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兰亭集序》

合集下载

兰亭集序-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古文

兰亭集序-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古文

兰亭集序王羲之〔魏晋〕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漂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原文: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原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趣一作:曲)译文: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

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

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原文: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兰亭集序原文及拼音

兰亭集序原文及拼音

兰亭集序原文及拼音兰亭集序原文及拼音文章《兰亭集序》抒发了王羲之心中对于人生之短暂的感慨,以及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兰亭集序的原文及拼音,欢迎阅读!兰亭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序拼音解读:yǒng hé jiǔ nián ,suì zài guǐ chǒu ,mù chūn zhī chū ,huì yú huì jī shān yīn zhī lán tíng ,xiū xì shì yě 。

qún xián bì zhì ,shǎo zhǎng xián jí 。

cǐ dì yǒu chóng shān jun4 lǐng ,mào lín xiū zhú ;yòu yǒu qīng liú jī tuān ,yìng dài zuǒ yòu ,yǐn yǐ wéi liú shāng qǔ shuǐ ,liè zuò qí cì 。

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课件

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课件
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 课件
• 兰亭集序简介 • 兰亭集序内容解析 • 兰亭集序的文学价值 • 兰亭集序的艺术特色 • 兰亭集序的感悟与启示
01
兰亭集序简介
作者介绍
作者
艺术风格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
笔法精妙,气韵生动,善于运用笔势, 变化无穷。
代表作品
《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 等。
02
兰亭集序内容解析
文章结构
分段描述
将《兰亭集序》分为几个段落,分别描述每个段落的内容和 作用。例如,第一段介绍了集会的场景和目的,第二段描述 了文人的雅集活动,第三段则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等。
主题句提炼
从每个段落中提炼出主题句,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结构 和内容。例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 湍,映带左右”等。
详细描述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巧妙地运用了绘画艺术的技巧,通过描绘山水、草木等 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优美和谐的意境。他的笔触细腻,色彩柔和, 使得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音乐艺术
总结词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融入了音乐艺术的元素,使得作品不仅具有视觉美感,还具有听觉享受。
详细描述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巧妙地融入了音乐艺术的元素,使得作品不仅具有视觉美感,还具有听觉享 受。他的文字节奏感强烈,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仿佛是一首优美的乐曲在耳边回荡。
书法艺术的瑰宝。
文学造诣
《兰亭集序》不仅是一篇书法作 品,更是一篇文学佳作,其语言 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王羲之
深厚的文学造诣。
艺术精神
通过《兰亭集序》,王羲之传达 了一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热爱, 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去追求更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8《兰亭集序》课件(共41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8《兰亭集序》课件(共41张PPT)

王羲之——兰亭序
兰 亭 集 序
【初读思考】 1.下列对文本内容和结构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 B.文章二、三段抒发作者的人生感慨。 C.全文的感情变化可概括为“乐”“悲”“痛”。 D.《兰亭集序》表达了王羲之豁达的生死观,批判了当 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明确: 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贤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雅事: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闲境: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永和…癸丑…暮春…” “…兰亭…” “群贤…少长…” “此地有…,又有…” “引以为流觞曲水…”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信可乐也”
【明确】选C。应是“乐”“痛”“悲”。
整体感知
一(1、2)介绍兰亭集会


二(3)抒发人生感慨

三(4)简述写作缘由


小组合作讨论:
一、文章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 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 受?
二、举例子说一说你对第三段的理解。 作者“痛”什么?
三、作者写这篇序的目的是什么?“固 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作者悲什么?先来看后世文人“其致一也”的诗 文。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 良有以也。——李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 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 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 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 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 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 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 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高一必修2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兰亭集序》

高一必修2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兰亭集序》

高一必修2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兰亭集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

xx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必修2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Ⅰ、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
趣舍万殊(趣通取)
二、古今异义:
⒈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古义:全、都今义:有盐味
⒉列坐其次古义:旁边、水边今义:数次
⒊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指这些文章今义:文雅
三、词类活用:
⒈名词活用作动词:
映带左右环绕
一觞一咏喝一杯酒
⒉动词的使动用法:
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曲:使弯曲
所以游牧骋怀使放纵
⒊形容词活用:
⑴活用作名词:
群贤毕至贤士
少长咸集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⑵意动用法:
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平等
⒋副词活用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尽情享受(视:眼睛;听:耳朵)⒌数词的意动用法: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
四、特殊句式:
⒈省略句:
⑴省主语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⑵省宾语
引以为流觞曲水
⑶省介词于
列坐其次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⒉倒装句:
⑴定语后置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⑵壮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当其欣于所遇
不能喻之于怀
亦将有感于斯文。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ppt课件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ppt课件

个人经历
《全晋文》所收王羲之的杂帖,有四十多处都使用了“痛 哉”“悲夫”语义的词汇。令王羲之痛心疾首的是中年丧子,玄之、 官奴先后夭折。
其次是他的周嫂亡故,王羲之6岁时,父亲下落不明,他在 “母兄鞠育”中长大。其嫂为汝南名族周嵩的女儿,非常贤惠,待 王羲之甚好。永和年间周嫂病死,王羲之多次写道:“痛彻心肝, 当奈何奈何!”面对亲人的生死诀别,没有人能洒脱,虽阮籍犹不 能,况羲之乎?面对那种摧心断骨的悲痛,他怎么相信生与死、长 寿和夭折是一样呢?
第第一一自自然然段段
①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 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 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 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 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暮春:阴历三月。暮,晚。 补充注释
➢ 会:会集 ➢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 贤:形作名,贤才 ➢ 修禊:动词,做,举行 ➢ 少长:形作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 修竹:形容词,高高的 ➢ 激湍:急流 ➢ 左右:(兰亭)四周 ➢ 映带(于)左右:省略句 ➢ 引以为:“引(之)以为”的省略 ➢ 流:使动用法,使……流 ➢ 列:排列 ➢ 其次:古今异义,它(曲水)的旁边 ➢ 丝竹管弦:乐器,这里借代音乐 ➢ 盛:盛大,热闹 ➢ 一觞一咏:名作动,饮酒,咏诗
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就知道把死和生 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 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
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后人看待今人,也像今人看 待前人一样,真是可悲啊!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
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
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人们的思想

高一语文兰亭序原文及全文翻译

高一语文兰亭序原文及全文翻译

高一语文兰亭序原文及全文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语文兰亭序原文及全文翻译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

《兰亭集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兰亭集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兰亭集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作者简介本篇选自《王右军集》。

作者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十四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赋诗,后来汇编成集,名为《兰亭集》,王羲之为它写了此序,又名《〈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兰亭序》。

文中描写了兰亭景致以及集会乐趣,反映了士大夫的闲情逸致和感叹人生无常的情绪。

《兰亭集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①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②,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③,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④。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注释①修禊(xì):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祀,以去除不祥。

②觞(shānɡ):酒杯;流觞曲水:古代的一种游宴方式,是以酒杯盛酒放在弯曲的水上漂流而下,集会的人列坐水滨,酒杯停在谁跟前,谁就取杯饮酒。

③嗟(j iē)悼:叹息、悼念。

④一死生:意指生死没有区别;齐彭殇:意指人的生命寿夭相等,长短一样。

《兰亭集序》译文永和九年,正值癸丑之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语文·直通高考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当 2019 年的高考结束,当你走完春季学期、步入新一轮的暑假, 高三生活就已经开启。
这段征程艰难而漫长,也正因为如此,成功的鲜花掌声也更加古 有祖逖闻鸡起舞、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孙康囊萤映雪、孙晋苏秦悬梁 刺股,他们或取爵封侯、或步入庙堂、或博古通今、或身挂六国相 印……付出,然后收获,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3)及其所之既倦
(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7、所以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表原因 )
(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表方法,以此用来……的)
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
横语文·直通高考
2、 省略句 引(之)以为流觞曲水。 3、 倒装句 ①定语后置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②状语后置 当其欣于所遇。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不能喻之于怀。
虚词
【所以】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②……的原因;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俯仰】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品类】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悟,通“晤”,面对面、会面) (趣,通“取”,取向)
(带,名词作动词,环绕) (觞,名词作动词,喝酒) (贤,形容词作名词,贤士) (少长,形容词作名词,年长的人、年少的人) (大,形容词作名词,大事) (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一,数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 (极,副词作动词,穷尽)
文化常识
1.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 年。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 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3.禊,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 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4.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3)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往 达到)
(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助词,的)
(5)以之兴怀
(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
(6)暮春之初
(助词,衬足音节)
(7)所之既卷
(动词,往,到达)
(8)夫人之相与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9)极视听之娱
(助词,的)
3.虽
(1)虽趣舍万殊
(连词,虽然)
(2)虽世殊事异
(连词,即使,)
作文拓展
话题一:生与死 如何看待生与死?王羲之在本文给我们作了一个深刻的回答。在他看来,对生的执著、 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在的,人的生命到了尽头都是要死的。他感到人 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为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 以要珍惜时光,眷念生活,追求真实,表现了一种积极的、高旷的宇宙情怀,充满了哲理思 辨,从而彻底地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
4、于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介词,在)
(2)欣于所遇
(介词,对于)
(3)终期于尽
(介词,到)
5、以
(1)引以为流觞曲水
(介词,把)
(2)亦足以畅叙幽情
(介词,用来)
(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介词,因)
6、所
(1)或因寄所托
(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2)当其欣于所遇
(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无论你曾经是否寒窗,是否苦读,12 年的学习,终会在这一年后 迎接最后的考验。
为此,纵横语文为大家打造了一段完整连续的高三复习道路。 迎着曙光,开启属于自己的青春奋斗之旅!
横语文·直通高考
必修二
实词
1、 实词积累 列坐其次 亦将有感于斯文 或取诸怀抱 引以为流觞曲水。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诸君加油~
【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斯文】 古义:这些文章; 今义: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 ①抱在怀里;② 胸前;③心里存着。
【以为】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横语文·直通高考
所以游目骋怀
(动词,做,从事) (形容词,高) (形容词,长)
(一样) (数词) (动词,把……看作一样)
1、为 (1)引以为流觞曲水 (2)已为陈迹
(动词,作为,当作) (动词,成为)
横语文·直通高考
2、之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表定语后置)
(2)曾不知老之将至
(助词,用在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俯仰一世
俯察品类之盛
2、 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虽取舍万殊 3、 词类活用 映带左右 一觞一咏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死生亦大矣 齐彭殇为妄作 辜知一死生为虚诞 足以极视听之娱 4、 一词多义 (1)修 修楔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2)一 其致一也 悟言一室之内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