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系统测试报告

单片机系统测试报告
单片机系统测试报告

单片机系统测试报告

题目:单片机控制LED数码管显示数字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院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5年6月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3)

1.1 设计任务 (3)

1.2 设计要求 (3)

第二章芯片引脚功能图及源程序设计 (3)

2.1 各芯片引脚图 (3)

2.2在Keil软件设计C语言源程序 (4)

第三章 Protues绘制电路原理图及仿真 (6)

3.1 绘制电路原理图 (6)

3.2 Protues仿真 (7)

第四章电路板的焊接与硬件调试 (7)

4.1 电路板的焊接 (7)

4.2 硬件调试 (7)

第五章心得体会 (8)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1.1设计任务

利用51单片机、74HC573芯片、2片位4位数码管等器件,设计一个单片机输入显示系统。巩固Proteus软件和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习端口输入输出的高级应用。

1.2 设计要求

要求八个数码管按顺序依次显示1~8

第二章芯片引脚功能图及源程序设计

2.1 各芯片引脚图

图2.1-1 AT89C52引脚图图2.1-2 74HC573引脚图

图2.1-3 四位一体数码管引脚图2.2在Keil软件设计C语言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wela=P2^1;

sbit dula=P2^2;

unsigned char leddata[]={

0x3F, //"0"

0x06, //"1"

0x5B, //"2"

0x4F, //"3"

0x66, //"4"

0x6D, //"5"

0x7D, //"6"

0x07, //"7"

0x7F, //"8"

0x6F, //"9"

0x77, //"A"

0x7C, //"B"

0x39, //"C"

0x5E, //"D"

0x79, //"E"

0x71, //"F"

0x76, //"H"

0x38, //"L"

0x37, //"n"

0x3E, //"u"

0x73, //"P"

0x5C, //"o"

0x40, //"-"

0x00, //熄灭

0x00

}; unsigned char segdata[]={

0x7f, //0000 0001 0xbf, //0000 0010 0xdf, //0000 0100 0xef, //0000 1000 0xf7, //0001 0000 0xfb, //0010 0000 0xfd, //0100 0000 0xfe, //1000 0000 };

void delay(uint z)

{

uint x,y;

for(x=z;x>0;x--);

for(y=114;y>0;y--);

}

void main()

{

int i;

while(1)

{

for(i=0;i<=7;i++)

{

wela=1;//打开位选,控制哪一个数码管点亮

P0=segdata[i]; //点亮八位数码管

wela=0;

dula=1;//打开段选,控制数码管显示什么样子的数字 P0=leddata[i];

dula=0;

delay(500);

}

}

在执行编译无错误完成后生成HEX文件。

第三章 Protues绘制电路原理图及仿真

3.1 绘制电路原理图

图3.1-1 总电路原理图

东南大学电路实验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 实验报告 第二次实验 实验名称:弱电实验 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姓名:学号: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一:PocketLab的使用、电子元器件特性测试和基尔霍夫定理 一、仿真实验 1.电容伏安特性 实验电路: 图1-1 电容伏安特性实验电路 波形图:

图1-2 电容电压电流波形图 思考题: 请根据测试波形,读取电容上电压,电流摆幅,验证电容的伏安特性表达式。 解:()()mV wt wt U C cos 164cos 164-=+=π, ()mV wt wt U R sin 10002cos 1000=??? ? ? -=π,us T 500=; ()mA wt R U I I R R C sin 213.0== =∴,ππ40002==T w ; 而()mA wt dt du C C sin 206.0= dt du C I C C ≈?且误差较小,即可验证电容的伏安特性表达式。 2.电感伏安特性 实验电路: 图1-3 电感伏安特性实验电路 波形图:

图1-4 电感电压电流波形图 思考题: 1.比较图1-2和1-4,理解电感、电容上电压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对于电感而言,电压相位 超前 (超前or 滞后)电流相位;对于电容而言,电压相位 滞后 (超前or 滞后)电流相位。 2.请根据测试波形,读取电感上电压、电流摆幅,验证电感的伏安特性表达式。 解:()mV wt U L cos 8.2=, ()mV wt wt U R sin 10002cos 1000=?? ? ?? -=π,us T 500=; ()mA wt R U I I R R L sin 213.0===∴,ππ 40002==T w ; 而()mV wt dt di L L cos 7.2= dt di L U L L ≈?且误差较小,即可验证电感的伏安特性表达式。 二、硬件实验 1.恒压源特性验证 表1-1 不同电阻负载时电压源输出电压 2.电容的伏安特性测量

嵌入式系统软件测试技术期末报告

期末总结报告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软件测试技术 学院:信息工程与自动化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 2010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201010803116 指导教师:江虹 日期: 2013年1月2日

一、嵌入式软件测试的特点及步骤 嵌入式软件测试作为一种特殊的软件测试,它的目的和原则同普通的软件测试氏相同的,同样是为了验证或达到可靠性要求而对软件进行的测试。 但是和一般的应用软件测试的可靠性测试相比,嵌入式软件测试有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对于没有操作系统的嵌入式应用软件而言) 1)嵌入式软件测试是在特定的硬件环境下才能运行的软件。因此,嵌入式软件测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证嵌入式软件能在此特定的环境下更可靠地运行。 2)嵌入式软件测试除了要保证嵌入式软件在特定环境中运行的高可靠性,还要保证嵌入式软件的实时性。比如在工业控制中,如果某些特定环境下的嵌入式软件不具备实时响应的能力,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3)嵌入式软件产品为了满足高可靠性的要求,不允许内存在运行时有泄漏等情况发生,因此嵌入式软件测试除了对软件进行性能测试、GUI测试、覆盖分析测试是同普通软件测试一样都不可或缺之外,还需要对内存进行测试。 4)嵌入式产品不同于一般的软件产品,在嵌入式软件和硬件集成测试完成之后,并不代表测试全部完成,在第一件嵌入式产品生产出来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产品测试。嵌入式软件测试的最终目的是使嵌入式产品能够在满足所有功能的同时安全可靠地运行。 因此,嵌入式软件测试除了要遵循普通软件测试的原则之外,还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嵌入式软件测试对软件在硬件平台的测试氏必不可少的。 2)嵌入式软件测试需要在特定环境下对嵌入式软件进行测试,比如,对某些软件在工业强磁场的干扰下测试,这也是为保证嵌入式软件可靠性所必须进行的测试。 3)必要的可靠性负载测试,比如,测试某些嵌入式系统能否连续1000个小时不断电工作。 4)除了要对嵌入式软件的功能进行测试之外,还需要对实时性进行测试。 在判断系统是否失效方面,除了看它的输出结构是否正确,还应考虑其是

通信公司国内省际数字电路测试报告

(一)国内省际数字电路测试报告模板 中国AA 省际数字电路开通测试报告 用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户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AA分公司

测试说明: 一、2M电路的开通测试,按照惯例一般采用30分钟测试: ●30分钟测试结果良好,可以认为被测电路正常; ●30分钟测试结果未达到测试标准,应重复测试一个60分钟; ●如仍有未达标准的情况,需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测试。 二、2M以上电路的开通测试,按照惯例一般采用24小时测试: ●24小时测试结果良好,可以认为被测电路正常; ●如有未达标准的情况,需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测试。 三、客户使用光纤接入时,要求完成光纤测试选项的测试内容。光纤测试选项中收光功率要求在设备性能指标之内。 四、环回传输时延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测试。 五、配合测试方提交省内延伸段的测试报告,主调局提交全程端到端测试报告。 六、测试参考指标如下:

数字用户电路开通测试报告 (配合测试方提供) 用户Z端地址

数字用户电路开通测试报告 (主测方提供)

中国AA 省际以太网数字电路开通测试报告 用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户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嵌入式软件测试报告(内部)

软件(内部)测试报告 XXX系统 测试分析报告评审 V1.0 编写人: 编写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修订页

目录 目录 (1) 软件测试报告(内部) (2) 安装及使用测试 (3) 运行环境 (3) 安装易用性 (3) XXX测试 (4) 安装、使用问题及建议 (4) 功能单元测试 (5) 串口指令响应功能测试 (5) 1.测试方法及工具 (5) 2.功能测试 (5) 3.性能测试 (6) 4.稳定及安全性测试 (6) 5.BUG及建议 (6) xxx功能测试 (7) 整机测试 (8) 长时间工作稳定性整机测试 (8) 1.测试方法及工具 (8) 2.测试步骤及结果 (8) xxx整机测试 (8) 整机测试问题及建议 (8) 安装及使用测试附件 (10) 功能单元测试附件 (11) 整机测试附件 (12)

软件测试报告(内部) CRABXLAB-0628-15 TA/0001 软件测试报告编写:首先做对产品的安装及使用测试,如从运行环境、软件安装、故障指示、用户可操作性、界面友好性等方面来检测是否合理可靠;其次从功能完整性上测试,并对每个功能单元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及稳定性测试,保证每个功能单元都稳定可靠;最后做整机测试,整机测试主要从长时间工作稳定性、异常处理(如网络、电量异常)合理可靠性等方面检查整机稳定可靠性。

安装及使用测试 开发出来的软件要基于对客户或者量生产上考虑产品的使用及安装环境的易用、安全、可操作性、友好性等。 运行环境 安装易用性

XXX测试 章节同安装及使用测试范例,由开发人员完善其他需要的测试项安装、使用问题及建议

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实验报告

实验六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 2. 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 3. 掌握有关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概念。 4. 进一步学会用虚拟示波器观测波形。 二、原理说明 1. 动态网络的过渡过程是十分短暂的单次变化过程。要用普通示波器观察过渡过程和测量有关的参数,就必须使这种单次变化的过程重复出现。为此,我们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方波来模拟阶跃激励信号,即利用方波输出的上升沿作为零状态响应的正阶跃激励信号;利用方波的下降沿作为零输入响应的负阶跃激励信号。只要选择方波的重复周期远大于电路的时间常数τ,那么电路在这样的方波序列脉冲信号的激励下,它的响应就和直流电接通与断开的过渡过程是基本相同的。 2.图6-1(b)所示的 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分别按指数规律衰减和增长,其变化的快慢决定于电路的时间常数τ。 3. 时间常数τ的测定方法 用示波器测量零输入响应的波形如图6-1(a)所示。 根据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得知u c=U m e-t/RC=U m e-t/τ。当t=τ时,Uc(τ)=0.368U m。此时所对应的时间就等于τ。亦可用零状态响应波形增加到0.632 U m所对应的时间测得,如图6-1(c)所示。 (a) 零输入响应 (b) RC一阶电路(c) 零状态响应 图 6-1 4.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是RC一阶电路中较典型的电路,它对电路元件参数和输入信号的周期有着特定的要求。一个简单的 RC T时串联电路,在方波序列脉冲的重复激励下,当满足τ=RC<< 2(T为方波脉冲的重复周期),且由R两端的电压作为响应输出,这就是一个微分电路。因为此时 电路的输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的微分成正比。如图6-2(a)

单片机测试实验报告

AVR学习板测试实验报告 姓名:冯进福班级:09机械1班学号:0915020064 一、测试程序目录 (1)跑马灯1 (2)跑马灯2 (3)跑马灯3 (4)蜂鸣器(Buzz.hex) (5)定时器数码管显示 (6)数码管显示 (7)数模DAC7512单片电压输出(DAC7512.hex) (8)1602液晶显示 (9)12864液晶实验显示 (10)AD模数转换实验 (11)DS18B20温度数码管显示 (12)EEPROM开机记忆存储实验 (13)I2C-24C01 (14)I2C-PCF8563 (15)PCF8563T串口接收 (16)PCF8563T蜂鸣报警 (17)PCF8563T数码管显示 (18)SPI接口实验 (19)按键实验LED显示 (20)串口接收-24C01.hex (21)串口收发 (22)看门狗实验 (23)按键实验 二、使用的单片机简介 1)、CPU核心板mega128,AVR单片机主芯片,内包含有:128K Flash、4K SRAM、4KByte EEPROM,芯片可与AT mega64互换。 2)、AT24C02,I2C总线器件,EEPROM数据存储器,256Byte EEPROM。 3)、74HC595,SPI总线器件,SPI总线并口扩展器件,8位移位寄存器(串行输入,3S并行锁存输出)。 4)、PCF8563T,时钟芯片。 5)、RS232,RS232接口芯片,两组接口(和下面485接口共用CPU两组UART接口)。 6)、MAX487,485网络驱动芯片,产品组网中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方式,大部分室外控制网络采用485通信。 7)、8个输入按键、1个复位按键。 8)、4位动态扫描LED数码管、8位LED发光二极管。 9)、1个无源蜂鸣器。 10)、2路A/D输入可调电位器。 11)、1个三线扩展接口,可用来扩展热敏电阻、DS18B20数字温度计等实验。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实验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超声波测距原理; 2.根据超声波测距原理,设计超声波测距器的硬件结构电路; 3.对设计的电路进行分析能够产生超声波,实现超声波的发送与接收,从而实现利用 超声波方法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4.以数字的形式显示所测量的距离; 5.用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实现报警功能。 二、实验容 1.认真研究有关理论知识并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确定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设计出系 统框图; 2.决定各项参数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完成电路的理论分析和电路模型构造。 3.对各单元模块进行调试与验证; 4.对单元模块进行整合,整体调试; 5.完成原理图设计和硬件制作; 6.编写程序和整体调试电路; 7.写出实验报告并交于老师验收。 三、实验原理 超声波测距是通过不断检测超声波发射后遇到障碍物所反射的回波,从而测出发射和接收回波的时间差t,然后求出距S=Ct/2,式中的C为超声波波速。由于超声波也是一种声波,其声速C与温度有关。在使用时,如果温度变化不大,则可认为声速是基本不变的。如果测距精度要求很高,则应通过温度补偿的方法加以校正。声速确定后,只要测得超声波往返的时间,即可求得距离。这就是超声波测距仪的机理,单片机(AT89C51)发出短暂的40kHz信号,经放大后通过超声波换能器输出;反射后的超声波经超声波换能器作为系统的输入,锁相环对此信号锁定,产生锁定信号启动单片机中断程序,得出时间t,再由系统软件对其进行计算、判别后,相应的计算结果被送至LED显示电路进行显示。 (一)超声波模块原理: 超声波模块采用现成的HC-SR04超声波模块,该模块可提供 2cm-400cm 的非接触式距离感测功能,测距精度可达高到 3mm。模块包括超声波发射器、接收器与控制电路。基本工作原理:采用 IO 口 TRIG 触发测距,给至少 10us 的高电平信号;模块自动发送 8 个 40khz 的方波,自动检测是否有信号返回;有信号返回,通过 IO 口 ECHO 输出一个高电平,高电平持续的时间就是超声波从发射到返回的时间。测试距离=(高电平时间*声速(340M/S))/2。实物如下图1。其中VCC 供5V 电源,GND 为地线,TRIG 触发控制信号输入,ECHO 回响信号输出等四支线。

嵌入式系统压力测试阶段报告

嵌入式系统压力测试阶段报告 从10月下旬到12月20号,将近2个月的时间,对嵌入式收费系统进行大数据量测试。现将问题说明一下: 一、最初测试一直是在nfs文件系统上运行,经常出错,各种现象都有。后来想到可能是nfs 传输同步的速度跟不上我们生产数据的速度,所以将测试移到tf卡上进行。 二、测试到过车数量4千多的时候出现异常,可能是我们软件的问题(QByteArray double free),修改后没有再发生。 三、进一步测试发现程序经常在sqlite保存数据时出错,所以将保存数据入库去掉,直接存 成文件。 四、随后的测试经常出现tf卡变成只读。还有Qt本身的组件报错(qtgui,qtcore)。 现在问题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储介质 目前我们使用的是TF卡。西达提供给我们两批开发板,这两批对于tf卡的挂载效果是不一样的。 第一批,能正确挂载tf卡上的多个分区(fat32,ext2,swap),经过压力测试,数据写入出错的时候,系统还是可以继续运行的。 /dev/mmcblk0p1 on /mnt/yyext type ext2 (rw,relatime,errors=continue)这是挂载状态。errors = continue 决定 第二批,无论是fat32,ext2都挂载成vfat(这批板子都有问题) /dev/mmcblk0p1 on /mnt/yy type vfat (rw,relatime,errors=remount -o ro)这是挂载状态remount -o ro 决定了tf卡变成只读,系统这时会死掉。 二、程序经常报double free 问题。类似下面: *** glibc detected *** ./lanetestmp: corrupted double-linked list: 0x002e9030 *** ======= Backtrace: ========= /lib/libc.so.6(+0x70188)[0x41101188] /lib/libc.so.6(+0x743b4)[0x411053b4] /lib/libc.so.6(realloc+0xfc)[0x41106e54] /opt/qt/qt-4.7.2/lib/libQtGui.so.4(+0x17cf68)[0x40334f68] /opt/qt/qt-4.7.2/lib/libQtGui.so.4(+0x2e5f44)[0x4049df44]

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实验报告(有数据)

实验一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 2、熟悉数字电路实验箱及示波器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1、示波器; 2、实验用元器件: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2 片 74LS20 四输入端双与非门 1 片 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 1 片 74LS04 六反相器 1 片 三、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实验前检查实验箱电源是否正常。然后选择实验用的集成电路,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接线图接好连线,特别注意Vcc 及地线不能接错(Vcc=+5v,地线实验箱上备有)。实验中改动接线须先断开电源,接好后再 通电实验。 1、测试门电路逻辑功能 ⑴选用双四输入与非门74LS20 一只,插入面包板 (注意集成电路应摆正放平),按图1.1接线,输入端接 S1~S4(实验箱左下角的逻辑电平开关的输出插口),输 出端接实验箱上方的LED 电平指示二极管输入插口D1~ D8 中的任意一个。 ⑵将逻辑电平开关按表1.1 状态转换,测出输出逻 辑状态值及电压值填表。 表 1.1A 表1.1B 表1.1 将逻辑电平开关按表1.1A要求加入到IC的输入端,采用数字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得输入输出的电平值如表1.1B所示,转换为真值表如表1.1。 结论:根据实际测试的到的真值表,该电路完成了所设计的逻辑功能。 2、逻辑电路的逻辑关系 ⑴用 74LS00 双输入四与非门电路,按图1.2、图1.3 接线,将输入输出逻辑关系分别填入表1.2,表1.3 中。

⑵ 写出两个电路的逻辑表达式。 图1.2的逻辑电路表达式 =Y A A B B B A 图1.3的逻辑电路表达式 =Y A B A A B B Z A B A B 将逻辑电平开关按表1.2A 和表1.3A 的要求分别加入到IC 的输入端,采用数字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得输入输出的电平值如表1.2B 和表1.3B 所示,转换为真值表如表1.2和表1.3。 结论:根据实际测试的到的真值表,该电路完成了所设计的逻辑功能。 3、利用与非门控制输出 用一片74LS00 按图1.4 接线。S 分别接高、低电平开关,用示波器观察S 对输出脉冲的控制作用。 (1)高电平:

开关电源测试报告

电源测试报告 一、功率因数与效率测试 1、使用仪器设备:AC SOURCE(交流电源)、电子负载、万用表、功率表; 2、测试条件:输入电压220Vac,输入频率50Hz/60Hz,输出带最大负载1.7A、常温25℃; 3、测试方法: 1)、依规格设定测试条件;输入电压、输入频率、最大负载; 2)、从功率表中读取Pin and PF值,并读取输出电压计算Pout; 3)、功率因数=Pin/(Vin*Iin),效率=Pout/Pin*100﹪; 4、测试数据 二、能效测试 1、使用仪器设备:AC SOURCE(交流电源)、电子负载、万用表、功率表; 2、测试条件:输入电压220Vac,输入频率50Hz/60Hz,输出负载分别为1.7A,1.275A,0.85A,0.425A; 3、测试方法: 1)、在测试前将产品在标称负载条件下预热1分钟; 2)、按负载大小由大到小分别记录220V ac/50Hz/60Hz输入时的输入功率(Pin),输入电流(Iin),输出电压(Vo1,Vo2),功率因数(PF),然后计算各负载下的效率; 3)、在空载时记录输入功率与输入电流。 4、测试数据 三、纹波与噪声测试 1、使用仪器设备:AC SOURCE(交流电源)、电子负载、示波器; 2、测试条件:输入电压220Vac,输入频率50Hz/60Hz,负载分别为1.7A,1.275A,0.85A,0.425A,0A,常温25℃; 3、测试方法:按测试回路接好各测试仪器,设备,及待测品,测电源在各负载下的纹波与噪声; 4、测试数据及最大幅值的波形。 四、上升/下降时间测试 1、使用仪器设备:AC SOURCE(交流电源)、电子负载、示波器; 2、测试条件:输入电压220Vac,输入频率50Hz/60Hz,负载为1.7A;

单片机最小系统(详解)设计报告

摘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 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 本次课程设计包括STC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复位和时钟电路)还有蜂鸣器电路、LED电路和RS232串口电路以及用于扩展功能的四排与I/O端口相连的插孔。利用Protel电路设计软件进行原理图设计,PCB布线,借此巩固单片机应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课程及学会工程软件protel的使用。 关键词:最小系统,I/O端口,STC89C51, PCB

Abstract Recent years, with the penetration of computers in the social sphere, SCM applications are constantly deepening, while driving traditional control detects the rapidly growing updated. In the real-time detection and automatic control of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 system, the microcontroller is often used as a core component, only the microcontroller knowledge is not enough,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pecific hardware architecture, as well as application-specific software features object combine to make perfect . The curriculum includes the SCM STC89C51 minimum system (including reset and clock circuit) and the buzzer circuit, eight digital tube display circuit, RS232 serial port circuitry, and used to extend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four rows with the I / O ports are connected jack. Protel circuit design software for the use of schematic design, PCB layout, thereby consolidating microcontroller applications, analog circuits, digital circuits courses and learn to use engineering software Protel. Keyword:minimum system,I/O Port, STC89C51, PCB

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_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

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 实验内容: 1.先搭接一个调压电路,实现电压1-5V连续可调; 2.在面包板上搭接一个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 3.测量二极管正向和反向的伏安特性,将所测的电流和电压列表记录好; 4.给二极管测试电路的输入端加Vp-p=3V、f=100Hz的正弦波,用示波器观察该电路的输 入输出波形; 5.用excel或matlab画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环境: 数字万用表、学生实验箱(直流稳压电源)、电位器、整流二极管、色环电阻、示波器DS1052E,函数发生器EE1641D、面包板。 实验原理: 对二极管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则二极管中就有正向电流通过(多数载流子导电),随着正向偏置电压的增加,开始时,电流随电压变化很缓慢,而当正向偏置电压增至接近二极管导通电压时,电流急剧增加,二极管导通后,电压的少许变化,电流的变化都很大。 为了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我们用直流电源和电位器搭接一个调压电路,实现电压1-5V连续可调。调节电位器的阻值,可使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变化,用万用表测出若干组二极管的电压和电流值,最后绘制出伏安特性曲线。电路图如下所示: 用函数发生器EE1641D给二极管施加Vp-p=3V、f=100Hz的交流电源,再用示波器观察二极管的输入信号波形和输出信号波形。电路图如下:

实验记录及结果分析: 得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下: 结论:符合二极管的特性,即开始时,电流随电压变化很缓慢,而当正向偏置电压增至接近二极管导通电压时,电流急剧增加,二极管导通后,电压的少许变化,电流的变化都很大。 2. 示波器显示二极管的输入输出波形如下图(通道1为输入波形,通道2为输出波形):

基于51单片机压力检测课程设计报告书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成绩评定表 设计课题基于89c51的自身断电保护系统设计 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1002 学生:秦凯新 学号: 7

指导教师:王黎臧海河周刚 设计地点:31-505 设计时间:2012-12-17~2012-12-28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基于89c52的压力监测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自动1002 学生姓名:秦凯新 学号: 7 指导教师:王黎臧海河周刚 课程设计地点:31-505 课程设计时间:2012-12-17~2012-12-28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引言 (6) 2 总体方案设计 (6) 2.1硬件组成 (6) 2.2 方案论证 (6) 2.3 总体方案 (7) 3 硬件电路设计 (9) 3.1 时钟电路 (9) 3.2复位电路 (10) 3.3 AD简介与原理分析 (10) 3.4 声光报警接口电路 (15) 3.5 显示及键盘接口电路 (15) 3.7 电源电路 (2) 4 系统软件设计 (3) 4.1 主程序设计 (3) 4.3 部分主要子程序的设计 (6) 5 系统调试与总结 (6) 5.1 系统功能测试 (6) 5.2 技术指标测试 (6) 6心得体会 (7) 6.1 为何不采用8255了? (7) 6.2为何不采用A/D0809? (7) 6.3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 (7) 6.4在单片机领域我的规划? 7 参考文献 (8) 附录A 系统原理图 (9) 附录B 源程序 (10)

1 引言 压力监测普遍用于工业领域,并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小到体重计,大到工业中反应炉的气压声电报警。甚至航空航天,智能仪表。以及机器人。本设计就是工业中最普遍的气压监测报警系统。所以,这个系统采用自动检测反应炉中的压力大小,通过传感器,并实时进行在液晶1602上进行显示,还有在液晶上进行参考上限电压值的设置和参考下限电压值的的设置。并通过在单片机部进行比较计算,来实现整个压力监测系统的声光电报警。 本系统的设计基于A/D0804芯片和AT89C52单片机,并采用液晶1602作为显示输出,系统虽小却包含了工业要求的各个方面,作为声电报警模块,主要用到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当监测压力低于下限值和高于上限值就会进行声光报警。此次系统设计就是针对工业的反应炉的压力监测,甚至可做体重计到最小的方面。 本设计纯为个人设计。程序也在开发板验证成功,如有任何疑问,都可通过实验调试验证。 2 总体方案设计 2.1硬件组成 1.控制器。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可以用工业计算机 PLC、或者单片机。 2. A /D转换器。A/D转换器可以把测得的模拟量转换成数 字量输出,可以直接读取。 3.继电器。继电器在电路中起到断电保护作用,是系统的 安全保障。其种类很多,有电流继电器、电压及电器、速度继电器 等等。 4.键盘。通过键盘可以设置限制电流大小。 5.液晶显显示。液晶可以显示设置电流以及实时电流值大 小。 2.2 方案论证

电路实验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 二、实验摘要 1.设计电路使电压1-5v可调。 2.在面包板上搭接一个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 3.给二极管测试电路的输入端加Vp-p=4V、f=5kHz的正弦波,用示波器观察该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 4.测量二极管正向和反向的伏安特性,将所测的电流和电压列表记录好。 5.用excel画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三、实验环境 数字万用表、二极管、面包板、导线、电阻、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 四、实验原理 1.晶体二极管的导电特性: 晶体二极管无论加上正向或反向电压,当电压小于一定数值时只能通过很小的电流,只有电压大于一定数值时,才有较大电流出现,相应

的电压可以称为导通电压。正向导通电压小,反向导通电压相差很大。当外加电压大于导通电压时,电流按指数规律迅速增大,此时,欧姆定律对二极管不成立。 2.正向电压: 对二极管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则二极管中就有正向电流通过(多数载流子导电),随着正向偏置电压的增加,开始时,电流随电压变化很缓慢,而当正向偏置电压增至接近二极管导通电压时,电流急剧增加,二极管导通后,电压的少许变化,电流的变化都很大。 3.反向电压: 对上述器件施加反向偏置电压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其反向电压增加至该二极管的击穿电压时,电流猛增,二极管被击穿,在二极管使用中应竭力避免出现击穿观察,这很容易造成二极管的永久性损坏。所以在做二极管反向特性时,应串联接入限流电阻,以防因电流过大而损坏二极管。 4.将正弦交流电接入二极管,正向的电流可以导通,反向无法导通,则可在示波器上显示出半个正弦波。 五、实验电路

单片机系统测试报告

单片机系统测试报告 题目:单片机控制LED数码管显示数字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院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5年6月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3) 1.1 设计任务 (3) 1.2 设计要求 (3) 第二章芯片引脚功能图及源程序设计 (3) 2.1 各芯片引脚图 (3) 2.2在Keil软件设计C语言源程序 (4) 第三章 Protues绘制电路原理图及仿真 (6) 3.1 绘制电路原理图 (6) 3.2 Protues仿真 (7) 第四章电路板的焊接与硬件调试 (7) 4.1 电路板的焊接 (7) 4.2 硬件调试 (7) 第五章心得体会 (8)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1.1设计任务 利用51单片机、74HC573芯片、2片位4位数码管等器件,设计一个单片机输入显示系统。巩固Proteus软件和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习端口输入输出的高级应用。 1.2 设计要求 要求八个数码管按顺序依次显示1~8 第二章芯片引脚功能图及源程序设计 2.1 各芯片引脚图 图2.1-1 AT89C52引脚图图2.1-2 74HC573引脚图

图2.1-3 四位一体数码管引脚图2.2在Keil软件设计C语言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wela=P2^1; sbit dula=P2^2; unsigned char leddata[]={ 0x3F, //"0" 0x06, //"1" 0x5B, //"2" 0x4F, //"3" 0x66, //"4" 0x6D, //"5" 0x7D, //"6" 0x07, //"7" 0x7F, //"8" 0x6F, //"9" 0x77, //"A" 0x7C, //"B"

基于51单片机的光照强度检测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智能仪器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光照强度

摘要 光敏电阻测光强度系统,该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光照强度的强弱并显示让人们知道此时光照强度的强弱。人们可以通过看此装置的显示了解现在的光照状态,做合理的光照调节。该设计可分为三部分:即光照检测部分、信号处理部分、光强显示部分。还可加上照明部分。对于光照检测部分可利用光敏电阻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它可以完成从光强到电阻值的信号转换,再把电阻值转换为电信号就可以作为系统的输入信号。对输入信号处理后,就可以用来显示了。对于显示部分可利用数码管来显示,不同的光强对应于不同的数值,就能简单的显示出不同的光强了。本设计就是由单片机STC89C52RC芯片,AD采集模块,运算放大,和1602液晶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电路,构成了一个单片机光照强度检测系统。该光照强度检测系统可以通过检测光照强度,使得光照在低于一定强度的时候让照明灯亮,是一种常用的测试仪器,它可以用在需要照明的各个地方,根据灯光的强弱,自动控制照明灯的开关,有力地节约了电力资源。 关键词:51单片机,,LM358,ADC0809,1602液晶,光敏电阻

目录 一、设计任务、要求 (3) 1.1 设计任务: (3) 1.2 设计要求: (3) 二、方案总体设计 (4) 2.1 方案一: (4) 2.2 方案二: (4) 2.3系统采用方案 (4) 三、硬件设计 (6)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6) 3.2 液晶显示模块 (6) 3.3 系统电源 (7) 3.4 整体电路 (8) 四、软件设计 (10) 4.1 keil软件介绍 (10) 4.2程序流程图 (10) 五、仿真与实现 (12) 5.1 proteus软件介绍 (12) 5.2 仿真过程 (12) 5.3 实物制作与调试 (14) 5.4 使用说明 (16) 六、总结 (17) 6.1设计总结: (17) 6.2经验总结: (18) 七、参考文献 (19)

电路测试报告模板

(一)数字电路测试报告模板 XXXX 数字电路开通测试报告 用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户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XX分公司

测试说明: 一、2M电路的开通测试,按照惯例一般采用30分钟测试: ●30分钟测试结果良好,可以认为被测电路正常; ●30分钟测试结果未达到测试标准,应重复测试一个60分钟; ●如仍有未达标准的情况,需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测试。 二、2M以上电路的开通测试,按照惯例一般采用24小时测试: ●24小时测试结果良好,可以认为被测电路正常; ●如有未达标准的情况,需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测试。 三、客户使用光纤接入时,要求完成光纤测试选项的测试内容。光纤测试选项中收光功率要求在设备性能指标之内。 四、环回传输时延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测试。 五、配合测试方提交省内延伸段的测试报告,主调局提交全程端到端测试报告。 六、测试参考指标如下:

XXXX 以太网数字电路开通测试报告 用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户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XX分公司

测试说明: 一、点到点以太网数字电路 1、由主调局测试人员在A端用户设备前架设测试仪表,配侧方测试人员在Z端用户设备前面向A端做环路,并完成环路测试。如果用户有特殊要求可以由A、Z端测试人员分别架设仪表完成点到点测试。 2、需进行30分钟的RFC2544基准测试,速率大于或等于100M 的以太网电路需要进行24小时测试。如果用户有特殊测试要求需另行协商。 3、 RFC2544基准测试 帧长分别设置为64、128、256、512、1024、1280和1518字节,每帧长测试时间为5秒钟,一次仪表完整测试通过时间为30分钟。 4、 24小时测试 帧长设置为1518字节,测试时间为24小时。 二、中心点-分支点以太网数字电路 1、A端为中心点,且A端不允许中断或无法在A端用户设备前面向Z 端做环路,则需要在Z端用户设备前架设仪表或使用电脑终端仿真,进行IP链路层测试。 2、在Z端分支点向A端中心点发送ping 数据包(100bytes的包1000次),完成IP链路层的测试。 三、环回时延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测试。 四、以太口工作模式缺省设置为:全双工、强制速率。如客户有其他需求,则另行协商处理。

TS8900-M128单片机测试报告(广州大学)

TS8900-M128单片机测试报告机械113班丘雄锋1107200084 肖文杰1107200094 潘振昇1107200104 一、目录: 1、跑马灯1; 2、跑马灯2; 3、跑马灯3; 4、看门狗; 5、DS18B20温度数码管显示; 6、定时器数码管显示; 7、按键实验LED显示; 8、1602液晶; 9、蜂鸣器; 10、PCF8563T数码管显示。 二、单片机简介 AVR mega128学习板专为AVR单片机初学者设计,简单实用、价格合理是AVR 学习板的最大特点。电路板精心布局,模块划分清晰位置放置合理,符合正常使用习惯。电路简单,学习板上安排了最常用最实用的功能电路,电路接口设计上合理配置尽量不复用,降低学习难度,把方便留给大家 硬件资源介绍(如下图):

1. CPU核心板mega128,A VR单片机主芯片,内包含有:128K Flash、4K SRAM、4KByte EEPROM,芯片可与AT mega64互换。 2. AT24C02,I2C总线器件,EEPROM数据存储器,256Byte EEPROM。 3. 74HC595,SPI总线器件,SPI总线并口扩展器件,8位移位寄存器(串行输入,3S并 行锁存输出)。 4. PCF8563T,时钟芯片。 5. RS232,RS232接口芯片,两组接口(和下面485接口共用CPU两组UART接口)。 6. MAX487,485网络驱动芯片,产品组网中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方式,大部分室外控制 网络采用485通信。 7. 8个输入按键、1个复位按键。 8. 4位动态扫描LED数码管、8位LED发光二极管。 9. 1个无源蜂鸣器。 10. 2路A/D输入可调电位器。 11. 1个三线扩展接口,可用来扩展热敏电阻、DS18B20数字温度计等实验。 12. LCD接口,液晶显示屏接口,可接LCD1602和LCD12864两种液晶屏. 13. A VR JTAG仿真接口,A VR ISP下载接口。 14. 所有IO口全部引出,方便扩展实验及测试。 15. CPU采用独立mega128核心板,方便升级及更换芯片。 16. 在1路RS232外提供了1路RS485网络驱动芯片,实用的多点远程通信网络。 三、测试环境简介 1、硬件 (1)、电脑 (2)、TS8900-M128开发板 (3)、数据线 2、软件 (1)、A VR JTAG 驱动 (2)、ICCAVR (3)、A VR STUDIO (4)、程序 四、各个程序功能以及测试结果 附跑马灯测试效果图:

集成门电路功能测试实验报告.doc

集成门电路功能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预习 1. 逻辑值与电压值的关系。 2. 常用逻辑门电路逻辑功能及其测试方法。 3. 硬件电路基础实验箱的结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目的 测试集成门电路的功能 三、实验器件 集成电路板、万用表 四、实验原理 TTL与非门74LS00的逻辑符号及逻辑电路: 双列直插式集成与非门电路CT74LS00: 数字电路的测试:

常对组合数字电路进行静态和动态测试,静态测试是在输入端加固定的电平信号,测试输出壮态,验证输入输出的逻辑关系。动态测试是在输入端加周期性信号,测试输入输出波形,测量电路的频率响应。常对时序电路进行单拍和连续工作测试,验证其状态的转换是正确。本实验验证集成门电路输入输出的逻辑关系,实验在由硬件电路基础实验箱和相关的测试仪器组成的物理平台上进行。 硬件电路基础实验箱广泛地应用于以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的数字电路实验中,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1) 直流电源:提供固定直流电源(+5V,-5V)和可调电源(+3~15V,-3~15V)。 (2) 信号源:单脉冲源(正负两种脉冲);连续脉冲。 (3) 逻辑电平输出电路:通过改变逻辑电平开关状态输出两个电平信号:高电平“1”和低电平“0”。 (4) 逻辑电平显示电路:电平显示电路由发光二极管及其驱动电路组成,用来指示测试点的逻辑电平。 (5) 数码显示电路:动态数码显示电路和静态数码显示电路,静态数码显示电路由七段LED数码管及其译码器组成。 (6) 元件库:元件库装有电位器、电阻、电容、二极管、按键开关等器件。 (7) 插座区与管座区:可插入集成电路,分立元件。 集成门电路功能验证方法: 选定器件型号,查阅该器件手册或该器件外部引脚排列图,根据器件的封装,连接好实验电路,以测试74LS00与非门的功能为例: 正确连接好器件工作电源:74LS00的1 4脚和7脚分别接到实验平台的5 V直流电

单片机温度测试报告

成绩:《单片机应用实践》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一.设计目的与意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统工业改造的逐步实现,能够独立工作的温度检测和显示系统应用于诸多领域。无论是在工业方面,农业方面或者是平民大众的生活当中,我们都能看到温度计的身影。 传统的温度检测以热敏电阻和AD590为温度敏感元件。热敏电阻的成本低,但需后续信号处理电路,而且可靠性相对较差。测温准确度低,检测系统也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利用新型温度传感器取代旧式的温度传感器是必然的趋势,新型的温度传感器的优势越来越得到体现,越来越普及。单片机以其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高、造价低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成为自动化和各个测控领域中必不可少且广泛应用的器件,尤其在日常生活中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设计的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测温传感器使用 DS18B20,LCD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能准确达到以上要求。同时计时器的应用,使得温度计在使用时能够提示运行时间,设置报警时间等。 二.设计的主要功能 (1)功能1,采集一路温度信号,温度范围为0~100℃,温度传感器可采用DS18B20,采集的数据系统自动存储并显示,温度显示精确到小数一位, 温度超限自动报警。 (2)功能2,方波信号输出,输出波形的频率范围为1Hz~1kHz,频率可调,输出波形幅度范围固定5V。 (3)按键操作功能,按键切换功能1和功能2。 (4)采用多位数码管或LCD显示,显示当前温度值或当前方波频率。 三.硬件设计 1、设计系统框图如下图: 图1-1 系统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