功能训练计划是很重要的。
这可能包括肌肉强化、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
4. 定期评估:康复护理需要进行定期评估,以监测患者的进展和调整治疗计划。
这有助于确保康复方案的有效性,并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整。
5. 心理支持:康复过程中,心理支持同样重要。
护士和护理人员应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情感,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6. 家庭参与:家庭的支持和参与对于康复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护士和护理人员可以教育家属如何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康复护理小知识,具体的康复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嘱来制定。
如果您有特定的问题或需求,请咨询专业的康复护理团队或医生。
1。
康复综合知识点总结归纳

康复综合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以恢复和改善患者功能、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
康复医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康复医学的基本原理康复医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功能恢复、康复训练、康复医疗、康复护理等。
通过康复医学的综合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常见的康复医学治疗方法康复医学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康复护理、运动康复、言语康复等。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按摩、热疗、理疗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康复护理通过日常生活护理、情感关怀等方式,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关怀和支持。
运动康复通过运动训练、康复操疗等方式,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提高。
言语康复通过语言训练、听力康复等方式,帮助患者克服言语障碍。
3.康复医学的应用范围康复医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
在各种疾病和损伤的治疗中,康复医学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脑卒中、麻痹症、创伤后遗症等疾病,都需要康复医学的综合治疗。
二、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是在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适应病人及其家庭环境的康复过程进行提倡、指导和支持的一项专门工作。
康复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康复护理的关键工作康复护理的关键工作包括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促进身体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等。
通过综合性的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
2.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康复护理计划的制定、康复护理评估、康复护理干预等。
通过系统性的康复护理,可以更精准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护理计划。
3.康复护理的要求康复护理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和护理技能。
只有掌握了这些要求,才能更好地开展康复护理工作。
三、康复操疗康复操疗是指通过特定的体育运动,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提高。
康复操疗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康复操疗的训练原理康复操疗的训练原理包括生理学原理、心理学原理、康复学原理等。
康复需要背的知识点总结

康复需要背的知识点总结一、康复的基本知识1.1 康复的定义和概念康复,顾名思义就是恢复健康、恢复功能。
它是医学的一门专门学科,主要针对患有疾病、受伤或残疾的人进行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治疗。
1.2 康复的目标康复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恢复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康复过程中还应该注重预防并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帮助患者逐步融入社会,重新获得自理能力。
1.3 康复的原则康复的原则是全面性、综合性和个体化。
全面性是指康复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康复手段;综合性是指康复需要多学科合作,综合医学、康复技术等多种资源;个体化是指康复过程需要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二、康复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2.1 康复评估在进行康复治疗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评估。
这包括对患者的病史、疾病情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评估,以此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2.2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肢体功能恢复训练、语言和认知功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等。
康复训练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目标来进行。
2.3 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是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支持、饮食指导等。
康复护理需要注重细节,关注患者的个人需求,帮助其尽快康复。
2.4 康复设备使用与维护在康复过程中,有些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康复设备来帮助其恢复功能。
这些设备包括助行器、轮椅、假肢等。
使用这些设备的患者需要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它们。
2.5 康复心理支持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面临许多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自卑等。
因此,康复过程中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困扰,积极面对康复挑战。
2.6 康复饮食指导饮食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康复目标来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
康复饮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营养需求等进行个性化设计。
2.7 康复辅助疗法康复辅助疗法包括理疗、针灸、按摩、艾灸等,这些疗法可以辅助康复治疗,帮助患者加快康复进程。
关于康复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康复的知识点总结康复的目标和原则:1. 个体化:康复服务应该因人而异,根据受损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制,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2. 综合性:康复服务应该包括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医学、康复工程、社会工作、心理学、教育等,进行综合性的治疗和指导。
3. 持续性: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支持和关注,不能一蹴而就。
4. 协调性:康复服务的设计和实施需要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之间的协作和协调,确保全面和连贯的服务。
5. 参与性:受损者和其家人应该积极参与康复服务和管理,主动地进行自我管理。
康复的内容:1. 医疗康复: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
2. 心理康复: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治疗等。
3. 社会康复:包括社会工作、社会支持、职业康复、居家服务等。
4. 教育康复:包括对受损者及其家人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康复自理能力。
康复的评估:1. 功能评估:评估受损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情况,为制定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2. 生活质量评估:评估受损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融入情况等方面的情况。
3. 康复效果评估:评估康复服务的效果,包括对受损者和其家人的满意度、康复目标的达成情况等。
康复的实施:1. 康复团队:建立专业的康复团队,包括医生、康复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医生等,共同为受损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
2. 康复计划:为每个受损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明确的康复目标、具体的康复措施和服务内容、康复时间和进度等。
3. 康复服务:按照康复计划提供各项服务,包括医疗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教育康复等。
4. 自我管理:帮助受损者和其家人进行自我管理,提高他们的康复自理能力,促进康复的持续性。
康复的挑战:1. 资源不足:康复服务需要大量的医疗设备和专业人员,目前资源不足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2. 知识水平不足:一些医护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的康复知识水平不高,不能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服务。
康复常识知识点总结

康复常识知识点总结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使患有疾病、残疾或受伤的个体能够尽可能地恢复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康复服务包括医疗康复、职业康复、心理康复等多方面,致力于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康复常识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康复工作。
一、康复的概念1. 康复的概念:康复是指通过系统的干预措施和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从疾病、残疾或受伤中恢复,提高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
2. 康复的原则:康复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多学科性、持续性、适应性和促进性。
全面性指康复工作要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进行干预;多学科性指需要多学科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康复工作;持续性指康复工作需要长期的跟踪和干预;适应性指康复工作要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性指康复工作要促进患者的主动参与和全面发展。
二、康复的对象1. 康复对象的范围:康复对象包括患有各种疾病、残疾或受伤的个体,包括病人、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各个群体。
2. 康复对象的特点:康复对象通常具有丧失自理能力、受到身体功能限制、面临心理压力、社会适应困难等特点,需要系统的康复干预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和适应社会。
三、康复的内容1. 医疗康复:医疗康复是指通过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康复训练、康复护理等手段,促进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和症状缓解。
2. 职业康复:职业康复是指帮助患有残疾或受伤的个体重新融入社会,恢复工作能力和职业生活。
3. 心理康复:心理康复是指通过心理疏导、心理治疗、心理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 社会康复:社会康复是指通过社会支持、社会融合、社会参与等措施,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四、康复的评估1. 康复评估的重要性:康复评估是康复工作的第一步,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可以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 康复评估的方法:康复评估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康复医学检查、康复技术测试、康复训练评估等手段。
康复医学(重点!)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康复医学(重点!)重点知识复习资料1.康复是一系列措施的应用,旨在减轻残疾和残障状况,使其成为社会的一部分,不受歧视。
2.康复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应用学科,具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3.等张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整个肌纤维的长度发生改变,张力基本不变,可产生关节的运动。
可分为等张向心性收缩和等张离心性收缩。
4.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整个肌纤维的长度基本不变,所做功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不产生关节的运动。
5.联合反应是指在某些环境下出现的一种非随意运动或反射性肌张力增高的异常表现。
脑损伤病人在进行健侧肢体抗阻练时,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患侧肢体的肌张力,或患侧肢体出现相应的动作。
6.共同运动是指脑损伤常见的一种肢体异常活动表现。
7.肌力是指肌肉在收缩或紧张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以肌肉最大兴奋时所能负荷的重量来表示。
8.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
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
9.关节活动度或关节活动范围是指一个关节的运动弧度。
10.平衡是指身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通过自发的、无意识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以恢复质心稳定的能力。
11.协调是指人体自我调节,完成平衡、准确且有控制的随意动作的能力。
12.日常生活活动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活动,即进行衣食住行及个人卫生等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13.康复治疗学是研究和应用康复治疗技术,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14.有氧训练是一种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训练方式,采用中等强度、大肌群、动力性、周期性运动,持续一定时间,以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运动能力和全身耐力。
15.靶心率是通过有氧运动调高心血管循环系统的机能时有效而安全的运动心率,是判断有氧运动的重要依据。
康复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

康复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康复是指从疾病、创伤或手术中恢复健康和功能的过程。
康复医学是以医学、康复、社工、心理、工程、法律、管理等多学科知识、技术和方法,为回归社会与工作的人员提供理疗、功能训练与适应器具、配制与应用,以期其体力、智力、情感、社交、职业能力、审美和社会活动能力等获得改善和提高的起源。
康复必备知识对于帮助患者成功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康复必备知识点的总结。
一、康复的定义和意义1. 康复的定义:康复是指从疾病、创伤或手术中恢复健康和功能的过程,通过医疗、康复、心理支持等手段,使患者尽可能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
2. 康复的意义:康复可以帮助患者重获健康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资源的使用等。
二、康复的原则和目标1. 康复的原则:个性化原则、系统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严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和环节性原则。
2. 康复的目标:康复的目标是使患者获得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最大程度的恢复,以实现社会和职业的再适应。
三、康复的评估和评定1. 康复的评估:康复评估是指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进行全面的评定,以确定康复治疗的方向和内容。
2. 康复的评定:康复的评定是指根据患者的功能状况,对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评定和调整。
四、康复的方法和手段1. 康复的方法:康复的方法包括理疗、功能训练、心理支持、教育和职业康复等。
2. 康复的手段:康复的手段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心理治疗、社会工作等。
五、康复的专业人员和机构1. 康复的专业人员:康复的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
2. 康复的机构:康复的机构包括康复医院、康复中心、康复机构和社区康复服务等。
六、康复的常见疾病和创伤1. 康复的常见疾病:康复的常见疾病包括中风、脑损伤、脊髓损伤、肢体残疾、运动障碍、听力障碍、言语障碍、智力障碍、精神障碍、心脏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级康复治疗学学号:1324900023 姓名:罗梓文
1.作为一名未来的康复治疗师,同学们对康复了解多少?
答:Rehabilitation Therapy 即为康复治疗学,简称RT。
(1)康复是综合协调的应用各种康复治疗手段,以减少病、伤、残者的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病伤残者的最大潜能,使其功能更好的恢复以及重返社会,提高其生存质量。
(2)康复主要的任务是减轻患者的功能障碍,帮助功能障碍者尽量适应其受限的状态,尽量减少内在和外在的限制因素,充分利用各种必要的辅助条件和资源,使其完成尽可能多的功能活动。
(3)主要的物理治疗因子:包括2各方面,一是人工(如:声、光、磁、电、蜡、力),二是自然(如:日光浴、森林浴、温泉等)(4)康复中有传统的如针灸、推拿、拔火罐等,西式康复则是利用各种康复器械、其他康复手段以及各种康复评定来帮助其患者恢复功能。
1.康复的服务对象,手段及目的是什么?
答:①服务对象:各种长期功能障碍的患者,包括残疾人、各种慢性疾病、老年人、急性病恢复期的患者及亚健康人群。
②手段: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以及综合物理学、医学生物工程学、医疗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等。
此外我国传统的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
③目的:减少伤、病、残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伤病残者的最高潜能,使其能重返社会,提高其的生存质量。
康
复的最终目标是使患者生活尽最大可能的独立,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个人,以及对家庭、社会的负担。
2.目前的康复服务形式有哪些?请详细举例?
答:服务形式主要是针对残疾人的功能缺损采取反复的、主动的和有教育意义的方法,积极解决残疾人的各种残疾问题。
是采用多学科和多专业合作的团队形式,包括:①学科间的团队:指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如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骨科、风湿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老年医学科等。
②学科内团队:指康复医学机构内部的多种专业,包括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假肢/矫形技师、康复护士、康复医师、运动医学医师、康复心理医师等。
③团队会议一般由康复医师召集下,各专业和学科分别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转归、等提出近、中、远期的康复治疗对策和措施。
3.康复医学主要研究哪些方面?
答:康复医学的主要内容康复基础学、康复功能评定学、康复治疗学、临床康复和社区康复。
4.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及方式?
答:团队会议模式是传统的康复医疗工作方式。
团队会议一般由康复医师召集下,各专业和学科分别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转归等提出近、中、远期的康复治疗对策和措施。
5.古代康复治疗手段了解多少?(东西方)
答:(1)东方:针灸、推拿、拔火罐、八段锦、太极、气功等。
春秋战国已将按摩和温热用于治疗疾病;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中已经有很多医疗体操;华佗《五禽戏》是最早的医疗体操形式之一。
(2)西方:1880至1919年这个阶段利用物理因子单纯治疗,如按摩、矫正体操、直流电、感应电、达松阀、日光疗法、太阳灯、紫外线等。
而公元前古希腊,温泉、日光、砭针、磁石、按摩、健身运动来治疗风湿、慢性疼痛、劳损等疾患。
6.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近代康复治疗的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二战期间,西方国家在骨科和和物理医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等多学科协同治疗的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伤病员康复疗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伤、截肢、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使医学上所需面对的各种功能障碍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促进了社会对康复医学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形成。
7.康复医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哪些基础上的?请举例说明。
答:(1)现代临床治疗医学发展的必然,①现代临床治疗医学发展的必然。
随着现代临床治疗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外科医师对众多的重症损伤进行成功抢救,内科医师也抢救了大量濒于死亡的患者,造成慢性病患者、残疾人、老年患者增多,但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社交障碍等各种各样的后遗症却造成患者生活无法自理,生活质量严重降低。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等积极的康复
措施也就是运用康复医学来帮助患者,因此康复医学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产生的新生事物的发展成为必然。
(2)科技发展提供机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改善,康复医学正在从经验医学想循证医学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康复医学数据系统的开发利用构建了良好的平台,保证了一些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可以得出科学的结论。
CT、MRI、fMRI、PET等非创伤性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出现为康复过程中脑功能的恢复提供了先进性的检测手段,促进康复医学临床研究的发展。
(3)生产力与经济发展构建基础,生产力与经济发展构建基础,以美国为例,2005年全美所有医疗开支占GDP的比例高达16%。
包括医疗保健在内的社会保障项目已经成为美国联邦政府第二大财政支
出项目,而且美国联邦政府的医疗投入呈逐年猛增的局势。
8.如何理解“康复医学是康复的理论基础”?
答案:康复是采取一切手段以减轻残疾带来的影响并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康复医学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
康复基础学是指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重点是与康复功能训练,特别是主动功能训练有关的解剖学、生理学、人体发育学及运动学,以及与患者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改造学,所以说康复医学是康复的理论基础。
9.作为一名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你是否认同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结合康复的发展史,现状及未来的康复前景)
答:认同。
康复是一门新兴医学学科。
它的发展史可以分为:萌
芽期、形成期、确立期和发展期。
1982年,康复正式在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启动。
在汶川地震后,更是发挥了重大作用。
目前,康复医学由于受部分地区的限制,在我国还未得到长足的发展,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所需的康复人员远远不足。
未来的就业很开阔,如各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保健康复机构从事康复治疗、保健与评价工作、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中心(康复医院)从事康复治疗师技术工作,也可到疗养院、保健中心、体育医院或运动队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单位从事康复治疗等工作。
康复治疗学毕业生就业一般是到医院康复科从事康复治疗师的工作(可分为PT 师、OT师等亚专业,PT师体力消耗稍多于OT师),现在这一两年医院对专业康复治疗师的需求还是不小的,因为国家要求所有的三级医院必须开设康复科,各地区对二级医院也有一定的扶持政策。
如果通过卫生部卫生资格考试就能正式上岗,病人多、效益好的医院一个治疗师一天大概治疗病人8~10人(每个病人治疗时间为30~40分钟)。
现在老人越来越多,这个行业有前途,而且老百姓越来越富裕,对身体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就国内来看,就业前景是相当不错的,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康复这一块,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在每一个社区都会配备相应人数的康复治疗师,所以,现在国内对康复治疗师的需求还是蛮大的。
10.谈谈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保健医学之间的区别?
答: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保健医学的任务和方法不同。
(1)临床医学是以寻找病因,祛除病灶为主,从局部出发,
单纯制定方案;康复医学则是以恢复功能为主,从整体出发,正确评估患者的功能情况,是医患结合。
(2)而预防医学,预防医学,就是关于如何发挥人体本身自然免疫力、预防病变的医学,也是关于如何充分供应体内细胞所需的营养和氧气,并增进正常新陈代谢作用,使生理功能发挥极致、意识趋于安定而达到身心平衡状态,是本身自愈能力自然增强的一种防治疾病的健康医学。
即是关于如何发挥人体本身自然免疫力、预防病变的医学。
预防保健与康复治疗的区别是施术者、度、量的问题,预防保健施术者可以是任何人,所使用手法常偏轻,量偏少;康复治疗施术者则需要专业医生,所使用手法由于能够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所以可以偏重,量偏多。
(3)保健医学是利用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去研究、实施、推动、促进人们主动、积极的增进健康、预防疾病,进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而康复是为了减少伤、病、残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伤病残者的最高潜能,使其能重返社会,提高其的生存质量。
康复的最终目标是使患者生活尽最大可能的独立,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个人,以及对家庭、社会的负担。
11.康复医学与治疗学的区别?
答:区别如下表
治疗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区别
项目内容治疗医学康复医学
对象疾病(患病的个体)功能障碍(病残个体)
目的治愈疾病或稳定病情功能恢复(三个水
平)
诊断或评价疾病诊断(按ICD-10
分类) 功能评定(按ICF分类)
治疗手段主动性康复训练为主
(如物理治疗、作业治
疗、言语治疗、假肢-
矫形器、心理治疗等)主动性康复训练为主(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假肢-矫形器、心理治疗等)
专业人员未形成组康复小组(康复医师、
康复护士、物理治疗
师、作业治疗师、假
肢矫形器师、心理治
疗师、社会工作者)
后果治愈、好转、无变化、
死亡在三个功能水平上的提高程度
社会性从医学的角度考虑多从社会学的角度考虑
多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